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統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統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統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統編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100的網紅台灣竹材產業 Taiwan Bambo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富里鄉農會推動:竹林資源循環應用~羅山社區 + 休閒業者 + 有機米產銷班 + 農業師傅,我們一起來參與! 記者張柏東/富里報導 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有大約 60 公頃的竹林,隨著竹製手工藝的沒落而隱沒在時代的洪流中,但是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領導的工作團隊,看見了這片竹林的龐大...

  •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統編 在 台灣竹材產業 Taiwan Bambo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2-21 08:35:41
    有 15 人按讚


    富里鄉農會推動:竹林資源循環應用~羅山社區 + 休閒業者 + 有機米產銷班 + 農業師傅,我們一起來參與!

    記者張柏東/富里報導
    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有大約 60 公頃的竹林,隨著竹製手工藝的沒落而隱沒在時代的洪流中,但是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領導的工作團隊,看見了這片竹林的龐大商機潛能,目前已和羅山社區凝聚共識,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正積極展開一項天蠶再變的行動,要從這片竹林中掏出黑金!
     富里鄉農會目前積極推動的天蠶再變行動是:竹林資源循環應用~羅山社區+休閒業者+有機米產銷班+農業師傅。除了在羅山社區與居民們,同心協力參與竹林資源循環應用之外,再結合休閒業者(民宿業者、旅遊業者、交通業者、導覽業者等等),然後在農會有機米產銷班(農特產品、在地美食、在地手工藝品)的配合下,充分運用農會培訓的農業師傅以彌補現階段農村生產人力之不足,相信只要大家一起來參與,天蠶再變行動一定可以成功。

    羅山村世外桃源
     羅山村位於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鄉,地處海岸山脈四面環山,其間有東富公路貫穿,成為銜接台東縣與花蓮縣富里鄉的交通命脈。由於遠離塵囂,如今依然保有原始的農村風貌,雞犬相聞的古早傳統農村生活方式,保存良好的自然生態體系,置身其間宛如穿過時光廊道,回到過去那古老又遙遠的憶往兒時,令人戀戀舊情若似來到世外桃源,不禁徘徊留連、不忍離去。政府看好羅山村的傳統農村景觀,2002 年積極規畫成為全國第一個農村土地重劃區、全國第一個有機示範農村、全國第一個有機米出口產地,更曾經在民國 93 年獲得魅力城鄉獎、農委會優良農建獎、內政部優良生態旅遊地等等獎項,在農業發展、生態旅遊方面的前景不可限量。

    竹編傳統手工藝消失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看見羅山村的美景,卻也發現羅山村曾經盛極一時的傳統竹編手工藝的消失。早在 50、60 年代,羅山村是台灣數一數二的斗笠和竹製手工藝品盛產地,曾有家政班員製作出竹子殼造型娃娃,美得令人不敢相信這是竹製品。滿山的竹林曾經是村民們眼中的金山、銀山,只是上山採竹製成斗笠等手工藝品,就可以賺進收益、養家活口。除了耕田務農之外,這 60 公頃的竹林,曾經是村民們的另一項重要經濟命脈。也因此羅山村的地名起源,相傳就是跟斗笠有關,其地名據說是從羅山村內有一條螺仔坑溪,取其「螺」而命村民;不過也有村民認為,是來自閩南語斗笠「瓜笠仔」的「笠」發音而來。
     可惜的是隨著時代的演變,羅山村的斗笠等等傳統手工藝品,在那個還是屬於傳統舊情的年代裡,難敵工資低廉的中國大陸,以及接著厥起的東南亞各國廉價人工,羅山村的斗笠等等傳統手工藝行業逐漸沒落,如今這 60 公頃的竹林,早已淪為人跡罕至的荒廢山林了。失去了原本賴以維生的謀生依持,光是種田已經難以養家活口,於是人口開始外流,如今只剩老人、小孩而已,如何振衰起蔽,成了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竹生物碳的興起
     近年來國外研究開發的生物炭(biochar)是一種通氣性和透水性極佳的多孔性材料,對於土壤保水、保肥以及調節土壤酸鹼值和水、肥、氣、熱等土壤微環境相當有效。亦可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環境,為其生長和繁殖提供有利條件;而微生物代謝不但能提供氮肥,也能提高作物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增產的效果。國際間早已將生物炭應用於改良土壤酸鹼質、有機碳含量、鹽飽和度等方面,促進植物生長。
     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近年正積極運用農林廢棄資材開發生物炭應用,發現可以有效循環使用資源,也能減少廢棄材料衍生的環境問題。國內生物炭產業發展雖然正處在起步階段,但是台灣目前每年約有 50 萬公噸林業剩餘資材,逾 6 成以燃燒、堆肥或就地掩埋等方式處理,可能產生環境汙染,未來發展動能和市場都相當大。
     林業試驗所長張彬表示,為帶動國內循環農業產業加值與創新產業能量,減少農林業廢棄物並提升營林收益與環境保護等多元目標,已積極投入生物炭的相關研究。例如用在林業苗圃經過試驗後顯示,添加生物炭後,育苗介質在含水率與酸鹼值上都有顯著增加。用在市區路樹或公園綠地、校園等方面,如針對樟樹、櫻花、臺灣欒樹的苗木進行土壤生物炭添加試驗,已經發現生長狀況比未添加生物炭者為佳。研究團隊並以台南市 3 所校園的樹木為對象,施用刺竹炭進行土壤改良,希望能應用於都市林的培育。
     張彬強調,林業本身是可再生循環利用的產業,幾乎所有林業資材均可回收再利用。國內森林經營者與利用者應在追求新林產與循環經濟時,發揮森林資源的最大效益;而生物炭加值應用無疑是取之於林、用之於林的範例。

