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著床出血幾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著床出血幾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著床出血幾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著床出血幾週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年迎來了後半段,時間真的過得好快。 回想去年,人們多半以為2020這個數字成雙成對、充滿吉祥美好的寓意,誰知竟是充滿惡夢跟破壞力十足的一年。 在2020,我失去了陪伴著我度過童年一路成長的詼諧大師志村健、最喜愛的日本演員三浦春馬(跟許多一點也不希望出現在哀悼文裡的名字),還有期待跟規劃已...

著床出血幾週 在 烏恩慈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12:59:59

因應疫情升溫,很多孕婦為減少進出醫療場所,詢問我是否一定要每個月都去產檢。也有上一胎在歐美產檢的媽媽,好奇為何台灣產檢次數多國外接近一倍,到底該做幾次才對? 其實,關於孕期應該產檢幾次各國婦產科醫學會並無共識,因為這個問題不單純是醫學考量,還涉及各國民情、公共衛生政策,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但我一...

著床出血幾週 在 大象醫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32:33

子宮外孕是婦產科少數的急刀之一 也是很多人心中有疑惑的一種疾病 以正常的受精過程來說 卵子排卵後被輸卵管用繖部(Fimbria)接住 在輸卵管內受精, 接著在子宮腔內部著床 而子宮外孕就是指受孕的地方不在子宮腔內 整體發生的機率在第一孕期高達0.5 – 1.5%, 且子宮外孕占了懷孕相關致死原因的...

著床出血幾週 在 小竹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2 05:25:34

🤍💕 孕期來到後期 回顧這整個孕期,只能說當你不再是自己一個人之後,所有事情的第一順位絕對都是先替👶🏻著想 - 我本身就是一個很容易窮緊張的人 所以我歸納了一下整個孕期在個階段擔心的所有事😓 只能說媽媽真的好辛苦~~~ / 當從驗到兩條線的那一刻起 首先擔心他的著床位置是否正確,深怕是子宮外孕 之後...

  • 著床出血幾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0 22:33:44
    有 2,025 人按讚

    2021年迎來了後半段,時間真的過得好快。

    回想去年,人們多半以為2020這個數字成雙成對、充滿吉祥美好的寓意,誰知竟是充滿惡夢跟破壞力十足的一年。

    在2020,我失去了陪伴著我度過童年一路成長的詼諧大師志村健、最喜愛的日本演員三浦春馬(跟許多一點也不希望出現在哀悼文裡的名字),還有期待跟規劃已久的歐洲蜜月旅行...一切的一切都來得又急又兇,在在考驗著我們對於現實殘酷面的承受力和忍耐力。

    本想著2020大概就是令人厭煩又哀傷的一年,一心只希望它趕快離開,但就在12月,我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

    就在聖誕節的前幾天,我隱隱約約覺得身體有些部分好像發生了一些陌生的變化,說不上來是什麼,直到24號清晨一早醒來坐在床邊,突如其來的眩暈讓我差點跌落地面,還好當時先生就在身旁不遠,他扶著我走進浴室,讓我安坐在馬桶上。我發著呆,心裡燃起了一個念頭,但沒有特別告訴擔心著我的丈夫。

    隔天一早,我盯著浴室流理台上那支出現兩條超深紅線的棒子,不可置信地抑制自己想尖叫的衝動,在心情稍微平復之後,先是拍了張照片傳給先生,接著撥通了電話。

    :「這個是....有了的意思嗎?」
    有人小心翼翼的問著,我明白他也很怕會失望。
    :「對啊!」
    :「耶~~~」(他小小聲地歡呼,走到辦公室外)

    :「我需要吹一下冷風。」他說。
    :「幹嘛要吹冷風?」
    :「我要冷靜下來守住這個秘密。」

    差點笑翻。

    然後就是一連串確認要在哪裡做產檢、預約第一次看診跟一些兵荒馬亂的瑣碎。誰知道發現的第一週都還沒過完,我就出血了。

    原本是衣服換了要去吃飯,誰知在浴室看見血跡的瞬間我真的差點崩潰,急急地喚了先生來,當天是假日,醫院沒有一般門診,只能掛急診。我們一路飛車趕到離我們最近最大的那間醫院,我抱著肚子心裡不斷祈禱寶寶不能有事,進了醫院批哩啪拉辦完手續,護理師指示我坐上輪椅,我們就在忐忑中等待假日趕來為我看診的值班醫師。

    幸好,幸好,只是著床性出血,但為了保險起見,我還是挨了一針。那一針真痛啊!是油性的,戳進肌膚只覺得很像被人重重的打了一拳。回家還得吃三天的安胎藥,手臂整整痠痛了兩週。

