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莫逆之交語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莫逆之交語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莫逆之交語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莫逆之交語譯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38的網紅譯百種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譯百種閱讀】 The Book Woman of Troublesome Creek 新年的第一個月就在有聲書社團的團主推薦下,這本歷史小說成為了我2021年的閱讀之旅的精采開頭。 以歷史真實人物為本,勾勒出的虛構女性成長小說中,我的啟蒙是崔西‧雪佛蘭(Tracy Chevalier)的《戴珍...

莫逆之交語譯 在 一撇中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15:09:21

《寧若細水,莫如甜酒》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山木》 —— 注釋: 醴:甜酒。 —— 今譯: 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淡,小人之間的交往像酒一樣甜。 君子、小人,在中國古代一直是對舉的兩類人。 君子惺惺相惜,相互之間一望而知,所謂「相視而笑,莫逆於心」(《大宗師》) —— 只是他們之間...

  • 莫逆之交語譯 在 譯百種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13 16:45:05
    有 6 人按讚

    【譯百種閱讀】
    The Book Woman of Troublesome Creek

    新年的第一個月就在有聲書社團的團主推薦下,這本歷史小說成為了我2021年的閱讀之旅的精采開頭。

    以歷史真實人物為本,勾勒出的虛構女性成長小說中,我的啟蒙是崔西‧雪佛蘭(Tracy Chevalier)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後來又陸續讀了她的Virgin Blue、Burning Bright、The Lady and the Unicorn、Remarkable Creatures,甚至旅行的時候會特別安排行程去探訪作品中出現的地點,但現在聽完The Book Woman of Troublesome Creek之後,作者Kim Michele Richardson佔據了雪佛蘭原本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這本歷史小說人物刻畫立體鮮活,歷史考據嚴謹皆有所本,探討的議題豐富,涉及種族、貧窮、勞權、女性自主、人權甚至醫療倫理,劇情的開展層層遞疊,令人揪心,是一本內容豐厚,很有生命力的小說。

    故事背景是1936年窮山惡水的肯塔基州東部,如果是讀過《大森林裡的小木屋》系列跟《黑鳥湖畔的女巫》的讀者(是否再度洩漏年齡),可能會訝異二十世紀初的肯塔基山區,生活之困苦與美國拓荒時期似乎相差不大,光從惡水溪Troublesome Creek這樣的地名就可見一斑。

    十九歲的女主角Cussy Mary Carter從母親那繼承了對書本及閱讀的熱愛,在母親過世後瞞著礦工父親偷偷申請成為「馬背圖書館員(Pack Horse Librarian)」,「馬背上的圖書館」(Pack Horse Library)是羅斯福新政在大蕭條時期透過公共事業振興署(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推出的旗下計畫之一,概念就跟現今的行動圖書館一樣,只不過車子換成了馬、驢子或騾子,由圖書館員騎馬甚至步行,跋山涉水,深入窮鄉僻壤,挨家挨戶遞送書籍、雜誌、過期報紙等讀物。Cussy熱愛她的工作跟她所服務的讀者(patron),一個月25美金的收入也讓家計大為改善,只不過,小說一開頭,Cussy的父親不管她如何苦苦哀求,死活都要把她嫁掉,為什麼呢,因為Cussy是阿帕拉契山脈僅存的藍膚人血脈,罹患礦工病可能隨時喪命的父親急著兌現自己在妻子死前許下的承諾,為Cussy找到夫家,在那個年代,如果不依附在Y染色體的庇護之下,身為女子,再加上藍膚色,Cussy一旦失去男性家父長的倚仗,等著她的可能是悲慘的命運,甚至性命堪憂。於是,在燃燒了一根又一根的求婚蠟燭(courting candles)*之後,Cussy爹把她嫁給了一個滿嘴口臭猥瑣卑劣的糟老頭。

    牙,這才開頭幾章而已,我聽到這邊自己的心臟都快氣到停掉了,恨不得拿掃把狠狠抽打Cussy她爹,但還好,我捏緊拳頭,繼續聽了下去。至於後面的故事如何,我就不爆雷,希望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找來讀或是聽了。

