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英國歷代君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英國歷代君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英國歷代君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英國歷代君主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伯爵家的織錦室】 英法兩國自古愛恨交織,彼此情仇夾雜,歷代君主無不想方設法跨越英吉利海峽攻城掠地染指對方,光是14至15世紀的百年戰爭便綿延一百多年,再到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後,兩國又因宗教、政治情勢、殖民地利益…等複雜因素,各自拉著好朋友一同下水攪和,這一打又要到1815年拿破崙兵敗下台,英...

英國歷代君主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1-19 02:41:27

【 @snapit.hk】印度百年玫瑰粉皇宮變Airbnb! . 如果有一天,你被告知將會被國王邀請到他的宮殿住宿一晚,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場騙局。但是,近日Air Bnb真的推出了這樣的一個計畫!印度的年輕國王Padmanabh Singh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入住他位於Jaipur的粉紅...

  • 英國歷代君主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2 07:34:21
    有 998 人按讚

    【伯爵家的織錦室】

    英法兩國自古愛恨交織,彼此情仇夾雜,歷代君主無不想方設法跨越英吉利海峽攻城掠地染指對方,光是14至15世紀的百年戰爭便綿延一百多年,再到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後,兩國又因宗教、政治情勢、殖民地利益…等複雜因素,各自拉著好朋友一同下水攪和,這一打又要到1815年拿破崙兵敗下台,英國才得意洋洋迎來「日不落帝國」威名。

    長年以來透過各種形式頻繁交流,兩國雖各自擁有不同習慣與文化,總難免相互影響,而且浸濡極深。儘管英國最終以國力取勝,然而自法國宮廷所輸出的奢華美感與享樂習性,尤其是法王路易十四在任期間大力推動的奢侈品熱潮更是席捲整個歐洲。

    既浮誇又精緻的法式品味不只呈現於衣著、飲食或藝術層面,也反映在建築設計上。

    英格蘭第六代考文垂伯爵喬治・考文垂(George Coventry,1722-1809)就是法式風格擁護者。

    -------------

    這位伯爵大人繼任爵位之前曾任下議院議員,襲爵之後便正式進入上議院,更在1752-1770年間,長達18年擔任連續兩位英國國王:喬治二世(George II,1683-1760)和喬治三世(George III,1738-1820)的「寢宮勛爵」(Lord of the Bedchamber )。

    這職位表面上是要待在寢宮內伺候國王吃飯穿衣洗漱沐浴,無論在他舒暢開懷或是勃然大怒,坐擁情婦或者操勞國事時,都得陪伴在側,然而實際上許多勞動事務都有僕人代勞;因此身為寢宮勛爵最重要的好處便是得以貼近國王,成為心腹獲得垂愛,進而掌控資源與大權。

    從這個角度看來,考文垂伯爵確實是一代重臣,有錢又有權,他的鄉間別墅自然不能馬虎。

    考文垂伯爵在1751年繼承伍斯特郡(Worcestershire)的克魯姆宅邸(Croome Court)。克魯姆宅邸興建時間可以往前追溯到1640年代早期,到了事業與前途一片看好的第六代考文垂伯爵一接手,便找來英國建築師羅伯特・亞當(Robert Adam,1728-1792)進行大改造,成為新帕拉迪奧式(Neo-Palladian)建築典範,也曾接待數位英國君主,如喬治三世、維多利亞女王等人來訪。

    -------------

    雖然遠在大不列顛,伯爵大人對於洛可可藝術的偏愛卻不因距離而削減。克魯姆宅邸有間織錦室(Tapestry Room),室內牆壁是由濃麗明豔的朱紅織錦畫綿延而成,這在當時是首創的新穎手法。

    織錦室原來是1763年,伯爵委託巴黎皇家戈白林織錦廠(Royal Gobelins Manufactory)的雅各・尼爾森(Jacques Neilson,c.1718-1788)工作室為他製作織錦,又有法國洛可可大師布雪(François Boucher,1703-1770)操刀,以古典神話故事設計畫面場景,至1771年終於大功告成,在那年初夏運抵英格蘭,進行組合安裝。家具的鍍金框架則於 1769 年在倫敦製造,而織錦椅面同樣為巴黎戈白林織錦廠出品。

