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蔡琴成名曲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蔡琴成名曲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ake (湖心草深長)看板Metal_kids標題[新聞] 蔡琴:“我當時很怕被叫老年人”時間...
“我當時很怕被叫老年人”(2009 年10月26日11點01分二十一秒)
標籤: 雜談
這個當年唱著校園民歌步入歌壇的少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便與鄧麗君並駕齊驅,紅極一
時。歷經了和楊德昌的情愛糾葛,親人的撒手人寰,身患惡疾和一度失聲的打擊與折磨,
一路行來,沉浮坎坷,然而每每亮相於舞台,她卻總是泰然自若,淡定從容,笑容一如既
往。醇厚寬廣的聲音,幾十年如一日,清風撫背,宛如天籟,浸入了人們的心底,融進了
七情六欲裡,久久不化... ...
蔡琴
1979年出道至今,共發行了40多張專輯,橫掃台灣金鼎獎,金曲獎,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等
各類獎項。上世紀70年代以民歌歌手身份開始涉足歌壇,隨後出版了第一張唱片“出塞曲
”。名曲有“恰似你的溫柔”,“你的眼神”,“最後一夜”,“不了情”,“讀你”,
“被遺忘的時光”等。
校園民歌盛世
“內地的校園民歌比台灣晚十年”
上個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是台灣校園民歌風潮最意氣風發的歲月。在那個充滿浪漫、
熱情和理想,自覺又寬容的年代裡,校園歌者們把青春洋溢的創作激情和朝氣蓬勃的校園
生活和諧地統一了起來,因此他們的妙筆下蘊含著的人文精神、原創意識和文化意味就格
外淳樸清新。作為這一時期的締造者和見證者之一的蔡琴,近期發行的新專輯《愛像一首
歌》中收錄了《微風往事》、《再別康橋》、《鄉間小路》、《偶然》和《祈禱》等當年
膾炙人口的華語經典,藉以追憶那純真燦爛的似水年華,並悼念梁弘志、馬兆駿等已故好
友。
南都娛樂:作為台灣民歌的見證者,您以為它的全盛時期應該是哪幾年?
蔡琴:它的起源應該是1978年,到1983年的尾期,大概紅了5年。
南都娛樂:在這幾年中,校園民歌是不是受眾很多,當時的狀況是怎樣的?
蔡琴:當時我們這些大學生,從高中生到大學生,沒有人不唱校園民歌的。雖然市面上還
有流行歌曲,但學生不唱,只唱校園民謠。我以前看中央電視台,內地是上世紀90年代才
開始流行校園民謠的,出了高曉松、老狼等音樂人,時間比台灣晚了大概10年。
南都娛樂:當時台灣校園民歌最大的特色是什麼?
蔡琴:就是學校裡面的學生,自己寫自己唱。那個時候這種特色已經比較典型化了。上世
紀80年代的台灣校園民歌手是承前啟後的一代,我們可以唱父母親的老歌,但我們並不只
沉醉於老歌,我們也有自己的創新。而且在形像上都是以不化妝為榮。
南都娛樂:那個時候最火的民歌手有哪些呢?
蔡琴:在上世紀80年代,最紅的明星是劉文正,在各大校園裡都很有名。木吉他和唱團裡
面的吉他手李宗盛、李建复、還有黃大城,很多人。
南都娛樂:你曾說過“沒有梁弘志就沒有我”,而且你的成名曲《恰似你的溫柔》正是他
的手筆。
蔡琴:現在提到新民歌就會說到我的名字,但是不是我一個人開創了新民歌,這種樂曲的
流行,梁弘誌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恰似你的溫柔》是他發表的處女作。寫完這首歌
,他徵集很多人來試唱,聽了好幾個女孩子的演唱之後,他都不滿意,於是起身離去。輪
到我唱的時候,本來梁弘誌已經下樓了,我這一唱就讓原本已經下樓的梁弘志折身回來了
,他說這首歌要的就是這種感覺,非我不錄。
南都娛樂:但為什麼很多人都說《恰似你的溫柔》這首歌的原唱是鄧麗君?
蔡琴:可能是內地的歌迷先聽到她的版本吧。而且後來劉文正、費玉清很多歌手都翻唱過
這首歌。
南都娛樂:剛才提到李宗盛,他算是校園民歌的後起之秀了吧?你們很早就在一起合作了
吧。
蔡琴:我們在大學時,每一場演唱會,當時都是他幫我唱和聲。那時候沒有分什麼唱片公
司。這些民歌手很可愛,看到你上去,他就在後面幫你唱和聲。包括黃大城也是。那時候
我們不分彼此,大家的關係都很好。
南都娛樂:你對李宗盛的第一印像是什麼樣的?
蔡琴:他的眼鏡特別好看。呵呵。他很孝順他爸爸,普通話特別標準,那時候,我們覺得
他是個很可愛的小老頭,像小老頭般的年輕人。人很好,很熱心,那時候,我們不覺得他
會寫歌,只是覺得他唱歌很好聽。
南都娛樂:聽說你還比較欣賞胡德夫?在某次活動的後台你還給對方跪下了?
