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花蓮火車站到東華大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花蓮火車站到東華大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花蓮火車站到東華大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花蓮火車站到東華大學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91的網紅咖啡貓aka楊盈箴,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藝論紛紛X須文蔚《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 播出時間:2020/3/28 週六13:05 讀須文蔚教授的文字,是從大學時代開始的記憶。身為文學擁護者以及傳播學院的學生,須教授所參與的《創世紀詩刊》、《新聞學研究》,也是渴望求知的年歲,極其重要的文字餵養。這些年來,多次聽聞須教授在忙碌教學工作之...

  • 花蓮火車站到東華大學 在 咖啡貓aka楊盈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28 09:24:43
    有 20 人按讚

    藝論紛紛X須文蔚《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
    播出時間:2020/3/28 週六13:05

    讀須文蔚教授的文字,是從大學時代開始的記憶。身為文學擁護者以及傳播學院的學生,須教授所參與的《創世紀詩刊》、《新聞學研究》,也是渴望求知的年歲,極其重要的文字餵養。這些年來,多次聽聞須教授在忙碌教學工作之外,也帶領著大學資訊志工進入東部原鄉部落,不只教導部落居民學習數位科技,更在意「閱讀」對人心啟發的重要性,同時持續募集數位相機、鼓勵部落青少年書寫報導,《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一書,記錄著這十多年的美麗故事,且聽聽須文蔚教授的分享。

    【藝論紛紛】播出資訊
    台北地區FM90.9週六13:05
    蘭陽平原FM90.3週日16:00
    佳音Love聯播網
    佳音電台FM90.9 +羅東電台FM90.3
    全球線上收聽:http://www.goodnews.org.tw/goodnews.php
    手機及行動平台,請連結 app.goodnews.org.tw

    ---
    你也可以一起關注偏鄉!
    須教授和團隊所推動的「小攝影師的三個大夢:相機.課程.展覽」計畫,徵求您手邊閒置的相機、手機、平板,歡迎寄到東華大學給須文蔚教授!
    #小攝影師的三個大夢 Little Photographer

    ---
    關於《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2110
      十五年前,須文蔚帶著大專資訊志工進入原民部落;兩年後,他接下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的任務,準備帶領大學的團隊,協助花蓮五個社區的電腦教學、文化記錄、產業輔導,還有社會照顧;二○一五年,他的輔導範圍從最北的宜蘭石城火車站到最南的花蓮富里火車站,直線距離兩百六十公里。

      這個「深深蹲下,接近土地與人群」的過程,須文蔚與夥伴們一做就是十五年,不是沒有過憤怒與紛爭,但是須文蔚笑著說:「我可以只寫溫暖的故事嗎?」這也讓他寫下一篇又一篇與人相遇的動人故事──富源阿媽們跟不聽話的滑鼠、加灣一對老夫妻想為部落張羅新的電腦教室、頂著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的高材生,不當科技新貴反而窩居故鄉新城樂當大夥的「工具人」……

      須文蔚說:「當我述說這十五年來經歷的故事,每一個閃亮的名字都是主角,我和他們一起在宜蘭與花蓮的農村、部落或海濱,共同為明日的機會繼續努力。」協助者與被協助者相遇的點滴,就如同劉克襄在《十五顆小行星》裡所說:「有一些人一輩子,執著地認真活著。他們就像一顆顆小行星,在浩瀚的世界一隅,以各種璀璨獨特的生活經驗,兀自折射出不同的光影和波長。」

  • 花蓮火車站到東華大學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06 09:10:00
    有 153 人按讚


    今天的教育單元,由王浩代班主持,邀請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 須文蔚來到空中,在一個因緣際會下他進入花蓮部落,就讓他一頭栽入,用十五年的時間讓數位機會普及到每個偏鄉角落,須老師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這十五年的歷程與社區的故事,以及導讀書籍《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 時報出版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P0A_7j5l1go

    ▶飛碟聯播網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內容介紹
    「世界上只有一種人,就是需要關心的人。」「只要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有那麼一群人,懷抱著滿腔熱血,用十五年的光陰,希望讓數位機會普及到偏鄉的每個角落,讓偏鄉也如同繁星閃閃發光, 讓不為人知的英雄人物露出,讓正在發生改變的力量凝聚。在這座島嶼上,這樣美麗的故事正在持續發生。

    十五年前,須文蔚帶著大專資訊志工進入原民部落;兩年後,他接下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的任務,準備帶領大學的團隊,協助花蓮五個社區的電腦教學、文化記錄、產業輔導,還有社會照顧;二○一五年,他的輔導範圍從最北的宜蘭石城火車站到最南的花蓮富里火車站,直線距離兩百六十公里。

