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英法聯軍開港通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英法聯軍開港通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英法聯軍開港通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英法聯軍開港通商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金老ㄕ的教學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趁著中秋連假,我把《斯卡羅》追完了。 在整齣劇的結束,我可以好好的聊我對此劇的看法。當然,接下來內容會劇透,甚至是很大的劇透,所以不想被暴雷的,可以先行脫離。 不過我在不爆雷的情況下,先簡短的評論這部戲劇,那就是:「開始讓我滿懷期待,結束時讓我備感失落。」 至於為何會如此,那我要開始暴雷評論了,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chea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多台灣人搞不清楚 新界、九龍與香港島三大區域 到底怎麼割讓給英國的,其實他們不是全都是割讓 也不是一起給英國的 參考資料:圖解香港史(遠古至一九四九年) 作者: 周子峰 Terry補充資訊 一、英國外相是巴麥尊(3rd Viscount Palmerston) 二、英國為何要以香港作為殖民地...

  • 英法聯軍開港通商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2 12:30:26
    有 952 人按讚

    趁著中秋連假,我把《斯卡羅》追完了。
    在整齣劇的結束,我可以好好的聊我對此劇的看法。當然,接下來內容會劇透,甚至是很大的劇透,所以不想被暴雷的,可以先行脫離。
    不過我在不爆雷的情況下,先簡短的評論這部戲劇,那就是:「開始讓我滿懷期待,結束時讓我備感失落。」

    至於為何會如此,那我要開始暴雷評論了,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呀。

    .
    .
    .
    .
    .
    .

    按慣例,進入分隔線之前,在給不想被暴雷的朋友最後一次機會脫離喔。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卡羅的故事之所以讓我期待,是它的故事背景會帶到清領時期的台灣。這是個影視作品描述甚少的時代,所以對致力普及歷史的我來說,這在豈初就贏得我的肯定。
    而看預告,透過羅妹號事件(也就是美國遇難船員在今日恆春一帶被當地原住民殺害),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台灣錯縱複雜的族群問題,這當中牽扯了:閩南人(柴城)、客家人(保力)、平地原住民(社寮)、山地原住民(琅𤩝十八社)、外國人(美國)......這不僅是台灣在英法聯軍後,因開港通商政策會遇到的社會問題,直到現在,我國社會還是有眾多族群問題需要去處理以及彌合,所以這種古今相通並且對照的世界觀,也讓本劇一開始充滿了話題性。

    本劇在場景還原上很用心,甚至還讓許多演員使用多種語言進行對話(例如等一下會重點提到的蝶妹,她身為翻譯,就在本劇中使用:客家、閩南、排灣、英語,進行對話)。
    另外透過不同人群的不同立場,去切入當時本就複雜的環境,這種多元化的是腳是值得肯定,也會是非常有深度以及魅力的特色......本來應該是這樣啦。

    好話說盡,接下來我就要說本劇給我最直接的感想了,那就是:敘事極度失敗!因為非常突兀以及不連貫!

    其實在第一集上映時,就有很多人說:「怎麼場景一直切換來切換去?好破碎而且看不懂呀!」
    我自己本身有歷史方面的專業,所以看第一集是不會有以上感覺,但是一部戲劇如果要讓人必須先有一定程度的先備知識才能入手,那觀影門檻就會提高,既然製作團隊是想讓人認識歷史,那以上的批評的確就會是種警訊。

    但這還不是我覺得最嚴重的,本劇讓我傻眼及吐血的......是連最基本的台詞接續都很詭異呀!

    像原住民首領─卓杞篤,遇到他妹妹跟漢人所生的原漢混血姪子─阿杰,當時兩人有這麼一段對話。
    卓杞篤:「你有對母親的記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死了。」
    卓杞篤:「難道沒有開心一點的回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的時候,被客家人用死貓死狗扔。」

    坦白說,如果我是卓杞篤,我反應會是......衝去把阿杰爆打一頓!然後怒吼:「說!你是不是智障?叫你說開心的事,你跟我講死貓跟死狗!」

    印象中是在同一周播放的內容,當時卓杞篤並不知道阿杰以及他的姊姊蝶妹,跟自己有親戚關係。結果卓杞篤逮住了私自入山的姊弟倆,之後開始跟他們對話。
    對話到一半,卓杞篤突然說:「姪女,我怕別人會利用你......」
    我看了當場傻眼,你不是不知道他們兩個漢你有親戚關係嗎?怎麼說著說著又知道了?當然我可以理解在你抓住他們的過程中,可能無意之間得知了真相......但你好歹演出來呀!
    完全沒做任何交代,從上一場景雙方彼此敵視,到下一場景突然含情脈脈......超奇怪的好嗎!

