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臺灣是中國的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臺灣是中國的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臺灣是中國的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臺灣是中國的嗎產品中有394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7萬的網紅台視新聞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TTV最新快訊】不在籍投票設限 蘇揆:中國不民主難信投票結果 #果編:🤔🤔🤔 --- 今(1)日一早,行政院長蘇貞昌至立法院做施政報告及備詢,並被問到開放不在籍投票卻被國民黨質疑有許多設限,企圖阻擋臺商?院長蘇貞昌表示,像中國這樣封閉、不民主的國家,是否能相信中國會讓臺灣人在那裡自由行使民主的...

 同時也有24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896 第一屆奧運總共有 241 位運動員參加,但全部都是男性。 即便第二屆開始包含女性運動員,但 125 年後的東京奧運賽事竟還出現各種對女性運動員的性別歧視言論。 似乎,女性在運動賽事上的成就,仍舊敵不過性別框架的壓迫。 姐爭的不是冠軍,是一口氣: ▶ 東京奧組委前主席 森喜朗:女性參與理...

臺灣是中國的嗎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7:19:03

【#凱派聊德國】 💡這次選戰初期,外交議題卻比平時更邊緣,直至8月份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掌權,使各國人民更重視自身國家的外交政策,德國也不例外。除了中東及非洲國家外,另一個潛在衝突點就在我們身邊-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大家也多少常聽到,『共機繞台』的新聞,近年來更是頻繁。 📑今天凱派簡短講述台德關係以...

臺灣是中國的嗎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4:14:55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 #中秋節幹嘛烤肉? #這是誰的中秋節? #從國定假日看權力運作 〕 ⁡ 今天是中秋節,不知道各位壯士們是否有搭上返鄉專車回到熟悉的家人身邊,一起共度月圓佳節。 ⁡ 在享受四天連假的同時,建議各位壯士們不妨抬頭看看天空賞月之餘,享受中秋必做三件事:烤肉、吃月餅、吃柚子。 ⁡...

臺灣是中國的嗎 在 沃草 Watchout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6:18:59

沃草承辦「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工作坊」,在全臺各地辦理了 12 場工作坊,連 #藍天行動聯盟主席 武之璋也到現場參與討論,結果聯合報還批評中正紀念堂轉型的討論「偷偷摸摸」、「黑箱」,真的是這樣嗎?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日前公佈 #中正紀念堂 轉型方案,卻引來中國國民黨、親中媒體大肆批評。 #...

  • 臺灣是中國的嗎 在 台視新聞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10-01 09:26:02
    有 35 人按讚

    【#TTV最新快訊】不在籍投票設限 蘇揆:中國不民主難信投票結果
    #果編:🤔🤔🤔
    ---
    今(1)日一早,行政院長蘇貞昌至立法院做施政報告及備詢,並被問到開放不在籍投票卻被國民黨質疑有許多設限,企圖阻擋臺商?院長蘇貞昌表示,像中國這樣封閉、不民主的國家,是否能相信中國會讓臺灣人在那裡自由行使民主的權利投票嗎?它那種投票的結果又是否能相信?

    #蘇貞昌 #不在籍投票 #中國
    ---
    【訂閱 #台視新聞 掌握最新消息】

  • 臺灣是中國的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19:45:37
    有 340 人按讚

    #線上故宮很好玩
    #ARVR3D通通有
    #不用曬太陽就可以逛

    大家知道「線上故宮」嗎?前一陣子我去逛了幾次,非常好玩,有AR/VR、3D、Podcast、Google Arts & Culture等各種介面,來跟大家介紹幾個有趣的。

    首先是 #720度VR虛擬實境 ,帶你從故宮正門一路往裡走,平常曬太陽走到腳酸的超大場地和樓梯。在線上故宮,點點箭頭,就身歷其境!

    也不用擔心不知道從哪裡逛,線上故宮同樣也有設定各種主題精選路線,就像有導覽員帶著你逛各個展間。我最喜歡「皇帝的玩具箱」,可以一覽皇帝過去把玩的珍品、金銀文物!

