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蒲隆地貧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蒲隆地貧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蒲隆地貧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蒲隆地貧窮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28的網紅基隆好漢-張顥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Taiwan Can Help】 #傳愛到海地 台灣邦交國海地於今年8/14發生7.2級強震,一夕之間造成2000多人死亡,災情慘重。同樣位處在地震帶的台灣,相信大家都深知地震所帶來的恐懼。 為了協助海地因地震房屋倒塌,人民頓失住所,沒有衣服、鞋物可更換的困境,好漢今天與 #JCI基隆市雨港國...

  • 蒲隆地貧窮 在 基隆好漢-張顥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6 22:26:52
    有 137 人按讚

    【Taiwan Can Help】

    #傳愛到海地
    台灣邦交國海地於今年8/14發生7.2級強震,一夕之間造成2000多人死亡,災情慘重。同樣位處在地震帶的台灣,相信大家都深知地震所帶來的恐懼。

    為了協助海地因地震房屋倒塌,人民頓失住所,沒有衣服、鞋物可更換的困境,好漢今天與 #JCI基隆市雨港國際青年商會 響應台灣青商總會「傳愛到海地計劃」公益行動,與 #十大傑出青年楊右任(舊鞋救命協會發起人)合作,超過20名的夥伴一早到新北市林口 #舊鞋救命伯利恆倉庫,共同整理來自全台灣各地愛心人士寄送來的滿滿物資,希望透過每一雙手,將台灣的愛心傳遞到海地。

    感謝台灣青商總會將與舊鞋救命協會運送10萬件衣服,3000雙鞋子,並由 #世台基金會亞太中心,支付台灣到海地所有的運送費用。

    邀請大家一起響應,讓我們突破時空、語言、文化的界線,用行動一起為改變世界的夢想盡一份心力!

    ➡️社團法人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官網:https://www.step30.org/Default.aspx

    -------------我是分隔線--------------

    「舊鞋。救命」以實際行動透過關懷與同理,除了物資的捐助外也將裝載物資的貨櫃變成教室、診所,教會與社區關懷點。並在當地教導女孩們製作重複使用的布衛生棉,鑿井供應乾淨水源,教導畜牧及有機農業幫助偏鄉自立。

    目前工作在東非的肯亞、烏干達、坦桑尼亞,蒲隆地和盧安達持續進行。並持續關懷鄰近的尚比亞,剛果,南蘇丹,史瓦蒂尼赤貧偏鄉地區。希望世界的青年共同參與,親身來思考貧窮的議題。

  • 蒲隆地貧窮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6 21:51:15
    有 18 人按讚

    跟大夥兒推薦一位法國非裔創作者,Gaël Faye.
      無意間閱讀他的小說《小小國》(大塊文化,2018),欲罷不能地讀完,很好看,沒有啥寫作炫技,就一些非洲小孩生活日常,很皮也很有趣,特殊點在於小孩是法非混血,爸爸法國人,媽媽圖西人,有一個聰明懂事的妹妹,全家幸福快樂地生活在蒲隆地,一個小小的非洲內陸國家,故事發生在1993年,也就是盧安達種族大清洗那年,作者以一個十一歲小男孩的視角,觀看這場大屠殺,原本還算和平相處的鄰居好友,在一場選舉過後,忽然分成「胡圖」與「圖西」兩個敵對陣營,相互殘殺,死傷無數.故事結尾是小男孩跟妹妹逃往法國.
      作者在訪問時,說這不是他本身的故事,但我想,故事裡的場景與事件應該是從他自身在蒲隆地成長的經驗而來,十三歲時,他的確因為九O年代中期的盧安達種族屠殺而跟父母前來法國.
      作者的文字很有魅力,沒有啥複雜劇情,但就是點出人性幽微陰暗野蠻那面,以及童年的純真無憂如何在大屠殺中結束.讀完真的覺得那劇本好熟悉呀,哪管是納粹屠殺猶太人,還是啥的,人類不斷反覆上演著相同歷史,在那樣的情境下,我們都有可能是拿槍相對的胡圖與圖西.
      這本《小小國》在市場跟書評都獲得很好的回應,拿了好幾個獎項,據說也將拍成電影.
      Gaël Faye還寫了一首與書同名的曲子:Petit Pays
      很動人,讓人聽了很悲傷,一種很溫柔的悲傷,讓我感受到「饒舌」音樂裡的歌詞可以是一種詩的形式.
      作者選擇跟家人回蒲隆地定居,一個國土比台灣小,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他說自己的父親是個熱愛非洲的法國人,大半輩子都在非洲,也將埋身這裡,而他也選擇回到這個滿是創傷與機會的年輕國家.至於作者的圖西族母親呢,定居在法國.
      Gaël Faye依舊活躍,持續創作演出,非洲是他的根,而法國給了他自由而廣大的發表與創作空間.

