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攻台分析:國軍現況問題及可能的應對方法》
軍事專題文章|初稿日期 2021/02/03
編輯|余宗軒
校正|江秉宸
🗣韋格蒂烏斯:「如果想要和平,就要準備戰爭」
💣歷史緣起: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同年,古寧頭戰役,成功粉碎中國於當年占領金門的野心。1958年,八二三炮戰,...
《解放軍攻台分析:國軍現況問題及可能的應對方法》
軍事專題文章|初稿日期 2021/02/03
編輯|余宗軒
校正|江秉宸
🗣韋格蒂烏斯:「如果想要和平,就要準備戰爭」
💣歷史緣起: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同年,古寧頭戰役,成功粉碎中國於當年占領金門的野心。1958年,八二三炮戰,近50萬的砲彈於44天內從中國的火炮中被發射出來。同時期發生的九二四空戰,更是世界上第一場使用空對空飛彈的戰鬥。黑貓與黑蝙蝠中隊不捨晝夜的深入大陸進行偵照作業,直到1979年台美斷交。台美斷交後幾乎沒有軍事衝突。直到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中國企圖阻撓總統大選的發生,於美國強硬的壓力下才成功選舉。後至2020年,中國於台海進行大規模軍演,而我們國軍是否準備好了呢?
🤝兩岸未來可能的發展(依照現代戰爭發展進行推測)
一、警訊
所有的事情發生必定會帶有警訊,而以下是筆者認為中國可能攻台前的幾個徵兆。
1.中國大使突然拜訪各國領袖,尤其是印度及俄羅斯。
2.各國陸續來台灣及大陸撤僑
3.中國官方媒體異常的報導,尤其少掉有關軍事動態相關的報導
第一點,對於戰爭中的國家,必然希望盡可能減少敵人,尤其必須確保虎視眈眈的印度(從1962中印戰爭結下的樑子)以及似敵似友的俄羅斯。當領袖接到通知後,為了保護國民,會預先撤出在未來可能衝突地區中的國民,這將會是第二個預兆。當對於國外的事務處理完後,為了避免對手從新聞中得到相關的消息,必定會對新聞進行詳細的審查,以避免軍機洩露。
二、戰爭之前
進入到攻台前夕,數以千計的二砲部隊(火箭軍)離開原先的駐地,進入預備好沿岸偏僻的山洞中;防空部隊日以繼夜的演習;登陸部隊在沿岸演習並且集結於港口;政府採購大量物資用於未來的戰爭。而對於攻台的人數,人越多越容易洩漏消息,而且後勤就要準備更多物資;人越少,成功率越低,能實施的戰術也越少。國家安全機構會在此時查覺到異狀,並且提升國安戒備狀態。
三、攻擊開始
當攻擊開始時,數以千計的飛彈飛向台灣,當飛彈攻擊結束後。隨之而來的是來自解放軍軍機的攻擊。在取得空優後,海軍船艦駛進台灣附近的海域,伴隨著數以萬計的士兵搭乘著兩棲登陸艦來到台灣。登陸後依據他們的計畫,掃蕩剩餘的抵抗勢力。
不過以上僅是對岸的計畫,有可能會這麼順利嗎?攻台就像是走個很陡峭的樓梯,當你嘗試跨過一些階梯,你就越容易跌倒。而國軍要做的僅是阻止中國登到階梯頂端。
國軍應對
現代戰爭中,制空權就是一切。所以前面兩個事件(簡單來說制空權)國軍一定要撐住防線。只要可以確保台灣上空的制空權,基本上就像在間隔最大的階梯放上了路障。攻台計畫被打斷後中國將會難以進行下一步動作。搭配其他的防禦,使台灣成為一個易守難攻的小島。
人民能做的應對方法
戰爭發起,戰場看起來距離人民很遙遠,實際上並非如此。當戰爭來臨時,正如第三點所提到的,數以千計的飛彈、炸彈飛向這個小島。而我們要先學會好保護好自己。當空襲時,依照著萬安演習所做的,不要待在空曠的地方。依照著政府的指示,所有的人扮演好應該做的角色。
🇹🇼未來台灣的發展
