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蔗一攤鹿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蔗一攤鹿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蔗一攤鹿寮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神農餐桌。玉米10》 「咦!對啊!台東的玉米呢」我搔了搔頭,記憶中有請友人安排去看台東特殊的玉米景觀,也就是甘蔗玉米一條街,位置在鹿野鄉台九線瑞豐至關山的路段,據說道路兩旁有一些販賣甘蔗和水煮玉米的攤販,屬於行之有年的在地景觀。 「開車經過時,你睡著了。」友人一副臣無力回天的語氣,說明當時我睡...
蔗一攤鹿寮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農餐桌。玉米10》
「咦!對啊!台東的玉米呢」我搔了搔頭,記憶中有請友人安排去看台東特殊的玉米景觀,也就是甘蔗玉米一條街,位置在鹿野鄉台九線瑞豐至關山的路段,據說道路兩旁有一些販賣甘蔗和水煮玉米的攤販,屬於行之有年的在地景觀。
「開車經過時,你睡著了。」友人一副臣無力回天的語氣,說明當時我睡得有多熟……。
既然已然錯過,只好在閒聊間瞭解。以往大多販售咬起來有勁糯玉米,這幾年出現了講求嫩甜的水果玉米,這兩種玉米的田地不能比鄰,因為兩種玉米的花粉會互相干擾,因此在市場影響下,願意種植糯玉米的農友漸漸減少,殊為可惜。
藉由當地人的口述,民國70年代,瑞和村率先引進了埔里的紅甘蔗,價格大好引起許多農友搶種,在民國80年左右,在台九線經過瑞豐(舊名七腳川)和景豐(舊名阿猴寮)的路段,曾經是糯玉米的主要種植區。因為所以,當時這條交通幹道直到關山的月眉里,沿途有許多農友或小販賣著甘蔗和水煮玉米,久而久之,這個路段便被暱稱為甘蔗玉米一條街。
「除了水煮玉米外,台東還有其他的吃法嗎?」我內心好奇問著,朋友打了數通電話,透過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的王美華女士,得知布農族有款以香蕉葉包的玉米飯,名叫Sabusabu,可說是布農族的阿拜。她表示透過名稱,就能知道布農族的玉米飲食文化,譬如採摘下來的整條玉米稱為阿基布(ACIPUL);將玉米曬乾後,用杵臼將玉米敲磨為粉狀,名稱為「當當」(Dan-dan);若將玉米粉和整粒玉米顆粒一起熬煮為糊狀口感,就稱為「噗嘟」(Butux),想拜師學學巫術(卜掛),就要煮噗嘟給巫術傳授者:若是將玉米顆粒微微敲碎,以香蕉葉包覆做成阿拜,就稱為沙埔沙埔(Sabusabu),每年進倉祭之前,婦女都會製作沙埔沙埔(Sabusabu)祭拜祖先。
至於布農族會用哪款品種的玉米?只確定絕非水果玉米,大多是有糯性的玉米,但品種名不清楚,多是透過祖先一代代留種傳承。
說起品種,王美華笑著告知過往的小米品種中,其實少見糯小米,大多是黏性不強的稉小米,因此要追求糊性或黏性,煮小米時就要添加玉米磨成的粉,才能營造稠糊感。在她的回憶中,部落傳承的玉米成熟後很快變硬風乾,想要享受嫩甜的時間只有兩三天,因此採收後多懸吊在屋樑下曬乾,要吃的時候才敲碎顆粒打磨為粉,或是將削去玉米顆粒上的硬皮,用水燉煮許久,直到玉米膨脹為止,在她的童年印象中,一根玉米可以啃許久,味道很棒,尤其在沒冰箱且食物不充足的時代,玉米不僅是方便保存的食物(曬乾),還是一年四季皆可種植的美好產物,甚至連玉米梗都是孩童時代的零嘴,慢慢啃慢慢品味,那滋味帶著甜。
聽著說著,台東生活中的五穀雜糧風景慢慢在腦海形成,這次台東慢食節的神農餐桌中,除了有許多原住民朋友展現快消逝的飲食文化,譬如布農族的「噗嘟」、排灣族的QAVAI外,客家朋友也會「舂粢打粄」,提供各式傳統客家飲食,閩南的朋友則會提供爌肉飯等,除此之外,還有眾多以創意之名出現的美味,譬如兔子吐泡泡咖啡店,推出了用關山米做的米漢堡;譬如七里坡紅藜養生料理,推出用池上米做的紅藜肉燥飯;譬如南島秧滿田用自己種的米,推出茶泡茶;譬如池上源天然用自己種的紫米,推出了紫米便當;譬如鹿野共農共食的六個年輕人,以在鹿野種的米,推出特製米飯糰;譬如關山電光里的日出禾作,推出自己種的糯米和梗米;譬如長濱的089快樂農場,推出長濱米製作的長濱米鹹派;宜興園則推出米麵包肉粽和滷肉飯。
這些都在五月26-27兩天的台東慢食節,有興趣的朋友千萬錯過了。
Ps:照片由土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