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蔡崇信父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蔡崇信父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蔡崇信父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蔡崇信父親產品中有9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法國人眼中的媽祖』 讀資料時發現這位在台灣的法國記者ALICE HÉRAIT 文章挺不錯的。有興趣可以找來讀 。而且她也在法國獨立媒體Mediapart寫文...同道中人 :D 以下是她寫的有關媽祖進香,很適合介紹給家裡的法國人, 以後帶去媽祖廟安太歲就不用多解釋了🤭 ----隨手翻譯如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起隨手關關燈,夏日最洗腦節電神曲!」 - 在單親環境長大的關韶文,從小就被灌輸「省水、省電、省錢、省時間」,因此練就了一身精打細算的特異功能,不管是信用卡的現金回饋、行動支付的點數回饋、各類生活電子帳單的差額,通通倒背如流。 - 父親節這一天,想起爸爸最令人難忘的行為,一定就是關關燈!每一次只要...

蔡崇信父親 在 Yiu Fai Chow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15 02:27:03

Posted @withregram • @daybyday_cantopop . 在廣東歌的世界裡,我們偶爾也會看見一些取材於文學作品或作家個人經歷的歌曲出現,就如《我不懂張愛玲》、《亦舒說》、《火鳥》、《小團圓》、《半生緣》等等,這類作品大多未能盛極一時,但正因有了一個個文學故事的加成,從而讓它...

蔡崇信父親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17 09:43:19

《#南巫》馬泰邊界的多元宗教信仰 (8.6/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南巫》是一部馬來西亞懸疑驚悚電影,由張吉安執導,演員吳俐璇、徐世順、蔡寶珠、雲鎂鑫主演,源自導演父親的...

蔡崇信父親 在 持修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22 12:16:52

💔🔪🌈 用破碎的心修好破碎的心 詞:持修 曲:持修、羅紹恩 1.去看MV很多遍 2.覺得很不錯 3.留言:社長拜託修好我 其實長大就會慢慢發現很多傷痕是不能被修好的 但我們還是會帶著破碎的心試著修好破碎的心對ㄅ(⁎⁍̴̛ᴗ⁍̴̛⁎) ◆用破碎的心修好破碎的心 製作人:陳君豪Howe @成績好...

  • 蔡崇信父親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1 22:08:27
    有 1,436 人按讚

    『法國人眼中的媽祖』

    讀資料時發現這位在台灣的法國記者ALICE HÉRAIT 文章挺不錯的。有興趣可以找來讀 。而且她也在法國獨立媒體Mediapart寫文...同道中人 :D

    以下是她寫的有關媽祖進香,很適合介紹給家裡的法國人, 以後帶去媽祖廟安太歲就不用多解釋了🤭

    ----隨手翻譯如下---

    Le festival de Mazu à Taïwan : un culte populaire au cœur de la vie politique
    臺灣的媽祖慶典:政治生活核心的民俗信仰

    大甲媽祖進香是臺灣最古老和最大型的宗教遊行活動。每年農曆三月,航海人的女神媽祖都會離開位於台中鎮瀾宮的家,前往嘉義的奉天宮。海神信仰帶來了節日氣氛,也帶來了政治爭議。在此回顧一下臺灣最受歡迎的慶典歷史。

    4月9日晚,臺灣台中市郊區大甲的鞭炮聲響起,天空中彌漫著煙霧。晚上11點05分,鑼鼓和煙火響徹雲霄,朝拜媽祖雕像的儀式正式開始。人群漸漸圍攏,越來越緊密。時間越接近,越難以靠近鎮瀾宮周邊,這個著名旅程的起點。媽祖就像我們的母親,她的精神是純粹的慈悲,她是我們的信仰。50多歲的邱俊宏,一位志願者說:「當我們面臨困難時,我們向媽祖祈求,她會保佑我們,保護我們。」他和他的團隊每年一起來到這裡,為媽祖的朝聖活動維持安全。根據主事機關的說法,今年有30萬人參加了慶典活動,比往常多了三倍。

    在寺廟前,不同的陣頭接踵而至,舞獅、舞龍、著戲服的女子表演......都是來向聖潔的女神致敬的。巨大的人偶代表著道教和佛教的神靈,由不同的劇團操作。晚上,蔡英文總統和各方政治人物也在媽祖聖像離開前趕來參拜。前國家元首馬英九--一個因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而讓人又愛又恨的人物--出現時,仍然令人驚訝。現在是晚上11點05分,關鍵時刻,眼前這一幕極為虛幻:前總統被人群粗暴地推搡著,假裝抬著剛走出鎮瀾宮的媽祖神轎。

    「媽祖是我們所有人的母親,她保護著臺灣」,一位女信徒在媽祖離開鎮瀾宮幾分鐘後感歎道。這位50多歲的女士慷慨地將印有神像的小禮物分發給想要的人。「我的生意很好,這要歸功於媽祖的保佑」,在人群散去後,另一位在寺廟前集合的朝聖者坦言。

