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Testaments Margaret Atwood
去年曼布克獎愛特伍的 The Testaments 和 艾瓦里斯托的 Girl, Woman and Other 並列得獎鬧得沸沸揚揚,很多看到的評論都是前者不如預期,後者值得更多關注。 現在想起來當時在書店的時候的確只看到愛...
: The Testaments Margaret Atwood
去年曼布克獎愛特伍的 The Testaments 和 艾瓦里斯托的 Girl, Woman and Other 並列得獎鬧得沸沸揚揚,很多看到的評論都是前者不如預期,後者值得更多關注。 現在想起來當時在書店的時候的確只看到愛特伍的小說,那時候要買艾瓦里斯托的作品還找不到。這本書是我去年的生日禮物,因為看了評論之後有點怕(😂)所以遲遲未讀,沒想到讀起來意外順暢。
The Testaments 我看到目前中文的暫譯有《聖約》、《遺囑》,兩個標題都有它的意涵,為此我查了一下 testament 這個字,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我覺得《聖約》代表的意思更深一層,也比較有那麼一絲光明,在結尾我再解釋一下原因。
《聖約》是《使女的故事》續集,但其實比較像是以 Gilead 基列共和國為背景的系列故事。可能大部分的人還是很想知道Offred 的後續故事,但在《聖約》裡面 Offred 之後的發展只給讀者一點曖昧不明的線索。愛特伍在後記則表明其實《聖約》主要是為了回應「基列共和國是怎麼垮台的?」這個問題而誕生的。
《聖約》交互穿插了三個女性的自述:生長在自由國度加拿大的少女 Daisy、出身於基列共和國 Commander 家庭的 Agnes、還有基列共和國四大元老嬤嬤之首的 Aunt Lydia。
多年前一名使女帶著剛出生的嬰兒妮可(Baby Nicole)逃離基列共和國來到加拿大,十幾年來,這名嬰兒行蹤成謎,卻成了傳奇人物。基列共和國將帶回迷失的嬰兒妮克視為一項神聖的任務,而另一方面,反對基列的人們則將嬰兒妮可視為反抗基列共和國權威的象徵。
Daisy 對基列和共國的認知大部分來自學校教育,對女性在基列共和國的處境也時有所聞,卻沒想到她正處於一切的核心。在 Daisy 十六歲生日的那天,一場爆炸讓她普通青少年的生活天翻地覆。她以為是父母的尼爾與梅蘭妮竟然是地下反抗組織 May Day 的一份子,而她身世秘密線索的另一端遠竟然是在基列共和國的 Agnes 。
Aunt Lydia 做為基列共和國的嬤嬤元老,許多法規都出自她之手,她是可畏又可憎的人物,在很多人眼裡,她甚至是基列國的幫凶。 “I’ve become swollen with power, true, but also nebulous with it—formless, shape-shifting. I am everywhere and nowhere: even in the minds of the Commanders I cast an unsettling shadow. How can I regain myself? How to shrink back to my normal size, the size of an ordinary woman? “(32)
Aunt Lydia 的自白表露出她的矛盾與內心的掙扎,她沒忘記基列共和掌權前自己曾是一名法官,也記得自己為了生存,接下槍枝朝不願投誠的人扣下板機。
多年來Aunt Lydia 輔佐手握大權的 Commander Judd,隱瞞這個國家所有見不得光的醜聞、罪惡與腐敗,漸漸爬上高位。她手上握有讓這個政權瓦解的把柄,她可以選擇繼續坐在寶位上安享晚年,備受尊崇,也可以選擇冒著成為變節者的危險,摧毀基列共和國。
書名 The Testaments ,做為「遺囑」,代表的可以是 Aunt Lydia 最終的告白,是最直白的翻譯;採取「驗證、證明」之意,可以說三位敘事者的自白,驗證了基列共和國最後垮台的這段歷史,同時也可以代表著 Aunt Lydia 的自我證明,她的「為己申辯之書」(Apologia Pro Vita Spua)。然而這個書名,讓人直覺聯想到的就是新約、舊約的 Testament,也與政教合一的基列共和國有著強烈連結。
Testament 這個字本身沒有「約」這個意思,查詢的結果是以前拉丁文翻譯上的誤用,也因此這個字後來在某些與宗教或是聖經相關情況下,也作為「約」(covenant)的意思使用,我覺得這點也很有意思(讓我想到,基列對聖經的詮釋,不也可以從原本的「無」變成了詮釋者/掌權者—基列共和國裡一般的女性是沒有讀寫權利的—下的定義?)。
在基列共和國,宗教與生活密不可分,除了建立「使女」這個階級以外,就連一般的招呼語也源於聖經。基列共和國的統治建立在宗教威權上,聖經被奉為一切的圭臬。而愛特伍的 Testaments 卻是由三個使基列共和國垮台的女性所述。從結尾的歷史研討會上,我們得知基列存留的歷史資料不多,但是這三位人物的自述被保留了下來。她們改寫了無數人的命運,打破基列共和國以宗教、聖典為名加諸的桎梏,留下屬於她們的《聖約》。
•
2020/08/22
二十八號中譯本要出了,書名是《證詞》。跟我看到的兩個暫時譯名都不一樣,但是也是 testament的字義之一。原文書名就這樣一個字,涵蓋了那麼多意思。
•
#使女的故事#瑪格麗愛特伍#閱讀筆記#讀後紀錄#證詞#thetestaments #margaretatwood
艾比克法規 在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演唱會退票最多收取10%手續費,
不過目前法規並沒有規定退票期限,文化部表示將再研議。
意思就是,你們要自己解決喔!