依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低成本的防空,台灣的防空飛彈不可能可以完全攔截第一波所有的飛彈,而美軍成功地以M109A6發射超高速砲彈擊落模擬巡弋飛彈的靶彈,雖然其含有一定的技術難度,但我認為此類技術將會增加攔截第一波來襲飛彈的能力、降低攔截的成本。太空能力,包含間諜衛星及反衛星飛彈,可以有效增加預警能力,並且摧毀中國在太空看台灣的眼睛。無人機,包含自殺無人機、偵查無人機到攻擊無人機,從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戰鬥中看到無人機對於現代戰場的重要。以上三點是我認為值得發展的部分
國軍現況問題
一、裝備問題
國防部近年來大量採購裝備,從M1A2T坦克到F-16V戰機、各式的飛彈、魚雷甚至無人機,總價超過150億美元的軍購,而2020年的國防預算,更史無前例的增加到GDP的2.3%。可是這些新的軍購包含以前的軍備是否可以維持一定的妥善率呢?雖然在國防部的報告中都維持著一定的水平。事實呢?在軍隊的匿名版不時會有文提到:軍隊的裝備有問題、設計缺陷、裝備料件不足及版本過舊。且以上的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而因為裝備問題的意外不勝枚舉,從M41A3推測因為老舊的操作系統,控制反應慢,進而導致翻車意外;而F-5E的彈射椅似乎也是老式的炸藥包而非火箭,降低了逃生成功率,是否也間接犧牲了飛行員?
二、內部文化
內部文化的問題層出不窮,以上壓下、形式主義,數不清的惡性文化衍生數不清的問題。2013年的洪仲丘案就是內部文化最深刻的例子,上層命令下來,就算明理的人也阻止不了憾事發生。而當內部文化遇到前面所說的備料不足,就會變成國軍獨特的文化:借裝備。高裝檢來臨時,互借裝備是習以為常的事,戰力實際上是否真的有到如此的完整?而高裝檢是否也已演變成形式上存在,而無功用,在國軍形式主義下的產物呢?
💡反思與結語
因為戰爭亡國的國家,通常不是那些兵力少的,而是那些毫無準備的。
對於中國來勢洶洶的壓迫,支持我們的國家、全民國防似乎是最好的方法。只有人民了解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才會去正視問題。而只有全民上下一心,才可以抵擋所有外來的勢力壓迫。
萬安演習2020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
2:43 談一下高雄氣爆
4:22 先看看它他她~~
PArt One 疫情更新
6:31 不看先猜,又一人不是因喵喵而死
-還記得昨晚分享打喵喵後的5個心肌炎症狀
10:10 我只知我阿嬤,得糖尿病,可活到90多歲
11:32 其實阿,怎麼看都是國外喵喵毒;怎不見反對黨提龍劭華事件?雙標喔~
13:15 AZ背後金主居然是Google,難怪!搜尋不到不利喵喵訊息
16:35 就是打AZ,然後日本媽媽又要送50萬劑惹
-但免驚,最近病毒會很乖的,指揮中心要鬆綁了耶
-侯友宜宣布:新北明天起恢復餐飲內用
20:51 網友說:王大濕一定會說,符合我預測.....牙~
-那為何還打XX?
22:44 一天不到就有結論,拉法葉艦案30年,找不到兇手;新冠兩年找不到源頭
Part Two 中美台關係
24:06 布林肯重申對台承諾、萬安演習、怕的要死
27:50 「考量」台灣代表處才兩天,CFR馬上說,錯誤政策
-866億魚叉飛彈照樣繳,但正名免談
-好啦,那就免費送個「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好了
-雞腿吃不到,送個雞南佛好了
先進入你斗內、我回答:
31:30 感謝斗內大德夢幻植物:大濕濕你好,如果李登輝是偏統派,蔣經國為何交棒給他?另外請問郝柏村呢?當年他接任行政院長也是被稱軍閥頭子,國際橋牌社影片中有一段一直在爭議中華民國派與台灣派?國民黨親江派,民進黨親習派?請大濕濕分析
-不該說偏統派,而是說「非獨派」
-岩理不愛中華民國,與江合作,去過畢德堡會議,他是什麼?
