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一等飛行士-楊清溪之墓】210823
(為了放老照片 我只好把不同角度的刪一些掉)
楊清溪,1908年5月3日生於鳳山廳楠梓坑支廳後勁區右沖庄(今楠梓右昌),為右昌望族楊氏來臺第八代,排行老三,聞名於臺灣航空史。
其自學生時代即熱愛運動,並有志於飛行。於臺南長老教中學校(今長榮中學)畢業後負...
【故一等飛行士-楊清溪之墓】210823
(為了放老照片 我只好把不同角度的刪一些掉)
楊清溪,1908年5月3日生於鳳山廳楠梓坑支廳後勁區右沖庄(今楠梓右昌),為右昌望族楊氏來臺第八代,排行老三,聞名於臺灣航空史。
其自學生時代即熱愛運動,並有志於飛行。於臺南長老教中學校(今長榮中學)畢業後負笈日本,曾就讀岡山金川中學及東京名教中學,後升入明治大學專門部商科,1930年考入東京立川飛行學校學習飛行,並在1933年獲得二等飛行士資格,是臺灣航空史上第五位飛行員,並同時握有薩爾牟遜A型、盎里奧型、亞武羅504K型等三種機型的駕駛執照,成績非常優異。
1933年5月4日返臺掃墓時,他要求兩位兄長(楊亦安、楊仲鯨)資助其購買飛機,以達其立志開闢遠東最短航線的壯志;後來在兄長們及臺中清水楊肇嘉的募款資助下,於1934年返日後以二千圓向日本陸軍購得編號為J-BEQF的Salmason2A2型退役偵察機,並在整修後將其命名為「高雄號」;當時日本全國的民間飛機僅有6架,而楊清溪更是全臺灣第一位擁有私人飛機者!
1934年8月,臺北市組隊參加在東京舉辦的「都市對抗野球賽」,他駕駛著高雄號從洲崎機場飛臨明治神宮外苑棒球場做低空飛行並散發傳單,為來自家鄉臺灣的臺北隊加油打氣。原先其計畫從東京起飛,經朝鮮、青島、上海、南京、福州後,穿越臺灣海峽抵達臺灣,但因當時中國正值「中日局部戰爭」,礙於日本殖民地居民的敏感身分,使其未能通過向中國借道飛行的申請,因此更改飛航計畫為環島一周的鄉土訪問飛行,高雄號機體亦先進行拆解,並從日本運抵臺灣後再重新組裝;1934年9月27日楊清溪返臺,解體的高雄號機體由恆春丸運抵基隆,後運到臺北練兵場機庫組合。
10月17日,雖然當天天候不盡理想,但在大家熱切的盼望中,楊清溪仍然發動引擎,從臺北練兵場升空啟航,展開首度環島飛行。沿途他在臺南長老教中學及高雄故鄉低飛俯瞰,接受熱烈歡呼,並在母校及母親的墓上投下花束;在飛行兩個小時後,因天候不佳而於上午11:30迫降在屏東飛行第八聯隊機場,並在下午1:30時起飛改沿西海岸返航,中途又因引擎及天候因素,臨時降落於通霄海灘,迨10月19日上午才再度啟航返回臺北練兵場。10月28日,應贊助者楊肇嘉的邀約,至中部進行訪問飛行。因首次環島飛行未能依照原計畫繞行東部,遂定於11月3日「明治節」再度進行環島飛行之旅。
很快來到11月3日當天,為了感謝贊助他飛行事業的樂捐者,出發之前他特別安排了「同機飛行」。不過當天密雲低垂,其實不適於飛行,但楊清溪不願放棄一波三折的願望,仍於上午6:55分發動起飛。首位搭載的是臺中富商鄧錫明,飛臨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操場,於慶祝明治節的「體育日」運動會會場上空繞行兩周致意。著陸之後,第二趟搭載的是大稻埕北街中和商行的老闆王德福,在臺北上空迴繞二圈之後,於上午8:19欲返航著陸時,因認為可能撞上新店溪堤防,而遽作旋升向右急駛,卻碰巧遇上強風亂流,霎那間機體忽然急速下落,從50公尺的高度墜機在東園町54號番地的菜園中,楊清溪不幸當場殞命,成為臺灣首位空難者,環島飛行的計畫壯志未酬,身故時年僅27歲。而同機的王德福則在送醫途中不治身亡。
當時臺灣各報及大阪朝日新聞社臺北信局等皆爭相號外報導此一噩耗,主管日本民航事業的遞信大臣獲悉後亦下令,將楊清溪追贈為「一等飛行士」。同年12月,楊肇嘉發起在其墜機處建立紀念碑,並於翌年忌日舉行揭幕儀式;其家人亦將其墓作成「高雄號」的造型以為紀念。今右昌楊家古厝正廳仍存有「高雄號」機翼的部分殘骸,並在一旁寫著「故第八代楊公一等飛行士楊清溪愛機『高雄號』機翼」。
#高雄 #高雄市 #kaohsiung #kaohsiungcity #燕巢 #臥牛 #高雄景點 #古蹟 #史跡 #historicalsite #建築 #architecture #三信墓園 #公墓 #墓 #墓園 #tomb #cemetery #graveyard #grave #楊清溪 #飛行士 #pilot #飛行機 #飛機 #airplain #plain #攝影 #撮影 #photography
參考資料: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戴寶村教授〈臺灣人物誌〉、臺北市文獻委員莊永明老師部落格、鹿水文史工作室陳仕賢老師部落格、維基百科
臺北市二二八紀念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網友劉妍伶分享她和同學於1989年8月15日在臺北新公園拍攝的合照,可以看見當時流行的女生髮型,妳也曾留過嗎?
