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性愛、舞蹈,所有我最喜歡的東西都在這部電影裡頭了。
我必須非常老實的說,《#跨越大西洋的戀人》是一部超級實驗性、十足前衛的電影,但是我真的喜歡,就算機會渺茫,還是希望可以寫一點字,記錄我的喜歡,也希望能找到小到不行的小眾們,願意去電影院給它一個機會。
《跨越大西洋的戀人》描述巴黎(女)舞者...
性別、性愛、舞蹈,所有我最喜歡的東西都在這部電影裡頭了。
我必須非常老實的說,《#跨越大西洋的戀人》是一部超級實驗性、十足前衛的電影,但是我真的喜歡,就算機會渺茫,還是希望可以寫一點字,記錄我的喜歡,也希望能找到小到不行的小眾們,願意去電影院給它一個機會。
《跨越大西洋的戀人》描述巴黎(女)舞者 Aviva ,因為朋友的介紹,認識在紐約的(男)舞者 Eden,而後為愛去紐約找 Eden 同居生活的故事。讀到這邊你一定想說,這有什麼好前衛的?
重點來了,Aviva & Eden 都是由一男一女飾演,兩個角色四名演員,呈現一個人的陰陽氣質、不同個性的一面。有時候是兩人同框,有時候是三人一起,後半四人一塊爭吵也一同親暱。文字上有點難描述清楚,但實際觀影不會完全看不懂,因為一開始演員就穿越第四道牆來解釋這個去性別化的設定,整部片也會時不時突然與觀眾對話,然後以現代舞、劇場式的表演去呈現部分情節。至於性愛場景,非常寫實也非常美麗,做到一半突然沒感覺、無法高潮、性愛中的溝通等等都有呈現(雖然不到非常全面)。
Aviva 與 Eden 的差別是,Aviva 的陰性角色與陽剛角色比較能夠共處,也有同時在性愛場景中出現,而 Eden 則是陰陽的自己常常爭執。當然 Aviva 與 Eden 也會互相鬥來鬥去愛來愛去。
我覺得「女」演員的 Aviva 是比較陽剛的,「男」演員 Aviva 才是比較陰柔的,很喜歡這樣的設定,不只是因爲一男一女演了同一個角色暗示性別流動,而是呈現個體的多元,與性別可以無關。我們心裡本來就會有好多種人格,發出不同的聲音,去分析解釋自己對於愛情、性愛的追求,自我對話、自我質疑然後行動。
最最最喜歡的就是舞蹈場景了!!!!!整個編舞、音樂、畫面取景都美到冒泡,舞者的線條太美了,有一場裸體舞蹈,我幾乎是屏住呼吸在看,真的是窒息的美(我好浮誇XD)!
舉手投足都是戲,指節髮根也有情緒,明明沒有台詞,這種時候反而更有張力,情意震耳欲聾。
不用害怕是看不懂的現代舞(無意冒犯,小時候真的看不懂,現在不敢說懂,但是可以說是喜歡,特別喜歡有劇情在其中的舞碼),每一場舞蹈都很搭劇情,也有很棒的運鏡。此外,有一段超可愛,是一群也很會跳舞的小孩,一邊饒舌一邊舞蹈,當然也是有在劇情裡頭,呈現某種自白。整部片真的充滿驚喜,不會過分陰鬱、不會無聊!
最後,也必須提醒,如果你是希望從這部電影帶走什麼反思或深省,那可能會不如預期。它沒有要教你什麼、告訴你什麼,只是用了新穎的敘事,去呈現日常關於性與愛的小事。
《跨越大西洋的戀人》的英文片名選用主角之一的名字《Aviva》,有點突然,但這名字總讓我想到天能《TENET》,因為也是前面讀來或後面讀去都一樣。
我在想會不會《AVIVA》的編導 Boaz Yakin 也是一樣想的。順行逆行,陰柔與陽剛氣質,無論從哪一邊解讀,你都是你,而你會在這之中找到 I ,在性與愛的日常中找到自己。
諾蘭講的是時間,而 Boaz Yakin 講的(應該)是情感與自己。時間跟自己,對我來說是一樣難懂的。那就套句諾蘭說的話吧,不要嘗試理解,要去感受它。
不一定能全盤理解,但至少我們都能全心感受那些狂喜、憤怒、憂傷、迷惘、掙扎和平靜。
感受這些之後繼續探索,潛藏在愛慾裡頭的各種自我。
感謝聯影電影邀約,小眾朋友們,10/1 上映之後歡迎進戲院捧場一下。
Trailer from @cineplex_tw
英文名字個性分析 在 Vicky媽媽的遊樂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末免費試上課程
還記得這個暑假,Vicky帶著六歲的女兒到台南奇美博物館,當她看到黑面琵鷺標本時,突然大聲的用英文說:「Black-faced spoonbill!(黑面琵鷺)」聲量之大,惹得一旁參觀的遊客頻頻注目。
.
