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花木蘭原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花木蘭原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花木蘭原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花木蘭原型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金老ㄕ的教學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下班,衝去電影院看完了最近討論度頗高的「尚氣與十環傳奇」。 接下來我的評論,有暴雷的可能性(雖然我會盡量避免談到劇情),如果你是連一點點雷都無法接受的,建議就先登出本篇文章吧。 好,我即將跨過分隔線評論喔。 . . . . . . 再給你一次機會,無法接受那怕一點點雷的,就不要跨越分隔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80的網紅Horseman & Storytel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書在以下連結都可以購買! 請點以下博客來連結或官方Line連結詢問👇 編劇聖經寶典: 先讓英雄救貓咪套書集 https://bit.ly/3hWwmYB Amazon Prime獨家影集《黑袍糾察隊》 今天我們是來教各位如何破解編劇的把戲 黑袍糾察隊大家可能認為是超級英雄片 事實上我們認真剖析它的...

花木蘭原型 在 女生攝影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1-02 11:26:05

【snapit.hk 】 大家又認出多少個呢😉7大夢幻迪士尼「真實景點」 . 每次欣賞迪士尼電影都總是被它們細膩的構圖、畫功給震撼到,無論是公主們壯觀又華麗的城堡🏰,或是小鎮大街的精緻場景,都總是讓不少迪士尼迷讚口不絕👍🏻不過原來在電影裡面這些震撼又美麗的景色,靈感原來是來自於現實的場景🎥 . 1....

花木蘭原型 在 偽學術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3:17:25

【認真聽】 《#花木蘭》真的有這麼爛嗎? 迪士尼找到的女性新觀念是「#孝」? 李長潔 👧 . 一部電影可以被黑到讓人專程去看,也是一種成就。最近上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讓大家看得氣氣氣氣氣(#chi),使有點害怕迪士尼公主的我,特地去觀賞這部作品。直接說結論,《花木蘭》還真不是很好看,儘管場景華...

花木蘭原型 在 志祺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2 19:56:44

你知道花木蘭其實不是漢人,而可能是北方胡人嗎?趕快點開內文來看看! - 我們從小看的卡通《花木蘭》一直都是以漢人的視角在講故事的,這讓我們很直覺地認為「花木蘭」就是一名漢人。但目前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發現,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原型,很可能是源自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女生也會學習騎射的北方胡族! - 關於這點...

  • 花木蘭原型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2 00:01:37
    有 240 人按讚

    今天下班,衝去電影院看完了最近討論度頗高的「尚氣與十環傳奇」。

    接下來我的評論,有暴雷的可能性(雖然我會盡量避免談到劇情),如果你是連一點點雷都無法接受的,建議就先登出本篇文章吧。

    好,我即將跨過分隔線評論喔。

    .
    .
    .
    .
    .
    .

    再給你一次機會,無法接受那怕一點點雷的,就不要跨越分隔線呀。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說我一開始對尚氣勢不抱太大的期待,而且這次的主角演員─劉思慕......我沒有說她長得很像某國主席的意思,但不知是否我對華人面孔比較熟悉,這位老兄在預告中,我真心覺得他是我看過最路人臉的漫威主演。
    (雖然劉思慕在演藝生涯中,的確接了「圖片模特」的外快,導致他成為圖庫素材中的路人之一......所以說他路人臉,還真沒冤枉他。)
    然後好萊塢為了賺中國市場的錢,總是要參雜一些「中國」元素,而且有些還參雜的超沒意義。(比如在「哥吉拉:怪獸之王」,章子怡就硬要講一句中文,讓我聽到的當下真心想對製片大吼:「有這必要嗎!」)而以「中國」元素為主題的雷片,那更是雷到像在辱華,比如:長城......
    (好奇怪喔,怎麼這部根本在惡搞中國文化的片,連麥特戴蒙在接拍當下都能立即肯定的爛片,居然可以在中國上映ㄟ?看來對岸對於中國文化的定義還挺變態的呀。)
    這都讓我對尚氣本來不抱好感。

    但我能告訴各位......開場戲以及前段的劇情內容,完全可以顛覆我以上的預設!

