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芒草心捐款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芒草心捐款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eyck (魯汪.汪叫獸)看板WomenTalk標題Re: [閒聊] 曾經關心街友過嗎?時間Tu...
芒草心捐款 在 朵肉絲∞ ᴅᴏʀɪs花蓮美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9:16:25
台北——森林少女甜點Sylvia Dessert @sylvia_dessert - 有時候真的想吃餅乾又不想動手做的時候 看看朋友介紹的森林少女甜點吸引到我 會選森林少女的原因除了成份都用很厲害的原物料簡單健康不添加任何防腐劑跟色素以外 手工餅餅種類高達14種超級豐富 伯爵紅茶/咖啡杏仁/巧克...
如果真的想了解更多關於街友的部份
可以去關注芒草心協會
https://www.homelesstaiwan.org/#
我先説一下去年我花在公益用途的金額大概是三萬左右
其中有動物協會的捐款及義賣品
環保團體的捐款及義賣品
友善農法的農作物
喜憨兒、唐氏寶寶弱勢團體的點心
關於公益和弱勢團體的部份
也許我能跟妳分享一些看法
大部分會開始去關注、幫助這些團體的人
都是從某件事情引發內心的感動開始
這是好事
但也會壞事
台灣人非常有愛心
一年透明捐款金額高達427億
這只是有公開透明的款項
如果加上不透明以及捐物的價值
預估有600億以上
但多數人停留在感動的階段
有些人把捐款當作贖罪券來用
捐了之後不去進一步追蹤、了解
是很可惜的
一次性的捐款也許能幫助這些對象
渡過眼前的難關
卻也會造成其他的問題
例如說某些接受捐物的對象
發現物資源源不絕的過來
從一開始能穿就好
變成非名牌不用
甚至讓部份對象失去積極找工作的動力
剩下的物資延伸出處理的問題
例如需要大量人力來整理
儲存的空間及租金
以及拿去燒掉的運送、處理費用等
又或者像是高雄氣爆捐款45億
到現在還是一筆爛帳
這些弱勢對象、團體比起接受物資金援
更需要的是被理解、同理、尊重
有了理解、同理才能化解歧視
最後拾回尊嚴
人有了尊嚴才能改變現況翻轉未來
註:同理和同情是完全不同的
大部分的人擁有的是同情心
然而同理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同理並不容易
同情和同理的差別可以參考這個影片
https://youtu.be/E-AfeaRD_IA
最後回到街友這個主題
我跟妳分享關於萬華街友的故事
萬華又名艋舺
大家應該都聽過
一府二鹿三艋舺
第四則是台南鹽水的月津港
這些地方之所以曾經繁榮
在於它們是物資的集散中心
萬華這個地方有個剝皮寮
如果看過艋舺這個電影
應該會知道
蚊子(趙又廷)他媽開的理髮廳
Geta老大(馬如龍)的家
都是在這裡取景的
那剝皮寮是剝什麼皮勒
答案是樹皮
以前我還沒去了解的時候
以為是明清時期處刑的地方
是處以剝人皮的酷刑
看到那紅紅的牆壁(紅磚牆)
還以為是很多受刑人的血洗不掉而成
對一件事情了解與否真的差很多阿
另外剝皮寮跟剝皮辣椒無關
想吃的請去花蓮買,謝謝
突然想到剝皮寮賣剝皮辣椒會有搞頭嗎
從古至今木材的販售
不是一般人可以經手的
木材擁有極高的價值
所以大部分都是特許行業
以前有販售木材的地方通常都很繁榮
例如羅東
處理這些木材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例如船員,搬運工人
這些人工作完需要發洩、舒壓
加上當地繁榮
所以萬華有很多私娼寮
台灣早期的私娼寮多半設在勞動力密集、貿易繁榮、交通方便的地方
例如基隆的鐵支路(礦業、漁業)
酒和性產業是屬於比較底層的休閒
然而工人不是每次都有錢去性消費
酒是相對廉價的消費品
長期大量勞動力造成身體的傷害、疼痛
酒精有麻醉的效果
醉了就能暫時忘掉疼痛比較好睡
因此工人們對酒精的依賴性日漸增高
依賴性到達一定程度就會上癮
上癮就會有酗酒的情況
酒喝多了會傷腦
喝酒的人對情緒控制能力會大幅降低
然而在酒精完全發揮麻醉效果之前
工人們會處於又痛又情緒失控的狀態
痛會讓人感到憤怒
因此酗酒的工人們有些會開始對家人施暴
這些被家暴的妻子們
為了年幼的孩子會隱忍
這些年幼的孩子們無力抵抗
等到孩子們長大了
母親和孩子有能力抵抗了
這些施暴的工人們就被從家裡趕出
成了你現在看到部份的萬華街友們
這就是我知道有關於萬華街友的故事
現在萬華街友大部分是有受到社會局和芒草心協會的管理照顧
他們白天會把睡覺的東西裝進袋子裡
交給負責窗口集中管理
然後去工作
晚上再領回袋子去習慣的地方睡覺
但不是每個街友都是這樣的
有些是附近的住戶
以我不太能理解的心理因素
去那邊裝成街友
隨地小便阿、搗亂阿
但看到的人們只會把錯歸咎於"街友"
有些街友可是非常有錢的
像是魯汪家住汐止
以前國高中搭公車的時候
都會看到一個被稱為阿忠的流浪漢
阿忠每天都會拿著報紙搭藍15公車
來回不知道多少趟
沒搭公車的時候就會在一間7-11門口附近躺著休息
阿忠有一陣子消失很久
聽到公車司機跟別人聊到阿忠
我才知道原來阿忠非常有錢
聽說在汐止某個靠山的地段
放眼望去,視線所及的地方
都是阿忠家的土地
阿忠會消失是因為被家裡的人抓回去
但沒過多久阿忠就會自己逃出來
一樣搭著藍15公車
一樣在7-11門口睡覺
