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舉債經營有利是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舉債經營有利是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舉債經營有利是指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末有你不能錯過的重要說明❗️】一定要看到最後!!! 最近有些人問小樂關貿(6183)這家公司 可能還有人不知道這家公司,但這公司的業務項目其實時刻環繞在我們生活,就是負責提供我們結帳所拿到的電子發票的資訊軟體服務公司,也負責開發設計維持政府進出口報關的系統。 關貿也是所謂的官股,財政部...
舉債經營有利是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末有你不能錯過的重要說明❗️】一定要看到最後!!!
最近有些人問小樂關貿(6183)這家公司
可能還有人不知道這家公司,但這公司的業務項目其實時刻環繞在我們生活,就是負責提供我們結帳所拿到的電子發票的資訊軟體服務公司,也負責開發設計維持政府進出口報關的系統。
關貿也是所謂的官股,財政部擁有36.11%的股權,是幫財政部管理現金流的主要承包商;第二大股東是長榮航空,擁有5.67%股權,表示關貿與航空業保持長年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因為關貿會為航空業提供報關自動化的資訊服務。企業每年穩定獲利,營收長年呈慢慢成長趨勢,配息也是非常穩定的逐年微幅上調。
他在模組評分90分,表現非常優秀,基本面評等「非常優秀」
為什麼營運健全度沒有滿分?
👉因為近三年毛利率沒有成長或是持平,保持36%-46%左右的毛利率區間,不過也算穩定。
為什麼獲利趨勢沒有滿分?
👉因為近三季平均EPS沒有賺超過1元,只是說明這家公司沒法每季都淨賺1元,其實他過去幾年都每季穩定賺差不多0.36到0.58元,去年第三季賺到歷史最高0.89元,今年第一季也賺0.82元,如果未來穩定發展未來這項分數很有可能會拿到。
其餘的「賺現金能力」、「股東回報」都是高水準表現。
綜合來看,是十分優秀的企業。
#長期營收走勢
觀察關貿長期營收走勢,可以發現他平均營收是逐年增長的,有淡旺季之分,第一季為淡季,第四季為旺季,因此建議各位投資人可在每年第一季的時候介入這檔公司,八月底則可以領到去年公司的獲利分潤(股利)。
#拆解企業營運模組
模組有個很厲害的功能,就是能拆解一家公司的賺錢模式,原理就是把ROE再拆解成能觀察公司獲利性、營運績效及財務槓桿三大區塊。
透過圖像拆解關貿的賺錢模式,能更細部觀察公司營運體質,這功能可以一次幫我們健檢出這家公司的重點財務指標。透過此功能我們可以觀察到:
1. 關貿ROE自2015年9.24%已連續五年成長,逐年成長至今已達到15.23%
2. 公司獲利能力也是近五年都呈上升趨勢,自2017年達到最高後持續保持高峰
3. 營運績效逐年上升,長年在0.5至0.63次區間,是屬於資產利用效率頗高的企業
4. 財務槓桿每年只有大概1.3倍左右,負債比率不高,公司有利用舉債來擴大資金使用效率,但不高,經營層是屬於穩健使用槓桿的方式。
5. 透過拆解賺錢模式的數據呈現,可以知道關貿營運底子穩,又具備成長性
#結論
總結來說,關貿是一家深植國民日常生活當中的官股貿易企業,較容易取得政府軟體服務的標案。因為我們生活中離不開他的服務,所以關貿也具備不可替代的護城河。企業已連續23年配發股利,共已發23.16元。盈餘配發率近十年幾乎都在8成至9成,對股東可說是非常大方。這是一檔可以安心存好股的股票,提供給各位參考!