    回到前面說的藍膚人,不用擔心,這本是歷史小說不是科幻小說。藍膚人是確實在十九、二十世紀生活在阿帕拉契山脈的一群人,他們的先祖之一Martin Fugate來自於法國,帶著相當罕見的一種基因,這種基因會導致「變性血紅素血症(Methemoglobinemia)」,會使患者血液缺氧,因而膚色變藍,然後遠渡重洋來到美國的Fugate在茫茫人海中,竟然遇到了帶有同樣罕見隱性基因的Elizabeth Smith,兩人生下的七個小孩中,有四人是藍膚色(此時大家可以溫習一下孟德爾定律),由於這是偏遠而封閉的山區,人口稀少,多年下來家族內通婚的結果,就有了後來的藍膚人族群。而這種既不白也不是黑的膚色,讓他們飽受排擠霸凌,尤其是在那樣的年代,只要你是有色人種,白人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殺了你都不算什麼,許多的藍膚人只好遁入山林最深處居住。

    Cussy Mary的角色原型,來自於一位真實存在的藍膚馬背圖書館員,當時的圖書館員以女性為大宗,都是書娘子(Book woman),這些勇敢堅忍的圖書館員必須克服惡劣的地形與氣候,騎著馬,有時甚至還要步行,將讀物送到讀者手中,《國家地理雜誌》就常常出場,我才知道在1936年,這本雜誌為千千萬萬的美國讀者開拓了眼界,傳遞各種知識,重要地位不可言喻。Cussy身為藍膚人,飽受各種排擠歧視,除卻送書這段旅程的艱辛,她在穿山越嶺的時候還要不斷提防靈X堂呃護X盟呃總之是變態基督教牧師的「獵捕」,幸好她有機智英勇護主,讓男主角黯然失色的母騾猶尼婭(以第一位女使徒命名)陪伴她,與黑人同事Queenie結為莫逆之交(我一直想到后翼棄兵裡的Jolene),她服務的讀者們敬重她,愛護她,與她共享閱讀及學習新知的喜悅,Cussy的到來,是他們艱苦山間生活的慰藉與微光,Cussy也為他們朗讀書籍,挑選符合她親愛讀者興趣跟需求的書籍,在傳閱的剪貼簿裡體貼收集小詩、實用生活撇步、某某某的家傳食譜。書中出現的文學作品,也不是毫無意義的鋪陳,甚至會呼應人物的命運。Cussy與她的讀者,在資訊閉塞年代,珍惜又享受閱讀的一幕幕帶給我極大的感動。

    最後講講朗讀者Katie Schorr,表現相當不俗,剛好我連著四本書都有美國南方角色,就她的南方口音表現最自然。老實說這本書因為充滿著生動的南方口語用詞,我一開始聽起來有些吃力,有些地方還需要重複聽幾次,我覺得算是進入門檻比較高的英語有聲書,有興趣但擔心聽不懂的朋友或許與原文一起對照會輕鬆一點。

    *求婚蠟燭算是美國早期的speed dating(?)傳統,追求者拜訪待嫁女子的時候,父親會點上求婚蠟燭,讓兩人在客廳裡聊天,蠟燭燒到燭台邊邊就表示時間到了追求者該閃人了,當然父親可隨自己喜好隨意對蠟燭動手腳決定追求者可以待多久。

  • 莫逆之交語譯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5 09:58:04
    有 6 人按讚

    #現在好好的管他過去幹什麼系列 #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ㄧ「國民黨的320台灣大清鄉「寧可枉殺九十九個,只要殺死一個真的就可以」」
    ㄧ「有些受難者都還沒年輕過 就被國民黨殺死了」
    ➡「「汙蔑元首」關7年! 王宏恩揭示蔣介石殘害無辜實例觸目驚心…」
    中華民國難民果然是全世界最快樂的難民。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02431029896973&id=584986081641475

    陳柏宏-大痣:綠島除了潛水以外,
    還承載著黨國時期對台灣人的歷史重罪!
    了解台灣人權發展,從綠島出發!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844630002246340&id=2384421301600558

    轉:誰能告訴我,這些即將被槍斃的年輕人,為何臉上能露出笑容?那麼自然,卻那麼令人不解。
    想起蔡炳紅、傅如芝等人的笑容;也想起三十歲的蔡鐵城的笑容。這是世紀之謎吧?
    這報導裡有鄒族方義仲的照片,第一次看到,真是一表人才,想起高一生原本相中他,要高菊花和他訂婚。而被黨國機器殘酷剝削的菊花阿姨也已離開人世了。

