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芬蘭幼稚園教學模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芬蘭幼稚園教學模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芬蘭幼稚園教學模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芬蘭幼稚園教學模式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Anita Chen 陳巧茵,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芬蘭教育的真實故事】 剛剛看到翠珊分享的新聞,以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看,「開放式空間」和「自我引導與學習」的推動都是屬於未來的學習,為了不和現實世界脫節,為了孩子出校門的那天做準備。 「開放式空間」是因應趨勢。學習和工作早已不再是早上8點到下午4點的課室範圍內,而是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在發生...

芬蘭幼稚園教學模式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21 14:38:57

【@businessfocus.io】教育遊戲平台Kahoot 疫情下殺出 網課時提升學生注意力 收入增247% . 過去一年多,為防止新冠疫情進一步擴散,全港學校先後宣布暫停面授課堂,改為在家學習,令網上教學工具需求大增。其中,挪威網上教育遊戲Kahoot!的營收就在疫情下快速增長,預計去年的收入...

  • 芬蘭幼稚園教學模式 在 Anita Chen 陳巧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26 07:15:17
    有 348 人按讚


    【芬蘭教育的真實故事】
    剛剛看到翠珊分享的新聞,以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看,「開放式空間」和「自我引導與學習」的推動都是屬於未來的學習,為了不和現實世界脫節,為了孩子出校門的那天做準備。

    「開放式空間」是因應趨勢。學習和工作早已不再是早上8點到下午4點的課室範圍內,而是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學習早已走出教室走出戶外,和網路連結,有時候跨越地區和時差的限制。侷限於四面牆的傢俱,一排排的桌椅,可能早已不屬於現在的學習環境。對我個人來說,硬體設備其實都屬於其次。回想起當初幫安安找幼稚園,我沒有選擇最大最新最漂亮最新穎的校舍,反而是著重觀察老師如何運用周遭現有資源,傢俱來安排不同型態的活動。功力高的老師,在任何環境,有限資源都能達到教學目標。有「開放式空間」的學習環境到最後還是要看老師準備好了沒有。老師如何在「開放式空間」照顧到課室管理,每一個孩子的需求都是挑戰和考驗老師的經驗和功力。

    「自我引導與學習」長久以來都是教育的本質,以前人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老師們要培養孩子的,是「學習如何去學」,學習的責任回到孩子身上,老師本因注重孩子的學多於老師的教。新聞中受訪的孩子因為適應不良,最後轉學,我腦袋轉的是 「是這個單一個案孩子還是大部分孩子都覺得老師沒在教」「一定有其他孩子受益於自學模式,他們怎麼想」「家長轉學是不捨孩子不適應還是為了成績」「學習自學重要當然不簡單,需要長時間引導和練習」「孩子們當然選容易的方式學習,但是老師講,孩子聽,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嗎」「芬蘭老師對於引導孩子的自學培訓到底有多少」

    芬蘭輿論大多圍繞在孩子身心是否都準備好自學,我卻覺得孩子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指標,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培訓就是了解孩子。現階段芬蘭實施自學狀況被普遍認為太激進可能只是反應出一般老師還沒有準備好或是還在摸索階段。

    第四年在芬蘭做教育,感觸最深的其實是慕名而來的人透過有限的視角看待芬蘭的教育。我參訪過50多間學校和也和上百位芬蘭老師訪談,芬蘭教學現場絕對不像媒體上說的那麼創新和充滿奇蹟。而是和大部分國家,地區一樣都在經過教育改革和實驗,大家面臨的難處,挑戰其實都大同小異,也都在預測之內。

    拍謝,落落長文章只希望大家看待芬蘭教育不要,也不用抱有太多幻想。

    #芬蘭教育風靡全世界
    #除了芬蘭當地自己人一直罵

    【關於芬蘭新課綱的爭議與思索】

    前幾天,一則芬蘭小學生因適應不良而轉學的新聞,引起許多芬蘭人線上討論,相關新聞和評論也不斷出籠。

    簡單說,芬蘭自從兩年前開始實施新課綱後,就更強調孩子的「自我引導與學習」、教室環境更多元,不再只是一排排的桌椅,有些學校會用「開放式的空間」教學,孩子可以自己選適合的空間或坐或躺,坐去窗檯上也可以。分科教學仍然存在,不過更強調「跨科目的主題式的學習」,每個學年都該有包括一部分這樣的學習。

