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葛倫霍家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葛倫霍家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葛倫霍家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葛倫霍家族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英國髮型設計師師保羅.亨特利(Paul Huntley),享壽87歲。他曾為百老匯作品如《艾薇塔 Evita》、《貓 Cats》、《芝加哥 Chicago》等兩百多部劇作設計假髮。其電影代表作則包括《窈窕淑男 Tootsie》(1982)、《101忠狗 101 Dalmatians》(1996)等。...

葛倫霍家族 在 閱讀筆記 |Shoé read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43:08

:《罌粟海》| 艾米塔‧葛旭   朱鷺號三部曲是一部以鴉片戰爭為背景的小說。高中的時候背過清末一長串的戰爭年表,就是從一八四零年的鴉片戰爭開始的。以往習慣以中國近代史的角度來看鴉片戰爭,但三部曲的開頭《罌粟海》把這場戰爭的背景拉得更遠、更廣闊,說的不只是這場戰爭,還有當時受到大時代牽動的人物民俗...

葛倫霍家族 在 AJ 談電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0:25:01

🏆🏆🏆 【第76屆金球獎電影入圍名單】 ⠀⠀⠀⠀⠀⠀ 第76屆金球獎將於台灣時間一月七號早上舉行頒獎典禮!本次主持人將由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 的前班底Andy Samberg,以及以電視劇《實習醫生》打開知名度的Sandra 共同主持。 ⠀⠀⠀⠀⠀ 從本名單可以發現,...

葛倫霍家族 在 We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3 16:14:13

Wen’s weeks - 201809w4 十年老哈迷看完《怪獸與葛林戴華茲的罪行》實在太多感動,言乎溢辭,需要整理。 - - 哈迷視角的無雷感想 - - 對於始終衷心於哈利波特原著的書迷,你一定會被怪獸第二集的眾多彩蛋吸引、非常喜歡第二集。 其實一開始追Fantastic Beasts系列完全就...

  • 葛倫霍家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2 21:00:43
    有 200 人按讚

    英國髮型設計師師保羅.亨特利(Paul Huntley),享壽87歲。他曾為百老匯作品如《艾薇塔 Evita》、《貓 Cats》、《芝加哥 Chicago》等兩百多部劇作設計假髮。其電影代表作則包括《窈窕淑男 Tootsie》(1982)、《101忠狗 101 Dalmatians》(1996)等。


    保羅.亨特利出生倫敦。他從小就喜歡看母親替自己化妝,他有次偶然找到母親收藏的一本電影雜誌,該期聚焦於好萊塢懷斯摩爾家族(Westmore family)的介紹,該家族從默片時代開始主導美國電影髮型與化妝設計,亨特利因此留下深刻印象。服完兵役之後,亨特利前往戲劇學院就讀,在巡迴演出當中除了表演之外,也肩負維護假髮的工作。


    在50年代末期,他在一間名為史坦利.霍爾的創意假髮公司任職,剛好這間公司的技術便是移植自懷斯摩爾家族。亨特利很快成為該公司的主要設計師,曾親自為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設計14款金色假髮,並為《埃及艷后 Cleopatra》(1963)設計大量埃及與羅馬款式的假髮。


    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還親自拜託亨特利為他的好友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設計一款假髮。這位後來以《畢業生 The Graduate》(1967)奠定影壇名望的導演,童年時因為一場疾病而終身失去頭髮,但他原本的假髮實在過於粗糙,亨特利在泰勒的請託下為他製作了全新的假髮。受到假髮重振自信的麥克.尼可斯隨後鼓勵亨特利來紐約發展,還親自為他擔任簽證的擔保人。


    隨後亨特利被延攬到百老匯,在1973年參與了首部劇作《Uncle Vanya》。在1979年的《艾薇塔》當中,亨特利為主角貝隆夫人(Eva Perón)設計的金髮,既展現巴黎式的時尚,卻也表現出一種刻意討好百姓的虛假形象。亨特利之所以能精準設計每個演員的髮型,是因為他會親自詳讀劇本,也會與導演、服裝設計師仔細交換意見,掌握角色在戲劇中的個性,也對整體造型搭配有全盤的認知。