    以前一直很想知道到底蔣介石用一隻筆「判死」多少人?到底剝奪了多少人的青春歲月?後者加總起來有多少年呢?
    一直以為要很久很久以後才有可能知道,甚至無法知道。竟然等得到這麼一天。

    轉型正義就是必須由國家來做,由於有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政治檔案條例,以及作為執行端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這一切才有可能。
    促轉會就算延,也只是一年。二二八之後,歷經四十三年白色恐怖的國度,哪裡是寫個報告繳卷就可以完成轉型正義的呢?二二八也有政府版的調查報告啊,但是真相、究責、司法平復都做到了嗎?更不要說撫平創傷了。

    在二二八三月大屠殺的此刻,敬祈島嶼英靈得安息,我們無法還您們生命,無法還您們青春,能給的就是最微薄的「記得」。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097328?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4275774483072&id=1677205205

    蔡焜霖:是誰殺了我無比純潔天真的朋友?
    1946年16歲時被學校(台中一中)派去參加台灣省第一屆青年夏令營,與台南工學院(先成功大學)附屬高工派來的同齡好友曾錦堂君成為莫逆之交,想不到4年後的1950年,我因高中時期參加讀書會而被捕送到台北市青島東路的保安司令部軍法處被判10年徒刑時,聽說曾君也在學校涉案被捕,讓我一心期待著在牢獄裡有好友重逢的一天。但後來我自己被押解到綠島新生訓導處接受勞動改造時驚聞曾君才二十歲出頭就在馬場町刑場喪失了年輕的生命。而在綠島結識的好友蔡炳紅小我一歲,那年剛從台南師範畢業,被派去台南市公園國小教書才半年,也涉案被判5年徒刑,在綠島成為最要好的朋友。但是炳紅君因偷偷寫信勉勵同案被押解來綠島的台南女中學生(才十七歲),在一次突擊檢查時該信被搜到,炳紅君馬上被關進碉堡,後來送回台北的軍法處重審,也是命喪馬場町。我出獄後找到炳紅君判決書才驚然發現,原來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的法官原判炳紅君在原來刑期屆滿後延長感訓3年,但這樣的判決經國防部(蔣經國任總政戰部主任)呈送總統府(蔣經國任機要室資料組主任)後,總統批示嚴予複審且要追究輕判責任,於是炳紅君跟其他十位年輕朋友(包括新竹女中十七歲被抓來的傅如芝)全遭受槍決。判決書上時任參謀總長彭孟緝、國防部長俞大維、總統府秘書長張群、參軍長孫立人等都洋洋灑灑簽名背書,顯示當年黨政軍最高當局都欲把這幾位純潔好學的年輕人非置於死地不可。但是殺我朋友的真的是白紙黑字有簽署的這幾位大官嗎?是誰才是殺我朋友的真正兇手?午夜夢醒懷念當年無比天真陽光的男孩女孩,他們的人生才剛要開始即遭受莫須有罪名殘殺,我很想知道真相,且更無法接受幕後真正的兇手被造神、被封為青年的導師、或在柯P及其他受過高等教育的名人心上樹立一座無形的銅像繼續被膜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8762182771956&id=1834112897

    林艾德:「我對自己的遭遇沒有怨恨,我可以活著回來,但是我一些很要好的朋友,根本回不來。所以,我還有一件事情還沒做,我一定要讓大家知道,這些當初被槍斃的年輕人,他們沒犯過任何的罪,我要把他們的清白,講給大家知道。」


    90歲了,1930年生的蔡焜霖前輩,今年底就要滿90歲了,從幾年前還能在綠島上爬山涉水的解說,到今年需人攙扶、連拿著麥克風都略顯吃力,但他仍說自己「還有一件事情沒做」。


    蔡焜霖前輩是因為高中時曾加入讀書會,在歷經刑求逼供後,被以「參加非法組織與散發傳單」的罪名判處10年徒刑並送往綠島,也是在綠島,他認識了他口中那些「很要好的朋友」。


    已故的受難者黃石貴先生曾說,在綠島時由於牢房狹小,有一次他向蔡焜霖抱怨說晚上睡覺蔡焜霖的腳常常踢到他,沒想到隔天早上睡醒時,竟發現蔡焜霖把自己的腳綁在柱子上。「我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感動」,黃石貴先生哽咽地說,就是在這樣艱困的環境,這批綠島的新生們建立起了最真摯的交情。


