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花蓮垃圾清運費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花蓮垃圾清運費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花蓮垃圾清運費用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76的網紅花蓮縣議員新選擇-吳東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拜訪花蓮地區水資源回收中心,接到民眾陳情,水肥清運業者不再抽取水肥,經與業者接觸了解目前經營之窘境後,連絡縣府環保局與下水道科和接到相同陳情的張美慧議員,一起到水資源回收中心了解處理問題。 花蓮區的污水下水道系統,日處理量平均值約為50000CMP,用二級生物處理標準活性污泥法,由美崙揚水站、東昌污...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針對近幾年廢輪胎回收問題,立委蕭美琴今日(9)在衛環委員會質詢環保署長李應元,要求積極研擬配套方案,使相關業者脫離堆積廢棄輪胎遭環保單位開罰的夢靨。 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6條規定,輪胎於製造及輸入時即由業者繳納一定比例金額做為回收清除處理費用,列於資源回收管理基金中。因製造及進口數量增多,廢輪胎回收管...
-
花蓮垃圾清運費用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12-29 16:13:40針對近幾年廢輪胎回收問題,立委蕭美琴今日(9)在衛環委員會質詢環保署長李應元,要求積極研擬配套方案,使相關業者脫離堆積廢棄輪胎遭環保單位開罰的夢靨。
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6條規定,輪胎於製造及輸入時即由業者繳納一定比例金額做為回收清除處理費用,列於資源回收管理基金中。因製造及進口數量增多,廢輪胎回收管理基金也逐年增加,今年度基金收入更逼近五億元之多。
但近年來花蓮廢棄輪胎處理遭遇重重阻礙,對第一線輪胎業者而言非常不公平。蕭美琴頻頻接獲業者陳情,表示輪胎回收管道因上游需求降低,回收量大減,使廢輪胎無處可去,囤積時間越來越長,不但造成環境髒亂,也因而屢屢接獲地方環保局開罰,業者相當無奈。
對此,蕭美琴表示,環保署於製造進口端即收取回收清除處理費用,便有義務協助業者找尋回收廠商、開發收受管道,處理廢棄輪胎。不應因結構性問題,而使業者承受隨之而來的痛苦。
除此之外,蕭美琴也指出花蓮地區的特殊性,地域狹長,廢棄輪胎運送費用高,回收廠商更無回收誘因。而環保署僅補助「回收清除處理費」,未將花蓮長程運費納入考量,對於協助東部業者處理廢棄輪胎問題無法有效因應。因此,要求環保署將地區特殊性納入考量,規劃出合理配套方案。
另外,花蓮縣內因無設置垃圾焚化爐,垃圾區北運至宜蘭利澤焚燒,而觀光產業從業比例高,相對垃圾量也相當可觀。但因仍屬事業廢棄物,業者須自行尋求廠商清運,成本也大幅提升。
但一般旅宿業者所產生的垃圾,與家戶垃圾成分相仿,是否可研擬比照家戶垃圾給予部分運費補貼,對近期較為低靡的觀光業也能有所助益。因屬跨縣市的垃圾清運問題,也期待環保署可站在整體區域規劃的立場,協助居中協調。
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針對廢棄輪胎處理一事,近期已積極開拓出口管道,增加上游需求量,可望不久後能有效紓解廢輪胎清運問題。至於東部交通不便又幅員廣闊,特殊的運費補貼確實有研議空間,未來也將納入考量,以期能在合理範圍有效舒解廢棄物處理問題。 -
花蓮垃圾清運費用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5-10-14 09:25:18▶花蓮目前沒有可用的焚化爐,且地方也不主張設置焚化爐。跨縣市的責任分攤仰賴中央介入。花蓮北區的垃圾都是運到宜蘭的利澤焚化廠,路程遙遠需經蘇花公路,清運成本相當高,而利澤焚化爐預計調漲費用,花蓮一年將多付3,000 萬的處理費。在處理成本的定價跟議價,花蓮縣民完全沒有任何參與空間。雖環保署對家庭垃圾的清運有予以補助,惟東部地區並沒有重工業,所以事業廢棄物(旅館、民宿、夜市所產生的廢棄物)成分多數是跟家庭廢棄物雷同的,可在處理的成本上,卻要由地方業者百分之百自行負擔,這對於本來在經濟上就處於弱勢的東部地區來講,是非常沈重的負擔。另有關訂定全國一致的收費標準,在扣除交通成本後,如果相關的焚化設施覺得不符成本,又要再哄抬價格時,也希望中央在相關的補助上,也能予以考量。