這就是我女兒,一個喜歡唱跳學英文歌、聽動物歌曲,能指認超過四、五十種動物,連玩桌遊也用英文大聲講動物名字的「動物迷」🐶🐰🐼🐵。。
.
在尚未接觸到專為5~18歲青少兒設計、重視互動學習的tutorJr真人線上英語學習平台前,孩子都是唱跳學英文,計畫讓孩子上課前,媽媽還莫名的擔心哩。
.
上課當天,我在一旁偷偷觀察到,老師會用簡單方式示範並調整嘴型,女兒竟也跟著模仿。而接下來,發生一件有趣的小插曲:因為平常在家不太常讓孩子接觸3C,所以女兒對數位產品不太熟悉,但上課時卻剛好教到🖱,外籍老師一發現女兒不懂怎麼操作🖱,立刻親自示範怎麼配對、操控滑鼠。
.
由這個小插曲,看到tutorJr外籍師資並非死板地教學,而是依據當下情境、孩子狀況調整,親自幫孩子彌補生活經驗不足,並連結到英文學習上。
.
「語言是生活的練習」,這是tutorJr一直強調的理念,也是我的想法,不管學習任何事物,能運用於生活中才是真學習。把生活中的興趣融入其中,學習才會是「既實用,又持之以恆」。
.
而線上教育平台「外師wifi到府上」的特色,正好完完全全使人融入情境,在生活裡就能學英文,Vicky超愛這種學習方式,空間和時間不受限,又可學習到新知,超棒的!
.
建議可以體驗一堂tutorJr線上課程,讓孩子進行英文語言程度分析及一對一外師互動❤https://pse.is/L2MK3
.
這裡有個小測驗,藉由測驗可以了解孩子的個性,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找出最合適的學習方法❤https://pse.is/KGBJX
.
完整文章❤https://vickylife.com/tuturjr/
英文名字個性分析 在 朱海君 Ange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人生起飛的第一步 🛫 #從教育開始
#NO妹的英文名字是Melody
#你們的英文名字是什麼呢?
今年5歲的NO妹已經是幼稚園中班的小大人了!俏媽咪現在不只每天要照顧她吃飽穿暖,更需要把握小孩學習的黃金期,好好規劃NO妹的教育之路不能讓她輸在起跑點!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自己優秀,尤其是語言的能力就是邁向世界的利器!俏媽咪本身的三種語言能力是中文、客家話、台語,但是後半輩子想要走跳國際ABC英語就必須靠女兒了!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我跟孩子爸很重視的一環,光是為了NO妹幼稚園要上哪一家,就比較了1年的時間!NO妹下課回家就陪她複習每天學習到的新知!NO妹在幼稚園剛接觸到英語的時候,因為是陌生的語言而有點害怕跟排斥!我們夫妻在事業發展都有一片天,但學業方面偏偏不是學霸,不能在課餘時間還陪NO妹練習專業英語😢所以在NO妹睡覺之後,夫妻倆常常苦惱的開家庭會議討論怎麼樣的方式才能讓女兒在沒有壓力、歡樂的氣氛下學習到英語?!
好慶幸現在的科技發達到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地步!因緣際會下俏媽咪發現了一套兒童學習英語神器!#tutorJr牛津獨家線上課程 剛好適合5-12歲,尚未發展個性化的青少兒!而且只要在家有電腦有網路就可以讓爸媽陪伴寶貝輕鬆學習!尤其師資更有感~在找幼稚園時花了非常多的時間精力,精挑細選才找到滿意的幼稚園師資,沒想到tutorJr能透過科技馬上配對到合適NO妹的老師!
帶NO妹體驗的時候,一打開視窗跳出來親切的外籍老師,第一次跟外國人接觸,而且是全英語溝通的狀況下,NO妹顯得害怕羞澀,但是在外籍老師TeacherT耐心的逐字逐句引導,還有活潑的情境互動,NO妹越來越進入狀況,表現好的時候也會得到老師給予星星🌟表示肯定!NO妹在收到讚賞的獎勵之後,整個就把一開始的緊張害怕通通拋諸腦後了⋯天天放學之後就一直吵著要快回家上線再找外籍老師玩!
