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蓮花銀用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蓮花銀用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蓮花銀用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蓮花銀用意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林凱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久前,我們都認識了蓮藕的好處之後,理當接著就要認識荷蓮的其他產物-蓮子,即來自蓮科多年生的水生宿根草本植物之種子,其地下莖是蓮藕,而蓮蓬中結的果就是蓮子 蓮子味甘性平,具有良好滋養作用,據中醫角度而言,其能清心、補脾、止瀉、補胃、養心、安神、明目、補充元氣。也因兼具藥用與食用雙重效能,自古即是達...

蓮花銀用意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07 13:59:57

不久前,我們都認識了蓮藕的好處之後,理當接著就要認識荷蓮的其他產物-蓮子,即來自蓮科多年生的水生宿根草本植物之種子,其地下莖是蓮藕,而蓮蓬中結的果就是蓮子 蓮子味甘性平,具有良好滋養作用,據中醫角度而言,其能清心、補脾、止瀉、補胃、養心、安神、明目、補充元氣。也因兼具藥用與食用雙重效能,自古即是達...

  • 蓮花銀用意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04 08:00:52
    有 189 人按讚

    不久前,我們都認識了蓮藕的好處之後,理當接著就要認識荷蓮的其他產物-蓮子,即來自蓮科多年生的水生宿根草本植物之種子,其地下莖是蓮藕,而蓮蓬中結的果就是蓮子

    蓮子味甘性平,具有良好滋養作用,據中醫角度而言,其能清心、補脾、止瀉、補胃、養心、安神、明目、補充元氣。也因兼具藥用與食用雙重效能,自古即是達官貴人的養身必備佳品。不止如此,吃蓮子的好處還多著呢!以下,我們就一起來好好認識「5個蓮子的優點」吧!

    ❶營養補給增免疫
    蓮子含糖類、蛋白質和灰分等物質組成的醣蛋白,具有增強環磷醯胺致免疫的抑制作用,意即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❷解脂防禦少負擔
    富含荷葉鹼等多種有效的化脂生物鹼,具分解體內脂肪能力,並且有利排出體外。荷葉鹼能包覆於腸壁上,形成脂肪隔離膜,降低脂肪吸收率,進而減少人體脂肪囤積之負擔

    ❸促進代謝保骨本
    其鈣、磷和鉀含量高,鈣為骨骼、牙齒構成之重要成分,而磷是細胞核蛋白的主要組成元素,能有助機體進行蛋白質、脂肪、醣類代謝,並維持酸鹼平衡,鉀則能對高血壓者有降緩作用

    ❹益菌培養護腸道
    含有豐富棉子糖,是人體腸道中雙歧桿菌、嗜酸乳酸桿菌等有益菌的營養源和增殖因子,當菌數豐沛,可維持腸道內環境穩定與健全,而棉子糖具調節腸道功能,亦有助促進人體對鈣等營養元素之吸收

    ❺機能活化更強健
    含豐富維生素B及礦物質元素,尤以錳含量高,因含活化酵素,而能製造性荷爾蒙,以及穩定神經系統正常運作。若錳質長期攝取不足,除皮膚及毛髮易弱化,還會阻礙中樞神經的正常運作,進而造成生殖器官障礙和性機能減退等問題

    📍蓮子之種類
    蓮子的主要栽種區域分佈於桃園縣、台中市、嘉義縣及台南市,其中又以台南市白河區為最大蓮子產地,占總產量七成以上,產季為6月至10月,而品種主要分成橢圓長形與圓形2種