    這個「深深蹲下,接近土地與人群」的過程,須文蔚與夥伴們一做就是十五年,不是沒有過憤怒與紛爭,但是須文蔚笑著說:「我可以只寫溫暖的故事嗎?」這也讓他寫下一篇又一篇與人相遇的動人故事──富源阿媽們跟不聽話的滑鼠、加灣一對老夫妻想為部落張羅新的電腦教室、頂著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的高材生,不當科技新貴反而窩居故鄉新城樂當大夥的「工具人」……

    須文蔚說:「當我述說這十五年來經歷的故事,每一個閃亮的名字都是主角,我和他們一起在宜蘭與花蓮的農村、部落或海濱,共同為明日的機會繼續努力。」協助者與被協助者相遇的點滴,就如同劉克襄在《十五顆小行星》裡所說:「有一些人一輩子,執著地認真活著。他們就像一顆顆小行星,在浩瀚的世界一隅,以各種璀璨獨特的生活經驗,兀自折射出不同的光影和波長。」

    ◎作者介紹:須文蔚
    1966年生於臺北市。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博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兼任數位文化中心主任、宜蘭花蓮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主任、教育部普及偏鄉數位應用計畫推動團隊主持人。曾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創辦臺灣第一個文學網站《詩路》,是華語世界數位詩創作的前衛實驗者,集結創作與評論在《觸電新詩網》。

    於2005年開始擔任大專資訊志工,進入偏鄉服務,2007年開始輔導花蓮數位機會中心,帶著數位科技走進山風海雨邁向第15年。曾以部落繁星計畫在2009年獲得電子化成就獎「縮短數位落差」類專案優選,教育部大專資訊志工團隊金質獎。並以廣播節目「部落繁星:搶救數位落差大作戰」獲得多項新聞獎。

  • 花蓮火車站到東華大學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06 09:10:00
    有 152 人按讚

    今天的教育單元,由王浩代班主持,邀請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 須文蔚來到空中,在一個因緣際會下他進入花蓮部落,就讓他一頭栽入,用十五年的時間讓數位機會普及到每個偏鄉角落,須老師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這十五年的歷程與社區的故事,以及導讀書籍《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 時報出版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P0A_7j5l1go

    ▶飛碟聯播網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內容介紹
    「世界上只有一種人,就是需要關心的人。」「只要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有那麼一群人,懷抱著滿腔熱血,用十五年的光陰,希望讓數位機會普及到偏鄉的每個角落,讓偏鄉也如同繁星閃閃發光, 讓不為人知的英雄人物露出,讓正在發生改變的力量凝聚。在這座島嶼上,這樣美麗的故事正在持續發生。

    十五年前,須文蔚帶著大專資訊志工進入原民部落;兩年後,他接下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的任務,準備帶領大學的團隊,協助花蓮五個社區的電腦教學、文化記錄、產業輔導,還有社會照顧;二○一五年,他的輔導範圍從最北的宜蘭石城火車站到最南的花蓮富里火車站,直線距離兩百六十公里。

    這個「深深蹲下,接近土地與人群」的過程,須文蔚與夥伴們一做就是十五年,不是沒有過憤怒與紛爭,但是須文蔚笑著說:「我可以只寫溫暖的故事嗎?」這也讓他寫下一篇又一篇與人相遇的動人故事──富源阿媽們跟不聽話的滑鼠、加灣一對老夫妻想為部落張羅新的電腦教室、頂著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的高材生,不當科技新貴反而窩居故鄉新城樂當大夥的「工具人」……

    須文蔚說:「當我述說這十五年來經歷的故事,每一個閃亮的名字都是主角,我和他們一起在宜蘭與花蓮的農村、部落或海濱,共同為明日的機會繼續努力。」協助者與被協助者相遇的點滴,就如同劉克襄在《十五顆小行星》裡所說:「有一些人一輩子,執著地認真活著。他們就像一顆顆小行星,在浩瀚的世界一隅,以各種璀璨獨特的生活經驗,兀自折射出不同的光影和波長。」

    ◎作者介紹:須文蔚
    1966年生於臺北市。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博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兼任數位文化中心主任、宜蘭花蓮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主任、教育部普及偏鄉數位應用計畫推動團隊主持人。曾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創辦臺灣第一個文學網站《詩路》,是華語世界數位詩創作的前衛實驗者,集結創作與評論在《觸電新詩網》。

    於2005年開始擔任大專資訊志工,進入偏鄉服務,2007年開始輔導花蓮數位機會中心,帶著數位科技走進山風海雨邁向第15年。曾以部落繁星計畫在2009年獲得電子化成就獎「縮短數位落差」類專案優選,教育部大專資訊志工團隊金質獎。並以廣播節目「部落繁星:搶救數位落差大作戰」獲得多項新聞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