🔥最後就是大家最好奇的公告🔥
大家心心念念體驗我設計的模組,和優分析討論很久終於凹到了❗️❗️
我設計的模組能夠利用圖表跟基本面數據幫我們找到每年最值得投資的股票,功能只會越來越厲害,絕對能幫你們做好投資,這篇文章的圖表也都是來自工具,對於數字不敏感的投資人,這會是你的最佳選擇。
為了能讓新加入小樂的粉絲也能更了解功能,這幾天決定開放免費試用30名。有興趣試用的朋友可以這篇文章留言喊:「我想試用看看」
如果想試用的人真的很多,我會再幫大家凹優分析提高試用名額😅
舉債經營有利是指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兩天與鋒哥在CH上的訪談,介紹我的新書《美股投資學》與投資相關的問題這邊整理重點跟大家分享
因為有4000多字,也可以直接看網站文章(放留言)
👉 為什麼要投資美股?你認為投資美股的三個理由是什麼?
多一個資產配置的機會,可以更了解世界的變化(最創新,最熱門的產業趨勢)
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資金會找可以有更多機會的市場,所以當資訊取得愈來愈容易的時候,美股就會愈來愈熱。但是我不會覺得台股就一定不好,找到自己能發揮跟獲利的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 鋒哥提到"台積電也是可以接軌世界,打國際市場的公司"
但我認為我知道半導體產業未來有發展前景,也知道台積電絕對具有技術領先優勢,但真的要分析技術面問題(製程、技術、供應鏈等)仍超出能力圈。美股許多公司都是消費、生活類股,以餐飲來說瓦城、豆府也是好公司,但是就市場發展性來說沒有像美股餐飲那麼快速。
👉 每一個投資人都應該把自己當成企業分析師,而不是股票分析師,是不是可以好好說明這個觀念?
巴菲特說把要用一家公司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投資。這也是我認為閱讀對投資的重要性,你如果都是用單一標準,單一因素或是價格,用自己的立場來分析公司會太狹隘,但是如果靠閱讀書籍你得到的是別人的思考模式,會更有同理心。
我自己也有經營公司,當面對到不同的狀況的時候會怎麼處理,別人遇到類似的狀況的時候會不會比我處理得更好,那我下次可能就可以去調整自己的方法。另外就是在評估公司的時候,把所有可能性都列出來,哪一個是我認為最有可能,最可行,對公司幫助最大的,如果管理層跟我想的一樣,那我會更想投資這家公司。
所以我覺得人還是很重要的因素,企業也是由領導人帶領,底下的人有沒有共同的核心思想,員工流動率,高管行為,甚至到客戶是否對公司有信心,黏著度怎麼樣,每一個都是環環相扣的。
👉 鋒哥問一開始是企業分析師,等到進出場時是不是就變成股票分析師(看價格與技術分析)
用商業的角度看公司,真的看好了就耐心等待一個好的進場時機。技術分析是用來避免追高殺低的輔助工具,也就是說拿來確認,而不是用來預測,而通常技術分析的轉折點為也會伴隨著催化劑產生(包括營收表現由虧轉盈,更換管理層,賣資產等基本面消息)
👉 用財報評估公司,但財報資料畢竟是公開資訊,會做資產重估嗎?
鋒哥認為像哥倫比亞價值投資課中提到的對資產價值重估,才有更多機會可以找到被市場低估的公司,賺取超額報酬。
作資產重估像《21世紀價值投資》中討論的內容,重新複製一個公司的成本要多少?要對產業與財務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我認為投資人在做估值時用資訊網站提供的功能,設定參數找到合理的區間即可,剩下的則是對市場的敏銳度來找到順風產業。也可參考紐約大學教授Damodaran的網站Musing on Markets參考他的方式與觀點(著作:當代財經大師的估值課)。
另外我認為股價是公司的營運表現+對未來的成長
所以檢視公司的財報就是了解公司過去的營運趨勢,有沒有走在一個正向成長的軌道上。在《21世紀價值投資》這本書中也提到,現代價值投資更著重於對成長的估算。好的公司有長時間的財務資訊可以回溯,營收可預測性高,剩下的就是你對公司未來成長的估算。
我覺得現在財報(美化或舞弊)連專業人士都看不出來,就最基本的指標來看公司,作好資金配置財是最重要的,分散風險與控制風險。
美股至少是一個高效率的市場,如果不夠公開透明,在財報公布後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波動。也是因為這樣其實我很重視消息面,催化劑這些資訊,因為只要這個效應可以延續的時間夠長,就有較大的機率可以帶來不錯的獲利
👉 用技術分析掌握進出場時機點,進出場點是指怎樣的時間尺度?持股期又是怎樣的時間尺度?如果持股十年,成長十倍,那麼短期的進出場點重要嗎?