    「今年有很多朝聖者,很多年輕人加入了慶典活動,他們往往很有創意」,邱俊宏說。這位保安也是一位忠實的信徒,他對這個慶典的歷史充滿熱情,對於與一位外國記者分享他的回憶和照片感到興奮。2021年對大甲媽祖慶典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由於Covid-19疫情在5月前出乎意料地控制良好,當時無法出國旅遊的臺灣人轉而進行在地旅遊。雖然沒有來自國外的朝聖者,但據說參加人數翻了三倍。數位外交協會的成員說:「這個節日是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福祉祈禱的機會」,這個非政府組織在媽祖進香的第一天組織了一次國際巡遊。不過命運的諷刺來到,臺灣本身將經歷一波確診疫情。即使就目前而言,狀況是有限的。

    在臺灣流行的宗教中,媽祖信仰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據說此信仰在10世紀左右起源於福建省的一個島嶼--湄洲,一開始只是一種地方性的信仰,並在宋朝時得到正式許可。許多故事都圍繞著媽祖的身影展開,不過大家都同意媽祖在世時姓林,是一個年輕通靈者(chamane),能幫助窮困者預測天氣。漁民在上船之前,媽祖會告知天氣是否惡劣。在焦慮的時候,她會出現並拯救漁民。根據一些故事,她救了溺水的父親和兄弟,或者沒能拯救其中一個。還有人說她為了救他們而淹死了自己。「很多故事參雜在一起」,INALCO(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的中國文學教授Vincent Durand-Dastès 戴文琛說。「該宗教的傳播速度相當快,沿著中國海岸線傳開,然後傳到臺灣,並傳至所有海外華人。[…]正如宗教在中國傳播時經常發生的那樣,在不清楚原因的情況下,受到地方和國家當局許可。」

    在蒙古時代,忽必烈授予媽祖《天妃》(la concubine céleste)的稱號。 清朝康熙皇帝將她提升為《天后》(la concubine impériale céleste)的稱號。戴文琛說:「這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一旦一個宗教被註冊並開始發展時,一個神靈就會得到晉升」。戴文琛教授提到了官方寺廟的設置,如建於1732年雍正皇帝治下的鎮瀾宮,以及臺灣的非官方寺廟:「有官方的信仰,也有自發性的崇拜。[......]當清國到達臺灣時,他們來到了仍然有很多原住民的宜蘭,並在那裏建立了關帝廟和媽祖廟。同時也有許多來自福建沿海想避開國家控制的移民,帶著他們的媽祖前來。」

    與歐洲人的想法相反,經濟發展和思想自由化並沒有讓臺灣人離開他們的宗教。相反地,在1970與1980年代國家經濟繁榮時期,以及隨後的民主化進程中,宗教慶典的重要性開始上升。臺北中央研究院現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員康豹(Paul Katz)說:「大型朝聖活動在1980年代初才開始。它們的發展有多種原因:臺灣的經濟增長使人們,特別是婦女,有更多的休閒時間」。

    研究員康豹繼續說:「為了獲得選票,一個政治人物必須對他的選民表明同理心。在農村地區,去寺廟是一種方法」。1987年戒嚴令解除,臺灣的宗教民俗學開始進入一個新時代。1970年代末期開始的地方選舉和隨後的全國選舉,讓政治人物受邀參與寺廟活動。寺廟成為政治集會和爭論的場所。

    女神挑戰兩岸現狀

    1987年也是臺灣海峽兩岸恢復朝聖活動的一年。鎮瀾宮趁機確立其成為第一座供奉媽祖寺廟的合法性,表明恢復湄州和臺灣之間的宗教交流。進香路線經過香港,因為當時還不允許兩岸直航。

    2000年陳水扁當選後,媽祖成為政治爭端的核心。來自民進黨的第一任總統以支持獨立的立場而聞名,他被泛藍聯盟和其他幾個贊成與中國統一的政黨推動,組織了一次從臺灣到湄州的直航進香之旅。福建的中國官員加入這場論戰,並取得金門和澎湖小島同行的支持,他們意識到從臺灣直接前往中國的進香者可以為臺灣的政治格局帶來象徵性的意義。民進黨的知名人士,如當時的副總統呂秀蓮,抨擊鎮瀾宮委員會的成員利用宗教達到政治目的。而陳水扁總統則認為直航進香團會對中國的宣傳有利。

    然後,政治爭論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折。在進香的前幾天,媽祖出現在國會議員曾蔡美佐的夢裡,她也是臺灣一個重要寺廟的董事長。據她說,媽祖建議採用間接進香路線以打破鎮瀾宮與政府之間的對立情勢。寺廟委員會成員隨後決定以平常方式進行進香活動。

    (圖片是網路上找的,原文連結裡的圖片比較有趣)
    https://asialyst.com/fr/2021/06/02/festival-mazu-taiwan-culte-populaire-coeur-vie-politique/

  • 蔡崇信父親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0 09:57:53
    有 41 人按讚

    <#國民黨 加油點好嗎?!身為最大在野黨,學學過去的 #民進黨 種種的杯葛和抗議行動好嗎?別再 #溫良恭儉讓 了!就算學不成 #霸佔立法院 #佔領行政院 但也好歹擺出那態勢給民進黨看讓他們不敢如此囂張!有你們帶頭人民也就會跟進!而不是坐等民進黨搞爛自爆之後就可穩穩接盤了!這樣到頭來最苦的還是全國的平民百姓! >