感受到NO妹因為這套系統而不再那麼害怕英語,俏媽咪真的是放下心裡一大大塊的石頭✊🏻 tutorJr所有的外籍老師都經過嚴格的審核把關,非常了解孩子需要什麼,視訊一對一教學可以讓外師隨時注意孩子的狀況,還可以針對孩子的狀況因材施教,更有全程課堂錄影,偶爾爸媽無法一直盯著陪伴的時候也可以很放心!
俏媽咪獨家爭取免費一堂tutorJr線上課程,讓你的寶貝可以跟NO妹一樣進行英文語言程度分析與外師互動的試聽課程!!
「https://pse.is/HEPEY」
這裡有個小測驗,了解孩子的個性,一起找出最合適的學習方法!!
「https://pse.is/HRA84」
後記:有些人問我NO妹這個年紀,白天上幼稚園晚上又線上學英語會不會太累?我的想法是,既然孩子也喜歡這種方式,與其看電視卡通,不如25分鐘讓孩子與全世界老師一起暢玩英語,畢竟語言不是補習而是生活的練習~
英文名字個性分析 在 柳俊江 Lauyea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文,長文,建議大家花時間去讀讀。
面書今早提醒我:「用戶很久沒有看到你的更新消息了!」
在極端膚淺,非黑即白,而且被少數「積極發言者」佔據社交網絡的時代,厭倦為掌聲抽水,更厭倦被人曲解扣帽。說是精英心態也好,中產包袱也好,面書的確離我越來越遠。這篇文章解構了當中不少的結,值得大家細心去解讀。
[#沈旭暉隨緣家書📖] 很久沒有在媒體寫5000字的文章,近年和不少朋友都在思考平行時空之間的「空際關係」理論,感謝《信報》讓我全文分享。
你的受眾是誰人? ──互聯網3.0如何顛覆「共識民主」,又如何重生
日前和研究網絡民族主義的荷蘭同行聚舊,我們一直觀察每人都是自媒體、人工智能已介入的互聯網3.0,對民主理論不少假設被網絡顛覆的終局,深以為憂,但也依稀看見改變的契機。無論是個人也好、報紙也好,總要思考自身的目標受眾和定位,而要前瞻未來秩序,還得從民主政治的精英共識被瓦解談起。
一去不返的超穩定結構:民主制度的精英理論
民主除了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等原則,經典理論還強調參與者應是理性、主動的公民,他們會充份了解不同資訊,經反覆討論,才按民主程序參與、投票。然而隨著民主化陸續普及,以上假設明顯顯得「離地」,因為一般人平日都是討厭政治、非理性、被動的,只有自身利益被挑起/曲解時(例如英國脫歐),才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慾望。
既然選民平日不關心政治,不少學者主張民主制度是否有效,並非取決於大眾,而是全賴制度中的精英,這就是「民主制度的精英理論」:這些「政治企業家」通過和平、有限度的競爭,維護民主制度的運作,同時排拒了種種極端選擇,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只是「搞莊式」競爭,競爭過後,精英還是各司其職,不論在朝在野,依然通過同一制度獲利。權力名義上歸於人民,但這是鳥籠式民主,目的只是增加政治家對大眾的責任感和認受性;制度的「開放幻覺」,就是為了維持精英的「道德戒命」。所以二戰後,各國制度都設了安全閥,例如在歐洲和日本,極右思想成為非法,美式馬拉松民主則強調競選經費大比併,一般人總覺得「選來選去都是同一群人」,這就是麥高風傳來傳去、但權力永遠在小圈子流傳的「卡拉ok政治」。
即使是威權政府,也是背景相近的精英控制,於是民主、威權國家之間,也容易達成妥協,違背理性的舉措,始終不常出現。香港的「一國兩制」,就是典型的精英產品,來自制度截然不同的中英兩國精英共識,也為香港中產接受。但假如當年就有網絡3.0,內地網民、英國網民、香港網民如何反應,則是另一回事。
互聯網3.0,瓦解精英共識的十個關鍵