我不會預設我要持有一家公司多久,長期投資是結果不是目的,買在合理的價格自然可以長期持有,但是當行情變化,產業變化或公司基本面變化,還是需要考慮出場的問題。
單純以技術指標來作為進出場,就會更重視買賣點(停利停損點的設定),但是如果是以基本面+型態面來進出,反而是跟隨趨勢,跟著趨勢作加減碼,變成一種很彈性的操作
那如果是單純以指數化投資來說,我書裡也有說這部分作為我的長期部位,並且把中短期的獲利再投入,指數是我覺得唯一可以愈跌愈買的標的,因為他是跟著整個國家經濟成長,具有自動汰換機制。持之以恆與堅持比擇時更重要
👉 有聽眾提問:情緒性因素是影響投資的重要關鍵,該如何克服持股波動大的問題?
把該持股的部位配置在報酬波動是你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才有辦法握得住。我舉了鋒哥買入比特幣的例子,買入成本低,而且已經變成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所以不會因為短期的波動而賣出。但是一般投資人想要買入比特幣,不可能回到過去幾年前的價格,你要思考的是當下,是未來的機會,而現在是不是一個合理的買點,以及要配置多少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才能讓你持有時是舒服的。
另外是很多人會覺得從頭抱到尾才是真的投資,但是許多公司也有順風逆風期,也有被高估或低估的時候,即便是操作波段獲利,最重要的是你預設的目標與進出場原則有沒有達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 投資組合和資產配置這兩個觀念差在哪裡?
這是投資跟理財的差異,投資是為自己創造現金流,而理財(資產配置)是配置這些逐漸累積起來的資本,
投資組合對我來說像損益表(創造最大收入,本業+業外收入),資產配置對我來說就是資產負債表,那你的營收要放到哪一塊,包括現金、投資、專業知識與固定資產(房子或其它流動性比較差的)
將資金分散在整體股票市場上,另外還有債券,現金和房地產,投資資產配置的主要選項,將資金進行多元的資產配置,可以幫助投資人在景氣循環週期平衡投資組合的波動,更好的堅守長期投資的目標。隨著年紀增長,資產配置的比重也會持續調整,資產規模愈大會更倚靠以固定收益為主,因為資金購大即便是收益率較低,絕對金額也會更高。
所以鋒哥提到在書中ARK重新思考配置一文,將創新納入投資組合的重要性觀念主要仍是投資組合的配置問題,而透過這個配置來提高報酬率,接下來要去思考的是如何透過資產配置降低報酬率的波動問題。
👉 是否應該開槓桿?
鋒哥之前的文章可參考,看法非常精闢
舉債(貸款)與利率高低無關,而是跟你的負債比有關,收入扣除固定支出後,能否支應利息費用。我認為利息支出佔收入比例最好不要超過五成﹑而依照年齡的增長,負債比率應該要逐漸下降。
另外就是你的債務是拿來做什麼用途,假設你是拿來買房,房子因通膨或眾多因素而導致價格上漲,但原本的負債是固定的,反而為你創造額外的價值,但如果是用做於不具生產性,不具增值潛力的配置上,例如信貸消費支出,那債務還掉了就是還掉了,對長期資產淨值沒有影響。
不管是在個人或是投資上,每個人的財務條件不同,都應該用這樣的方式來評估舉債的必要性。而在低利率環境下,善用貸款或融資工具可以為你更高效的增加資產,怕的是沒有預先做好規劃與停損機制,更不好的是舉債操作衍生性商品,波動大時更容易斷頭(務必小心)。
👉 書中提到投資組合有三大元素,是不是可以快問快答各舉三家公司:複利成長股穩健成長股高速成長股
複利成長股:寶僑,可口可樂,Costco(鋒哥提到嬌生JNJ跟亞培ABT)
穩健成長股:蘋果,亞馬遜,Google
高速成長股:CRWD,SQ,SHOP,TDOC(電動車,電商,行動支付)
👉 書中提到,買股之前,該問的是「為什麼不該買這家公司的股票?」想不到才應該買,問題是答案會很快改變嗎?或是有那麼顯而易見嗎?