    從那一刻起我跟先生就決定,一切都要低調安靜地進行。身為一個高齡37的孕婦,我明白自己本身存在著比年輕媽媽更多的不安指數跟危險,我只希望在平靜中養胎,迴避一切熱情的叮囑跟關心。所以,整個過程只有非常非常少數的親友知道,就連最親近的親戚都是在過了四個多月之後才曉得。

    並不是真的不需要被祝福,但我們更害怕如果有任何萬一,會害身邊的人陪著我們一起傷心跟失望。再來,我深知自己的個性,只希望能用最輕鬆自在的心情迎接奇跡般的小小生命,害怕誰誰誰告訴我「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也不想聽到「這個要多吃、這個要少吃」之類的叮嚀,所以,我選擇了最低調的方式,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安靜的保護著肚子裡的孩子。

    我和先生一週、一週地熬過了最重要最大項的檢查,包含著各種抽血檢驗、抽了兩管羊水(做羊膜穿刺跟羊水晶片)(雖然有人說不痛但我覺得好痛啊!!!)、高層次超音波、妊娠糖尿...萬幸的是寶寶一切都好,我也一切平安。(先生補充:「妳根本安胎&養胎天才!」)

    特別要感謝我親愛的先生,孩子的爸爸,在整個過程裡無役不與、全程出席;平常作風自在寫意慣了的他在知道孩子存在的那一刻起,就自動轉換成無比強大的神隊友模式。

    幾乎所有的產婦資訊都是他一一蒐羅閱讀,哪個項目要在哪裡做比較好也是他去研究他負責預約;深知高齡懷孕的辛苦,幾乎所有家事都被他攬去做,把家裡整理得乾乾淨淨、負責清理出更寬敞的空間好讓我安心待產,更毅然決然買下新房子、期盼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迎接寶寶的誕生....。每一天他都比平常更早起好提前張羅我的早餐和午餐,晚餐也不許我煮了,更不用說按摩或協助穿鞋剪指甲等等生活大小事,我得說和這樣的丈夫一起孕育生命實在太幸運,而如果不是他的付出,我的孕程不會如此幸福。

    所有的一切我只想感謝是大家平時給我的祝福,讓我擁有這麼多美好如禮物的體驗,平安順利的成為一個母親。

    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在之後慢慢再和大家分享,但再寫下去這篇文可能會太長(雖然已經爆炸長了哈哈哈哈),那麼最初的感想跟感謝就讓篇幅停在這裡吧!

    不知道這裡有多少朋友是陪著我從追星OL一路波濤萬丈走到現在已經為人妻為人母,實在是非常感謝大家!而2021年,親愛的我們的寶寶讓一家變成了三口,接下來肯定還有很多需要我和先生一起去學習和適應的事,但我相信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

    #豆豆 #一家三口👨‍👩‍👧
    #新的旅程
    #感謝這一切

  • 著床出血幾週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31 19:34:56
    有 1,147 人按讚

    因應疫情升溫,很多孕婦為減少進出醫療場所,詢問我是否一定每次產檢都要去。也有上一胎在歐美產檢的媽媽,好奇為何台灣產檢次數多國外接近一倍,到底該做幾次才對?

    其實,關於孕期應該產檢幾次各國婦產科醫學會並無共識,因為這個問題不單純是醫學考量,還涉及各國民情、公共衛生政策,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但我一直認為產檢次數不能和母嬰照顧品質劃上等號,關鍵應該重要檢查不能遺漏,且讓孕婦充分了解各種茲炫。以下我就單純以醫療實務面思考,歸納出「必做」的產檢提供給媽媽們參考

    1.懷孕初期:驗出兩條線後,不用立刻去診所確認。
    當月經延遲、懷疑懷孕時,只要用驗孕棒測試出兩條線,就代表你懷孕了。很多人會特地去診所再確認一次,其實並不需要,因為醫師用的驗孕試紙也沒有比較準。

    如果沒有出血合併腹痛,我會建議第一次的產檢可等到驗孕發現懷孕後的二~三週,也就是第7-8週、懷孕兩個月左右時。這時的檢查最主要的目的是透過超音波確認著床位置、排除是否為子宮外孕,並確認胚胎的心跳。

    2.懷孕中期:評估胎兒染色體、胎盤功能與器官異常風險的評估

    接下來可在12週時去做幾項重要的產檢。包括國健署提供的產檢:貧血、B型肝炎帶原、梅毒愛滋病,以及自費項目如初期唐氏症與子癲前症篩檢可評估胎兒染色體異常、胎盤功能差的風險,這些都可在12週時一次完成。
    若有需要做羊膜穿刺,16週就可再安排一次產檢。
    接下來兩個月,如果要去產檢,則應該是用來安排高層次超音波與妊娠糖尿病檢測。前者可檢查胎兒重要器官(心臟、腦部、內臟、五官)的發育,若有異常可和醫師討論是否考慮終止懷孕或是需轉診去有小兒外科、小兒心臟科的醫學中心追蹤。後者則是藉由檢測血糖評估媽媽飲食狀況,避免高血糖造成巨嬰、提高早產風險的機率。

