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追劇:英國喜劇和節目推薦\
好好待在家裡的日子,初期可能還是會有點恐慌與不安,馬上來分享過去一年半陪伴我度過封城時光的喜劇和電視節目,今天這篇就著重在歡笑類影劇,如果反應不錯,過幾天再整理一份我自己最愛看的英國警探犯罪系列吧!
大不列顛英式幽默系列:
Mother...
/宅家追劇:英國喜劇和節目推薦\
好好待在家裡的日子,初期可能還是會有點恐慌與不安,馬上來分享過去一年半陪伴我度過封城時光的喜劇和電視節目,今天這篇就著重在歡笑類影劇,如果反應不錯,過幾天再整理一份我自己最愛看的英國警探犯罪系列吧!
大不列顛英式幽默系列:
Motherland
我抱著不期不待、消遣週六夜時光的心態打開了第一集,沒想到就這樣一路播到半夜,順順結束兩季。這是一部倫敦媽媽爸爸被孩子搞瘋的喜劇, 不過孩子出場次數用手指頭數得出來,故事還是圍繞在西倫敦某所小學這 5 位瘋媽媽 + 1 位怪爸爸的有趣故事。不同階級種族、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家庭問題,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強烈的個性,6 個人碰撞出獨屬於英式喜劇的黑色幽默,個人最愛主角 Julia 的神經質演出,以及 Liz 反應超快、梗超精準的台詞,如果想找這兩年 Sitcom 風格的新電視劇,這是不錯的選擇。
📺 Netflix(台灣 Netflix 沒有上架)
Ted Lasso
我個人對足球超級無感,即便英國的足球氣氛破錶火熱,還是無法動搖我對 football 的極凍冷感哈哈。但是 Ted Lasso 並不是寫給足球迷的喜劇,它的魔力就在於能讓對足球一竅不通的人,也拋開成見好好去與劇中的每個角色相處,最後你會發現,你喜歡上了每一個主要人物。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來自美國的 football (橄欖球) 教練,被莫名派來英國擔任 football(足球)教練。看似老掉牙的英國人笑美國人的刻板印象梗,卻暗藏許多溫馨感人的小支線,我個人覺得比起《艾蜜莉在巴黎》的套路還要高明許多。
📺 Apple TV
QI
名氣響亮的英國益智問答節目,從 2003 製播至今已走過將近 20 個年頭,不過建議去找疫情以前的集數。QI 絕對有別於我們在台灣看過的問答節目,每一集都由主持人先奉上一個高明的笑話開場,並公開當集題目主題,隨後便開始圍繞在該主題出題,並由其他 4 位英國喜劇演員或名人搶答,固定班底是超級好笑可愛的 Alan Davies,其他我覺得也很好笑的常客來賓有 Jimmy Carr、Aisling Bea、David Mitchell、Joe Lycett、Lee Mack 等等,新手可以挑有這些人出現的集數看起。主持人與來賓之間的問答互動,字字句句都是英式幽默的超高表現,QI 的腳本團隊更有個可愛的名字「QI Elves」QI 小精靈,他們的副業 Podcast「No Such Thing as A Fish」,每週收聽數高達一億次。至於主持人 Sandi 身爲丹麥移民和出櫃女同志身份,能夠發揮的笑話空間又更大,是節目另一個看點。
📺 Netflix
Sex Education
今年底有望推出第三季,沒看過的可以一次補齊前兩季。《性》在英國媒體間獲得一致好評,這部片以詼諧而正確的觀點回答了英國青少年普遍會有的對性的好奇,劇中的美式場景搭配英國角色更是有趣的反差設定。這部劇從一名性愛治療師母親的處男孩子 Otis 出發,延伸至英國高中校園裏各式各樣的情慾與笑聲。每個角色都好鮮明活跳。衛報 2019 年的影評這麼形容這部劇:當年度影界威而剛。
📺 Netflix
Derry Girls
關於北愛衝突的歷史戰爭劇或許過於沉重,那不如就來看看這部《北愛少女》。不過它並不是史劇,更不是單純的喜劇,在明喻暗喻、在吐嘈笑料之間,不知不覺中訴說一場北愛的百年紛亂史。北愛爾蘭有著與英國其他地區截然不同的氛圍,它最晚讓墮胎和同婚合法化,而且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互相鄙視、統一獨立意見兩極。故事圍繞在幾名北愛高中女生與來自英格蘭的男孩,他們都就讀於一所天主女校,看到這裏你應該能感受到它的衝擊與荒謬了吧?
