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花樣年華解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花樣年華解讀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花樣年華解讀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hohsuehyi ( )看板WongKarWai標題王家衛解讀最新力作《花樣年華》時間...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1月24日15:24 南方网






梁朝偉、張曼玉星光閃爍,但依然遮不住王家衛的風采
  雖然按照慣例,在新片首映式上最搶鏡的一般都是明星,但昨天王家衛的出場同樣吸
引人,閃光燈前,記者會上,他始終以一副墨鏡遮眼,令到記者不禁有些好奇地問:“王
導你為何老戴著墨鏡呢?”沒想到他沒有生气反而很幽默地一笑:“因為拍片太累呀(言外
之意眼睛可能充血?)!”在別人眼中极其另類的王家衛坐在記者面前接受采訪時卻是那般
謙虛和藹,他更樂意与大家一起探討影片中的种种……

  關于《花樣年華》

  記者:為何對片中的愛情寫得那么壓抑,你認為這是一种美嗎?

  王:其實不是,只是人物生活在那個年代、那种環境,大家都有社會的壓力,只是大
家怎樣去保持這個秘密,就會發生這樣的特殊情況。

  記者:片中張曼玉穿了20多套旗袍,很有中國味道,音樂也有特色,你為何花這么多
心机處理?

  王:我做的時候并沒刻意去想這些問題,只不過我覺得服裝除了給觀眾看之外,對演
員亦很重要,張曼玉是個很現代化的女人,但她穿了這樣的衣服后,行為舉止就受到一定
限制,變得容易進入角色。

  記者:片子在拍前和拍后的結局有何不同?你喜歡這樣結局嗎?

  王:沒什么不同,因為我們拍之前有一個基本劇情。我喜歡這樣的結局,因為我不相
信他們在那樣的年代如果在一起會快樂。

  記者:片中兩位主角的配偶都沒出現,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王:因為我們知道這個故事不是講婚外情,如果出現四張面孔就必需交待誰對誰錯,
這樣的故事不是我們的范疇,我們只是講兩個人的故事,一個人的兩面,今天你可以做這
樣的事,明天可能又不一樣。

  記者:之前拍時有一些激情戲,但現在被你刪剪了,是何原因?

  王:我拍出來后才覺得不必拍得那么細,反而可以給人一個想像的空間。你要是認為
他們兩沒發生過什么,只是精神上的愛情,那也可以。

  記者:在這部戲里,音樂好像成了第三者,是慫恿者,好像在鼓勵他們做什么,可以
這樣認為嗎?

  王:可以這樣說,電影是聲音和畫面的結合60年代還是收音机的時代,沒有其它媒体
,我們找回原來的制作班底,希望把那個時代的气氛做出來,那時侯也有西方的歌劇。

  記者:對片中張曼玉和梁朝偉兩位演員怎樣評价?

  王:我們的創作有些特別,沒有劇本,一開始就是找來這兩個人度身訂做,拍完后我
沒想到演員能做得這么好。

  記者:你与梁朝偉合作過五次了,對他的評价怎樣?

  王:他像一塊海綿,首先是他吸進去的東西可以吐出來,另外他也有多种可能性,可
以是賭徒、可以是同性戀者或別的。

  記者:張曼玉曾演過《阮玲玉》,除了故事不同,兩片感覺是否很相似?

  王:可能因為我對阮玲玉的了解先入為主吧,我永遠都不會想像張曼玉与阮玲玉有什
么關系,阮玲玉并不是那么簡單的,所以她演的不是成功例子。

  關于導演風格

  記者:你拍戲一般都沒劇本,你用這种方式是因為希望邊寫邊激發靈感嗎?

  王:其實我不喜歡這樣,這种方法最困難的就是常常沒時間睡覺。白天寫晚上拍,我
也希望觀眾用心去看,喜歡怎么看就怎么看,有什么樣的感受就是什么樣的感受。

  記者:您會不會覺得拍戲把很多簡單的東西复雜化了?

