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記者節
#沒寫出的報導
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資訊流通方式的改變,成本的壓縮,媒體與社會互相影響的墮落⋯⋯
「記者」這個職業已經不再是說出來光鮮亮麗的職業,還有越來越多的標籤,「少時不讀書,長大當妓者。」當酸民批評媒體為惡的同時,自己也正扮演著與惡零距離的角色。
.
我曾經離開過新聞媒體業,原本...
#九一記者節
#沒寫出的報導
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資訊流通方式的改變,成本的壓縮,媒體與社會互相影響的墮落⋯⋯
「記者」這個職業已經不再是說出來光鮮亮麗的職業,還有越來越多的標籤,「少時不讀書,長大當妓者。」當酸民批評媒體為惡的同時,自己也正扮演著與惡零距離的角色。
.
我曾經離開過新聞媒體業,原本以爲不會再回來了,但後來我還是回來了,這部分可以未來有機會再談(如果記得的話😅)。
.
命運的各種神奇安排,我從點閱很熱門的寵物記者,變成點閱很難賺的藝文線記者,為了少有人在乎的文化而努力。然而文化是無所不在的事,卻像空氣品質,當你吸到清新的空氣很有感,但大多時候差一點、稀薄一點也無感。
.
這感受有時候像是「另類的寒冬」,當然我還是很努力在夾縫中取得各種平衡,也從不後悔回來。
.
這段日子裡,我曾經在某個半公開的採訪場合,聽到一位朋友同時也是講者之一,說了一個很悲傷的經驗,她說到哭了。當時所有媒體都離開了,只剩下我,如果不在乎她的個人感受,我可以直接寫出她的故事,嗜血地下一個聳動的標題,賺取可能不錯的點閱。
.
但如果我這樣做,不但會毀掉一段友誼,也會毀掉她的一天甚至一生。
「沒有必要因為一篇文章,毀了一個人的一生。」這是資深媒體人房慧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
即時那些人對你來說,只是過客,也許有些人不會在乎。
甄嬛傳也有說過啊,「再冷,也不該拿別人的鮮血來暖手。」
.
我後來跟那位女孩溝通,她一開始也不希望我寫,但我說明自己的出發點和處理方式後,讓她想一想。過了兩天,她回覆我,說她準備好了,而且她信任我。
.
但是兩天後,換我打消念頭了。
我知道我還沒有準備好,或者說,我很清楚這個社會、我們的網友還沒準備好,也可以說我的能力還不夠,各種條件都不夠好到能將這個故事傳達出它真正的深意,那個埋在一層又一層表象悲劇下方真正的核心、真正的禮物,我認為我還沒有能力送出去,大家也沒有辦法真正收到。
我不能說都沒有人會懂,一定會有人懂,但我可以預料,更多的是那些只看表象的人和酸民留言。
這個故事很沉痛,但深處有豁達和另一層意義,但我捨不得故事的主角被謾罵。
.
只要不是涉及大眾權益必知的事,保護受訪者一直是我某程度的固執,再多的點閱也不能摧毀和取代。或許是因為曾經不小心傷害過人,也看過那些被傷害的人,甚至自己也被傷害過的感觸吧,當你站在一個麥克風前,無論音量大小,越有影響力越要小心殺傷力。
.
或許有一天,有機會分享那個故事吧!等到各種條件更具足的那一天。
.
發這文不是想要騙什麼讚美,這幅畫也「不是」針對我個人的工作情況,而是泛指在整個媒體圈裡打滾的媒體人,面對的各種複雜的指標、挑戰與攻擊。這個行業並不好做,辛苦跟困難的地方我不想在此贅言,因為有太多複雜的情況。當然會有人簡單的說「不爽不要做」,這樣的結論當然很容易,可惜在這世道,凡事都不是這麼容易的。
.
媒體的墮落與亂象其實不是台灣才有,國外新聞也常常有很瞎的,而且媒體的眼球狹隘,其實也反映了社會眼光的狹隘。滴卡上隨便一篇戰男女誰該付錢的文、靠北男女友一篇抱怨渣男或渣女負能量,點閱永遠是一篇認真專題的十倍以上。我們的人,彷彿能量無處釋放,花了大把時間把怒氣和不滿發洩在一則又一則的網路留言,有時候我生氣,但生氣的背後更多的情緒是覺得可悲。
.
我也看到還有許多記者同業都很努力,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離開雖然是最容易的做法,但依然還有很多人一起為這領域找希望,況且離開,不一定能改變什麼。
.