不過我大學畢業後就沒看到過阿忠了
為什麼阿忠會這樣
這可能是我永遠沒辦法理解的地方
以上
給妳參考
※ 引述《asd33321 (小護士)》之銘言:
: 昨天看了人生百味的活動記錄
: 看一看有點難過
: 在可以免費拿取二手物資的市集裡
: 不少街友都會替其他人著想
: 像是自己已經拿了一件衣服
: 雖然很想再拿一件 但猶豫過後會放棄
: 因為要留給其他還沒拿的人
: 不知道為什麼 一個小小的舉動
: 讓我眼淚都快掉出來
: 會覺得他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 雖然不確定他們為什麼流落街頭
: 也不曾仔細想過他們的生活
: 但現在多少了解了一些
: 希望未來可以多幫助他們
: 大家曾經參加過類似活動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9.33.1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94098562.A.AA0.html
※ 編輯: eyck (61.219.33.148 臺灣), 07/07/2020 13:11:35
※ 編輯: eyck (61.219.33.148 臺灣), 07/07/2020 13:15:09
後來聽其他司機說
阿忠沒有精神疾病是正常人
這部份我沒有確切的去了解
也許他是討厭家裡的氛圍
也許他只是想法不太一樣
我不去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
※ 編輯: eyck (61.219.33.148 臺灣), 07/07/2020 13:33:19
首先
1. 這些外勞朋友在原本的國家也有聚集在車站的習慣嗎
2.來自同樣故鄉的外勞在其他國家工作時也有聚集在車站的習慣嗎
3.政府有其他提供足夠的友善空間供這些勞工們聚集嗎
目前我看到大部分的都是出自於情感言論
幾乎沒有看到就事論事的討論
是很可惜的
有些刻意停留在這個階段製造對立
藉由這些對立謀取利益
這是很可惡的
※ 編輯: eyck (61.219.33.148 臺灣), 07/07/2020 13:37:06
※ 編輯: eyck (61.219.33.148 臺灣), 07/07/2020 13:50:09
※ 編輯: eyck (61.219.33.148 臺灣), 07/07/2020 13:51:28
先不說阿忠
為什麼拾回尊嚴對街友很重要
其實有一部份的街友是有固定工作的
但為什麼這些街友還是在街頭生活
有些街友一賺到足夠的錢就翹班去玩樂
等到錢花完再回去請窗口幫忙介紹工作
有些街友會嘗試在外面租屋
但因為受到異樣眼光的壓力
最後還是回到街頭了
這裡可以參考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有五個需求層次
由上到下分別是
自我實現的需求
尊嚴的需求
愛與歸屬的需求(社交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
在台北街頭乞討雖然有一餐沒一餐的
但也不至於餓死
生理需求勉強滿足
然而在社會局的管理之下
龍山寺捷運站那片廣場其實還蠻安全的
有警察固定會在那巡邏或駐點
(其他地方我不確定)
安全需求也算能被滿足
在街頭生存的街友大部分都是老面孔了
朋友們也在街頭
受到異樣眼光的壓力
又很難與其他人做朋友
社交需求在街頭能被滿足
但只要沒有減少歧視到足以讓街友提升到尊嚴需求的層次
街友們就會在下面三個層次流動
而那三個層次在街頭能得到滿足
街友就會很難離開街頭回到社會
回到阿忠的身上
也許是他的原生家庭讓他覺得
在街頭比較快活吧
上流社會有上流社會的壓力
又或者是其他我們不知道的原因
註:歧視不可能消失
但可以透過政策施行
以及同理和包容的訓練
讓弱勢族群們的生活可以有機會
比較貼近一般人
甚至跟一般人無異
※ 編輯: eyck (61.219.33.148 臺灣), 07/07/2020 17:40:15
※ 編輯: eyck (61.219.33.148 臺灣), 07/07/2020 17:44:25
※ 編輯: eyck (61.219.33.148 臺灣), 07/07/2020 17:45:43
只是簡單分享而已
※ 編輯: eyck (223.140.133.235 臺灣), 07/07/2020 20:20:43
※ 編輯: eyck (223.140.133.235 臺灣), 07/07/2020 20:28:20
※ 編輯: eyck (223.140.133.235 臺灣), 07/07/2020 20:30:21
※ 編輯: eyck (223.140.133.235 臺灣), 07/07/2020 20:36:51
而且非常有勇氣
我雖然文章打的落落長
但我也只能做到盡量不帶歧視的眼光看待他們
還沒辦法直接當面給他們物資
理解、同理到付諸行動
其實這過程困難重重
每一個階段都要付出不小的心力
不過也可能是我潛意識對於
直接給物資這件事不太認同
(只是我不認同這個行為不代表是錯的)
就像是我非常喜歡貓狗
但我也不太會直接拿食物餵牠們
※ 編輯: eyck (111.250.33.35 臺灣), 07/07/2020 23:18:52
※ 編輯: eyck (111.250.33.35 臺灣), 07/07/2020 23: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