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蔡依橙學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蔡依橙學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蔡依橙學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蔡依橙學歷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蔡依橙的閱讀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沒資源的研究初學者該如何起步 🗣️ 還沒有寫論文經驗,想在 PGY 階段寫出一篇論文,曾找過主治醫師,但老師可能手邊沒 data,或還不信任我,不想帶我,想詢問在這個階段,要如何得到寫論文的 data?或是如果得不到,有什麼突破困境的方法嗎?⠀⠀ ⠀⠀ ⠀⠀ 答:(蔡依橙)沒經驗、沒背景是常態。我...

  • 蔡依橙學歷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3 13:22:20
    有 59 人按讚

    #沒資源的研究初學者該如何起步
    🗣️ 還沒有寫論文經驗,想在 PGY 階段寫出一篇論文,曾找過主治醫師,但老師可能手邊沒 data,或還不信任我,不想帶我,想詢問在這個階段,要如何得到寫論文的 data?或是如果得不到,有什麼突破困境的方法嗎?⠀⠀
    ⠀⠀
    ⠀⠀
    答:(蔡依橙)沒經驗、沒背景是常態。我們都是這樣起步的。除了上課時我們會針對這主題做分享之外,以下重點先跟大家預習。
    ⠀⠀
    ⠀⠀
    🤔 找老師的考量
    ⠀⠀
    找老師當然很重要,我個人認為的價值順序是:「真的有 publication 的,然後找願意教學的。」
    ⠀⠀
    老師自己沒 publication 的就不要了,就算看起來很厲害,可能也是一張嘴而已,我們年輕的時候,對於嘴砲跟真的有實力,往往分不出來,要特別小心。能夠量產的老師通常更理解架構與重點,要優先考慮。
    ⠀⠀
    請去找出科裡主治醫師的英文發表名字,並一個一個 PubMed 一下,秤秤老師們幾斤幾兩,然後才選對象唷。Google Scholar 也行,尤其現在又提供 h-index 可以快速評估。
    ⠀⠀
    📍 Impact factor 業務被出售後,學術評價怎麼走?
    (閱讀文章>> https://bit.ly/3zzugGX)
    ⠀⠀
    有成績的如果有很多位,找愛教學的。不然光是自己好,不懂怎麼教學,或不願意教學,都很糟。住院醫師時期很難獨立作業,病人資料多在老師手上,靠行難免。
    ⠀⠀
    ⠀⠀
    💪 說服老師的重點:讓自己能寫作、有利用價值
    ⠀⠀
    這次來上課,你將學會寫作、統計與製圖的重點。有了這些能力,在競爭「好老師」的過程,你就比其他同學更容易被選上。現實點說,就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可以在整個論文生產部分幫上忙。
    ⠀⠀
    一旦有老師願意給你題目,一週內就一定要用 Email 報告進度,讓人家知道,把資料交給你,把時間花在你身上,是值得的。
    ⠀⠀
    所以,認真預習、專心上課、互動實作、課後繼續練習,讓自己更有「利用價值」吧!
    ⠀⠀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學,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追尋當代典範的足跡
    ⠀⠀
    另外,仔細閱讀已經有大量成績的研究者早期起步的足跡,會給自己更多啟發。
    ⠀⠀
    我不敢說自己是典範,只是拿來舉例給您參考。如果您到 PubMed 搜尋 I-Chen Tsai,會發現其實我早期是以 case report 起家的,然後練習兩篇 correspondence,接著才陸續有 original article,而且那個過程滿緩慢,但過了一個突破點後就井噴了。而且 original article 之外,我仍持續寫 case report 搶快,把一些新技術先做發表。雖然後來也寫 correspondence,但切入點跟行文口氣與最早的兩篇不同,不那麼中二。
    ⠀⠀
    然後,你可以去查我是哪一年畢業的,對照我的每一篇文章,大概是在 R 幾的時候發展,去思考「為什麼他可以而我不能」,持續找到可以突破的點。
    ⠀⠀
    我在住院醫師時,對不少國外比我大約 5-10 歲的大師,做過這樣的調查,讓自己一直都用世界級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此一來,度過起步最困難的時期,會變得更容易。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研究資源稀少,不知如何起步?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蔡依橙學歷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3 11:00:02
    有 63 人按讚