    說到蝶妹,我真心想批評這個腳色在本劇中的表現,就是永遠一臉苦瓜臉,然後講沒幾句就哭出來......好煩呀!
    我當然知道你身世很慘,所以一開始的場景總是一副苦瓜臉,我覺得非常符合腳色氣質。但你12集下來,幾乎苦瓜臉,這就太沒情緒轉折了吧?
    甚至很多場景,本該應該要很有衝擊力,但蝶妹依舊苦瓜臉,簡直莫名其妙!
    例如第二集,蝶妹知道父親死了......一滴眼淚都沒流?一點傷心的意思都沒有?還是跟先前一樣的苦瓜臉?這是怎樣?這父女關係不是不合,簡直是疏離呀。
    好,你說蝶妹跟父親感情不好(但戲劇中沒交代,別跟我說小說中有提到,觀眾沒有義務一定要讀完小說才去看小說改編影視作品)。那她跟母親很有情感連結吧?這是劇中有表現出來的。
    結果蝶妹遇到當初驅逐得重病母親的仇人時,用槍抵住他,然後用超級一貫且虛弱的語氣說:「你害我母親,還我母親命來。」OMG......就這種平常且虛弱的語氣,真的是跟殺母仇人吶喊?你喊用力一點好不好?你在演戲ㄟ!多一點張力好嗎?

    我之所以這樣一直噴蝶妹,不是對演員有意見,是覺得製作團隊在情緒安排上很有問題呀!情緒應該是要有落差,這樣更能有相互烘托的效果。
    就好像最後一集,蝶妹少數出現有笑臉的場景......這不是很好嗎?蝶妹的笑,象徵她從族群衝突的矛盾感得到解放。而我相信,在劇中有很多時候的遭遇,蝶妹應該都是有情緒波動的。她遇到李仙得趕回來救她,應該會有詫異以及感激的喜悅;她遇到卓杞篤的斥責,應該會有委屈以及懷疑;她遇到保力的人,應該會充滿憤怒。
    結果這當中就只有:苦瓜臉、哭、苦瓜臉、哭、苦瓜臉、哭......這兩種演藝方式做切換,我看的好膩以及好煩呀!導演怎麼沒有是著把演員的情緒給逼出來呢?還是你都只有重視演員是否有把各種語言的發音講對而已?

    說到最後一集,我不得不提那超雷人的「風祭司回溯時間大法」!
    好啦!我知道製作團隊應該是想表達:「族群間的全面衝突,最終沒有人會有好結果」,這可以跟史實中,原住民與渥國人達成和平協議做很好對照。
    可你安排的超突兀的!尤其這部戲大部分時間給人是要走向嚴謹的歷史劇,結果鄰近結尾你給我來一個玄幻色彩情節?製作團隊是在耍人嗎?
    如果說是要用假定的戰爭,作為一種場面氣勢浩大的高潮,那我覺得不但做的失敗而且大可不必,因為......這個結尾戰爭場面也沒做的很好。(不是說有幾枚爆炸,就叫場面浩大,你以為自己是麥可貝嗎?)
    如果要跟我講經費不足,那又何苦一定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又超突兀的場景?還不如把這段的經費,和劇情中段有出現的美國軍隊攻打原住民做一個合併,把唯一的戰爭場面做到更好,好過兩種不怎麼樣的戰爭戲。

    這樣看下來,我最想表達的是:本劇團隊連說故事都沒說好。
    歷史劇,它的本質是戲劇,也就是說故事。考據、服裝物品還原,這些是配料,做的好有加分,但故事才是最重要的主菜,試問:一個配料精緻但主菜不及格的料理,這是一道好料理嗎?