其實我覺得這是在提醒自己反向思考,我們在決定要買入某一家公司的時候,通常是已經先對這家公司有好感才會想要去研究,買了之後也會特別關注到公司利多的消息,反而常常去忽略利空的消息,甚至已經持有這家公司時,會覺得利空消息只是暫時讓股價下跌,終究會漲回來
但是如果你在買之前先冷靜思考,把所有利多跟利空因素都寫下來,然後去進行比較反而會更客觀
👉 對Robinhood這樣的券商怎麼看待?對美國和台灣的投資環境有什麼批評或期許嗎?
不只是Robinhood的問題,現在最多討論的是零手續費券商對整體市場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是否強化了投資人對於投機的偏好,而忽略過去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我認為讓更多人參與投資市場是好事,而台灣過去對於金融法規的高度設限,在現在資訊流通更快速與容易取得的情況下,反而讓投資人出走,要怎麼樣落實讓大家可以以更低成本與高效的方式進行投資組合配置,我覺得滿值得思考的問題
👉 有沒有當波克夏的股東?為什麼?
我沒有當波克夏的股東,但是我很喜歡看巴菲特(或是波克夏)的操作,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連結)也閱讀過去股東的信,了解在資金規模逐漸擴張的情況下,你在投資決策上要怎麼樣心態轉換。
正如同書中所述:「投資原則永不改變,因為它們是永恆的;方法則可以改變,而且往往應該因應投資環境而改變」。巴菲特在合夥事業和市場週期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方法,而這是為了以最好的方式貫徹他的投資原則。
另外一個就是大家常常在吵到底要投資S&P500還是波克夏?其實這也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買一家企業看的是人,買指數看的是國家的經濟成長。
如果你對人有認同就會買公司的股票,我覺得是我們對巴菲特比較熟悉,對Todd&Ted沒有那麼熟悉所以對波克夏的信念沒有那麼強大,我還是喜歡用指數配個股,至少我在研究的時候可以了解經理人的思維與策略執行是不是跟我有共鳴,在同一個思路上去做事情。
非常感謝鋒哥的邀請,提問都很犀利,在聊的過程中也很愉快,讓我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若大家對於美股投資有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跟我討論。也感謝讀者的支持,讓我的書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舉債經營有利是指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股東會問答來了~
【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實錄】
04:50 大會開場白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開始表示,芒格明年還會參加。
有市場分析稱,巴菲特暗示,此次出席大會的Abel和未出席的伯克希爾保險業務副董事長Ajit Jain可能是他的接班人。
巴菲特稱,在今年1月的時候,沒人能預料到3月市場上發生的事情。美國經濟將扛過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劫難。他和大家都應該對Fauci表示感激。
05:02 當前經濟
巴菲特在討論美國經濟時口吻謹慎。
他警告説,鑑於新冠病毒危機,經濟前景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廣泛」。但是他隨後重申了自己的長期信念,即美國將克服疫情。
他指出:「美國經濟在2008年和2009年偏離了軌道,路基脆弱。而這次,只是將火車停在鐵軌上。」
05:15 回顧1929年道指
巴菲特回顧了1929年大蕭條時期的美股。
30年代初,美國大蕭條期間道指崩盤,巴菲特的美股投資曾經在不到兩年從1000美元縮水到170美元。
此後美國成立FDIC這樣的保險機構,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大蕭條後雖然經濟恢復了很多,但是對人們影響深遠,留下傷痕。大概20年後,大蕭條期間投資美股的人才回了本。
巴菲特總結道,人們在失去信心的時候,並未看到股市的潛力。可能發生極端情況,美國已經接受過考驗,比如大蕭條。但巴菲特認為從股市表現來看,不要做空。2020年已經比1789年時好得多。