    在百老匯發跡後,他也經常獲得好萊塢邀請,尤其代表性的是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反串演出的《窈窕淑男》,他花了數個月時間研究如何做出精確的「燙髮式假髮」。他也在原版的《貓》當中使用大量的染色牲牛毛,創造出極為華麗的光澤,效果震驚全場。2003年,亨特利獲得東尼獎的特別獎殊榮,當年他參與了必須呈現一百多種髮型的重量級劇作《髮膠明星夢 Hairspray》,獲得盛讚。


    與之合作最為密切的演員帕蒂.盧波恩(Patti LuPone)曾說:「當我戴上保羅.亨特利設計的假髮時,除了我的角色之外,我不再有其它外在的感受。」


    亨特利比較近期的電影代表作,無疑是《101忠狗》中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飾演的庫伊拉,浮誇的黑白髮型奠定了角色的經典形象。90年代起,包括《阿達一族 The Addams Family》(1991)、《油炸綠蕃茄 Fried Green Tomatoes》(1991)、《入侵腦細胞 The Cell》(2000)、《紐約浮世繪 Synecdoche, New York》(2008)等作都是他的得意之作。其中《101忠狗》與《噩夢輓歌 Requiem for a Dream》(2000)兩度助他提名線上電影與電視協會獎的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


    保羅.亨特利的事業一直持續到2019年,當時他正在進行黛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的劇作《Diana: A True Musical Story》,亨特利設計了四頂假髮,以表現黛安娜四種不同的階段。在工作過程中,年事已高的亨特利不慎跌下樓,造成骨盆骨折。加上COVID-19的疫情影響,他不得不宣告退休,收到了在曼哈頓的工作室,回到倫敦靜養。


    2021年7月9日,保羅.亨特利在倫敦家中辭世。



    (圖右為保羅.亨特利,圖左為葛倫.克蘿絲。亨特利在1995年為葛倫.克蘿絲設計了《日落大道 Sunset Boulevard》的髮型,成就經典。)

  • 葛倫霍家族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3 10:33:55
    有 862 人按讚