    故宮最有名的 #翠玉白菜 、 #肉形石 、 #龍藏經 等經典收藏。在線上故宮,設計成3D展示,可以左翻右翻、各種角度觀賞,甚至比去現場看的還清楚😍

    線上限定和Google Arts & Culture合作的展覽,精挑細選19個主題,也很值得看,未來也期待會有更多的展出。

    其他還有開播到第三季Podcast,每一集講述不同文物故事,例如「張大千其實有些叛逆」、「朕知道了!揭露奏摺秘辛」、「古代的移動便利商店」,光是主題就讓人很想一探究竟。

    還有 #線上展覽,除了故宮自己策展,也邀請民眾親自參與線上策展,用不同的角度詮釋文物。像是「超想睡特展」,介紹過去各種形態的床以及與床有關的圖畫,我才了解原來床在古代不僅是臥具,更是坐具被當作椅子使用。

    Youtube頻道,不僅有文物與展覽精彩的介紹影片,還有一個相當新穎的主題叫作 #古畫動漫 ,讓書畫上的人物動了起來,就像在看動漫一樣。

    #線上故宮
    #還可以更好

    今天正好教文委員會安排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吳密察院長業務報告,我趁機和吳院長討論線上故宮怎樣可以更好。

    院長說,故宮自2000年以來便開始投入 #數位 工作,只是過去都統一放在官網裡。隨著數位內容發展越來越多,又因為疫情,便另外成立 #線上故宮 集結所有的數位資源,讓民眾更容易使用。

    #實體故宮國外遊客佔快8成
    #線上只佔2成

    統計顯示,2019年實體故宮遊客共350萬人次,國外遊客276萬人次,佔整體的78.86%。

    但線上故宮2020開辦第一年的500多萬瀏覽人次,國外瀏覽量卻僅佔兩成。

    還有,實體八成的國外遊客以中國、日本、南韓等國為大宗;線上兩成的國外旅客改變成以美國、日本、香港、新加玻等國為主。

    明顯的是 #中國 消失了,院長回應我中國民眾可能是受到網路 #防火牆 的限制而無法瀏覽。

    但我也發現,除了中國, #南韓 也不見了。

    目前故宮官網的語言設定分別有中文、英文、日文;而線上故宮只有中文與英文。或許是因為語言限制,影響國外遊客瀏覽的便利性,我建議院長可以研究看看增設線上故宮的語言。

    故宮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博物館,實體遊客減少,正是 #化危機為轉機 的機會。

    實體故宮外國遊客很喜歡,就要想辦法在線上故宮呈現,拉高線上故宮的國外遊客到訪數及比例。尤其是後疫情時代,台灣民眾有實體到訪的機會。外國遊客實體機會減少,必須要把遊客導入線上;更要努力觸及更多國家。

    #線上故宮只計算總瀏覽人次
    #改變計算項目才能對症下藥
    #改善線上瀏覽品質

    目前只有計算 #總瀏覽人次 作為成效指標,無法得知遊客平均在網頁的停留時間、不重複瀏覽量、跳出率、瀏覽頁數等資訊。

    舉例來說,瀏覽者在網頁停留的時間越高,也就代表內容品質會讓瀏覽者想看完。跳出率越低,也就代表瀏覽者有再次點擊網站內的其他內容。

    所以我也建議院長,要增加線上故宮的成效指標,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精進使者的線上體驗。

    #線上帶動線下
    #更好線上故宮可以吸引更多實體遊客

    我認為線上故宮除了因應疫情,還要隨著數位科技發展做整體設計。更好的線上體驗,會促進瀏覽者「想要去現場看一看」的動能;就像我們看到超美的景點照片,也會想著有機會要去看看實體。

    線上故宮絕對是一個值得再更多投入的方向,期許故宮進一步行銷到國際各國,帶動臺灣觀光。

    #來逛線上故宮
    https://theme.npm.edu.tw/npmonline/

    邀請大家有空逛一逛、看一看。留言分享發現了什麼有趣好玩的內容,或是告訴我還有什麼可以精進的方向。

    也請大家一起分享給你的朋友、家人,讓更多人都能參觀這麼棒的線上故宮!