5:50 巴菲特談市場:那些我不知道的事情
巴菲特表示,他不知道,也不認為任何人會知道明天、下個月、明年市場會怎麼走。
「我們已經見識過了很多這種意外的明天的例子。長期來看,市場是在順風期的。」
05:55 巴菲特提及去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報告
去年10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NIT和經濟學人共同發佈了一份300頁的報告。
巴菲特説道,在任何國家發生生化威脅——自然的、故意的或偶然的——都會對全球健康、國際安全和全球經濟構成風險。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援引了一些歷史事件(例如美國內戰和大蕭條)來説明美國有能力抵禦逆境。巴菲特年會上的PPT引用前白宮總管拉姆·伊曼紐爾(Rahm Emanuel)的話:「千萬不要白白浪費一次嚴重的危機」。
06:05 巴菲特:長期看股票回報會比國債高
巴菲特表示,人們在失去信心的時候,並未看到股市的潛力。
目前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只有1%,通脹率只有2%,長期來看,股票的回報會比國債高,會比你將現金藏在牀墊下更高。
分散投資是比較好的,我也是這麼做的,取得不錯的結果。投資者不應陷入這樣的境地——因為加了槓桿或者由於心理因素無法吸收壞消息的影響,導致他們被市場失靈所影響。
巴菲特講股票投資的定力
巴菲特稱,假如你買下了一個160英畝的農莊,隔壁的農莊面積和土壤質量大概差不多。但隔壁的農民説要買你的,或者賣給你。買下農莊之後必須記住,隔壁的天天喊價其實是在為你服務。你是因為有潛力才買的,不需要考慮隔壁的人怎麼説。
買股票也就是如此。隔壁的每天在騷擾你,天天説要買你的,或者要賣給你。你不見得賣給他。買賣股票也有這種優勢。股票投資再平衡是很好的。美國有順風的時期,要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裏。根據買賣價格自己做評估。必須有正確的心理思維,有正確的方法。持有美股十來年的收益絕對超過美債。請相信標普500指數。其他人給你推薦的產品,都是因為他們可以賣更多錢。我們自己不喜歡買標普500,我們喜歡買整個業務,但不介意買公司的部分股權。
我不知道未來幾年、幾十年會怎樣,但我相信大家要跨行業、跨機構投資。我希望,每個人在買股票時要有這種想法:你買的不是股票,而是業務的一部分。
巴菲特表示,他的餘生和他的繼承人也會這樣投資美國。
06:30 巴菲特展示交易記錄,4月份淨回籠61億美元
巴菲特稱,伯克希爾一直都準備好應對未來,目前航空公司受到巨大影響。
巴菲特稱,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可能被載入史冊。也許是因為吸取了2008-2009年的教訓,今年3月中旬他就採取行動。美聯儲3月24日採取措施,應對信貸凍結。今年3月我們一度曾經非常接近信用凍結。過去6-7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膨脹,這樣做後果是什麼還不知道。
巴菲特展示伯克希爾證券交易情況:一季度買入股票40億美元、拋售股票21.6億、買入債券17.4億美元。
4月買入股票4.26億美元,出售65.09億美元,沒有債券買賣。
巴菲特承認看錯航空公司
巴菲特稱,對航空公司股的估值犯了「可以理解的錯誤」。「我們買入(航空公司)時,認為對航空公司領域的投資金額是有吸引力的。事實證明,我看錯了這個行業,這不是四位優秀的(航空公司)CEO的錯。相信我。做一家航空公司的CEO一點也不愉快。」
巴菲特確認,伯克希爾哈撒韋已經賣出了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美國航空、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的「全部(股票)持倉」。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表示,現在還是買入股票的好時機,但是要做好長期應對疫情的準備,可能買了還會跌。我們依然願意做一些非常大的事情,比如300億-500億美元的交易。
07:00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正式年會結束
巴菲特和格雷格•阿貝爾開始回答股東問題。
提問:伯克希爾的公司裏面大概有39.1萬員工,哪些公司沒有被影響到,或者是因為疫情被影響到了,能持續僱傭這些人嗎?
