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鎮》|古華
-
《芙蓉鎮》的時空背景設在一九六三到一九七九,正好是大躍進後到文革結束。
其實之前也讀過以這段歷史為背景的故事,以前都覺得反烏托邦小說的場景設定大多在未來或平行世界,多多少少帶有一點科幻的成分,但這次在看《芙蓉鎮》時,忽然覺得,反烏托邦的世界大概沒真的離我們那麼遠。
《芙蓉鎮》...
:《芙蓉鎮》|古華
-
《芙蓉鎮》的時空背景設在一九六三到一九七九,正好是大躍進後到文革結束。
其實之前也讀過以這段歷史為背景的故事,以前都覺得反烏托邦小說的場景設定大多在未來或平行世界,多多少少帶有一點科幻的成分,但這次在看《芙蓉鎮》時,忽然覺得,反烏托邦的世界大概沒真的離我們那麼遠。
《芙蓉鎮》說的故事是這樣的:今天辛苦賺錢存錢蓋房子,明天財產就被充公、人也被扣帽子。今天左鄰右舍還登門道喜,明天就被抓去批鬥,變成鎮上人人避之不及的五類分子。
或是靠著土地改革分到財產,卻整天做著白日夢好吃懶做,沒想到還真的翻身當上領導。
也有以政治運動為畢生志業,反被紅衛兵批鬥,從威風凜凜的台上掉到遊街示眾的隊伍裡。
古華寫道:「奇特的年代才有奇特的事。這些事的確在神州大地、天南海北發生過,而且是那樣的莊嚴、神聖、肅穆。新的時代裏降生的讀者們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視為異端邪說。然而這正是我們國家的一項傷心史裏的支流末節(174)。」 讀到這段突然發現以前都看得不對,有時竟然有點像在看反烏托邦小說的意思,忘記它曾經、現在也許也還在其他地方,這麼真實的存在著。這些看似荒誕無理的故事,其實就活生生的出現在我們的現實之中。
•
我們的主角胡玉音身在這樣奇特的年代,就在鎮上的市集靠著賣米豆腐維生。
胡玉音的米豆腐有香油、辣椒,香香辣辣,又不吝給客人添湯加料,因此攤子的生意很好,卻也招來對街國營飲食部經理李國香的忌妒。
在一波政治運動中胡玉音被指控結黨營私,新房子被充公、丈夫桂桂自殺,胡玉音自己被掛上新富農的牌子,連擔任書記的乾哥黎滿庚也救不了,批她大米的鎮糧站主任古燕山也受到牽連。
從此以後芙蓉鎮變了天,領導權落在李國香與吊腳樓主王秋赦的手上。從此鎮上人人自危,深怕說錯一句話。然而變化多端的政治遊戲並沒有永遠站在誰那一邊。接下來的幾年,經歷了四清、文革,又是一陣大浪。芙蓉鎮上的人們就這樣隨著政治的浪潮起起伏伏。
李國香被紅衛兵批鬥完了又平反、王秋赦從一個地方無賴變成紅人、曾經承諾保護胡玉音後來卻為了家庭不得已出賣她的黎滿庚、曾在婚禮率領劇團表演卻被打為壞份子的秦書田、還有,原本以為已經喪失生存意志的胡玉音,也發現自己還有愛人、孕育生命的能力。
•
非常喜歡《芙蓉鎮》,原本想要拆細一點來寫,不過最近實在是沒什麼時間,所以又拖了這麼久才發,後面累積的兩本書也要等到年假後了😆
好像要等放完農曆年才覺得新年到了,什麼新年新希望也都要從二月底才開始執行啊🙆🏻♀️
最近可以安心的大吃大睡了。
祝大家🎊新年快樂🎊
•
#bookish #bookworms #bookaddiction #bookstagram #bookpic #readingtime #reader #readingintaiwan #hibiscustown #迷你館藏19 #閱讀 #小說 #讀後感 #閱讀紀錄 #閱讀筆記 #讀書 #讀書日常 #書蟲 #芙蓉鎮 #古華 #聯經出版 #閱讀地圖📍中
芙蓉鎮古華 在 台視新聞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TV歷史上的今天】1972年12月16日 《天讎》作者在寫作協會報告
#蠟筆小編:大家看過嗎
---
《天讎》是一本英文著作的紀實長篇小說,以紅衛兵的視角,紀錄1966至1968年的文革時期,是兩岸第一本描述文革的書,內容包含不同派系紅衛兵持械武鬥廝殺殘忍場面及作者凌耿女友「梅梅」擔任戰場護士卻不幸中彈身亡,導致他萬念俱灰跳海游泳至金門大擔島,投奔台灣。
美國《紐約時報》及前總統蔣經國都曾經推薦過該小說,不過後來書中的紅衛兵食宿,與國民政府所述不符,因此該書遭禁,直到陳若曦的《尹縣長》及古華的《芙蓉鎮》再度出版。
#天讎 #小說 #文革
資料影片中為1972年12月16日,《天讎》作者在寫作協會報告。
---
【聽說訂閱 #台視新聞 能得知更多歷史故事】
芙蓉鎮古華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孔捷生賜寄近作
朝會璽書
金鼎丹成憲範昭,泥封百獸舞鈞韶。六州之外無良鐵,三古以來真聖朝。圓盾莫能當矢鏃,魚枷報可及璫貂。角龍休降葉公邸,徒續閒談付酒瓢。
註:泥封,即紫泥封,指詔書。百獸典出《尚書·舜典》,百獸聞韶起舞,舊指帝王修德,天下清平。
贈古華
——深秋與同窗古華重聚於北加州
八司馬後幾青袍,相問梁園可種桃。書徑逶迤通故國,畫屏寸尺即東皋。渾忘芸閣論牛耳,獨向嚴灘濯鳳毛。古渡芙蓉墟址在,玉音皂角兩蕭騷。
註:古華長篇小說《芙蓉鎮》主角為胡玉音,鎮口百年老樹為皂角樹。
下架令
卷開宜為國綢繆,左榜丹書下肅秋。鳥得嬌聲容剪舌,史憑狐筆賜封喉。刀耕何必借秦火,天聽從來憚楚謳。竹帛裂時名亦裂,王疆已廢百川流。
文藝座談會
聖鑑出曾延水清,山丹算又幾枯榮。已醒一枕瑞獅夢,來聽三年大鳥鳴。唾玉無非依主律,祭壇誰復念刑牲。蘇黃未識正能量,空負珠林萬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