署長:東部跟離島類似,會在年底以前,定出價格標準,或是上下界,讓以後各縣市來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不會因為市場量能的變動而有太大的起伏,而幾乎形成公平交易的問題。因此也會跟公平交易委員會討論,以避免聯合壟斷的問題。
▶花蓮北區因國防軍事設施,有噪音、禁限建的問題,也因為如此,20 年前就協議讓地方的地價稅、房屋稅予以減免,而卻減到這些鄉鎮市公所的歲入。他們現在要去承擔更高額的垃圾處理成本,對地方的財政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負擔,基於東部整體的區域發展,以及相關地方弱勢產業的生存需求,建請環保署斟酌提高對於地方政府的相關補助。
▶東部地區的殯儀館、垃圾掩埋場、清潔隊其實都是在海邊。可是近來民眾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以及對整個居住環境、空間與觀光設施的規範,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南北濱的公園設施,由內政部營建署協助地方政府做改善,但是中間就差了一個花蓮的清潔隊。有關清潔隊遷移的問題,在經費的需求上,目前除地方的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裡,國發會也將其列為可以考慮補助的案子,本席希望環保署也能夠協助,儘快促成清潔隊能夠遠離海岸線,讓海岸回歸一個比較乾淨、純潔的休閒、生活空間。
署長:本署提出「城市礦山」的概念,正在做可行性的評估。清潔隊的遷移曙光在望。亦支持第二期跟第三期工程相關細部的重新規劃。
▶就畜牧業的污水處理跟廢棄物處理,應儘量以再生循環利用,不管是沼氣發電的概念、或是有機堆肥的概念,降低整個畜牧業因開徵水汙費所增加的成本。如果水污染處理的相關費用能夠專款專用,作為投資相關循環再利用,包括沼氣發電的設施以及有機肥料的製造生產相關設施,會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這部分環保署要更積極輔導,不只是懲處性的徵收相關處理費用,而是以資源化概念,專款專用輔導產業升級。
署長:水污法已修正,並有水污費的徵收,未來會有財務的基礎。水污法的子法也公布了,對於尤是畜牧業豬糞、尿等等的處理,現在有新的作法,我們在陸續公布中。 -
花蓮垃圾清運費用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10-13 19:47:06▶12月中後中國觀光客人數將銳減百分之九十五之傳聞是否屬實?;我國旅遊產業應慮及整體觀光政策之風險分散,對單一國的過分依賴對我國產業發展並非正面走向。
陸委會副主委:中國特定團體的旅遊人數會因政治因素有所影響,但估計不會有太大影響。陸客來台觀光人數比例未達百分之四十,但就我國觀光產業對單一國過分依賴之相關問題,會密切注意。
▶蘇花改通車延期對地方造成衝擊,另一票難求問題依然未解。有關北迴線三軌化之可行性評估自去年底至今仍沒有下文。且據報載,目前有三個方案,包括以舊北迴線為主興建三軌/四軌、重新開闢四軌路線,院長傾向哪一個方案?不論哪一個黨執政,皆因積極辦理,因為這是東部人返鄉的基本權利。
交通部長:年底可行性評估方案才會上呈至交通部,再交由委員會選定最妥適方案,年底交通部一定會呈報行政院。
院長:承諾儘快處理。
▶台鐵訂票系統將於年底前升級跟發包,系統已10 年沒有進行整體的升級,藉這次升級能夠考量,給予在地居民於2個月前可「優先定位」之措施,比照團體訂票規定,並參考美國(AMTRAK)訂定具名車票不得轉讓及QR CODE訂票行政管道,藉此確保花東居民身分。並實施返鄉列車加開常態化,保障東部居民返鄉之權益。本席再度強調,北迴線有它的特殊性,它跟其他西部地區的通勤車等等有不同之處,畢竟西部地區的居民有很多其他替代交通的選項,但是對東部地區要返鄉的人或是外出打拼需要往返的居民而言,鐵路幾乎是唯一的選項。讓花東居民優先購票,是對花東居民最好的保障。