    尚氣的前段,有帶到一個三代同堂的華人移民家庭,儘管只佔一個小篇幅,但短短時間就能呈現:最初移民謹守原鄉文化、第二代移民擁有兩種文化的混和,以及到了第三代幾乎脫離了祖輩們的文化。
    甚至這當中的奶奶還說了句:「還沒結婚嗎?」
    這句話真是精準的擊中華人,特別是較傳統的華人最為看重的價值!我看到這場景的當下,簡直都要歡呼了!

    至於主演的劉思慕,他在前段的武打戲可以讓人感受到:這是一位有料的演員。別的不說,就他露出的腹肌......讚!而撇開肌肉,劉思慕也是有武術根底的,這使得他的打型顯得俐落又有力度。

    但這部電影的最大亮點,無庸置疑的是梁朝偉!
    撇除梁朝偉很會演,眼神很有戲(多提一句,他在開場戲中的有一段,挺像「一代宗師」裡,葉問與宮二對打的橋段,看得當下我都覺得:「梁朝偉應該是一回生二回熟,這段戲他拍起來太輕鬆自在又到位了」),他的腳色:尚氣的父親─文武,是一個能擊中觀眾內心的優秀反派。
    漫威很多反派,都給人一種很免洗,或是完全沒有帶入感的疏離以及莫名其妙。就好像前一陣子「黑寡婦」中的反派,我真心覺得:「這反派的邏輯我真是搞不懂,自相矛盾的莫名其妙。」
    而沒有優秀反派,就無法襯托主角的地位。(沒有小丑,蝙蝠俠還有那麼高大上嗎?)
    文武的動機非常簡單易懂,而且其實我相信所有人都會遇到跟他一樣的動機:對所愛之物的執著。正因如此,我雖然不會同意文武的行為,但我卻可以理解文武的動機,甚至在某部分會同意他的觀點。
    (以漫威的角色舉例,我不會同意薩諾斯的無差別消滅人口,但我理解人口持續膨脹下所帶來的資源匱乏;我不會同意洛基任意操弄人心並強逼人對他俯首稱臣,但我同情他幾乎沒獲得他人肯定以及關愛。)
    另外,文武也很多時候演出華人父親的慣有特色,比如:既重視兒子卻又嫌兒子不爭氣、無法聽進子女或後輩的建議(當然以上只是大概率會出現,不代表每個父親都如此),這樣的角色塑造,讓我能感受到:漫威真的有用心觀察並經營出華人文化元素。

    (但我要順帶Diss一下,同屬一個企業,怎麼迪士尼就可以把華人元素經營的像坨屎一樣?我說的就是「花木蘭」呀!這部片中充滿一堆「美國人自以為理解的中國元素」,那個土樓!那個超不合時宜的白話木蘭辭!那個莫名其妙的氣!Shit到了極點!讓我整部片隔三岔五的就感到尷尬癌或是想翻白眼。
    話說迪士尼本身的創作能力,普遍來說真是越來越不行,而且它又很強硬地將自身文化套牢在不斷收購的企業或組織之中,某方面來說,真的是前途堪憂呀......這裡指的是創作,而不是指賺錢獲利。)

    所以「尚氣」很棒嗎?
    這個嘛......請注意我剛剛都在誇前半段內容,除了梁朝偉的文武直到最後一刻都有優秀發揮,本片在中後半段進入相當套路化的環節。而且中後半段出現(或是強調)的中國元素,我都覺得非常的刻板,比如:氣、太極、神龍......有些出現的還非常突兀。
    我自己是在觀看前半段時,給了有超過80的評分,但隨著劇情發展,除了梁朝偉總是讓我賞心悅目而且讓我有以一貫之的完整以及一致性,我覺得中後半段的劇情就不斷的平庸,乃至讓我不斷減分。
    沒對比沒傷害,同樣擁有強烈異文化的「黑豹」,在各種方面我覺得都輾壓「尚氣」。
    但漫威每位英雄的第一集起源故事,通常都比較平庸(像是美國隊長,我覺得也是相當平庸),而劉思慕也很明顯是還需要繼續歷練的演員,所以我覺得「尚氣」整體來說,是及格以上而且充滿不少驚喜(特別對華人來說)的元素。