    台中花博的「竹籟」文創創作
    2018 年台中花博竹跡館展出的文創作品「竹籟」,一座金碧輝煌的人文藝術創作精品,完全是用竹子來打造完成的,獲得各界極高的評價,也成為富里鄉農會師法的對象之一。「竹籟」其意有二,一是:「風吹動竹子發出的聲音」。唐賈島《夜集田卿宅》詩:「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籟殘。」,其貳指笛聲:元貢師泰《過仙霞嶺》詩:「竹籟笙鳳鳴,籐雨淵珠滴。」,在傳統的台灣社會,竹製品一直是家家戶戶的必需品,不論是竹籃、竹椅、童玩,都是由生長快速,取
    得容易的竹材,經由手工製作而成。用低成本、高效益的竹子來營造羅山村經濟發展和生態平衡,已經成為成究明日旅遊王國的新指標。

    古坑鄉麻園社區成功的案例
     雲林縣古坑鄉麻園社區,發展竹子相關傳統產業已經有 30 年以上的歷史,麻園社區主要生產烏殼綠竹筍的面積廣達 40 公頃,其中古坑鄉蔬菜產銷班第八班的種植面積就高達 22公頃,一年可生產500 公噸竹筍。過去本土竹子是重要的紙漿原料,但是台灣製紙產業沒落後,搶手的竹子變為廢棄物,燃燒又引發環保空汙的問題,2017年社區年開始導入生物炭科技,將廢棄竹子燒製成生物炭,作為肥料、除臭使用,吸引廠商前往購買生物炭,社區發現了生物炭科技的商機和生機,目前正大力發展生物炭科技,要讓竹子這項已經沒落的傳統產業起死回生。麻園社區成功的案例,已經成為台灣各地師法的重要指標。

    竹子變生物炭 初階加工易上手
     曬乾後的竹子容易點火燃燒,也不會有大量濃煙產生,燒到火焰變小,竹子尚未成為灰燼前,就用水澆熄火苗,冷卻溫度就能獲得生物炭,每 10 公斤廢棄竹子可燒成 4 公斤生物炭,運用範圍包含肥料、除臭等。麻園社區將廢棄竹子作為生物炭運用的契機,來自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農村的再生輔導。除了麻園社區之外,目前還有彰化縣、臺南縣,也都已經開始有人燒葡萄籐作為生物炭,用菱角殼燒製生物炭,廢棄竹子製作成為生物炭,經多次試驗也都發現效果良好。社區農民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導入竹炭技術有相當難度,設備建置費用也很貴,若燒製一般的生物炭可直接田間處理,不見得要定點燒製,燒製器材也可隨意移動,比較容易上手。如果先透過產銷班、社區理監事會等活動,與大家分享生物炭用途,讓農民願意去嘗試、接受新事物,先從產銷班先推廣,將生物炭拿回去自己田裡使用,推廣效果會更好。

    羅山村發展生物碳科技正是時候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認為,羅山村有豐富的泥火山資源,溫度約 35 度,工研院正在研究是否可以運用碳化竹子的熱能,加上熱溫泉水之後來發展旅遊產業;竹子也可做成圍籬和其他裝飾品,發展地區文創。羅山村有 60 公頃的竹林,若能好好發展林業經濟,在林務局和中研院的技術指導下,運用碳化竹子技術,供應當地有機肥和熱能,建立循環農業,將農業從生產進一步擴大到生活、生態,打造全臺最大的里山聚落,不僅可以替羅山有機村加分,更可以提供當地更多的就業機會,在生態保育和經濟發展上雙贏。

