雖然這篇蔣勳作者介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蔣勳作者介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蔣勳作者介紹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2的網紅書閣&生活隨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來點成長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今日介紹四本高中時學校發放的書,有三、四本選讀的空間,不得不說當時我選得很好,這些書到現在讀起來還是挺有趣。幾番回味倒都還記得當初閱讀時的欣喜感受。 ⭕《 #剛剛好 》 #張曼娟 #皇冠叢書 #皇冠出版 #書摘 「大學在學,不在大。」 「離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翁禎翊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
「蔣勳作者介紹」的推薦目錄
- 關於蔣勳作者介紹 在 書閣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蔣勳作者介紹 在 Wendy Ya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蔣勳作者介紹 在 Krach’s 閱讀清單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蔣勳作者介紹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蔣勳作者介紹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蔣勳作者介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蔣勳作者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蔣勳作者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蔣勳作者介紹 在 書閣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2:53:58
#來點成長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今日介紹四本高中時學校發放的書,有三、四本選讀的空間,不得不說當時我選得很好,這些書到現在讀起來還是挺有趣,幾番回味也都還記得當初閱讀時的欣喜感受。 ⭕《 #剛剛好 》 #張曼娟 #皇冠叢書 #皇冠出版 #書摘 「大學在學,不在大。」 「離別...
蔣勳作者介紹 在 Wendy Ya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31 01:10:51
朋友私訊問最近能不能推薦一些書單,想起前一陣子 @booklover1119 邀請玩了持續一週每天分享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當時剛好正值在南北往返搬家又去了一趟東部,身邊剛好也就只放著幾本書,藉此機會剛好來整理一下(以下文長!) ——— 【閱讀分享計畫-Day 1】 IKIGAI : The Japa...
蔣勳作者介紹 在 Krach’s 閱讀清單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20:44:39
⠀ 【#九歌107年散文選 #胡晴舫主編】 ⠀ 這本書從107年度的散文創作中,選錄具代表性的54篇作品,主題分為六大類:#家園與棲身、#依賴與依戀、#成長與回望、#日常與微光、#時代與省思、#上路與觀看。 ⠀ 在家園與棲身中,有探究原籍與家園的區別,例如 #哈金 在〈故鄉與家園〉提到:「絕大部分的...
-
蔣勳作者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27 13:31:41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翁禎翊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你可以騎單車或散步,細細品味鹽埕巷弄的慢活情調,
輕鬆恣意品嚐沿途小吃,再找家咖啡店消磨閒適的午後時光;
你可以跳上輕軌,到棧貳庫欣賞開闊海景,在百年倉庫改建的文創區感受人文氣息;
你可以在造型新穎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觀賞表演,順道拜訪老店密度最高的鳳山一帶……
2020年,高雄這個名字正好滿一百年。身為高雄人的凌性傑,本著分享故鄉美好事物的想法,與四位青年作家一起完成的《慢行高雄》,以創作者的眼光書寫高雄的文化與歷史,規劃15條輕鬆遊逛路線,刻意挑選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包括文學館、美術館、絕美圖書館、文青咖啡館、獨立書店、藝術特區、表演場館、百年古蹟,還有風格獨特的在地美食,皆是捷運或輕軌可達。跟著文青玩高雄,放慢腳步、打開感官,你會重新認識高雄。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作者簡介:尤尊毅
人類學系畢業。書呆,求知心旺盛,目前最大願望是成為一名雜食者(Omnivores)。曾獲台大文學獎、師大紅樓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作者簡介:翁禎翊
1995年生,台大法律輔修日文系畢業,現在就讀台大法研所民法組。白天是法律系的助教,職業教民法;晚上告訴自己要持續寫點東西,努力當作家。覺得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遺憾與美麗往往是一體兩面的同義詞。曾獲余光中散文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九歌108年度散文選》。經營文字帳號:@jhenyi.weng。