交通部長:1.請台鐵相關部門考量軟體訂票設施改善的可能性。2.考慮是否設置會員專門定購票之管道3.AMTRAK之措施可納入參考,補強花東居民之需求。4.假日返鄉列車之加開,請台鐵相關部門主動函洽地方政府。
▶國防部因軍事用地之使用,致地方政府財政稅收短缺所造成之財務缺口,中央應提出相關辦法,補助地方政府與居民。以花蓮為例,每戶噪音補助平均大概是兩萬多,30 年才會輪到一次;其次,房屋稅及地價稅減收將近20 億,讓地方政府更雪上加霜的是,他們要額外負擔基地垃圾清運費用,以致基層鄉鎮市公所已無力負擔人事費用,出現嚴重財政危機。又行政院主計處於民國99年間曾回覆表示,因有國防設施而造成短收之財源,中央會隨同增加,但至今仍未見中央府院落實;應可考慮動用國防部或行政院之預備金來補足地方現所短缺之財源;中央亦可參考日本山口縣岩國市之作法─除噪音補助之外,另由中央支柱地方建設費用。要求行政院應動支第二預備金解決上述問題。
院長:1.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分例行分配及額外補助均可討論。2.補足地方財政缺口尚須視中央稅收及分配相關情況而定。
花蓮垃圾清運費用 在 花蓮縣議員新選擇-吳東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拜訪花蓮地區水資源回收中心,接到民眾陳情,水肥清運業者不再抽取水肥,經與業者接觸了解目前經營之窘境後,連絡縣府環保局與下水道科和接到相同陳情的張美慧議員,一起到水資源回收中心了解處理問題。
花蓮區的污水下水道系統,日處理量平均值約為50000CMP,用二級生物處理標準活性污泥法,由美崙揚水站、東昌污水加壓站送至回收中心前處理→初沉池→曝氣池→二沈池→消毒池,污水放流花蓮溪。污泥則在二沉池或初沉池再透過污泥濃縮機→脫水機→乾燥,污泥餅處置再委外處理,一切依國家標準處理,整場環境整潔、乾淨、異味小,甚至有鳥類棲息,成為水環境優良的棲息地。更在歷次評鑑成績中表現優異,105年、107年都獲得全國大型污水廠第1名殊容。
業者的陳情是水肥中挾有油污過量時,水中心無法收容,因為如果皂化後會影響整廠作業,也要求環保局對此規定要有配套方式,小吃業者配合環保規定加裝油水分離槽,但這些油水分離槽中的油渣目前卻無合法去處,讓小吃店業者、清運業者大大傷腦筋,如果依照環保局要求,就必須送到宜蘭或屏東合法焚化爐去化,處理費用要增加好幾倍,目前台泥在籌設垃圾焚化場,未來是否可去化這些事業癈棄物……,鳳林環保科技園區在增設廚餘精進處理機,是否可將這些帶有油脂的渣一併處理。
為了環境的美好,大家都要一起做環保,但公部門制定一項法規就要先想好配套措施,如果讓民眾無法可從,又會將這些廚餘、油渣倒入馬桶,屆時又讓水處理中心無法運作,要求環保局儘速解決問題。
#花蓮市我們的事#
花蓮垃圾清運費用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廚餘之亂
花蓮縣禁廚餘養豬政策108/01/21正式上路(原1/10上路、展延10天),目前花蓮地區共有六家清除業者,提供餐廳業者選擇委託清除廚餘,廚餘禁令實施至今一個禮拜了,看起來這項政策的不滿聲音,似乎已經平息,但其實背後仍有多項問題,需要被檢視。
面對突如其來的廚餘禁令,曾有餐廳業者揚言要串聯同業一起帶廚餘至縣府門口丟棄抗議,但此議題最終並沒有被擴散、發酵成抗議事件,因為業者都有顧忌,擔心抗爭檯面化之後,接下來可能會被「點名做記號」,也就是民間說法,所謂的查水表、查電表,亦即秋後算帳,遭受莫名的消防衛生安全等稽查。
另一方面,廚餘之爭也不見地方媒體後續追蹤報導,一切似乎都已回歸平靜,但私底下,我仍遇到有業者,有不滿、抱怨的情緒。
**餐廳
這項政策最大的問題,是停止廚餘餵豬後,環保局沒有提出可立即銜接上的廚餘去化措施,這讓餐飲業者叫苦連天,因為最近正是各公司行號、機關團體舉辦尾牙的高峰期,廚餘量暴增,緊接而來又是春節連續假期,有些餐飲業者連除夕都還照常營業,要搶攻春節消費市場,當然不能在自家營業場所堆積每日廚餘,因為一旦發出異味,絕對沒有客人會上門。
👉因應措施一
16公斤以下廚餘,隨清潔隊收走
很多小型的餐飲業者說清潔隊都不收他們的廚餘,因應此廚餘禁令,已明確的可收要收,但交給清潔隊前,必須先濾乾油水,否則拒收,那濾的油水往哪,當然是順著水管去,有好幾家小吃業者說,油塊皂化不會阻塞嗎?他們都倒的心慌慌,如果雨季、颱風季,花蓮市不會塞住淹水嗎?而且淹起一片油水,光想畫面就憂心噁心;另外,也難保不會出現有業者偷偷夾帶在垃圾袋內丟廚餘,或是在暗夜任意找地方丟棄,狀況多多。