  • 蒲隆地貧窮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3-17 15:41:53
    有 39 人按讚

    #非洲 #區域發展

    非洲的挑戰與問題:

    1. 貧窮與人口成長

    非洲的貧窮問題日益集中在世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幾個國家。報告預測,2050 年之前,全球赤貧人口中有超過 4 成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奈及利亞這兩個國家。

    2. 暴力衝突

    在非洲大陸的西部、中部以及東部,包括卡麥隆、查德、肯亞、馬利、奈及利亞、尼日和索馬利亞,武裝組織譬如青年黨(al-Shabaab)和博科聖地(Boko Haram)持續引發暴力衝突,成千上萬人遭到殺害,數千人遭綁架,無論住在衝突區域內或外的人們都被迫活在不安與恐懼之下。

    3. 獨裁政權

    選舉和政治轉型皆引發大規模暴力和鎮壓。許多國家禁止抗議活動、動用軍隊攻擊示威者、任意逮捕並騷擾政治反對者、人權捍衛者以及記者。人權危機在伊波拉病毒肆虐西非時亦不間斷,2014年在蓋亞那、賴比瑞亞和獅子山持續奪走許多生命。但出現了希望與進步的徵兆。許多國家於社會與經濟開展,並在處理一些導致貧窮的結構性因素,譬如不平等、氣候變遷、衝突和財政赤字究責方面抱持樂觀的態度。許多國家達成一些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非洲也在實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扮演重要角色。

    暴力衝突及不安影響多國,導致大規模衝突且無人對這些殘暴作為究責。衝突在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奈及利亞、索馬利亞、南蘇丹及蘇丹持續上演,政府及武裝分子均犯下違反國際人道法和國際人權法的罪行。許多報導指出大量基於種族和性別的暴力,而孩童遭到綁架或吸收成為童兵。儘管聯軍持續進攻博科聖地,博科聖地依舊持續攻擊查德、尼日、奈及利亞及喀麥隆的平民。博科聖地的罪行類型包括在平民區發動自殺炸彈攻擊、草率處決、綁架、虐待及招攬童兵。政府採用非法的嚴厲方式回應,使博科聖地造成的影響更加惡化。2015年國際特赦組織發表一份報告勾勒奈及利亞軍隊與博科聖地交戰過程中所犯的戰爭罪及可能違反人權的行為,包括超過8,200人遭到謀殺、餓死、悶死及受虐致死,並呼籲調查軍隊的戰爭罪行。

    4. 難民潮

    無數的難民及移民不僅僅因為衝突而流離失所,有些人係因遭到政治迫害或在面對非容忍,排外主義,虐待及暴力之下需要確保更安定的生存環境。許多人在難民營掙扎求生,缺乏適當的管道獲得水、食物、及健康照顧、公共衛生及教育,甚至淪為人口販子的目標。

    超過230,000人逃到鄰國,逃離蒲隆地惡化的政治、社會及經濟環境。數千人繼續逃到厄利垂亞以躲避無限期的國家兵役,此兵役常常構成強迫勞動。若被抓到試圖逃離國家的厄利垂亞人常於未經起訴或審判下遭到任意拘禁,他們通常面臨嚴苛的環境且無法聯繫律師。

    5. 歧視與邊緣化

    雖然2015年為非洲聯盟的「婦女賦權及推動非洲2063年願景」,在許多國家婦女及女孩仍時常遭到虐待、歧視和邊緣化,起因常為傳統文化與規範,透過不公義的法律建立性別歧視機制。在發生衝突及收容大量流離失所者及難民的國家,婦女與女孩遭到強迫與其他形式的性暴力。好消息是,一些國家包括布吉納法索、馬達加斯加和辛巴威發佈一系列終止童婚的倡議。

    許多國家包括將被視為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與雙性人(LGBTI)者起訴與入罪,這些國家包括喀麥隆、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和南非。馬拉威接受聯合國普遍定期審議的建議,採取保護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與雙性人(LGBTI)者不受暴力、起訴施暴者,並同意保證得到醫療服務的有效管道。然而,該國拒絕修改將成人合意同性性行為入罪的建議。

    6. 教育投資

    非洲面臨著巨大的教育改革挑戰。過去25年中,非洲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教室中的男孩和女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但很多年輕人仍然無法學到現在和未來出人頭地所需要的知識。如果當前趨勢持續下去的話,到2050年,非洲10億青年將有3分之1缺少基本的數學、閱讀和其他能力。數百萬人將無法找到工作,生產率低下。

    誠然,非洲不是唯一面臨這一挑戰的地區。據2016年全球教育機會融資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Financing Global Education Opportunity,教委會,我是委員之一)的報告,到2030年將有八億多兒童——占世界學齡人口的一半——將在沒有得到能確保體面工作的技能的情況下畢業或輟學。這是一場全球學習危機,需要全球解決方案。

    改善教育品質的最大障礙之一是融資。如今,只有10%的官方發展援助被用於支持窮國的教育項目。顯然,這一比例需要提高。但即使提高了國際融資水準,也不足以確保每個學校的每個孩子都在學習。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新方針支援教育,需要新機制招攬和實現融資。

    讓一位非洲學齡兒童受教育,每年要花費400美元。這對於難以滿足基本需要的家庭來說是一大筆錢。但對非洲和全世界政府而言,這又是訓練未來繁榮的微不足道的代價。畢竟,曼德拉有一句名言:「教育是你能夠用來改變世界的最強大的武器。」

    資料引述來源:

    1. 比爾蓋茲:非洲人口增速恐拖累全球減貧成效
    https://technews.tw/2018/09/19/bill-gates-africa-population-increase-problem/

    2. 2015/16年度人權報告:非洲區域概述
    https://www.amnesty.tw/node/2094

    3. 投資非洲年輕的腦袋,跟投資基礎建設一樣重要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projectsyndicate/10540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