艾比克法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727紐約時報
*【中國開始應對氣候變化是否為時已晚?】
在中國非凡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氣候變化曾是一個被忽視的因素。城市化進程打破了自然水迴圈,河南洪災凸顯了環境脆弱性。中國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否為時已晚?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726/china-climate-change/
*【印度西海岸遭暴雨侵襲,至少164人死亡100人失蹤】
強勁的季風雨淹沒了多個城鎮和村莊,引發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專家表示,從西歐到中國再到印度,這些極端降雨及其引發的傷亡再次提醒人們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world/asia/india-landslides-floods.html
*【義大利薩丁島發生大規模野火,約1000人被疏散】
這是數十年來該地區最大的一場野火,大火燒毀了方圓25英里的植被、農場和村莊,上千隻被困在穀倉裡的動物死亡。薩丁島已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world/europe/wildfires-italy-sardinia.html
*【雷暴席捲倫敦】
這是兩周內倫敦第二次遭遇暴雨襲擊,此前一波熱浪才剛結束,強降雨在短短數小時內就給一些地區帶來了相當於一個月的降水量。火車站被淹,駕車者被困,地鐵服務也因洪水湧入幾個車站而中斷;至少兩家醫院被迫將病人從急診室轉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world/europe/london-flooding-heat.html
*【專欄:我們正在經歷的“末日劫難” 】
熱浪、野火、洪水…..極端氣候造成的災難越來越司空見慣,壓垮了無法承受這類打擊的系統。政治改革和科技能夠拯救我們嗎?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726/climate-change-floods-wildfires/
*【中美高官會談交鋒激烈,美國對華戰略或難奏效】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在天津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及外長王毅分別舉行會談,討論了香港、新疆、臺灣和南海等爭議性問題,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雙方正在縮小分歧。甚至在會談結束前,中方就發表了六份嚴正聲明,譴責拜登政府的政策是“遏制打壓中國的‘障眼法’”。這種說法凸顯了中國國內已對美國形成的憤怒情緒,拜登政府競爭與合作並行的對華戰略取得成效的前景渺茫。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world/asia/china-us-wendy-sherman.html
*【Covid-19 更新】
#白宮新聞發言人薩琪表示,拜登政府將繼續限制歐洲人和其他人進入美國,理由是擔心受感染的旅行者,可能會導致傳染性Delta病毒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傳播。
#退伍軍人事務部將要求115,000名前線醫護人員在未來兩個月內接種冠狀病毒疫苗,使其成為第一個強制要求員工接種疫苗的聯邦機構。
#美國人口最多的州和最大的城市宣佈,將要求其員工接種冠狀病毒疫苗,否則將面臨頻繁的檢測,紐約市的所有市政僱員,包括員警和教師,以及加州的所有州僱員和現場公共和私人醫療保健工作者,都必須接種疫苗或至少每週接受一次檢測。
#隨著病例的增加,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告訴美國人避免前往西班牙和葡萄牙。因為這兩個國家的冠狀病毒病例都在增加。
#醫療團體呼籲美國醫護人員強制接種疫苗。包括美國醫學會和美國護士協會在內的近 60 個主要醫療組織呼籲對醫護人員強制接種疫苗。這些組織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由於高度傳染性的 Delta 變種導致新冠病毒病例激增,接種疫苗是醫護人員的道德義務。
#在 FDA 的敦促下,輝瑞 BioNTech 和 Moderna 正在擴大針對 5 至 11 歲兒童的試驗。這是一項預防措施,旨在檢測罕見的副作用,包括在 30 歲以下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出現的心臟炎症問題。
#拜登說,“長期 Covid”患者將受到聯邦殘疾法的保護。拜登先生在玫瑰園慶祝《美國殘疾人法案》頒布 31 週年時,列舉了一些在冠狀病毒倖存者身上看到的揮之不去的影響,包括“呼吸問題、腦霧、慢性疼痛或疲勞”,並指出這種影響有時會上升到殘疾的程度。