臺北新公園位於昔日第三代臺北車站正對面的館前路底;這一帶在清治時期,除了1888年落成的臺北大天后宮(位於今國立臺灣博物館所在地南側水池處)之外,其餘地帶皆為一片荒蕪,並未有太多開發。
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開始著手計畫闢建稍具規模的都市公園,於是起建於1899年,1908年初步落成的台北新公園,成為台灣第一個承襲歐洲風格的近代都市公園(由於當時已移作他用的天后宮尚未拆除,所以公園範圍僅有現今公園範圍的南半部);之所以會命名為「新公園」,則是因為其興建時間,略晚於台北第一座大型公園「圓山公園」(1897年落成)之故。
新公園佔地71,520平方公尺,北臨襄陽路、南臨凱達格蘭大道、西臨懷寧街、東臨公園路,公園內花木扶疏,有涼亭、噴水池、荷花池、小拱橋等造景,還有露天音樂廣場。
1996年2月28日,園內樹立二二八和平紀念碑,新公園遂更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並在園內原「臺北放送局」處設立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於199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50週年)正式開館。
照片中古色古香的亭閣位在荷花池中央,是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翠亨閣」,池裡另外還有四座涼亭分別為紀念鄭成功的「大木亭」、紀念劉銘傳的「大潛亭」、紀念丘逢甲的「滄海亭」,以及紀念連橫的「劍花亭」。
1960年代初,臺北市政府在園內原棒球場建造古典式亭閣五座,歷時兩年,於1963年竣工。
為了紀念國父及四位開臺先賢,臺北市政府特邀請國學名家于右任、梁寒操、阮毅成、李漁叔、林熊祥、螘碩、劉太希等,為五座亭閣命名題聯,並邀名書法家書寫、交工鐫刻,於1964年元旦張掛。
五座亭閣的正中一閣,為誌國父孫中山先生開國隆勳,命名翠亨閣,其餘四亭分別紀念開台先賢鄭成功、劉銘傳、丘逢甲、連橫等,各就其名諱居裡命名為:大木亭、大潛亭、滄海亭、劍花亭。
詩人梁寒操撰翠亨閣聯云:「於兩間留正氣;為萬世開太平」。李漁叔撰大木亭聯曰:「騎鯨海上憶英風,重看一旅中興,更無缺憾留天地;焚服世間傳偉業,願種十圍大木,長有奇材作棟樑」。于右任撰滄海亭聯云:「耿耿孤忠,為民族復興鬥士;崢崢大筆,亦詩壇崛起人豪」。劉太希撰大潛亭聯說:「水深魚樂民鹹阜;雲起龍驤劍有花」。林熊祥撰劍花亭聯云:「祖國勳昭,正氣長存椽筆史;士林風振,別才爭仰劍花詩」。
歷史人物的功過常隨時間有不同的評價,因此吾人更應以寬容的態度來看待歷史、包容不同的聲音。
臺北市二二八紀念碑 在 馬英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二二八事件74週年。4天前,我參加臺北市二二八協會舉辦的追思座談會,再次與受難者家屬們共聚一堂。今天下午,我出席臺北市政府主辦的二二八事件74週年紀念活動,追悼受難者,期盼臺灣社會相互包容體諒,早日撫平歷史傷口。
我擔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法務部長與臺北市長期間,陸續參與「行政院二二八小組」、推動《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的立法與成立「二二八基金會」等相關工作。在傾聽受難者與家屬心聲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失去至親至愛家人的那種傷痛、煎熬與悲憤,不是政府認錯、道歉、賠償、恢復名譽、建紀念碑(紀念館)、設基金會這些行動所能完全化解,我們的努力,只有不夠,絕不嫌多。
從事二二八平反工作近30年,結識了許多受難者家屬,雖然我已卸任總統職位,但仍與他們保持互動。令我最感動的是,這麼多年來,看到許多家屬逐漸療傷止痛,以諒解與寬容,撫平二二八所留下的傷口。我也很榮幸與不少人成為知心朋友,會永遠珍惜與他們的珍貴情誼。
「面對歷史,就事論事,是非分明;面對家屬,將心比心,療傷止痛」,這是我對於二二八的一貫理念。我們一定要記取歷史教訓,確保過去的悲劇不再發生,並持續努力,讓面對二二八時,臺灣社會與人民能夠以慈悲的態度、謙卑的度量,相互包容、相互體諒,讓臺灣能放下對立,團結向前。
臺北市二二八紀念碑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回顧前年今天,我在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拍攝的影片。
