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萬華日式建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萬華日式建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萬華日式建築產品中有9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謝謝網友江辣拍攝分享她的奶奶生前收藏的西門町「獅子林」塑膠提袋,這應該有40年歷史了。 1979年3月30日開幕的「獅子林新光商業大樓」(簡稱獅子林商業大樓、獅子林廣場或獅子林)位於台北市西寧南路36號的獅子林新光商業大樓裡,昔日來來百貨(今誠品武昌)與獅子林之間的廣場已不再,當年有許多畫家擺攤素...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1的網紅久木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隱身在城西住宅之間,鬧中取靜的四層獨棟咖啡廳-----DOTEL DOTEL位在西門商圈的外圍,日式老建築的外觀,一眼就將我牢牢吸住,走進大門聞到濃濃的檜木香,綠樹老木的前庭,大片的落地窗,幽靜的老宅隱於市。 Dotel Coffice Ximen: 台北市萬華區雅江街2號 訂閱我的Youtub...
「萬華日式建築」的推薦目錄
萬華日式建築 在 KenChen Ku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7:40:28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影像。紀錄走過的和未經歷過的 - 大阪商船創立於1884年,本社設立大阪市,而台北支社於1937年啟用,當時這忠孝西路一帶稱為表町二丁目16番地。大阪商船迅速拓展海外市場,也經營遠洋航線,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型海運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社來自「渡邊節建築事務所」設計、大林組施工...
萬華日式建築 在 易 |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9:36:58
_ 搜集到第二間老宅星巴克✨ 紅磚砌牆、木窗框、羅馬式柱樑 訴說著艋舺昔日風光 那天人多到等了好一陣子才入座 喜歡避開人潮出門的我 突然懷念起可以人擠人的狀態 / 臺北|萬華林宅 1932年完工的私人洋樓式宅第 其建築融合傳統中、西、日式風格 為當時艋舺當地最高建物 _ #老建築獵人🏹#老房...
萬華日式建築 在 鯤腹腳史蹟-張鎧臣de台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9:36:13
. 【臺北西本願寺】170518 ∫高二畢旅系列∫ 以下是2017年我的行前功課和認知,至今無再加以編輯,若有錯誤歡迎指正: ◆西本願寺是建成於1934年位在台北市新起町的淨土真宗寺院,過去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台灣別院」,為當時全台最大的(木造)佛寺,另外在北邊今獅子林大樓處為東本願寺。...
-
萬華日式建築 在 久木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8-05 11:00:06隱身在城西住宅之間,鬧中取靜的四層獨棟咖啡廳-----DOTEL
DOTEL位在西門商圈的外圍,日式老建築的外觀,一眼就將我牢牢吸住,走進大門聞到濃濃的檜木香,綠樹老木的前庭,大片的落地窗,幽靜的老宅隱於市。
Dotel Coffice Ximen: 台北市萬華區雅江街2號
訂閱我的Youtube 頻道: https://reurl.cc/7X6mN5
按讚我的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5l0NX6
追蹤我的IG: https://reurl.cc/4R2Mb2 -
萬華日式建築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01 09:48:51#台北最大蜀葵花海
朋友啊!台北最大蜀葵花海出現啦!將近6000株的蜀葵花,4/30花開四成左右,而且搭捷運就能抵達,再租台U-Bike就可以來個河岸半日遊,還有日式建築可以拍照喔!