    新冠肺炎疫情,於2021年5月下旬開始大爆發,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6月16日為止,短短幾周內,本土確診病例累計破萬例、死亡病例累計將近五百例。中小學停課,雙北市實施三級防護,出外戴口罩、戴面罩,回家噴酒精,手洗得都快生繭了,深怕一不小心,傳染上肺炎,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生活充滿了恐懼感。

    肺炎疫情的嚴峻,蔡政府的顢頇無能,已是有目共睹;身為第二大的在野黨-國民黨,於6月15日召開「新冠疫情政府失職,人民枉死!應補償慰問!」記者會,於5月30日召開「共同防疫聯盟」,提出「要紓困挺地方」「發現金渡難關」「挺防疫要疫苗」「開大門納善意」4大主張,但碰到一意孤行的民進黨,功效有限,民進黨政府除了慷全國人之概,大發紓困金之外、對於能根治疫情的疫苗,仍採敷衍的態度,而國民黨的狗吠火車,也無法有效提升其在坊間的民調支持度。

    不比較沒傷害!對付民進黨的豺狼性格,國民黨的「溫良恭儉讓」似乎屢屢吃鱉。2013年的洪仲丘案,即使該案爭議甚多,但最後國防部長下台,旅長拔官,中華民國的軍事監獄及軍事看守所走入歷史,姊姊洪慈庸則當選立委;而今天面對將近五百條人命,洪案與其相比,差距不可以道里計,國民黨你在那裡?當年的洪案,有網友上白宮網站請願,現在的國民黨,為何不召開國際記者會,讓外界瞭解民眾對疫苗需求的迫切性,形成對民進黨的壓力;當年的洪案,蔡英文曾拜訪洪家,表示政府要負最大責任,因為政府一直試圖掩飾真相,國民黨的袞袞諸公,你們為何不效法前新聞局長鍾琴女士到總統府抗議,要求揭露購置疫苗的真相,訂製幾百個紙棺材,發動幾百部貨車載者當靈車晃,為往生者找回公道,就不信不給政府壓力,不信正義公理喚不回,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國民黨的軟弱,才造成民進黨的坐大。

    2009年莫拉克颱風來襲,造成八八水災,當時的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在加班結束後,陪岳父吃飯慶祝父親節,慘遭綠營圍剿,蔡英文說「氣到想砸電視」,結果薛香川被民進黨罵到下台;現在的中央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針對「3+11」政策案,可以「未作成會議紀錄」回覆,衛福部次長石崇良答覆立法委員質詢,說肺炎疫情破口在萬華,公然說謊,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陳時中的過錯,不知較薛香川嚴重多少倍,只見他說要負責任,也不見有任何請辭動作,國民黨的主席你不生氣嗎,為何不見杯葛的動作?

    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老百姓要的只是活命,能自力,能過人的生活,而不是今天困守家中的生活。現在的疫情,民怨沸騰,百業蕭條,對國民黨而言,正是有利的時機,撿到炮而不會開砲,「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其與民進黨以往的乘勝追擊,不讓國民黨有喘息之時機,成一強烈的對比。

    國民黨是具有光榮歷史的百年政黨,2020年的總統選舉,由於國民黨內高層師心自用,造成總統候選人的落選,不知令多少人失望,2021年的肺炎疫情,國民黨的積極不作為,又不知道傷了多少人的心,只怕到最後,國民黨將被掃入歷史的灰燼。

    觀點投書:疫情當頭,國民黨在那裏
    https://www.storm.mg/article/3757086

  • 蔡崇信父親 在 水晶姐命理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8 00:53:05
    有 13 人按讚

    #今天是農3月23日天上聖母媽祖聖誕

    水晶姐姐介紹媽祖給大家認識😊
    ✡台灣人的媽媽-媽祖✡
    🌼【身世眾說紛紜】
    關於媽祖的身世眾說紛紜,且神話與史實落差甚鉅,直到明末昭乘和尚著《天妃顯聖錄》之後,神話傳說才大致完成定版。據《天妃顯聖錄》之說媽祖乃宋代泉州府莆田人氏,父親任都巡檢,夫妻樂善好施卻單傳一子人丁單薄,於是虔誠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子嗣,一日其母夢見觀世音賜予優缽花(或謂藥丸),吞食後懷胎十四個月產下媽祖。媽祖出世後逾月不哭,故取名為「默娘」。

    媽祖自幼聰敏好學且朝夕禮佛,而後得到玄通道人授予「玄微祕法」,又得神人之「銅符」乃精通驅妖除魔之術。嗣後媽祖降服桃花山之妖怪千里眼與順風耳,並收為部將。廿八歲重陽節,玉帝來詔媽祖得道升天,可見媽祖信仰乃佛道之融合。

    如按史料之載 ,媽祖原為巫祀信仰,原始文獻皆言媽祖為「巫」,眾人因其生前能預知吉凶禍福而祀之,後來才改稱「神女」、「龍女」。至宋徽宗賜其「順濟」廟匾乃轉變成神。宋代媽祖之封號為「夫人」、「妃」,至元代因航運日趨發達乃冊封為「天妃」,並成為全國性信仰。明初封為「聖妃」,明成祖因派遣鄭和下西洋,為安定軍心,將之封為「天妃」。清康熙年間原本冊封為「天上聖母」,至康熙廿二年因施琅攻克明鄭,假借媽祖神助之說,乃再冊封為「天后」。至此媽祖已成為地位最崇高之女神。