阿貝爾:疫情期間,我們的行業要為此做出調整,有些可能調整得比我們更厲害。如果看一下伯克希爾的能源公司,用電的消耗量降低了10%,實際上對我們的生意沒有非常大的影響。從長期來講,我們的業務還繼續有增長。即便現在在危機時間,但對我們這些行業的影響還不大。現在商店都關門了,比如糖果、珠寶業等,我們應根據環境做出相應的調整,尤其是在就業方面。將來商店還會重新開門,我們還會僱更多員工回來。所以,長期來講,伯克希爾的員工和現在比起來會有很大的增長。
巴菲特: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製造業務可能會裁員。
提問:我是公司一個長期的股票持有者,以前參加過年會,4月17號查理講到,伯克希爾擁有的一些小公司在疫情過後不會重開,能不能講講伯克希爾麾下哪些公司受到影響?
巴菲特:伯克希爾下面有97個不同的商業組織,我們以前一直從事這些方面的經營,過去2、3個月發生的事將來可能會加劇,這些行業進一步衰退,也許這些行業裏面的顧客會有其他的消費習慣,不再使用這些產品了,零售業現在發生了很多變化,這些行業以前就有過問題,現在他們的問題更大。比如説報紙業,我們現在增加了更多報業的投資,而且幫助他們償還債務。但現在報業,在疫情之前,他們的廣告、銷售量、發行量都已下降。在疫情之後,加劇了這個情況,情況更為嚴重。汽車業也是一樣,現在對汽車業的影響,這些賣汽車的汽車商也不會在報紙上做廣告了。所以,以前這種情況就在發生,現在只是這個情況強化了、嚴重了。
他還稱,不看好航空公司、飛機製造商。疫情對許多行業都有影響,特別懷疑疫情後市場是否需要這麼多飛機,不知道波音和空客的未來將如何。
提問:伯克希爾長期的政策,不會是虧損無底洞,芒格早先説在疫情之後,在封城解除之後,伯克希爾下面一些小的公司是不會重新開業的。這會不會影響伯克希爾長期的政策?
巴菲特:伯克希爾長期的政策是持續30年以上,在我們的年度報告裏有講過不同的公司有它們各自的運營。它們是不是在疫情情況下,將來可能還會虧損?當然,我們可能會把這些公司賣給其他人,不管怎麼樣,我們不會繼續保持這些公司,這不是一個新的政策,這沒有什麼改變。我們對航空業就是這麼做的。
提問:卡斯伯這個公司行業業務放緩,這方面你們怎麼迴應?
阿貝爾:我們這個公司有很大一部分是航空航天,其中有兩個受到很大影響。當然國防工業還是非常好的,而且非常強勁,但你要看一下如果是大飛機或是地區性小公司,你可以看到其他公司對他們訂購的飛機是更長期的,我們會不斷地連續地對這方面做出調整,我們現在和波音會有每週一次的會,看一下他們有多少訂單,為此我們將做出相應的調整。
提問:讓我們瞭解一下現在的大疫情對我們保險公司的影響,有很多保險公司已經在報告,已經開始出現損失了。我們看到賠錢的情況並沒有那麼嚴重,現在,在保人、在保公司在這次的疫情中的遭遇跟伯克希爾承保的情況有什麼樣的變化?
巴菲特:現有的狀況,中間爭議的部分還是很多的,這是毫無疑問的。有些保險公司會付很多保單上額外的費用,但我們已經有儲備了,在我們的歷史記錄來講,我們還是在比較傳統、保守的方面進行保險業務。我們不會告訴我們的經理人哪一個數字必須在今年一定要得到。他們會做自己損失的評估,他們建立自己的業務,再把社會上的通脹或是其它的因素考慮在裏頭。伯克希爾有時候在做評估的時候還是非常正確的,我沒有任何疑惑。
提問:伯克希爾現在有沒有美聯儲或是國家開始保護你們脱離困境,接受他們的一些補助?
巴菲特:航空公司有這樣的(情況),我們有在航空公司投資,但我講的這些問題是,我們沒有任何全額擁有的之類公司,阿貝爾,我們有沒有任何的公司接受了政府的救助?