全文閱讀:https://taiwantour.info/guting/
萬華食尚玩家懶人包 https://wp.me/p6bUtH-4YH
~~~~~~~~
歡迎加入分享文章
跟著領隊Sky玩:https://t.me/sky415
基隆吃喝玩樂資訊: https://t.me/keelung1
三重蘆洲吃喝玩樂 https://t.me/sanchongdist
林口吃喝玩樂資訊:https://t.me/Linkoulife
大桃園吃喝玩樂:https://t.me/Taoyuan168
苗栗吃喝玩樂: https://t.me/Miaoli0
台中吃喝玩樂:https://t.me/taichung1
嘉義 吃喝玩樂:https://t.me/Chiayi0
台南吃喝玩樂:https://t.me/tainancity
花蓮吃喝玩樂資訊:https://t.me/Hualiengo
全台親子共融式特色公園:https://t.me/child_park -
萬華日式建築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13 12:25:17店名:大車輪火車壽司
電話:02 2389-8118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峨眉街53號(西門站6號出口往峨眉街方向約2~3分鐘)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四 星期日am11:00-pm21:30 星期五 星期六 am11:00-pm22:3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srsushi/
官網:https://www.dsr.tw/
關於:
大車輪餐飲企業創立於1976年,位於臺北西門町的大車輪日本料理創始本舖是全台灣第一間以火車迴轉壽司為概念的主題日本料理餐廳,秉持著品質創造信譽、信譽保証品質的經營理念、及經營責任心、料理安心、服務用心的〝三心〞目標,堅持為您提供一個優質的用餐經驗。30年來穩定成長與茁壯,證明我們對每位顧客的完全尊重與承諾。 《台北峨眉店 - 火車壽司》火車與壽司的巧妙搭配,美食與趣味的精心組合,全台首創優質火車迴轉壽司,日式建築潢古色古香,座落西門鬧區獨具特色。 《台北漢中店 - 人氣廚坊》洋食、和食複合式餐飲、鮮嫩多汁各式種類的牛排、蓋飯、定食任君選擇,寬敞舒適、潔淨的用餐空間,呈現極簡時尚風,距離西門捷運站僅10秒鐘距離,不管是聚餐、約會,一定是您最佳的選擇。 《台北重慶店 - 定食料理》2009年開幕,提供各式定食、日式套餐,精緻的日式料理,優質的供餐環境,歡迎您來體驗。
#Meck大叔#大車輪日本料理#童年回憶懷舊日本料理店
萬華日式建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網友江辣拍攝分享她的奶奶生前收藏的西門町「獅子林」塑膠提袋,這應該有40年歷史了。
1979年3月30日開幕的「獅子林新光商業大樓」(簡稱獅子林商業大樓、獅子林廣場或獅子林)位於台北市西寧南路36號的獅子林新光商業大樓裡,昔日來來百貨(今誠品武昌)與獅子林之間的廣場已不再,當年有許多畫家擺攤素描人像的空間,如今已被一分為二。
獅子林的西側樓面上,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的巨幅浮雕壁畫「金珠聚鳳」,是台灣知名畫家謝孝德的作品,謝孝德為台灣倡導新寫實主義的開創人,堅持具象藝術,擅長素描、油畫、水彩、嵌畫與雕刻,為客語流行音樂人謝宇威與明星設計師謝宇書的父親。而今這幅「金珠聚鳳」彷彿像是被丟棄在廢墟裡的一幅畫,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
獅子林與隔壁的誠品武昌(前身為來來百貨)、六福西門大樓,三者所在的區域在日治時期原為淨土宗的東本願寺,建築風格接近印度寺廟,是當時少見的寺廟建築風格。