📺 Netflix
Fleabag
才華洋溢的劇作家兼演員 Phoebe Waller-Bridge 自編自導自演,影集改編自舞台劇,保留了原先那種對著觀衆說話的手法。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一位生活邋遢、親情愛情關係支離破碎的女孩 Fleabag 的生活,Fleabag 就字面意思是邋遢鬼、討厭蟲, 她沒有要討人喜歡,但跟著這部黑色喜劇,或許能更加瞭解擁有創傷的人如何療癒自己。我特別喜歡她跟她姊姊互動的那種微妙氛圍,發展到最後也讓人驚喜。
📺 Amazon Prime
MasterChef: The Professionals
我在疫情期間停不下來的烹飪節目。說烹飪言過其實,因爲我們根本做不出那種等級的料理,不過這個節目最大的看點要屬主持人 Gregg 和兩位廚師評審 Marcus 與 Monica 的精闢講評,他們三位專業卻不自傲,講話中肯又給人穩重而溫暖的人情味,尤其是看參賽者與評審之間的溫馨互動,相當療癒。更重要的是,透過節目可以學到很多英國本地食材的運用、料理術語、描述味道的英文形容詞、以及多瞭解各個知名的米其林餐廳。
📺 Netflix
還有兩部非英劇我補在限動,歡迎大家在限動 tag 我一起討論你看完的感想或紙飛機分享本文!
艾蜜莉在巴黎第三季場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rP看時事:2021艾美獎追劇指南
今年的艾美獎大概是歷年來名單最大眾化的一年。去年因為疫情關係,許多節目拍攝作業受到影響,觀眾看劇習性也有重大轉變,死守在電視前面的時代已然過去,串流平台上觀看節目才是正解。今年被提名最多24項的大贏家分別為Netflix旗下的《王冠》和迪士尼的《曼達洛人》。除此之外,被提名的節目,有絕大比例都是在網路上被廣泛討論或收視極好的知名大片。雖說這提名的名單比老太婆的裹腳布還要長,但我耐心研究完畢,決定依據時間長短,來分享其中我個人推薦且值得一看好劇好片:
1. 時間爆炸多系列:以下幾部都是艾美獎的常勝軍,每出必提名或拿獎,如果都還沒追過的朋友真的很推薦一下,能整系列都追完最好
🎉《這就是我們》This is Us:串流平台來勢洶洶之下,美國電視台難能可貴且值得一看的長劇,劇情溫馨寫實,會讓你大哭大笑。男主角Sterling K. Brown今年在劇中有特別精湛的表現因而獲得提名(劇評:bit.ly/3kkCcrz)。
🎉《王冠》The Crown:第四季剛好是講黛妃、查爾斯和卡蜜拉的愛恨情仇,令你看得牙癢癢之餘,演出這三人行的演員全都上了入圍名單。其他被提名的腳色包括女王、柴契爾夫人、瑪格公主、剛過世的親王等(劇評:bit.ly/3B87BTQ)。
2. 中等空系列:1-2季就能消化完畢
🎉《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星際大戰番外篇,第三季正在拍攝,劇裡眼睛眨巴眨巴的尤達寶寶因此一炮而紅。
《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雖說是勵志故事的俗套,但拍攝手法細膩,會讓你一不小心就迅速追完。
🎉《柏捷頓家族》Bridgerton和《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無腦芭樂養眼劇,上榜讓許多人大吃一驚,疫情之下不能去英法兩國,看美麗場景梅止渴一番也好(劇評:bit.ly/3BbEHSP)。
3. 沒啥時間系列:三小時以內就能消化完畢
🎉《漢密爾頓》Hamilton:歌舞劇Hamilton在百老匯上已經赫赫有名,但因為疫情關係上Disney+串流因而獲得提名。這部在Disney+上看的好處是可以好好看字幕,看懂每句歌詞在唱甚麼。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Social Dilemma:這部紀律片我非常推薦,講述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如何讓人類迅速上癮,如同毒品一般。
