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萬佛寺官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萬佛寺官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萬佛寺官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萬佛寺官網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190的網紅FUN假趣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龍崗米干節🍜 三大異域特色節慶 潑水💦火把🔥狂歡💃滇緬美食 📌龍崗大操場 📅4/13-4/14潑水節 📅4/20-4/21火把節 📅4/27-4/28狂歡節 💦潑水節💦潑水祈福是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和雲南西南民族傣族、德昂族等泰語民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他們除舊佈新的新年,每年...

  • 萬佛寺官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01 20:35:39
    有 501 人按讚

    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帖,在看她的訪談文字稿時,會想起了不少自己喜愛京都的面向,她喜愛日本寺院、庭園、歷史和古老文化,即使回京都也很多次了,總是還是喜歡逛寺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她喜歡重覆拜訪同樣的寺院(我也一樣),即使不諳日文,但因為有溫柔與溫暖的心,一樣可以和許多京都人產生交流與情感上的連結,這點也很令人感動。

    有一個專門在介紹京都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專頁-厭世京都(如果你喜歡京都傳統藝術,大推),有一次,在介紹伊藤若沖,我看到版主和以斯帖聊起了若沖和等伯等京都大畫家的故事和心之所嚮,這些都是對一般喜愛京都的人來說,可能較冷門或不熟悉的領域,看到兩人在版上的交流,總覺得有著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知音感。

    以斯帖訪談文字裡提到的許多寺院、老鋪、咖啡館等,甚至與京都有關的書,很多都是我的心頭好,也是百去不膩的地方,所以讀來特有感覺,至於對於裡京都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們一生都探求不完的地方,接下來就請大家好好欣賞以斯帖與京都相遇的詩意溫潤故事吧!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以斯帖,喜歡畫圖,高中參加過卡漫社,大學時期讀的是法文,擅長的科目大都跟文學有關,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科人,讀碩士時雖然研究所本身的研究方向多偏政治經濟,但我卻私心地以研究文化遺產觀光為論文題目,出社會後決定追從興趣進修了設計相關的課程,目前是平面設計師,努力朝網頁設計師邁進。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從以前就喜歡待在古老、有歷史感的地方,廟宇、教堂或清真寺建築裡有種令人平靜的氛圍,雖然我不是特別哪一宗教的信徒,但我想無論是哪個宗教的神明都沒有規定「異教徒」不能感受宗教建築的美好,所以比起東京,最先讓我對日本感到興趣的是京都。

    國三時第一次讀了夢枕貘的《陰陽師》後便對京都有著魔幻般的憧憬,其中充滿妖鬼的優雅古都和神秘莫測的晴明,在枯燥痛苦的求學生活裡為我點亮些許微光,平安京在我心中,就像書中說的一樣,像一道咒語,不斷召喚著我。

    升高中的暑假和家人終於第一次踏上京都,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瞬間立即被其充滿現代感的外觀嚇到,不但不覺得醜,反而感到相當有趣,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應該是正在舉辦紀念新選組的活動,車站外貼了好大張的淺蔥色底的宣傳海報,讓高中時期身為卡漫社社員的我相當興奮。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目前至今去了11次(老實說是11還是12自己有點模糊)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每次去京都都會在心裡想說「嗯,來那麼多次,下次一定要去其他地方了!」
    但每一次計劃旅行時又會「不小心」看到跟京都有關的新消息,新開的咖啡店、甜點店,哪家老舖又重新轉型設計了新的產品等,或許其實是心中根本還覺得不夠吧,那些造訪過的、沒造訪過的店家,那些還未去參拜過的寺院,每一次總是會有還看不盡的遺憾,所以每一次又不斷「回家」。

    我自己非常喜歡參考各個寺廟的季節限定參拜行程,習慣先去觀光案內所看有什麼特展,每一間寺廟都有寶物,展出的時間也都錯開,每一個季節都有東西可看,這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去京都的原因。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不是說「年輕時去巴黎是幸運的,巴黎會一直跟著你」嗎?我想對京都來說也是一樣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迷妹心理,什麼東西和體驗都很珍貴,什麼嘗試都是第一次,我還記得連去餐廳吃飯時,把覺得設計得很漂亮的紙杯墊,小心翼翼的收進包包帶走,還有像去文之助茶屋吃蕨餅時拿到的火柴盒,到現在都還留著,這些細小瑣碎的事物彷彿連結我和京都的記憶,當然也包含與我前往旅行的家人的記憶。我到現在(前年)去京都時也依然不忘去觀光案內所收集好看的平面文宣,我想應該也有人跟我一樣,房間有一個地方都要拿來收藏那些紙張,也捨不得丟。