#面對保守的新聞媒體和立法者以及網上氾濫的錯誤資訊所引發的嚴重不信任,全國各地的地方衛生官員正在爭取影響力,而唯一確定的擊退病毒的策略是讓更多人接種疫苗。
#馬來西亞週日報告了創紀錄的新冠狀病毒感染人數,使該國在與一場讓醫生感到無助。當局努力控制傳播的重大疫情,但仍逾100萬例。
#中國週一報告了 76 例新的冠狀病毒病例,這是自 1 月以來的最高單日總數。根據國家衛生委員會的數據,該數字包括 40 例本地病例,集中在份江蘇省,南京已提高了部分地區的病毒威脅級別,並正在對所有 900 萬居民進行第二輪大規模檢測。
#法國周日晚間國會通過了一項新法規定,由於該國面臨第四波感染,許多室內場所必須獲得健康通行證。投票是在經過數天激烈的議會辯論持續到深夜以及數十個法國城市抗議該措施之後進行的。
#巴基斯坦官員表示,從 8 月 1 日起,未接種 Covid-19 疫苗的 18 歲及以上公民將被禁止乘坐國內航班。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26/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東京奧運第三個比賽日】
中國隊收穫四銀三銅,繼續領先獎牌榜。加拿大華裔選手麥克尼爾摘得女子100米蝶泳金牌,中國選手張雨霏以0.05秒之差位居亞軍;在跳水比賽中,英國組合戴利/馬修•李奪得男子雙人10米台跳水金牌,中國組合曹緣/陳艾森第四跳出現失誤,最終摘銀;菲律賓選手迪亞茲在女子舉重55公斤級比賽中創造歷史,為菲律賓奪得奧運會首金,中國選手廖秋雲收穫銀牌;在乒乓球混合雙打決賽中,日本組合水谷隼/伊藤美誠爆冷擊敗中國選手許昕/劉詩雯,得到日本首枚奧運會乒乓球金牌,中華臺北隊奪得該項目銅牌;體操男團決賽俄羅斯摘金,日本、中國分獲銀銅牌;香港選手張家朗奪得奧運男子花劍金牌,這是香港自1997年回歸中國以來獲得的首枚奧運金牌。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sports/olympics/medal-count-results.html
*【中國教培行業遭監管打擊,股價跳水】
隨著中國政府試圖為學生及家長“減負”,當局要求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嚴禁資本化運作,一度火爆的中國教育行業市值蒸發了數百億美元。該行業巨頭新東方線上週一股價下跌33%。新規還將限制新的外國投資,這也被認為是中國控制科技行業的最新舉措。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business/china-private-education.html
*【突尼斯總統宣佈解雇總理、暫停議會,並接管國家】
Kais Saied的奪權行為被視為對這個在“阿拉伯之春”後唯一崛起的民主國家的重大威脅。該國主要政黨稱,這是“對突尼斯民主和憲法的一次政變”。此前,由於民眾對日益加劇的健康和經濟危機不滿,該國爆發了大規模反政府抗議活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world/middleeast/tunisia-government-dismissed-protests.html
*【太平洋島國薩摩亞長達三個月的憲法危機結束】
擔任該國領導人22年之久的圖伊拉埃帕週一承認敗選,Fiame Naomi Mata’afa將成為該國56年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理。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world/australia/samoa-election-concede.html
*【“這很痛苦”:美國兩黨基礎設施談判接近落幕或崩潰】
一名助手匿名描述一系列懸而未決的分歧,而另一名助手則私下列出了一份違背承諾的清單。另外,前總統川普從遠處介入,要共和黨人退出談判,以免被民主黨人戲稱為“軟弱的傻瓜和失敗者”。在拜登總統和部分共和黨和民主黨參議員,好不容易宣佈擺脫了兩極分化,基礎設施協議的框架達成近五周後,兩黨再度陷入苦戰,原先的協議再度面臨無極而終的地步。離預定的8月休假僅剩兩周時間,兩黨小組將他們的計畫轉化為一份詳細的法案的努力,已經到了最令人痛苦的階段:勉強接近達成協議,但沒有一個完好。大家都已失去耐心。緬因州共和黨參議員、主要談判代表Susan Collins說,她相信這項協議“最終”會“完成”但這很痛苦”。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us/politics/infrastructure-deal.html
*【拜登總統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處理方式對比越來越明顯】
拜登總統在處理戰爭方面的分歧,不僅讓我們瞭解了美國的戰略利益,也讓我們瞭解了他如何看待這兩個衝突。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us/politics/biden-iraq-afghanistan.html
*【中國的第二個新核導彈基地,以及許多戰略問題】