作者簡介:陳宗佑
建中紅樓詩社,臺大哲學系畢,咖啡成癮。曾獲臺大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周而復始地,我們甘願在重複中令時間走遠,只因往復的形式如此近似永恆。
作者簡介:黃立元
澎湖長岸人,臺大人類所畢業,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博士生。定居高雄、臺南兩城十年,臺北求學十年。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紅樓文學獎,作品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試著在生活、書本與田野的間隙裡,摸索詩、民族誌與小說的輪廓。
出版社粉絲頁: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蔣勳作者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13 00:15:57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陳宗佑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你可以騎單車或散步,細細品味鹽埕巷弄的慢活情調,
輕鬆恣意品嚐沿途小吃,再找家咖啡店消磨閒適的午後時光;
你可以跳上輕軌,到棧貳庫欣賞開闊海景,在百年倉庫改建的文創區感受人文氣息;
你可以在造型新穎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觀賞表演,順道拜訪老店密度最高的鳳山一帶……
2020年,高雄這個名字正好滿一百年。身為高雄人的凌性傑,本著分享故鄉美好事物的想法,與四位青年作家一起完成的《慢行高雄》,以創作者的眼光書寫高雄的文化與歷史,規劃15條輕鬆遊逛路線,刻意挑選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包括文學館、美術館、絕美圖書館、文青咖啡館、獨立書店、藝術特區、表演場館、百年古蹟,還有風格獨特的在地美食,皆是捷運或輕軌可達。跟著文青玩高雄,放慢腳步、打開感官,你會重新認識高雄。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作者簡介:尤尊毅
人類學系畢業。書呆,求知心旺盛,目前最大願望是成為一名雜食者(Omnivores)。曾獲台大文學獎、師大紅樓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作者簡介:翁禎翊
1995年生,台大法律輔修日文系畢業,現在就讀台大法研所民法組。白天是法律系的助教,職業教民法;晚上告訴自己要持續寫點東西,努力當作家。覺得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遺憾與美麗往往是一體兩面的同義詞。曾獲余光中散文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九歌108年度散文選》。經營文字帳號:@jhenyi.weng。
作者簡介:陳宗佑
建中紅樓詩社,臺大哲學系畢,咖啡成癮。曾獲臺大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周而復始地,我們甘願在重複中令時間走遠,只因往復的形式如此近似永恆。
作者簡介:黃立元
澎湖長岸人,臺大人類所畢業,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博士生。定居高雄、臺南兩城十年,臺北求學十年。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紅樓文學獎,作品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試著在生活、書本與田野的間隙裡,摸索詩、民族誌與小說的輪廓。
出版社粉絲頁: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蔣勳作者介紹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點成長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今日介紹四本高中時學校發放的書,有三、四本選讀的空間,不得不說當時我選得很好,這些書到現在讀起來還是挺有趣。幾番回味倒都還記得當初閱讀時的欣喜感受。
⭕《 #剛剛好 》 #張曼娟 #皇冠叢書 #皇冠出版
#書摘
「大學在學,不在大。」
「離別的時候,更應該微笑的,因為我看見自己豐盛的擁有。」
「青春從不曾消逝,只是從我這裡,遷徙到他那裡。」
#閱讀心得
如同書底道:「我的世界這樣小,卻是剛剛好。剛剛好,遇見最美好。」是本溫暖地散文集,在曼娟老師優雅的文筆之下,平凡的日常生活都不平凡起來。一看再看也不覺得膩。
⭕《 #純真遺落 》#廖玉蕙 #九歌出版
此本散文集有歡樂、幽默的故事,也有荒謬成有趣的故事。印象深刻的一篇在講機車置物籃總是被亂丟空藥盒(被丟了三年),作者一家甚至默默關心起這位陌生人,上網搜尋藥品用途,發現更換藥盒時都替對方擔心了一把。
許多內容如今看來也不過時,是沒有距離感的一本散文集。
⭕《 #劉墉生活cafe #8分鐘打造自我大未來 》 #劉墉 #時報出版
#書摘:
「我們要從小教育孩子,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事情,都跟我們有關係,我們要孩子在未來做個『世界人』。」
「如果你對自己太好,這個世界就可能對你不太好。」
「這世上的問題常出在你太強調它是問題。」
這是本適合親子閱讀的書,高中的選讀名單內有這本實在是挺適合的。內容關於分配時間、年輕人為什麼要吃苦、超越自己…等等。劉墉以有趣的故事帶出主旨,順暢簡潔的文筆讓整本書看下來絲毫不吃力,為青少年探索未來時不錯的輔助書籍!