    媽祖信仰自宋代的女巫轉變到清代的天后,揆其緣故乃因航運的發展造成信仰的普及,又因政治的炒作,藉宗教收服民心才日漸蓬勃。台灣移墾之初仰賴航海,而初闢地區又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治 理台灣的各個政府也都會拉攏媽祖,以証明政權的合法性與行為的正當性。傳說媽祖曾經協助鄭成功擊退荷蘭人,也曾幫助施琅將軍打敗明鄭,又曾助清廷平定林爽文、戴潮春、蔡牽之變,但這些傳說都只是統治者利用媽祖信仰鼓舞士氣、籠絡民心,減少人民反抗的托詞。

    🌼【台灣媽祖的造型】
    台灣的媽祖約有膚色、黑色、紅色、金色和白色等五種顏色。其中膚色是按人體皮膚顏色塑造。黑色則有二種說法,一說原本不是黑色,因為長期奉祀在廟中接受香煙薰染,久而久之就被薰黑;另一說則是黑面媽祖較凶悍,因此執行除煞、捉妖等鎮暴任務通常要請黑面媽祖出馬。紅色代表喜氣、祥瑞,一般在喜慶場合會迎請紅面媽祖坐鎮。金色則是神祇的象徵色彩。而白色媽祖一般都是近年來迎自 中國大陸,早期台灣鮮有「臉色蒼白」的媽祖。

    台灣媽祖的造型通常塑造為中年婦女、身材豐腴(但胸部平坦)、慈祥高雅的形象。就台灣人的普遍認知,身材福態表示福氣,體態輕盈、身輕如燕並不符合福氣的象徵,而媽祖造型沒有胸圍是怕汙衊聖靈,因此台灣的女神除婆祖之外通常沒有「性徵」,而是以中性性別呈現;媽祖面容和藹、慈祥,表示其平易近人。

    綜觀媽祖造型可發現,台灣人其實是根據「媽媽的形象」來塑造媽祖,台灣媽祖信仰之所以盛行,是因台灣人將媽祖當作我們共同的媽媽來崇拜,因此媽祖崇拜,就心理層面而言也反映「戀母情結」的心理因素。

    台灣媽祖的構造可分硬體與軟身兩種,硬體媽祖全身以木材、石材或泥土雕塑而成;軟身媽祖則 是頭部、手足以木材雕刻,身體、關節則以藤條編成,再組合金身穿上衣袍。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神像除媽祖之外鮮有軟身製作的神像。

    大陸媽祖造型是年輕的女性,乃依照媽祖昇天時(二十九歲)的形象來塑造,台灣的媽祖則是中年婦女的造型,是依照母親的形象來塑造;大陸媽祖體型纖瘦,台灣的媽祖身體微胖,顯示媽祖成熟穩重;大陸媽祖表情嚴肅,台灣媽祖慈眉善目、平易近人。造型的轉變,表示台灣人對媽祖觀念的轉化,台灣的媽祖不再是年輕女孩的形象,而是以母親的樣貌呈現。

    媽祖原為航海之神,主要任務在保護漁民、航海者的安全。台灣最早的媽祖廟均面向大海、港口,來台之後的媽祖廟也有面向高山,因為要防範原住民出草獵人頭之故。在中法戰爭和二次世界 大戰期間,媽祖又有巡海岸、接炸彈、救軍伕的神蹟;且在颱風、洪水、地震、瘟疫頻傳的台灣,媽祖也有預警災難、阻擋震災、平息瘟疫等特異功能。從諸多盛傳的媽祖傳說及神蹟,可發現媽祖不但是自然災害的防護神,在人為的戰亂中,也擔負起護佑民眾的任務,祂與台灣歷史、民眾的生命歷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本土化現象亦反映移民生活之歷程。

    現在台灣的媽祖廟無所不在,媽祖的業務也無所不包,信徒舉凡健康、考試、事業、生育、農事……都會祈求媽祖庇佑。從媽祖功能的轉變,業務的繁雜,更可瞭解媽祖信仰在台灣已經成為民間最普遍的信仰。

    🌼【媽祖的排行與分工】
    媽祖祇有一位,但在一般媽祖廟中總會有許多尊媽祖神像,且有大媽、二媽、三 媽等排行。此乃媽祖深受民眾信仰,信徒每有入厝、治病、娶新娘、除妖、祭煞甚至選舉,都會迎請媽祖神像前往坐鎮;因此,廟方祇得雕塑分身以供信徒迎請,新雕媽祖的分身就賦與名稱、編號,以利辨識,其中稱大媽、二媽、三媽、四媽乃是依雕塑先後的編號。

    所謂祖媽、開基媽、老大媽者通常是該廟最早的媽祖;而鎮殿媽則是在廟裡坐鎮不外出遶境巡視,也不接受信徒迎請出勤。

    會媽、正爐媽、副爐媽之稱謂,則是表示爐主制度,許多信徒自組媽祖會,雕塑媽祖金身,以輪值或搏筊方式決定當年爐主人選,爐主、頭家通常以一年為度,每年定期搏筊或輪值方式迎請媽祖回家供奉。更換爐主則稱為「過爐」,舉行過爐儀式時,通常會聘請陣頭前導遊街,並演戲宴客以表隆重。