    也別跟我提「人家畢竟努力了」之類的話,正因我知道他們有努力,我更希望他們能達成自己訂下的目標,那就是:能賺錢。
    這部戲在我國,還可以因為主場的感情因素給予支持,但這樣的品質,能夠外銷嗎?而外銷可是曹瑞原導演,自己訂下的目標,以目前的成果,我只能說:這樣的貨,真的很難拚外銷。

    以一個喜愛歷史,並且我是真心支持歷史劇的觀眾(不然我幹嘛花時間看完12集,而且還花很多時間打這篇評論),我覺得,先說好一個故事才是吸引人的原動力。
    像是雷利史考特的「神鬼戰士」,他有沒有魔改歷史?有呀!還改的很誇張。但人家故事清晰,而且起承轉合做的非常流暢且有力,即便不了解羅馬文化,都能被帶入到故事當中,然後透過美術場景以及其中的歷史元素,真正被那個時代以及故事吸引。
    又比如日本電影「阿基米德大戰」,這部以大和號為主題的電影,全片只有開場有戰爭場面(但那一場卻又足夠吸引人了)後面都是利用情節讓人去帶入角色的心境變化,還有對戰爭的反思。

    其實在斯卡羅最後的場景及橋段,非常有好萊塢電影的公式化表現,這當然有一些壞處,就是沒有特別深刻或特色,但大致上是個平穩且有做到位的結尾。
    要說本劇的團隊完全沒參考其他戲劇的安排,那我是不相信的。(順帶一提,像是烏米娜公主訓練阿杰有關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天哪,我覺得根本是阿凡達情節的複製貼上,雖然也不是說不行啦,而且這麼做有成為後面情節的一些伏筆,但過程還是有點突兀到讓我笑出來。)
    所以我期待日後我國還有歷史劇的機會,能夠在眾多前人的基礎上,一次次的優化及強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於很多人會討論本片的一些政治立場,像是李仙得是否有被美化之類的。
    我只能說:每個人本來就有每個人敘述的方式。
    像我舉「司馬懿VS諸葛亮」,有些人會覺得諸葛亮始終佔據主動的壓制對方,但也有些人覺得是司馬懿敖死了諸葛亮。就連史書,在諸葛亮的章節,會記錄他打敗司馬懿,但同一場戰爭,在司馬懿的章節中,卻又是紀錄他曾經打敗諸葛亮。
    所以美化與否,眾人皆可評價,或者......也由得眾人評價。

    我倒是覺得本劇的最大看點,其實是周厚安飾演的必麒麟。
    除了周厚安是本劇中,我覺得最能駕馭多種語言的演員(當然這跟他說其他外語的比例多寡也有關,而且他本來就是中美混血,有他的天生優勢),必麒麟在史實中,其實代表著亙古一致的觀點,那就是:利益。
    必麒麟他是一位商人,商人做的各種事情,最終都會回歸於利益的考量。事實上,人不為己那才叫奇怪。
    當劇中的李仙得口口聲聲說要帶入文明,當劇中的劉明燈說要建功立業,我覺得必麒麟那句:「我準備推廣蜂蜜鴉片。」還有當李仙得詢問他想要什麼行動,而他回答:「我覺得我想要回打狗,運輸更多的蜂蜜鴉片來賣。」
    我整個開懷大笑......因為這真是無比真實呀。什麼價值、什麼正義、什麼正確,在資源以及利益面前,通通都要坦誠,也通通都不好使。
    其實承認自己想獲益,有時真的不討人厭,起碼我覺得實在且實際,而且有規則有邏輯,可以坐下來好好交談溝通,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我同樣喜歡水仔這個角色,只是相對於擁有外國人優勢的必麒麟,身為勢力最弱小的土生仔,水仔只能夾縫求生存並謀取自己乃至整個村莊的最大利益,所以很多時候,他也成為最沒有選擇權的悲哀小人物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我對斯卡羅的看法。
    如果想要對斯卡羅的真實歷史有更多認識,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近期都有不少的科普知識,而我覺得斯卡中一個優點,是它的確有帶動後世人們對歷史的好奇,這也是我肯定這部戲的部分。
    那各位看過斯卡羅嗎?認同我的看法嗎?或是不認同我那些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喔。(不過希望留言的情緒不要太大,起碼不要上來就先開大呀。)

  • 英法聯軍開港通商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31 09:00:00
    有 163 人按讚

