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英國脫離歐盟原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英國脫離歐盟原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英國脫離歐盟原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英國脫離歐盟原因產品中有10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915新加坡聯合早報 *【情報:不再是阿富汗 美國最大恐襲威脅來自葉門.索馬利亞.敘利亞和伊拉克】 美國情報單位認為,美國面對的最大恐怖襲擊威脅來自葉門、索馬利亞、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國家。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指出,在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後,來自阿富汗的恐怖組織襲擊的威脅降低了。海恩斯13日在華盛頓舉...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歷史上的今天 1986-MAY-26 歐盟旗幟確定 歐盟的前身 歐洲共同體正式採用了深藍色底、12顆環狀排列的金色五芒星旗幟,為歐洲共同體的正式旗幟,並在1993年改為歐盟之後,繼續使用,成為今日我們熟知的歐洲象徵。 ▶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

英國脫離歐盟原因 在 goodbyehkhellouk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2-03 15:31:58

軍備研究嘅好處 Boris Johnson今日宣布英國脫離「撤退(軍)年代」("era of retreat"),推行冷戰後最大嘅擴軍計劃,四年內增加軍備注資至少165億鎊,重建皇家海軍,成為歐洲最強艦隊。同時成立三個由軍部同情務機構聯合建立嘅新國防軍事部門負責太空、網絡同人工智能。 擴軍當然唔...

英國脫離歐盟原因 在 XX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31 06:16:56

#歷史上的今天 1986-MAY-26 歐盟旗幟確定 歐盟的前身 歐洲共同體正式採用了深藍色底、12顆環狀排列的金色五芒星旗幟,為歐洲共同體的正式旗幟,並在1993年改為歐盟之後,繼續使用,成為今日我們熟知的歐洲象徵。 ▶ YouTube收看: https://youtu.be/samf1PRIB...

英國脫離歐盟原因 在 賓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7-09 17:07:24

看看英國脫歐 想想台灣大選  【Brexit 脫歐】  ➡️ The Brexit referendum was held in 2016 to decide whether the UK should leave the EU or not.  (英國於 2016 年舉行公投,決定是否...

  • 英國脫離歐盟原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10:30:13
    有 918 人按讚

    0915新加坡聯合早報

    *【情報:不再是阿富汗 美國最大恐襲威脅來自葉門.索馬利亞.敘利亞和伊拉克】
    美國情報單位認為,美國面對的最大恐怖襲擊威脅來自葉門、索馬利亞、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國家。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指出,在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後,來自阿富汗的恐怖組織襲擊的威脅降低了。海恩斯1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國家安全會議上說,儘管美國情報官員仍舊在密切關注恐怖組織是否會在阿富汗再現,但在窩藏可能在美國境內發動襲擊的恐怖分子方面,阿富汗不再是美國首要關注的地方。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46

    *【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辯護 布林肯:川普與塔利班 有撤軍協議沒有撤軍計畫】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川普2020年2月與塔利班達成的撤軍協議,讓塔利班取得了“九一一以來最強的軍事地位”。他也透露,拜登政府並不考慮與塔利班重新談判,因為塔利班威脅會繼續殺害美國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44

    *【布林肯被多名議員要求辭職】
    據美國福斯新聞網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阿富汗問題出席國會聽證會,多名共和黨議員斥責布林肯在美軍撤離阿富汗問題上處理方式不當,應該引咎辭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582

    *【塔利班爆內訌 消息指巴拉達爾和哈卡尼激烈爭吵】
    塔利班高級官員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塔利班領導層為組建阿富汗新政府發生嚴重衝突。他們說,塔利班聯合創始人巴拉達爾和一名內閣成員在總統府內激烈爭辯。巴拉達爾最近幾天沒有公開露面,不斷有未經證實的報導指塔利班領導層存在分歧。但這些報導均被塔利班官方否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5-1193740

    *【塔利班代外長表示望與美國建立積極關係】
    塔利班代外長Amir Khan Muttaqi下午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舉行記者會。他稱,美國不應該對阿富汗施加過多的壓力,而應該幫助這個貧窮的國家,這將給阿富汗以及全世界都帶來好處。在記者會上,Amir Khan Muttaqi感謝聯合國日內瓦會議上向阿富汗提供的10億美元援助,幷呼籲國際社會向阿富汗提供更多援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589

    *【塔利班稱尚未考慮成立正式政府或舉行大選】
    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外交部長Amir Khan Muttaqi表示,阿富汗何時成立正式政府或是否舉行大選,應該是未來才考慮的問題。他重申,境外勢力不應干涉阿富汗內政。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591

    *【阿富汗特使呼籲審查塔利班人權狀況】
    阿富汗前政府的一名高級外交官描述了該國不斷惡化的人權狀況,他說在塔利班統治下,婦女的權利正在消失。Nasir Ahmad Andisha大使在日內瓦對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說:“阿富汗人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行動。”他呼籲理事會成立一個實況調查團,監測塔利班在該國的行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581

    *【塔利班資深領袖表明 阿富汗男女不應一起工作】
    與塔利班領導層關係密切的一名塔利班資深領袖Waheedullah Hashimi表明,阿富汗女性不應與男性一起工作。如果這是塔利班的正式立場,這實際上將禁止女性在政府辦公室、銀行、媒體等地點工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49

    *【坎達哈居民 為保家園示威】
    阿富汗南部大城市坎達哈昨天有上千名當地居民上街示威,他們聚集在該州州長官邸前,抗議塔利班要趕走約3000戶家庭,理由是他們佔據公家土地。據悉,被令迫遷的多數是退役軍官家屬以及其他士兵家庭。據瞭解,這些受影響家庭得在三天內把房子空出,但他們有些已經在該地區住了近30年。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45