🎉 綜藝脫口秀:想要熟知美國時事和訓練美式文化的口語用法,可以嘗試看美國綜藝脫口秀。酸人能酸的讓你捧腹大笑也是一門學問,我個人最喜歡(同時也被提名的)是Stephen Colbert,其次是Jimmy Kimmel和Trevor Noah(今年沒被提名但我也很愛的還有音樂歡樂風的James Corden),當然這些脫口秀主持人通常立場都左到不行就是了。
4. 同場加映:摸不著頭緒系列
Variety Special這單元底下的節目最令我產生問號,收視率創新低幾乎沒多少人看的奧斯卡和葛萊美進榜就算了、今年總統就職都入圍(因為疫情關係改由電視轉播,整段節目裡只記得Katy Perry對著Fireworks唱Fireworks)、連超級盃Superbowl Half Time Show都在上面,可見威肯花700萬美金砸的舞台還真有點值得(誤)。但最令我驚訝的是《Stephen Colbert 2020大選特別節目》上榜,這就有點像中天選舉特別節目被金鐘獎提名令人充滿黑人問號(你知道的,就是主持人講話飛快背景音樂還要讓你血壓升高這樣XD)。與其說這是Variety Special,倒比較像「疫情下的電視回憶錄」(我千萬不會承認幾乎每一個都看過)。
今年艾美獎你最希望誰得獎呢?來留言告訴我吧!
PS… 各位還記得讓英國皇室炸鍋的梅根哈利訪問嗎?他也入圍今年的艾美獎喔!
#圖片取自網路 #2021艾美獎 #主觀追劇指南 #DrP看時事 #每週五早晨準時上線 #最大眾化的艾美獎
本文同步刊登於部落格:bit.ly/36HloCS
艾蜜莉在巴黎第三季場景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宅家追劇:英國喜劇和電視節目推薦清單\
好好待在家裡的日子,初期可能還是會有點恐慌與不安,馬上來分享過去一年半陪伴我度過封城時光的喜劇和電視節目,大多爲英國產製,少數來自美加,我知道大家「WFH + 做家事 + 夫妻兩瞪眼」會很煩躁,所以今天這篇就著重在歡笑類影劇,如果反應不錯,我過幾天再整理一份我自己最愛看的英國警探犯罪系列吧!如果想更全面了解英國經典喜劇的,歡迎去看收藏一下資深劇迷 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的片單!
大不列顛英式幽默系列:
Motherland
我抱著不期不待、消遣週六夜時光的心態打開了第一集,沒想到就這樣一路播到半夜,順順結束兩季。這是一部倫敦媽媽爸爸被孩子搞瘋的喜劇, 不過孩子出場次數用手指頭數得出來,故事還是圍繞在西倫敦某所小學這 5 位瘋媽媽 + 1 位怪爸爸的有趣故事。不同階級種族、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家庭問題,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強烈的個性,6 個人碰撞出獨屬於英式喜劇的黑色幽默,個人最愛主角 Julia 的神經質演出,以及 Liz 反應超快、梗超精準的台詞,如果想找這兩年 Sitcom 風格的新電視劇,這是不錯的選擇。
📺 Netflix(台灣 Netflix 沒有上架)
Ted Lasso #泰德拉索
我個人對足球超級無感,即便英國的足球氣氛破錶火熱,還是無法動搖我對 football 的極凍冷感哈哈。但是 Ted Lasso 並不是寫給足球迷的喜劇,它的魔力就在於能讓對足球一竅不通的人,也拋開成見好好去與劇中的每個角色相處,最後你會發現,你喜歡上了每一個主要人物。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來自美國的 football (橄欖球) 教練,被莫名派來英國擔任 football(足球)教練。看似老掉牙的英國人笑美國人的刻板印象梗,卻暗藏許多溫馨感人的小支線,我個人覺得比起《艾蜜莉在巴黎》的套路還要高明許多,我身邊不管美國人、歐洲人或英國人同事,普遍都挺喜歡這部。