    一切就緒全體到位後,克魯姆宅邸的織錦室從此成為英格蘭鄉間最具法式風味的一道風景,也是伯爵招待賓客最引以為傲的華美空間。

    -------------

    可惜人生與運途終有限制,傳承至1902年第九代考文垂伯爵時,他把這些織錦和座椅都賣給巴黎藝品商,1949年第十一代伯爵再把織錦室的天花板、地板、壁爐架、門和門框等室內設計配件,通通賣給美國克瑞斯基金會(Samuel H. Kress Foundation)。

    這麼一來,克魯姆宅邸的織錦室已經不復存在,蕩然無存。

    幸好,克瑞斯基金會1958年把手上持有的克魯姆織錦室收藏捐贈給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甚至協助館方買回原來的織錦座椅並加以修復,而橡木地板則為織錦室原件,依照原來設計圖稿鋪設,至於天花板則是以複製品安裝在博物館內。經過多方努力,如今我們才得以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見到織錦室當年在大宅內的光彩模樣。

    -------------

    克魯姆宅邸現在已經交給基金會管理並對外開放,訪客得以見識到綠意扶疏的庭園和可觀的藝術收藏,可惜織錦室早已遠離故土,落腳於異國。說來雖然不免遺憾,但若繼續留在英國,難保二戰烽火延燒時,這些珍貴的織錦和家具設計是否也會跟著遭殃。

    大都會博物館的室內裝飾情境布置和修復專業向來令人讚嘆,下回有機會拜訪的話,記得要多留點時間逛逛這些驚人的文化資產,那是最美的時光隧道,走過一個展覽室,便是跨越了不同世代與藝術風格。

    悠悠歲月,天涯近在咫尺。這就是博物館每每令人感動莫名的功能啊~

    -------------

    想像一下兩百多年前,織錦室剛完工的精美面貌,你會想在裡頭做哪些事?喝茶?閱讀?彈琴?吟詩或唱歌?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 英國歷代君主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9 12:10:27
    有 83 人按讚

    【盧斯達:「人之初善本性」— 東方文明欠缺權力制衡的濫觴】

    出身中國的導演趙婷新片奧斯卡豐收,自己亦得最佳導演。在台上,趙似乎回應自己舊訪問提到「中國遍地謊言」而引起中國網絡狂轟濫炸的事件,說道:

    「這是最瘋狂的一次,事情有變得困難的時候,想講出中國發生甚麼事。我小時候跟哥哥一起鬥背唐詩,當中《三字經》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是令我畢生受用的一句說話,在我的生涯中遇見很多人都是善良的,這是個信念,感謝啟發我繼續下去。」

    大致被儒家推崇的「善本性」,其實是使中國文明圈持續付出代價的國學思想。我們不自覺相信,也不自覺付出代價。孔子經常談「仁」,孟子則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附合東方人常見的「關聯思考」,用物理現象來說明主張,其實物理是形而下,人性則是形而上,兩者拉在一起,是否屬於論辯家的取巧就見仁見智。荀子的體系較為龐雜,也更現實,擁孔批孟,尤如江戶日儒的前奏,他直接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做好事其實是後天的「偽」,而人「虛偽」是好的,而教人虛偽的方法就是教育,即用禮樂來將人們引導到虛偽,世界就會有道德,就會和平。

    後來義理精深的佛教傳入,儒家理論也要「完善」來競爭。例如中國文明討論「佛性」,一般講法相信,眾生皆有佛性,都有可能解脫成佛,正如一般講法相信,人皆性善,都有可能成為聖人。佛教傳入之後,中國似乎越來越多討論形上世界的傳統。根據人皆有佛性的講法,儒家的善性論也被改進為二元。道學家這樣設定:人性本身是善的,而人類具體的惡行,是慾望掩蓋,本性不出的結果。只要壓抑慾望 (即個人),本性 — 即人的善良 — 就會回復。