-只能說郝與李都葬在五指山,不會太敵對
-KMT親誰,可看連家,2014年北市大選,習大居然...
-DPP親誰,可看蔡家,2016、2020大選,習大居然...
-但也不能這樣說,其實派系不重要,端看誰執政
56:57 感謝斗內大德陳大媽:請問大師認為豬妹說的美國金融大重整會發生嗎?前兩天她也跟大師一樣說川爺會在金融崩潰後回歸,只是她說還要大家再祈禱20天,如果美國金融大重整,+就差不多世界末日了吧,如果是這樣,世界倒不如給DS管算了。
感謝斗內大德林大貓:純斗
1:23:00 感謝斗內大德Morris:若不是大師,我不會知道豬妹和小明,他們都有幾分假,唯大師是來真的、而且接地氣,其他人就聽聽就好,必須自己判斷。想問~口罩明顯不利於人臉辨識,有沒有可能,黑帽其實是白帽,戴口罩可防chemtrail?
感謝斗內大德Rocky You
感謝斗內大德孫俊偉
感謝斗內大德Stanley Chang
感謝斗內大德Verna Liu
PArt Three 國際政經
1:11:40 蔡英文太空計畫,腦控、氣候工程國家隊?
1:13:38 通膨「又」神秘放緩了!Fed又有機會鴿派了
-美元又跌了,殖利率崩跌、金價又回1800!有完沒完?
-但實際上,天然氣漲35趴;油價也漲;美通膨預期升溫
-那8月通膨,是否有亂調過?
1:18:23 恆大破產,會成黑天鵝嗎?安啦,台灣曝險少
-中國房地產指數Q2為149、年增率4.47趴、陸股也在高點
-所以我一直說,9月黑天鵝不大會,是白天鵝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7RbnXtfR3i4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萬安演習2020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光輝十月」即將到來,今年的十月特別不同,不只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國慶,今年10月也是美國總統大選最後倒數的一個月。
逢此緊張局勢,近日臺海上空確實不寧靜。這也讓許多國人在96飛彈危機之後,再一次(許多人是第一次)感受到戰爭可能到來的緊張感。
但是在COVID-19肆虐全球而臺灣仍有能力維持高度秩序,以及國際社會不斷對臺釋出善意的情況下,臺灣人確實比以前有自信多了。
***
有一個問題其實已經環繞我們十餘年了,就是「如果會發生戰爭,你還會堅持臺灣獨立嗎?」
本來就不同意臺灣獨立的人,當然會更加反對。但是有不少原本支持臺灣獨立的人,如果把可能發生戰爭納入考量之後,確實立場趨向保守。
根據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2004、2008、2012、2016及2020五個年度總統大選(2012、2016與2020是總統與立委大選)之後的全國性面訪資料,我們可以看到支持「#和平獨立」的比例從2004年的56.3%持續攀升,至2020年達到63.4%。此處的「和平獨立」指的是「如果臺灣宣布獨立後,仍然可以和中國大陸維持和平的關係,則臺灣應該成為一個新國家」。
另一個現象是,支持「#戰爭獨立(原問句為「就算臺灣宣布獨立後,會引起中國大陸攻打臺灣,臺灣還是應該成為一個新國家」)」的比例也是從2004年的29.8%不斷上升,到2020年時也有44.2%。
相對的,支持「#相似統一(原問句為「如果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條件相當,則兩岸應該統一」)」的比例逐年下降,從2004年的40.8%,到2020年僅剩下25.6%。並且在2016年和支持「戰爭獨立」的比例交錯。
至於支持「#差異統一(原問句為「就算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條件差別相當大,兩岸還是應該統一」)」的比例基本16年來上維持不變,大約在10%左右。這顯示臺灣仍有約10%死忠支持兩岸統一的群體。
