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良渚玉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良渚玉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良渚玉琮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6萬的網紅CCTV 中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尋古拾珍 良渚古城最大的玉琮:重達6.5公斤卻有著精美細膩的外表 被稱爲“琮王” 1986年,中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西北角的反山遺址發現一座神秘古墓。這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其中,一件體型碩大的玉琮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這件玉琮重達6.5公斤,外表雕有8個複雜精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玉琮是從手鐲發展而來的禮器,這件良渚文化中期的玉琮,已深沁成乳白色,雖然它的形狀已是外方內圓略矮的柱體,但外壁還保留圓弧形,尺寸也適合當手鐲戴。從考古資料可知,這樣的玉琮常戴在人的手腕上。 它的外壁分成兩節,上層刻著代表神明與祖先的小眼面紋,下層則雕琢從神靈動物發展成的大眼動物面紋,線條頗為細膩。每...
良渚玉琮 在 Asta WÜ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7:33:00
大英博物館和想像的一樣有趣!看完木乃伊又更想去埃及了🇪🇬/ 還有良渚文化的玉璧和琮好美/ 但半夜絕對不敢自己待在博物館裡.....。...
-
良渚玉琮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5-19 15:03:38玉琮是從手鐲發展而來的禮器,這件良渚文化中期的玉琮,已深沁成乳白色,雖然它的形狀已是外方內圓略矮的柱體,但外壁還保留圓弧形,尺寸也適合當手鐲戴。從考古資料可知,這樣的玉琮常戴在人的手腕上。
它的外壁分成兩節,上層刻著代表神明與祖先的小眼面紋,下層則雕琢從神靈動物發展成的大眼動物面紋,線條頗為細膩。每一個「小眼—大眼面紋」各以器身的轉角為中心,向左右兩方鋪展,全器共有四組的「小眼—大眼面紋」。隱含神明、祖先、神靈動物,三者可相互轉形、互為一體的概念。
為什麼在良渚玉琮上,小眼面紋多在大眼面紋的上方呢?據研究可能是因為良渚的先民們常想像神祖騎在動物背上,來回穿梭於天神與人間吧﹗
良渚玉琮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尋古拾珍 良渚古城最大的玉琮:重達6.5公斤卻有著精美細膩的外表 被稱爲“琮王”
1986年,中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西北角的反山遺址發現一座神秘古墓。這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其中,一件體型碩大的玉琮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這件玉琮重達6.5公斤,外表雕有8個複雜精美的圖案,每根綫條只有頭髮絲般大小,達到了微雕的程度,被稱爲“琮王”。5000年前的良渚人是如何雕刻出如此精美細膩的玉琮的?點擊視頻,一起揭開“玉琮王”身上的謎團!#CCTV4
北京時間周一至周五晚上9點,一起《尋古拾珍》!
點擊帖文頂部的播單“尋古拾珍”,即可觀看其他精彩劇集!
良渚玉琮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良渚文化遺址成功申遺 中華五千年文明得證|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當地時間7月6日,當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執行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長阿布爾法斯 · 加拉耶夫的木槌重重落下,世人翹首期盼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正式成為中國第55處世界遺產。目前(2019)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
良渚古城(公元前3300年-前2300年)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內,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所在。考古勘察發現,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長1500-1700米,南北長1800-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城牆底部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寬度40-60米,基礎以上用較純淨的黃土堆築,部分地段地表以上還殘留4米多高城牆。共發現六座水門。
考古發現,良渚古城貴族住在城中央的30萬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城市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圍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良渚古城中部位置考古發現了世界同期最大的土台 —— 莫角山巨型台址和中國新石器時代末期最高等級墓葬 —— 反山墓地,在城外北偏東五公里處發現了著名的瑤山墓地,曾出土大批最高等級的良渚文化玉琮、玉璧等禮器。有人從田野考古學角度判斷,良渚古國的「首都」應該就在這裡。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的職員施昕更在家鄉杭縣(今杭州市餘杭區)良渚鎮發現了良渚遺址。1959年,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將良渚遺址為代表的史前遺存命名為「良渚文化」,這屬於當時中國最早命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2011年3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還與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合作,對從良渚古城疊壓城牆中發掘出的一系列樣本進行碳14測年。數據顯示,良渚古城城牆的年代大致在距今4300年至4500年之間。
2016年3月15日,良渚古城又有了新的考古發現,經專家實地考察確證:杭州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係統(並不是最早的水壩),距今已經有4700至5100年。這些考古發現有力地坐實了中華5000年文明的史實。目前良渚古城遺址有模擬當時的居民在划船在捕魚,以及塑像展現良渚古城的先民們在田間勞作的場景。
從1936年首次挖掘到2019年,良渚遺址考古已經有80多年歷程。規模龐大良渚古城城址、複雜的水利系統、成熟的稻作生產、統一的文化信仰、分化的社會階層 ᠁᠁ 一座消逝了數千年的史前古城,日漸清晰的呈現在我們眼前。良渚遺址的塑像,仿當時的人們相互以物易物交易的情景,其中一個塑像手裡拿著一條剛打來的魚,準備跟出售陶罐人進行交易。
良渚古城遺址真實、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實證距今5000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史前社會稻作農業發展的高度成就,可填補《世界遺產名錄》中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的空缺,為中國5000年文明史提供獨特的見證。歐美學者普遍認為中國只有三千年文明,也就是從商朝開始的,不承認夏朝的存在,而良渚古城考古發現,用實際的考古史實來證明中華5000年文明是真實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良渚玉琮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家寶藏 “玉琮”魂通天 良渚兒女誓死守護家園
5000年前左右,新石器時代晚期,地處錢塘江流域的良渚正遭受著連續不斷的洪災。國王決定帶領族人棄良渚向北遷,但他的女兒、掌管神權的大祭司“瑤”,卻堅信琢通“玉琮”就能通神靈,化解良渚危機。去留之間,父女倆爭執不下,良渚將會迎來怎樣的命運?#CCTV #中國文化
琢通的“玉琮”最後是怎麼拯救良渚的?這裏有完整視頻哦!goo.gl/Yit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