    黑面大媽、金面二媽、紅面大媽、黑面三媽之類的稱謂是按照媽祖膚色、編號加以區分。

    由於編號的不同,媽祖們也有不同職務。一般而言,廟裡的祖媽、老大媽、鎮殿媽、開基媽等「資深媽祖」通常祇在廟中留守而不外出,各項業務則由其他媽祖分配。台灣俗諺有:「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出戰」之說,意謂大媽鎮守在廟中;二媽沒有特殊任務祇接受供奉不必做事;而信徒有事相求通常迎請三媽前往處理,因此三媽經常在外執勤故言出戰。

    大甲鎮瀾宮則有:「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愛人扛,四媽閹尻川」之說,意謂鎮瀾宮的大媽鎮守廟殿;二媽沒事做所以吃便;三媽即副爐媽是擔任進香的媽祖,因此喜歡受信徒扛著前往進香;四媽(正爐媽)據傳擅長醫理, 信徒如有重病難治或久病不癒,都會挖取媽祖神像底座的木屑放在藥包之中煎熬,作為藥引。

    彰化南瑤宮媽祖則有:「大媽四愛吃雞,二媽五愛冤家,三媽六愛潦溪」之諺語,意為大媽、四媽非常靈驗,信徒許願有求必應,因此祭典時信徒供奉牲醴特別豐盛故曰愛食雞;二媽五愛冤家是指二媽會和五媽會信徒常有爭執、糾紛,日治時期常曾由霧峰林獻堂調停勸和,故曰二媽五愛冤家;三媽六愛潦溪前往笨港進香回程須渡過濁水溪,經常遇到河水上漲須涉水過溪,故曰「愛潦溪」。

    🌼【媽祖婆的戀情】
    媽祖與保生大帝大道公均為宋代人,二神均為福建人氏,一在同安白礁一在莆田湄洲,兩地相去不遠且雙方均未婚即昇天,因此民間盛傳大道公與媽祖婆的羅曼史。

    民間傳說大道公與媽祖婆原係一對戀人,當大道公迎娶的花轎抵達媽祖家中之時,媽祖見母羊生產之痛苦狀,萌生悔意,毅然退婚;大道公無故被拋棄,心有不甘,於是每當媽祖婆誕辰遶境時,就施法降雨意圖淋下媽祖臉上的脂粉,媽祖也不甘示弱,每逢保生大帝出巡時,即施法颳風吹落大道公頭上的帽子。因此民間有「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諺語,意謂大道公誕辰(農曆三月十五日)都會颳風,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就會下雨,顯示二人鬥法至今不休。

    其實農曆三月正值梅雨季節,颳風、下雨乃自然現象,然而大道公與媽祖婆鬥法的故事反映民間豐富的想像力,此一傳說係將大道公與媽祖婆從人世間的愛情糾葛,轉至神界的法力交戰,而兩位神祇呼風喚雨的能力,更是海洋文化 的表徵。

    早期台灣媽祖按分靈祖廟可分為湄洲媽、溫陵媽(泉州)與銀同媽(同安),媽祖的造型則是按照「媽媽的形象」來塑造。隨著移民時間久遠,目前各地的媽祖廟多由台灣本土所分靈,媽祖名號則有北港媽、大甲媽、鹿港媽、干豆媽、安平媽、新港媽或內媽祖(如彰化天后宮)及外媽祖(如彰化南瑤宮)等在地化的稱謂。

    媽祖崇拜原為航海之神,但媽祖來台之後,也隨著民眾的移墾,職責也有所轉化,台灣媽祖的任務有防止「番害」、驅逐瘟疫、防颱救災和協助農牧等新的職務。在二次大戰期間美軍轟炸台灣,許多地區都盛傳媽祖炸彈化解戰火的神跡,也有媽祖巡視海岸的傳說,因此媽祖還承攬國防和海防業務。現在媽祖又包攬信徒的健康、考試、事業和感情等所有問題,媽祖已不僅是漁民、船員的守護神。

  • 蔡崇信父親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08 21:00:13

    「一起隨手關關燈,夏日最洗腦節電神曲!」
    -
    在單親環境長大的關韶文,從小就被灌輸「省水、省電、省錢、省時間」,因此練就了一身精打細算的特異功能,不管是信用卡的現金回饋、行動支付的點數回饋、各類生活電子帳單的差額,通通倒背如流。
    -
    父親節這一天,想起爸爸最令人難忘的行為,一定就是關關燈!每一次只要走到哪一個房間,爸爸就會跟在後面關燈、關門、關冷氣,雖然以前總是抱怨家裡過度節省,但現在想起來也是「關家」的獨有回憶。
    -
    關韶文首次邀請全家人一起關關燈!幾乎沒有露過臉的家人生性低調,而關韶文每天早出晚歸,家人也不懂新媒體的經營型態,就在這一天,關韶文決定邀請所有夥伴,一起參與工作、一起拍攝MV、一起跳舞、一起唱歌!
    -
    受到台灣電力公司合作邀請,關韶文為節電推出夏日最洗腦神曲《關關燈》,號召全民一同節電,也邀請大家一起跳起來,從8/17起至9月底,台電將舉辦節電神曲影音徵件活動,總獎金高達10萬元,大家一起跳手勢舞投稿。
    -
    過去的老舊觀念跟著淘汰,台電帶領全民一起認識新的省電觀念,不用很辛苦卻能擁有新生活!2021今夏最夯節電神曲,跟著台電跳起來吧!節電秘訣就是要關關!
    -
    【線上收聽最新單曲《關關燈》】https://umg.lnk.to/KuanGGD
    【關關燈IG濾鏡】https://bit.ly/3yrDi90
    【節電,從我改變!】https://www.savepower.com.tw/
    -
    #關韶文最新單曲 #夏日最洗腦神曲 #節電_從我改變
    -
    《關關燈》
    演唱:關韶文/詞曲:羅凱