    #沒資源的研究初學者該如何起步
    🗣️ 還沒有寫論文經驗,想在 PGY 階段寫出一篇論文,曾找過主治醫師,但老師可能手邊沒 data,或還不信任我,不想帶我,想詢問在這個階段,要如何得到寫論文的 data?或是如果得不到,有什麼突破困境的方法嗎?⠀⠀
    ⠀⠀
    ⠀⠀
    答:(蔡依橙)沒經驗、沒背景是常態。我們都是這樣起步的。除了上課時我們會針對這主題做分享之外,以下重點先跟大家預習。
    ⠀⠀
    ⠀⠀
    🤔 找老師的考量
    ⠀⠀
    找老師當然很重要,我個人認為的價值順序是:「真的有 publication 的,然後找願意教學的。」
    ⠀⠀
    老師自己沒 publication 的就不要了,就算看起來很厲害,可能也是一張嘴而已,我們年輕的時候,對於嘴砲跟真的有實力,往往分不出來,要特別小心。能夠量產的老師通常更理解架構與重點,要優先考慮。
    ⠀⠀
    請去找出科裡主治醫師的英文發表名字,並一個一個 PubMed 一下,秤秤老師們幾斤幾兩,然後才選對象唷。Google Scholar 也行,尤其現在又提供 h-index 可以快速評估。
    ⠀⠀
    📍 Impact factor 業務被出售後,學術評價怎麼走?
    (閱讀文章>> https://bit.ly/3zzugGX)
    ⠀⠀
    有成績的如果有很多位,找愛教學的。不然光是自己好,不懂怎麼教學,或不願意教學,都很糟。住院醫師時期很難獨立作業,病人資料多在老師手上,靠行難免。
    ⠀⠀
    ⠀⠀
    💪 說服老師的重點:讓自己能寫作、有利用價值
    ⠀⠀
    這次來上課,你將學會寫作、統計與製圖的重點。有了這些能力,在競爭「好老師」的過程,你就比其他同學更容易被選上。現實點說,就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可以在整個論文生產部分幫上忙。
    ⠀⠀
    一旦有老師願意給你題目,一週內就一定要用 Email 報告進度,讓人家知道,把資料交給你,把時間花在你身上,是值得的。
    ⠀⠀
    所以,認真預習、專心上課、互動實作、課後繼續練習,讓自己更有「利用價值」吧!
    ⠀⠀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學,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追尋當代典範的足跡
    ⠀⠀
    另外,仔細閱讀已經有大量成績的研究者早期起步的足跡,會給自己更多啟發。
    ⠀⠀
    我不敢說自己是典範,只是拿來舉例給您參考。如果您到 PubMed 搜尋 I-Chen Tsai,會發現其實我早期是以 case report 起家的,然後練習兩篇 correspondence,接著才陸續有 original article,而且那個過程滿緩慢,但過了一個突破點後就井噴了。而且 original article 之外,我仍持續寫 case report 搶快,把一些新技術先做發表。雖然後來也寫 correspondence,但切入點跟行文口氣與最早的兩篇不同,不那麼中二。
    ⠀⠀
    然後,你可以去查我是哪一年畢業的,對照我的每一篇文章,大概是在 R 幾的時候發展,去思考「為什麼他可以而我不能」,持續找到可以突破的點。
    ⠀⠀
    我在住院醫師時,對不少國外比我大約 5-10 歲的大師,做過這樣的調查,讓自己一直都用世界級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此一來,度過起步最困難的時期,會變得更容易。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研究資源稀少,不知如何起步?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蔡依橙學歷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7 13:09:51
    有 218 人按讚

    #對學術策略的這些批評 #有道理嗎?
    🗣️「鼓勵大家去投 3 分的期刊,而不是 10 分甚至 50 分以上的 PNAS, Cell, Nature, Science, JAMA......目標低下,不可取,價值觀錯亂。」
    ⠀⠀
    🗣️「年輕人不按部就班,加入並在學會中往上爬,去那種像 mobile01 一樣的電子期刊混,學術名聲不好。」
    ⠀⠀
    🗣️「與健保資料庫論文一樣,這種都不是『真科學』,應該研議升等與教職,不准使用這類論文......」
    ⠀⠀
    ⠀⠀
    我(蔡依橙)一直認為,用全職學術研究者的價值觀,去規範每天忙門診、手術、病歷、評鑑、申覆都搞不完的台灣臨床醫療人員,邏輯上完全不正確。
    ⠀⠀
    就算你願意花十年完成一篇 JAMA 好了,實際的情況是,你在第 10 年文章投出去前,已經被 2/6/9 條款弄死 3 次,就算你有超強背景撐你到第 10 年,因為這 10 年間,你一點投稿與修正的經驗都沒有,這篇論文出去,還是有非常大的可能被拒絕。
    ⠀⠀
    想想,你會跟少棒選手講這樣的話嗎?「不要練安打、推打、犧牲打,就直接練全壘打。全壘打以外的得分,都是假得分,不可取、不正統、價值觀錯亂。」
    ⠀⠀
    ⠀⠀
    🚩 新進者的逆襲之道
    ⠀⠀
    你沒資源,當然是用沒資源的玩法:自己臨床工作中可以完成的主題、在自己的電腦可跑的資料庫研究;你沒有學會人脈,當然是用網路去建立自己的人脈:用隨時都會被看到而且又有美觀平台的 PLOS ONE、用自己建立的部落格列出簡歷與研究成績,直接讓世界看到。
    ⠀⠀
    正因為這條路真走得通,而且造成強者的威脅與緊張,所以才有許多箝制手段與道德抨擊。只要你的科學信念正確,合理合法,持續的耕耘,總會有你的一片天。
    ⠀⠀
    (📍 閱讀完整文章>> https://bit.ly/3gWwuJU)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研究資源稀少,不知如何起步?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學,論文不被退!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2021 / 11 / 6(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公開班釋出】讓您快速學會醫學簡報的設計要素!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 2021 / 11 / 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最新活動】不用 IRB 且免收案,無經費、資源少也能發表!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