精英共識的好處,是令社會穩定操作,建構規範,讓鐘擺到極端前遇上防火牆,但弊端自然是僵化,成為既得利益者操控的超穩定結構,令社會停滯不前。互聯網3.0本來是很好的工具改變弊端,問題是同時也破壞了安全閥,破而不能立。整個共識政治的瓦解,可以歸納為下列十點,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自覺的參與其中:
1. 話語權的顛覆:資訊來源無窮盡之後
精英從前通過影響主流媒體,定義何謂難登大雅之堂的雜音,令社會共識比較單一。但在互聯網3.0,所有人都可以輕易入場,對任何議題發表意見、不受審查,而且反過來「佔領」主流傳媒,因為互聯網的實時性質,讓話語權掌握在無時無刻都在屏幕旁邊的網民之手。他們沒有精英的枷鎖,自居非既得利益者,沒有責任管治,發表意見的目標不是為了共識、也不是為了提出可行方案,反而樂見爭議沒有Endgame。此所以反對派群組的內部獵巫,從來都比攻擊對手更熾熱。
2. 迷因時代:Too Long Didn’t Read
人類有文明以來,資訊傳播的形式,一直影響思維方式,正如數學算式與圖表較文字容易表達抽象思維,英文則比中文適合邏輯。網絡世界由於資訊極度氾濫,一篇一萬字長文和一幅「抽水圖」能吸引的眼球,一律是1/10秒,而且後者必然更受青睞。當怎樣上載角度、濾鏡合適「呃like」的照片或影音,已成為取代文字的「語言」,慣於視角衝擊,就再難接受複雜的論說。傳統教育要學生博覽群書,得出自身結論,但網絡圖片完全反其道而行,每每是「小編」把一萬字化成「一句到尾圖」。這不只是賦予資訊第二生命,還是將之變成「迷因」(meme),再認真討論,「就輸了」。
3. 釋放犬儒:陰謀論主流化
在現實生活,我們都受制於各種制度,而凡是制度,自然都有官僚、不合理之處,才能同時擁有穩定社會的功能。問題是制度的正面功能,不會被網絡討論,因為那是無形的;制度的負面問題,通常是有型的,輕易成為討論焦點,產生龐大的失信效果,成為陰謀論的泉源。美國策略師Roger Stone是最懂得普及這潛能的高人:他是特朗普昔日的顧問,以旁門左道成名,統戰陰謀論網站Infowars為特朗普競選的奇兵,是平生得意之作。Infowars散播的都是「美國利益集團策劃9/11」一類「驚天大陰謀」,天天製造fake news、毫無公信力,只以宣揚精英不可信為己任。但Roger Stone說得對:別管那些,這網站每月有超過一千萬點擊率,比《經濟學人》、《新聞週刊》傳播得更廣,於是創辦人Alex Jones就成為特朗普的貴賓。順帶一提,Jones剛被Facebook封鎖了,自然也是他口中的陰謀論一部份。
4. 撕裂國度:演算法的絕對化
資訊爆炸後,怎樣判斷實用、高質資訊的「交易費用」極高,結果就交由社交媒體的演算法代勞。演算法除了分析用戶喜好,還會派發他們喜歡的內容。久而久之,用戶會以為自己在同溫層看到的東西,就是全世界;不少人都發現自己和朋友在社交網絡中、特別是在現實不大有自信的一群,一旦被「充權」,會變得自我特別大,容易罵戰、變得極端,甚至有上癮和情緒問題,不能自拔。
問題是這樣的演算法,只是把一個極度複雜的世界,化作極度簡化的二元對立。在美國,一般人的立場不會完全認同單一陣營,可以是55%傾向民主黨、45%傾向共和黨(香港則是「55%黃:45%藍」),但一旦網絡記錄了喜好,55%的傾向,就會看到100%的親民主黨內容。同樣道理,演算法不會把這裏99%的國際關係文章派送給你,卻會把我們1%的「抽水圖」送到面前,那可能卻是你認識我們的全部。網中人當局者迷,除了55%的傾向逐漸被洗腦到100%,也以為在Newsfeed看到的一切都不是供閱讀、而是供發洩,哪怕顯示的是動物新聞,兩極留言依然是「libtard Vs fascist」、「共匪Vs漢奸」,正常用戶自然卻步。
5. FOMO:注意力經濟體