👉因應措施二
找清除業者
對很多餐廳業者來說,廚餘過去是付費交給養豬戶處理,現在轉換交給清除業者處理,既然花錢找清除業者是現況唯一方法,那就趕快找,只要談妥清運價格即可,所以很多餐廳業者最近忙著比價、串聯殺價,一開始清除業者要依照重量計價,就是每公斤3.5元至4元的收費,換算下來,餐廳每個月可能要多增加七、八千元甚至是一萬元以上的支出,嚇壞了餐廳業者,經過不斷地的交涉,現在普遍是以桶量計算,平均每個月大概要花三、四千元處理廚餘,雖然價格降了下來,但也還都比原來付給養豬場的費用來得高,所以也有可能營運成本增加後,轉嫁至消費者身上。
**養豬場
政府長期仰賴養豬業者處理廚餘,豬農使用廚餘餵豬也比購買飼料省下更多成本,此次非洲豬瘟的威脅,農政單位希望藉此危機點讓養豬產業轉型,所以推出補助每頭豬2200元飼料費的措施,也有一些獎勵離牧的退場機制。但是,花蓮市有一家養豬場去年九月才大舉增購廚餘蒸煮設施、運送車輛等設備,據說耗資兩百萬元,可才幾個月,就不能再收廚餘,只能自行吸收想辦法處理,算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的養豬場。
**清除業者
有人認為指定的飼料廠以及廚餘清除業者是這一波廚餘禁令的最大獲利者,我們以花蓮的清除業來說,有業者響應政策,立即購買了廚餘桶、增購貨車、找尋人力,但設備易買、人力難請,尤其收廚餘桶,工作環境易臭、桶子又重,收桶放桶都需要有經驗及技術,腰肩才不容易受傷,除非開高額薪資,吸引勇夫,否則一般年輕人根本不想做這類折損率高的工作。
清除業者究竟能吃下多少的生意,就由各自的投資規模,透過市場機制來決定,目前有六家清除業者分別是六德、長江、東澤、大正、包您通、綠邦。這些清除業者當中,有人是直接收購養豬場的廚餘桶、貨車、運送人力,也就是有養豬場將原先處理廚餘的工作人力及設備一併都賣給了清除業者,這也是火燒屁股政策之下的應變措施。
對業者來說,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要運到鳳林垃圾掩埋場(饒忠局長早先提供的訊息是送到秀林掩埋場)的廚餘,因過年休四天,清除業者需先自行找臨時堆置場堆放廚餘,等清潔隊開工後,才能載至掩埋場掩埋。
**公所清潔隊
遇上年節前的國家清潔週,清潔隊工作已經非常吃緊,現又全面執行16公斤以下廚餘不得拒收的指令,所以讓清潔隊工作大增,最近天冷溫度較低、情況不至於太惡劣,但如果是夏季,將大量熟廚餘送到堆肥場或掩埋場,勢必導致發臭或汙染,衍生環境衛生問題,餐飲業十分密集的花蓮市,市公所清潔隊面臨人力不足、廚餘堆放處問題,都需要縣環保局協助。
**消費者
末端的消費者面對這項廚餘政策,比較不像餐廳業者,感受強烈的衝擊,但是廚餘是人類造成,希望大家不浪費資源,盡可能吃完或打包帶走,大家愛物惜物,減少廚餘,從源頭減量,能減少後續處理壓力。
**縣政府
最後來談執行這項禁令的花蓮縣政府,在雲林開出第一槍宣布縣內禁用廚餘養豬之後,花蓮縣是島內第二個宣布的縣份,離島金門第三個跟進(中央的態度是台灣一旦爆發疫情,就需全面實施)。
地方政府以防疫優先、快速推動禁止廚餘養豬政策,大家都能理解也願意配合,但是花蓮縣在政策執行前,並未邀集相關業者反應及溝通意見,也未同步提供明確配套方案,僅以一紙突如其來的公文說停就停,完全輕忽接踵而來的問題;在這過程中的接觸了解,我看見業者的反映與環保局的論述,形成了民間煩憂環境汙染問題,環保局相對之下卻顯樂觀,成了主客易位的怪異現象。
我們在受理業者陳情並介入反映的過程中,也看到農業處跟環保局,不斷在引用、強調所屬法規,讓民眾感受縣府是各管各的、各做各的、互相切割。以及,縣長徐榛蔚在決策時,所屬單位是否提供正確而充分的資訊供參考,或僅是首長個人為了搶快搶功的決定,這都會造成原立意正確的作為,卻因沒有周延思考,變成了遇到問題再來想因應措施的失分政策。
禁用廚餘除了對養豬產業及過程造成影響之外,民眾也需要時間適應,這波由政策指揮禁用廚餘的措施,行政院環保署也應妥善因應廚餘處理的中長程計畫,朝興建生質能源廠或是有其他替代做法,長遠解決廚餘問題,饒忠局長說,已經積極向環保署申請兩座高效能廚餘生質處理設備,將分別設在花蓮市與吉安鄉,(第三座可能是瑞穗)但獲核定及能夠啟用的時程,目前都還沒有確定答案。
希望廚餘之亂只是暫時,不會演變成環保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