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葉明德學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葉明德學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葉明德學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葉明德學歷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7萬的網紅謝哲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高雄心觀點❤️鳳山好好玩❤️高雄心觀點❤️ 我和高雄,更嚴格的說,我和鳳山的淵源與緣份,很深 畢竟,我人生前半部的成長、求學與工作,和這座城市息息相關 美好與苦澀的記憶,像珍珠般散落在每個熟悉的角落:濱山街烘焙坊內閃著奶油光澤的牛角麵包、熱帶園藝試驗所的木瓜、文衡路週末限定的熱鬧夜市、...

  • 葉明德學歷 在 謝哲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20 13:41:40
    有 6,523 人按讚

    ❤️高雄心觀點❤️鳳山好好玩❤️高雄心觀點❤️

    我和高雄,更嚴格的說,我和鳳山的淵源與緣份,很深

    畢竟,我人生前半部的成長、求學與工作,和這座城市息息相關

    美好與苦澀的記憶,像珍珠般散落在每個熟悉的角落:濱山街烘焙坊內閃著奶油光澤的牛角麵包、熱帶園藝試驗所的木瓜、文衡路週末限定的熱鬧夜市、看火車站熙來攘往的藍平快的老天橋,還有東亞戲院消磨的假日午后 …

    南方的天空下,青春在風中飛揚

    但我知道,在生活之外,還有更多美好的未知,等著我去發現

    例如,「#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曾經與「佐世保針尾送信所」、「千葉船橋送信所」與「愛知依佐美送信所」並列為二戰期間,日本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最重要,也最隱密的通訊設施

    1945年後,又歷經了「鳳山招待所」、「海軍訓導中心」與「海軍明德訓練班」等不為人所知的晦澀歲月,如今,它回到陽光下,以滄桑的姿態,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我偏愛電信所建築所呈現出來的時間感,南方陽光的熾烈,映照在舊時代斑駁的水泥牆上,透露出欲語還休的沉鬱凝練

    威權時代的禁地,如今已是網紅網美們的外拍聖地

    對我來說,另一個陌生卻有意思的所在,是古邑的學術中心-#鳳儀書院

    談到鳳儀書院,就不能不談「至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的理學大師朱熹,老先生所開創的朱子學,也被後世稱之為「閩學」,歷朝有「中原文獻,十九在閩」、「朱子門人半天下」的說法。因此,南方重視教育,興學辦學的風氣相當興盛

    名字出自於《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的鳳儀書院,就是最典型的南方院塾。經過仔細修膳的老建築,重現往日的光采。每一個角落的用心,都是舊時代對名就功成的殷切期盼。

    不禁讓我想起年少時,大考前夕,心不甘情不願蹲圖書館的日子,總是漫不經心的翻著參考書,總是偷偷地看隔壁桌的女孩子,不知道書院裡的老師們,看到像我這麼頑劣的學生,會怎麼因材施教?

    走累了,倦了,中華路夜市裡的愛玉冰是鳳邑一絕,吃過的就回不了頭。

    但最讓我驚艷的,是藏在巷弄裡,超療癒的早午餐-《#阿嬤的桂》

    蘿蔔糕、芋頭巧都是水準之上,但真正動人的,是傳承自阿嬤的草仔粿。我向來都不是草仔粿的粉絲,追根究柢,是因為市面大部分的內餡都太搶戲,搶到一個焦點模糊後,有時都搞不清楚是在吃粽還是吃粿。

    但我可以大膽的說(個人立場、個人意見):這真是這輩子目前為止,我吃過最細緻、最綿密、最紮實,卻也最美味的草仔粿,但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雅』。

    這份「雅」是獨樹一格的自在,也是腳踏實地的從容。第一口很平淡,但隨著時間,細膩的青草香與口感讓我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我相信你來到這裡品嚐時,也能和我一樣,品嚐到孩子們對阿嬤的心意-一份細水長流,孺慕思源的愛。

    想為自己留下一份特別的生活記憶嗎?走進鳳山就對了


    #高雄好好玩

    #鳳山

    #高雄旅遊網 👉👉https://khh.travel/zh-tw/

  • 葉明德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21 07:30:02
    有 108 人按讚

    中國外銷陶瓷與韓槐準| 知史百家

    安煥然

    在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領域裡,外銷陶瓷的研究還是一個相當晚近的專門學科。它是介於陶瓷鑑定與歷史考古之間,既屬中國陶瓷史一部份,又是中國海洋發展史研究不可忽視的涉獵範疇。

