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艘的四字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艘的四字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艘的四字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艘的四字詞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淺析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中「立體視野景觀」的構成因素 ◎王信益 前言 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於20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稱「他以凝練,簡潔的形象,以全新的視角帶我們接觸現實。」。23歲的托馬斯·特朗...

  • 艘的四字詞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2 21:00:00
    有 97 人按讚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淺析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中「立體視野景觀」的構成因素  ◎王信益
      
      
    前言

    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於20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稱「他以凝練,簡潔的形象,以全新的視角帶我們接觸現實。」。23歲的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詩十七首》,便在瑞典文壇造成轟動。

    特朗斯特羅默的詩節制、凝練,從不虛擲字詞,就如他的詩觀,他要「做一個詩的禁欲主義者。」,他勇於創新且風格多變,彷彿煉金術士般,總是淘洗出最精純的詩句,極有耐心,他認為「完成一首詩需要很長時間。詩不是表達『瞬間情緒』就完了。更真實的世界是在瞬間消失後的那種持續性和整體性,對立物的結合。」

    特朗斯特羅默的好友,美國詩人羅伯特·布萊(Robert Bly)曾說:「特朗斯特羅默的詩最出色的品質是其空間感。」,因此,筆者將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來淺析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歌當中的特性--「立體的視野景觀」。

    然而,筆者個人能力有限,淺析兩首特氏之詩或有失準之處,敬祈海涵。

    一、立體的視野景觀

    特朗斯特羅默如此自述:「我常常從一個物體或狀態著手,為詩建立一個『基礎』。這基礎有時是一個地點。詩從一個意象中漸漸誕生……我用清晰的方法描述我感受到的神秘的現實世界。」

    他慣常於詩中形塑出空間感,一個可觸且流動的,能直抵生命內核的視野景觀。這景觀帶給我們一種「立體」的感受,其中的人物、風景、事件、心靈神秘宇宙的象徵隱喻,在閱讀的當下,讓我們全然地浸入這景觀裡。

    在〈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中,特氏建構出的,「立體的視野景觀」,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因素,即「動態感」、「通感連結的修辭」、「夢境與醒的疊合」、「主客體的交融互視」。

    (一)動態感

    特朗斯特羅默的詩,經常帶有強烈的動態感。綜觀其詩,他在動詞上經常使用「上升」、「下沉」、「降」、「墜」、「飛」、「滾」、「爬」與「震顫」等詞。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首段「黑色大鋼琴,這閃亮的蜘蛛/顫抖著站在它的音樂之網中。」,以有生命的動物類比無生命的鋼琴,「顫抖」一詞同時扣合蜘蛛的生物性,讓平面的視覺影像,轉為富有生機的景觀。並以「音樂之網」,將抽象的音樂具體化,扣以蜘蛛吐絲、織網的特性,造成十足的動態感。

    「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以「滾動」、「闖進」,帶出動態感。又如「掌聲的翅膀在大廳裡咯咯作響。」,將掌聲比作鳥類的翅膀,帶出一種群集紛雜的動態感。

    又如〈卡利隆〉一詩,「卡利隆!麻袋在接縫處裂開而/音調在弗蘭德平原上滾過。」,麻袋「裂開」、音調「滾過」,均有強烈的視覺動態感。

    富有力度的動態感在〈卡利隆〉一詩裡屢見不鮮,諸如:「地下室將自己拖上樓梯。」、「我的岸很低,只要死亡上漲兩分米/我就會被淹沒。」、「我躺在床上雙臂伸開。/我是個實實在在挖下去的錨」等等。

    (二)通感連結的修辭

    白居易〈琵琶行〉裡,「間關鶯語花底滑」一句,是以「觸覺寫聽覺」。這是通感連結的修辭,其效果是讓一首詩更具有多層次的感官體驗。在特氏的詩裡也常見通感連結的修辭。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馬車在鵝卵石上為視覺影像,接續的「滾動」一詞,兼具有視覺與聽覺的效果。「烏鴉叫喚」兼有視覺與聽覺的感受,接續著的「黑暗」一詞,則瞬轉為視覺影像。

