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茱莉亞柴爾德食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茱莉亞柴爾德食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茱莉亞柴爾德食譜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謝金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魚食 我很喜歡把傳記跟傳主自己的作品對照著看,有時傳主為了種種人情不好說的事,傳記作者卻能旁敲側擊地找出來,尤其有書信往來就更好玩了。 在準備茱莉亞的餐會時,我再三查閱茱莉亞柴爾德的文獻,她曾經厭惡自己一事無成的人生、對自己究竟應該以何為人生目的也非常迷茫,但投入了廚藝世界後,一切都像找到了解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Ciao! Kit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法式紅酒燉牛肉(Beef stew / Boeuf bourguignon) 是一道用「時間」換來的美味料理,雖然不是那種三十分鐘可以上桌的快速料理,可是它的美味經得起考驗,難怪是法國經典名菜! 食譜:https://ciao.kitchen/beef-stew/ 長時間低溫燉煮後原本充滿筋性、...
茱莉亞柴爾德食譜 在 Raven Leewa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16:12:12
- Julie Child 茱莉亞·柴爾德食譜的紅酒燉牛肉的初挑戰。 - 隱約記得我似乎可能好像跟別人說過我不太在意過節,別被我騙了,我蠻愛過節的。也許不會發瘋的100%到處吊燈、弄個大到沒有朋友的聖誕樹、給全世界的親友聖誕卡片或是祝福問候的,但是內心還是有70%會想要讓自己過上幾天有過節情調的生活...
-
茱莉亞柴爾德食譜 在 Ciao! Kit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1-08 09:15:00法式紅酒燉牛肉(Beef stew / Boeuf bourguignon) 是一道用「時間」換來的美味料理,雖然不是那種三十分鐘可以上桌的快速料理,可是它的美味經得起考驗,難怪是法國經典名菜!
食譜:https://ciao.kitchen/beef-stew/
長時間低溫燉煮後原本充滿筋性、堅硬的肉塊被燉到直接用叉子就可以輕鬆分開的柔軟多汁,其他配菜也很精彩,咬下去會噴汁的蒜香蘑菇,甜美的紅蘿蔔、洋蔥,搭配味道很有深度的深褐色醬汁…
嗯~~~每一口味道都不斷轉換,美味小宇宙大~爆~發,一個多小時的等待好值得而且“人生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不是嗎?
這份食譜源自美國名廚茱莉亞柴爾德(Julia Child),在料理電影美味關係 (Julie & Julia)出現過。
食材清單:
150 g 培根 / sliced bacon
1500 g 牛胸肉 / 牛肩胛肉 beef brisket / beef chuck
1 根 紅蘿蔔(大的)/ large carrot
1 顆 洋蔥(大的)/ large onion
6 瓣 切碎大蒜 / minced garlic
1 小匙 鹽、黑胡椒 / salt, black pepper
2 大匙 中筋麵粉 / all-purpose flour
10~12 顆 珍珠洋蔥 / pearl onion (可省略/optional)
750 ml 紅酒 / red wine, preferably Burgundy wine (最好用勃根地紅酒,或是用不甜的紅酒)
500 ml 牛高湯 / beef stock
2 大匙 濃縮番茄糊 / tomato paste
6~8 根 新鮮百里香 / fresh tyme
2 片 月桂葉 / bay leaves
450 g 蘑菇 / mushroom
2 大匙 無鹽奶油 / butter
40 g 黑巧克力 / dark chocolate
1 大匙 切碎巴西里 / parsley (上桌前裝飾)
適量 鮮奶油 / whipping cream (上桌前裝飾)
看詳細食譜請到巧兒灶咖部落格:https://ciao.kitchen/beef-stew/
#一鍋到底 #紅酒燉牛肉
-----------------------------------------
追蹤巧兒灶咖 Ciao! Kitchen 看更多影音圖文食譜、料理科學與烘培技巧分享!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yCiaoKitche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iao_kitchen/
Website: https://ciao.kitchen/
-----------------------------------------
茱莉亞柴爾德食譜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魚食 我很喜歡把傳記跟傳主自己的作品對照著看,有時傳主為了種種人情不好說的事,傳記作者卻能旁敲側擊地找出來,尤其有書信往來就更好玩了。
在準備茱莉亞的餐會時,我再三查閱茱莉亞柴爾德的文獻,她曾經厭惡自己一事無成的人生、對自己究竟應該以何為人生目的也非常迷茫,但投入了廚藝世界後,一切都像找到了解答。
人生的很多事就像那一鍋洋蔥湯,心急是做不出好東西的,總得耐心地攪拌翻炒,直到它變得滑順香濃。
這是茱莉亞的人生,也是一份特製的手路菜單,50/50的青年主廚星師傅被我要求儘量遵循茱莉亞的食譜,實在是很不習慣~因為這已經是50年前的食譜了,法餐在這五十年中的變化太大,但透過回顧這份復古菜單,我們也一起回顧了法式料理在二戰後的傳播史。
2020春季的加場還有一些位子,請不要錯過:
1/28(四)晚上六點
2/24(三)晚上六點
歡迎填單~
茱莉亞柴爾德食譜 在 Ting's Bistro克里斯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蘋果派 一直都是我最熱愛的甜點之一大概僅次於冰淇淋🍦哈哈哈,兩種甜點都是跟 #乳製品 有關呢🤣
蘋果派作法單純、不難,用料跟許多法式甜點比較起來也相對不那麼難準備。這份來自於傳奇主廚 #茱莉亞柴爾德 不朽名著 #掌握烹飪法國菜的藝術 中的甜點食譜,即使搬到了2020年的現在,完全沒有退流行的感覺!