    孟子說人的惡行 (不仁) 是由於「陷溺其心」,到唐朝的李翱,再到《三字經》,大概都是這條理路。到佛道思想席捲之後的中世,宋明理學就更加沒有走出那條路,只是更加複雜,並總結為理氣之辯。朱熹仍然如此,將人性分為「天地之性」及「氣質之性」,即美好的形而上世界,和不美好的現實世界,人順從天地之性,就會表現出本來全善的人性,氣質之性則是人人不同,滲雜個人利害和慾望之後,可能不善。從孔子到宋明理學,變化就十分明顯。孔子主要講現實世界,更說未知生,焉知死,而後來的人則為其後設了一個超越的世界,以補充孔學開始時的「仁」只是倫理關係而不具超越性、宗教性的結構問題。

    為甚麼中國人對「性本善」有如此強迫症的認同?大概並不是各門各派思想自由競爭下的結果,而是隨著帝國建設路徑的配合行為。儒教作為帝國官方的意識形態,自然不具備太多思想自由,而是功利多於思辯。例如主張性惡的荀子就有很長時間被打為異端,日本人為了高舉作為形而上依歸的天皇,亦長期批判談過人民革命權的孟子。朱元彰亦刪去孟子的激烈發言。多年來中國歷代官方和教育推廣「性本善」,是因為現實中有皇權的全面管治權,就算秦政以來有很多地方仍然「帝力於我何有哉」,大一統主義混一天下的理想,官方仍然是要求的。大一統就是所有的權力要收歸國有、收歸君主,「王治」不斷向外嘗試擴張。善性論的社會,傾向一切由權力的寡頭「主持公道」。

    性惡論的社會,則傾向分權、立法規、以合約行事。如果要建立一個人與人之間,甚至官與民之間互相制衡的社會,就要談性惡論。如果談性善,出問題時就不會是權力制衡不足,而是涉事者「陷溺其心」,不夠發揮性善的天性罷了。即使是暴君,也只是一時陷溺,並不是皇帝制度有問題。中國人解釋「偏差行為」和罪惡來源,是「個人化」的,與社會多數無關。

    基督教以來的歐洲則不自覺走向另一條路。人的性惡被標榜出來,從神話故事人類吃魔鬼禁果,背叛上帝開始,到教庭經常強調的可怕地獄,以及課金贖罪制度,都充份說明基督教世界觀曾經過份、病態而自虐地強調人類本身的罪惡。由於人本身是罪惡的,所以人不會相信人,只會相信無形的神,而社會和國家制度亦漸傾向分權。為甚麼漸漸發展到 N 權分立,有些國家判案要由素人陪審團會審,都是出於這種互相提防的思維。

    法國大革命之後,也興起了「反啟蒙主義」,裡面的思想家考察革命期間革命派各種可怕行為,就進一步論定罪惡的人類如果沒有管制,就必然爆發出來。17世紀的霍布斯認為人為了避免率獸食人的自然狀態,只能立一個群體的合約,將權力交給 lesser evil,即公權力,也就是《聖經》中的海妖「利維坦」。當然後來很多國家的發展,都沒有完全遵從霍布斯血淋淋的主張,政府內部也有分權,但一般而言民選領袖會下台,都是因為人們不相信人,不相信權力久在一人手中,可以避免腐化。政府分權還不夠,還要有法院、傳媒去制衡。同樣是英國人留下的「絕對權力帶來絕對腐化」之語,就充滿性惡論的氣味。

    黃仁宇評論明朝社會的意識形態,經常談主流思想不處理「私」的問題,導致社會特別是社會賢達極為虛偽,而且只能用道德口號鼓舞和推動政策,卻不能在「數字上」管理社會。不承認人性之私,而只談人性本善,可能妨礙了市場經濟的萌芽,也下開蘇聯思想在中國成為主流的結構。宋儒以道德殺人,進展到後面以「政治道德」殺人,其實是一脈相承。極為相信性本善的傳統,開出現實中的滿地謊言,大概有一種因果關係。

    武斷地說,充滿病態和自虐觀念的中世紀,開出了民主自由可以生根的現代西方。不相信人的意識形態,開出了制衡權力,因而最終令個人人權受保障的結果,而性善論則沒有。性善論在藝術家的世界似乎順理成章,亦是做人有期盼的根基。哪一種觀念其實都不會具體改變人類社會中罪惡的數量,不過性善論的傳統則無疑構成制衡機制的嬴弱。