    一個恍神,就忘了分享上個月入手的書,真的不得不說,現在是靜下心來好好閱讀最合適的時刻,雖然整體購書量下降,但書中的含金量卻始終沒有變過,依然很多好書、值得細細咀嚼的作品持續出版,大家不妨參考一下,而且七月的書豪華非常,待上市後再與來一一分享。
    ⠀⠀⠀⠀⠀
    先看六月份選書,其實早已讀完,但尚未分享,是已經單獨介紹過的「幡」書系第十一本:林芙美子的《#浮雲》曾由日本昭和時代最重要的導演成瀨巳喜男於 1955 年改編為同名電影,同時也是他的生涯代表作之一。「我想寫人的命運。我想寫在不合理的世界裡,無以名狀、存在於小說外側的小說。」由紀子為了擺脫與伊庭的祕密戀情,自願來到越南擔任軍方打字員,眼見整個世界在戰火底下動盪不安,此地安逸反而有如化外之境,由紀子不禁與富岡愈靠愈近,陷入另一段無法自拔的不倫戀情。戰爭結束後,兩人重返日本,卻始終無力攜手從頭來過。愛情的磨難,始於幻滅以後,因為徹底絕望,才更壓抑不住對希望的渴求。「我是宿命論的流浪者。我沒有故鄉。」在初版即暢銷六十萬冊的《放浪記》當中,林芙美子為自己寫下最佳注解,倘若令其成名的《放浪記》是一生只有一次的迷醉青春,生前最後一部完整長篇小說《浮雲》,便是她人生集大成的終極巨著。林芙美子曾任二戰時期筆部隊、國際交流作家、戰地記者,作品中可見豐富的異地見聞,堪稱日本女性旅行文學先鋒,其徘徊於婚姻制度之外的虛無愛情觀,時似自我放逐,時似毅然獨行,亦為人稱頌,本書描寫無法圓滿的不倫戀情,呈現日本戰後的舉國頹敗,藉由無處可去的情欲書寫重省生之意義。《浮雲》不僅是林芙美子人生最後一部完整長篇小說,更可謂其畢生最高傑作。
    ⠀⠀⠀⠀⠀
    其次,是原本考慮要選的拉丁美洲作家胡安卡洛斯奧內蒂《#短暫的一生》,此書不容易閱讀,卻相當值得挑戰。胡安瑪利亞布勞森才被廣告公司資遣,他的妻子此時卻罹患乳癌,失去一邊乳房。在妻子罹病後,布勞森接下朋友寫劇本的工作。在劇本裡,布勞森虛構一座名叫聖塔瑪利亞的城市,主角名叫亞瑟,他借用亞瑟來體現自己對波特萊爾的「惡」的渴望,他沉浸在虛構的情節中。布勞森的劇本設計亞瑟的鄰居住著一名叫葛嘉的女子,他常自房間薄牆聽到或偶爾偷窺到,繼而猜想葛嘉的生活與感情世界。葛嘉的職業是名妓女,緊挨著她的是皮條客。布勞森塑造的亞瑟形象,口袋裡總放著一把手槍,他讓亞瑟可以對葛嘉做出布勞森從來沒對妻子荷杜娣絲做過的事:在床上愛她的同時毆打她,而且打算殺她,一如卑鄙的皮條客對待他的妓女們一樣。奧內蒂是存在主義的信仰者,《短暫的一生》是奧內蒂樹立風格之作,採用大膽手法構思小說與人生的關係。奧內蒂的小說多以他的出生地蒙德維的亞,以及移居之城布宜諾斯艾利斯作為故事的發展背景,令人窒息的城市生活,一直是他小說中揮之不去的夢魘。他常常將經歷的人事物,清楚地折射在他的小說字裡行間。
    ⠀⠀⠀⠀⠀
    接著,是非常高興能擔任推薦人之一的作品:《#成為西蒙波娃》Becoming BEAUVOIR:A Life。波娃在世時,就已寫下許多回憶錄,但礙於時空背景、社會觀念且涉及他人,所以仍有許多細節被藏匿、許多真實心情被噤聲。Kate Kirkpatrick 這本最新傳記《成為西蒙波娃》,則全盤檢視過往波娃的自述,綜合最近幾年才公開的波娃日記與私人信件,補足過往未曾被看見的細節,也澄清社會與時代對她的種種誤解和批評,還原了立體而動態的細微面貌。不僅能讓我們全面且清晰地看見波娃與她所處的時代境況,看見她如何奮力回應那些阻礙與挑戰,更讓我們藉由審視不同時代的另一個靈魂,來更深刻理解自己的時代與自身所抱有的價值觀她的一生精采動人,有對自由的沉思,對真理的信仰,對自身不完美的真誠反省與無懼批判,也有熾熱的戀情。她也實際推動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權益,讓女性更能為自己而活。此書利用最新公開的日記、信件等私人材料,重新檢視波娃過往的傳記、回憶錄、訪談之內容,也讓讀者重新認識過往那個仍舊嚴重性別不平等的年代。記住歷史,才更能理解平權之珍貴,也才更能在觀念上持續進步。另一方面,除了性別議題,更重新建立起波娃身為哲學家的一面,帶領讀者一窺她如何思索「存在」,並且「活出」哲學。波娃與沙特的感情,不只是世間一般情愛,更帶有深邃的哲學思辨、理智批判,最後,更會感動於他們智識的交織。