    將採里山模式來發展
     里山(Satoyama)概念來自日本,原意是指結合淺山樹林如竹林等,以及週遭濕地、草地、聚落,建立複合式的生態系,尋求人與動物、大自然的平衡。對羅山居民來說,推動里山第一個注意到的就是桂竹筍,手編斗笠沒落後,除了居民日常行進路線,羅山村大片桂竹筍林多半荒廢,雖是保育類動物山羌、環頸雉天堂,卻苦了當地居民,水果、黃豆等各式農作物,不斷遭受侵害。將來採用里山倡議模式來發展,可以讓人文發展、生態保育取得平衡點,進而達到用永續
    經營的目的。
     林務局造林組組長李允中欣見里山倡議融入林業經濟。羅山居民曾提出用當地的造林樹種相思樹、闊葉樹,發展手作步道、竹籬笆等等,林務局樂觀其成;近年林務局也開發出許多林業產品,若社區有需要,可以提供技術、設備,協助整合林業資源。

    羅山村與農會已經達成攜手經營的共識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近年積極推動農村旅遊,和羅山村有許多密切合作的地方,雙方關於里山倡議的做法也都已經達成共識,林務局也大力支持羅山村發展里山倡議,保育組長夏榮生曾走訪羅山村,他認為當地居民很有想法,且是少數有農會協助的里山倡議案例,讓農會體系進入羅山村,對於居民的推動改革再造將會是事半功倍。不過夏榮生也提醒羅山村,不論是政府或農會,都只是陪伴、協助角色,羅山想變成什麼樣子,必須由居民自主討論,凝聚共識,這樣的
    里山才有成功的機會。羅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益誠和居民們充分溝通和討論後,決定重新規劃現有登山步道,整理沿途竹林,培育解說員,重新吸引遊客,再創羅山村旅遊發展的新契機。林益誠希望推動里山除了發展地方經濟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居民重新認識家鄉,讓年輕人能夠留在自己的故鄉工作、生活和發展。

    圖:「竹籟」文創創作團隊於今年台中花博竹跡館的展出作品。(竹籟提供)。
    圖:竹工場師傅以輪口編技法製作的半成品。
    圖:斗笠製作曾經是羅山村的重要農村經濟景觀。
    圖:羅山村景色秀麗。
    圖:羅山村是全國第一個有機示範農村。
    圖:羅山村的泥火山是重要觀光地景。
    圖:農業師傅將投入羅山村竹林資源循環應用成為生力軍。
    圖:羅山村發展休閒旅遊潛力無窮。
    圖: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看見了羅山村廣達 60 公頃竹林的龐大商機和潛能。
    圖:富里鄉農會觀摩學習竹林資源循環應用相當用心。
    圖:羅山村竹子殼造型娃娃。
    圖:羅山村在地美食充滿濃濃鄉情。
    圖:竹生物碳科技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

  •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統編 在 台灣竹材產業 Taiwan Bambo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2-21 08:31:47
    有 6 人按讚


    翻轉山村˙看見綠金-林務局陪伴山村發展原鄉特色產業-富里鄉農會在山村好物市集展售農特產熱銷
    記者張柏東/台北報導
    林務局12月7日至9日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大草原,舉辦為期三天的山村好物市集,希望將山村豐富的自然與文化衍生性商品帶到城市與大眾分享。花蓮縣富里鄉農會應邀前往參與時,特地推出創意品牌富麗系列優質農特產品來展售,跳脫傳統躍進未來,讓食品金蟬蛻變成為不僅僅是「食品」,更是「商品」與「禮品」,除了大賣產品,更把「富麗富里」品牌成功的從農村行銷到城市。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領導的工作團隊,前往展售熱銷的創意農特產品,包括:新品牌牛奶皇后米、醜美人米,以及在消費市場早已享有好口碑的:有機糙米麩、有機白米、有機胚芽白米、有機糙米、原味米香、花生米香、海胎米香等等。什麼是「牛奶皇后」?什麼是「醜美人」?推陳出新的創意行銷,實力與內涵兼具,也充分顯示出富里鄉農會工作團隊的人才濟濟、優異表現。
     
    「山村」坐落於人類生活區與山林的交界地帶,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山村特有文化及風土人情。林務局自 106 年起推動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協助各地揉合原鄉傳統知識與在地資源,發展出承載老靈魂與新創意的綠色商品,並集結精銳商品來行銷。