    因為基礎教育的緣故,多數人認識清末民初的歷史,都是靠著歷史課本上的史觀。這些年因為中國崛起,大量的歷史書籍出版,同時伴隨著更大的網路歷史文章。但這些史觀多數都有著極深的中國民族主義思維,像是1840鴉片戰後,大清帝國衰頹,華夏民族遭到歐美強權打壓的意識形態。在此類意識形態下,很自然的就會忽略歐美在中國的種種投資和建設。我曾有個疑問,就是歷史教科書上從未提過上海和香港的建設,只在幾項條約中隱約提到開港通商,當上海成為教科書中的地名時,已經是蔣介石兵推上海甚至清鄉。對我來說,這很令人感到錯亂,上海和香港兩大城市,好似無中生有的出現。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到最後唷

    上海本是個甚麼也不是的小漁村,香港也只是個小漁港島。對我來說,上海的形象圓滿於白先勇《台北人》中的兩個女人,尹雪艷和金大班的身上,都有著她們對上海繁華形象的追憶。香港的形象更是深刻,我記得張愛玲筆下《第一爐香》,自戰亂的上海來香港避難的葛薇龍,被繁華的燈紅酒綠陷入深淵,也記得《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和范柳原的愛情,在歷經日軍持續不斷的轟炸後,得以共結連理。此外更有無數的中國諜報片或戰爭片,以中日八年戰爭為題,其場景都選擇了上海或香港為背景。但對於這時期的上海或香港卻是懵懵懂懂,我們或許知道上海有不同國家的租界,且有著一定秩序和現代化,卻從不清楚這些建設從何而來。

    《從上海到香港,最後的金融大帝》是 野人文化 所發行的新書。本書帶給我的收穫不可謂不大,雖然在封底上寫著是沙遜和嘉道理兩個猶太家族的故事,但其實更近似於以西方資本的角度,講述兩大家族於鴉片戰後逐步投資上海與香港,中間歷經了英法聯軍、東南亞橡膠投機、大清垮台、蔣介石清鄉、二戰、國共內戰,以及共產黨治理下的中國等歷史事件。因為歷史教育之故,我們能理解這些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卻難理解對於當時外資在其中的影響力或觀點。

    舉鴉片為例,我們在課本上只知道英國人販賣鴉片給清國,並藉此大賺來自清國的白銀,通常的印象還會加上電影裡的「東亞病夫」匾額。但事實上,當時就連英國本土也不見得對鴉片有反感或禁止。就連英國貴族喬治三世或四世,都是鴉片的愛好者,甚至大部分的英國人都曾吸食過鴉片。對於當時在大清的外資來說,不過是將本土的流行商品外銷罷了,雖然本土也並非沒有對此類商品的批評就是了。我們也很難從外資的觀點,理解兩次鴉片戰爭的不同點在哪裡。從本書的內容中,我們就能清楚1840年雖然開港通商,但鴉片卻依然是非法商品,需要靠走私進入中國。而只有怡和洋行有足夠強大的人脈有能力走私,當時沙遜家族不過是鴉片的幾個主要供應商罷了。直到1860後,鴉片才合法化,沙遜家族靠著販賣鴉片發了大財,才有了後來的上海大亨。

    香港的嘉道理家族亦然。他們家族早年也在上海發展,有著龐大的投資、資產和建築,著名的大理石宮就是嘉道理家族的故居。直到二次戰後,家族轉移重心到香港發展。半島酒店、纜車、中華電力公司,都是嘉道理家族的資產。70年代末期,配合鄧小平政策,嘉道理家族甚至牽線了英國柴契爾夫人。除了影響了大亞灣核電廠的興建,也間接參與了英國歸還香港於中國的種種因素。

    《從上海到香港,最後的金融大帝》是本內容豐富的書籍。若齋友你對於這段清末民初的歷史有所了解,肯定對這本書深深著迷,並在字裡行間期待著下一個歷史大事件的發生。你能從這本書中,理解上海和香港是如何透過外資發展,也能清楚為什麼大清與中華民國即便多次與他國戰爭,但上海與香港的發展卻不怎麼受到影響,甚至放在全球來看,上海當時的發展速度都是極其驚人的。你更能理解外資為什麼早早就站在腐敗國民黨的蔣介石身邊,而非其他軍閥甚至共產黨旁邊。本書有相當篇幅,講述共產黨奪得上海以後,那些外資被迫放棄資產和不得不作為共產黨下人質的種種歷史。齋主很是推薦這本書,給酸齋的所有朋友,只要你對近代中國史有興趣,這本書能帶給你截然不同的看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0111