    而蔡炳紅可能是當時與蔡焜霖前輩交情最好的一個,他們兩人年紀相仿、興趣相投,服勞役之餘,兩人常常在一起唱歌聊天。當蔡炳紅因傳紙條與獄友互相鼓勵,被認為是意圖叛亂而關進島上碉堡時,蔡焜霖還曾冒著危險送水跟糧食進去,但沒過幾天,蔡炳紅就被送回台北軍法處,在那裡,他寫信給幾個朋友,說夢見自己變成一隻蝴蝶,在盛開杜鵑的花園裡飛舞,不久後蔡炳紅就被槍斃,年僅26歲。


    雖然蔡焜霖前輩只說自己有一件事沒做,但這樣的故事實在太多太多了,除了身兼人權博物館、二二八紀念館、鄭南榕基金會、陳文成基金會等等終身志工,近年來,蔡焜霖前輩更大量投入藝文活動中,希望能把這些故事散播給更多年輕的種子知道。


    去年,夾腳拖劇團把描寫蔡焜霖人生故事的繪本《愛唱歌的小熊》改編成兒童劇,我帶著侄子到現場時,蔡焜霖前輩剛好就坐在我的身後,當劇中他的化身、那隻愛唱歌的小熊被壞國王抓進大牢嚴刑拷打時,侄子天真地轉頭問我:


    「叔叔,為什麼小熊愛唱歌就要被抓走呀?」


    我答不出來,只能不停地哭。因為叔叔不知道、已故的黃石貴不知道、被處死的蔡炳紅不知道,坐在我們身邊,那個終身為了轉型正義付出的老先生,至今也還不知道。


    但他還沒放棄尋找答案。最近,蔡焜霖前輩又參與了兩場活動,在這裡推薦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呼朋引伴,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故事,讓我們一起完成前輩口中那個願望:把他們的清白,說給大家知道。


    一場是台北景美人權紀念園區的攝影展,名字叫做《平行人生》,團隊從「平行時空」的概念出發,與包含蔡老前輩在內的13名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共同討論「如果沒有白色恐怖,現在的你會是樣貌?」並進行一系列拍攝。


    另一場則是由海島演劇舉辦的《那就唱歌吧─蔡焜霖》台語戲劇演出,目前正在全台巡迴中。兩場活動都是免費參加,希望大家可以幫忙分享給更多人知道,經濟上有所餘裕的朋友,也可以透過下列資訊捐款或募資支持他們,謝謝!


    #平行人生ExtraordinarilyMundane
    展覽日期:2020.10.24(六)- 2020.11.01(日)
    開展時間:09:00 - 17:00
    展覽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紀念園區禮堂(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募資贊助:https://reurl.cc/av4G1D


    #那就唱歌吧蔡焜霖台語戲劇
    演出時間:10/13至11/8全台巡迴
    報名資訊:https://reurl.cc/XkaOg0
    捐款戶名:海島演劇
    捐款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北新莊分行
    捐款帳號:820540225981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361628187220258&id=100001193286838

    【回顧】
    一「紅葉少棒之父-白色王子-蔡焜霖—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57478507596846&id=527566640588048

    陳增芝:到過綠島的朋友,比較知道人權紀念公園的垂淚碑,上面寫著「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他們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