  • 臺灣是中國的嗎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8 00:26:54
    有 898 人按讚

    【還在大家說國語嗎?你講什麼語言誰決定?】

    今天原本是台灣語言史上重要的日子,這是史上第一天立法院引進通譯,讓「所有國語」均能在國會殿堂上溝通無礙。然而,立委3Qi.tw 陳柏惟 特別以其母語台灣台語質詢國防部長邱國正,但部長竟拒絕使用通譯,並且自行提出一番「國會應該講國語才好溝通」的論點,但這其實已與《#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以及國會設置通譯的精神背道而馳。

    ■國語已經不等於華語,自然語言一律平等
    還在國語=華語嗎? 這除了是語言歧視與延續殖民暴力外,更已經違法了!根據2019年的《國家語言發展法》第三條:「本法所稱國家語言,指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第四條則規定:「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也就是說呢,華語、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各原住民族語*,均平等被列為「國語」。未來當然個語種通行程度不一,但各語言均需被尊重、傳承、教育,就如同瑞士將僅佔0.5%的羅曼什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一樣。

    ■若無外力干涉,原本台灣約3/4人講台灣台語
    在1992年,台灣的人口比率為:閩南系台灣人73.3%,客家系台灣人12%,中國移民13%,台灣原住民1.7%(黃宣範,1993)。而在1940年,台灣的人口比率為:閩南系台灣人76.0%,客家系台灣人14.1%,中(華民)國人0.8%,原住民4.3%,日本移民5.3%。若照各族群比率,原本台灣優勢的語言為台灣台語(亦即閩南語,但已和福建閩南語有字彙腔調的不同)。若再以瑞士為例,瑞士64%人口母語是德語,20%法語,6.5%義大利語,雖各語種受平等保障,但德語也在瑞士媒體、文化等領域佔最大優勢,照自然市場法則,要不是外力干涉,這也是原本台灣台語會有的地位。

    ■日本與中國人強行讓台灣接受外來語言,但中國人手段更殘暴全面
    1945中(華民)國軍事佔領台灣,於1946年4月2日設立「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直接把官方語言從日語改成華語,並推行「說國語活動」,但初期並未嚴格排除台灣各語言使用,但佔領台灣短短5、6年後,1950年代後從教育界開始嚴格禁止「方言」,強性規定使用華語,並查禁原住民文字印刷,爾後講台灣語言者,會在學校、職場受到罰款、懲戒、羞辱、迫害歧視。日本時期也推動日文,但允許雙語教育,也就是學校可以用官方資源教授漢文。直到日本佔領台灣42年後,開始強力推行日語教育,設立「國語講習所」取消漢文課,但對語言的控制,仍未如中國殖民政府徹底。

    ■台灣語言不死,但正在凋零
    儘管日本、中國兩殖民政權前後推行「國語政策」,但台灣母語經過百年迫害,仍保留下來,當然人口越少的原住民語、客語受創越嚴重,台語雖然不死,但卻也逐漸消逝。根據洪惟仁教授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執行的《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2010)的調查結果,都會區家庭中華語對本土語言已經有明顯優勢,例如明顯在台灣台語區的高雄,在家講台語的比率遠低於母語背景比率,更有些區已經是以華語為主。然而,反過來說,即便在70年華語殖民之後,雲、嘉、南、高鄉村區域,仍有許多行政區過半人口在家完全不講華語。

    家庭是母語的最後防線,洪惟仁教授就曾寫道:「家庭是語言最後的堡壘,華語是外來語言,居然能夠向下擴張到家庭語言的地盤,不論華語使用率多少,都意味著族語在家庭領域中『失守』了」

    有一種最常見論點是說,語言是工具,只要能溝通就好,根本不用保留少數語言。然而,這一來是將外來政權殘酷消滅優勢語言的錯誤正當化,二來破壞了多元文化保存的可能性。更大的謬誤,則是將多語言國家中的溝通,扁平化成「強迫大家只學一種語言,遺忘母語」,而不是建立「不同語言使用者之間也能溝通」的制度(包含大家學會第二、第三語言;即時通譯輔助等制度)。

    在「國語平等」後,不代表台灣台語就能取得壓迫其他語言的地位,反而是以各語言為母語者,都能在台灣國內各場合等到尊重。在發展神經學的實證證據中,不少證據指出,雙語(或多語)成年人大腦皮層區域、皮層下灰質和連接之白質束結構比單語者更完整。更早學習多語,對刺激大腦發育,讓兒童養成對多元文化認識與尊重都更有利,這也是瑞士、加拿大等多族群國家朝向的方向。

    *註:台語過去稱閩南語,但已和福建閩南語有字彙腔調的不同;同樣的,華語雖以北京話爲基礎,但腔調和字彙亦和實際北京人說話有很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