    本次 野人文化替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二本電子書(博客來)作為贈書,只要齋友你滿足以下條件,就有機會得到活動贈書唷。

    只要你在6/6(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 野人文化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 英法聯軍開港通商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28 00:00:04
    有 1,284 人按讚

    【打狗開港162年-現代高雄的先聲】

    你知道嗎,162年前的今天,是打狗港正式「被開港」的日子。


    1858年,清國在第一次英法聯軍戰爭戰敗後,陸續和各國簽訂條約,其中6月26、27日與英法代表簽訂的條約中,便包含了開放打狗、台灣(安平)、淡水、雞籠為通商口岸,象徵長久的鎖國情況被打破,台灣正式向世界開放。


    巧合的是,同一年8月,日本和美國簽訂《日美修好通商條約》和《安政條約》(美、荷、俄、英、法),正式「開國」,鎖國告終。


    在日本史裡面,「開國」是重要的轉折點,除了讓日本走向世界,間接影響了日後的明治維新,其意義主要是正面的。然而,在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史觀裡面,「開國」卻是動搖天朝秩序的奇恥大辱,我們的教育長期被中國黨欺騙,也塑造了我們的世界觀,而對這影響城市、影響台灣的轉淚點冷漠以待。


    在大航海時代,台灣一直是東亞貿易的重要中介站,鄭王國也是一個重視海上貿易與海軍的海權國家。然而,當清國佔據台灣後,卻把台灣當成可有可無的邊緣殖民地隨便經營,也讓台灣與世界脫節了200多年。而當西方文明再次挑戰古老腐朽的清帝國,英法美俄列強不約而同,都要求將台灣放在第一波開放的口岸中,甚至在英法的名單中,台灣的港埠就佔了清國1/3之多。


    比起內陸思維的中國政權,是西方更早發現台灣的重要性。


    1858年僅是一個象徵,在這之前,美國東印度艦隊早就來台探勘,認為台灣是太平洋沿岸優良的加煤站與貿易基地,甚至在1855年,三家洋行共同聘雇的科學號(The Science)波特(George A. Potter)船長,還與台灣道台瞞著清廷偷簽協約,取得打狗港貿易特權。


    而在那之後,英國的首任駐台官方代表史溫侯(Robert Swinhoe)是在1864年才在打狗設立正式的海關與領事館,這座海關負責台灣南部,甚至連安平也是其支關。然而,在19世紀,打狗港卻受限於港內暗沙不斷淤積漂移而發展受限,讓港口僅限於今日的旗津與哨船頭之間。其中旗后是本地人的聚落,而哨船頭和北側的打水灣(Freshwater Creek)就成了洋人的租界,興建有海關、領事館、領事官邸、稅務司官邸、也有洋人墓地。


    雖然在日本佔領台灣前,打狗發展仍在安平之下,甚至在1884年清法戰爭期間,打狗港入口還一度被堵塞,但這一段「打狗開港」的歷史,卻仍是打狗港躍升台灣大港,帶領台灣走向國際的前奏。打狗是在中國箝制台灣發展的魔掌被移開後才得以興起,是經過英國與日本的建設才有起飛的基礎,這是中國黨不願告訴你的主旋律。


    時過境遷,如果遊客拜訪高雄,要回顧大港如何開港?初期發展遇到哪些挑戰?在世界扮演什麼角色? 就只能從英國領事館的少數介紹中略知皮毛,在港史館中沒有,在歷史博物館中沒有,在哈瑪星的觀光體驗中也常被忽略,這是很令人遺憾的! 也希望新市長在興濱計畫的呈現,在高雄舊港區的文化觀光中,能把「開港」的起源帶入後人的體驗之中!