    ⏩見蓮圓粒種
    俗稱見蓮,花色為粉紅色,採收的蓮子顆粒較大。香氣較淡,口感較硬,價格較便宜

    ⏩見蓮長粒種
    俗稱大憨蓮,花色為深粉紅色,採收的蓮子為橢圓形且顆粒大小適中。香味足,煮後口感Q,價格較高

    📍蓮子挑選法
    ➡️聞味道
    近聞有股清香味;加漂白水的蓮子,則會有藥水味

    ➡️摸硬度
    以手指輕壓,觸感乾爽、不黏手,且摸起來結實、不易碎的蓮子才新鮮

    ➡️看顏色
    表皮顏色為乳白色略帶鵝黃,而蒂頭處為淺褐色為佳,若蓮子外觀變黑或有臭味則不佳。蒂頭和蓮子顏色太白就是有經過漂白,不建議選購!長粒種蓮子會帶有淺粉紅褐色,因為本身含鐵質多,且越放越紅

    📍蓮子停看聽
    ⚠️生吃新鮮蓮子時最好先去掉蓮子芯,因為蓮子芯比較苦。而蓮子芯,能夠清除體內的燥熱,具降火強心作用,但體寒者應少食

    ⚠️比較嫩的新鮮蓮子是可以生吃的,吃起來口感清甜鮮嫩如同水果。若鮮蓮子已存放數日以上,就不適合生吃了,口感不好而且比較難於消化

    ⚠️蓮子煮法
    🔹乾蓮子煮法:用熱水把蓮子燙乾淨3次,把蓮子加水至超過蓮子高度就好,加一杯水到電鍋外鍋“蒸蓮子”,使用電鍋快又方便

    🔹鮮蓮子煮法:只需沖洗乾淨,不需要浸泡,若用煮的,待煮沸之後轉小火,燉煮約20分即可

    ⚠️保存小方法
    🔹乾燥蓮子
    直接裝袋並密封袋口,放入冰箱冷藏存放,建議盡早吃完口感較佳

    🔹新鮮蓮子
    保存期限較短,需置於冰箱密封冷藏,可保存約5~7天;亦可冷凍延長期保存期限,可長達半年。冷凍保存前,記得將蓮子以餐巾紙包裹,再放入冷凍庫中,以預防蓮子凍傷

    ⚠️蓮子好料理
    百合銀耳枸杞蓮子湯
    蓮子:補脾止瀉、益精補腎、養心安神
    百合:潤肺止咳、寧心養神、清熱利尿
    銀耳:活血補腦、滋陰潤膚、益氣清腸
    枸杞:養肝明目、延緩衰老、靚白養顏

    #凱鈞有食力
    #5個蓮子的優點

  • 蓮花銀用意 在 TR Box寶藏屋:傘的專家、居的職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01 15:01:03
    有 383 人按讚