    我調個色 有氣氛
    一起隨手關關燈
    開冷氣 配電扇
    別忘了要關上門
    買家電 找認證
    就像找到對的人
    節能減碳又睡得安穩

    快拔掉平常沒有在用的插頭
    讓可愛的北極熊都回歸自由
    濾網的 灰塵 不該出現 生活
    把它和昨天的煩惱
    通通一掃而空

    快換掉傳統燈泡費電又老舊
    明亮的LED 是我們新寵
    冰箱的四周 保留距離 通風
    小小的改變 我們一同拯救了地球

    我調個色 有氣氛
    一起隨手關關燈
    開冷氣 配電扇
    別忘了要關上門
    買家電 找認證
    就像找到對的人
    節能減碳又睡得安穩

    居家省電還有許多小撇步
    冷氣配電扇 建議開28度
    那些待機的 偷偷的 變成吃電怪物
    別小看你們家的電視螢幕

    你的冰箱 記得不要放太滿
    衣服先洗完 就不怕時間太晚
    不愛跟人搶 避開尖峰的時段
    我跟你講 真的比你想的簡單
    -
    【謝謝你們,陪我完成第二首歌!❤️】
    -
    發行 Publishing | 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Universal Music Taiwan

    詞 Lyricist | 羅凱 Lo Kai
    曲 Composer | 羅凱 Lo Kai
    編曲 Arranger | 楊恢宇 G.B
    製作人 Producer | 賴彥中 Lai、羅凱 Lo Kai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 | 羅凱 Lo Kai
    和聲演唱 Backing Vocals | 羅凱 Lo Kai
    吉他/貝斯 Guitar/Bass | 楊恢宇 G.B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 賴彥中 Lai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新奇鹿錄音室 Saturday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 賴彥中 Lai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 冒煙了音樂工作室

    藝人 Artist | 關韶文 Kuan
    經紀團隊 Manager Team | 余芷嫻 Elaine / 江柏興 Brian
    妝髮團隊 Hair and Make-up | 彭紀螢 / 翁欣怡 / 助理林芯宇
    Howdy髮廊 Alan

    特別演出 Special Appearance | 關韶文全家人
    協力團隊 Cooperative Team | 潘士佩 / 鄭孟晃 / 郭怡靖 / 温裕民 /
    新動力New Fitness體能顧問有限公司

    舞蹈老師 Choreographer | Nike老師

    製作 Production|傑克貝爾廣告創意 BearJack Advertising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林東翰 Jack Lin
    導演 Director|施博鈞 Shi Bo Jun
    編劇 Screenwriter|施博鈞 Shi Bo Jun

    製片 Producer|陳帝羽 Chen Di Yu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莊惇媛 Chuang Duen Yuan

    攝影師 D.O.P|莊竣瑋 Chuang Chub Wei
    攝影大助 1st A.C.|馬崇智 Chris Ma
    攝影二助 Assistant Camera|簡靖宗 Chien Ching Tsung

    燈光師 Gaffer | 許鈞筌 Hsu Chun Chuan
    燈光大助 Best Boy Electric | 王彥傑 Wang Yen Chieh
    燈光二助 Electrics | 蔡明釵 Tsai Ming Chai

    美術 Art Director|謝明仁 Hsieh Ming Jen
    美術助理 Art dept assistant|劉美鍇 Liu Mei Kai
    美術支援 Art dept support|楊皓 Yang Hao
    置景木工 Construction|孫家鴻 Sun Chia Hung
    塗裝 Painter|小瓶可樂有限公司 Tyro Studio
    陳盈穎 Chen Ying Ying / 紀品竹 Ji Pin Chu /
    王薇茵 Wang Wei Yin / 陳樂容 Chen Le Jung

    藝人造型 Stylist|王依潔 Koimi Wang / 林怡慈 Lin Yi Ci / 陳俐廷 Corinna Chen
    剪接 Editor|施博鈞 Shi Bo Jun
    調光 Colorist|施博鈞 Shi Bo Ju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 蔡崇信父親 在 持修ChihSio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05 00:00:09