📺 Apple TV
QI
QI 是名氣響亮的英國益智問答節目,從 2003 製播至今已走過將近 20 個年頭,最近因爲疫情少了現場觀衆,所以很難看,建議去找 2020 年 1 月以前的集數。雖然英國人本來就熱衷於各種形式的冷知識或益智問答比賽,但 QI 絕對有別於我們在台灣看過的問答節目。每一集都由主持人先奉上一個高明的笑話開場,並公開今日的題目主題,隨後便開始一題一題出題,由其他 4 位英國知名的喜劇演員或名人參賽,固定班底是超級好笑可愛的 Alan Davies,其他我覺得也很好笑的常客來賓有 Jimmy Carr、Aisling Bea、David Mitchell、Joe Lycett、Lee Mack 等等,新手可以挑有這些人出現的集數看起。依照每集主題,QI 背後的腳本團隊會去挖掘各種冷知識,主持人與來賓之間的問答互動,字字句句都是英式幽默的超高表現,低俗卻不冒犯他人,尺度很大卻不會噁心,來賓反應超快,讓你不得不佩服這些人到底平常腦袋都裝什麼?!!QI 的腳本團隊有個可愛的名字「QI Elves」QI 小精靈,他們的副業 Podcast「No Such Thing as A Fish」,每週收聽數高達一億次。至於主持人 Sandi 身爲丹麥移民和出櫃女同志身份,能夠發揮的笑話空間又更大,是節目另一個看點。
📺 Netflix
Sex Education #性愛自修室
今年底有望推出第三季,沒看過的可以一次補齊前兩季。《性》在英國媒體間獲得一致好評,最大的討論還是在於,第一,這部片以詼諧而正確的觀點回答了英國青少年普遍會有的對性的好奇,第二,劇中的美式場景搭配英國角色,是蠻有趣的反差及背景設定,多了幾分新鮮感。這部劇從一名性愛治療師母親的處男孩子 Otis 出發,延伸至英國高中校園裏各式各樣的情慾與笑聲。每個角色都好鮮明活跳。衛報 2019 年的影評這麼形容這部劇:當年度影界威而剛。
📺 Netflix
Derry Girls #北愛少女
經常看電影的人或許對於北愛衝突不陌生,但實際情況可能還是我們這些局外人難以看透的。看歷史戰爭劇過於沉重,那不如就來看看這部《北愛少女》。不過它並不是史劇,更不是單純的喜劇,在明喻暗喻、在吐嘈笑料之間,不知不覺中訴說一場北愛的百年紛亂史。充滿衝突的北愛爾蘭有著與英國其他地區截然不同的氛圍,它最晚讓墮胎和同婚合法化,而且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互相鄙視、統一獨立意見兩極。故事圍繞在幾名北愛高中女生與來自英格蘭的男孩,他們都就讀於一所天主女校,看到這裏你應該能感受到它的衝擊與荒謬了吧?
📺 Netflix
Fleabag
才華洋溢的劇作家、劇場演員 Phoebe Waller-Bridge 自編自導自演,原先爲舞臺劇,後來由 BBC Three 改編爲影集,保留了原先那種對著觀衆說話的手法,十分考驗演員功力,但 Phoebe 不但沒有讓人失望,還把我的魂都勾了進去,讓人可以一次看完兩季。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一位生活邋遢、親情愛情關係支離破碎的女孩 Fleabag 的生活,Fleabag 就字面意思是邋遢鬼、討厭蟲, 她沒有要討人喜歡,但跟著這部黑色喜劇,或許能更加瞭解擁有創傷的人如何療癒自己。我特別喜歡她跟她姊姊互動的那種微妙氛圍,發展到最後也讓人驚喜。
📺 Amazon Prime Video
MasterChef: The Professionals #廚神當道
我在疫情期間停不下來的烹飪節目。說烹飪言過其實,因爲我們根本做不出那種等級的料理,不過這個節目最大的看點要屬主持人 Gregg Wallace 和兩位廚師評審 Marcus 與 Monica 的精闢講評,他們三位專業卻不自傲,講話中肯又給人穩重而溫暖的人情味,尤其是看參賽者與評審這種廚師級人物之間的溫馨互動,相當療癒。更重要的是,透過節目可以學到很多英國本地食材的運用、料理術語、描述味道的英文形容詞、以及多瞭解各個知名的米其林餐廳。