    這幾年下來,或許是自己也慢慢成熟,開始自己有能力可以花錢出國,京都對學生時代的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旅遊資訊和消息更加流通,讓我感到自己似乎逐漸能和這座城市平起平坐了。讀文化人類學時,恰巧讀到了有關「部落民」的事情,我感到相當震撼,雖然我明白日本是個至今階級相當依舊嚴明的國家,雖然嘴上沒說,但部落民就像他們心中的潛意識歧視,範圍不只是京都,是整個關西地區都是如此。我後來也特別留意了部落民的居住地,去現場一探究竟,大概就在出町柳車站附近往北的區塊,確實,和熱鬧繁華的市區相比,和賀茂川旁的高級別墅住宅區相比,那裡特別顯得破落且安靜。

    後來在百萬遍手作市集前,我遇過兩次反對核武的團體在抗議連署,那時候台灣恰巧也經歷完太陽花學運,就和家人跑去連署了(笑)還得到兩隻可以動的紙鶴小禮物,成員都是老太太,很親切地示範給我看紙鶴要怎麼動。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吧,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地方,京都也是慢慢在我心中從高不可攀的夢幻都市逐漸走下天際,當然,我也因此更能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京都。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去京都,沒遇到雪反而下起冷雨,我和媽媽去參拜真如堂,適逢淡季果然只有我們跟三兩外國人觀光客,真如堂的工作人員發現我們原來不是日本人,一位老先生立刻拿著英文解說走出來,一間間帶我們介紹。真如堂其實不大,參觀完本堂後去了其他間和室欣賞障壁畫,那麼冷的天氣裡,我們兩人包成粽子,老先生身上應該只穿了襯衫和毛衣,他講解認真,雖然英語算不上非常流利,但加上肢體語言和我對日文的一知半解,還算溝通愉快,講解到後來看到老先生的鼻涕都快流出來了,覺得有點不捨。

    其中,他講解一面障壁畫,一朵蓮花盛開,凋謝,枯萎,最後蓮花的種子遺落下來,而一旁不理解生死循環的白鶴則露出疑惑的神情,像是在說著「為什麼?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沒其他觀光客,總覺得特別能體悟畫中的情感。

    老先生講解完後親切地和我們道別,走進員工室拿起日清泡麵準備用餐,後來我二訪真如堂便沒有再看過他,希望他至今依然身體健康。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件事應該要說從之前一次,京都遭遇很嚴重的颱風摧殘說起,有定期關心京都的人應該都知道嵐山淹大水以及平野神社倒塌的悲傷消息,那時候看到新聞覺得「哇,好嚴重喔我的天啊」,忽然想起我非常喜歡的一間寺廟就在嵐山的山上,聽說連化野念佛寺都休息一天整理寺境,我突然非常擔心那間寺廟的情況。不會日文的我意外地找到寺廟的官網(而且還有英文版),於是我寫了一封英文信過去詢問狀況,不到一小時我便收到寺廟人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現任住持的父親)的回信,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他以流利的英文回覆,並表明十分感謝我的關心,他們只有境內倒了幾棵松樹,其餘建築和最著名的羅漢像們均無大礙。

    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日本有一陣子鬧口罩荒,我後來透過社群媒體聯繫上他們,得知他們沒有太多口罩可以使用,附近藥妝店也完全缺貨,雖然很想寄口罩,但台灣那時也禁止寄口罩到國外,所以我後來把手工布口罩寄過去,並隨信附上可以放不織布在裡面等說明,過了一陣子後便收到他們的道謝訊息,他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出那三個口罩的感謝文(我自己是有點尷尬啦)。我想明年或後年,再次能造訪京都的時候,應該可以去跟他們真人相認一下了吧(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自己喜歡冬天,老實說就是因為人比較少啦(掩面)加上還有冬季限定的甜點!