    3.懷孕後期:確認生產方式、胎兒成長曲線
    若中間都沒有特殊狀況,就是等32-35週時藉由超音波確認胎位,同時確認胎兒腦部與骨頭之發育。並進行乙型鏈球菌採檢。最後就可等到38週時,目的是與醫師討論生產計畫、確認生產方式。醫師會監測孕婦血壓、超音波來評估胎位和體重、綁胎兒監視器確認胎盤功能及宮縮狀況,綜合評估是否適合自然產。

    以上是針對低風險的一般孕婦,若是已被診斷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生長遲滯,子癲前症、子宮頸閉鎖不全或有重大內科疾病的孕婦,產檢次數就得個案調整,有些狀況甚至需要一週看一次。

    *產檢越多次胎兒不必然越健康
    講到這一定會有人好奇,產檢那麼少次、照音波次數也變少,那該如何追蹤胎兒健康呢?

    必須澄清,其實確定心跳後,除了初期唐氏症篩檢、高層次超音波,及八個月時確認胎兒體重胎位外,就算每月產檢也不需要每次都照超音波。因為重要器官的發育已經在高層次超音波時確認,其他次的超音波檢查並沒有很大的臨床意義,主要是為了讓爸媽可以藉由寶寶的影像增加親子連結感。

    那胎兒體重呢?其實懷孕30週前除非胎盤功能異常,胎兒體重差距都很小,又有量測誤差,預估體重的意義也不大。且但其實30週後就算落後或超前平均值,也不會影響胎兒健康,更何況胎兒的體重也不是靠孕期飲食或任何外力就能輕易改變。

    **三個月前少量出血、生理性宮縮不必急著就醫

    也有媽媽詢問,那最近如果遇到出血、宮縮或是胎動減少,到底要不要就醫呢?不管有沒有疫情,其實答案類似:

    出血以週數來區分,因未滿三個月約有四成孕婦會出現著床性出血,若量不多、呈咖啡色,未必需要就醫。我也要重申,這個階段就醫主要是為了安心,不太會影響結果,沒有所謂延誤就醫的問題。好比曾有懷孕九週的女生半夜有點狀出血,隔天看門發現胚胎萎縮沒有心跳非常內疚,但即使出血當下她就衝來急診,也無法讓萎縮的胚胎重新發育,大可不必自責。超過三個月,著床性出血比例慢慢下降,這時若有鮮紅色、頻繁出血甚至合併腹痛,為了排除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頸息肉,則需立即就醫。

    至於宮縮,有時可能因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缺水導致,如沒有規律且沒合併腹痛,可先補充水分、躺床休息,改善後就無需就醫。再來就是,懷孕六個月前本來就未必會有胎動,尤其是當天氣冷或媽媽較疲勞時,胎動更不明顯實屬正常。除非懷孕週數已經超過六個月,進食搖晃後肚子後,胎動都還不明顯才需要回診確認狀況。

    前陣子為了改善少子化,政府主張增加產檢補助次數讓媽媽能放心懷孕,雖說立意良善,但我卻認為產檢次數和媽媽的安心感未必成正比,很多媽媽甚至和我反應,每次產檢聽到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吃,又被念體重增加太多,胎兒小了一百克,越看越焦慮。

    相反的,也有媽媽表示非常期待產檢,看到醫師的臉就感到無比安心,聽到胎兒的心跳,和醫師的一句「都沒問題」就無比療癒。因此要讓女生更放心懷孕做一個「不焦慮」孕婦,與其一昧增加產檢次數,倒不如思索如何促進醫病溝通互信,把產前衛教做得更確實才是更根本的作法。

  • 著床出血幾週 在 日本生活543〜tokyo life with my japanese husband & my twins babie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19 10:27:26
    有 281 人按讚