  • 英法聯軍開港通商 在 cheap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6-20 17:40:07

    很多台灣人搞不清楚 新界、九龍與香港島三大區域
    到底怎麼割讓給英國的,其實他們不是全都是割讓
    也不是一起給英國的

    參考資料:圖解香港史(遠古至一九四九年) 作者: 周子峰

    Terry補充資訊
    一、英國外相是巴麥尊(3rd Viscount Palmerston)
    二、英國為何要以香港作為殖民地,殖民地部大臣於1843年致函港督訓令已言簡意賅:「香港的佔領,不是為了殖民,而是為外交、商業接觸及談判,管治在華境內英僑,處理與清國的貿易。」相對人口眾多的舟山及幅員廣大的臺灣,香港在達到這些目標的同時,其成本也低得多,同時靠近英人熟悉的澳門、廣州,於航運貿易與資金運轉都較為方便,故此乃英國最終選擇香港,而非舟山及臺灣的主因。其次,廈門、上海、寧波隨五口通商開港貿易及得准租界(settlement,跟租借地不同),英國已達目的,無需續據舟山及臺灣。  
    三、1860年英清《北京條約》列明割讓的九龍,為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司及昂船洲,大概只有6.5平方公里。英國奪取主因為軍事角度(維港兩岸,昂船洲為海軍基地);而九龍全境要到1897年以租借形式取得,該部份被稱為「新九龍」;有何不同?按法律新九龍的土地是英國向清國「租借」,故新九龍業主需向港府交地租,而割讓的九龍及香港島,只需繳付極低的象徵式地稅。
    四、英國向清廷要求租借新界,主要不是要「佔便宜」,而是平衡列強在華利益,制止其他國家瓜分中國,從而保護自己在華的龍頭地位。要知道英國對華一直都期望用最低成本「要全部」而非「要最好」,這也是英國十九世紀帝國外交最大的困擾-說到底就是「不划算」,因她每走一步都會有其他國家跟進。(可參見國立臺灣大學王世宗老師《英國十九世紀帝國外交》一課。》

    大家好,我是cheap,這個頻道將用很簡單的方式
    像是電玩畫面或是可愛的插圖
    帶你了解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https://discord.gg/ymNuMVg

    Zorro遊俠佐羅 http://tinyurl.com/y2nx79au cheap朋友的頻道

  • 英法聯軍開港通商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11-07 20:33:15

    為什麼天龍國從南部跑到了北部?而當時稱霸世界的臺灣茶葉和大稻埕又為何悄悄沒落了呢?
    上一集『才,才不跟你們玩呢!傲嬌的中國海禁。』http://bit.ly/2fqXh2m
    霧面!超厚!全彩!五小福L型文件夾.現正熱賣中 http://bit.ly/2eeXFBg
    -
    鴉片戰爭後,大清國被迫開港通商,當外國的商船來到了臺灣的港口,臺灣三寶:砂糖、茶葉、樟腦,也開始推動了臺灣的經濟巨輪。
    但是,為什麼茶葉的崛起不是出現在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艋舺,而是在大稻埕?
    大稻埕的茶葉霸權又是因為什麼而漸漸沒落呢?

    本集關鍵字:鴉片戰爭、英法聯軍、艋舺、大稻埕、茶葉
    本集特別感謝Howhow 與 星期天 友情客串!
    https://www.youtube.com/user/jasonjason1124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dayright
    -
    想讓黑啤、藍地、紅瑰、黃紹、白米陪你一起上班上課嗎?
    質感爆表的五小福L型文件夾,現在購買只要 $199!
    現在就上臺灣吧線上商城選購吧! http://bit.ly/2eeXFBg
    -
    更多臺灣吧節目!
    「客客客棧」節目全集 http://bit.ly/hahahakka
    「木擊者」節目全集 http://bit.ly/123voter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節目全集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
    臺灣吧訂閱集資 https://taiwanbar.cc/subscribe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bit.ly/subscribe-taiwanbar
    臺灣吧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臺灣吧線上賣場 http://bit.ly/TaiwanBarShop
    合作邀約 taiwanbarstudio@gmail.com
    -
    主題曲:
    DJ Hua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作曲:煉獄小僧■編曲:煉獄小僧
    Solace - Scott Joplin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bubbly march”, “run amok”, “Batty McFaddin”, “Scheming Weasel faster”, “The Complex”, “Hamster” March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參考資料:

    林滿江,《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池宗憲,《台灣茶街》臺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