  王:人們有時會把簡單的東西复雜化,有時也會把复雜的東西簡單化,我想把電影拍
得多一點可能性,為什么?就是因為我覺得一個人的想法不可能是單一的,今天我是這樣
,明天可能又會那樣。一個人會想,我是不是喜歡這個女人,我為什么要喜歡這個女人。
這部影片最好玩的就是梁朝偉,他的臉是很普通的,你根本想不到他還有陰暗的一面。這
樣拍出來這個電影就會是有趣的。但如果換一個長得很奸詐的人演,效果可能就不是這樣


  記者:有人說王家衛的風格很有標志性,如晃動鏡頭、音樂很靚、人物單一啦等等,
那你怎么看自己的這种風格?

  王:其實我拍電影時并沒想到這些,每一部電影風格都是与內容統一的,像這部片,
与以前不同,有很多故事是在鏡頭之外的,需要大家去想像。

  記者:你更喜歡《春光乍泄》還是《花樣年華》的感覺呢?

  王:每一階段每一題材都不同,其實我一直認為我的電影不可以分割來看,就好像我
們是在拍一部很長的電影,只不過有很多不同的片斷,基本上我都喜歡。

  記者:在你的電影中,很多東西不太商業化,但你的電影市場反映不錯,你怎么去把
握?

  王:我們經歷過香港電影發展的各個時期,開始時也是做得很辛苦,但一直堅持下來
,現在的觀眾口味也發生了變化,希望電影風格多元化,所以我們盡可能提供大家多點選
擇。

  記者:你的影片往往能体現強烈的導演風格,但演員的演技也很有個性,你怎么去協
調這种關系?

  王:要花很多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方法与其他人不一樣,這個本子是根据演員
度身訂做,所以他們要付出一些東西,先有一個大概然后再調整。

  記者:你与杜可風、張叔平被稱為“鐵三角”關系,那你的風格越來越成熟,他們的
技術水平會制約你的發展嗎?

  王:一般人認為導演是靈魂,其實我們是一起做,有時我提想法,有時他們提,我們
的變化是這一組人的變化,從第一部片開始。

關于《2046》

  記者:片中有個房號正好是2046,這是否意味著兩位主角感情的出口?

  王:因為《花樣年華》和《2046》是一起拍的,但故事相差一百年,要兼顧這樣的情
況很難,就像同時愛上兩個女人,所以我的想法是將兩部電影變成一部,希望在兩片中互
相有對方的東西。人物和故事會有聯系,《花樣年華》表現上海情結,《2046》可能是香
港情結。

  記者:有人說王菲的演技不好,那你當初看中她演《重慶森林》是否讓她演回自己?
這次拍《2046》為何再選她做主角?

  王:我覺得最高的演技就是讓大家都看不出來。過去五年了,我和王菲沒有再一起排
戲,所以我希望知道她的變化有多大,我的變化又有多大。

  記者:你對王菲演技的評价怎樣?

  王:她就是那种做什么都不費勁,看上去好像很簡單,很不用心,其實她做得很好。

  關于其他

  記者:你怎么兼顧藝術和投資回報的問題?

  王:很多人都有簡單的想法,導演拍戲不管老板死活,所以第三部片時我就自己做制
片,基本上所有的后果都是我一個人承擔,我如果失敗,責任我也一個人擔。

  記者:你為何這樣做?是否因為不想降低藝術水准?

  王:我相信一個導演在一個階段必需去了解影片的整個制作過程,不單指藝術創作,
還要知道資金來源。

  記者:你為什么拍的片全是四個字的名?英文名有些与中文不符,是有暗喻嗎?

  王:是巧合,他們有時取了英文名,我再改一改,有時就順便找個歌名放進去,像
《旺角卡門》。

  記者:你拍片一般都找巨星,有沒想過找新人?

  王:其實我也找過,像王菲、金城武、張學友,當時他們都是新人,這部戲里報館的
同事也是新人。

  記者:你之前的《北京之夏》還能續拍嗎?


  王:過几年吧,因為我老沒寫好劇本,但我想即使寫了劇本送審,拍的過程中還是會
有很大改動。

(南方都市報 記者謝曉 實習生李亦菲 攝影儲璨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232.12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