    ⠀⠀⠀⠀⠀
    還有幾日前做了贈書活動,傳奇紀實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的口述傳記《#重回大地:薩爾加多的凝視》。1944 年出生於巴西鄉下,薩爾加多從小接觸大自然,父親是農場主人,希望他接管農場或是成為律師,但隨著庫比契克,當上巴西總統,國家經濟復甦,薩爾加多決心要成為經濟學家。1964 年,布朗庫元帥發動軍事政變,民間爆發大規模的抗議運動,為了逃離危險,他和妻子蕾莉亞於 1969 年踏上海外流亡之路,前往巴黎。在巴黎讀完經濟學博士班課程後,他為倫敦國際咖啡組織工作,享有優渥的薪水,在此時,他擁有人生第一台相機,短短時間,他已陷進了攝影的魅力之中,甚至決定放棄經濟學家的身分,成為攝影師。薩爾加多曾為知名的伽馬圖片社和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工作,並於 1994 年自立門戶,和妻子蕾莉亞成立了亞馬遜影像圖片社。2016 年,他被選為法蘭西藝術院攝影組院士。攝影是他的語言,照片是他表達的方式,富含著他的思想、成長歷程與人生經驗。
    ⠀⠀⠀⠀⠀
    當然,另一本重量級作品《#我的奮鬥2:戀愛中的男人》,也是這批書單中不可忽視的一本,《我的奮鬥》為 2009 至 2011 間挪威最重要的當代作家之一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所創作的半自傳小說,共六冊,主題分別為:死亡、愛情、童年、工作、夢想與思考。克瑙斯高在第一部《父親的葬禮》以死亡作為開篇,談論了父親於他的意義及父親悲慘的晚年,他大膽地揭露了自己的生活,直白且露骨的創作風格吸引了無數讀者,光是在挪威的銷量就突破了五十萬冊。在接續的第二部《戀愛中的男人》裡,他描寫的是如何與第二任妻子墜入愛河的故事。 從追求、戀愛、結婚到生子,克瑙斯高完整地記錄了一段愛情中最熱烈與最黑暗的時刻。
    ⠀⠀⠀⠀⠀
    以及,個人相當喜愛的作家《淘金殺手》派崔克德威特新作《#野蠻法國行》,同樣被改編成電影,敘述豪門寡婦法蘭西絲的人生計畫:就是在沒錢之前死掉。沒想到二十年過去,她還活著,她與獨子馬爾康幾乎將丈夫的遺產揮霍殆盡,於是決定拋下紐約的一切,不與任何人道別,帶著僅存的現金和已成年的兒子一同前往巴黎,還有家中的老貓小法蘭克,因為法蘭西絲相信死去丈夫的靈魂在貓身上。佔有慾強、咄咄逼人的寡婦母親,和優柔寡斷、似乎不想長大的成年兒子,看似不和的兩人,一路上演鬧劇般的互不相讓,古怪的默契又意外令人動容。然而,紐約客的聰明和刻意的儀態終究掩飾不了內心劇烈的傷痛。名流富豪的生活絕非人人都能擁有,卻也沒有人能不活在他人的目光下,看似「野蠻」的儀態和沒有限制的人生,不代表一切可以自由選擇,生命有各自的泥淖。卡繆曾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全書看似諷刺上流社會,其實在荒謬與鬧劇背後,作者始終有意藉由「不尋常」的人物,探索人的「處境」。如同前作《淘金殺手》,作者派崔克德威特的小說語調再輕鬆滑稽、漫不在乎,情節再荒謬歪樓,對白再辛辣好笑,都不妨礙他冷不防地拋出值得深思的哲學問題,人要去哪裡才能活得自由?天生氣場難自棄的法蘭西絲當然有被討厭的勇氣,她看似什麼都不缺,誰能明白她缺少什麼?又有多少人能夠像她這樣野蠻地活著?結局令人回味無窮。
    ⠀⠀⠀⠀⠀
    還有《#在所有母親之間》也頗具吸引力,是主人翁布萊絲向前夫敘述她身為母親的困境與遭遇,與讀者開展一部懸疑驚悚的家庭故事。布萊絲的不安溯源家族三代,她的母親,以及母親的母親都不是稱職的媽媽,每個母親都以防衛甚至折磨的方式對待女兒,而長大後她也成為一位看似神經質的媽媽。當女兒薇歐列忒出生後,布萊絲的期待破滅了,她感受到雙方不對盤,女兒總是乖戾而拒絕合作,當她抱起女兒想要安撫卻換來尖叫淒厲,她甚至覺得自己目睹女兒惡魔般的行為。然而,薇歐列忒在爸爸面前卻表現像個小天使,夫妻之間逐漸產生裂縫。後來,弟弟山姆出生,在兒子身上,布萊絲終於找到期盼已久的親子之愛,薇歐列忒似乎也愛這位弟弟,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撕裂了她的家庭,當她重新回想起來驚覺,女兒好像伸手推了這一切。親子關係是自古以來的課題,愛與恨,教與養,各種心理戰爭,本書帶領讀者進入一位母親的告白,驚悚的氛圍讀來心驚膽戰,故事的轉折讓人感到唏噓,震撼之餘也讓人反思自己與家人的親密關係。