⭕《 #生活十講 》 #蔣勳 #聯合文化
#書摘:
新倫理篇:「內省能力需要教育,並不是天生的,如果教育沒有引導出個人的內省能力,最後卻要求他自省,我們就是殺人兇手。」
談物化:「我不贊成用禁慾主義來抵制物化,知識分子是要從一個充分了解社會、了解人性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蔣勳犀利地闡述對這10個主題的看法,也讓我對一些事物改變了想法,二次閱讀貼了不少標籤!學生時期讀此書或許會沉不住氣,不過提早瞭解這些觀念也是很重要的!
**
長大後選書極少看散文或台灣文學,但這四本書都看過三次左右了!這些台灣文學界的佼佼者們讓我看到散文小品的美好,該是來多看相關作品的時候了。
-
-
-
-
#高中選讀#書單#文學#好書#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閱讀 #閱讀日常 #閱讀筆記 #書蟲#八年級生
蔣勳作者介紹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周震宇的聲音魅力學》自序
【成為人聲力量的收集者,也成為創造者】
在某些時刻,我會深深著迷於人聲,並且從中得到的力量。
二十六年前,教我配音的王蕙君老師對著懵懂的我說:
「震宇啊~你以為我教你的是配音嗎?
我教你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她充滿權威又循循善誘的聲音,
在我進入配音圈之後,越發如雷貫耳,
影響了我的整個職業生涯。
二○○七年,我和太太在法院公證結婚,
當法官詢問新人是否願意結為夫妻時,
我太太那一聲「我願意」,
是那麼從容、冷靜、篤定,
我聽到了她對我們婚姻的信心。
二○一四年,我在恩師楊田林老師的指引下,
參加了陳怡安博士的「生命對話與敏感度訓練」,
在輪到我分享生命故事時,我侃侃而談,
他老人家聽完之後給我的點評是:
「震宇~你剛剛做了很棒的lecture(講課)。」
當下我沒有聽懂,尚且沾沾自喜。
結訓回到家,我反覆聽著老師的回饋錄音檔,
赫然發現我錯了! 這是一門學習對話的課程,
我竟然自動進入「講課」模式,而不是在與人「對話」!
老師的聲音不帶責備、沒有貶低,
而是充滿智慧的如實反饋,
四兩撥千金的打開了我對人的敏感度。
回想起來,大學時代好哥兒們模仿郭富城講話的聲音,
笑鬧著陪我走過青澀歲月;
孩子第一次開口叫我「把拔」的聲音,
純粹、美好得找不到字詞可以形容 ;
我母親抱著我女兒、兒子說話的聲音,
溫馨到整個空間彷彿都冒出愛心 ;
父親在我婚禮上致詞那喜悅又驕傲的聲音,
以及學員在下課之後特別來向我道謝的真誠聲音……
這些給過我力量的人聲,
我都收藏在記憶中,
它們總是能夠喚醒那些我經歷過、連結了歡愉與感動的時刻。
人聲的存在,就是為了要與他人互動、交流,
促進彼此的理解、提升存活的機率。
在溫飽不成問題的現代社會,
用適當的感情、適當的聲音來說話
更是我們與人建立關係,
取得精神資源、情感資源的重要方式。
威斯康辛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家來絲莉•塞爾策(Leslie Seltzer)
曾經過作一個母親的聲音對女兒的生理影響的實驗,
她發現「在人際關係中,聲音對荷爾蒙的調節,
具有與身體接觸同樣強大的力量」,
人聲可以隔空影響另一個人,豈可小覷?