    為這塊〈垂淚碑〉題字的白色恐怖受難者柏楊先生,他出生中國河南,隨國民黨來台。

    柏楊從事記者工作時,被指暗諷蔣氏父子而遭判12年。這篇垂淚碑文,也是一位外省記者見證國家迫害人權的哀愴悲文。

    國民黨在國共內戰失敗後,惱羞成怒,厲行肅清匪諜的白色恐怖,政治犯爆增,造成新店軍事監獄無法負荷,1951年分批移送到綠島。

    那個年代,不只台灣人參加讀書會有罪,連外省人連想念家鄉,都會變成匪諜罪。在報社工作的柏楊,只為了一篇漫畫翻譯,被指是嘲諷兩蔣也有罪。

    如今,要為這些不分省籍族群的受難者,討個歷史公道,並不是製造仇恨對立,而是記取歷史教訓。

    在綠島人權紀念公園,因為交通不便,有一個地方很不容易有觀光客,那就是所謂的「第十三中隊」。

    1950年代,綠島的政治受難者大約維持兩千人左右,分成3大隊,每大隊再分4個中隊,共12中隊。

    「第十三中隊」其實是燕子洞附近的「公墓」。年輕生命在綠島不幸身故的悲劇很多,病逝、自殺、刑求至死、槍決,也有遠來探監的妻子,因為丈夫提出離婚要求而悲痛跳海自盡。

    台籍受難者遺體通常會被家人遷葬故鄉,但是,很多外省籍受難者,因為來台都是單身或家裡只有無助的妻小,很多都無聲無息的留在這裡,隔海遙望在台灣孤苦無助的家人,或更遠也永遠無從知情的中國雙親與妻小。

    可憐岸邊飄零骨,猶是深閨夢中人~~佚名

    這些悲劇,造成多少家庭破碎,國家暴力根本不分省籍族群。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3870868867432&id=1467109395

    【學者揭白色恐怖知名「虐囚監獄」真面目:毆打到接連吐血4天,蔣經國主導「文字獄」奪16命】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77806945833019&id=2496937133920003

  • 莫逆之交語譯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20 07:00:03
    有 4,178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蔣勳、林懷民等發起:「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池上榖倉藝術館特展

    【曾任臺大中文系系主任二十年的臺靜農先生是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也是備受推崇的書法家。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就曾對臺老師的書法給予至高讚譽:三百年來,能夠得到明末書畫大家倪元璐書法精髓者,「靜農一人也。」
    今年是臺靜農先生逝世三十周年。許多學生和晚輩深深懷念臺老師的學識、人品和他獨樹一格的書法,想為他做點事,因此有了這次在台東池上「穀倉美術館」的展覽:「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

    {內文}
    要了解臺靜農的人格和書法,可以從陳獨秀寫給他的信為起點,陳獨秀是中國共產黨創始者之一,五四運動的精神領袖,創辦《新青年》刊物,倡導「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兩人為安徽同鄉,抗戰期間在四川江津偶然結識,雙方書信往返百來封,是談學論藝的忘年交。

    (蔣勳\作家.藝術家)
    這封信是陳獨秀在1941年寫給臺靜農的,談到了沈尹默,沈尹默是蔡元培時代,被邀請到北大去教書法,臺老師尊稱沈尹默是他的老師,陳獨秀說這個人很用功寫字,下面筆鋒一轉,可是「字外無字」,意思是說,寫字之外好像沒有其它追求了,
    所以30年他的字好像都沒有變化

    除了書法 寫字,人生還需要有什麼樣的追求,對土地人民的關懷,對社會國家的關愛,陳獨秀對同鄉後輩的提點,臺靜農很早就親身踐履,也付出過代價,他在1924年進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和莊嚴 董作賓成為莫逆之交,隔年結識魯迅,共同成立文學社團「未名社」,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地之子》,以悲憫之心描寫「鄉間的死生 泥土的氣息」,魯迅讚許為「優秀之作」,1928年「未名社」出版俄國十月革命領導人托洛斯基的《文學與革命》,臺靜農因此遭羈押50天,1932 1934年又兩度因為「共黨嫌疑」遭囚禁關押,臺靜農在友人推薦下,1946年渡海前往臺大中文系任教,首位系主任許壽裳疑遭宵小殺害,接任的喬大壯返回上海後,1948年自沉蘇州河,風聲鶴唳 動盪不安的局勢下,中文系改由臺靜農掌舵,一任20年。

    (莊靈\攝影家.前故宮副院長莊嚴之子)
    臺老他在台灣居留,住的最久的,就是台北市溫州街十八巷六號,就是「龍坡丈室」,也是他的「歇腳盦」,那天也很特別,他說莊靈來來來,你陪我喝酒,我說臺伯我幫你拍個照片,就在這個「龍坡丈室」裡面

    臺靜農為成長茁壯中的中文系,打下堅實根基,奠定良好基礎,教學備課之餘,偶有散文小品,書法則是重要的心靈寄託,他曾說「每感鬱結 意不能靜」,「惟時弄毫墨以自排遣」。

    (盧廷清\實踐大學教授)
    臺先生自己說,他是一個「五四青年」,他對書法基本上是認為「玩物喪志」,所以很長時間只看並不去寫,他覺得自己寫得好是到台灣以後,臺先生的書法成就,特別是行草書達到了高峰,然後他的隸書也非常地,寫出一種比較寬闊的這種氣勢