    有一次關於雪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曼殊院外面的弁天茶屋用餐,冬天客人很少,店裡面只有我跟家人,暖爐的熱氣和燃香的香味讓整個空間非常舒適,環境相當清幽,廚房內細小的聲音彷彿遙遠,我們坐在可以看到外面小庭園的窗邊,天氣晴朗,餐廳外通往曼殊院路上蒼茫灰濛的樹群被陽光刷上一層亮白,標準的冬日景象。老闆將我們的餐點送上後,此時外面突然下起雪來,第一次清楚地在陽光中看見雪花,真是如櫻花花瓣,一片片交疊著落下,身在室內的我們像是觀看著無聲電影,鏡頭跟隨輕如棉絮的飛雪於空中漫舞,只見雪花一下往右傾斜,一下往左飄移,順著某種節奏,慢慢停歇於石頭或青苔上,第一次發現原來雪的美,並非只有高山雪原那種遼闊,也有細緻優雅的時刻。

    順帶一提,弁天茶屋是主推蔬食的素食餐廳,雖然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他們的料理卻非常好吃,推薦給之後有興趣造訪的人。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自己喜歡走美食+咖啡+寺廟(無限輪迴)的行程,美食跟咖啡應該不用多說,日本食物鮮少會讓人失望(當然是偶有踩雷),如果能對日本文學、古蹟、日本傳統美術或佛教藝術有更多了解並有興趣欣賞,我想應該會對這個城市更加著迷。

    例如說,在嵐山和宇治都有源氏物語的重要場景,可以或多或少感受並想像一下當時的風情,或著是在參觀寺廟時因為某一尊佛像雕刻令你感動,或著是因為看了動畫來到桝形商店街,探訪最接地氣的在地店家,看到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和服等,我覺得一定會對京都更加喜愛。

    同樣,這裡貼文只刊出一半,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網站文章詳閱全圖文,京都迷訪談計畫已經完成九篇,歡迎大家也回頭回味這些與京都產生連結的迷人故事。

  • 萬佛寺官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7 10:39:52
    有 6 人按讚

    [台南遊記]洛本天津仁波切 - 台南左鎮噶瑪噶居寺、免收門票還有專屬停車場、偽出國第二波/同場加映:左鎮碳烤土雞

    文章連結
    https://homi1228.pixnet.net/blog/post/35974863

    偽出國再一波

    這次帶大家去台南左鎮噶瑪噶居寺

    每天都有開放

    且還有專屬超大的停車場

    也是免收門票呢

    這裡最吸引人們來朝聖的

    莫過於就是在如來殿內的

    莊嚴雄偉優雅的超巨尊

    阿彌陀佛陀•釋迦牟尼佛陀

    真的讓我很震撼

    之前在日本看到已經夠大尊了

    沒想到這次來到噶瑪噶居寺還能看到更大尊

    另外室外也有另一尊

    阿彌陀佛陀•釋迦牟尼佛陀

    只要不要做出對佛像不禮貌的舉動

    或是太KUSO

    我覺得這裡拍照真的很讚

    周邊有許多家碳烤土雞跟甕窯雞店

    如果附近的景點走累了 肚子餓了的話

    也可以去品嚐一下哦XD

    旅遊資訊

    台南左鎮噶瑪噶居寺

    台南市左鎮區左鎮里91-2號

    上午9:00-下午16:30

    官網
    https://www.lopon.org.tw/

  • 萬佛寺官網 在 1000 個泰國景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30 09:08:26
    有 546 人按讚

    0950 Wat Pho ★★★★★

    臥佛寺

    概況: Wat Photaram 是泰國屬一屬二的知名寺廟, 中譯 「臥佛寺」, 簡稱 「Wat Pho」, Wat Pho 始建於西元 1700 年前後, 1788 年拉瑪一世時期改建, 1801 年 Wat Photaram 與其附近的寺廟群合併改名為 Wat Phra Chetuphon Vimolmangklavas, 而該寺也成為拉瑪一世的主要祭廟 ~