好了不扯了😂
在這特別的節日,敬所有同事和仍在努力的同業們!
#記者節快樂
也謝謝,沒罵我的網友們!
#Hannah是我的英文名字啦
英文新聞標題大小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沒有蘋果日報的七月一日,香港的報紙就長這樣,太陽升,東方紅。2021直接變1984。
同事陳虹瑾蔣怡婷寫的《當蘋果落下》,照片來自Thomas Kuo(顧爾德)臉書。
《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落地香港,不到1年,剛過26歲生日的香港《蘋果日報》也落地了。
6月17日起,《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在短短1週之內被迫關門。直至截稿,至少有7名《蘋果》員工被抓,除了管理層級,更有負責撰寫評論者,港警並警告,未來不排除逮捕更多蘋果人。
蘋果終究沒能撐到今年七一。中共歡慶建黨百年的同時,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在急速死亡。曾是新聞自由堡壘的香港,在無國界記者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從2002年的全球第18名,摔到2021年第80名。
本刊訪談的15名前香港《蘋果》員工,在《蘋果》年資最長者達25年半,最短者僅5個月,他們之中,不乏在《國安法》正式生效之後,仍堅持到《蘋果》報到的記者。走過自由的黃金年代,香港新聞界最壞的時刻可能還沒到,有人卻說,最壞的年代,最需要記者。
6月23日,收到《蘋果日報》正式停運的消息時,Ruby(化名)在旺角的咖啡店裡看著手機的新聞標題,幾乎不可置信。手機不斷彈出同事傳來的訊息,「回公司、回公司」,她忍不住流下眼淚。
工作最終日 公司的死期
2018年,Ruby加入《蘋果》港聞組擔任記者。這是她畢業後的第1份全職媒體工作。最初,她寫人物專訪、城市裡大大小小的人情故事,但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反修例運動與香港政治環境變動最劇烈的時刻。「我好像是專門寫抗爭新聞…由2019年開始,全部的東西都是和抗爭有關。」
前一天,她已交出在《蘋果》的最後一份稿件。她想轉換跑道,幾週前辭職,只是沒想到,原訂工作的最後一天,竟成公司的死期。
香港《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深夜正式生效,阿婷(化名)在7月進入蘋果工作。其實,當時她也拿到其他媒體的工作機會,會選擇蘋果,有2個原因:「我待過親建制的媒體,想試試香港最自由的媒體;還有,我想見證歷史。」入職不到1年,歷史突襲阿婷和她的同事,她嘆:「大家都知道這一天會來,但來的時候,每個人做100次準備都不夠…」
6月17日清晨,港警以「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香港《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等5名高層,隨後正式起訴張劍虹、羅偉光,並凍結《蘋果》3間相關公司共港幣1800萬元資產。其後,警方動員逾500名警力搜查壹傳媒大樓,並帶走44部電腦和大量新聞材料。6月21日,黎智英顧問Mark Simon透露,《蘋果》缺乏資金,可能在6月25日前會被迫關閉。
恐懼纏繞著蘋果辦公室。6月21日下午,陳沛敏表示,如果同事決定辭職,可以不用通知期,即時生效。負責國際、突發及英文版的主管相繼離職,動新聞和財經版亦停止運作。6月23日,警方拘捕筆名李平的蘋論主筆楊清奇,《蘋果日報》當天表示,基於「員工安全及人手考慮」,宣布將提早於當晚關閉,並在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
法治框架中 紅線在哪兒
滂沱大雨中,Ruby搭計程車趕回將軍澳壹傳媒大樓,路上買了5份《蘋果日報》,想回辦公室後分派給同事。2天前,她和一群同事像去戶外教學一樣參觀公司的印刷廠。看著機器吐出一份一份滾燙的報紙,她說當時有種看電影《Spotlight(驚爆焦點)》時的感受。《Spotlight》講述的是《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如何揭發天主教會在波士頓性侵兒童醜聞。「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做傳媒的人來說,那個moment都是一件好浪漫的事情。這是一個大家同心合力的結晶。」
但過了這一晚,這些都要成為歷史。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表示,從以《國安法》起訴黎智英,到拘捕公司管理層、打壓《蘋果》,這些動作背後,港府想傳遞給香港新聞界訊息很簡單,「就是做報導、做評論、做新聞工作是會有後果的。」他指出,香港新聞界在《國安法》落地後的一年內經歷多次打擊,例如整肅香港電台、撤換有線電視與《Now新聞》高層,又例如記者蔡玉玲運用查車牌資料做報導,就被控「虛假陳述」並遭定罪。「整個氣氛都是對新聞業不友善,是不是記者知道太多事情,對整個(政府)管治會不好呢?」
《蘋果》熄燈後2天,香港政府公布新人事任命,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出任保安局局長。以往,政務司司長這個香港政府的「第二把交椅」均由政務官擔任,李家超上任後,成為首名具保安局背景的政務司司長,香港負責制定政策的機構和實際執法的機關,現在都由有保安局背景的人出任。
6月23日,李家超在接受商業電台專訪時表示,《國安法》公布1年來,國家安全的嚴重風險已降低,但須防範資金以「基金」形式透過「媒體、藝術、戲劇」等「軟性」途徑進行思想方面的滲透,「宣揚港獨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訊息」。對傳媒的整肅,可能尚未到頭。
陳朗昇觀察,香港的傳媒工作者一直站在法治的框架中思考紅線在哪裡?到底什麼樣的報導、評論會有問題?但從特首到警方,沒人說得出標準在哪裡。「不是法律,而是政治問題。」他說.......