這四個題目引自於美國杜克大學亞太安全研究中心的牛銘實教授所設計的「臺灣民意與國家安全民意調查」問卷。其實可以看出「#條件統獨」和「一般統獨」問法所產生的結果差異。(更早的題目在吳乃德老師的文章可以看到類似的題型)
由於「條件統獨」把「前提」設定得更明確,因此民眾在回答時也會有更多考量,最後出現的比例也會和「一般統獨」的問法有所不同。
不僅如此,由於TEDS的資料屬於全國性「面訪」,而「國家安全民調」屬於全國性「電訪」,即便都是由政大選研中心負責執行,但母體涵蓋率所造成的樣本偏誤,也會造成結果不同。
關於「國家安全民調」,我以前有寫過一篇文章〈自己的扁鑽自己買-國家安全民調六年度綜觀〉,歡迎參考。(文章連結:https://reurl.cc/r8rxgr)
***
既然同時問了「和平獨立」和「戰爭獨立」,那不把兩者交叉分析一下就太說不過去了。
圖下方就是歷年交叉分析的結果。我把「和平獨立」的支持者挑出來,檢視他們對於「戰爭獨立」的同意度。
結果顯示,在2004年至2012年,「和平獨立」的支持者們在面對戰爭時,轉向不同意獨立的比例,都比堅持獨立的比例來得高。可是這個現象在2016年之後出現反轉,原本支持「和平獨立」的民眾,即便面對戰爭,也有超過50%繼續堅持獨立,到2020年甚至到達57.8%。
這意味著,支持臺灣獨立的人們,有愈來愈多人即便面臨戰爭威脅依然不改其志。
我知道,絕對會有人會死抓著那36.3%轉向的人做文章,前幾年就有政治人物和媒體玩過類似的招數,做出一則「烙跑臺獨」的新聞。當時我就寫了一篇文章回擊這種無聊的玩法(文章連結: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473)
這種玩法只是把頭埋進沙堆裡,不願意正視臺灣多數民意的變化趨勢。這種人,注定被臺灣人民淘汰。
***
近幾日看到有國民黨政治人物在政論節目中表示,他並非不同意蔡英文總統的「和美國同陣線」路線,但問題在於蔡政府有沒有對民眾去做戰爭的心理建設。
這一點我倒是同意,雖然此舉可能多少造成民眾恐慌,但是戰爭的發生並非是我們主動去侵略別人,有更高的可能是遭受他國侵略。以往我們的義務教育階段還有「防空警報演習」,可是近年的「萬安演習」已經慢慢不被民眾所重視,甚至視為擾民。
或許政府該做的,是提醒民眾我們仍處在可能被侵略的現實環境。
噢,我知道這樣的話有些不明生物又要吠叫,說只要我們承認「一個中國」,就不會被侵略了。這種人就不會費神跟他多解釋了,他的內心就是個「順從中國共產黨專制統治的中國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與我不同族群的人,他的心肯定跟我不在同一條船上。
萬安演習2020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光輝十月」即將到來,今年的十月特別不同,不只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國慶,今年10月也是美國總統大選最後倒數的一個月。
逢此緊張局勢,近日臺海上空確實不寧靜。這也讓許多國人在96飛彈危機之後,再一次(許多人是第一次)感受到戰爭可能到來的緊張感。
但是在COVID-19肆虐全球而臺灣仍有能力維持高度秩序,以及國際社會不斷對臺釋出善意的情況下,臺灣人確實比以前有自信多了。
***
有一個問題其實已經環繞我們十餘年了,就是「如果會發生戰爭,你還會堅持臺灣獨立嗎?」
本來就不同意臺灣獨立的人,當然會更加反對。但是有不少原本支持臺灣獨立的人,如果把可能發生戰爭納入考量之後,確實立場趨向保守。