    1832 年拉瑪三世期間再次大規模重修及擴建, Wat Pho 現存的大多數建築皆是在此時建造或重修的, 包含寺中大名鼎鼎的臥佛殿, 拉瑪四世時期, 該寺再次被改名為 Wat Phra Chetuphon Vimolmangklararm (= 官方名稱 Wat Phra Chetuphon Wimol Mangkhalaram Rajwaramahawihan), 一直沿用至今 ~

    Wat Pho 是外國遊客造訪曼谷的必訪景點之一, 所以寺院中總是萬頭鑽動, 主殿 (金佛殿) 在寺院中間偏東的位置, 但, 遊客前來 Wat Pho, 大多不是為了主殿而來, 遊客是為了位在寺院西北角臥佛殿內的臥佛而來, 這座舉世聞名的金色臥佛長 46 米, 遊客從入口進入, 先看到的是臥佛的頭部, 逆時針方向到達臥佛腳部, 腳底有貝殼鑲嵌的精美圖案, 再繞到臥佛背部, 最後在出口前是臥佛的精美頭枕...., 對遊客而言, 除了臥佛之外, 還有一個看點, 就是寺院最東側的 "按摩亭", Wat Pho 是傳統泰式按摩的發源地, 迄今仍有持續授課, 現場也有正宗的 Wat Pho 按摩服務, 但價格小貴 (約為市面價格的一倍多) ~

    Wat Pho 開放時間每日 08:00 ~ 18:30, 門票外國人 200 銖 (包括在泰工作長居的外國人), 泰國人免費, Wat Pho 官網 www.watpho.com ~

    地點: Wat Pho 位於曼谷市區, 交通方便, 搭 MRT 至 Sanam Chai 站 1 號出口再步行 300 米即達, 具體位置請 (用電腦) 查看粉絲頁專用景點地圖 -- http://goo.gl/WIAS2Y

  • 萬佛寺官網 在 FUN假趣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4-18 00:38:50

    🍜2019龍崗米干節🍜
    三大異域特色節慶
    潑水💦火把🔥狂歡💃滇緬美食

    📌龍崗大操場
    📅4/13-4/14潑水節
    📅4/20-4/21火把節
    📅4/27-4/28狂歡節

    💦潑水節💦潑水祈福是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和雲南西南民族傣族、德昂族等泰語民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他們除舊佈新的新年,每年的4月中旬開始慶祝,為期3-5天,這些國家和民族因爲篤信佛教,過潑水節時必先浴佛,因此潑水節也稱為「浴佛節」。在佛教教義裡「水」是潔淨的象徵,是生命的源頭,是萬物之神,在潑水節的第一天,早上起來要先沐浴淨身、盛裝打扮,然後前往佛寺,為佛像舉行浴佛禮,在浴佛禮完成之後,便開始了潑水節新年慶祝活動。
      
    潑水是相互祝福的表示,人們藉由潑水來爲對方洗淨一切惡運和過去不好的事,並為新的一年祈福,希望一切重新出發迎向平安喜樂。演變至今,成了這些國家和民族吸引觀光客的國際觀光慶典,每年都有許多人從世界各地蜂擁而至,以朝聖的心情體驗狂野刺激的潑水嘉年華。
      
    在桃園龍岡地區因為雲南少數民族的聚集,每年4月也會在米干節舉辦盛大的潑水活動,並結合在地美食、藝術展出、歌舞表演和文化活動,展現出桃園多元文化之美,廣受各界民眾的喜愛。
    (資料來源:龍岡米干節官方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icenoodlefestival/

    #台灣 #桃園 #趣旅行 #2019龍岡米干節 #七彩米干
    -----------------------------------------
    就愛桃園,歡迎追蹤我們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arefunlife/
    ❤️ig:@funtaoyuan ▼ https://www.instagram.com/funtaoyuan/
    與我們分享桃園之美 Tag #funtaoyuan 或 #fun假趣旅行
    ❤️我們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FUN假趣旅行
    ❤️桃園在地旅人誌[官網]▼http://www.wearefunlife.tw

  • 萬佛寺官網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01 15:42:52

    佛寺名:萬聖山海藏寺
    電話:02 2212-1750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太平里3鄰碧潭路55號
    開放時間:am08:00 - pm17:00
    萬聖山海藏寺官網:https://www.haica.org/
    #Meck大叔#萬聖山海藏寺#清嚴法師肉身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