    [ #用破碎的心修好破碎的心 ]
    單曲聽一波ㄌ 👉🏾https://umg.lnk.to/CS2021BH
    -

    每個人都曾心碎,我們都有一顆破碎的心,
    獻給每個心碎的人。

    #持修​ #用破碎的心修好破碎的心
    -

    [ 用破碎的心修好破碎的心 ]
    詞:持修
    曲:持修、羅紹恩

    我討厭自己 只能眼睜睜看著你傷心
    我知道自己 從來不像你那麼有勇氣

    我不知道什麼是
    什麼是愛 完整 永恆

    想用 我破碎的心 去修好你
    但我 已感到無力 放棄自己
    該怎麼
    用破碎的心去修好 破碎的心

    我討厭自己 總是在最後選擇了逃避
    我知道自己 再也沒辦法單純的相信

    想用 我破碎的心 去修好你
    但我 已感到無力 放棄自己
    該怎麼
    用破碎的心去修好

    我會緊緊的抱著你
    我會給你我的所有
    你要記得我說的話

    什麼是愛 完整 永恆

    想用 我破碎的心 去修好你
    而我 就算已無力 還在這裡
    該怎麼
    用破碎的心去修好 破碎的心


    -------------------------

    ◆用破碎的心修好破碎的心
    製作人Producer:陳君豪Howe @成績好Studio / 鍾濰宇Yu
    編曲Arranger:持修ChihSiou / 羅紹恩Shaoen Lo / 陳君豪Howe
    合音編寫BV Arranger:持修ChihSiou / 鍾濰宇Yu
    吉他Guitar:羅紹恩Shaoen Lo
    鼓Drum:紀冠宇Kuan
    富魯格號Flugelhorn:David Smith
    薩克斯風Saxophone:謝明諺Minyen Hsieh
    鼓錄音師Drum Recording Engineer:錢煒安Zen Chien
    鼓錄音室Drum Recording Studio:112F Recording Studio
    鼓錄音助理Drum Recording Assistant:陳祺龍Chris Chen
    薩克斯風錄音師Saxophone Recording Engineer:唐士珉 Mimi Tang
    薩克斯風錄音室Saxophone Recording Studio:BB Road Studio
    吉他&人聲錄音師Guitar & Vocal Recording Engineer:鍾濰宇Yu
    吉他&人聲錄音室Guitar & Vocal Recording Studio:89 studio
    人聲音訊編輯Vocal Audio Editing:游景棠Don Yu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黃文萱Ziya Huang
    混音室Mix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
    混音助理Mixing Assistant:沈冠霖Shen B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Dave Kutch
    母帶後期處理工作室Mastering Studio:The Mastering Palace
    -
    企劃統籌:陳嘉徽Mo Chen
    企劃 Marcom:嵐澄創藝 – 葉宛玲Emi Yeh
    企劃助理 Executive Production:嵐澄創藝 – 張永翰Myles Chang
    美術設計Art&Graphic Design:嵐澄創藝、謬謬藝術
    文案Copywriting:嵐澄創藝 –葉宛玲Emi Yeh
    繪畫 illustrations:謬謬藝術Mummum Art – 葉巽Yeh Xun
    -
    ◆用破碎的心修好破碎的心MV
    Production 影像製作 : GJ94Film Studio
    Director 導演 : BORU
    Co - Director 我也導演:持修 CHIHSIOU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演 :林姿均
    Assistant to Director 導演助理 : 高于茜
    Producer 製片 :張元瀚
    Line Producer 執行製片 : 曹新祐
    D.O.P 攝影指導 :BORU
    First Assistant Camera 攝影大助 : 林易群
    Second Assistant Camera 攝影二助 : 馬崇智 蔡宜廷
    Camera PA 攝影助理:黃信淵
    Camera Equipment 攝影器材: 鏡頭銀行 Lensbank
    Still Photographer 劇照師 : Ai Chen
    Gaffer 燈光師 :莊弘裕
    Best Boy Electric 燈光大助:莊宏祥
    Electrician 燈光助理:陳又銘 賴怡安
    Sound Crew 收音師: 孫梓軒
    Set Coordinator 場務 :小肥 Tony Tu 拉力 Pulling Force
    Art Director 美術指導 :徐立潔 Hsu Li Chieh
    Assistant Art Director 美術助理:鄭雯心 Cheng wen hsi
    Art Production Assistant 美術場務 : 吳芳源
    Stylist 造型 :王禎旎 Aura wang
    Stylist Assistant 造型助理 :許慈芳 Zana hsu
    Make up and Hair 妝髮:彭虹禎 Pon
    Casting 演員管理 :李思慧 汪瑋俊
    -
    Cast 演員
    范少勳 Fandy Fan
    青春期影視娛樂有限公司 Teamwork entertainment Co.
    謝欣穎 Nikki Hsieh
    Artiste Management 經紀人: 邱奕娟 Chiu I Chuan
    Makeup Artist 化妝師 : 黃之妍 Huang Chih Yen
    男友: 孟克柔
    阿陽父親 : 鄭士祿
    新歡 : 胡乃云
    天禾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愛新覺羅國際影視娛樂
    Transportation 劇組司機 : 呈祥國際租賃有限公司 許育銘 張明雄 蔡進権
    Editor 剪輯師 : BORU
    TC 調光 : BORU
    Graphic Designer 字卡設計 : 珮蒂
    Sound Designer 音效 : 孫梓軒
    Sound Mixer 混音 : 孫梓軒
    Special Thanks 特別感謝 :
    SNAPPP寫真私館 光影手工暗房工作室 Multi+ Studio
    多向度空間 老宅拍拍
    -
    -------------------------