蔡琴:對對對。因為我從高中的時候就听他的歌。他是我的前輩。他唱的時候,我還是中
學生。胡德夫的聲音很好聽。那次是我們校園民歌30年晚會的時候,我們10週年一次的大
聚會才看到他演出。我說今天我要給他下跪,他的歌太好聽了,我連續聽了好幾天。當時
我是真心的。結果把他嚇了一跳。其他的歌手看了覺得很好笑,那次我的印象深刻。
南都娛樂:民歌的衰落是因為後來流行音樂的衝擊?
蔡琴:沒有被什麼樣的音樂衝擊了。而是唱片公司一下子把這些歌曲全製作成唱片了,我
們這些本來是無名英雄的,都變成有名的人了。本來,我們在校園之間算是無名英雄。各
大公司找作曲人或製作人去複制一大堆,甚至於復制假的民歌手。我們以前為什麼是民歌
手,是因為我們沒有上電視啊,我們也不化妝啊,看起來就是新鮮、自然,樸實。後來很
多假的民歌手都是經過唱片公司包裝的,已經很商業化了。我們這些已經出了名的,有些
畢業離開了歌壇,有的走到了幕後,慢慢就沒有真正的民歌手了。
天生滄桑的嗓音
“那時候很怕人家把我叫老年人”
憑藉一首《恰似你的溫柔》,蔡琴奠定了她在民歌時代金嗓子的地位,經過了二十多年的
洗滌和沈淀,她的歌聲依然歷久彌新。蔡琴的音樂生涯似乎沒有稚嫩的時代,橫空出世之
時彷彿就已經飽經滄桑。當她波瀾不驚、低迴委婉的聲音,在撫平聆聽者傷痕之時,她不
過只是一個梨渦淺笑的妙齡少女。彈指幾十年,卻成了華語樂壇毋庸置疑的“常青樹”。
那段快樂揮霍著青春、少年不識愁滋味的荳蔻年華新鮮猶在眼前……
南都娛樂:你在變聲之前有沒嗲嗲的少女聲音?
蔡琴:有。在小學4年級以前,我還都是清亮的高音呢。 4年級就變了,變得好怪。我媽
媽還有些擔心呢,一個女孩子,怎麼變低沉了?我自己也覺得很可怕,像個小鴨子似的。
呵呵。不過這和我的音色和唱腔有關,我是比較沒有一種社會氣息唱腔和時間限制的歌手
。
南都娛樂:剛剛也提到了,梁弘誌之所以要你來唱《恰似你的溫柔》是因為被你的聲音吸
引了。年輕輕的你,怎麼能表現出他要的那種滄桑感呢?
蔡琴:我去試音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把這首歌的調子降低些、速度放慢些,我就按照個人
對歌的理解唱了,正好是他想要的感覺。那時候我和媽媽也擔心呢,說20歲不到的女孩,
怎麼聲音像三十幾歲的女人。
南都娛樂:聲音和真人對不上號?
蔡琴:對啊,《恰似你的溫柔》太火了,上不完的電台通告,還有拍封面、上電視什麼的
,而且每天都要演出,慢慢地走在街上就能被人認出來了。不過一開始的時候,大多數先
聽過我聲音的聽眾對我的長相是不接受的。過了一段時間,大家才慢慢把我的長相和聲音
統一起來。
南都娛樂:你曾經在接受訪問的時候,提到過曾經有段時間比較抵觸唱老歌,是因為這個
原因嗎?
蔡琴:我的第一張專輯,第二張專輯都選了一些老歌,紅了。這些歌是我爸爸媽媽他們會
唱的歌。因為我生活裡面跟我的爸媽學了很多老歌,所以我就放在唱片裡了。而且爸媽他
們那個年紀不會來買我們的校園民歌,他們覺得我們的歌詞很幼稚。所以我出專輯的時候
,特意放了兩首他們喜歡的歌。我想,讓成年人喜歡聽我的歌,也是為什麼我存活下來的
原因。後來1984年我唱《最後一夜》。這是首復古的音樂。結果又紅了。唱片公司老闆當
然要做生意,就想我出老歌專輯。我那時候還很年輕,年輕人就怕變老嘛,而且當時我那
隻是想玩唱一下,沒想到賣錢,所以很怕人家把我叫老年人,搞不清楚我是哪個時代的歌
手,所以比較抵觸唱老歌。
南都娛樂:那麼在你的概念裡,經典老歌的魅力是什麼?
蔡琴:真正的老歌是我小時候父母親唱的歌,也就是他們小時候流行的歌。我很小的時候
就跟爸爸媽媽一起聽那些歌。我們家只有一台破舊的錄音機。爸爸喜歡古典音樂,莫扎特
、貝多芬。媽媽愛聽周璇、白光的歌。跟著媽媽,我聽會了《夢里相思》、《情人的眼淚
》、《三年》等。這些老歌充滿了文藝氣息,耐人尋味。
南都娛樂:上世紀80年代你出了很多比較有影響力的唱片,哪一張賣得最好?
