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興農有機肥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興農有機肥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興農有機肥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興農有機肥料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林佳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小吉今天我無聊沒事做,我真心這次挺你》 誰在報紙寫這種假文章,難怪陳吉仲出面駁斥還製圖反駁 #稻米價格本來就低到不行 #成本搞到高到誇張 大補帖生產然後每期爆倉,怎麼可能價格好,怎麼可能品質好,然後米越來越多,政府錢越花越多,一直循環 #多歡樂的循環 等等,我似乎忘了什麼 ...

  • 興農有機肥料 在 林佳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8-03 15:48:05
    有 724 人按讚


    《小吉今天我無聊沒事做,我真心這次挺你》

    誰在報紙寫這種假文章,難怪陳吉仲出面駁斥還製圖反駁

    #稻米價格本來就低到不行

    #成本搞到高到誇張

    大補帖生產然後每期爆倉,怎麼可能價格好,怎麼可能品質好,然後米越來越多,政府錢越花越多,一直循環
    #多歡樂的循環

    等等,我似乎忘了什麼
    以前小吉不是最反對政客式的大補助嗎?
    以下為...陳教授早年接受訪問的話

    小吉一定生病了

    ……………………………………………………

    政府很多措施不但沒幫到農民,反可能害了農民。例如提高公糧收購價,產地稻米價未必提高,肥料及資材價格卻往往隨之「水漲船高」,農民沒賺到錢、成本卻又增加,未蒙其利卻先受其害。

    補貼偏差問題也發生在肥料價格上。國際原油價飆, 肥料由於許多成分是石化產品, 氯化鉀、硫酸胺等價漲, 尿素更一度漲兩倍。政府為了怕漲價問題浮現 ,二○○九年起一年花六十億去補貼肥料漲幅,結果問題更多。

    一是國內農民的肥料使用率原就比日本等國高很多,而政府經費直接補貼給台肥、興農等肥料商,主因為官方作業方便,但反可能使得使用更過度,有機肥的鼓勵、合理使用肥料宣導變得更不可能;二是水稻灌溉、肥料污染滲透到地下水,全民健康有更大威脅。

    如果是把金額直接補貼給農民,肥料價格還是讓它漲上去,農民也許會減少使用農藥肥料,而把錢省下來去做其他用途,甚或可引導鼓吹有機肥的使用。就經濟學來說,這種價格補貼做法,其實是對價格調節無效、偷懶的方法,既然政府要花錢了事,就應該找更有效的方法。

  • 興農有機肥料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4-14 12:02:19
    有 12 人按讚


    <產業訊息> 政院立專法,打造台灣有機島
    #農業 #有機產業 #訂定我國首部 #有機農業促進法 #打造台灣成有機國 #小農受益 #大型農企業也納入輔導體系 #有機產品 #第三方機構驗證 #大糧倉計畫 #沼氣發電 #落實永續生態環境核心價值

    新農業計畫今年起十箭齊發,10年內增3萬新農民大軍,農業科技創新將強勢出擊,4年將投入1,170億元預算,109年農業產值將增加2,190億元。另今年起擴大有機及友善耕作誘因,給予綠色給付補貼每公頃最低3萬元,依有機產品驗證面積驗證費用每年補助提高至9成,訂定我國首部《有機農業促進法》,打造台灣成有機國、有機島。

    有機農業不只小農受益,連大型農企業例如永豐餘、蘭陽企業、興農集團玉美研、里仁及台糖等,政府都將納入輔導體系,發揮以大帶小效益,農企業結合小農生產,建立通路行銷體系,加速擴大有機生產面積。

    新政府520上任來積極扭轉過去對農業消極補貼思維,朝強本革新。106年將自1,233億元農業預算挪出215億元約2成推動新農業,主要投入綠色給付、農業科技研發及產業調整。
    新農業包括提升農業行銷能力、建構農業安全體系、建立農業典範等3大改造工程,採10大政策齊下,至109年創造就業37萬人次,農產品海外新興市場出口占比達57%,增農業產值2,190億元,提高糧食安全自給率至40%。