    *【匿名高官:塔利班重掌阿富汗 是“毀滅性地震”將重塑中東格局】
    波斯灣一名匿名高官說,塔利班重新統治阿富汗是“一場毀滅性的地震”,將在未來多年重塑中東格局。該名匿名高官在英國《衛報》週一發出的報導中說:“阿富汗發生了一場地震,一場毀滅性的地震,而且將伴隨我們很長很長的時間。”他也說,美國倉促和混亂的撤軍行動使波斯灣國家嚴重質疑,美國會履行未來20年保障該區域安全的承諾。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50

    *【中左翼擊敗中右執政聯盟 挪威工黨贏得議會選舉】
    挪威選舉委員會14日淩晨公佈新一屆議會選舉初步計票結果,以工黨為首的中左翼聯盟贏得169個席位中的至少89席獲多數席位,擊敗以保守黨為首的中右執政聯盟。保守黨主席、現任首相索爾貝格將結束八年任期下野,而議會第一大黨工黨主席斯特勒有望取而代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47

    *【華郵:憂川普會引發戰爭 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曾秘密與中方通電】
    《華盛頓郵報》報導,在美國前總統川普任期的最後數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曾兩度秘密打電話給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原因是他擔心面對潛在選舉失敗的川普可能會引發與中國的戰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5-1193726

    *【金融時報:拜登提議面對面峰會但習近平沒接受提議】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時提議舉行面對面的峰會,但雙方沒有就此達成協議。拜登9月9日和習近平通電話,這是拜登1月上任以來第二次與習近平通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5-1193728

    *【消息:中美金融圓桌會議或將重啟】
    據彭博社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會議將於週四舉行,標誌著2018年9月首次舉行、在疫情期間退居次席的中美金融圓桌會議將恢復召開。因此次屬於非公開會談。知情人士說,受邀者包括黑石董事長Stephen Schwarzman和高盛總裁John Waldron。中國受邀出席會議的人員包括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與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5-1193749

    *【中國海軍艦隊進入美國專屬經濟區】
    由055型萬噸驅逐艦“南昌艦”領銜的中國艦隊近日出現在阿留申群島美國專屬經濟區。有關人士認為,隨著海軍實力不斷增強,中國艦隊今後或將更多地抵近美國,以回應美國軍艦在中國周邊經常進行的“自由航行”行動。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915-1193653

    *【英國將為50歲以上者接種冠病疫苗追加劑】
    英國官員建議,在所有脆弱人群和50歲以上者接種第二劑冠病疫苗的六個月後,為他們接種追加劑。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說,它傾向於使用輝瑞公司的疫苗作為追加劑,或者使用半劑量的莫德納疫苗。該疫苗小組的主席林偉申(音譯)說,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會有一個每六個月接種追加劑的計畫。“我想我不能對未來的追加劑計畫說得太多,因為我們真的沒有資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577

    *【科學家:目前沒必要打追加劑 接種兩劑疫苗足以預防重症】
    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在內的科學家在《柳葉刀》發表報告指出,接種兩劑冠病疫苗已足以預防重症,即使面對傳染性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一般民眾目前也沒有必要接種追加劑。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42

    *【紐約市民抗議 歧視沒打疫苗者】
    美國紐約市週一起嚴格執法,規定只有接種了至少一劑冠病疫苗的人可進入餐館、酒吧和咖啡廳用餐,否則違例的商家將被罰款。這引起部分人士的不滿,他們當天在紐約街頭示威,抗議市政府歧視和差別對待沒有接種疫苗的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41

    *【即將迎接各國遊客之際 模里西斯疫情仍嚴峻】
    模里西斯再過三個星期,就會在旅遊旺季向全球遊客開放。然而,這個印度洋島國眼下冠病疫情嚴峻,不僅醫院爆滿,就連呼吸機也很缺乏,由於冠病死者眾多,當地的墳場也不夠用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43

    *【馬尼拉地區明起局部鬆綁 實施新分級警戒措施】
    菲律賓政府宣佈,目前實施全面封鎖防疫措施的馬尼拉首都圈地區,明天起將改為實施局部封鎖和新的分級警戒措施,以便更多企業能恢復營運。這是為了在保護民眾生命與維持民眾生計之間能取得平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5-1193639

    *【希山慕丁:下月將冠病定位為地方性流行病 馬國兩三周後全面放寬防疫措施】
    馬國防部高級部長希山慕丁指出,除了即將公佈的放寬措施外,政府也會研究和考慮數項附加的放寬措施,包括增加非島嶼的旅遊景點、重開健身中心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5-1193632

    *【印尼衛長:接種率11月料達七成 將開放讓外國遊客入境】
    印尼政府準備在今年11月當地冠病疫苗接種率達七成後,就開放邊界讓外國人入境。這是印尼政府首次表明開放邊界的時間。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5-1193637

    *【新加坡新增832起本土冠病病例 77人來自客工宿舍】
    新加坡14日新增832起本土冠病病例,其中755起是社區病例,77起來自移工宿舍。根據衛生部文告,新增本土病例中,231人是60歲以上的年長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10914-1193592

    *【王毅:中國開展抗疫國際合作不附加政治條件】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談及中國在全球抗擊疫情中的貢獻時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中國做到了五個“率先”,並強調中國開展抗疫國際合作沒有地緣戰略意圖和經濟利益盤算,也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5-1193752

    *【美國聯邦政府和國防部公佈接種冠病疫苗時間表】
    美國政府正在擬定疫苗接種規定,拒絕接種疫苗者將得每週進行冠病病毒檢測。根據發佈在美國聯邦網站的聯邦機構指引,拜登政府說,聯邦機構應“迅速採取行動,確保員工儘快且不遲於11月22日全面接種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5-1193750

    *【英國推遲實施脫歐後的貿易管制】
    英國表示,將推遲實施脫歐後的一些進口管制措施,這是第二次推遲,理由是冠病大流行和全球供應鏈緊張給企業帶來的壓力。英國去年底脫離歐盟,但與布魯塞爾立即引入邊境管制不同,英國錯開了對食品等商品的進口檢查,以便讓企業有時間來適應。在已經將檢查的引入從4月1日推遲了6個月之後,政府現在將全面海關申報和控制的需要遲至2022年1月1日。從明年7月1日起,將需要進行安全和安保申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574