    [ (⁎⁍̴̛ᴗ⁍̴̛⁎) 持修 ]
    facebook.......https://fb.com/ChihSiou.L​
    Instagram......chih_siou
    YouTube.........https://reurl.cc/0z6Ymo​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ChihSiou_/

  • 蔡崇信父親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7-04 16:58:02

    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下台北電影獎與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傅榆,近來獲得極大矚目。訪談時,她提到以前朋友幫她做過抽牌心理測驗,傅榆拿到的牌是叢林,意味雜亂,但朋友說,不該害怕自身的雜亂,因為會有許多可能性發生。
    家庭背景是鐵藍(國民黨)陣營的傅榆,因為種種事件,包含小學時因不懂台語被排擠的心理創傷,大學時期不加思索地隨口批評陳水扁而與好友爭吵,還有319槍擊案後在系上BBS回應嘲笑集聚總統府前抗議的泛藍選民的學長,而被歸類為藍蛆蛆,乃至於研究所時讀到靈魂偶像郭立昕撰文質疑,為何至今沒有人拍攝政治議題紀錄片等等,而逐漸走向獨立思索與政治、社會運動探索的道路上。
    傅榆表示,得金馬獎時的獎致詞,並非表達立場,是希望讓不同邊的人也能聽見自己的感受,不是制約式認定與想像,如此或有可能產生真正的對話。她最大的理想與追求是,讓不同立場的人對話,進而理解彼此,甚至找到合作的可能性。
    在318太陽花運動崛起、宛如救世主的陳為廷,以及憑著《我在台灣,我正青春》一書而聞名、孤狼也似地投身於台灣社會運動的中國來台學生蔡博藝,為《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主要紀錄對象。
    傅榆認為她像陳為廷、蔡博藝的母姊。陳為廷總是對他人介紹,傅榆是他的專屬攝影師。當她集中大部分心力拍攝蔡博藝紀錄短片時,陳為廷坦言有失落、類似吃醋的感覺,反之亦然,蔡博藝也有同樣的感覺。
    前者後來因為性騷擾事件黯然退選,後者則是因為國籍身份在競選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遭受各種刁難而失利。兩位社運明星企圖進入體制的挫敗,也就讓他們光芒頓失,再加上原來蓬勃開花的各種運動風氣,赫然緊縮,力量被切斷,預期造成巨大改變的希望,轉眼落空,傅榆於是大受打擊,陷入低潮。不同背景、但都在社運裡找到歸屬感、且希望讓對話與理解發生的他們,儼然孤兒,流浪在現實的震盪之間,無所適從。
    既是知名紀錄片導演、也是七日印象電影負責人的沈可尚認為,不管是什麼樣議題的紀錄片,最終都是在處理作者自身的問題。他強烈地建議傅榆必須誠實面對自身,重要的不是關注陳為廷與蔡博藝何去何從,而是傅榆自己想要何去何從。
    傅榆也就被逼得要誠實面對心理的狀態、往自己的內在方向探問,而不止是凝視陳為廷與蔡博藝。傅榆驚覺,原來令自己一蹶不振的落空,是由於自己把關於問題跟對答案的想像跟期待,都放在他們身上。一旦意識到自己過度依存陳為廷與蔡博藝,傅榆就明白,她必須回到自身,必須跟他們道別,切斷臍帶也似的精神連結,必須自己出發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答案。
    專制是所有聲音不得大於上位者聲音,民主則是讓對話有最大可能性的機制。是以,縱使感覺失落與挫敗,傅榆仍然相信,沒有誰應該是敵人,所有人都活在共通的處境。而民主本就是遠久思維與堆積細微改變的長路,從來無法快速、立即。


    小檔案
    傅榆,1982年生於臺灣,紀錄片導演,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得第20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入圍該屆金馬獎最佳剪輯。
    父親為馬來西亞華人,來台求學、定居,即所謂僑生;母為印尼華僑,9歲已隨家人移民台灣,父母婚後都定居台灣,並生下傅榆。父母認同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雖非嚴格定義上的外省人,但自我認同極其相似;傅榆亦曾自謂,長於外省家庭中,家人崇拜宋楚瑜,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台灣歷史脫節。
    其作品有《蘇格拉底草莓論》(2006)、《大家一起照鏡子》(2008)、《百萬格子小富翁》(2011)、《123。草莓人》(2011)、《藍綠對話實驗室》(2012)、《我在台灣,我正青春》(2013)、《太陽・不遠─不小心變成總指揮》(2014)、《完美墜地》(2015)、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2018)、《不曾消失的台灣省》(2018)。

    沈可尚,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知名紀錄片導演,現為台北電影節總監。
    1999年曾以大學的畢業製作《與山》入圍法國坎城影展短片競賽單元,但此時他陷入低潮,因而轉至廣告界發展。在廣告界工作一段時間後,偶然有機會參與國家地理頻道「綻放真台灣」的紀錄片徵案製作,因而開啟紀錄片拍攝之路。
    沈可尚陸續拍攝《野球孩子》、《賽鴿風雲》等作品,2013年以《築巢人》獲得台北電影節百萬大獎。2017年擔任台北電影節總監,試圖為影展找出新的定位與各種可能。深度探討婚姻機制的《幸福定格》於2018年上映,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