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12的網紅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大家覺得以下文章太長篇,就直接跳到最後一段,就知道為何要聽這張馬勒第三交響曲。 約夏‧霍倫斯坦(Jascha Horenstein)在6 May [O.S. 24 April] 1898出生於烏克蘭(Ukraine)的基輔(Kiev),2 April 1973於倫敦去世。出生時的烏克蘭當年...
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 在 志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12:49:08
今天來聽了期待已久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演出,本來因為原訂指揮因病而改成高齡82歲的祖賓·梅塔代打演出,曲目也從德佛札克第七號交響曲臨時換成舒伯特第三號,身為德佛札克迷的我因而感到有點失望,但今天看到已經不良於行的祖賓·梅塔杵著拐杖走出來,坐上指揮席ㄧ開始指揮就有如神助,舉手投足都充滿生命力,搭配樂...
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大家覺得以下文章太長篇,就直接跳到最後一段,就知道為何要聽這張馬勒第三交響曲。
約夏‧霍倫斯坦(Jascha Horenstein)在6 May [O.S. 24 April] 1898出生於烏克蘭(Ukraine)的基輔(Kiev),2 April 1973於倫敦去世。出生時的烏克蘭當年尚屬於帝俄,母親是奧地利人。在1911年時舉家遷往維也納定居,直到1916年以前,都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師從 Joseph Marx學習音樂理論,另外也與Franz Schreker學習作曲。除了作曲之外,霍倫斯坦也擔任小提琴手。之後因為老師Franz Schreker到柏林的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擔任主任,霍倫斯坦也跟著搬遷到柏林。其他跟著從維也納前 往柏林的作曲課程學生還包括Alois Haba、Karol Rathaus與Ernst Krenek。在柏林期間,霍倫斯坦經由妹夫 -- 俄羅斯鋼琴家Leo Sirota的引見,加入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的社交圈,而這個團體的成員還包括Kurt Weill、Dimitri Mitropoulos與Maurice Abravanel。
這段早年的歷史時間並 不確切,只知道霍倫斯坦與合唱指揮Siegfried Ochs一起工作,並擔任他的助理。首次登台指揮則是1922年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Vienna Symphony Orchestra),而當時的確切曲目是有爭議的,傳言曲目包含了馬勒第一號交響曲,但是直到霍倫斯坦去世多後這個爭議還是沒有結束。1923年霍倫斯 坦在柏林的合唱團擔任指揮。霍倫斯坦個人圖書室的馬勒第三號總譜上還有工整的德文題字寫著『送給我們指揮霍倫斯坦的生日 -- Gemischte Chor Groß-Berlin 1923年5月6日』。擔任合唱指揮的這段期間,受到了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的注意,並於1922年起擔任福特萬格勒的助手,並協助排練柏林愛樂(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27年時,福特萬格勒邀請霍倫斯坦負責位於法蘭克福的ISCM Festaval的音樂節預演,曲目包含尼爾森第五號交響曲與巴爾托克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接下來1920年代末期還與柏林愛樂合作許多演出,曲目包含馬勒 第五號交響曲、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甚至還有一些新作品,包括Karol Rathaus、Max Butting、Kurt Weill與Alban Berg。