法國耳鼻喉科醫師,同時也是語音矯正師尚•亞畢伯(Jean Abitbol)
在他的著作《好聲音的科學》裡提到:
「人聲是一種需要和他人配合的樂器。
我們說話或唱歌,都是為了某個人,讓他聽見,
為了一群觀眾,讓他們聽見。」
而人聲的力量,就在於能夠調動他人內心的潛力、感情、動機。
一位稱職的老師或教練,
會善用自己的聲音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潛力 ;
一位優秀的演員,會知道如何透過自己的聲音
去引動觀眾的感情 ;
一位銷售高手,會在介紹產品時,
巧妙的用聲音去點燃潛在客戶的購買動機 ;
一位敏感度高的醫師,
會讓他的聲音成為醫治的一部分,使患者感到安心 ;
一位有實力的領導人,
絕對不會忽略自己聲音裡所傳達的非語言訊息,
因為大家都豎起耳朵在聽他。
配音工作的經驗告訴我,
人聲離開了「角色」便不會有力量。
希臘哲學家Galen的名言「聲音是靈魂的反射鏡」
是我授課時最常引用的金句,
聲音就像靈魂一樣,看不見、摸不著,
需要有個實體可以附著,
當我們開口說話,聲音可以附著在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上面,
加持這個角色的「說話內容」,
當角色、語意(也就是說話內容)和語氣(也就是聲音)三者同步時,
影響力便水到渠成。
因此,當我跨入教學領域,
我便把「聲音九大原型」編進教材裡面,
帶領學員從這九個原型當中
體驗玩聲音的快樂、琢磨不同原型的聲音魅力。
天真者、凡夫俗子、英雄、梟雄、
智者、丑角、情人、照顧者、王者這九大原型
各有不同的聲音特質,
這些聲音特質不只出現在戲劇的角色當中,
更存在於現實生活中。
我將這九種原型的聲音特質,
視為九種不同的聲音力量,
我們可以透過學習來打開自己的聲音彈性、
擴大自己聲音的力量。
儘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要原型,
卻不妨礙我們去學習其他原型-既學習性格裡的正向特質,
也學習聲音裡那份的獨特力量,
讓自己可以朝著平衡各原型特質的境界修練,
成為圓融的存在。
蔣勳老師在《美的覺醒》有個優雅的提問:
「也許我們可以重新思考聲音在我們生命裡所扮演的角色。
到最後,聲音會不會是一個聽覺走向心靈的過程?」
作為聲音表達教育工作者,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萬法歸宗,所有的外在修練,
都是在呼應自己心智進化的需求,
因為「美好的聲音-竟然是我們自己心裡面的渴望」。
我熱切期盼有緣相遇的每位讀者、學員、朋友
都能透過「聲音九大原型」的學習,
打開自己的聽覺敏感度,成為人聲力量的蒐集者,
讓自己腦袋裡的「人聲資料庫」庫藏豐富,
並且去找到、聽到、正視自己的人聲力量,
在每一次開口說話時,
有意識的去發揮自己聲音裡的力量,
創造出利己利人的價值,成為人聲力量的創造者。
蔣勳作者介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十年不遇的天才:董承濂.藝術的力量》
他是蔣勳特別推崇的藝術家。當時董承濂還是蔣老師在東海大學美術系的學生,蔣勳已經意識到一個傑出藝術家即將誕生。
采泥藝廊一展出董承濂作品,蔣老師即發訊息給我,「如果必要,我可以陪妳一起。」
結果我的身體一直沒有康復,今天終於好一些,直奔采泥畫廊。事先我並未通知畫廊,卻在門口巧遇董承濂。而他本來上週已經要回美國Oregon ,延期至今晚。
於是我得到了一個天才親自的導覽。
影片是董成濂此次除了內外宇宙(Inside& Outside Cosmos),最受矚目的作品。他取名「花.香」,我自己給了一個新名字,Blessing Rose.
其他展品包括因新冠病毒而創作的「聚散離合」,「陰睛圓缺」。人們因為大流行疾病,孤獨而居,但相聚的時候,我們真的在一起嗎?