    又如:「馬車在冰上滑向那邊,而車輪/轉了又轉,帶著一種絲綢聲音。」

    車輪反覆轉動的畫面,較凸顯的是視覺影像,並以後句的「絲綢聲音」作為類比,帶出聽覺感受,原先車輪轉動的視覺影像,瞬轉成聽覺感受。「絲綢聲音」,在「絲綢」接續的語詞「聲音」,隱含著絲綢被撕裂的狀態,高明且凝練地讓兩組語詞並置。在閱讀的感受上,如下:

    1.車輪轉了又轉(偏向視覺)--2.絲綢(視覺)--3.聲音(聽覺)--

    4.(車輪轉動的視覺影像轉為聽覺感受、顯出絲綢拉扯的影像)

    然則,如此劃分只能儘量逼近,在以秒計的閱讀時間感裡,這些聽覺與視覺的感受經常是疊合且同時顯現的,此僅是筆者個人閱讀體驗上的分析。

    在〈卡利隆〉一詩裡:

    「花園的過道上石化的眼淚/在鞋跟的下面劈啪作響……」,「石化的眼淚」是視覺影像,後接續的在鞋跟下「劈啪作響」,將視覺影像收束成強烈的聽覺感受。像是「卡利隆!麻袋在接縫處裂開而/音調在弗蘭德平原上滾過。」,「麻袋在接縫處裂開」,雖有聽覺感受,然則因「裂開」一詞畫面感過於強烈,仍視為視覺影像,下句接續的「音調」,讓視覺轉為聽覺感受。接續的「滾過」一字,又將聽覺感受收束於強烈的視覺影像。

    (三)夢境與醒的疊合

    特朗斯特羅默於23歲出版第一本詩集,詩集第一首詩的首句:「醒來是一次從夢中跳傘。」,他的詩經常給人在「夢境與醒」之間游移的感受,但卻不是鮮明地處於「夢」或「醒」的狀態,而是疊合在一起。就像特朗斯特羅默說的:「一首詩是我讓它醒著的夢。」

    有論者認為1「他的詩立足於醒與夢,即『我們熟悉的日常世界』和另一個『我們一無所知,又無法否認其存在的世界』的邊界上。」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首段的「黑色大鋼琴,這閃亮的蜘蛛/顫抖著站在它的音樂之網中。」,讓現實感的音樂廳有了超現實的成分。接著詩中人物出現,俄國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在音樂廳裡演奏,將歷史人物與現下場景作結合,他演奏的當下,「音樂廳裡奏出一個國度/那裡石頭不重於露珠。」,將現實的音樂廳疊合並開展另一個非現實的夢境般的空間。接著又帶回到現實,「但巴拉基列夫在音樂中睡著/做著一個有關沙皇馬車的夢。」,俄羅斯沙皇為(1547年至1721間的三任皇帝),詩中主角在1905年的音樂廳裡做著夢,這夢境也是一個歷史人物,一個歷史人物的音樂家在做著更遠年代的歷史人物的夢,然而卻是在現場感強的音樂廳裡,這現場感強的音樂廳又帶有超現實的成分,夢境與現實層層疊疊,交織融合,迷離又活現。接著,巴拉基列夫夢中的「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他獨自坐在馬車裡觀看/卻又在旁邊的路上奔跑。」,對於夢中人而言所做的夢是現實,這裡增強了夢境裡的現實感。接續的,「他知道這次旅行已經很漫長/而他的錶顯示年頭而非小時。」,這裡特氏讓時間感偏離日常性,帶出一種異質空間裡的夢境感。正當讀者被多層夢境幻迷住時,下段,詩人讓物件偏離音樂廳的現場,「在一片田野裡躺著那張犁/而那張犁是一隻墜地的鳥。」,出現了極其現實感的事物,(「墜地之鳥」的隱喻須於後段作為對照:「掌聲的翅膀在大廳裡咯咯作響。」),方可明白這是象徵聽眾掌聲停落的描寫。接著,「在一片水灣裡躺著那艘船/封凍,熄燈,甲板上有人。」,同樣的逸離音樂廳的場景,忽然出現「船」的意象,在視覺上音樂廳特徵與船甲板的外觀,有類同之處,然而這推論較為薄弱。此段的敘述應是為了鋪述,現實中的巴拉基列夫經歷的事件。接著,「馬車在冰上滑向那邊,而車輪/轉了又轉,帶著一種絲綢聲音。」,在偏離主軸敘述的沙皇之夢後,將其帶回來,並以「冰」來疊合主軸敘述的沙皇馬車夢。另一夢境--「戰艦水手之夢」於是展開來:

    一艘較小戰艦:瑟瓦斯托普爾號。

    他上了船。船員們走上前來。

    「如果你會演奏你就免得一死。」

    他們出示了一件奇怪的樂器。

    它像一個圓號,或一個留聲機,

    或者某台未知機器的一個部件。

    恐懼而無助中他已明白:正是

    這樂器曾驅動這艘海軍艦艇。

    他轉向最靠近的一個水手,

    絕望地做著手勢並懇求:

    「像我一樣畫十字,畫十字!」

    水手哀傷地凝視,仿佛一個盲人,

    瑟瓦斯托普爾號,是一艘俄羅斯戰艦,於1895年下水,並歷經日俄戰爭。至於「畫十字」的意象來自於,巴拉基列夫在歷經宗教危機後,晚年的他要求所有來見他的人,跟隨著他「畫十字」。身為演奏家的巴拉基列夫,在自己的夢中,面對個人的生命或集體利益須做出選擇,然而他無從選擇,因面對的是一個未知樂器,他恐懼而無助。

    此段結合歷史上的真實事件、物件。讓「戰艦水手之夢」,疊合了極強的現實性。接著:

    伸出雙臂,低垂著頭——

    他吊著就像被釘在了空中。

    在水手之夢裡,他全然地無助,而「他吊著就像被釘在了空中。」,這形象也符合巴拉基列夫在夢外,現實中音樂廳裡睡著的樣態(雙手放在較遠間隔的琴鍵上的他,垂下頭沉睡的形象)。此段像是一個隱性的甦醒的暗示,將夢裡與夢外的形象疊合起來。

    於是我們看到:

    鼓在敲打。鼓在敲打。鼓掌!

    巴拉基列夫從他的夢中醒來。

    掌聲的翅膀在大廳裡咯咯作響。

    他看見大鋼琴邊的男人站起來。

    在戰艦水手之夢裡,2「死刑的鼓催動」。詩中主角巴拉基列夫醒來在音樂廳裡。將掌聲比作翅膀,融合超現實的意象形成一種夢境感。末段的:

    外面躺著被罷工弄暗的街道。

    在黑暗中那些馬車迅速滾過。

    場景盪離至音樂廳外,一個極具現實性的景觀出現--「罷工中的街道」。對比之下,現實感強的,音樂廳裡的演奏會,彷彿只是一場夢境。但特朗斯特羅默沒有讓語句收束在「醒」的天秤一端。他將巴拉基列夫在音樂廳裡做著的馬車之夢疊合,讓「夢境與醒」交融在一起。

    (四)主客體的交融互視

    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而言:

    但巴拉基列夫在音樂中睡著

    做著一個有關沙皇馬車的夢。

    馬車在鵝卵石上向前滾動

    筆直闖進烏鴉叫喚的黑暗。

    他獨自坐在馬車裡觀看

    卻又在旁邊的路上奔跑。

    在這夢裡,馬車上的是沙皇,而在旁邊奔跑的應是偏向現實裡巴拉基列夫的化身。在現實裡,沙皇是客體,巴拉基列夫是主體。然在夢裡,巴拉基列夫化身成沙皇,沙皇於是成為主體,而他觀看的現實中的巴拉基列夫在夢裡的化身,於是成為客體。

    以〈卡利隆〉為例:

    我的房間在二樓的角落:一張破床,

    屋頂一盞點燈泡的燈。

    ……

    外面有一條步行街經過

    有慢慢踱步的遊客,匆匆忙忙的小學生,

    穿工作服的男人推著叮噹作響的腳踏車。

    前段點出,在房間裡的主體的我,望向窗外的景觀,而窗外可見的客體,是實體的人事物。主體的我、客體的窗外事物,均是清晰的。

    房間唯一的窗戶朝著另外的東西:

    狂野的廣場,

    一塊發酵的土地,一塊巨大而震顫的空地,

    有時擠滿了人,有時荒涼無人。

    我的內心世界在那裡化為物質,一切恐懼,一切

    希望。

    所有不可想像卻還會發生的事情。

    仍是以房間內的主體的我,觀看窗外的客體--廣場。「巨大而震顫的空地,/有時擠滿了人,有時荒涼無人。」,詩中的主角想像廣場不同時刻的景觀樣態,而主角的內心世界飛盪至廣場上,化為物質。主體的我,分離成「我」、「我的內心世界」兩者。「我的內心世界」--精神性的部分主體,飛至廣場上,由精神性轉為物質性,「我的內心世界」於是成為客體,而原先的部分主體--「我」,轉為明晰的主體,觀看著成為客體的「我的內心世界」。

    我的岸很低,只要死亡上漲兩分米

    我就會被淹沒。

    鏡頭再次拉回房裡,「我的岸很低」,是內心世界精神性的象徵,此句為「弱化的主體」。「只要死亡上漲兩分米」,死亡是客體。「我就會被淹沒。」,我的主體性轉成「微小」狀態--即「微小的主體」,死亡因「淹沒」一詞,瞬間轉為極大--即「巨大強勁的客體」。在閱讀感官上,「巨大強勁的客體」--死亡,佔據大部分的視覺畫面,「微小的主體」--我,則被大大地削減其焦點。於是,死亡之浪在視覺畫面上,彷彿成為主體,我--彷彿成為了客體。

    但「我就會被淹沒。」,此句,仍以「我」來敘述,以句法而言,「我」仍是主體,「死亡」仍是客體。於是,閱讀視覺畫面、句法敘述的不一致性,形成一種矛盾統合,閱讀時卻沒有一絲違和感,主體與客體交融在一起,形成極大的張力。

    ……

    我也是穿著工作服的男人,推著叮噹作響的腳踏車

    走上這條街。

    我也是那個看得見的人,那個走走停停

    又走走停停的遊客

    對比前段的,在房間裡的清晰的主體的我,看見窗外的工作服男人、遊客--清晰的客體而言。此段的「我」既是主體也是客體,「街上的男人、遊客」亦同時是主體與客體,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種主客體相互對視之感。

    結論

    綜以上所述,「立體的視野景觀」是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詩中的特性,讀者彷彿可伸手觸摸到他所建構的詩中世界。以〈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兩首詩而言,構成詩中「立體的視野景觀」的閱讀感受,有四個因素。

    「動態感」:特氏以有力度的語詞構成動態感的效果;「通感連結的修辭」:在凝練句式裡,瞬間轉換視覺與聽覺,形成多層次的閱讀感官體驗;「夢境與醒的疊合」:或以超現實手法、或在現實感強的場景與夢境感的景觀裡,反覆游移,形成一種迷離活現之感;「主客體的交融互視」:或以夢境翻轉主客體的認知、或將主體分離後異變成客體、或以視覺畫面的極大對比,讓主客體認知彷彿對換,並因句法的不一致性,形成矛盾統合並達到極大張力、或讓主客體交融形成相互對視之感。

    參考文獻

    專書: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早晨與入口:漢瑞對照》「譯者:萬之」

    (譯林出版社,2017年10月01日)

    期刊:

    一、王劍果〈偉大的精神探索者——評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創作特色〉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年03期)

    二、張冠男〈特朗斯特羅姆的「邊界」主題〉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0年01期)

    三、白洋本〈論特朗斯特羅姆詩歌中的「相遇點」〉

    (科學經濟社會,2020年03期)

    四、陳興〈特朗斯特羅姆的詩境與夢境〉,(當代文壇,2016年01期)

    註:

    1 張冠男〈特朗斯特羅姆的「邊界」主題〉,(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0年01期)