    *【蘭卡威週四起啟動“旅遊泡泡” 首3個月酒店客房預訂大增】
    馬來西亞度假勝地蘭卡威將在本週四開放“旅遊泡泡”,從玻璃市港口前往蘭卡威的首周船票已銷售近80%,9月至11月的島上酒店客房預訂已超過千間。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569

    *【隨行人員確診冠病 普丁自我隔離】
    克里姆林宮發表聲明說,由於其隨行人員出現冠病確診病例,俄羅斯總統普丁將自我隔離,因此本周不會前往塔吉克參加地區安全會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567

    *【專家:疫情結束前 全球幾乎所有人將染疫或接種過疫苗
    全球目前仍有數十億人尚未接種疫苗,而隨著各國經濟重新開放,可預見未來數月好些場所將爆發更多疫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40

    *【恒大否認破產重組傳聞 政府擬安排工作組調查】
    中國房地產商恒大集團債務危機不斷升級,該公司前晚發表聲明否認破產重組傳聞。不過,據報中國政府擬安排聯合工作組進駐恒大,對其財務狀況摸底調查,或為重組做相應準備。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10915-1193660

    *【SEC將從2024年起對不合規的中國上市公司進行退市處理】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根斯勒週一在《華爾街日報》的專欄文章中寫道,那些不遵守要求美國監管機構檢查其審計過程的法律的中國公司將從2024年開始被迫從美國證券交易所退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5-1193747

    *【日本百歲老人人數再創新高】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佈的數字顯示,目前日本百歲以上老人共有8萬6510人,比去年增加6060人,再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據統計,百歲老人中女性有7萬6450人,約占總數的88%。男性百歲老人有1萬零60人,首次超過1萬人。日本最長壽老人是居住在福岡縣福岡市的田中力子,她今年118歲,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全球在世最長壽老人”。男性最長壽老人為生活在奈良市的上田幹藏,今年111歲。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572

    *【研究:受氣候變化影響 鳥類喙腿耳朵變得更大】
    氣候變化不僅是人類的問題,動物也必須適應它。隨著地球變得更熱,一些“溫血”動物正在變形,長出更大的喙、腿和耳朵來更好地調節體溫。澳大利亞迪金大學的鳥類研究人員萊丁在美國《生態學與進化趨勢》上發表一篇文章描述了這些變化。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51

    *【格陵蘭冰蓋加速融化】
    氣候研究員說,自2000年以來,格陵蘭冰蓋溫度上升前後出現九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次出現在過去10年內。因為氣溫上升,格陵蘭冰蓋融化速度加快。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5-1193648

  • 英國脫離歐盟原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9 21:27:14
    有 354 人按讚

    好書推薦《#如何改變一個人》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有沒有遇過類似的困擾:每次叫小孩子吃青菜他都不吃?每次提案給老闆的企劃都被退件?每次跟客戶推銷新產品都被婉拒?到底是為什麼,我們只是想要對方「改變」一點心意卻這麼困難?問題出在於人類的本性,你愈是推得用力,對方就愈是反抗。真正的訣竅不是增加推力,而是「減少阻力」。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catalys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ger),他專門在研究行為改變、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產品和點子之所以會流行的原因。他在這本書裡介紹了五種會妨礙和阻止改變的關鍵障礙,並且教我們具體的技巧和策略來減少這些阻礙。

    他提出了「催化劑」(Catalyst,同為英文書名)的概念,認為我們要促進任何人做出改變時,不要只想著用外力和壓力的方式去逼迫,那只會得到反效果。反而要轉換念頭,思考和聆聽到底是什麼原因「阻礙」擋著對方不願意做出改變,然後像個催化劑一樣去消滅這些阻礙,讓改變更好發生。

    這本書提供了五個方法,分別是減少抗拒(Reactance)、減輕敝帚自珍現象(Endowment)、縮減距離(Distance)、降低不確定性(Uncertainty)、提出佐證(Corroborating Evidence),五個英文字首合在一起就是「減少」(REDUCE)的意思。催化劑就是用來減少改變的阻力,讓人轉換心態,最後促成行動的方法。
    .
    1.#減少抗拒心理
    你可能也有同樣的經驗,當我們被逼迫改變的時候,會在內心產生一種抗拒的心理。例如,每當我們感受到師長、老闆、父母、或任何其他人試圖要說服自己、命令自己,這種抗拒的衝動就會自然產生。催化劑的效果就是減少這種本能的抗拒,反其道而行,用方法去「鼓勵人們自己說服自己」。

    我們來看這個「如何讓青少年不再抽菸」的故事。1990年代美國的青少年抽菸比率創下十九年來的新高,政府祭出禁打香菸廣告、在香菸包裝加上健康警語、花大錢勸退年輕人,結果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奏效。這個困難的任務落到了查克.沃夫(Chuck Wolfe)的頭上,他出了一個奇招。

    他邀請眾多青少年進行一場「菸草高峰會」,指陳列出一些事實讓青少年自己主持和討論,這些事實包含:菸草業者如何操弄年輕群眾來推銷香菸、企業如何操弄媒體來讓抽菸看起很酷。青少年們討論出一個名為「真相廣告」的活動,透過影片告訴大家香菸公司和媒體正在試圖影響人們的感受。結果大獲成功,在活動推廣期間,青少年吸菸比率下降75%。菸草公司甚至提起訴訟,要求中止這項計畫。與其叫青少年「不要」抽菸,不如讓他們「自己決定」該怎麼做。

    如同研究指出,人需要自由與自主權,感到掌控感,而且不喜歡任由他人擺布。把這個道理應用到生活當中也可以,例如你要叫小孩子吃菜時,不要說:「給我吃這個!」而要改說:「你想吃花椰菜還是胡蘿蔔?」提案給老闆的時候也不要只有一個選項,而是列出兩到三個選項,搭配優劣比較給他選擇,