    ⠀⠀⠀⠀⠀
    馬奎斯的另一本書又出版了,《#苦妓回憶錄》是他對愛情的禮讚,也是一首獻給生命的頌歌,更是他寫給遲暮人生的最後一封情書。晚年與病魔纏鬥多時的馬奎斯,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他幾乎取消一切公開活動,全力投入回憶錄與這本封筆之作。書中每天都走在死亡邊緣的老記者猶如馬奎斯自己的化身,他藉由主角放蕩又純真的心路歷程,讓我們知道人生最悲慘的莫過於孤獨死去。每個人都有權利去愛,生命也許無法抵擋時間的流逝,但真摯的情感卻永遠都不會消失。以及,米蘭昆達拉的《#相遇》,他與文學、美學、藝術的相遇。相遇是「石火,電光,偶然」,雖然短暫,未必深入,但有時卻足以啟發一場偉大的文學邂逅和思維激盪,甚至影響小說藝術的歷史與生命。本書便收錄了昆德拉與其所崇敬的小說家、藝術家和偉大作品之間難忘而驚喜的相遇,透過隨筆、論述及訪談,暢談他所熱愛的文學、美學與藝術,也讓我們得以走入昆德拉龐大而深邃的思考世界,一睹這一次次相遇所迸發的思想火花。
    ⠀⠀⠀⠀⠀
    最貼近這個當下的小說,是普立茲獎得主勞倫斯萊特的《#十月終結戰》,故事從日內瓦一場世界衛生代表會開始,印尼一個難民營出現 47 人死於急性出血熱,僅被當作小事提出,出席會議的美國 CDC 副主任、流行病學家亨利帕森斯卻認為情況並不單純。亨利受託,親入險境尋找病原體,卻先受政治阻撓、後遭神秘病毒困住,同時,令人擔心的事正要發生:一名感染者正前往每年有數百萬信徒聚集的聖城麥加,參與朝聖之旅。感染果然一觸即發,沙烏地阿拉伯官方下令封城,但三百萬朝聖者能一個人都不離開?疫情入侵美國,國土安全部副主任對可能發生的生物戰能做出正確回應?全球旅行頻仍的時代,一場大流行挑戰了裂痕重重的全球關係,病毒侵襲的不只是生命,還有支持文明的各種體制。書中的微生物學家、流行病學家在發現了可怕的流行病毒後,不惜親身歷險,尋找解決讓世界陷入困局的神秘病毒起源和治癒方法,萊特透過小說對所有第一線醫護專業人員致敬,在這個圍繞醫學、政治、科學與人性的故事中,我們更得以知道他們存在的重要性。
    ⠀⠀⠀⠀⠀
    壓軸的是一本華文小說與韓國小說,鄧觀傑《#廢墟的故事》以八篇短篇小說組成,地景從馬來西亞首都西北的小鎮漂洋過海來到台北的邊陲地帶頂樓加蓋公寓。從異文化的邊陲到異國城市的邊陲,語言、文化的差異讓敘事者重新學習,學習如何透過敘事重新站立在世界的中央。國家,民族,地域,家庭與個人,鄧觀傑試圖為這些問題提出階段性的解答,作為青年時期的終結。「童年,是作家的提款機」鄧觀傑的這台 ATM 似乎沒有提款的上限,源源不絕的情節漫布在每則短篇裡。
    ⠀⠀⠀⠀⠀
    而閔智炯的《#她厭男她是我女友》,敘述主角金勝俊再次遇見她時,是在要求墮胎合法化的示威現場,這個讓他思念多年的初戀情人,會成為人們口中的「女性主義者」,而最沒料到的是,他發現自己再次無可救藥地愛上她。儘管網路上、好友間充斥各種對女性主義者的批評,勝俊仍深信兩人的邂逅是命運給的第二次機會。但她卻斷言他們之間不可能,最後還提出交往的條件:如果勝俊先想要分手,就要給她一百萬。勝俊不過是想談一場平凡的戀愛,卻沒有一件事情照著他的想像發展,彼此價值觀的歧異讓他的壓力日漸累積,終於在某個事件後徹底爆發開來。作者初戀是在國三時,大學二年級正式談了第一次戀愛,發現自己好像有戀愛的天賦,所以努力發揮才能地戀愛和分手。2016 年受到「江南殺人事件」的衝擊,開始研究女性主義,深刻體認到女性主義對人際關係和愛情的影響,而這部小說便是這些體認的成果。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各出版社書介。)