    🥳中元普渡拜拜~拜味味~全家都保庇🥳味味排骨雞麵~
    今天終於入倉,整個倉庫被塞滿滿~出貨小幫手們已著手趕出貨中~🏃‍♀️🏃‍♀️🏃‍♀️
    鬼月到,鬼門開,晚上早點回家,祝大家平平安安
    🔺以下貼心提醒注意事項
    【1、床頭掛風鈴】風鈴容易招來好兄弟,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2、夜遊】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3、非特定場合燒冥紙】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金紙是燒給神的,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
    【4、偷吃祭品】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5、吹口哨】晚上吹口哨,當心好兄弟喜歡你。
    【6、喊名字】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儘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好兄弟記住你的名字。
    【7、游泳】此時好兄弟會和你玩鬼抬腳的遊戲,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8、亂看】好兄弟喜歡躲起來嚇人,萬一亂看被嚇到了,就是他們入侵你最好的時候。
    【9、榕樹放在家門口】因為榕樹是聚陰的植物,同時也是好兄弟的最愛,除非你希望好兄弟來家裡坐坐。
    【10、熬夜】人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相較之下,誰會贏。
    【11、靠牆】好兄弟平時喜歡依附在冰涼的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撿路邊的錢】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13、輕易的回頭】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好兄弟。
    【14、不能隨地勾肩搭背】人的身上有3把火,頭頂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滅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15、拖鞋頭朝床的方向】好兄弟會看鞋頭的方向來判斷生人在哪裡,如果鞋頭朝床頭擺,那麼好兄弟就會上床和你一起睡。
    【16、筷子插在飯中央】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兄弟來與你分享食物。
    【17、一個人】一個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覬覦,是真的。
    【18、晚上拍照】此舉動容易將靈界的朋友一起拍進來,然後帶回家。
    【19、玩碟仙】平常時刻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事情,更何況在這鬼節時分。
    【20、拖鞋整齊的放床邊】在外旅行時,拖鞋整齊的放在床邊,會招來靈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們的鬧床。
    【21、忌半夜晾衣服】濕衣服容易讓游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22、 忌披頭散髮睡覺】鬼月時,到處都是在外遊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髮,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23、生理期的禁忌】民間認為婦女同胞在生理期間身體不潔,諸如動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或使得工事無法順利進行。
    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有無根據,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間真的會因為身體狀況導致自身磁場不穩定,容易受到其他強大磁場的影響,所以還是要多謹慎。
    【24、 忌半夜慶生】七月生的人有點可憐,在晚上慶生時多半會出現一些不認識的「人」一起唱生日快樂歌,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25、忌捕捉蜻蜓及螽斯】民間認為這兩種昆蟲是鬼魂的化身,胡亂捕捉它們,小心引鬼上門。
    【26、忌說鬼字】中元普渡這一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
    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27、忌亂踩冥紙】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餘,自然會對你不利。
    【28、忌亂拍他人肩頭】這項禁忌跟民俗有關,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29、拜門口】七月初一,「鬼門」一開,所有獲准可以返回陽間探親的孤野鬼,將會自陰間一擁而出,四出搶食供品。
    因此,在鬼月的第一天下午,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前擺供祭祀,稱之為「拜門口」。由於只是讓途經的好兄弟小歇吃食,祈別入求它們屋侵擾家人,所以不用提供太過豐盛的供品,通常只需做到下列的幾件事即可。
    1.供拜五味碗、糕、粿。
    2.在供品上各插一炷香,並祝禱好兄弟們享用後繼續上路。
    3.焚燒若干銀紙及經衣。
    【30、放水燈】早年的放水燈活動,多半都是將水燈放入河中,所以又叫作「河燈」。因為當時的河燈多半是用木片或紙片做成蓮花型的底座,將蠟燭放置在蓮座中順流而下,所以也叫作「荷花燈」。
    「放水燈」的原始用意,是體恤淹死在水域裡的亡魂,怕它們找不到路回家,所以特別在普渡前一天晚上,盛大舉行「放水燈」的儀式,希望能藉由「水燈」的帶領,讓亡魂們得以循著水燈返回陽間享用普渡祭品。
    不要隨便亂拜水果的由來,
    香蕉、李子、梨子的諧音就是「招你來」

  • 蓮花銀用意 在 Yuri田芯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2-12-16 17:21:44
    有 100 人按讚

    李安的隱喻森林與少年Pi的三個故事
    (引用文 不是我寫的,看完這篇文章我心中疑問恍然大悟,想再多看幾次!還沒看電影的不要看這篇文章!!等看過了再來看文章)

    在談論少年Pi這部電影之前,需要預設若干個前提。這些前提就像是數學裡的那幾條公理
    ,一切演繹,一切推理皆由此而來。如果我們不能在起點達成共識,那麼只會分道揚鑣,
    越行越遠。

    第一。少年Pi的小說屬於揚馬特爾,少年Pi的電影屬於李安。李安的電影基於原著,但又
    不盡相同。他保留了故事框架,進行了改動增刪,使之混雜入了李氏基因,從而變成另外
    一樣東西。因此,我在接下來的分析中,將會徹底拋開原著的干擾——不涉及原著情節,