    有機農業方面,農委會計畫今年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由6,000多公頃擴增至1萬公頃,明年擴增至1.2萬公頃。
    鼓勵不使用或少用農藥等化學資材的友善耕作,斥資3億元採「綠色給付」概念減少農民損失,每公頃最低補助3萬元,另投入12億補貼農民善用友善環境肥料資材施肥。

    為減輕小農成本負擔,每年「有機產品」驗證費用將由現行最高8成,提高為每年補助達9成,落實永續生態環境核心價值,促使機關學校優先使用安全國產食材。

    行政院決訂定「有機農業促進法」,列本會期優先法案,法案將折衷標榜「有機產品」需交第三方機構驗證,小農若採友善耕作則納入產業輔導,予資源及技術輔導;專法上路訂定4年有機產業發展方案,並設立有機專區。

    拓銷方面,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選定香蕉、鳳梨、鳳梨釋迦、結球萵苣、胡蘿蔔、洋蔥及大白菜等台灣優勢七大主力產品作今年拓銷日韓市場品項,並輔導建置外銷專區及冷鏈物流,預計今年營業額12億元。

    另越南、泰國已來台接洽爭取台灣農業前往投資,生產稻米及附加價值高之蔬果,年底將擇一新南向國家,促農企業前往建3個示範圃。

    大糧倉計畫今年將建立集團產區35處,選擇非基改大豆玉米等雜糧栽種面積1萬公頃,推動契作契銷,創造60億元產值。

    沼氣發電六月底預計60萬頭,今年底100萬頭,增加躉購費率每度5元,109年至250萬頭,使發電裝置容量升2000kw,增加農民收入。

    資料來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413000054-260202

  • 興農有機肥料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10-04 22:48:31
    有 30 人按讚


    香港山多平地少、地少人多、農業式微,相信大家都琅琅上口。
    但香港農業究竟經歷過甚麼事才落得今日田地?
    不認清過去所做成的政經脈絡去談復興農業,很容易離地。
    學院失傳的知識,一起由民間重新建立!

    【AGR101 香港農業知識入門】星期二開課,先來溫習下。

    香港農業大事摘要(蔬菜篇)-劉海龍

    1946—港英政府成立蔬菜統營處,解決傳統欄商制度對菜農的剝削問題

    1951—在官方協助下,粉嶺蔬菜產銷合作社成立,團結非原居民為主的菜農

    1956— 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於白牛石建立嘉道理農場,支援香港戰後農村復興

    1967—六七暴動期間,左派發動四日大罷市,香港由米糧儲備及本地食物生產供應糧食

    1969—荃灣大肥(糞肥)站停止運作,政府將依賴合成肥料(化肥)的常規耕種變成主流

    1970’s—新市鎮大量徵收農地,令農業用地日減,但副食品產值在好價好市下不跌反升

    1980年代初—大陸改革開放,吸引香港農夫北上投資菜場,同時合作社引入「國內社員」方便大陸港資菜場供港,令本地菜價大跌

    1980年代末—香港爆發甲胺磷毒菜事件,先後有過百人中毒送院,引起對供港菜安全的爭議;其後香港第一個大型有機農場—綠田園成立

    1990’s—房產市場及物流業興旺,在政府缺乏監管下大量農地變成丁屋或貨櫃場及停車場

    2003—SARS襲港,令不少都市人走出鄉郊,埋下休閒農業大行其道的伏線

    2000年代中—社區共購及農墟等社區支持農業模式(CSA)在大埔出現,同時本地有機蔬菜日漸普及

    2000年代末—反高鐵護菜園運動將本地農村的形象重現主流媒體,其後新界多個村落都為保家園抗爭

    2010年代初—蟄伏多年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再次威脅大片農地,馬寶寶社區農場將城鄉共生的可能性呈現於港人眼前

    2014年末—特區政府為「農業園」等新農業政策進行公眾諮詢,但對如何保護農地隻字不提

    ============================
    今季課程還有HIS101 權力鬥爭史 (已開課但仍接受報名)、URB103 城市保育問題考、URB201 城市規劃理論!
    課程報名|http://goo.gl/tEoHxK
    秋季課程總檢閱|http://goo.gl/4gl6cK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