    2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早晨與入口:漢瑞對照》「譯者:萬之」,(譯林出版社,2017年10月01日), 頁5,譯者前言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2.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特朗斯特羅姆 #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卡利隆 #立體視野景觀

  • 艘的四字詞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9-14 14:00:00
    有 82 人按讚

    ※時事.社會.家國:時事作品分享※
      
    胡說〈光天化日〉
      
    以遊鯽的頻率拖沓而行
    路的遠方是否真的有光
    是否留一絲救贖給垂死的人
    也留一片烈火焚燒該焚的肉身
    然而我們是乘坐同一班車的囚犯
    被冠以種種證詞,網羅罪狀
    光天化日,你發白的眼珠竟比光更白
    就這樣走在黑色的人流中央
    彼此彷徨無助
      
    經過長長的電車軌
    再沒有遊人的碼頭
    只剩下一艘小船在海面,隨浪擺動
    搖擺是否意味缺乏安全感
    惶恐時便把整顆頭顱埋進睡枕裏
    或者在耳邊對你輕聲說起情話
    讓躊躇的足找到前行的勇氣
    卻無法撫平皺摺的牀單
    減輕連夜的鎮痛
    走在仿佛沒有盡頭的路上
    你的影子是我目指的方向
      
    終於走到分岔的路口,猶豫不決
    我們或許不能再穩定地前行
    帶著不安份守己的步調出發,需要勇氣
    在同一片黑暗揣摸敵人的姿態,需要勇氣
    牽手前行或後退,離場需要同樣的勇氣(我需要你,是你的需要)
    竭力提醒自己繫上頭盔之必要
    帶上口罩之必要
    你若前行,注意驟變的天色
    黑夜會帶來疾風
    帶來貓頭鷹的暗影
      
    想起某個週末的午後
    與你談起政治議題的午後
    談起自殺的那個午後
    是否死於警棍死於子彈死於坦克
    否決服毒否決割脈否決種種墜落的可能
    我們在焦灼的陽光下,帶著害怕
    帶著盼望帶著熱愛帶著訴求
    也帶著憤怒帶著哀傷帶著哀悼
    不如在沒有一個風的晚上
    一如那隻飛蛾迎向火光的晚上
    大膽假設殺死哀傷的方法
    譬如用最輕的氣球吊死自己
      
    沿路看在風中飄蕩的黃旗
    紅旗轉換成黑旗
    無力所以毋須著力
    種種言語種種制度種種條文
    癱倒的思想比揮動的警棍更暴力
    我們走了很遠,很遠的路
    這段路程太過催淚
    身上的新傷都長成青苔
    耳語過後我們變成失語的人
    在路中央站成兩道破毀的橋樑
      
    我們走在前往不同目的地的路上
    隔空對望,來不及回看
    路上風景已一片荒蕪
    我知道走過的那段路
    在光天化日下頭崩額裂
    在夜色低垂下頭破血流
    縱使在有陽光的日子裏
    都能拾取許多雨聲
    我們的眼淚流成血色的河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白日理應是光明的時刻,但香港卻是慘白的。
      
    整首詩鉅細的描繪了香港現狀,以及香港人集體的困境,首段便說到所有人都同乘一輛囚車,被冠以罪狀,彼此皆無能為力。接著作者用船隻孤獨的擺盪,以及難熬的睡眠形容沒有安全感的社會狀態。
      
    第三段開始用具體一些的字詞側寫香港,例如需要勇氣才能前行,必須繫上頭盔、帶上口罩,才能行走於道路上,隨時要注意驟變的社會氛圍。第四段將談論政治議題與自殺相比擬,唯一的差別似乎只有,自己是否有選擇,自殺能夠否決,但警棍與坦克都是不由自己決定的。或許我們在殺死哀傷之前,就已經為了殺死哀傷,而殺了自己。
      
    第四段則是用香港旗幟的歷史演變,形容香港多舛的政治命運,由大清的黃旗,到回歸的紅旗,再到今日絕望的黑旗。思想與制度比警棍更加暴力,變成失語的人之後,此岸與彼岸再無法溝通。詩中的結尾充滿未知,但同時也充滿荒蕪,不知目的將引向哪裡,只知道過去早是千瘡百孔了。
      