    不涉及原作者用意,不比較兩版之間的差異,總之就當是我們從來不知道這部電影還有原
    著——只專注於導演在銀幕上給我們擺出來的東西。

    第二。成年Pi的演員伊爾凡可汗在接受采訪時說過:“這部電影表面上看是一個少年的冒
    險故事,實際上隱藏著很多隱喻,它有許多平行空間,很多層次。”換句話說,這是一個
    寓言性質的故事,裡面的隱喻表現手法克製而簡潔,彼此的映射關係十分明顯。李安就是
    通過這種方式,賦予了揚馬特爾的故事框架一個“李安”靈魂。我們只有承認李安在這些
    細節上的處理是刻意的,每一處都經過精心設計,每句台詞都有它的功能和指向,才能拼
    湊出他試圖表達的意義。否認了這一點,就成了聆聽雲天明童話的三體人,聽到的只是一
    個純淨、美好的故事。

    第三。我一向認為,影評是一件主觀的工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視角和觀感,他們都沒錯
    ,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本不存在客觀影評這種東西,自然也就不存在對錯。對寫
    影評的人來說,他唯一的責任,就是承認他的評價只是個人體驗,不是妄議別人對錯的客
    觀真理。所以這篇東西,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它不涉及微言大義,不談主題外延,只
    就電影本身的線索做一些分析。或許對,或許錯,或許過度解讀,或許牽強附會。如果得
    到大家的認同,我深感榮幸;如果你的意見與我大相徑庭,那說明這部電影存在多重解讀
    ,更顯出它的神秘魅力。

    閒話少說,讓我們從那次晚餐說起。

    電影一開始,同時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Pi和他的父親母親在晚餐時進行了
    一次談話。這次談話非常重要,它是整個電影主題的第一次預演。

    少年Pi的父親說:“如果你同時信仰三個宗教,那等於什麼都沒信。與其如此,不如選擇
    相信理性,相信科學……我寧可你經過深思熟慮否認我,也不要不加分辨地盲目接受。”
    (憑記憶寫出,只是複述其大意,以下同。)

    而母親則說:“科學解決外在的問題,而不是內在的。”實際上是在暗示理性和信仰所發
    揮的作用不同,前者解決現實問題,後者解決心靈問題——要注意,母親這句話,實際上
    成為了Pi後來一切行動的心理淵藪。

    電影裡提及了兩人的背景:父親被現代醫學救了一條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學,代表著理性
    ;母親傾向於宗教,代表著信仰。電影裡還特意強調,母親捨棄家庭跟隨父親,信仰是她
    與過去唯一的聯繫。

    父親和母親的說法不同,少年Pi面臨著抉擇。要理性還是要信仰,這是一個精神領域的經
    典困境,少年Pi最終做出的選擇是:“我決定去受洗。”也就是說,他選擇了後者,也就
    意味著他認同了母親的話,

    但信仰需要的是虔誠,Pi並非一個虔誠者,他是個泛神論者。成年Pi的一番論述表明,他
    需要的是一種超自然的、至高無上的力量作為信仰依靠。至於無論是上帝、安拉還是毘濕
    奴,並不重要。可以這麼說,他的意識裡,信仰的是信仰本身,而不是某種特定的神明。

    對虔誠者,他選擇信仰是去解決問題。而Pi這樣的人,他選擇信仰,只是為了逃避問題。
    信仰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具體膜拜的對象,而是一個寄託,一個可以逃遁的空間。

    這就是為什麼,Pi要講兩個故事。

    兩個故事的真假一直存在爭論。可在我看來,第一個故事毋庸置疑是編造出來的。李安很
    狡猾,他從不公開談論故事的真假,他知道保持一部電影的魅力就是讓觀眾無限地爭論下
    去。可他在電影裡的安排,卻表明了自己內心的態度。

    一個幻想故事,可以天馬行空無所顧忌;但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必須符合現實。第一個
    故事裡有食人島,這是一座深海中的熱帶密林,中間生存著無數沙漠中才有的狐。沙漠
    和大海,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意象。