中國是否正在取消其“最低威懾”戰略並加入軍備競賽?或者它是否希望創建一張談判卡,以防它被捲入軍備控制談判?在北京以西 1,200 英里的貧瘠沙漠中,中國政府正在挖掘一個新的場地,其中似乎有 110 個發射核導彈的發射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us/politics/china-nuclear-weapons.html
艾比克法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提供大家做參考,這些都是可對提升電網穩定運作發揮助益,確實可行的有效解決方案..... 提高再生能源韌性與供電穩定性,SEMI 智慧儲能委員會提三大建言..... (06/02/2021 TechNews科技新報)
SEMI 智慧儲能委員會共同主席暨台達電子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事業處資深處長艾祖華表示,隨著再生能源的逐漸普及,儲能系統與設施的完備尤其重要。儲能系統可以儲存非尖峰或再生能源多餘電力作為備轉容量,也可以動態應用如提供調頻服務與支撐故障穿越(Fault ride through)。總體來說,是未來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與穩定電網的重要推手與關鍵要角。
五月台電兩度大停電,缺電與電力供給不穩議題再度受到重視,對此 SEMI 智慧儲能委員會考量將來會有大量再生能源進場,發電方式受間歇性、不可預測性挑戰,容易引起頻率與電網電壓不穩,提出三大建言。
作者 Daisy Chuang
SEMI 智慧儲能委員會提出儲能相關策略建議,方向包括:
1. 再生能源搭配儲能 VPC(Voluntary Product Certification,自願性產品驗證)
2. 用電大戶儲能參與輔助服務
3.饋線與變壓器容量有效利用,提高儲能併網容量,輔助電網穩定
一、再生能源應搭配儲能 VPC:透過提供額外補貼方式,增加再生能源裝置搭配儲能的比例:有效的儲能系統可以穩定再生能源輸出,使更多的綠電併網,提高電力系統的使用效率及發電的經濟效益。但對大多的再生能源發電業者而言,增設儲能系統是額外的設備投資,如無適當補貼或躉購費率的調整,反會降低民間投資意願而減緩再生能源產業普及。
為鼓勵業界投資再生能源,建議可透過制定差別躉購費率,依據其再生能源裝置可達成的輸出變動率控制程度給予不同的購電價格。此舉並非增加整體成本,而是將原先為了克服再生能源波動、計劃在電網上的投資移轉到發電端,也將穩定電網的部份責任轉移到發電業者。此舉預期將增加再生能源的投資及普及速度,同時減緩對電網的衝擊。
二、鼓勵用電大户投入儲能整備:倡議開放用電大戶參與台電的電力輔助服務,提高儲能設備的投資報酬率:根據經濟部公告之《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規範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用戶,必須在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其中因條款註明設置儲能系統可履行再生能源的義務量,部分業者可能採用低價設備僅應付檢查,平日不操作以避免壽命衰退以及增加維護成本,使其平衡電網效益未能發揮。
為鼓勵用戶採用優質設備,並確保電網需要降載時可以適時放電,建議政府開放用電大戶參與台電的電力輔助服務,並設定較低費率,以平衡義務投資與效益,預期亦可帶動產業正向發展,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儲能系統。
三、盤點基礎線路、提升饋線有效利用:針對現階段電網基礎設施之不足,重新盤點並完整規劃布局:因再生能源為間歇性供電,PV 發電站饋線及變壓器容量在非尖峰及夜間時段可提供儲能系統應用,日落後的用電尖峰更需要足夠的替代能源來穩定電網。而現階段全台饋線、變電所等基礎設施普遍不足,或因拉線距離太遠而造成成本過高。針對此一現況,除了需要新建輸配電線路及變電站,既設的的 PV 發電站,閒置變電站等基礎設可重新盤點,對冗餘時段與容量進行有效利用,必能提高輸電量及電網穩定效益。
智慧儲能委員會認為能夠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效率、調節電網的儲能設備其重要性更為不可忽視,若政府與業界能加速儲能發展,方能輔助再生能源應用,進而對症下藥克服缺電及電力不穩之問題。
SEMI 智慧儲能委員會共同主席暨台達電子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事業處資深處長艾祖華表示,隨著再生能源的逐漸普及,儲能系統與設施的完備尤其重要。儲能系統可以儲存非尖峰或再生能源多餘電力作為備轉容量,也可以動態應用如提供調頻服務與支撐故障穿越(Fault ride through)。總體來說,是未來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與穩定電網的重要推手與關鍵要角。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echnews.tw/2021/06/02/semi-energy-storage-ad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