    #胡說 創作,#光天化日
    #陳日瑒 手寫,Instagram:theway2017
    #張木木 評析
    ※聆聽 #吳柏萱 內斂含情的朗讀,請至:https://youtu.be/fKsYlcJhNGo
      
    ※胡說(香港詩人)自述
    還在追尋某種意義,近而不達,所以繼續在星際的邊緣遊走。

  • 艘的四字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12-20 20:00:00
    有 1,174 人按讚

    《中天的夢想驛站》Love Life News

    【威尼斯人消失中 千年水都美麗與哀愁 威尼斯困境 觀光成經濟命脈與扼殺之手】

    「還有一座城市你從來沒有提過」

    忽必烈問馬可波羅。

    「記憶中的形象」

    「一旦在字詞中固定下來 就被抹除了」

    馬可波羅低頭對大汗說,「我害怕如果我提到的話,「會一下子就失去了威尼斯。」

    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虛擬了這段對話。

    我們會失去威尼斯嗎?

    趁天色未明,守候在木製的大學橋上,等待捕捉射入威尼斯的第一道曙光,或置身成千上萬各國觀光客之中,在聖馬可廣場,靜靜凝視長日將盡的漫天流彩霞光。

    威尼斯,是無法形容的存在,只能打開自己的五感,完全向它臣服,但「威尼斯 正在緩慢地死去」。

    數百名威尼斯居民11月12號舉行「從威尼斯出走(Venexodus)」示威活動,兩度遭到黑死病掃蕩的水都,這次遭逢的大難,弔詭地,正是命脈存續所繫的觀光業。

    民眾帶著巨型的紙製行李箱,大街小巷遊行,抗議本地人被大量遊客逼走。

    一位威尼斯居民表示,「威尼斯是一個脆弱的城市,結構上和體貌上都很脆弱,社會組成也是如此,再加上當地居民缺乏住房,卻有大量蔓生激增的房屋提供給旅客,你就可以了解這個情勢對威尼斯居民來說是多麼無法忍受 。」

    威尼斯本島其實很小,城市面積約五平方公里,遍布無數的拜占庭、哥德、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新古典建築。182條運河穿行、包圍126座小島,全世界最大的迷宮般巷道,以435座橋樑連結。這裡有最繁忙的水上交通,每天至少三萬趟船隻往來。作家DH勞倫斯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寫道,只有威尼斯才是「所有度假勝地中的唯一勝地」。

    各國觀光客從1960年代湧現,從汩汩流水變成大軍壓境般,踏上心中渴慕已久的夢幻旅程。對威尼斯人來說,卻是一場漫長的惡夢,始終無法醒來,如今已經裂變成為夢魘。這座城市太受歡迎,外國人大量購置房產,民宿、旅店取代當地人的住宅,曾經存在的鋼琴廠、釀酒廠、煙火工廠,全從記憶中抹除。花店、肉舖、麵包店、雜貨舖,供應日常用品的街肆一間間消失。

    就連島上碩果僅存的傳統市場,也成為外地街頭藝人表演的地方,「觀光」的滲透力真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威尼斯建築師帕吉亞林說,「所有傳統工藝、日常生活機能小商家,或者所謂傳統工坊,不論如何,總是隨著歷史豐厚城市的發展運轉。漸漸地,不是往大陸外移就是關閉。」

    取而代之的,是專供觀光客消費的紀念品店,和全數報到、陣容堅強的國際名牌精品店。威尼斯本島儼然成為一座不適人居的「主題樂園」。居民從1951年的17萬1千多人,近期以每年1500人的速度「消失」。

    聖馬可區一家藥房櫥窗,每天電子跑馬公布當地居民人數,10月1號我們採訪時顯示55069人,11月12號抗議活動當天,已經減少為54926人。每天的外來人口都比威尼斯人總和還多,亟需拯救的,不是不知何年何月才可能被海水淹沒的威尼斯,而是現在進行式「瀕臨滅絕」的「威尼斯人」。