    如果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那麼李安為什麼不設置一個長滿棕櫚樹爬滿老鼠的正常海島,使
    之看起來更加合理呢?可李安非但沒這麼做,反而煞費苦心地挑選了距離合理性最遠的沙
    漠狐,這是刻意放大不合理,以此來暗示第一個故事的虛幻性,告訴所有觀眾,這只是
    幻覺,這只是想像。我們都希望第一個是真實,但沒法說第一個就是真實的。

    這有點像我們平時開玩笑。比如我調侃一個姑娘說:“你真漂亮我特喜歡你。”這句話有
    可能會被當成玩笑,也有可能會被當真。為了避免被當真的風險,我會故意誇大這句話“
    你比林志玲還漂亮我天天想著你連肉都不願意吃了。”不合理的部分被無限放大,聽的人
    自然明白這只是個玩笑。

    所以,第一個故事是Pi所幻想出來的,第二個故事是真實的,是理性的。可Pi無法解決第
    二個殘酷故事給自己內心帶來的煎熬,他只能逃遁到第一個故事裡去,把周圍的遇難者幻
    化為各種動物,才能讓自己平靜——正如母親晚餐時所說,理性解決外在的,信仰解決內
    在的。他那一句“我決定去受洗”,實際上就是自己決定逃遁的預言。

    李安在這部電影裡,有兩種方式來引導觀眾巧妙地覺察到隱喻存在。一是預演。每一次大
    的行動之前,都會有一次小的行動作為預演;二是讓本體和喻體反復出現,強化兩者之間
    的關聯,然後通過構建喻體之間的關係,來揭示本體的命運。

    晚餐談話,無疑就是Pi講述兩個故事的動機預演;而基督教牧師對Pi說的那句:“you
    must be thirsty。”和父親說“從它眼中反映出來的,是你自己的投影”,則是李安在
    不斷在我們腦海裡建立起Pi和老虎之間的本喻關係。

    有人說老虎代表了恐懼,我覺得應該更進一步,代表的是Pi的本能情感。在第一個故事裡
    ,Pi把自己一分為二,自己代表著人性或理性,老虎是剝除了理性的原始本能——本能地
    發怒,本能地恐懼,毫無掩飾地表達自己最粗糲的慾望。

    換句話說,第一個故事裡的人與虎,是第二個故事人性與獸性之間天人交戰的投影。Pi不
    願正視吃人的現實,只得一分為二,變成人與虎的奇幻漂流。這在許多影評裡都有提及。

    可是,不要忘了,我們否定第一個故事真實性,理由是它存在著不合理,而且李安保留了
    “不合理”的標籤,以此提醒觀眾故事的虛幻。

    但第二個故事,就真的合乎情理了麼?

    回想一下第二個故事的過程:Pi、母親、水手和廚師登上救生艇。水手受傷,很快死去。
    廚師將其吃掉。然後Pi不小心放跑了一隻海龜,被廚師毆打。母親與廚師爭執,被廚師所
    殺。廚師把母親的屍體扔進大海餵鯊魚。Pi出於憤怒殺了廚師,並吃掉了他。

    在這個故事裡,各種元素和第一個故事完美對應,母親=猩猩,廚師=鬣狗,水手=斑馬,
    老虎=Pi的本能,看似完美無缺,合乎情理,連最理性的保險公司都快要認同,但其中卻
    存在著兩個破綻。

    第一個破綻,是香蕉。

    當Pi講述第一個故事的時候,說猩猩坐著漂浮的香蕉而來。保險調查員立刻指出,香蕉不
    會漂浮。當Pi講述第二個故事時,對這個細節居然沒有修改,仍舊堅持說媽媽坐著漂浮的
    香蕉前來。
    香蕉在現實裡能否漂浮,並不重要。在電影的世界裡,保險調查員指出香蕉不能漂浮,這
    代表了一種常識,它的功能是用來牽出Pi講的故事裡反常識的地方,內在邏輯是自洽的。