    概念上聽起來很有趣,但實施上的難點也不少,批評聲浪也時不時出現。

    前幾天新聞中訪談的孩子,學校就是實施開放式空間教學、強調孩子自我引導式學習,結果受訪的孩子覺得,在學校根本沒有人真的教她東西,所有人集中在「開放空間」裡「自學」,老師只是回答問題,一切都要自己學,壓力反而更大,拿到成績單更是差得讓全家嚇壞,最後決定轉學到另一所學校,該校作法比較「傳統」,孩子反而適應良好,成績很快就回到過往的水準。

    這實在是個很複雜的議題,我看了很多討論與說法,整體來說,「自我引導與學習」雖是一項未來必備的技能,但是孩子是否身心都準備好了,不是那麼黑白分明的。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就認為: 目前的實施狀況,似乎一下子對年紀還小的孩子「要求過多」,給孩子過多的「選擇權」,可能反而讓孩子無所適從,孩子需要成人適度的引導,目前的做法太激進,該倒退兩步,重新審視。畢竟,初體驗新課綱的孩子,也是某種程度下的「白老鼠」,出現狀況,就該及時修正。

    另外,芬蘭學校的地方自主權很高,實際上怎麼教、取決於個別學校、以及個別老師。也許新的方式和做法適合部分的人,但也不是每個人,就算是立意良好,實施配套的方式不適當,也會適得其反。

    坦白說,兩三年前我參觀過跟報導類似的那種開放空間學校,當時還頗為羨慕,覺得相較之下,我們家阿雷的學校就「傳統 」多了,大家還是有自己的桌椅排排坐。

    然而,這一兩年陸續聽聞了新課綱實施下的「盲點」之後,我突然很慶幸,阿雷的學校和班級,似乎是用一種中庸前進的方式,雖然好像每學期也有一個跨主題的學習,但基本上課堂還是天天分科進行,有作業(對芬蘭小孩也有作業),有考試,老師還是扮演重要的引導角色,孩子雖被鼓勵每學期做「自我評估」,但都是跟老師、家長一起討論,到目前為止,覺得一切都很「適當」。

    剛才我好奇的問阿雷:
    「你每天進教室,都換座位嗎,還是有自己固定的位子?」
    「有固定的位子。」
    「是你自己選座位,還是老師排的?」
    「老師排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坐有自己名字的位子」
    「那你旁邊坐誰?」
    「坐露咪和阿米娜… 媽媽我跟妳說,露咪很厲害喔! 我不會的數學都可以問她,她會教我。」
    「這麼好啊?!」
    「嗯,我有時候也幫她,我們互相幫忙。」

    看來,阿雷喜歡他的座位。
    媽媽我也很滿意,看來,老師安排座位很得當。
    我相信,安排的背後都有用心。
    我也相信,老師的引導和決策,對八歲孩子來說,很重要。
    我也覺得,可以給孩子適當的選擇權,但孩子不需要做還沒有能力做的選擇,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慢慢地、穩穩地長大。

    上週同事才跟我說,她女兒念的赫市著名學校,學生人數今年增長過多擴建不及,現在人滿為患,學習空間不夠而一團亂,孩子下課也沒事,就跑去附近的購物空間閒逛。

    我突然慶幸,阿雷的學校人數正常,家附近沒有購物中心,只有森林草地同學家,他在沒有特別名氣、很平凡的學校空間中,慢慢地學習生活。

    原來,都不用羨慕別人看起來更現代化的空間和一切
    很多東西,其實越平常越好。

    看來有趣的教育改革和實驗
    可能有它的難處和挑戰
    所謂的改革,不一定都是越改越好,也可能是反方向。

    芬蘭教育理念,有讓人激賞之處,制度和實行上,卻也有它的困難,不見得是外人看得見的。

    未來如何,還很難說呢,但至少,有這樣的體認,我想是重要的。

    #芬蘭教育
    #傳統空間和教學方式不見得都不好
    #大家趨之若鶩的學校也不見得什麼都最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