    玻璃工廠總經理說,「是的,觀光客太多了!」

    WeAreHereVenic創辦人米凱拉 煦碧理雅說,「居住在威尼斯,公寓或房子非常昂貴。首先我們失去了很多沒有自己房子的居民,也就是租屋的居民,但現在我們也開始失去擁有房子的居民,因為把房子出租比較划算。」

    作家湯瑪斯曼1912年的經典小說《威尼斯之死》(Death in Venice),預言般地準確描述這座城市「一半是童話故事」、「一半是觀光客的陷阱」。來去自如的觀光客,意外設下精美的陷阱,幾乎完全獵殺了這尊「亞得里亞海女王」。

    威尼斯導遊說,「坦白說我也不知道我們要怎麼回頭,我們已經失去了這麼多的房子,我不知道怎麼樣可以回到過去。」

    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16歲開始執業,世代家傳生意的貢多拉船夫,面對我們的提問回答得為難,觀光客正是他們的經濟來源。

    「大家都希望回到19世紀」、「遊客不多 但是荷包滿滿的時代」。

    那已經一去不返了,毫無節制控管的觀光人數,讓這座千年古城,成為即將撞上冰山暗礁的巨型郵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經過聖馬可廣場的郵輪,是水都的最大威脅,每年經過的七百艘巨大郵輪,不僅造成了空氣污染,更嚴重威脅脆弱的潟湖生態系統。

    「UNESCO」2015年10月提出一份78頁報告指出,因為缺少旅遊政策,過量旅客讓威尼斯居民很難在當地生活,巨輪掀起的尾浪更加速侵蝕環境。教科文組織要求主管機關,2017年2月前提出應對措施,否則將被列入世界遺產黑名單,甚至可能遭到除名。

    三代生活於威尼斯的攝影師Gianni Berengo Gardin,2013年展開「威尼斯與巨船」(Venice and the Big Ships)的專題拍攝,從一開始批判郵輪造成的視覺污染,後來聯想到更多對環境和空氣的影響,因此觸發大型反郵輪運動。

    為了吸引更多觀光人潮,威尼斯市政府興建郵輪碼頭,讓超過十萬噸、容納四千人的巨型郵輪,可以經由朱戴卡運河,進出威尼斯潟湖區。數百位民眾搭乘小艇,多次在大型郵輪附近水域穿梭,抗議它們破壞環境生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警告觀光業,可能將脆弱的威尼斯「推向一座積水的墓地」。當地民間組織正努力挽救這場悲劇,住在里亞托區的建築師帕吉亞林,是當地區域委員會的成員,他認為政府部門對當地的生態保育工作完全失敗。

    威尼斯成為老邁、近乎被壓榨殆盡的金雞母,種種觀光和生態異象,反映出城市和國家治理的偏差,也是義大利競爭力低落的又一例證。各種以價制量、管控觀光人數的作法,總是因為龐大複雜的利益糾葛難以執行。

    里亞托曾是威尼斯的商業權力中心,里亞托橋則是橫跨大運河最古老的橋樑,這座「白色巨象」現在以廣告看板包覆,換取廠商贊助高昂的整修費用,類似景象在這座古城水都到處可見。即使每年多達2500萬,甚至3000萬觀光客造訪,市政府依然負債累累。市長甚至考慮把收藏在佩薩羅宮克林姆和夏卡爾的名畫賣掉還債。大運河畔歷史性的「德國商館」,則以爭議性的低價,賣給知名服裝集團,對方再轉租世界最大精品集團開免稅店。

    即使心懷憂戚,滿腔熱血拯救威尼斯沉淪的民間組織,例如「WEAREHEREVENICE」成員,受訪時還是忍不住要替威尼斯說好話。

    她說:「我不知道最後你們會不會使用這段,但我很希望能告訴你們,這是一個很適合居住的美麗城市。我可以說嗎?要不然一切都很悲觀,這是不對的。」

    忽必烈也曾發出類似的喟嘆。「為什麼你的旅行印象總停留在令人失望的表象上?在無關緊要的憂鬱上流連不去,為什麼向皇帝隱瞞它的壯麗命運呢?」

    馬可波羅說,「您必須睜亮眼睛,凝視遙遠的微弱光芒。」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