    性本善其實是一種美學,一種山水畫一樣的境界。在更好的社會,藝術光景和冷酷的社會建構,其實是分開來的。人們有自由以美好柔軟的靈魂擁抱世界,但社會體制仍然是充滿防人之術,權力永遠被質疑和分散。而東方社會往往將個人和社會混一而治,個人精神境界與社會制度混在一起,呈現「道德化的政治」,是皇帝有權全面管治的理論依據,防衛和自我武裝則是性善論的異端。因為相信人性本善,所以不需要制衡人或者皇帝的權力,只要「教化」就好,或者用自由主義者心儀的「小組討論」就可解決問題。

    性善論也經常被設定為「成為聖人」的初階路徑,一個永遠只能依靠好人好事的社會,最後就只能請求最大的聖人,即皇帝,去主持公道,那肯定不會太公道。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依靠聖人主持公道的社會,善的口號和權位一定會被竊據,就一定會產生很多竊鈎者誅的惡人。一個人相信善本性,可以令人良善,一個社會相信善本性,卻會輔就走向奴役之路。

  • 英國歷代君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9 12:10:17
    有 25 人按讚

    【盧斯達:「人之初善本性」— 東方文明欠缺權力制衡的濫觴】

    出身中國的導演趙婷新片奧斯卡豐收,自己亦得最佳導演。在台上,趙似乎回應自己舊訪問提到「中國遍地謊言」而引起中國網絡狂轟濫炸的事件,說道:

    「這是最瘋狂的一次,事情有變得困難的時候,想講出中國發生甚麼事。我小時候跟哥哥一起鬥背唐詩,當中《三字經》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是令我畢生受用的一句說話,在我的生涯中遇見很多人都是善良的,這是個信念,感謝啟發我繼續下去。」

    大致被儒家推崇的「善本性」,其實是使中國文明圈持續付出代價的國學思想。我們不自覺相信,也不自覺付出代價。孔子經常談「仁」,孟子則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附合東方人常見的「關聯思考」,用物理現象來說明主張,其實物理是形而下,人性則是形而上,兩者拉在一起,是否屬於論辯家的取巧就見仁見智。荀子的體系較為龐雜,也更現實,擁孔批孟,尤如江戶日儒的前奏,他直接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做好事其實是後天的「偽」,而人「虛偽」是好的,而教人虛偽的方法就是教育,即用禮樂來將人們引導到虛偽,世界就會有道德,就會和平。

    後來義理精深的佛教傳入,儒家理論也要「完善」來競爭。例如中國文明討論「佛性」,一般講法相信,眾生皆有佛性,都有可能解脫成佛,正如一般講法相信,人皆性善,都有可能成為聖人。佛教傳入之後,中國似乎越來越多討論形上世界的傳統。根據人皆有佛性的講法,儒家的善性論也被改進為二元。道學家這樣設定:人性本身是善的,而人類具體的惡行,是慾望掩蓋,本性不出的結果。只要壓抑慾望 (即個人),本性 — 即人的善良 — 就會回復。

    孟子說人的惡行 (不仁) 是由於「陷溺其心」,到唐朝的李翱,再到《三字經》,大概都是這條理路。到佛道思想席捲之後的中世,宋明理學就更加沒有走出那條路,只是更加複雜,並總結為理氣之辯。朱熹仍然如此,將人性分為「天地之性」及「氣質之性」,即美好的形而上世界,和不美好的現實世界,人順從天地之性,就會表現出本來全善的人性,氣質之性則是人人不同,滲雜個人利害和慾望之後,可能不善。從孔子到宋明理學,變化就十分明顯。孔子主要講現實世界,更說未知生,焉知死,而後來的人則為其後設了一個超越的世界,以補充孔學開始時的「仁」只是倫理關係而不具超越性、宗教性的結構問題。

    為甚麼中國人對「性本善」有如此強迫症的認同?大概並不是各門各派思想自由競爭下的結果,而是隨著帝國建設路徑的配合行為。儒教作為帝國官方的意識形態,自然不具備太多思想自由,而是功利多於思辯。例如主張性惡的荀子就有很長時間被打為異端,日本人為了高舉作為形而上依歸的天皇,亦長期批判談過人民革命權的孟子。朱元彰亦刪去孟子的激烈發言。多年來中國歷代官方和教育推廣「性本善」,是因為現實中有皇權的全面管治權,就算秦政以來有很多地方仍然「帝力於我何有哉」,大一統主義混一天下的理想,官方仍然是要求的。大一統就是所有的權力要收歸國有、收歸君主,「王治」不斷向外嘗試擴張。善性論的社會,傾向一切由權力的寡頭「主持公道」。