    2.#減輕敝帚自珍現象
    如果事情還沒有到非常糟糕的程度,我們往往會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會有想要主動改變的念頭。我們也會因為持有某樣東西的時間越長,那些事物在我們心中的價值就越高,例如屋主眼中的自住宅價格總比市場價格高出許多。研究指出人們不喜歡改變,也不容易太快接受新東西。催化劑就是要讓人感覺到「如果現在不改變,損失的只會更多」,凸顯出不改變的缺點,藉此破除敝帚自珍的效應。

    最經典的案例來自「英國脫歐公投」。公投是把決定權交予全民的決策方式,但數據說明了大部分公投會以失敗收場,要改變成千上萬民眾的想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英國脫歐的提案出來之後,由於英國的食物、燃料、藥品都仰賴進口,社會上普遍不被看好這個提議,續留歐盟的預估勝率一度達到八成。

    要解釋現況顯得容易得多,人們有守舊、不願嘗試新事物的心理,留歐派只要叫人民堅守原狀就好。但是,脫歐派出了一個奇招,他們要讓脫歐看起來反倒像是「現況」。他們把口號改成「奪回掌控感」,巧妙替整個辯論重新定調,提醒民眾英國以前並不是歐盟的一部份,離開並不危險,反而是導正航線、重回正軌的選擇。最後的結果令人跌破眼鏡,英國人用自己的選票脫離了歐盟。

    因此,為了讓人不再守舊、願意嘗試新的選項,就必須「讓不採取行動的成本現形」。無論是脫歐的「奪回掌控感」,或者是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都巧妙傳達了不採取行動的下場會比較糟糕。我們常聽到理財專員說「要投資,否則錢會被通膨吃掉」也是類似的道理。
    .
    3.#縮短距離
    我們對資訊的接受程度分成兩種:「接受區」和「拒絕區」。如果一個新的資訊落在我們的接受區,我們就聽得進去。但是,如果落在拒絕區,我們會打從心底抗拒和忽略這個資訊。催化劑的用途就是減少這段「面對一個新資訊,人們接受和拒絕之間的距離」,找出彼此共通點,讓事情有轉圜的餘地。

    作者舉2008年美國加州的「八號提案:禁止州內同性戀結婚」為例,起初正反兩方的距離很遙遠,意見也非常偏激。支持同婚的團體無論推出多少遊行、文宣、演講,都難以改變對方的想法。最後他們試著不要當「開口」的那一方,而是開始「聆聽」。傾聽了一萬五千場反對同婚人士的訪談後,他們終於找到滿意的對話腳本,稱為「深度遊說」。

    不同於傳統遊說只丟下資訊就射後不理,深度遊說的方法需要更多時間用來對談。維吉妮亞是同婚團體的遊說者,他拜訪了反對者古斯塔夫,對方開頭就說:「我們南美洲人不喜歡死娘炮。上帝讓你生下來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自作主張。」維吉妮亞和緩的回覆:「我生下來就是同性戀,這是天生的,而非一種選擇。」

    接著維吉妮亞談到她對另一半的愛,並且邀請古斯塔夫也聊聊他的伴侶。對方說自己平日幫失能的太太洗澡,願意為她做一切的事情,他接著坦承:「是上帝讓我有能力愛一個失能的人。到頭來,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維吉妮亞表示深有同感,在找到共通點、建立深層連結後,她最後才聊法律如何保障婚姻,給予伴侶雙方都受到尊重和保護的安全感。

    最後,古斯塔夫改變了立場,他願意投票反對原本的反同婚法案。深度遊說的影響力不斷擴散,最後改變美國人對同性戀的態度。

    我們可以發現,「深度遊說」是鼓勵投票者從自身經驗找出類似的情境,不要求對方想像「當別人」的感覺,而是回想自己「有類似感受」的時刻。催化劑不會向所有人發送一樣的主張,而是瞄準與人們自身目標最相關的議題。改從共通點出發,而不是從爭議點,對方轉向的可能性會比較高,還可能拉著別人一起改變。
    .
    4.#降低不確定性
    當我們要做出一個改變,通常會伴隨著不確定性,我們會懷疑改變之後真的比較好嗎?當我們內心產生猶豫,就會阻礙我們採取改變。催化劑就是要瞭解人們心中的猶豫,讓改變可以被試用、被體驗、可以被復原,然後進一步去降低「人們對於改變之後的不確定性」,消除人們內心的猶豫。

    時光倒轉到1998年,當時網路購物還不盛行,但是有遠見的尼克.史文莫恩(Nick Swinmurn)已經有了用「網路電商賣鞋」的點子,他架設了名為 Shoesite 的網站開始做起生意。但是人們並不買單,生意奇慘無比,後來他發現「人們並不放心在網路上面買鞋」,與其買了才知道合不合腳,不如開車去賣場購物比較實際。

    面臨資金即將燒盡之際,他們腦力激盪出了一個方法:「提供免運費」。當時所有電商都把運費當成獲利來源,這麼做無疑是在賠錢。但是令人驚喜的是,業績反而開始扶搖直上。人們開始一次購買兩到三種不同尺寸的鞋子,留下合腳的,退回不合的。消費者就像在實體店試穿一樣,不用替試穿的機會付費,購物方式從此改變。免運費的策略消除了人們網路買鞋的最大障礙:不確定性。對了,這家公司後來改名叫做 Zappos。

    我們內心對改變和新方案的不確定性,總會阻止我們採取行動。書中除了介紹 Zappos 用免運費降低前期成本的故事,還介紹了 DropBox 免費增值的應用、Acura 豪華汽車讓人有機會認識的主動出擊策略、以及蔚為流行的後悔也沒關係的無條件退貨、退錢策略。降低不確定性,將有助於人們接納改變。
    .
    5.#提供佐證
    有時候要促成一個改變,還是有可能會遭遇到對方要求「更多」證據佐證的情況。我們常常會在心裡質疑,別人願意採取某個改變的理由,跟我自己會不會喜歡有關係嗎?所以催化劑會「善用具有影響力的佐證來當援軍」,利用社群、親友、社會的影響力來弭平對方的質疑。

    澳洲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個「人們如何回應音效的實驗」,他們邀請大學生戴上耳機聆聽單口喜劇的錄音,A組單純聽喜劇,沒有其他的音效;B組則會聽見預錄的罐頭笑聲。實驗結果發現B組的學生更容易笑出來,如果聽見別人也在笑,人們就更容易發笑。那麼,這個「別人」是誰會有影響嗎?