     12月7日的成果展暨產品發表會,由林務局過去協助辦理保存鼻笛文化遺產的排灣部落、及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表演「大武山的讚頌」作為開場,並舉辦生技商品產官學合作簽約儀式,技轉廠商將會從產品收益提撥 1% 回饋山村部落產業發展。會中也發表 10 項運用本土民族植物研發的特色山村綠色經濟商品,包括山鹽藏系列調味鹽、自然草本凝露、綠色寶藏叢書、月桃系列保養品、罐裝蜜樹豆、竹產綠色或有機資材、森林蜜等,會後邀請網紅泱泱前往山村體驗遊程,希望將此類原鄉文化傳承及產業開發的概念推介給社會大眾。

     林務局表示,排灣族雙管鼻笛樂音是世界獨特民族音樂,臺灣特有竹種「火廣竹」則是製作鼻笛最佳工藝材料,兩者形成世界特有森林音樂文化。過去林務局透過社區林業計畫與山村社區進行自然資源管理,開場的排灣部落雙管鼻笛表演便是當年在社區林業計畫的啟動下,協助部落開辦鼻笛工藝文化班,傳承長老技藝的成果,當時林務局還與在地族人共同復育火廣竹,同時扶植排灣青年發展森林工藝產業(小鼻笛),發展臺灣特有民族森林音樂,而活動延續辦理至今,成為部落另類的觀光經濟模式。

     而近年來很夯的紅藜,原本只是日治時期曾經記錄到的赤藜、紫藜,林務局於2006年起委託學者進行原住民傳統知識調查,陸續於賽夏族、排灣族的部落發現少數植株的蹤跡,進而啟動多年的調查及植物分類研究,才確立紅藜是臺灣特有種,並於2008年正名為「臺灣藜」,成為近20年來原民山村經濟效益最高的新興古老作物。

     林務局長林華慶強調,中央山脈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及臺灣山林的特有森林資源,是臺灣最美麗的風景。臺灣藜的再發現不僅確認其在世界生物系統上的獨特性,也讓紅藜從沒沒無聞到成為帶動部落經濟的友善作物,這些都是從傳統智慧衍生出來的綠色經濟奇蹟!

     林務局持續推廣友善環境的森林資源永續利用,透過部落、社區的自主性,協助各地應用森林主、副產物,加值利用傳統採集文化,或者轉化原鄉傳統知識,因而發展出許多兼具地方特色與傳統文化的綠色經濟商品。迄今已促進在地就業約 600 人,研發出數十項山村商品,推動森林產物的多元利用,並於 50 個部落進行生態旅遊,同時促進原鄉採集與農耕文化的保存與活用,兼顧在地生產、生活與文化,也同時帶動山村部落生態旅遊及產業發展,整體效益產值近新臺幣 2.5 億元。

     本次山村好物市集計有 33 個展攤,除了富里鄉農會的創意農特產品行銷攤位之外,還包括竹木材多元利用、林下經濟、友善生產、原鄉生態旅遊及原民傳統文化等 5 大項產品展售攤位,更在三天的市集精心安排社區表演,如部落廚房-山鹽藏料理;料理教室-黃金小米肉丸、咖啡肋排;音樂表演-谷關泰雅族獨立樂團,還有多項手作驗驗活動,像是月桃糕製作、籐編紙鎮 DIY、布農板曆石板彩繪、木藝野生動物公仔 DIY 等。

    12 月 7 日至 12 月 9 日上午 10:30 至下午 18:00,林務局和山村部落夥伴邀請民眾抽空前來華山大草山村好物市集及紅磚區山產店走走,一同感受山村的轉變與生命力,見證社區、部落努力的成果;也不妨選購優質的山村好物,用實質行動支持這些「山產」,因為你的每一筆消費都是推動山村部落前進的力量!

    在秀姑巒溪的故鄉 水質純淨而甜美
     和煦陽光照耀花東縱谷得天獨厚的風土條件,農人齊心的無私奉獻成就了縱谷沃土上豐饒的金黃, 這是身為富里人的榮耀與驕傲。

     位於台灣花蓮縣南端的富里鄉,擁有適合稻米與多種農作物生長的絕佳氣候與環境,農人們滴下禾土的汗水收成了遠近馳名的高雄139 號米種。扮演協助在地農民生產、銷售與訓練的富里鄉農會,為將在地優質農產品推廣至台灣以及世界各地,成立「富麗富里」品牌,期盼透過多樣的優質農產品,與所有消費者分享這來自縱谷秘境的農情味。您除可透過各大量販、零售實體通路購買「富麗富里」的優質產品外,為因應現代消費者購物需求,富里鄉農會更建置了完善的購物平台,透過便捷且透明化的購物流程,讓您無須出門,在家即可輕鬆享有這來自大地的幸福滋味。