阿貝爾:沒有。我們現在所有的這些業務之中都沒有。我們都瞭解伯克希爾的每一個公司是什麼樣子。今天講到政府補助項目我們是沒有的,我們全額擁有的公司沒有參與。
巴菲特:不能承諾伯克希爾的股價長期一定表現好於標普500指數,但我會努力讓它的表現好於標普500指數。
巴菲特:疫情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不清楚如果未來幾個月後爆發第二波疫情,美國人民會怎麼反應。
巴菲特:如果油價一直處於低位,將會有大量不良能源貸款,而且將無法想象股權持有者會遭遇什麼。沒人知道油價會走往何處,17美元,25美元都有可能,沒有人能預測未來的狀況。
巴菲特:如果利率降到負區間,投資者應該持有股票,或至少持有「債務以外的其他資產」。
提問:伯克希爾是否會分拆?
巴菲特:若將伯克希爾分拆,將產生巨大的税收和費用,對股東並不利,而且目前的架構對於資本的佈署亦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巴菲特談到他1972年收購的喜詩糖果公司(See’s Candies)時表示,雖然該公司因新冠肺炎大流行病而面臨巨大變化,但這仍然是他鐘愛的投資。巴菲特説:「復活節對喜詩來説是一個很大的銷售期……雖然我們基本上被關閉了。説到底這是一項非常季節性的業務。但我們有很多復活節糖果,不會出售它。我們自1972年以來就擁有它,我們熱愛它,並將繼續熱愛它。」
他還表示,他持有的所有伯克希爾股票將來都會交給慈善,捐獻出去,14年前就做出了這一決定。另外,他稱沒有什麼能比可印鈔票的國家信用高,雖然國家負債會越來越大,但經濟還是在增長,而且國家舉債用本國貨幣,信用風險並不大。
巴菲特:銀行的狀況「非常好」,這反映出2008年金融危機後銀行的儲備和資產負債表有所增強。現在沒有看到銀行業存在什麼特殊問題。此外,巴菲特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回購做法辯護稱,只有在對繼續持有該公司股票的股東有利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才會回購自己的股票。
阿貝爾:對那些利用資產負債表回購股票、卻沒有為任何可能遇上的「障礙」留下緩衝的公司表示批評。
提問:我在3月份沒有買伯克希爾的股票,當時的價格下降了30%。
巴菲特:和1、2月份相比,你3月份沒有買,那個時候我們的股價非常短的時間跌了30%。但伯克希爾的股票,我們股票的價值並沒有多少變化,但市值發生了變化。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改變主意,我不覺得現在就更應該買,和3個月、6個月、9個月之前比現在是更應該買伯克希爾。有這個可能,但是我們要看公司將來怎麼樣。
提問:關於信用卡這個行業,這麼多年信用卡收的利率越來越高,但目前來講政府的利率又這麼低,從這個角度來講,信用卡公司將來會不會降低他們的利息呢?
巴菲特: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下面購買的銀行股票,包括美國運通,當然對信用卡公司來講,這也是一個競爭,因為這方面虧損的可能性會降低,我沒有更多意見可以發表。伯克希爾對信用卡的興趣本身並不是特別大,大家使用信用卡,把它作為一個可使用的另外一個資金來源,有一個女士到我這邊來説,她有了一定的錢了,她説我拿這些錢怎麼辦呢?我説把它付在你的信用卡里,不要去支付那麼高的利息。
提問:您對資本主義、資本家怎麼看?
巴菲特:我們的社會和國家還是以資本理論為重的,很多改進思維已經提出來了。我掌管的金錢,也不是我當初能想象的。我們可以在市場制度中保留最好的部分。
CNBC女記者Becky Quick最後又追問了一個有關巴菲特老師本-格雷漢姆的問題。
巴菲特:如果可以選擇,我寧可選擇一個智商略低,但判斷時不怎麼出亂子的人。我的老師的智商可能在top3%,但他作出判斷可能就不是這樣了。希望明年我們可以填滿這個體育場,大家再見了。
BLOG版:
https://wisdomfirefraud.blogspot.com/2020/05/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