    研究人員做了第二種實驗,這一次都會加入一模一樣的罐頭笑聲。A組的學生被提前告知,待會聽到的笑聲是來自於跟你「同一個」大學的人。B組的學生則被告知,發出笑聲的那些人來自和你支持「不同」球隊的人。實驗結果發現,A組一樣笑得很開心,但是B組以為發出笑聲的人是非我族類,笑的程度和完全不播放罐頭笑聲時幾乎一樣。

    所以,無論是餐廳的評論、旅館的評價、對於一個產品或服務的看法,我們會比較在乎「情況和我們一樣的人」是怎麼說的。當對方的境況跟我們愈像,他們所提供的佐證就愈會得到我們的信任。催化劑的做法就是找出能夠讓人們「套用在自己身上」的佐證,來克服和轉換原本的問題。
    .
    【後記:任何人都可成為催化劑】
    我第一次讀 《如何改變一個人》 是聽 Audible 英文版的有聲書,後來發現有中文版又再回味了一次。這是一本非常好閱讀、重點清晰、故事生動的實用書籍,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認識那些阻礙人們改變的因素,並且設法採取不同的策略去消除那些障礙。與其怪罪別人為什麼不改變,不如去瞭解是什麼因素阻礙了他們,並且自己「主動出擊」,成為減少阻力的「催化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作者的前一本著作《瘋潮行銷》似乎有著更高的評價,因此我也入手了那本書,很期待接下來的閱讀體驗,之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同樣類型的書籍,還有談判和說服力專家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博士的《影響力》,他用紮實的研究和案例說明「讓人們改變行為的原因」,這本經典也非常值得一讀。

    讀了許多這類型的書籍,我認為可以用一句寧靜禱文的美好詩句來做總結,這句話是這麼說的:「神啊,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請賜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我們無法直接改變別人、更別說改變世界,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因此,我們必須懂得分辨這兩種差異,把心力放在你能改變的事情上,成為催化劑去減少阻礙,外界人事物隨之而來的改變將讓你感到驚喜。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CHANGE
    使用期限:8/29~9/4
    .
    感謝 時報出版 提供贈獎抽書

  • 英國脫離歐盟原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5 10:30:51
    有 3,806 人按讚

    0715新加坡聯合早報

    *【越南與輝瑞合作 探討技術轉讓或在當地生產疫苗】
    越南衛生部說,越南將與輝瑞公司合作,探討進行疫苗技術轉讓,或讓輝瑞公司工廠在越南設廠,生產冠病疫苗的可能性。路透社報導,越南衛生部聲明中還表示,美國疫苗製造商輝瑞將額外提供2000萬劑輝瑞疫苗,為12-18歲的年輕人接種。這批額外供應將在第四季度交付,使越南疫苗數量達到4700萬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65

    *【單日新增病例超過印度 印尼成為亞洲地區疫情新“震中” 】
    印尼的冠病確診病例6月中起節節攀升,本週一和週二連續兩天單日新增病例超過4萬起,昨天更首次破5萬起,達5萬4517起,是歷來最高。印尼單日新增冠病確診病例數超過印度,成為亞洲地區的疫情新“震中”,同時是確診及死亡病例最高的東南亞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15-1

    *【泰國為應付國內需求 考慮限制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出口】
    泰國國家疫苗研究所所長Nakorn Premsri透露,衛生部將與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及其他相關利益方商討,看看是否暫時停止出口泰國產的疫苗或是限制出口量,畢竟在發佈出口訂單前泰國須先確保國內獲得足夠的疫苗劑量。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15-1169138

    *【泰國新增98起冠病死例 單日新高】
    泰國15日新增98起冠病死亡病例,為單日新高,累計3032起。泰國冠病應對小組當天通報,該國新增9186起確診病例,累計37萬2215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26

    *【歐藥局:接種兩劑疫苗至關重要】
    歐洲藥品管理局表示,接種兩劑獲批准冠病疫苗在對抗Delta變種病毒是“至關重要”,並敦促各國加快接種工作。法新社報導,最先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病毒正在迅速向整個非洲大陸傳播。該變種病毒株在夏天結束時預計將占所有病例的90%。歐洲藥品管理局說:“初步證據表明,兩劑冠病疫苗......提供了對Delta變體的充分保護。遵守疫苗接種劑量對於獲得最高水準的保護至關重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85

    *【專家:馬國未來兩周 單日新增病例或達2萬起】
    馬來西亞冠病疫情繼續惡化,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達1萬1618起,活躍病例更超過10萬起而達到10萬1359。這是馬國去年暴發冠病疫情至今一年半來的最高數字。專家警告,未來兩周的每日新病例可能翻倍而達到2萬起。不過財政部認為,今年底前仍有望全面解封。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15-1169137

    *【新南威爾斯添97新病例 雪梨封鎖令延至本月30日】
    澳洲最大城市雪梨因封鎖三周仍未能遏制冠病傳播,將再封鎖兩周至7月30日。新南威爾斯州昨日新增97起社區病例,累計確診病例864起。新州州長貝雷吉克利安宣佈,首府雪梨原定本週五到期的封鎖令,將延長至少兩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15-1169147

