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 小朋友足不出戶, 真正開學遙遙無期, 更遑論可以去興趣班, 媽媽👩🏻除左要做埋老師, 仲要安排小朋友各項娛樂興趣, 小姐仔好好鍾意做手工勞作,之前本來安排咗佢去we make gift 上 美術課程 , 唔可以去, 佢非常之失望,所以媽媽就帶咗呢一 set “Takeaway DIY S...
疫情持續, 小朋友足不出戶, 真正開學遙遙無期, 更遑論可以去興趣班, 媽媽👩🏻除左要做埋老師, 仲要安排小朋友各項娛樂興趣, 小姐仔好好鍾意做手工勞作,之前本來安排咗佢去we make gift 上 美術課程 , 唔可以去, 佢非常之失望,所以媽媽就帶咗呢一 set “Takeaway DIY Set “ 反屋企比佢自學。 每個Takeaway DIY Set包括 3️⃣ 款手作仔材料, 而且有非常清楚嘅短片教導, 小姐仔一路睇住一路學做, 見佢好專心嘅樣子,仲成功做咗個木製相機萬花筒, 佢非常開心,媽媽就更加開心啦。 等咗八個月,小姐仔終於係屋企都可以上視藝堂啦。 #sohappy💕💖
Takeaway DIY Set:
Grade 1: Age of 3 to 6
Grade 2: Age of 7 to 12
每個Takeaway DIY Set包括 3️⃣ 款手作仔材料.
每套只售$350
Takeaway DIY Set from:
@wemakegift @littlegiftmakers
https://www.wemakegift.com/product-page/takeaway-diy-series
WeMakeGift媽媽WhatsApp專線:
https://wa.me/85256066019
🎁giveaway 💝 giveaway 🎁
( 去我 Fb page 參加啦, link in bio)
購買一套Takeaway DIY Set,即送多元化美術課程既試堂(原價$380) (名額十份)
參加請:
1. join “Little Giftmakers by WeMakeGift“既public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75218803230943/
2. follow 我地ig: @littlegiftmakers
3. 填呢份form: https://forms.gle/bMmPNkJ76TYDfZwP7
參加條款及細則:
-此活動只限香港地區參加
-每人只限參加活動一次
-首十位參加者需於一個月內使用此優惠
-試堂將由WeMakeGift安排
-如有任何爭議,WeMakeGift保留最終決定權,包括隨時暫停、更改或終止活動及其條款及細則,而毋須另行通知。
#勞作 #小手作 #小文青 #小小藝術家 #hkkids #artwork #homemade #diy #hkkidslife #quarantinelife #hkmama #港媽 #親子活動 #親子手作 #hkmamablogger
萬花筒勞作 在 蝸牛媽媽育兒心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晴朗悅讀]
今日有幸出席晴朗悅讀的讀書會,我在當中有很多得著,百感交集。特此撰文,既為了表揚一班熱心推廣親子閱讀的媽媽,又想將當中所得整理分享,望對有心跟孩子說故事的父母有所裨益。
有利的環境和氣氛
哥哥聽媽媽說故事是不少,但如此專注投入倒是我第一次見。細想其中,相信讀書會的氣氛是幫助不少。過去在校工作,見推廣閱讀的同事總是辦讀書會,總不明白讀書會有什麼幫助,一般書介、讀後感分享、即席朗讀書本、閱讀延伸活動,好悶吧!如今親身參與過讀書會,終明白當中奧秘。人都是容易受環境和同輩的影響,孩子更是。哥哥最初到步明顯是未適應,但隨著多位媽媽的落力演繹,其他孩子的投入與積極回應幫到被動和未適應的哥哥投入其中。說故事的媽媽以提問方式引起孩子閱讀興趣,對未懂得操語言的哥哥來說,其他孩子的回應是很重要,因為哥哥聽孩子的回應比直接聽媽媽的解說更能幫助理解和思考。
多元化的說故事技巧
除了氣氛外,多位演說者玲瓏的說故事技巧都是重要原因。在主辦人的推薦下,我有幸成為第一個說故事的媽媽,因為她知道我預備了Eric Carle的《從頭到腳》來跟孩子做熱身活動,讓孩子Warm Up。我原以為用動物叫聲、兒歌、做動作來吸引孩子聽故事已經是「超必」,誰不知好戲在後頭,一名近6歲女孩成為第二個說故事的主打,她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只是以同輩的口吻邀請孩子們前來一齊看,一齊猜,孩子們已經十分雀躍,衝上前看圖聽講。對!平和的邀請,讓孩子們一起參與說故事的過程就是她吸引人之處。所以第三第四位媽媽也是採用相同策略,再輔以多樣的提問來吸引孩子,其中一個更同時兼及中英文的傳譯,真了得。第五位媽媽是我最佩服的。一口流暢音準的英語,輔以具有音效及多樣動態的Powerpoint、圖卡和書,用誇張但精湛的演技表情,成功擄得一眾孩子的專注,包括我那個討厭聽英語的哥哥。這讓我反省過去給哥哥說英語故事有多失敗,看來要再注意修正說英語故事的技巧了。至於最後一位媽媽,講解的故事情節雖然較複雜,但因著有技巧的提問,和有趣的用語,也能讓孩子們投入其中。
清晰的主題與合適的延伸活動
每次讀書會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而多個故事中會有一個故事與主題相關,然後給孩子一些相關的延伸活動。以2-6歲的孩子而言,多數做簡單而富教育意義的勞作。這樣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為閱讀增添更多教育意義。這次主題是「水」,其中一個故事便涉及與水相關的彩虹魚,而製作的是水中萬花筒。勞作既可以訓練孩子的小手肌、手眼協調,又可以教授浮沉概念,加上萬花筒帶給孩子很多視覺刺激,真是「一勞多得」呀!
選書的重要性
最後從多位媽媽所選的書,我又再次領略到選書的重要性,尤其是英文書。這次有兩位媽媽選了英文書,其中一位媽媽所選的英文書是揭揭書,故事形式簡單,文字格式環迴相類,讓年紀較少的孩子容易掌握故事大概。另一位媽媽所選的雖然是普通的硬皮書,但因為故事情節設計新奇有趣,加上作者刻意押韻,令孩子聽起來悅耳得多,因而更願意聆聽。以後我給孩子買或借英文書時要更注意這點了。
其實還有很多體會的,不過限於篇幅,不能詳述了。鼓勵你們,假若有時間有興趣的話,下次一起參與讀書會。始終親身體會比我分享更好呢(^__^)在此再次鳴謝一班有心有力的主辦媽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