現實社會的做deal來來往往多輪,但社交媒體是注意力經濟,注意力聚散極快,「抽水」的時限也極快。不少網民產生了一種新情緒:「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很擔心不能及時對正在發生的「大事」發表「評論」,繼而失去最後的存在感;既然假定每一秒都有「大事」發生,就養成手機不離手的生物性依賴。為照顧FOMO患者,根據演算法,人多者勝,能掀動即時回應的,不是客觀事實、深度分析,而是訴諸爭議、嘩眾取寵和罵戰,特朗普就是這樣起家的。觀眾不需要同意小報內容,但觀看激烈的表演、在場邊「食花生」,也是另類紓壓、娛樂。為了曝光這利益,網紅故意「玩膠」、意見極端化和人身攻擊,成為心照不宣的行規,有時甚或要自製罵戰──光譜一端的激進,引來另一端謾罵,兩者「鬥爭」推高收視,才互利互惠。即使是嚴肅的研究,也自行「加圖加辣」,一切就本末倒置。
6. 騎劫效應:你的受眾是什麼人,你才是什麼人
傳統精英就是掌握互聯網3.0的定律,也因為要照顧現實社會的目標群組,不能網紅上身;一旦豁了出去,卻每每被更激進的聲音騎劫,回到現實,則過猶不及。這解釋了為甚麼好些公眾人物真人「正正常常」,但到了各自的網絡,就判若兩人,天天詛咒別人死亡:只要看粉絲留言,就明白何謂「殺君馬者道旁兒」。畢竟最積極參與討論的網民,大多是同質性強的少數人,但因為大多數人是沉默的,他們就能以少數的比例,左右內容生產;Youtube的小額支付系統,也是令少量金錢左右網紅方向。結果,看似坐擁數以十萬計粉絲的網紅,有時只是被少數網民、情報機構、公關公司玩弄的網中人。
7. 政治不正確的「言論自由」
納粹是怎樣覆亡的?不是因為意識形態激進、政治不正確,而是因為戰敗;戰後西方奉行反種族主義、和平反戰等「普世價值」,但不代表種種政治不正確思想不存在。到了互聯網3.0,新納粹一類公然反對戰後普世價值的思想重新聚集,包裝為「言論自由」的一種,並已通過民主制度進入建制,代言人變得更「敢言」;市場增加了,也會創造供應,特朗普、約翰遜等都是精英,卻刻意強調政治不正確,進一步瓦解了剩餘的共識。即使是紐西蘭恐襲,不少網民也說「殺得好」,這種聲音是永不應「包容」的,可惜卻會永存,就像孌童小電影充斥在深網一樣。
8. 中產失語症
穩定的社會,需要龐大的中產階級支持。中產雖然術業專攻,也有較強的社會資本,但要付出大量心力維護「第一身份」,可以攤分去經營網絡的時間,可想而知。結果這片處女地,就由網絡原住民佔據,一個喚風換雨的網紅,可能在現實世界沒有資源,但在網絡如魚得水;他們的生存由廣告費、甚至單純的快感支持,可以與現實社會毫無關係,也毋需理會舊世界的共識。作為普世價值守護者的中產階級,慢慢陷入失語,對普世價值的全球反動,則應運而生。
9. 反精英的弔詭:否定的肯定
傳統精英認同「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網絡世代剛好相反:自己既然是輸家,妥協是輸、不妥協也是輸,唯有否定對方,才能肯定自己。網民清算精英共識,例如香港的「獅子山下精神」,其實是爭取話語權。那當新一代成為新精英,是否可以建構新共識?卻不一定。這是有趣的弔詭:網民潛意識習慣「否定的肯定」,只會找有價值的稻草人,不會浪費時間否定沒有價值的人;同時,也不會肯定沒有被潛在否定價值的人。所以邏輯上,網紅成為社會精英,早晚要經過被否定的「認證」,很難存在現實、網絡同步被肯定的領袖和共識──直到兩個平行時空合體的一天。
10. 有圖無真相:外力大規模介入之後
當以上現象變成「結構」,下一步就呼之欲出:互聯網3.0變成兵家必爭之地,擁有龐大資源的企業、政府紛紛介入,各取所需。大國特工固然會通過非常手段,影響輿論、乃至策劃騷亂,而且由於操作成本不高,任何商業公司,都可以將之變成一門業務,劍橋分析、「fake news」製作公司、討論區早已充斥的「殭屍用戶」,都是如此。最新人工智能技術更能產生「深偽短片」,模仿名人的口音、影像,偽造他們沒有發表過的言論視頻,比單純的fake news欺騙性更大。網絡本應為一般網民充權的特點,反過來,又變回可供精英利用的缺點:最終一小撮新精英君臨天下,掌握資源的比例可能更高,只是舊精英的共識,卻一去不返了。
破立:朱克伯格的FB5實驗,其實是甚麼?