  • 葛倫霍家族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23:12:07
    有 29 人按讚

    【#快訊 《曼克》#金球獎 入圍6項成大贏家,《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緊追在後】

    第78屆金球獎入圍公布,講述傳奇電影《大國民》編劇一生的《曼克》以6項入圍領跑,同為Netflix出品的《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以5項入圍緊追在後。另外,趙婷以《游牧人生》入圍導演,成為繼李安之後第2位入圍的華裔導演,更是史上首位入圍的華裔女導演。

    究竟,本次金球獎在疫情衝擊之下,會是串流影視平台大豐收的一年,又或著傳統影業將持續捍衛著獎項的榮耀?以下,就讓我們一窺金球獎完整入圍名單►►

    |最佳影片—劇情類

    《父親》
    《曼克》
    《游牧人生》
    《花漾女子》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最佳影片—音樂/喜劇類

    《芭樂特續集電影》(Borat Subsequent Moviefilm)
    《漢彌爾頓》(Hamilton)
    《棕櫚泉不思議》(Palm Springs)
    《畢業舞會》(The Prom)
    《幸福剛剛好》(Music)

    |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靜寂的鼓手》里茲阿邁德(Riz Ahmed)
    《藍調天后》查德威克鮑斯曼(Chadwick Boseman)
    《父親》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曼克》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
    《失控的審判》塔哈拉辛(Tahar Rahim)

    |最佳男主角—音樂/喜劇類

    《芭樂特續集電影》薩夏拜倫柯恩(Sacha Baron Cohen)
    《畢業舞會》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
    《漢彌爾頓》林曼努爾米蘭達(Lin Manuel-Miranda)
    《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戴夫帕托(Dev Patel)
    《棕櫚泉不思議》安迪山伯格(Andy Samberg)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藍調天后》薇拉戴維絲(Viola Davis)
    《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Andra Day
    《女人碎片》凡妮莎寇比(Vanessa Kirby)
    《游牧人生》法蘭西絲麥多曼(Frances McDormand)
    《花漾女子》凱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

    《芭樂特續集電影》Maria Bakalova
    《幸福剛剛好》凱特哈德森(Kate Hudson)
    《法式告別》蜜雪兒菲佛(Michelle Pfeiffer)
    《詐欺女王》羅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
    《艾瑪》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

    |最佳男配角|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薩夏拜倫柯恩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丹尼爾卡盧亞(Daniel Kaluuya)
    《細物警探》傑瑞德雷托(Jared Leto)
    《人生觸礁時》比爾莫瑞(Bill Murray)
    《One Night in Miami》小萊斯利奧多姆(Leslie Odom Jr.)

    |最佳女配角

    《絕望者之歌》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
    《父親》奧莉薇雅柯爾曼(Olivia Colman)
    《失控的審判》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
    《曼克》阿曼達塞佛瑞(Amanda Seyfried)
    《讀報人》海倫娜澤格爾(Helena Zengel)

    |最佳導演

    《花漾女子》Emerald Fennell
    《曼克》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
    《One Night in Miami》Regina King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艾倫索金(Aaron Sorkin)
    《游牧人生》趙婷

    |最佳劇本

    《父親》Florian Zeller and Christopher Hampton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艾倫索金 Aaron Sorkin
    《曼克》傑克芬奇 Jack Fincher
    《游牧人生》趙婷
    《花漾女子》Emerald Fennell

    |最佳動畫長片

    《古魯家族:新石代》
    《1/2的魔法》
    《飛奔去月球》
    《靈魂急轉彎》
    《Wolfwalkers》

    |最佳外語片

    《醉好的時光》|丹麥
    《La Llorona》|瓜地馬拉/法國
    《來日同行》|義大利
    《夢想之地》 |美國
    《Two of Us》|法國/美國

    |最佳歌曲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Fight for You"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Hear My Voice"
    《來日同行》"Is Si (Seen)"
    《One Night in Miami》"Speak Now"
    《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Tigress & Tweed”

    |最佳配樂

    《永夜漂流》Alexandre Desplat
    《天能》Ludwig Göransson
    《讀報人》James Newton Howard
    《曼克》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
    《靈魂急轉彎》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 and Jon Batiste

    Photo Credit:《曼克》劇照

    #入圍名單 #曼克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游牧人生 #趙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