    第二個破綻,是媽媽的死。

    廚師是一個對食物很執著的人,他會吃老鼠,會把水手殺掉用肉做魚餌。對他來說,每一
    塊肉都是極其寶貴的。可是媽媽死後,廚子沒吃掉她,扔到了海裡餵了鯊魚——這是一種
    浪費,尤其是廚師已經吃過了水手,對他來說,最大的心理障礙已經消除,沒理由會做這
    種浪費行為。

    第二個故事本身已經非常圓滿,卻多了這兩個頗為醒目的蛇足。實際上,它們也是刻意被
    保留下來的標籤,用來提醒觀眾——第二個故事也並非真實——至少隱瞞了一部分真實。

    這兩個破綻,都與母親有關。毫無疑問,第二個故事隱瞞的真實,就是母親的下落,

    前面我說過了,李安喜歡用各種比喻反復強化本喻關係。少年Pi和老虎是其中最醒目的一
    對,但還有一對本喻很容易被忽略。

    母親與蓮花。

    蓮花與母親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在此之前已經有兩次顯著暗示。一次是在開頭,母親在
    地板上用粉筆劃蓮花給Pi和拉維看。一次是電影中段,Pi俯瞰海底,先是魚形成蓮花,然
    後又變成母親的容貌(這裡Pi父和拉維的臉都沒出現,指向特別明顯),最後疊加到了沉
    船。所以準確地說,蓮花代表的是Pi對母親的思念和愛。

    與此同時,李安還特意安排了阿南蒂給Pi講解舞蹈,引出一個關於蓮花的重要比喻:林中
    蓮花。

    在Pi問阿南蒂林中蓮花是什麼意思時,她沒有回答。直到我們進入整個電影最關鍵的一段
    情節:食人島,才恍然大悟。

    Pi在夜晚的林中摘下一朵蓮花,打開以後,裡面是一顆人牙。於是“林中蓮花”這個比喻
    和指向,在這裡得以完成。

    我們知道,第一個故事是Pi的幻想。那麼他在島上的動作,肯定是對各種現實發生的投射
    。蓮花是Pi對母親的思念;蓮花中的人牙,代表了母親的遺骸,也即死亡。而母親的軀體
    ,實際上就是整個食人島。

    島是母親,而島下湧起的酸潮,則是母親的下場。

    酸潮是一個意義異常清晰也異常恐怖的比喻。如果想表達母親死亡的意象,有很多種辦法
    ,最簡單的比如說潮水慢慢淹沒島嶼,代表母親的溺水;或者鯊魚啃噬小島的根莖,代表
    葬身鯊腹,等等……可李安選擇的是一個非比尋常,幾乎和海洋沒有一點關係的比喻:酸


    這個酸,自然就是人的胃酸。酸潮撲上小島,這個意象表明母親是被吃掉的,被胃酸所消
    化,所以遺骸的代表物是牙齒。

    Pi在島上吃了植物根莖,老虎吃了狐,這是食母的暗喻。有一種說法認為,根莖和狐
    代表屍體的肌肉纖維和蛆蟲,代表了吃人,這兩個比喻在電影裡找不到可參照的點。李安
    如果要設一個比喻,一定不會只設一次,一定會重複多次,或者找另外一個參照點,所以
    這個猜想是否成立,需不需要影射到如此細緻,有待商榷。但食母是確鑿無疑的。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食母之前已經預演過一次。

    Pi是個素食主義者,他第一次抓到一條大魚,一邊大哭一邊用錘子把它砸死。砸死以後,
    Pi跪倒在筏子上,哭著對魚的屍體說:“毘濕奴,謝謝你化身為魚來救我。”他這麼做,
    是因為自己面臨著饑饉危機,理性告訴他只能吃魚渡日,為了能夠達成心靈妥協,Pi必須
    在信仰裡找了一個藉口。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關於道德的教義太過鮮明,沒辦法利用,於是
    Pi只能選擇毘濕奴作為理由。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Pi的宗教觀。