1961年,東本願寺被政府改為台灣警備總司令部所用,關過不少政治犯。後來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嫌西門町過於吵鬧,於1966年搬至景美,這塊地才改建成三棟商業大樓,分別為六福西門大樓(1974年啓用)、來來百貨(1978年11月25日開幕),以及獅子林新光商業大樓(1979年3月30日開幕)。
東本願寺台北別院是日治時期建於台北市壽町(今台北市萬華區)的寺院,正式名稱為「真宗大谷派本願寺台北別院」,位於壽町2丁目5番地(今台北市西寧南路36號),於1928年11月24日落成啟用。
1930年12月14日因不明原因起火,整座木造寺院燒毀殆盡。之後寺方決定改採較能耐火、耐震、防風且防蟻害的鋼骨鋼筋混凝土來建造新寺院;本堂外觀採伊斯蘭風格,內部裝潢則是傳統日式風格。本堂工程於1934年9月20日動工,隔年7月舉行上棟式,1936年10月31日竣工,11月7日舉行入佛遷座式。
東本願寺台北別院的新本堂是當時台灣唯一的伊斯蘭風格建築。戰後,東本願寺台北別院被政府改為台灣警備總司令部所用,成為白色恐怖時期的刑場之一。在台灣警備總司令部於1966年遷出後,道教總會和佛教會皆希望接收寺產,但最後於1967年,由台灣省政府售予民間作為商業用途。
1967年6月3日,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台北辦事處公告,將此處土地出售予民間,基地面積共計2,614坪,採用公開標售方式辦理;6月24日開標結果,由新光人壽保險公司、亞洲水泥公司、南山人壽保險公司,與台北區合會儲蓄公司等四個機構,以及何美慶等七個私人合組的財團,共同以新台幣1億1,126萬元之最高價得標。之後該筆土地辦理變更為特定專用區,新的地主拆除原本的東本願寺,一共蓋了三棟商業大樓,包括獅子林新光商業大樓、來來百貨公司和六福西門大樓。
獅子林新光商業大樓是由新光及華南集團,共同投資設立獅城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興建,由蔡正義、楊錫文建築師設計,於1977年2月2日開工,採預力無樑板結構系統,5樓以下規劃為商店街、電影院、超級市場,6樓至9樓為小套房,10樓設有餐廳,於1979年3月30日開始營業。獅子林大樓裡最特別的是南北兩側街角各有兩部透明電梯,小時候去獅子林搭乘透明電梯時,最喜歡搶電梯裡靠玻璃的位置往外看。
照理說,獅子林、來來、六福,應該足以成為一個繁華的商圈,但由於建築設計不良,消防設施不足,結果屢傳火警,導致商圈一度沒落黯淡,甚至還曾經用鐵皮圍住,禁止民眾進入危樓,不少店家被迫歇業好一陣子。
歷經多次的經濟蕭條與祝融肆虐,撐過黑暗期的店家雖仍選擇在此處營業,但獅子林已不復當年榮景。
獅子林新光商業大樓目前被歸為第四種商業區,共10層採分租店面方式經營的類百貨公司。B1目前是World Gym健身房,一樓多為手機通訊百貨,有數十家手機店;二樓為台北最大禮服與婚紗的訂做市場,內有數十家禮服裁縫店;三樓為電動遊樂場(小時候很愛去那裡打電動,但後來覺得環境太複雜,不是很安全,便很少去了…);四樓與五樓早年為金獅、銀獅、寶獅與雙獅四間戲院,2000年改為台北新光影城,內有三間影廳(金獅廳、銀獅廳及寶獅廳);六至九樓混雜辦公室和套房、公寓;十樓為老字號的港式飲茶「金獅大酒樓」。
萬華日式建築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修復遙遙無期的星光旅社(艋舺謝宅)
上圖與中圖由張哲生攝於2021年4月3日,下圖由張哲生攝於2021年2月11日。
坐落在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和西昌街口西南隅的星光旅社,早在1999年初被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古蹟「艋舺謝宅」,可惜該屋年久失修,目前僅在其外搭設鋼棚以保護建物,但後續之整修復原工程則是多年不見動靜。
在我小時候,這間名為「星光旅社」的老舊旅館已經沒有在營業(1971年歇業),我曾和鄰居進去玩過幾回,對裡頭的天井印象深刻,關於謝姓屋主的故事也略有耳聞;如今它成了古蹟「艋舺謝宅」,卻已不見天日許久,希望能早日見到它修復後的模樣。(不過,這裡真的有在進行修復工程嗎?)