然而,時代是不應悲觀的。互聯網3.0能瓦解精英共識,卻不能瓦解追求穩定、知識和品味的中產,他們也會產生自己平衡線上、線下生活的心得。以本人為例,一方面是典型傳統精英產品,雖然與政府有不少合作、也同情公民社會不少訴求,但第一身份從來是自己的專業,只會圍繞專業發展產業;第二身份則是世界公民,要同時在幾個地方擁有事業、物業與朋友圈;明白的不用說也明白,不明白的說一萬遍也是徒然。但我也有一個網絡身份、為數不少的followers,每天在平行時空,都遇見強烈非黑即白、概念上只能在單一地方生活、習慣了平面套版形象的網友,加上我名字的點擊率在演算法從來很高,每隔一陣子,就得到光譜各極的關愛。回到現實的朋友,卻視我的網絡分身為可用的「影響因子」,平行時空之間的「空際關係」,就這樣操作了十多年。但我深信,線上、線下時空並存,只是新舊時代的過渡;在共識已被瓦解的當下,誰都不應不自量力談大和解,只應該通過定義自己的社群,知道誰是、誰不是目標受眾,建立線上、線下大同小異的圈子,才能走出離開上述十大機制的第一步。
很抽象?不是的。Facebook的朱克伯格日前宣佈大改版,目標是令第五代「FB5」的Newsfeed重要性下降,希望不再被fake news、低質資訊濫用,還原基本步為朋友、群組「小feed」的交流市集。他也實驗Instagram不公開顯示Likes數,以免製造「高壓的社媒環境」。這固然是回應Facebook的自身危機,但也是新精英對舊共識溶解後遲來的回應。我們不清楚FB5走向何方,但Facebook近年的老化,與及Instagram、Snapchat、抖音等的興起,都反映上述機制不容易永續。即使是目前的Instagram,訊息結構也是將網路生態推回學者Robert Dahl提出的「多頭政體」,重新肯定能凝聚共識的中介人。當社交媒體以Messenger一類較私人的溝通主導,「網絡共同話題」逐步被「群組話題」取代,新的訊息結構更強調訂閱、社群管理,以及社群議題的製造、深耕。使用IG Story的朋友會明白,「你問我答」,目的就是展現媒體持有者的個性,來凝聚社群歸屬感;有能力建立獨特性、願意花時間資源深耕的社群主人,才是未來同步生活於線上、線下的精英。Facebook曾邀請一些活躍網絡的各地學者參與官方focus group,筆者也身在其中,當時談及對未來網絡結構的意見,一言以蔽之,就是社交媒體「化零為整」的現狀流弊叢生,應變成「化整為零」的未來。
化整為零:由瓦解舊共識過渡到新共識,可能嗎?
未來網絡烏托邦的理念很簡單:任何人、媒體和品牌,都要先精準定義自己的受眾,受眾並非越多越好,「抽水呃like」得回來的沒有多大用途,只有反效果。雖然網絡並非凝聚共識的地方,演算法催生的大眾共同話題不可能高質,潛在卻是高質群組的育成所。「大台」的需求日益下降,網民不會對品牌產生無可動搖的忠誠,卻期望每個品牌最精的一環做得更好;只要第一步踏穩,品牌/網紅成為一個「斜槓身份」(slasher)、而不是單一工作者,逐步發展週邊產業,卻是理所當然。
當每個群組化為一個由參與者塑造的利益團體,上層精英的角色是議題生產、問責,成為名實相符的KOL,以其「關鍵意見」開拓新的經濟、社會潛力,同時也有責任維持群組的質素和利益,否則可以直接被取代。這結構會令每一個範疇、圈子的新權威慢慢產生,而且凝聚了由下而上、經peer review產生的小共識,再移植到現實世界,比傳統共識的產生方式更穩固,令未來精英毋需再溝通線上、線下,平行時空逐步合二為一;他們在時空壓縮的全球化時代,更不會被地域所限,定能擁有不同地方的基地。至於消閒資訊、fake news和haters,自然還是鋪天蓋地,但隨著下一代每人都懂得這些伎倆,最終也會與嚴肅資訊分流。在這轉型期,每人都要選擇自己的角色;假如繼續在傳統單一職業打滾,或以此刻的網絡常態為永恆,後悔就晚了。
延伸閱讀:
-哈拉瑞《人類大未來:從智人到神人》
-鐵馬克《生命3.0: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蛻變與重生》
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