認識料理越久,越能感受到如果一開始就做好食材選擇成品的美味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即使是使用茱莉亞的食譜,一定也要親自選擇優質的 #鮮奶油 來製作蘋果派柔軟綿滑的內餡。通常我都選擇來自法國的鮮奶油,再依據實際預算去評估該買哪個價位的品牌~
最終的成品味道香濃、蘋果香之下蛋奶香充滿層次感,讓人忍不住就會多吃好多口,這時再配上一球打發鮮奶油更是無比的罪惡與滿足啊!
想要食譜的話歡迎在底下留言「食譜+1」突破+10就會分享給大家喔🤫
📍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tingsbistro
#歐洲鮮奶油 #法國鮮奶油 #EnjoyItsFromEurope
茱莉亞柴爾德食譜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同茱莉亞·柴爾德(Julia Child)將法國菜引入美國料理之中,豐富了美國飲食文化的內涵,「傅培梅」在台灣是阿基師之前最為家喻戶曉的廚師,她的食譜與料理節目成為台灣重要的飲食文化記憶,許多早年出國的留學生都會帶上一本《傅培梅食譜》,好在他鄉複製出自己心中的台灣家鄉味。
這篇來自【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上轉載自陳玉箴老師《「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一書的文章,帶我們重新認識傅培梅以及她對於台灣飲食文化帶來的影響與貢獻。這也認我們進一步思考:「什麼是台灣味?」
------------------------------
在中國文化傳統連續性的基礎上,傅培梅的第一本食譜介紹了100道菜餚,且依照中國地理區域分類。換言之,這本食譜所代表的不是傅培梅個人的創作,而是再現了中國代表性的地方佳餚,她在書中依照如下四大菜系(大致是中國的東、南、西、北部)四個地理區域介紹中國菜:
東部菜:以上海為中心,含江蘇、浙江
南部菜:福建、廣東
西部菜:湖南、四川
北部菜:京菜為主
在介紹各地區菜餚之前,傅培梅均以包含台灣、蒙古等地的中國秋海棠地圖示意,讓人一望即知這些菜餚的源起地,說明正是不同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造就了各區域不同特色的菜餚。
儘管食譜的主要功能是作為烹飪的指導,但食譜除了功能性的角色,也往往具有象徵與情感上的重要性,特別是當食譜承載了關於過往的回憶、涉及流離遷徙的族群時,此種在象徵上的重要性特別明顯。傅培梅的食譜即在中國歷史、地理連續性的基礎上,協助維持並強化了在台灣島上對「中國性」(Chinese-ness)的認知,也具體地傳承了中國各地的菜餚。
此種中國烹飪文化的連續性不僅是作者的自我宣稱,在當時的國際局勢下,美國作為台灣最重要的外援,也對此做了象徵性的背書。在傅培梅的中英雙語食譜中,為食譜寫序的作者即是前美國駐華大使馬康衛(1966-1974間派駐台北)的夫人(Dorothy McConaughy)。之所以由美國使節夫人作序,一方面因為馬康衛夫人自己是傅培梅烹飪班的學生,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這本食譜特殊的政治性。在書的前言中,馬康衛夫人讚譽傅培梅的廚藝如同藝術,並肯定她的食譜必定能「增進中美人民的友誼與雙方的利益」。該序言點出了,該本食譜不僅是烹調方法的指南,亦被賦予政治上的重要性,也就是當時中華民國與美國間友誼的象徵。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