    最後我想說:我真心希望漫威能在「武打」這個特色上,對尚氣有更多的著墨,畢竟武打片是很多華人的成長記憶乃至於經典,這說不定會更能帶出這位華人英雄更與眾不同之處呀(畢竟尚氣原型,可就是功夫巨星李小龍呀)。

  • 花木蘭原型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11 12:27:06
    有 451 人按讚


    花木蘭、佘太君與穆桂英

    花木蘭已經太多人談,今天談其他中文記載裡的女戰士。她們不一定是中國人,但被中文所記載,就被中國人追加為中國傳奇。

    如果包括甲骨文中在內,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婦好,商王武丁的夫人,可謂是第一個見諸漢字資料的女性戰士,她當然也是某個部落酋長的女兒、也是女祭司。這種多重角色已經不是今天的中國人可以想像和理解的了。

    但我今天不是要談她,而是要談佘太君和穆桂英等所謂『宋代楊家將』體系裡的傳奇女子。

    楊家將(包括楊門女將)被中國人大談特談,始於宋代,鼎盛於明代(熊大木把它寫成暢銷書,賺了一大筆錢,其邏輯和好萊塢沒差別不大,都是要賺中國人意淫、覺得自己很厲害的錢)。

    蒙古人、滿洲人統治中國後,尊其俗,境內的中國人繼續談。然後到了1912後年中國人再度大肆特談,內戰一結束,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的海外承平,香港和台灣就把它拍成電視劇或電影;21世紀後,中化人民共和國再承接了這個傳統。

    該如何理解楊家將呢?你如果理解蒙古人烏蘭夫,就會更懂得沙陀人楊繼業。烏蘭夫夾在中國與蒙古之間的困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4497 就如同楊繼業在北漢、北宋與契丹之間的選擇。楊繼業是宋人或漢人嗎?不確定,他更有可能是北漢的沙陀人。你不能說他被《宋史》所記載、被明代的熊大木寫成《楊家將通俗演義》,他就一定是宋人或漢人。

    楊繼業和趙匡胤兄弟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答案是,他們都是服務沙陀人政權多年的武將,他們一定都浸染沙陀文化(當然沙陀文化也和漢文化彼此滲透),他們也彼此認識、彼此惺惺相惜,這才是北宋建立,並打敗北漢時,楊業最終肯被趙家兄弟招降的原因。

    但他沒想到的是,北宋的政治系統如此骯髒、如此奸詐。他服務北宋不到十年,就被北宋充滿算計、陰險奸詐的政治機器害死。具體過程,各位可以去看楊家將。

    楊繼業的夫人佘太君是什麼人?答案是鮮卑人——和花木蘭是同一個種屬。

    佘太君的佘,是漢字音譯,也譯成折,她的家族是鮮卑折屈氏,這一支居住在今天山西的雲代(簡單說,就是五台山一帶)。折屈氏家族北抗契丹、西禦黨項,《五代史》評價他們說:『獨據府州,控扼西北,中國賴之』。也就是說,他們家族承擔了保護中國邊境的重擔。《五代史》還認為這個家族,絲毫不會對不起宋,反而是宋對不起這個家族。『自(折)從阮而下,繼生名將,世篤忠貞,足為西北之捍,可謂無負於宋者矣。』

    但是漢字中國的流行文化不談折宗本、不談折嗣倫、不談折從阮、不談折德扆,不談這個家族的簪纓不替,勛業彪炳,只能津津樂道於一個女子,可見宋明文化之墮落,已經完全無法理解武德。

    佘太君就是這個家族的『花木蘭』,她的名字叫折賽花。

    有宋一代,折家一直協助宋抗擊西夏、契丹,不遺餘力,傳世九代,歷二百年,一直到宋徽宗的北宋亡國時代。出了三個節度使、四個團練使、一個防禦使。折從阮、折德扆,折御勛、折御卿、折克行,皆為當世名將。『中國賴之』說的是一點也沒錯。