    *【倫敦市長:即便解封 乘搭公交仍須戴口罩】
    儘管許多國家因為變種病毒侵襲而深陷新一波疫情,而世界衛生組織也警告疫情尚未結束,新一波疫情可能在秋季捲土重來,但英國首相強森還是在上周宣佈,英格蘭將從19日起解除所有防疫限制,包括戴口罩、安全距離、聚會人數、居家辦公以及在入場前出示冠病證書等限制,不過當局鼓勵人們盡可能在室內封閉空間自主戴口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15-1169148

    *【韓國新增1600起冠病確診病例】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5日通報,截至當天零時,韓國較前一天零時新增冠病確診病例1600起,累計17萬3511起。韓聯社報導,韓國單日新增病例較前一天減少15起,但連續九天保持四位數。當天新增病例中社區感染病例1555起,境外輸入病例45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22

    *【歐盟推出全球首個碳邊境稅】
    歐盟委員會宣佈推出全球首個“碳邊境稅”計畫,對包括鋼鐵、水泥、化肥和鋁在內的進口碳商品徵收關稅,作為實現新氣候目標計畫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說,碳邊境稅將從2026年開始分階段實施。該措施旨在保護歐洲工業,讓他們不受那些在計畫外國外競爭者的影響。委員會的一份文件說,在2023-2025年的過渡階段,進口商將監測和報告這些工業排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72

    *【歐盟提議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汽油和柴油車】
    歐盟提議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汽油和柴油車。此舉旨在加快向零排放電動汽車的轉換,應對全球變暖。歐盟委員會建議到2030年將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水準減少55%。這個數位遠遠高於現有37.5%的目標。委員會還建議到2035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00%,意味著化石燃料汽車將無法在歐盟27國銷售。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82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因腹部疼痛入院】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因腹部疼痛入院,不得不在政府三個部門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取消了與最高法院和國會首腦的會議。巴西總統府新聞辦公室14日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波索納洛精神狀態良好。他將繼續接受24至48小時的住院觀察,以調查持續打嗝的原因。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74

    *【美國藥物過量死亡人數去年飆升至9萬3000 破歷史紀錄】
    美國的官方資料顯示,美國因藥物過量死亡人數在2020年飆升至破紀錄的9萬3000人,這主要是由於冠病大流行期間鴉片類藥物的使用增加。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08

    *【消息:拜登無意重啟美中戰略經濟對話】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及其下屬,沒有計劃重新啟動布希和歐巴馬政府期間,主導美中關係的定期經濟對話。知情人士說,雖然葉倫及其他部門的團隊與中國同行保持著聯繫,但目前的預期是不重啟雙邊正式高層會談。美國財政部發言人拒絕置評。彭博社評論說,不願重啟歐巴馬時代活躍的溝通管道,進一步證明了現任總統拜登對中國的立場趨於強硬,表明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關係正在持續惡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15-1169223

    *【美國務院警告企業涉疆風險加劇 分析:中美關係將變得更差】
    公告說,農業、建築、棉花、制糖、紡織品、玩具、鞋類、電子等行業在新疆使用強迫勞動。它們的業務與中國政府在新疆的“龐大且不斷增長的監控網路”有哪怕是“間接的”聯繫,就有違反美國法律的風險。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15-1169143

    *【軍情五處告誡英國人:把中俄間諜威脅視同恐怖主義】
    英國國家安全情報機構軍情五處處長Ken McCallum告誡英國人,要像對待恐怖主義一樣警惕中國和俄羅斯的間諜威脅,並指外國間諜正試圖竊取技術、製造分裂和攻擊基礎設施。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15-1169145

    *【美尋求制定國際規則 防人工智慧被“威權國家”濫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美國將尋求制定國際規則,以防止人工智慧遭到濫用。他也再度警告被指與多起駭客襲擊有關的俄羅斯,美國將對窩藏網路罪犯的國家採取行動。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15-1169146

    *【美國前總統潘斯籲拜登對中國更加強硬】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呼籲拜登對華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包括將不符合美國會計準則的中國公司摘牌、停供研究資金並要求北京披露新冠疫情的起源。彭斯表示,渴望崛起成為全球主導力量的中國政權是對美國的威脅。他抨擊拜登政府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等決定,稱這些舉措讓中國獲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15-1169228

    *【中印外長會晤 同意不在邊界敏感區採取單邊行動】
    中國外長王毅在塔吉克和印度外長蘇傑生會面,雙方同意不在敏感爭議區採取任何單方面行動,避免因誤解誤判導致局勢反覆。王毅表示,去年9月兩國外長莫斯科會晤以來,兩軍一線部隊在加勒萬河谷和班公湖地區脫離接觸,中印邊境地區形勢總體趨向緩和。同時,中印關係仍在低谷徘徊,這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15-1169221

    *【消息:美國將撤離曾幫助美軍的阿富汗口譯員】
    美國高級政府官員表示,美國將從7月下旬開始撤離數千名阿富汗口譯員和其他幫助該國美軍的人員。這名官員說:“在拜登總統的指示下,美國正在啟動‘盟友避難行動’(Operation Allies Refuge),以支持有興趣和符合條件的阿富汗國民及其家人的搬遷航班,這些國民及其家人支援美國和我們在阿富汗的合作夥伴。”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29

    *【芝加哥發生一起槍擊案致五傷 全美槍擊事件持續增加】
    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14日發生一起槍擊案,造成五人受傷。芝加哥警方稱,14日淩晨,一名男子在芝加哥西區的加菲爾德公園附近街道突然掏出手槍射向一群人,現場人群聽到槍聲四處躲避,過程中有四名女性和一名男性中槍,中槍者年齡介於18歲至34歲之間,傷勢皆無大礙。警方表示,有關此案的調查仍在進行,尚無人被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04