陰睛圓缺,從一個黃色的亮光開始,光彩愈來愈凝聚,就在轉為繁華金橙橘色時,光消失了,出現鏡中的自己:然後那個鏡中折影的你又被新的金色亮光遮蔽了。陰、睛、圓、缺,在你以為最光彩奪目的時候,正是你消失的時刻。
最令人感動的兩件作品,包括「果樂」,如希望之光,讓我想起Leonard Cohen 的詩歌,光代表希望,黑暗代表永恆。我望著作品,竟然流下了眼淚。董承濂的作品中,他以特別的原創精工、設計、裝置、科技,使一個藝術品可以擁有巨大的如詩歌、甚至超越詩歌的能量。
他的「內外宇宙」,是此次展品中最強烈的震撼創作。明日再為各位介紹,而且我錄下了創作者本人親自的解說。
看完展覽,我告訴蔣勳老師我的感觸。他說:天真、善良、專注、溫柔-⋯⋯Nick (董承濂小名)有一切童話般的美好品質。
如果你想探觸也尋回自己失去的天真善良靈魂,如果你想冥思人、光、移動、鏡、反射、宇宙、我們的內在、外在與宇宙的對話:在擁擠的台北市某個角落,有一個可以帶你靠近一個無邊界天堂宇宙的地方。
https://www.facebook.com/studioDONG
蔣勳撰文介紹董承濂:
承濂對金屬工藝的興趣已經不局限在材料本身,他自幼學過小提琴,對聲音很敏感,他也一直著迷於宇宙天文星體的奧祕,著迷於物體引力與漂浮的物理現象,他近期的作品大量試探與現代科技結合,成為綜合磁力懸浮,聲音與光的多重裝置。
2014年在台北的展出,以磁懸浮動力運轉的五組金屬球體,像宇宙間星體的秩序,安靜地互動著,靠近或離開,吸引或排斥,彷彿不可見的〈黑洞〉〈白洞〉冥冥中因果的軌道,自有牽引,不生不滅。
美術中「術」的訓練承濂陸續專注而認真的練習,素描、書法、油畫、篆刻、金工,但在進入四十歲前後,他所學習的「術」都必須歸向一致的美學核心。
那有點像他近期作品對宇宙銀河系星體的探討,他彷彿尋找著浩瀚宇宙間不可知的秩序,那些星球與星球間的牽引運轉,是什麼樣的力量在維持?引力之間有一定因果嗎?
他在作品裡詢問著,探索著。「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想起在承濂大二時上中國美術談到的屈原的〈天問〉的句子,詢問時間的最初,詢問空間不可知的上下秩序,兩千年前屈原對茫昧宇宙的發問,彷彿也是一個年輕生命到四十歲在作品裡一直繼續探問下去的宇宙本質。
人類的確知道如此有限,因為自大,就被無明蒙蔽,因為謙遜,或許才會看到更多真相。
前兩年承濂從舊金山北上,跟我在溫哥華會合,到惠斯勒的冰原高處看那年難得一見的獅子座流星雨。
夏季八月的夜空,裹著毛毯,在闃暗的曠野裡看大片星辰殞落,宇宙的美,使人驚嘆,使人錯愕,使人感傷,如此揮霍,卻仍然只是不增不減。那一天我們談到《金剛經》,正是他二十歲書寫過的句子「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他天真地說:「所以『如來』並不是佛殿上那一尊像——」
承濂2015年八月開始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的作品有十件,大概總了他近幾年系列性思考的宇宙現象和生命現象,像〈引力〉(Gravity),像〈空間〉(Space)(圖五),像〈關於永遠〉(about Forever),可能是西方希臘亙古哲人的物理學探問,也可能是屈原的〈天問〉,當然也可能是印度恆河岸邊探索生命者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現代創作者,其實不只來往於各種材質,無所拘束,其實也自由來往於古今中外,沒有民族或國家的界線。
那次亞洲大學展出的〈引力〉(Gravity),是旋轉墨色方塊,磁懸浮於一平面上,平面隨方塊重力凹陷變化,使我想起探索外太空星球者的腳,踏上無重力的空間。
我們要如何界定自己肉身的重量?如何界定一根羽毛與一片落葉的重量?
或一聲嘆息的重量?