    於是,魚成了毘濕奴的化身,Pi有了一個可接受的理由,內心回歸平靜。

    這次吃魚事件非常重要,承前啟後。

    往前看,它與晚餐談話相對照。父親在晚餐時說了句話:“今天的羊肉很美味,可惜你們
    享受不了。”說明父親是家裡唯一一個肉食者,他代表著理性,理性是要吃肉的。母親則
    告訴Pi,理性可以解決外在,信仰可以解決內在。這一點是食魚事件裡也得到體現,Pi理
    性地殺魚吃肉,然後用信仰給自己內心找了個避難所,一個藉口。這個很變通甚至有點狡
    猾的舉動,與Pi在餐桌上輕鬆地說“我決定去受洗”的精神是一脈相承。

    往後看,母親就是魚。魚是毘濕奴所化,那麼母親也一定是毘濕奴Pi來的。Pi吃魚是因為
    這是毘濕奴的化身,Pi吃母親也是因為她是毘濕奴的化身。一個化成魚,一個化成了海盜
    。食魚事件就是食母事件的預演。

    宗教變成了Pi的心靈庇護所,他給自己構築了一個堅固的殼。對Pi來說,基督教和伊斯蘭
    教的教義太過清晰,對善惡的道德評判太過清晰,他唯一能選擇的——同時也恰好是她母
    親所信仰的——只有印度教。只有毘濕奴的神話特性,才能為Pi食母構造出一個合理的藉
    口。

    李安唯恐觀眾還搞不清楚這個比喻,還特意給出一個島的輪廓特寫。有人說這是毘濕奴的
    側影,有人說這是一個女人,都沒錯。這個輪廓本來就兼具了母親與毘濕奴兩種特性。蓮
    花是毘濕奴的象徵,而母親信仰的是印度教,毘濕奴的神話就是她講給小Pi聽的。從這個
    特寫鏡頭,母親-蓮花-毘濕奴這三個元素的連接,得到了一次明白無誤的強化。

    這就是為什麼島的輪廓既像毘濕奴,又像是母親,Pi為了給自己的食母尋找了個宗教理由
    ,早視它們為一體了。

    在這之前,Pi應該已經做過類似的事情。在幻想層面,鬣狗殺死了猩猩,老虎殺死了鬣狗
    ,但很快鬣狗、斑馬和猩猩的屍體全都消失了,全都被老虎吃掉了。投射到現實層面,廚
    師殺了母親,Pi殺了廚師。然後面臨饑饉的Pi吃掉了水手的剩餘部分和廚師,最後把目光
    投向了自己母親的屍體。

    食人是一回事,食自己的母親又是另外一回事。Pi在吃水手和廚師時還能保持正常——食
    魚事件裡,Pi殺死了魚自己卻沒吃,而是餵了老虎,表明他把吃人歸咎為自己的獸性,自
    己的人性還保持著清醒——但面對自己母親,他內心的驚慌和掙扎可想而知。

    在登島之前,故事一里有一場驚天動力的大風暴,老虎在瑟瑟發抖,Pi在呼天搶地。開始
    時Pi還呼叫著神明,但很快就放棄了。這說明他的人性和獸性同時遭遇大了現實中的大挫
    折,這挫折可能是真正的風暴,也可能是其他災難,總之造成的結果是食物匱乏至極,陷
    入極度的飢餓。唯一的食物,只有母親。

    吃了,自己心理絕對無法接受;不吃,一定會餓死。

    可這場危機太過強烈,於是Pi的人性和獸性不得不暫時達成統一,或者說妥協,把母親當
    成毘濕奴的化身,重演吃魚時的故事,並且構造出一個毘濕奴食人島的幻象。正如電影開
    頭講述的,到了夜晚,我們都生活在毘濕奴的夢裡。