    散落在世界各地,那些不會腐爛、晶瑩剔透的中國古陶瓷,或是完整器、或是數以千計、萬計的陶瓷破片,是令各國研究者嘖嘖稱奇的。

    1968年,馬尼拉貿易陶瓷研討會之召開,是為外銷陶瓷研究樹立了里程碑。曼谷、雅加達的國立博物館都有豐富的收藏,即使是遠在非洲,埃及福斯塔特遺址,以及東非肯亞、坦桑尼亞甚至馬達加斯加島,都有大量中國古陶瓷的出土。

    在日本,宋代陶瓷的出土遺址就有四十多縣,是日本歷史考古重要的器件。小山富士夫、三上次男,以及龜井明德等,都是著名的中國外銷陶瓷研究專家。

    至於中國,60年代始,有陳萬里、夏鼐、朱杰勤、馮先銘、葉文程等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1980年,中國古外銷陶瓷研究會成立,為該領域研究工作的開展作了組織上的準備。續後辦有多項研討會,出版《中國古外銷陶瓷研究會通訊》、《中國古外銷陶瓷研究資料》等刊物。

    在台灣,吾師陳信雄是個異數。他在澎湖進行了多年的實地田野考察,搜集到一萬一千餘件遺落在澎湖的中國陶瓷器標本,考究出這些陶瓷多為宋元時期之器物,從而勾劃出一條文獻史料不曾明確記載的「宋元東洋針路」航道據點出來。陳老師認為,從考古及陶瓷器物質量的顯示,澎湖當是宋元時期中國外銷航運的一個中途站。這是台澎歷史溯源研究上的一大突破。

    90年代初,我曾跟隨陳老師赴中國大陸及日本沖繩進行中國古瓷出土的考察。尤其是在沖繩,這個在明清時期曾是一個獨立國家的「琉球王國」,其獨有的特性,間接促使了我後來完成《琉球、滿剌加與明朝貢體制的關係─明代前半期兩個朝貢藩屬國的崛起》的碩士論文。

    談及中國古外銷陶瓷的研究,不應忘記一位南洋的海南人:韓槐準。廈門大學葉文程在《中國古外銷瓷研究論文集》中,稱讚韓槐準是「研究中國古外銷陶瓷的第一人」。也就是說,在中文論述裡頭,韓槐準是中國古外銷陶瓷研究的先驅。這可是我們的「南洋之光」啊!

    葉文程指說,韓槐準「他的足跡幾乎踏遍整個南洋,他畢生所做的工作是富有成果的,為我們開展這一領域的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

    早在上個世紀的30年代,韓槐準就對遺留在東南亞的中國陶瓷發生興趣,並到處搜集及探研,先後在《南洋學報》發表了〈中國古陶瓷在婆羅洲〉、〈舊柔佛出土之明代瓷器研究〉等文章。又在1959年集合了他25年來的搜集和研究心得,寫出了《南洋遺留的中國古外銷陶瓷》(新加坡青年書局出版)。這本百餘頁,附插圖68件的小書,是為中國古外銷陶瓷的最早一本中文專著。

    連士升在為這本書寫序時,如是說道:「在中外歷史上,研究陶瓷,等於玩古董,這是富商巨賈,達官顯宦的附庸風雅的工作,普通學人多數不敢問津。韓先生不是百萬富翁,然而他膽敢研究陶瓷,而且搞得頭頭是道,這全靠濃厚的興趣,好學的精神,雄厚的魄力」。「除搜集陶瓷,研究陶瓷外,韓先生還有一個絕技,即種植紅毛丹。他的紅毛丹,色美、肉香、汁多、味甜。坐在密密叢叢的樹下,一面欣賞他自己所收藏的許多陶瓷,一面大啖新從樹上摘下來的金黃或殷紅的果實,胸懷坦坦蕩蕩,一心一意要與往古來今的大學者做朋友。在這個銅臭十分濃厚的商場,韓先生之所以能夠忘懷得失,專心讀書著述,這和他的遐邇聞名的愚趣齋的自然環境不無關係。」

    當年,南洋學會諸君以韓槐準的「愚趣齋」做為彼等學術交流的聚點。陳育崧曾記說:「愚趣園中,沉陰底下,暢啖紅毛五月丹,甘美清冽,直透肺腑,煩暑盡滌,主人又出所藏之唐宋元明清陶瓷器皿、珍品碎片,什然前陳,大談其南洋陶瓷史,而華僑史,而大伯公考,高談闊論,旁若無人,這是南洋學會仝人的風趣,十幾年來,白雲蒼狗,風風雨雨,都打不斷我們這股傻氣。」

    那是一段四、五十年代的微笑,令人羡慕不已。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