1928年到1929年間,霍倫斯坦完成了他最初的第一批錄音,曲目包括馬勒弔亡兒之歌(與 Berlin State Opera Orchestra合作,獨唱者為Heinrich Rehkemper,這也是他第一份錄音)、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與柏林愛樂合作,這也是第一份布魯克納交響曲的電氣錄音)、海頓驚愕交響曲、舒伯特第 五號交響曲、兩首莫札特序曲、以及荀白克改編的兩首巴哈chorale-preludes(創作於1922年,這也是此曲的首錄音)。這些演出可以聽到這 位年輕指揮大型架構作品的卓越控制能力,特別是布魯克納。其中澄澈的管弦音響也揭露了之後霍倫斯坦的個人特色。
而後 因為福特萬格勒的推薦,使得霍倫斯坦從1928年起開始擔任Düsseldorf Opera的首席指揮,隨後晉陞為音樂總監(Generalmusikdirektor)。但之後因納粹要求猶太人從所有官方單位離職,霍倫斯坦因此於 1933年三月開車離開德國。但霍倫斯坦其實從一開始在Düsseldorf就任的這段期間就已經開始遭受攻擊了。然而這段期間霍倫斯坦依然與他的樂團們 不斷地擴充新的曲目,包括1930年Berg的Wozzeck、與1931年Janacek的From the House of the Dead。在這個期間霍倫斯坦的身邊總是充滿著不受控制的敵意與當地強烈的反猶太氣氛。
相較於同期的指揮如賽爾 (George Szell)與史坦柏格(WIlliam Steinberg)分別於布拉格與法蘭克福的職位,專業能力的競爭可能也間接使得抨擊更為加油添醋。然而傳統歌劇院的晉陞方式是從指導員與伴奏者開始, 接著經由擔任各種不同的職務最後才到首席指揮。但霍倫斯坦並不是以傳統的方式站上Düsseldorf的指揮台,更確切的說,霍倫斯坦除了靠著福特萬格勒 的背書外,就是靠著他在指揮交響曲時展現的高超能耐,才能直接從這個位置開始做起。
除了1929年首次到法國、 1930年初期去過蘇聯外,接著就是1933年三月離開德國來到巴黎了。以巴黎為基礎,霍倫斯坦開始四處擔任客座指揮,地點遍佈華沙、莫斯科、列寧格勒等 地。在俄羅斯期間,也繼承了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從馬勒本人、弗萊德(Oskar Fried)以降,到1920與1930年代期間由華爾特、克倫培勒、Stiedry與Zemlinsky所逐步建立起的俄羅斯馬勒傳統。霍倫斯坦也與蕭士塔高維契對馬勒的興趣而彼此建立了關係。
這 段漂泊的期間,霍倫斯坦甚至於1937年與Ballets Russe de Monte Carlo從澳洲、紐西蘭到巴勒斯坦。1938年間還與托斯卡尼尼、史坦柏格共同參與了巴勒斯坦交響樂團(後來成為了以色列愛樂)。而兩個事件相當諷刺的 同時 發生在霍倫斯坦的身上:他是在發生排除華格納音樂的歷史事件之前,最後指揮巴勒斯坦交響樂團演出華格納的音樂的指揮家。而五年前,一場華格納逝世五十週年 紀念中,一場幾乎遭受辱罵般批評的音樂會,確也是他在Düsseldorf的最後音樂會。
被迫於猶太人的身份,霍倫斯坦於1940年逃往美國後,開始在紐約的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現更名為New School University) 教授。儘管霍倫斯坦在1940年代初期就成為了美國公民,然而此時在美國的演出卻是非常非常稀少,只有1942年與1943年在紐約有過極少的幾場音樂會 演出,除此之外還有在芭蕾學院(Ballet Theater)有過幾場演出。另外也協助老克萊巴(Erich Kleiber)於1944年在墨西哥市舉辦了一系列的音樂會。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前員工
霍倫斯坦在歐洲與美國的聲望基礎截然不同。在歐洲,霍倫斯坦主要是在二戰大戰末期後許多公開現場演出所建立起的。而在美國的聲望,則是從1952年第一張於Vox發行的錄音後建立的,而這些早期的LP唱片也讓美國民眾有機會聽到這位大師獨特的聲音。
而儘管霍倫斯坦的保留曲目相當廣泛,然而最受樂迷們矚目的依然是他身為現代音樂的先驅與馬勒專家的身份。
http://rachsu.blogspot.com/2011/10/jascha-horenstein.html…
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大家覺得以下文章太長篇,就直接跳到最後一段,就知道為何要聽這張馬勒第三交響曲。