·········《蘋果》前總新聞主任李家聰是《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的負責人,今年6月從《蘋果》離職,卻以特約方式持續參與節目製作,對外他都說:「離職原因很複雜。」《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是他去年八月底一手規劃的節目,彼時,香港2家主要電視台《Now新聞》及有線新聞台均有高層人事異動,立場親中的空降新團隊引發電視台大批記者離職,「網路上很多年輕人說,現在沒有一個可以看的電視台了,都給建制派說話了,《蘋果》可不可以開一個新聞播報?」
「我想了很久,很想做,我主管、最近被捕的(動新聞總監)張志偉就跟老闆提,他(黎智英)一口就說,『應該做,馬上做。』那是(去年)810大搜捕後,黎智英被抓進去調查,2天後放出來時,」李家聰在電話那頭笑道,「《蘋果》是很奇怪的公司,很自由,沒有規範,可以讓你不停做你想做的事情,黎智英是不能停下來的人,隨時有新想法,要做就做,企劃案都無需提。」於是他和團隊從零開始,訓練同事當主播,用現有機器建出「很山寨」的攝影棚,不到1年,《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每日直播都有1萬多人收看,最後一天直播甚至有3萬6千人在線觀看,單集點擊率已近40萬次,「香港話講,我們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的味道』。」
彼時親民主派的香港新聞台節目正在消失,「像是47人案(47名泛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審訊,我們都會在法院門外做直播,別家媒體肯定不會放在重要位置,但我們用一整節15分鐘做,人家不敢做、怕做的,我們更應該站出來。」
國安法逼迫 當局眼中釘
港聞靜態組採訪主任蔡元貴工作到公司營運的最後一日。他1999年入職,至今已22年。他說《蘋果》政治立場向來鮮明,這些年受到不少壓力。「2019年之前,報紙和網路經營狀況很差,被一些廣告商杯葛嘛,就算政府不搞我們,可能也會很辛苦。」但他回憶,自他入職以來,《蘋果》的編採政策從沒因政治壓力而改變。「從1999年開始做,感受到外界政治壓力越來越緊縮。所以在《蘋果》好幸運,當很多人都不敢講話的時候,你還敢講。」
但今年4月開始,前所未有的壓力,逐漸逼到《蘋果》眼前。4月15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會依照《港區國安法》「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對國家安全事宜的處理」,時任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強調「假新聞和國家安全直接有關」,將採取調查,並影射批評《蘋果日報》。5月17日,香港警方根據《國家安全法》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多數股份,及黎智英擁有的3家公司銀行帳戶內的資產。當天,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停止印製報紙。
報導不具名 是認輸了嗎
5月底,港聞組記者阿凱(化名)身邊已有4、5個同事離職,其中包含他的主管。當時,除了年資淺的同事,還有一批中高層主管離職。阿凱證實說,「當時真的有幾個中高層的人走,他們對外都說是個人理由,但其實也是透露《蘋果》可能會關,記者可能會被抓…」那幾個月,公司迎來更詭異的低氣壓,上層甚至開始盤點人力,問人員:「有沒有想要走?」傳言流竄,「有人說他們是逃兵,但我覺得,他們不是害怕而離開的,中高層的人總是會被找到,比較像是提醒同事,每個人都應有不同考量。」