    性惡論的社會,則傾向分權、立法規、以合約行事。如果要建立一個人與人之間,甚至官與民之間互相制衡的社會,就要談性惡論。如果談性善,出問題時就不會是權力制衡不足,而是涉事者「陷溺其心」,不夠發揮性善的天性罷了。即使是暴君,也只是一時陷溺,並不是皇帝制度有問題。中國人解釋「偏差行為」和罪惡來源,是「個人化」的,與社會多數無關。

    基督教以來的歐洲則不自覺走向另一條路。人的性惡被標榜出來,從神話故事人類吃魔鬼禁果,背叛上帝開始,到教庭經常強調的可怕地獄,以及課金贖罪制度,都充份說明基督教世界觀曾經過份、病態而自虐地強調人類本身的罪惡。由於人本身是罪惡的,所以人不會相信人,只會相信無形的神,而社會和國家制度亦漸傾向分權。為甚麼漸漸發展到 N 權分立,有些國家判案要由素人陪審團會審,都是出於這種互相提防的思維。

    法國大革命之後,也興起了「反啟蒙主義」,裡面的思想家考察革命期間革命派各種可怕行為,就進一步論定罪惡的人類如果沒有管制,就必然爆發出來。17世紀的霍布斯認為人為了避免率獸食人的自然狀態,只能立一個群體的合約,將權力交給 lesser evil,即公權力,也就是《聖經》中的海妖「利維坦」。當然後來很多國家的發展,都沒有完全遵從霍布斯血淋淋的主張,政府內部也有分權,但一般而言民選領袖會下台,都是因為人們不相信人,不相信權力久在一人手中,可以避免腐化。政府分權還不夠,還要有法院、傳媒去制衡。同樣是英國人留下的「絕對權力帶來絕對腐化」之語,就充滿性惡論的氣味。

    黃仁宇評論明朝社會的意識形態,經常談主流思想不處理「私」的問題,導致社會特別是社會賢達極為虛偽,而且只能用道德口號鼓舞和推動政策,卻不能在「數字上」管理社會。不承認人性之私,而只談人性本善,可能妨礙了市場經濟的萌芽,也下開蘇聯思想在中國成為主流的結構。宋儒以道德殺人,進展到後面以「政治道德」殺人,其實是一脈相承。極為相信性本善的傳統,開出現實中的滿地謊言,大概有一種因果關係。

    武斷地說,充滿病態和自虐觀念的中世紀,開出了民主自由可以生根的現代西方。不相信人的意識形態,開出了制衡權力,因而最終令個人人權受保障的結果,而性善論則沒有。性善論在藝術家的世界似乎順理成章,亦是做人有期盼的根基。哪一種觀念其實都不會具體改變人類社會中罪惡的數量,不過性善論的傳統則無疑構成制衡機制的嬴弱。

    性本善其實是一種美學,一種山水畫一樣的境界。在更好的社會,藝術光景和冷酷的社會建構,其實是分開來的。人們有自由以美好柔軟的靈魂擁抱世界,但社會體制仍然是充滿防人之術,權力永遠被質疑和分散。而東方社會往往將個人和社會混一而治,個人精神境界與社會制度混在一起,呈現「道德化的政治」,是皇帝有權全面管治的理論依據,防衛和自我武裝則是性善論的異端。因為相信人性本善,所以不需要制衡人或者皇帝的權力,只要「教化」就好,或者用自由主義者心儀的「小組討論」就可解決問題。

    性善論也經常被設定為「成為聖人」的初階路徑,一個永遠只能依靠好人好事的社會,最後就只能請求最大的聖人,即皇帝,去主持公道,那肯定不會太公道。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依靠聖人主持公道的社會,善的口號和權位一定會被竊據,就一定會產生很多竊鈎者誅的惡人。一個人相信善本性,可以令人良善,一個社會相信善本性,卻會輔就走向奴役之路。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