    *【美俄同意在氣候問題上共同努力】
    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說,美國氣候特使John Kerry和俄羅斯總統普丁14日在電話中同意,美國和俄羅斯應該在氣候問題上共同努力。聲明說,美俄雙方認識到最近的極端天氣事件和其他氣候影響,以及採取行動的緊迫性。John Kerry和普丁“強調了美國和俄羅斯在一系列氣候問題上一起合作的重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03

    *【消息:美俄下周進行核戰略穩定會談】
    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核戰略穩定會談將在一周內舉行。俄新社引述參加塔吉克會談的俄羅斯代表團消息人士報導,俄羅斯希望討論影響戰略穩定和全球安全的所有類型武器,包括核武器、非核武器、進攻性和防禦性武。據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上個月的日內瓦峰會上同意開始進行綜合雙邊戰略穩定對話,為未來的軍備控制和減少風險措施奠定基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80

  • 英國脫離歐盟原因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26 20:00:15

    #歷史上的今天 1986-MAY-26 歐盟旗幟確定

    歐盟的前身 歐洲共同體正式採用了深藍色底、12顆環狀排列的金色五芒星旗幟,為歐洲共同體的正式旗幟,並在1993年改為歐盟之後,繼續使用,成為今日我們熟知的歐洲象徵。

    ▶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anucb6s8vat0873wnj8xr5c

    今日的歐盟源自於1952年由法國、西德、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六國所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以及1958年成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等組織。這些組織最初都有一個明確單一的目的,那就是希望透過經濟合作,避免再次發生如20世紀初的兩次大戰,重建更緊密的國際合作關係。

    在行之多年後逐漸達到各國間的共識,決定於1967年統合成具有更緊密合作關係的歐洲各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ies, EC)。直到1993年11月1日,《馬斯垂特條約》又稱歐盟條約生效,確立了歐盟未來將朝著社會經濟環境、外交軍事、司法內政合作,合稱「三支柱」的目標前進,歐洲聯盟這個名稱才逐漸成形。

    今日的歐盟擁有27個成員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實體;德國、法國是歐盟兩大核心成員,其中19個會員國更以歐元作為流通貨幣。

    諷刺的是,近年來我們提到歐盟常常和英國脫歐扯上邊。英國在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後,針對是否繼續留在組織時常出現國內辯論;不論是保守黨或是工黨,始終存在著歐洲懷疑主義,認為英國加入歐洲聯盟組織只是弊大於利。

    2015年,英國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首相卡麥隆宣布了在選前承諾舉辦脫歐公投將在2016年6月23日舉辦,並表示自己支持英國續留歐盟,但大選結果讓眾人跌破眼鏡。

    大約51.9%的得票率,讓脫歐擊敗了留歐,卡麥隆也因為公投結果決定辭職,讓時任英國內政大臣梅伊成為新任的英國首相。梅伊上任後幾乎在任內與英國如何脫歐這個爛攤脫離不了關係;誰也沒想到要離開一個國際組織竟然會如此麻煩。

    讓英國陷入公投後的留歐脫歐兩難,主要原因在於未來需要負擔對歐盟出口的沉重關稅;雖然脫歐後的英國不用再負擔歐盟負債,但其實後續延伸出的關稅問題,可能讓原本的貨物進出口成本提高,進而影響企業投資、工作機會,政治上更不可能沿用原本的申根簽證,間接影響觀光人潮與服務業,許多人原本的權益將多少受到損失。

    2019年6月7日,忙了將近兩年的首相梅伊,一延再延的脫歐程序和反覆不斷的談判作業,讓她最終決定提出辭職;接受後的強森首相,繼續代表英國和歐盟進行談判,結果又因為愛爾蘭邊境問題卡關,直到今年年初,英國正式在1月31日脫離歐盟,才讓這將近四年的麻煩事結束。

    有關英國脫歐的故事,大家可以參考2019年上映的《脫歐之戰》,由班奈狄克康柏拜區飾演脫歐團體策略師,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說服英國民眾在脫歐公投中投下脫歐贊成票。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脫歐 #歐盟 #英國 #EU #EC

  • 英國脫離歐盟原因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20 22:00:03

    這個星期最大的國際新聞,是英國保守黨在大選中大贏。這個大贏到底是多大?

    有許多媒體還把強生拿來跟柴契爾夫人相提並論,柴契爾夫人外號是鐵娘子,被稱作英國二次戰後最重要的領袖,把二次戰後破敗的英國,再次變成大咖國家,那這個被拿來跟柴契爾夫人比較的英國首相強生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不過兩個月前強生還被罵到臭頭,但這民意真是像天機一樣很難測耶,為什麼一下就可以翻身呢?很多人說是因為他的主要對手工黨的柯賓,比強生還討人厭。

    在英國這次選舉裡,強生的競選對手,也就是主要反對黨工黨的柯賓,有可能是英國近年來最不受歡迎的政治人物,很多分析都認為強生就是因為碰到這麼弱的對手,才能選得這麼好。但我真的覺得這個評論非常的酸葡萄,強生勝選的原因,非常簡單,保守黨就是掌握了大多數民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下了「紅牆」。

    什麼是紅牆呢?不是紅杏出牆,紅牆是指北英格蘭跟Mindlands 這些傳統上工黨非常強勢的區域,在這些區域裡,很多勞工階層都是從祖父輩開始,就是全家都投給工黨的鐵票,又因為工黨的傳統色是紅色,所以這些地區被稱作紅牆。在兩年前,紅牆還是銅牆鐵壁,但這一次選舉全面失守,投給了以前被這些勞工階層視為死對頭,代表有錢人及資方的保守黨。

    這跟美國的2016年選舉非常類似,當時美國北部五湖區的鐵鏽帶(rust bell)也是一大堆勞工階層,拋棄了支持了好幾代的民主黨,跑去投給代表有錢人的共和黨。你不要以為只不過換個黨投有什麼了不起,你去問問在高雄上次選舉,從民進黨改投國民黨的選民,我保證很多人會告訴你是個非常痛苦的決定。

    至於英國這些勞工階層為什麼換黨投,只是因為工黨有個討厭鬼在當頭嗎?美國的勞工階層換黨投,只是因為候選人希拉蕊像冰塊嗎?民進黨輸了高雄真的只是因為陳其邁的手不夠美嗎?