    然後,在幻想層面,人與虎同時登島,Pi吃了植物根莖,老虎吃了狐。不知大家還記得
    不記得,當Pi告別阿南蒂的時候,阿南蒂給他手腕係了繩子,代表了與最愛之人的告別。
    再回想起Pi一登島便在島上係了一段繩子,便會豁然開朗。Pi是在告別,與母親告別,因
    為他即將要吃掉她。

    到了夜晚,酸潮湧動,蓮花里只殘存一顆牙齒。等到Pi夜晚打開蓮花看到人牙時,林中蓮
    花的暗喻發揮了作用,他的理性之火終於覺醒,意識到自己做下的極恐怖的事。

    Pi自己說擔心被食人島吞噬,才決定離開,實際上擔心的是食母這件事吞噬掉他的精神,
    讓他瘋掉,乃至死亡。所以他選擇了逃離這個島,也就選擇了忘記。這同樣也在阿南蒂的
    情節裡得到了呼應:“我記得那一天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但是卻忘記了是何告別的。”

    結果Pi把這件事徹底忘掉了。他給保險員講述第二個故事時,只講到自己暗示吃了廚師,
    就停止了。他不是刻意隱瞞,而是自己也忘了,唯一殘留的記憶,只有他自己編造出來保
    留在第一個故事裡的食人島。

    阿南蒂的情節在整個電影里地位獨特。如果把她的戲單獨抽出看,根本沒有任何意義,這
    段情節跟後面一點關係也沒有,這女人也再沒出現過。但李安從來不做無用功,他加入阿
    南蒂的戲,正是為了給後麵食人島的一系列活動建立比喻的對照系。

    繫繩子、忘記告別、林中蓮花,這些都是食人島中的重要暗喻,同時又與阿南蒂的故事要
    素全部照合。沒有阿南蒂的故事,食人島的行為就會讓觀眾覺得不知所云。沒有食人島,
    阿南蒂則變得毫無意義。兩者實際上是一個彼此呼應的隱喻體系的兩端。

    這就是充斥於細節中的各式隱喻所構築出的第三個,也是真正的故事。

    李安把第一個故事描繪的極為精美,對第二個故事卻吝嗇到一個鏡頭都沒有,對第三個故
    事甚至只肯用隱喻來承載。他把現實包裹在美好的糖衣之內,又在現實裡放入殘酷夾心,
    遞給大家。作家和保險公司相信了第一個故事,Pi本人相信的是第二個,為了強化自己的
    信念,他甚至還多信了一個猶太教。至於觀眾願意剝開幾層糖紙,則取決於他們自己。

    李安用這種極度不均衡的手法,把選擇權出讓給觀眾。他打開了許多條路,每一條都沒有
    設置終點。《全面啟動》裡,陀螺是旋轉還是倒下,主角究竟是在夢裡還是現實,觀眾可
    以予以猜測解讀,也可以隨時齣戲,起身走人,歸根到底這是主角自己的問題,觀眾們是
    無關的客觀者。但觀眾們在看少年Pi的時候,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我究竟該相信哪一個
    故事。這個選擇權不再取決於故事的解讀,而是取決於觀眾的內心。宗教者從中看到信仰
    的力量,無神論者從中看到對宗教的否定與稀釋,心靈純淨者與疲憊於現實都市的人傾向
    於相信第一個故事,而內心黑暗的悲觀主義者,則對背後隱藏的真相不寒而栗。

    當李安在採訪時被問起關於第二個故事,他的回答避重就輕,說故事拍完就交給觀眾了,
    這是個聰明的做法,他放棄了最權威的導演闡釋權,讓觀眾保持爭論。莫衷一是是電影保
    持長久魅力的不二法門。所以我們不必奢望從他那裡得到明確的答案,相信自己的本心就
    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