約夏‧霍倫斯坦(Jascha Horenstein)在6 May [O.S. 24 April] 1898出生於烏克蘭(Ukraine)的基輔(Kiev),2 April 1973於倫敦去世。出生時的烏克蘭當年尚屬於帝俄,母親是奧地利人。在1911年時舉家遷往維也納定居,直到1916年以前,都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師從 Joseph Marx學習音樂理論,另外也與Franz Schreker學習作曲。除了作曲之外,霍倫斯坦也擔任小提琴手。之後因為老師Franz Schreker到柏林的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擔任主任,霍倫斯坦也跟著搬遷到柏林。其他跟著從維也納前 往柏林的作曲課程學生還包括Alois Haba、Karol Rathaus與Ernst Krenek。在柏林期間,霍倫斯坦經由妹夫 -- 俄羅斯鋼琴家Leo Sirota的引見,加入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的社交圈,而這個團體的成員還包括Kurt Weill、Dimitri Mitropoulos與Maurice Abravanel。
這段早年的歷史時間並 不確切,只知道霍倫斯坦與合唱指揮Siegfried Ochs一起工作,並擔任他的助理。首次登台指揮則是1922年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Vienna Symphony Orchestra),而當時的確切曲目是有爭議的,傳言曲目包含了馬勒第一號交響曲,但是直到霍倫斯坦去世多後這個爭議還是沒有結束。1923年霍倫斯 坦在柏林的合唱團擔任指揮。霍倫斯坦個人圖書室的馬勒第三號總譜上還有工整的德文題字寫著『送給我們指揮霍倫斯坦的生日 -- Gemischte Chor Groß-Berlin 1923年5月6日』。擔任合唱指揮的這段期間,受到了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的注意,並於1922年起擔任福特萬格勒的助手,並協助排練柏林愛樂(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27年時,福特萬格勒邀請霍倫斯坦負責位於法蘭克福的ISCM Festaval的音樂節預演,曲目包含尼爾森第五號交響曲與巴爾托克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接下來1920年代末期還與柏林愛樂合作許多演出,曲目包含馬勒 第五號交響曲、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甚至還有一些新作品,包括Karol Rathaus、Max Butting、Kurt Weill與Alban Berg。
1928年到1929年間,霍倫斯坦完成了他最初的第一批錄音,曲目包括馬勒弔亡兒之歌(與 Berlin State Opera Orchestra合作,獨唱者為Heinrich Rehkemper,這也是他第一份錄音)、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與柏林愛樂合作,這也是第一份布魯克納交響曲的電氣錄音)、海頓驚愕交響曲、舒伯特第 五號交響曲、兩首莫札特序曲、以及荀白克改編的兩首巴哈chorale-preludes(創作於1922年,這也是此曲的首錄音)。這些演出可以聽到這 位年輕指揮大型架構作品的卓越控制能力,特別是布魯克納。其中澄澈的管弦音響也揭露了之後霍倫斯坦的個人特色。
而後 因為福特萬格勒的推薦,使得霍倫斯坦從1928年起開始擔任Düsseldorf Opera的首席指揮,隨後晉陞為音樂總監(Generalmusikdirektor)。但之後因納粹要求猶太人從所有官方單位離職,霍倫斯坦因此於 1933年三月開車離開德國。但霍倫斯坦其實從一開始在Düsseldorf就任的這段期間就已經開始遭受攻擊了。然而這段期間霍倫斯坦依然與他的樂團們 不斷地擴充新的曲目,包括1930年Berg的Wozzeck、與1931年Janacek的From the House of the Dead。在這個期間霍倫斯坦的身邊總是充滿著不受控制的敵意與當地強烈的反猶太氣氛。
相較於同期的指揮如賽爾 (George Szell)與史坦柏格(WIlliam Steinberg)分別於布拉格與法蘭克福的職位,專業能力的競爭可能也間接使得抨擊更為加油添醋。然而傳統歌劇院的晉陞方式是從指導員與伴奏者開始, 接著經由擔任各種不同的職務最後才到首席指揮。但霍倫斯坦並不是以傳統的方式站上Düsseldorf的指揮台,更確切的說,霍倫斯坦除了靠著福特萬格勒 的背書外,就是靠著他在指揮交響曲時展現的高超能耐,才能直接從這個位置開始做起。
除了1929年首次到法國、 1930年初期去過蘇聯外,接著就是1933年三月離開德國來到巴黎了。以巴黎為基礎,霍倫斯坦開始四處擔任客座指揮,地點遍佈華沙、莫斯科、列寧格勒等 地。在俄羅斯期間,也繼承了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從馬勒本人、弗萊德(Oskar Fried)以降,到1920與1930年代期間由華爾特、克倫培勒、Stiedry與Zemlinsky所逐步建立起的俄羅斯馬勒傳統。霍倫斯坦也與蕭士塔高維契對馬勒的興趣而彼此建立了關係。