    總而言之,從2015年的脫歐選舉到現在,經過這麼多選舉,全球這些勞工階層的聲音,是非常清楚的,我們勞工聽了你們這些精英的話,去搞什麼全球化,結果弄得我越來越窮,窮到活不下去,而且這個我支持了一輩子的黨,己經變成都市人的黨,年輕人的黨,根本己經不代表我了。

    你看看工黨開出的政見,學費全免,25歲以下巴士免費,提高最低工資,投入十億英磅做青年相關服務。難怪年紀大的選民會覺得,那我呢?

    這次英國選舉也再次突顯了一個現象:就是年輕人選不贏老年人。

    英國跟台灣一樣也有世代隔閡,在環保,在多元世界觀,在移民問題上年輕人跟老年人想法也差很多,那好啊,大家投票所見,看誰選贏嘛。英國選舉結果證明,年輕人也許打電腦行,手機用得嚇嚇叫,但投票就是不行。

    英國18~20歲的年輕人在2015年和2017年的大選中,只有40%至50%的投票率,這一次選舉已經是破紀錄的年輕選票大出動,但註冊的投票率仍約為66%,但七十歲以上呢?是每一次選舉註冊選民都達80%以上。聽過人口老化吧?也就是年輕人比老年人少,你人數己經少了,投票率又沒有老年人高,你怎麼選得贏呢?

    但你很會選,不代表你很會執政,強生這一次大贏特贏,自己的黨在議院還佔了超過半數,就跟在我們台灣完全執政是一樣的意思,看起來英國脫歐似乎又多確定了那麼一點。為什麼只說一點呢?因為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才是真的重頭戲,可以說到現在才準備要上主菜了。

    這次的英國大選最重要的就是確定了,在英國跟歐盟講好的一月三十一日的截止日,英國就是脫歐了。大家不要再癈話什麼留歐可能性。在二月一日就會進入所謂的過渡期,一直到十二月底。在過渡間英國與歐盟間一切照舊,用這十一個月來談接下來要怎麼做。

    全世界最關切的就是貿易協議的部分,這是英國與歐盟雙方以後要怎麼做生意的細節要是沒有處理好,不要說英國本身,有可能會對歐盟整體甚至是全世界都造成經濟上的衝擊,目前市場預期最後的協議應該是會讓英國留在歐洲的單一市場中,減少雙方市場的衝擊,也就是所謂的「軟脫歐」這是為什麼股市對英國大選這次反應這麼好。至於「硬脫歐」就是英國離開歐洲單一市場,不再需要遵守歐盟的規範,基本上雙方就是翻臉了,這是市場最擔心會發生的事。但身為唐寧街川普,怎麼可能讓大家這麼好預測呢?

    強生跟保守黨都把脫歐形容的要多美好就有多美好,比如說可以透過關稅來保護自己國家的企業;可以不用管歐盟的法規,我東西想怎麼賣就怎麼賣;可以不再需要透過歐盟,自己跟其他國家簽更有賺頭的貿易協定,像是大選結果一出來,川普就馬上隔空喊話說:水喔,我們來簽貿易協議一起大噱一筆吧。

    但是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簡單,歐盟現在最害怕的就是一個不小心,在談判的時候對英國讓步太多,結果別的國家看了也都想要脫歐,大家通通都進入大脫歐時代,那就慘了。所以歐盟也表示,與英國之間的貿易協議所期望的起碼有三點,就是「零關稅、零限額、零傾銷」。表示與英國之間的協定還是需要維持公平,不會讓英國在歐盟市場中能夠適用所有的優待規則。

    所以強生真的能做到讓英國順利脫歐嗎?強生如果真想要在歷史上跟柴契爾夫人相提並論,不是這次他在英國議會選舉裡贏了多少,而是要能帶領英國在脫離歐盟之後,還能讓英國維持大咖國家的地位,這才是強生在歷史上要留下好名還是臭名的最大關鍵。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英國脫離歐盟原因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2-17 19:02:45

    #記得打開CC字幕 #英國撲朔迷離の脫歐之路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3 英國脫歐の近況報告
    01:04 脫歐協議草案的爭議
    03:07 脫歐時間點回顧
    03:43 公投後的社會狀況?
    04:26 直接民主的優缺點
    06:29 提問
    06:41 結尾
    06:57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英國脫歐走到關鍵十字路口 三種可能情況分析:https://bit.ly/2Goq2eO
    → 逼宮之夜:鎮壓保守黨譁變,英國首相梅伊贏下「黨魁不信任投票」:https://bit.ly/2EB5cHB
    → 综述:“脱欧”协议草案引发英国政坛动荡:https://bit.ly/2Gw7OYG
    → 焦点:英国和欧盟终就脱欧协议草案达成一致 但特雷莎·梅仍是四面楚歌:https://bit.ly/2A5nQmK
    → 脱欧协议草案引发英政坛震动 “分手协议”写了啥?:https://bit.ly/2K6ZSvb
    → 聯合國專家:英國脫歐後社會趨接受種族宗教歧視:https://bit.ly/2GkbuwU
    → Brexit(維基):https://bit.ly/2Cj7xnZ

    【 延伸閱讀 】

    → Brexit: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UK leaving the EU:https://bbc.in/2liIk3E
    → 脫歐派贏得英國歐盟公投的八大原因:https://bbc.in/2EqGfxx
    → 【深度專題】全方位解讀英國脫歐公投 看懂他們離留之間的掙扎:https://bit.ly/2QEK0H7
    → 【投書】英國脫離歐盟 為何會導致蘇格蘭二次獨立公投?https://bit.ly/2BnWnww
    → 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草案 「離婚」路漫漫:https://bbc.in/2Gz5yjN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