    ⭐️ #4年前的今天 〜 #這特別的一刻⭐️

    非平常發文時間卻想記下此刻的心情,
    因為4年前的今天 就在這個時刻,
    正在上海出差的我,發現自己懷孕。

    4年前的今天,總覺得身體不對勁,
    在虹橋機場登機門附近廁所用驗孕棒,
    沒時間等開獎 塑膠袋包一包趕著去登機。

    坐到位子上一打開塑膠袋,發現懷孕整個嚇到🙈

    出差期間餓到一天吃五餐的食量,
    隨時都覺得超熱,
    回到車上或飯店都能直接秒睡的症頭,
    終於真相大白😂

    飛機在回日本路上亂流一堆。
    超重的行李箱自己搬上搬下,
    坐電車從羽田機場一路搖回家。

    結果隔天上班出血,
    因為種種原因,必須暫時隱瞞懷孕的事情,
    但趕緊找其他理由請假去醫院,
    卻還什麼都照不到🙈

    醫生說確定有懷孕,
    但需要排除出血時沒有流掉。
    及在輸卵管著床的可能性,
    請我一週後回診。

    一週後照出一個,醫生說旁邊有個影子,
    有可能只是影子,也有可能還有一個。
    請我兩週後再去。

    在那兩週後....
    一照醫生一句「双子だ!」(是雙胞胎!)

    悠先生當下覺得不知道怎麼辦而非常的焦慮。
    我們的未來計畫必須歸零重新思考。

    因為當時我的工作國內國外出差多,
    公司又有個會逼結婚女性離職,
    把懷孕女同事逼到流產的40幾歲女前輩。

    被告知懷雙胞胎還沒有各種實際想法的兩人,
    那天中午去池袋吃了海底撈。

    懷孕前排好的泰國與台灣出差,
    到了非告知公司不可的時候,
    也因此落入了那位女前輩耳裡。

    其實那位女前輩在我結婚前對我很好,
    中午常邀我一起吃午餐。
    工作上也很照顧我。

    我是業務,她是業務助理,
    從我進公司開始我們和平相處。
    但從我結婚那天起,
    她開始在工作流程上各種刁難,
    被她知道懷孕且是雙胞胎後,
    上班的日子更煎熬了。

    日本的這類刻意刁難,
    真的都不是表面能看出。
    曾有個女同事在生第一胎時被她弄到憂鬱症,
    第二胎甚至流產了,

    所以那些日子,在公司開會時,
    她端上來的茶,我甚至不敢喝。
    總在開會結束後默默倒掉。

    但在懷孕18週的某天,
    可能一整天搭電車和新幹線跑了三個工廠還爬了梯子。

    那天半夜大出血,
    慶幸的是一早去醫院,
    從超音波看到雙寶還是健康的在肚子裡。
    更告訴自己這樣的日子不會是一輩子。

    這樣不知不覺的雙寶出生了。
    不知不覺也三歲四個多月了...

    現在與雙寶的日子平淡但快樂並充實。

    在台灣期間,曾有人對我說
    「辭職帶小孩怎麼可能快樂」

    我只是微笑沒回應。

    能懂的人,不多解釋也會懂。
    不懂的人,或許哪天會能懂。

    沒實際感受過我曾經經歷過的事情,
    又怎能知道我心中的感受與承受力呢。
    對於無法懂的人,
    我又何必花時間與精神去解釋呢。

    當時的那幾年,
    真的待在公司一秒都是煎熬。
    悠先生曾對我說「痛苦的話就辭職吧」

    但我對自己說
    「那樣的日子不會是一輩子」
    「若錢沒存到一定程度,辭職後的生活會更痛苦」

    就這樣撐到了產假,育嬰假,
    2年的育嬰假津貼拿好拿滿,
    在育嬰假結束後,
    我還有在育嬰假期間存了兩年約40天的特休。
    剛好遇上幾個日本連假,
    約兩個月的薪水拿好拿滿。

    公司內部獨自的退休金也拿好拿滿,

    不枉費繳了這麼多年日本貴鬆鬆的稅金。

    我才在去年二月正式離職。

    感謝自己每次哭過,
    依然繼續堅持。
    今天才沒有任何遺憾。

    現在日子能過的平淡,
    但走到今天這一條路上,
    還真的不容易。

    也有人對我說過
    「很多人辭職帶小孩得憂鬱症噎」
    「你辭職一定會後悔」

    我只想說,
    我遇過更難的事情與情況。
    我能逃避,但我選擇面對。
    撐過來後的我,
    看很多事情都不覺得怎麼樣了。

    相較之下,
    我覺得帶小孩,
    即使是一打二的生活,
    真的很快樂。

    也比那些日子真的很輕鬆又充滿意義。

    今天的我,
    很感謝曾經的困境。

    #當你遇到困難或瓶頸時
    #別忘了你也同時正給自己內心成長茁壯的機會
    #超越困難不容易
    #但若能超越它
    #這世上能讓你痛苦的人事物又少了許多
    #讓你能感到幸福的人事物又更多了

    #日本公司的各種勾心鬥角再找機會與大家分享

    #祝福大家一週順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