經過拋光處理的金屬球,以磁懸浮方式在虛空中運轉,上升或下沉,靠近或離開,華麗而又孤寂,像天空星辰,也像我們生命的際遇。
叫作〈時間〉(Time)的旋轉沙漏造型,用玻璃纖維構成,畫滿超現實素描,懸浮在木製基座中,因為沒有附著的上下點,更像時間無始無終的輪迴。
最近的作品,他開始把自己長期訓練的素描繪畫在立體的大型雕塑上,像〈關於永遠〉,三公尺直徑的旋轉動力雕塑,裝置著18扇葉片,葉片翻轉,畫中地平線也跟著翻轉,馬賽克鏡片閃現創作者的素描,彷彿人的創作,在永恆時間裡,或許也只是瞬間的存在。
然而,朝日或夕陽,潮汐或滄海桑田,何嘗不是「瞬間」?
我曾看到一組作品,題名是〈不思議片刻〉(Divine Moments)一張古舊的木製搖椅,在空間裡彷彿可以靜靜搖晃,是沉思的時間,是回憶的時間,是冥想自己和宇宙的時間,在搖椅上是三件磁力懸浮的物件,像變形的蛹,像還在探索自身形狀的生命,探索著,思維著,可以是這樣嗎?或是還有其他可能?「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所有的「相」,都還在演變中,都在變化,不是最後定論,在那一時刻,時間在變化,空間在變化,自己的生命也在變化。沉思、冥想與回憶,或許都只是假設,因為謙卑,才可能領悟一點真實吧。
我問承濂這件作品的創作思考,他說是2014年回台灣展覽,偶然的機會跟家人去道場,隨信眾靜坐,剎那間感覺到自己身體內的變化,感覺到時間與空間跟自己的對話,感覺到身體裡許多空間的變化,感覺到光,感覺到聲音,一個神祕而又如此真實的世界。一張木製的老舊椅子,三個磁懸浮的現代物件,有了不可知的因果,有了與創作者對話的因果。
藝術創作是一種漫長的修行,修行有宿慧,也有機緣,承濂坐在自己裝置的許多磁片構成的空間中,冥想、靜坐,他或許也嚮往自己的身體可以無重力,可以懸浮,可以更自由出入於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可以跟宇宙對話,可能是「磁場」也可能是「領悟的道場」,在時間之流中,恆河的沙,無數、無量、無邊的虛空,這肉身會輪轉成不同的肉身,曾經在某一星體,也會再去往某一還未曾知悉的星體,「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http://m.udn.com/xhtml/HistoryArt?articleid=4406099
董承濂
展覽簡介
「壇城」是梵文「मण्डल」(Mandala)的意譯,音譯即為「曼陀羅」,形象上則以精細繁複的唐卡幾何圖騰為人所知。
壇城有「輪圓具足」、「聚集」之意,在密續意旨「擷取精華」;古印度時代用以指稱國家領土與奉神祭壇;於現今一般世間法中,則指佛壇、佛堂或唐卡,乃至上層供奉的佛像與菩薩像等。
壇城的外在意義,是指諸佛菩薩本尊安住的淨土宮殿;內在意義,則是眾生心的清淨相;是故壇城不僅象徵本尊,同時也是揭顯宇宙真理的圖繪。
壇城有如構成天堂的藍圖,不同的幾何造型象徵不同的佛菩薩,又或對應特定的天界,凝縮其中的顯像與意境,在意義與形象上兼具「無限之大宇宙」與「內在之小宇宙」不二的意涵,成為觀想修行的憑藉。
依據西藏密續傳統,佛壇上應備「八供」:「水、水、花、香、燈、塗、果、樂」。此「八供」,是世間的五種妙欲「色、聲、香、味、觸」的具象表徵,故也是所謂「美好圓滿,有如天境」的構成要素。本展《壇城》展出的四件作品,即將「八供」分為四組各兩供,相互結合衍生創作,引領觀者進入精神性的領域。另外,運用天文學、物理學等探索時空的科學理論,本展盼望以豐富的視聽語彙,創造猶如宇宙變幻的眼界,打造精神境界的饗宴,使人跳脫每日的周而復始,以「空」來進行療癒。作品不帶任何敘事/故事,以其實體作為媒介,傳遞氛圍,讓意識放空,協助觀者前往探究個人自身未知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