蔡琴:《抉擇》和《出塞曲》,銷量第一名。至於銷量我覺得那個時候唱片公司都是騙我
們的,不知道具體數目,我只跟你講,1984年我的唱片銷量就已經達到200萬張,老闆非
常高興。那時候市面上好多翻版!
主題曲和歌舞劇
“從我開始唱歌就已經跟戲劇結緣了”
蔡琴這輩子注定要與電影結緣。無論是事業,還是婚姻。從剛出道時的《抉擇》開始,她
就一隻腳邁入了電影的浮華世界。如果說《青梅竹馬》是蔡琴與電影一次懵懵懂懂的初戀
,那麼與導演楊德昌十年無性的婚姻就像蔡琴與寥寥幾個電影角色貌合神離的眼神般撲朔
迷離。而在《無間道》中大熱的《被遺忘的時光》則是她與電影最美妙、契合的完美結合
。或許對於蔡琴來說,最擅長的還是塑造自己,而不是別人。
南都娛樂:您唱了很多電影主題曲。
蔡琴:我很喜歡唱電影,或者電視劇主題曲、插曲。因為我是個大戲迷。像我灌唱片,每
首歌我都要想個故事,才把它唱得出神入化。
南都娛樂:可能給大家記憶最深刻的還是《無間道》中《被遺忘的時光》。
蔡琴:那是一次無心插柳。唱這首歌不是為了電影。不像《雷雨》,是專門為了電影唱的
。導演把《被遺忘的時光》用得很好。我覺得這首歌能紅,他的功勞最大。他本來就是個
發燒友,把音樂巧妙地安插在電影中,這歌才能大放異彩。
南都娛樂:你記憶中對哪首電影主題曲印象最深?
蔡琴:《抉擇》。因為那個時候我才剛出道。一個電影找我出了一整張唱片。 10首歌中8
首都放進去了。我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放進去。可能就是因為太紅了,導演不管三七二十一
,什麼歌都往裡邊塞。
南都娛樂:為什麼這麼多電影會青睞你的音樂呢?
蔡琴:其實我在唱校園民歌的時候,我很多歌曲就被電影或電視劇,拿去當主題曲了,所
以我在歌唱的時候,從我開始唱歌就已經跟戲劇結緣了。他們大概覺得戲劇裡面我的聲音
很適合來表達他們的感情。
南都娛樂:不僅是唱電影主題曲,後來還演了幾部電影。
蔡琴:只拍過三部,因為我不喜歡拍電影。我不是明星臉,也不上鏡。而且電影是導演的
作品,有些時候演員參與其中是很茫然的。所以我更喜歡歌舞劇,一氣呵成的感覺勝過拍
電影。
南都娛樂:當初為何要和楊德昌合作《青梅竹馬》呢?
蔡琴:當時有很多劇本找我,我也想嘗試一下,就在裡面挑了個最好的角色。而且我知道
這個導演是比較好的導演。
南都娛樂:你第一次接觸歌舞劇是在上世紀80年代? 80年代的台灣似乎歌舞劇並不盛行
。
蔡琴: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剛剛開始唱《恰似你的溫柔》後沒多久,我們台灣很多
的校園民歌手組成了一個演唱會的陣容,包括齊豫,一起巡迴美國八站八所大學去演唱。
到了紐約那一站,我們就是去看音樂劇,這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看。我那時候看到的女主
角是我的偶像ELAINE,不管是表演還是舞台設計都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就想為什麼中國沒
有呢?
南都娛樂:所以後來你選擇親身參與了,並且還為此著迷。
蔡琴:1996年的時候,張雨生寫的叫《吻我吧,娜娜》,其實那個就是《馴悍記》莎士比
亞的劇本改編的,台灣終於有人在做這個事了。 1997年的時候他們來找我,說,我們要
辦我們這個劇場的第三個歌舞劇,想請我來演,我立刻說,好,我根本不會哦,我什麼都
不會,我只會唱流行歌曲,我不會跳舞,我也不會演戲,而且我不知道那個我會不會,但
是,天啊,今天我的夢成真了,有人來找我,我答應了,可是我告訴你,我跟導演說你要
給我一年的時間上課因為我什麼都不會,所以我什麼都是從頭開始學的。雖然吃了不少苦
頭,但是我卻很喜歡演歌舞劇,之後也陸續演了一些。
記者手記
少女般的蔡琴
蔡琴不似一般的中年女人。倒不是指相貌打扮,我說的是心態和嬌嗲的神態。談到幾十年
前的校園民歌時代,除了對好友的辭世唏噓惋惜,並不見沉重追思之情,彷彿青春只是昨
天,美好就在眼前。說到整蠱好友的派對和浪漫的小女人心思時,又流露出如同少女般毫
不做作的憨態:快樂時大笑,惆悵時嘆息,餓了可以撒嬌般地嚷嚷索要食物……這樣的蔡
琴,哪裡像是“歌壇常青樹”,儼然還是幾十年前那個憨態可掬的妙齡少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1467d0100g7cl.html?tj=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12.16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