這 段漂泊的期間,霍倫斯坦甚至於1937年與Ballets Russe de Monte Carlo從澳洲、紐西蘭到巴勒斯坦。1938年間還與托斯卡尼尼、史坦柏格共同參與了巴勒斯坦交響樂團(後來成為了以色列愛樂)。而兩個事件相當諷刺的 同時 發生在霍倫斯坦的身上:他是在發生排除華格納音樂的歷史事件之前,最後指揮巴勒斯坦交響樂團演出華格納的音樂的指揮家。而五年前,一場華格納逝世五十週年 紀念中,一場幾乎遭受辱罵般批評的音樂會,確也是他在Düsseldorf的最後音樂會。
被迫於猶太人的身份,霍倫斯坦於1940年逃往美國後,開始在紐約的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現更名為New School University) 教授。儘管霍倫斯坦在1940年代初期就成為了美國公民,然而此時在美國的演出卻是非常非常稀少,只有1942年與1943年在紐約有過極少的幾場音樂會 演出,除此之外還有在芭蕾學院(Ballet Theater)有過幾場演出。另外也協助老克萊巴(Erich Kleiber)於1944年在墨西哥市舉辦了一系列的音樂會。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前員工
霍倫斯坦在歐洲與美國的聲望基礎截然不同。在歐洲,霍倫斯坦主要是在二戰大戰末期後許多公開現場演出所建立起的。而在美國的聲望,則是從1952年第一張於Vox發行的錄音後建立的,而這些早期的LP唱片也讓美國民眾有機會聽到這位大師獨特的聲音。
而儘管霍倫斯坦的保留曲目相當廣泛,然而最受樂迷們矚目的依然是他身為現代音樂的先驅與馬勒專家的身份。
http://rachsu.blogspot.com/2011/10/jascha-horenstein.html…
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 在 Sabrina味道筆記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飯煮得好、真的好重要啊!
最近有點冷落貝多芬,偏心了馬勒、布魯克納、華格納、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蕭斯塔高維奇,甚至寧願花時間在巴哈、史卡拉地、維瓦第甚至是 #莫札特安魂曲⋯⋯
今日突然聽到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想起王者之聲那個喬治六世戰勝口吃發表戰時演說的片段,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絲光明.....這,對我來說就是貝多芬無可取代的偉大! 結尾的、又是 #貝多芬的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絕美的第二樂章,此時又是一種完美的和諧與優雅,仔細想想、能夠駕馭如此時空背景、並且賦予人們力量、希望的,真的只有貝多芬.....
愛情片段偏好的 #馬勒五號 、深夜食堂療癒人心的 #史卡拉地k208、chef’s Table繃緊神經 #維瓦第夏的第三樂章、洛基的黑暗 #舒伯特804第一樂章.....古典音樂好重要、編織著好多不同的場景與情緒!是吧?
💟我們IG見唷😄💟
www.instagram.com/sabrinavinetcuisine
好音樂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
https://youtu.be/cNFPILp1jy0
#貝多芬的五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https://youtu.be/vr2AKxf8m14
#馬勒五號第二樂章
https://youtu.be/39OFMgh6JwY
#史卡拉地k208
https://youtu.be/8JwVCBFAVwA
#維瓦第夏的第三樂章
https://youtu.be/zzE-kVadtNw
(17:54開始)
#舒伯特804第一樂章
https://youtu.be/g-5vv_KZyTU
#莫札特安魂曲
https://youtu.be/fBEN5lyy_Xg
https://youtu.be/CAIDqiA9EZw
#布魯克納七號
https://youtu.be/npjpX3_lFzI
#蕭士塔高維奇JazzSuiteNo2Vl
https://youtu.be/mmCnQDUSO4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