「我想自己還可以留多久呢?我還有3、4個採訪沒有做完,我一定做完,所以傾向要再待一陣子。但下一步是什麼?要等到總編被抓時走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堅定說,要跟《蘋果》走到最後。」5月初,阿凱在越洋電話那頭說。
當時他的工作已比過去艱難得多。官方活動這兩年已很少邀請《蘋果》記者,《國安法》實施後,他的受訪者紛紛拒訪,「大學教授以前很樂意回覆採訪,現在敢說話的很少,『刊登在蘋果』會不會被視為支持《蘋果》?」報導紅線在哪?哪些是「敏感詞」?「現在很流行說勾結外國勢力,像採訪外交新聞、流亡人士,都要小心,不然就會被認為是宣傳港獨思維,我們要引用比較多官方內容,盡量平衡報導,也是保護自己。」
據悉,去年中《國安法》落地,港蘋記者從此幾乎不在報導中使用真名。今年4月,《蘋果》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這是很重要的改變,像黑警這樣的詞改掉,我覺得OK,但武漢肺炎並沒有情緒化,只是形容某個疾病從哪裡發生,感覺公司更保守了。我們不應該禁止、不能用哪個字眼,這是一個重要的訊號,編採做法變了,」6月底,當阿凱再次接受我們的採訪,他無奈提及那場會議。
蔡元貴也證實,港聞靜態組近期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涉及國外制裁的內容也都盡量避免報導。
幾乎每位受訪的港聞記者,都提到「武漢肺炎」一詞用法的轉換。不少人也提及,《國安法》去年通過後,稿頭幾乎不再放記者名字,有些記者對此安心,卻有人對公司做法感到憤怒。雙方妥協後的做法是:若記者堅持要掛名才掛名,其他報導一律隱去記者真名。
6月24日清早,香港書報攤湧現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的排隊人潮。(達志影像)
這一年之中,阿婷曾訪談香港本土青年組織與其他敏感題目,類似稿件,她都堅持在稿頭掛上本名。「我主管再三問我:『真的要掛嗎?妳確定喔?』我說:『確定。』」為什麼如此堅持?「我想…表現一種:『我就不怕』的態度吧…」
港聞記者駱嘉輝(化名)說得直接:「光榮和安全,我不用思考,安全第一。」這整年,他做的重要報導都不具名。港聞記者阿海(化名)說:「可是,自己的獨家或重要故事,還是會想給自己credit啊。」阿海又說:「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出事,但受訪者是具名受訪,我們不下byline(記者署名),對受訪者也不公平。」記者阿強(化名)曾經質疑公司的做法:「我為什麼不要具名?我覺得這樣好像是我們認輸了。有同事問公司,為何要後退一步?為何讓人家覺得你怕《國安法》呢?」我們問阿強,此刻回頭來看,如何看待公司1年前不讓你們掛名的決定呢?「我不知道…」他沉默了一會兒,答道:「也許他們(主管)的危機意識很高吧。」
雖然阿強的立場是「不向《國安法》低頭」,但他仍不諱言,這一年中,經歷過前所未有的自我審查。例如在報導裡,「港獨」字眼是萬萬不可出現了;就連報導《國安法》後街頭的零星民主行動,有人高舉或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到最後他連受訪者說的原句都不敢寫,自動替受訪者隱去「那8個字」,轉而改寫成隱晦的「光時」2字。駱嘉輝更曾在挑照片時,和同事討論半天:照片裡的人手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那8字是否該打上馬賽克?