    真實的歷史上,折家將比只傳了三代的楊家將更為神勇,但為何中國文化系統卻喜歡談楊家將?我想原因是戲劇性和傳奇性。一則是楊繼業的悲劇,滿足了中國人弱智到把複雜的政治解釋為忠奸對立結構;二則是佘太君和楊家的女性故事,滿足了文弱的中國男性文人在書房而非沙場,用文字戰勝敵人的意淫和幻想。

    穆桂英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明代中國文人的虛構。她的原型實際上是楊門第三代楊文廣的鮮卑人妻子。《保德州志》載,「楊文廣娶慕容氏,善戰。」這個慕容的形式,漢姓變成了穆。

    花木蘭的故事,原型都是入主中國的鮮卑人所傳唱,被漢字記載下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1205?sloc=main
    折家將和楊家將的故事,則是入主中國的沙陀人所傳唱。在這些民族裡,這些故事不算傳奇,本是生活日常。木蘭代替父親上戰場,她的父母和兄弟均視若日常,而她打完仗回家,也馬上開始對鏡貼花黃。但在漢人文化系統裡,她卻毫不例外變成了保家衛國的性別傳奇。

    折家將、楊家將的故事也是如此。在一個剛健、質樸的文明裡,這些故事並不會被扭曲呈現。楊家將在明代的流行,既折射出中國人對北元蒙古人的恐懼和壓力,也反映了明國文化整體上缺乏忠勇之人的現實。

    對真實歷史的扭曲和意淫的呈現,是中國流行文化系統唯一可做的事情。今天的中國人大量拍攝抗日神劇,其不尊重歷史、其凸顯自己的忠勇,都變態至極,但大部分今天的中國人像明代的中國人閱讀《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一樣,津津樂道。

    2008年,北京市申報『楊家將傳說』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不知道百年以後,中國是否會把抗日神劇也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明的游牧史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9133?sloc=main

  • 花木蘭原型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10 00:27:43
    有 49 人按讚