     台灣東部的肥沃的土壤與純淨的水質,使得生產的「富麗米」獨具香 Q 口感,不僅征服每個人的味蕾更榮獲多項國際肯定,更是來自花東土地上最純淨、美好的農情味。美味的背後,是富麗富里對於「吃得健康、食的安心」永遠不變的品質要求。富里鄉農會每年編列高額預算於產品的安全檢驗上,所生產的產品除均通過國內外各大檢驗項目合格外,並由日本米商及官員來台花蓮實地抽驗,且通過日本政府嚴苛檢驗的稻米,如此對於品質與安全的嚴格要求,就是希望在嚴格的栽培管理技術下,與您分享這來自花東縱谷的安心美味。

    產量NO.1-全台最大有機水稻生產區 第一名的珍貴米品
     根據農糧署東區分署統計,富麗米的故鄉富里鄉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與土壤條件,是全台最主要的有機水稻產地。其驗證面積達 500 公頃以上,約佔花蓮縣的 65%;佔全國有機水稻驗證面積的27%,是全台最大的有機水稻生產區域。

    廣受國人喜愛 驚艷東洋味蕾
     高雄 139 號的富麗米,雖然不如一般米種來的晶瑩剔透,但其米粒大而飽滿、透明度佳,光澤、Q 度、咬勁與甜度皆為上上之選。經農人齊心努力與農會層層把關之下,其品質連對稻米最挑惕的日本人都讚譽有加,還給了這款稻米「醜美人」的稱號。
     
    高雄 139 號從開花到成熟的時間較長,不僅所有地區都適合栽種此品種。但由於花蓮縣富里鄉的氣候環境、土壤質地與純淨水質較其他地區更為合適,因此成為了高雄 139 號最重要的產地之一,也是「富麗米」最溫暖的故鄉。

    創意案例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生產的牛奶皇后/ 醜美人米包裝(包裝設計)以富麗米名聞遐邇的花蓮縣富里鄉,因位在好山好水的花東縱谷,是最適合稻米的生長環境。今年富里鄉農會特別自日本引進「牛奶皇后」品種,以有機栽培、限量耕作方式,提供國人更創新多元的米種選擇。為了讓民眾瞭解「牛奶皇后」與在地品種「醜美人」之差異與特色,農會特別舉辦雙後 PK 大賽,讓民眾透過實際品嚐、評鑑、投票方式,評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米種,為地方農創注入一股嶄新活力。

     為延續此 PK 概念,PH7 禾翌創意分別將醜美人、牛奶皇后擬人化,打造出在地「醜美人農婦」與尊貴「牛奶皇后夫人」兩種產品角色,輔以兩種不同色彩系統與輔助圖像,塑造出充滿系列感又別具風格的系列產品包裝。

    美味富麗米 安心吃得到
     由富麗富里所推出的「富麗米」,其獨特的自然香氣與香 Q 口感,不僅深受台灣消費者喜愛與肯定,更在民國 93 年以純淨優異的品質成功外銷日本;且於當地廣獲熱烈好評,是名副其實來自台灣花蓮的米之珍品。

    結合生態旅遊
     除了提供優質的農特產品外,富里鄉農會也結合當地文化開發主題旅遊行程,串起農民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期許透過自然生態導覽、有機栽培解說、實際手作體驗等活動,帶給消費者一段豐富難忘的知性旅程。

    得獎記錄
     + 榮獲2016臺灣農村美食棧點
     + 2016入圍全國名米競賽非香米組
     + 2016入圍精鐉米獎非香米組
     + 2016入圍全國農漁會百大精品獎
     + 2016米穀雜糧烘焙競賽稻米組第二名
    + 入圍第二屆「十大嚴選穀得(GOOD)」產品競賽全穀組(前十名)
     + 2015 榮獲金點設計獎
     + 2015 入圍全國農漁會百大精品獎
    + 2015 績優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全國前十名)
    + 2014績優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 (全國前十名)
    + 2014入圍全國農漁會百大精品獎
     + 2013績優稻米產銷專業區(全國前十名)
    + 2012台灣百大觀光特產認證
     + 2011花蓮經典旅遊路線觀光農特產伴手禮評選最佳伴手禮
     + 2010東部地區良質米行銷推廣創意米食料理賽優勝

    圖:林務局推動原鄉特色產業卓然有成。
    圖:富里鄉農會推出的創意農特產品,成功的將「富麗富里」的優質品牌,從農村行銷的城市。
    圖:牛奶皇后米、醜美人米饒具創意。
    記者張柏東/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