身陷恐懼中 憂被警抓走
「《蘋果》死掉,只是反映了整個行業快要死掉的問題。每個人的『最後』是不一樣的,我不一定能承受那種恐怖(挑戰底線),在香港,沒有記者認為自己是在做非法的事情,以前在香港做記者是挺好的,但現在要想,為了做對的事情,要付出什麼代價?讚美政府的文章沒有新聞價值啊,要批評它,找出問題才是我們的工作。」但恐懼不時鑽進阿凱腦中,「我有時候會想像這個畫面,早上6點鐘,警察上我家的門要抓我。我是不是該跟家人討論、做好心理準備?不能當沒有這一回事,但這很難跟家人討論,他們一定會叫你不要做啦。我心裡也一直有一個人在呼喊,『走啊!走啊!不可以留下來!』」
阿凱終究留到最後一天。6月17日,羅偉光等人被抓那天,他在外頭採訪,他用訊息告知我們,「我問了採訪主任,他說如常採訪,我就繼續做已約好的訪問。有同事說:『做好今日,才有明日。』」
同樣留到最後一天的港聞組記者S則說,早有心理準備了,只是沒料到會有500港警上門搜公司,她見長官被港警押出《蘋果》大樓,「那種感覺很差,不是害怕,而是憤怒。」6月17日,她回到公司時見電腦被抄走,抽屜被亂翻,唯一慶幸是,她把重要資料都處理掉了,「其他所有文件都被翻過了,去年公司被搜之後,我就只在抽屜放食物、零食。」但她顯然還是不甘心:「我們之前覺得,《蘋果》能熬過六四,是不是能熬過七一呢?」答案很明顯了,話筒那頭沉默許久,傳來一聲慘笑。
凶險超乎預期。6月17日中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記者會上稱,《蘋果日報》有數十篇文章呼籲外國制裁,危害國家安全。他並稱:「行動是針對利用新聞工作為工具,做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一般新聞工作者與他們不一樣,不要和他們扯上關係,要和他們保持距離。」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甚至形容《蘋果》大樓是「犯罪現場」,媒體追問,一般人轉發《蘋果》文章、市民購買或訂閱《蘋果日報》是否違法?李桂華竟稱:「要視乎其企圖。」
6月19日,羅偉光等人出庭那天,李家聰去了法庭旁聽,「我在公眾席上一直在想,他們到底做了什麼的大錯事?現在要面對牢獄之苦?我不禁想,如果今天坐在裡面的是我呢?」那天羅偉光對來支持他的同事們比了個握緊拳頭的手勢,示意「要加油」,卻讓旁聽的同事們哭了出來。
全文連結
https://www.mirrormedia.mg/premium/20210628pol001
英文新聞標題大小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Von Von 推薦 –《The Week Junior》兒童青少年新聞週刊
〔純私人分享〕
只要這一本熱騰騰地放在餐桌上時,一家四口都搶著讀。
自兒子識字起,我開始訂閱兒童版的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頻道》雜誌,至今也訂了七年了。但隨著孩子成長,我仍繼續尋覓適合兒童及青少年捧閱的雜誌,而我心中最理想的雜誌是要能幫助孩子開拓國際視野及世界新知。
當來往來於Barns & Noble實體書店及Amazon網路書店時,我總不忘在雜誌類別架上流連,引頸企盼能再有本優質雜誌能在我眼中乍然出現,但多年來都毫無所獲。
直到去年五月,我在FB看到《The Week Junior》的週刊雜誌訂閱推廣廣告,點進去一看,此雜誌內容完全符合我的理想期待,而且價格低廉,一本不到2美金,還可提供免費試閱。但那時我看到"免費"兩字,不免疑慮,擔憂是詐騙,因為在美國凡是提到"免費"都得慎防,我被騙過好幾次,至今仍心存餘悸。
謹慎為上策,我先上網搜尋《The Week Junior》的出版背景。它確實是知名《The Week》雜誌出版社-丹尼斯出版公司(Dennis Publishing)在2020年3月專對8到14歲的孩子所發行的最新刊物。丹尼斯出版總部在1973年創建於英國,2001年進駐紐約,發行了許多暢銷雜誌。
看來這雜誌後台很硬,不疑有它,馬上下訂一年份。
接著《The Week Junior》每周都會固定被投遞進我們家的信箱內。薄薄一本約A4大小、32頁全彩印刷的雜誌,非常容易拿在手上翻閱。它成了全家每天早上必讀的刊物之一。
雜誌編輯知悉要求當今現代的孩子閱讀並非易事,所以標題跟圖片及內容都得經過精心的篩選及編寫,好以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及好奇心,旨在讓孩子能透由閱讀《The Week Junior》了解世界周遭最新消息,順其激發自己的興趣。
週刊雜誌內容非常廣泛不單只報導全球、國家最新新聞外,還囊括了社論思考、人物專訪、動物、自然環境、科技新知、運動、娛樂藝術、影視及書籍俱樂部、手工藝、食譜、奇人軼事等。
雜誌英文用字淺顯,卻乘載著全世界發生的大事或各領域的重要新知。易讀性高,不用燒腦也幾乎不需查字典,它所造福的人群範圍可擴大到凡想加強英文能力的各年齡層讀者。外子與我也經常拿著邊讀邊配咖啡。
就我自己而言,從這本雜誌裡,除了可得知最近被廣泛使用的英文單字以及最新天下大事之外;其中我最喜愛的是Book Club專欄,每周編輯都會推薦介紹最新版的兒童青少年的書籍,以協助我幫孩子們選書。
過去幾個月我已經將《The Week Junior》推薦給很多身旁好友們,他們都非常喜歡,所以在此也推薦給大家。
👉有興趣的請看官網:
https://theweekjunior.com/in-the-magazine
👉 英國官網可提供國外訂閱 https://theweekjunior.co.uk/overseas-subscriptions
🤓這篇是私人純分享。
😘如果您喜歡這篇介紹,歡迎分享及按讚。
英文新聞標題大小寫 在 千錯萬錯,柯神不會有錯!爹親娘親,不如小英主席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聞分析)只會抄網路連查證都免了 要記者幹嘛?