    【認真聽】 《#花木蘭》真的有這麼爛嗎? 迪士尼找到的女性新觀念是「#孝」? | 李長潔 👧
    .
    一部電影可以被黑到讓人專程去看,也是一種成就。最近上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讓大家看得氣氣氣氣氣(#chi),使有點害怕迪士尼公主的我,特地去觀賞這部作品。直接說結論,《花木蘭》還真不是很好看,儘管場景華美,但在敘事情節、鏡頭運作、演繹表達等多方面上,都可以感受到一些足以令人出戲的毛邊。
    .
    真人版《花木蘭》真的有這麼爛嗎?花木蘭是一個怎麼樣的迪士尼公主?迪士尼公主有甚麼性別意義?真人版《花木蘭》居然把華人的「#孝道」拿來當作新世代女性特質,是不是搞錯了甚麼?!
    .
    📌 #今天的內容有:
    .
    ▶ 花木蘭到底好不好看?
    ▶ 迪士尼的公主進化論
    ▶ 電影中的東方主義
    ▶ 孝順做為一種美德(?
    ▶ 雙元孝道的理論模型
    ▶ 其實花木蘭也沒有很爛啦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5rT6U9YctNslXtqs122V2?si=vSi4YxCgQ-60v7DFks3xbQ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evkz4vfopop0839tan4komg?ref=android
    -
    -
    -
    /////// 完整論述 ///////
    .
    ▓ #迪士尼公主論
    .
    從女性主義的觀點來看,性別(gender)具有操演性(#Performativity),也就是說,性別是模仿、表演、施行而成(Boucher, 2006),而媒體就是其中一個形塑性別的機器。Fought與Eisenhauer(2006)的迪士尼公主內容量化研究發現,女性角色的台詞量隨著年代增多,顯示性別意識的進步;而公主的性別特質,也隨時代轉變成更堅強、更獨立的女性。#公主的女性再現,會成為女孩們演繹性別的脈絡,因此,迪士尼當然重視公主的性別形象所帶給大眾的參照性。
    .
    社會學者們也非常在意這些在童年裡扮演重要社會角色的公主,她們是一種「#認同的文本」(Wohlwend, 2012),公主跨媒介地出現在電影、電視、玩具、遊戲中,甚至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所有動作。每一個女孩(或男孩)都可以有「#做公主」的機會。(回頭看以為自己是Elsa的5歲乾女鵝)
    .
    ▓ #花木蘭中的東方主義
    .
    當然,我絕對不會計較《花木蘭》中文化轉譯上的失誤,甚至是誤讀。這種東方主義(orientalism)(Said, 1979)的傾向,是基於「東方」與「西方」二者之間作本體論與知識論的差異。像是片中土樓場景的使用、對「氣」的理解與詮釋、莫名的鳳凰。在妝容與服飾上倒是還挺符合花木蘭身處的魏晉南北朝,柔然的幾角色設置也還看得出迪士尼的用心。畢竟,《花木蘭》主要觀眾群應該還是西方青少年以下,嚴謹考究的戲劇設定,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
    不過,對於真人版《花木蘭》把「#忠孝兩全」作為某種迪士尼公主的價值核心,到底有甚麼問題?
    .
    ▓ #孝道的相對主義與絕對主義
    .
    許多評論者把片中置入的「孝」的概念視為父權(中國)勢力的再現,這個部份我覺得可以再思考一下。我們從社會理論來看看,花木蘭被賦予的特殊價值「孝」究竟是甚麼?孝道的文化原型主要奠基於華人家庭對宜農生態環境的適應策略,而孝道的心理原型則根植於親子間自然情感互動的基本需求。
    .
    進一步來說,前者乃是為鞏固家族結構來滿足務農社會之實際生活需求,透過將家庭日常運作與其經濟功能緊密連結,孝道規範逐漸從生計生活經驗中演化成形,藉以促進家庭體系之整合與延續;同時又在人為的政治力量作用下,將儒家特定的倫理階序觀強化為孝道規範的依據,使孝道意識型態從繁複細緻的文化設計進而成為華人首要的「#絕對主義倫理觀」。(葉光輝,2009)
    .
    ▓ #孝其實也有很多意涵啦~
    .
    因此,「孝」是一個社會—歷史性的概念,並且在孝道二元模式裡變動拉扯。以「尊親懇親」、「抑己順親」、「奉養祭念」、「護親榮親」四個變項,呈現為「#相互性」與「#權威性」孝道兩個面向。其實,從卡通版到真人版的20年過渡,在女性主體與孝道關係的表現性上,的確有新的進展。一方面,父親與皇帝皆具有「慈」的呼應性,符合相互性的孝之條件。
    .
    此外,花木蘭從一開始的「抑己順親」、「護親榮親」,壓抑自我符合社會關係,轉向「尊親懇親」、「奉養祭念」以真實女性身份,達到孝道的境界,更加符合相互性的孝。我覺得,評論者在一個「現代性」的自我要求下,去批判該片對孝道關係性的掙脫與自我表達,稍有失去對孝道多元意義的真正理解,有直接將孝道掛上「中國」、「傳統」沉痾之嫌。
    .
    ▓ #不好看也不難看
    .
    其實說來有趣,《花木蘭》引起大眾對孝道的敏感,但實際上是對中國的對抗。但回顧現代孝道的論述形構,反而是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承接了源自胡適、魯迅五四運動的「#反孝」。而在台灣的情境中,因為國民黨執政時期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的「#崇孝」運動,權威性孝道則比較常出現在台灣。我想這是一個台灣人的症狀式閱讀。
    .
    至於真人版《花木蘭》到底好不好看呢?找片源看就好…

    |

    #參考文獻:
    .
    1. Boucher, G. (2006).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tivity: A critique of Judith Butler. Parrhesia: a journal of critical philosophy, 1, 112-141.
    2. Fought, C., & Eisenhauer, K. (2016).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endered compliments in Disney princess films. In Washington, DC: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Annual Meeting presentation.
    3. Wohlwend, K. E. (2012). ‘Are you guys girls?’: Boys, identity texts, and Disney princess play.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Literacy, 12(1), 3-23.
    4. Said, E. W. (1979). Orientalism. Vintage.
    5. 葉光輝. (2009). 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本土心理學研究》(台北), 32-10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