「艋舺謝宅」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88號,所在之地為艋舺市街發源地「番薯市(今貴陽街二段)」附近,原是一座三落大宅。此宅最初建於清光緒16年(1890年)左右,曾經是著名的「郊行」,掌握台臺北與漳泉間的貿易,對艋舺歷史發展有不少貢獻。
謝宅原為歐陽長庚所有,他於1880年代由福建晉江移民至艋舺,開設「建發船頭行」,專營閩南與北臺灣之間的貨物運輸,因生意興隆,遂於1890年代興建此一豪宅。民國34年(1945年),歐陽家傳至第三代歐陽江淮,因財務日漸困難,又將此宅賣給同窗謝溪圳。
原在廈門開設「建松洋行」作布匹生意的謝溪圳,於民國38年(1949年)返台定居於此,將其改闢為旅社與住家兩用的街屋。
此宅坐西向東,原為泉州建築「三落」帶有「左右護龍」的大厝,後因日治時代拓寬道路,此宅部份被拆,前落成了兩側臨街的三角窗街屋。
民國41年(1952年),謝宅進行整修,將原為船頭行的第一落兩層樓臨街建築修改為「星光旅社」;後又將昔日歐陽家族提供作為貨船船工住宿的第三落,改建成二樓磚木構造的「月光浴室」,但由於浴室需燃燒煤炭而屢遭環保局控告,便於民國60年(1971年)結束營業,於1970年代初期改建為四樓公寓。
第一落的星光旅社除了二樓改成旅館建築的隔間外,主要構造、規模、外觀風貌仍保有1890年代初建時的風格,房間面積分割狹小。屋身修建後,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子使用磚砌,樓板則為傳統木桁架,木結構樑架高大,這種磚木混合構造盛行於日治時期的明治與大正年間。屋頂桁架為西洋式的三角桁架的變形;一樓外側附有拱廊騎樓,二樓則開設弧拱窗;牆面為洗石子材質,兩層樓間有一綠色裝飾帶。
第二進屬傳統閩南式的木構建築,面寬三開間。屋頂為硬山單簷式,並鋪以仰合瓦,採用火形山牆,山牆下有青釉花磚的通氣窗。中廳的樑架為疊斗式構造,兩側木隔牆為仿「閣樓挑台」的做法,收以精緻的格柵欄杆,更有抬高內部屋架的效果。中廳前步口作為前檐廊,內部構架為四桁架,捲棚屋頂,通樑下有透雕的通檖。入口採「三關六扇」門,左右四片格扇,上有螭龍透雕,造型生動,雕工精湛,為艋舺地區所罕見。正廳裡也有雕刻精美的神龕,奉祀祖先及神明,神龕的後方留有「前堂後」,是通往後方院落的空間。
院落間有一天井,被設置為簡單的小庭院,其護欄有石刻造型。天井兩側為廂房,廂房屋頂為平面,其樓頂與第一落後方二樓露台都築有高八十公分的女兒牆,中砌有青釉花瓶欄杆。第一落後方的門板上刻有「松、蘭、竹、梅」等造型。
1999年1月7日,艋舺謝宅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宅第類,以作為清代中葉郊行的歷史回憶,並為1950年代鬧市裡傳統客棧的代表。
指定為古蹟之理由如下:
一、艋舺謝宅為臺北市僅存之清中葉郊行遺構,雖只剩第二進廳堂,但仍具有艋舺商業使之價值。
二、第一進內廳近代改建為旅社,內部為日式風格,亦具有時代特色。
三、第二進為閩南式傳統建築,用料巨大,木彫精美,深具藝術價值。
但該屋因年久失修,目前第一落(星光旅社)外觀施作鋼棚架工程,給予建物保護,尚待修整;後又因前面道路施工使地基下陷,如今老屋岌岌可危。謝家尚有一子孫住在兩側早已破舊的廂房,並開設雜貨舖,正處在老屋翻修和古蹟維護的兩難之中,期待政府能將已被列為古蹟的謝宅早日維修完善。
我在2014年1月19日拍攝的艋舺謝宅:http://goo.gl/FyJ0d1
萬華日式建築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土地公生日快樂!
2021年3月13日晚間11時許(農曆二月初二),張哲生攝於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底的艋舺福德宮。
建於清乾隆51年(1786年)的艋舺福德宮是艋舺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土地公廟,原本坐落在今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119號前,但因1982年的都市計畫道路通過其所在位置,而於1983年被整座遷移至100多公尺外的長沙公園(1979年啟用)西南隅(長沙街與環河南路口),為都市空間現代化過程當中,傳統的防禦街道紋理消逝之典型案例。
關於「防禦街道」:
在台北的城市街道發展歷程裡,二次大戰的影響其實在都市的街道紋理中烙印下了永恆的刻印,只是這樣的城市戰爭遺跡並未被社會大眾所注意到。
日本時代的台北在二次大戰時期,為了避免美軍轟炸造成廣泛延燒,而開闢了「疎開空地帶」。
在1944至1945年間才緊急開闢的城市內疎開空地帶,主要是為了區隔大範圍的日式木造建築,避免一旦遭受轟炸後會整片延燒造成重大傷亡而拆屋劃設。
這些在承平時期都市規劃以外出現的疎開空地帶,即所謂的「防禦街道」,其在台北的街道紋理中烙印下防空防火的戰爭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