    曾經撰寫專書的學者盧廷清認為,臺靜農以「書法體現人格」躋身為「百年內非常重要的書法家」,生前作品極受歡迎,除了嚴肅的文學期刊《中外文學》,女弟子林文月翻譯的《源氏物語》,暢銷武俠小說題字也出自他的手筆。

    (蔣勳\作家.藝術家)
    2020年的11月,是臺靜農老師逝世30週年,很多的臺老師的學生 晚輩,都還非常非常懷念他,幾位朋友聚在一起,就在想我們能不能來做一個小小的展覽,「致敬愛的臺靜農老師」表達我們晚輩對於他的一種懷念跟致敬吧。大家注意歷史博物館提供的這兩幅真跡,而且剛好跨越在臺靜農先生的兩種書法風格,一個是《石門頌》,像刀子走在石頭上的這種線條的力度,加上了明朝倪元璐的一種流動性的東西,杜甫的《秋興八首》「聽猿實下三聲淚」,那個三下面聲音的聲,淚水的淚,大概是這一幅書法裡面最漂亮的就那個線條的流轉,完全像淚水在漫漶。「大江東去浪淘盡」,我自己覺得臺靜農老師在《念奴嬌》的書寫當中,不只是對這個文學的愛好,同時其實講得更清楚,他景仰蘇東坡這個人,在對抗所有的災難 壓抑 痛苦的同時,怎麼去找回自我去釋放自我

    這不僅是一場書法展,有臺靜農文章 手稿,他與師友的魚雁書信,攝影家影像也停格時代氣息,寫真文人間自然互動的生活情狀。

    (莊靈\攝影家.前故宮副院長莊嚴之子)
    這個是有一年冬天,臺老就寫梅,我父親(莊嚴 前故宮副院長)在旁邊看他,都穿了那個長袍,因為那個時候臺北冬天也滿冷的,外頭又下雨,可是屋裡面我的感覺是非常地溫暖,這是跟大千先生在一起,這是在外雙溪的「摩耶精舍」,這時候他們三位常常會見面,大千先生的義弟叫張目寒先生,大概也就是同時間,他三個人就覺得,有必要大家想要聚會一下,那就目寒先生說,那就到我們家來好了,因為他那個附近可以買得到,油條 豆漿 燒餅油條,不曉得聊到什麼,大家笑得非常地高興

    池上穀倉美術館的展品來自史博館 故宮 兩廳院 台大圖書館等,以及臺靜農贈與學生的珍藏「酒旗風暖少年狂」由施叔提供。

    (蔣勳\作家.藝術家)
    陳獨秀的這個詩句,你會讓大家覺得好像他心裡面的那個火,那種對社會關心的火,一直是這麼溫暖 這麼熱的,這麼熱的在燃燒的,我覺得好像臺老師忽然年輕起來了

    「一春舊夢散如煙」來自林文月。

    (蔣勳\作家.藝術家)
    林文月老師他的外祖父,就是寫台灣通史的連雅堂,我覺得這個心情是非常特殊的,所以他寫過連雅堂的詩「青山青史各千年」,前面「一春舊夢散如煙」,那個字非常漂亮豪邁,寫到後面覺得空白不夠了,他就用小字把下面兩句寫完

    臺靜農書贈的隸書則長掛蔣勳廳堂。

    (蔣勳\作家.藝術家)
    「爛漫」這兩個字,有一點放縱自我,也有一點點的頹廢,那追求生命裡面的某一種很真性情的東西,這個叫做「爛漫晉宋謔」,下聯更清楚,就是「出入僊佛間」,一切如夢幻泡影的那種虛無的感覺,也把他個人個性裡面的某些東西講得非常非常清楚

    (盧廷清\實踐大學教授)
    「老去空餘度海心」,「蹉跎一世更何云」,「無窮天地無窮感」,「坐對斜陽看浮雲」,在那個世代的人,活下來真的不容易,所以臺先生才會說,要是沒有文學跟藝術的涵養的話,就沒有辦法活得從容

    (蔣勳\作家.藝術家)
    我們也更瞭解到,在一個可能亂世當中,如何活出人的一種生命風範,更可以瞭解他的不只是書法,他在人品在文字的書寫 在教育上,究竟堅持了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