從昨天開始,就有不少台灣的網媒,甚至電子報,引述一家叫「今日多倫多」的媒體報導,說自願打俄羅斯研發疫苗的普丁女兒,因為嚴重副作用而過世。不過,這家叫「今日多倫多」的媒體,被查出專門捏造假新聞。而且全世界媒體,除了這家「今日多倫多」之外,沒有任何其他一家知名媒體跟進。台灣多數新聞媒體,在接收虛假新聞上,竟然勇往直前,令人哭笑不得。
這則「所謂的」新聞,是某個網友,在PTT論壇出名的「八卦板」中發的,說一個叫「今日多倫多」(Toronto Today)的網站,報導自願注射俄羅斯自行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的普丁女兒,因為副作用而過世的消息。如果上台灣人最喜歡用的Google網站,打「普丁女兒死了」查詢,你就會看到不少媒體跟著抄。然而,這整起事件最詭異之處在於:除了這家叫「今日多倫多」的「所謂」新聞網站,報了這則新聞外,沒有任何其他大小外國新聞媒體跟進。此外,有不少媒體在登這則新聞的時候,引用的是從推特上截圖下來的普丁女兒打疫苗影片。不過,這則影片已經被印度一家新聞事實查核網站證明是移花接木。在這起事件,可疑之處比可信之處還要高的情況下,任何敢寫這條新聞的國際新聞編譯,勇氣簡直比事件本身還要靈異。
查證很困難嗎?其實方法很簡單,你只要把「普丁女兒死了」,換成英文,用Google去查,就會查到印度有一個事實查核網站,早在8月11號,就說在推特上瘋傳的普丁女兒打疫苗影片是假的。普丁只說他「兩個女兒的其中之一」打了疫苗,但是並沒有說是哪一個女兒,也沒有提供任何官方影片。推特上的影片是假的,它是截取之前,俄羅斯外國新聞網站「今日俄羅斯」(RT)的一則新聞影片片段,影片中的小女孩其實只是一個自願注射俄羅斯研發新冠疫苗的女性志願者,並不是普丁的女兒。
而妙就妙在:這則消息中有告訴你,新聞來源叫「今日多倫多」,還有附影片。很多看到黑影就開槍的媒體,難道不需要雙重查證嗎?說老實話,這個叫「今日多倫多」的網站,聽都沒聽過,可信度就需要打個問號了,再上其他新聞網站查證也沒有。此外,消息傳出後,也有不少網友指出,這個叫「今日多倫多」的網站,不但名不見經傳,而且以專發假新聞知名。那麼媒體新聞網站的編譯們,是否只要認為,用「具有台灣特色的新聞處理方式」,在標題上寫個「疑」、「恐」、「傳」,就可以規避查證不力的責任了呢?
新聞媒體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要報導這個世界上重要並可信的消息;換句話說,「可信度」是任何一個新聞媒體賴以為生的最重要資產。如果失去了可信度,新聞媒體與市井八卦小說何異?並且,甚至還有引用這則假消息的媒體,照著它的邏輯寫說:其實普丁的女兒,就算真的因為注射疫苗而死了,以克里姆林宮造假的功力,他們也會說普丁的女兒,是因為其他的原因而死的,不是注射自行研發的疫苗。人家發假消息的預防針你也原文照翻,那話都給你說就好啦。
不是只有關於政治的假消息才需要譴責。前面說過,「可信度」是新聞媒體最重要的資產,任何漠視本身可信度的新聞媒體,都應該譴責,所有人,包括台灣自己的事實查核中心,眼中都不該只有政治,特別是只關於台灣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