根據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2004、2008、2012、2016及2020五個年度總統大選(2012、2016與2020是總統與立委大選)之後的全國性面訪資料,我們可以看到支持「#和平獨立」的比例從2004年的56.3%持續攀升,至2020年達到63.4%。此處的「和平獨立」指的是「如果臺灣宣布獨立後,仍然可以和中國大陸維持和平的關係,則臺灣應該成為一個新國家」。
另一個現象是,支持「#戰爭獨立(原問句為「就算臺灣宣布獨立後,會引起中國大陸攻打臺灣,臺灣還是應該成為一個新國家」)」的比例也是從2004年的29.8%不斷上升,到2020年時也有44.2%。
相對的,支持「#相似統一(原問句為「如果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條件相當,則兩岸應該統一」)」的比例逐年下降,從2004年的40.8%,到2020年僅剩下25.6%。並且在2016年和支持「戰爭獨立」的比例交錯。
至於支持「#差異統一(原問句為「就算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條件差別相當大,兩岸還是應該統一」)」的比例基本16年來上維持不變,大約在10%左右。這顯示臺灣仍有約10%死忠支持兩岸統一的群體。
這四個題目引自於美國杜克大學亞太安全研究中心的牛銘實教授所設計的「臺灣民意與國家安全民意調查」問卷。其實可以看出「#條件統獨」和「一般統獨」問法所產生的結果差異。(更早的題目在吳乃德老師的文章可以看到類似的題型)
由於「條件統獨」把「前提」設定得更明確,因此民眾在回答時也會有更多考量,最後出現的比例也會和「一般統獨」的問法有所不同。
不僅如此,由於TEDS的資料屬於全國性「面訪」,而「國家安全民調」屬於全國性「電訪」,即便都是由政大選研中心負責執行,但母體涵蓋率所造成的樣本偏誤,也會造成結果不同。
關於「國家安全民調」,我以前有寫過一篇文章〈自己的扁鑽自己買-國家安全民調六年度綜觀〉,歡迎參考。(文章連結:https://reurl.cc/r8rxgr)
***
既然同時問了「和平獨立」和「戰爭獨立」,那不把兩者交叉分析一下就太說不過去了。
圖下方就是歷年交叉分析的結果。我把「和平獨立」的支持者挑出來,檢視他們對於「戰爭獨立」的同意度。
結果顯示,在2004年至2012年,「和平獨立」的支持者們在面對戰爭時,轉向不同意獨立的比例,都比堅持獨立的比例來得高。可是這個現象在2016年之後出現反轉,原本支持「和平獨立」的民眾,即便面對戰爭,也有超過50%繼續堅持獨立,到2020年甚至到達57.8%。
這意味著,支持臺灣獨立的人們,有愈來愈多人即便面臨戰爭威脅依然不改其志。
我知道,絕對會有人會死抓著那36.3%轉向的人做文章,前幾年就有政治人物和媒體玩過類似的招數,做出一則「烙跑臺獨」的新聞。當時我就寫了一篇文章回擊這種無聊的玩法(文章連結: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473)
這種玩法只是把頭埋進沙堆裡,不願意正視臺灣多數民意的變化趨勢。這種人,注定被臺灣人民淘汰。
***
近幾日看到有國民黨政治人物在政論節目中表示,他並非不同意蔡英文總統的「和美國同陣線」路線,但問題在於蔡政府有沒有對民眾去做戰爭的心理建設。
這一點我倒是同意,雖然此舉可能多少造成民眾恐慌,但是戰爭的發生並非是我們主動去侵略別人,有更高的可能是遭受他國侵略。以往我們的義務教育階段還有「防空警報演習」,可是近年的「萬安演習」已經慢慢不被民眾所重視,甚至視為擾民。
或許政府該做的,是提醒民眾我們仍處在可能被侵略的現實環境。
噢,我知道這樣的話有些不明生物又要吠叫,說只要我們承認「一個中國」,就不會被侵略了。這種人就不會費神跟他多解釋了,他的內心就是個「順從中國共產黨專制統治的中國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與我不同族群的人,他的心肯定跟我不在同一條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