📺 Netflix
美加大放送:
Kim’s Convenience #金家便利店
有點像韓國人版《菜鳥新移民》,但我覺得更好看更好笑。故事背景爲在加拿大開小超商的一個韓國家庭,兒子就是最近被許多人說像習維尼、飾演《尚氣與十環傳奇》主角的劉思慕,我非常喜歡他在 Kim’s Convenience 的表演,他把那種跩跩直男卻又小暖的個性演得很精準。不過這部劇裡最受歡迎的角色,要屬可愛的爸爸和媽媽,他們雖能講母語等級的流利英文,在劇中竟然是微妙微肖的韓國口音英文,台詞裡刻意走鐘的文法用詞、加上無厘頭的表演和腔調,都好好笑。劇中各個政治正確議題的梗,同志、中東移民、性別、韓國基督教社群等等,一樣是高明不低俗,可以讓人舒服地邊笑邊看完。
📺 Netflix
Marvellous Mrs. Maisel
喜歡看復古時尚場景的人,這部劇滿滿的截圖點。1950 年代生長於中產猶太家庭的女主角 Midge,意外成爲單口喜劇演員的故事。當然 Midge 千變萬化的美麗造型是一大看點,更精彩的在於她在劇中脫口秀表演的段子,從反應、內容到速度都精準無比,當然也穿插或許很多人如我都不是很熟悉的猶太文化,十分有趣。畫面唯美、台詞絕妙、節奏明快,真的讓人迫不及待想趕快看第四季。
📺 Amazon Prime Video
如果大家有興趣,我改天再來寫其他類型的英劇,歡迎在底下敲碗。追劇愉快!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ondon.nanzhi
艾蜜莉在巴黎第三季場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艾蜜莉不是吃貨
大家都在討論, 我也來蹭一下當下熱門的Netflix影集「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
看了前兩集有點悶, 充滿了老套招數, 以對比的方式, 對法國人巴黎人的嘲諷, 對美國人的譏笑. 進入第三集後開始變得有趣些.
我的觀察重點當然是喫. 昨晚一連趕了六集, 把第一季十集全部看完… 甚麼? 艾蜜莉根本不是吃貨, 多半都在喝酒, 雖然餐廳喫飯的場景不少, 但是我們絕少知道她到底喫了甚麼, 這一點實在很奇怪, 何況男主角還是個帥廚師.
我們知道艾蜜莉喫了甚麼的只有這幾個: 剛到巴黎, 在樓下麵包店糾正她法文的胖太太的巧克力麵包; 帥哥廚師的煎蛋; 設計師Pierre Cadault姪子Mathieu泡艾蜜莉帶她喫”全巴黎最好的可麗餅”(可是艾蜜莉只拿在手上走, 根本沒入口).
至於和同事上餐廳, 或是帶客戶去帥哥廚師餐廳談生意, 香檳酒莊的燭光晚餐… 都-沒-看-到-喫-了-什-麼, 我們只知道有茄子!
沒看到精緻美味的食物也就算了, 連以卡爾老佛爺Karl Lagerfeld為原型的人物Pierre Cadault弄了一幢上的焦糖烤布雷也不喫, 只是拿來敲破糖片聽聲音, 我看了都快崩潰了…
為什麼不讓我們知道艾蜜莉喫甚麼呢? 為什麼法國美食在影集裡這麼不受重視呢? (除了艾蜜莉臨時訂不到高級餐廳Le Grand Véfour以外) 在巴黎人的生活裡佔了如此重要份量的因素只被艾蜜莉對著鏡頭喫巧克力麵包的畫面一鏡帶過.
莫非因為是奢侈品行業, 一定要瘦瘦瘦, 瘦得像厭食症嗎? 要我來拍 肯定把艾蜜莉從厭食症拍成肥妞才符合現實.
艾蜜莉的巴黎其實有點單薄, 她不逛博物館, 不逛跳蚤市場, 只有開趴, 夜店和酒吧.
那為何艾蜜莉為何受歡迎? 大概是現在大家都無法旅行, 看到她的青春笑容, 她的自由自在, 以及完全沒有任何施工的巴黎街道, 藍天碧水的塞納河… 始終令人嚮往吧.
#EmilyInParis
#Netflix
#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