2018年8月23日是「八二三砲戰」60週年紀念日,當天我特地拜訪位於臺北市中山北路與北安路口的「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原北安公園),那是我第一次到這兒。
《關於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
2016年8月23日,在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臺北市議會及劍潭里辦公室極力的促成之下,位於臺北市中山北路與北安路交會處北側的北安公園正式更名為臺北市首座「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園內的「八二三臺海戰役勝利紀念碑」則是在同年9月3日軍人節揭碑。
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裡特地安置國防部提供的兩組戰時火砲,結合當地忠烈祠、海軍總部,串連前總統蔣經國故居「七海文化園區」,成為臺北市重要的國防教育、觀光及文化重點。
1958年八二三砲戰勝利,奠定了兩岸和平的基礎,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推動臺北市設置八二三臺海戰役勝利紀念碑多年,透過市議會議員連署支持,北市府公園處多次與相關里辦公室溝通,最終選擇在中山區北安公園,並獲劍潭里畢無量里長全力支持,經劍潭里辦公室依「臺北市公園更名作業要點」連署,提報區務會議,並經公告,完成嚴謹的更名程序。
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就任市長後首次與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會面,即責成公園處於2016年8月23日前完成這項重要任務,在市議會、劍潭里辦公室及市府同仁的努力下如期完成,讓八二三戰役戰友完成多年的心願,也是市府對於先烈及現今戰友在臺海和平的感謝。
戰役後許多軍人回歸社會,仍為社會發展持續的努力,因此北市府選擇在2016年9月3日軍人節當天,為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裡的「八二三臺海戰役勝利紀念碑」揭碑,向曾參與這項光榮戰役的軍人們致敬。
為了充實公園內景觀,北市府兵役局與國防部協調,提供歷經八二三砲戰時間的兩組火砲,由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規劃成符合歷史及當地景觀之紀念公園。
這兩組火砲,一組是M59型155公厘加農砲,為國軍於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壓制中共砲兵主力,另一組是40MM/L60雙管砲,在臺海防衛戰裡殺出重圍登上金門灘頭,成功執行運補任務。上述火砲在檢整之後,於此公園長期陳列展示,供國人緬懷我軍將士參與八二三砲戰之英勇事蹟。
北安公園更名為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自選址即符合當地意象,在劍潭里畢無量里長的努力下,依臺北市公園更名程序完成更名,極具歷史文化意義;八二三紀念公園自選址完成、辦理更名程序及至工程完工,不到半年的時間,讓八二三戰役戰友及其家屬完成多年的心願;紀念碑及火砲設置完成後,結合當地國防機關、忠烈祠等,成為當地亮點,讓民眾能了解八二三臺海戰役之歷史由來。
在八二三戰役中,共軍突襲金門列島,二小時落彈四萬餘發,我軍及時果斷反擊,開戰44天共軍發射了47萬餘發砲彈,戰時臺灣許多年輕人臨時被徵召,不分黨派及族群,軍民合力浴血奮戰,以英勇堅毅意志,終於抵制共軍侵略,贏得了光榮的勝利。
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緊臨忠烈祠、海軍總部、空軍司令部、國防部,結合前總統蔣經國故居「七海文化園區」、國家軍事博物館,除了對在地文化觀光有助益外,並可加強全民之國防教育。
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的設立,不僅代表臺北市感念軍人「保鄉衛土」的奉獻精神,更清楚記載了這段屬於臺灣人不分族群保家衛民的歷史,讓民眾在巡禮之際,得以緬懷先人的英勇事蹟,永銘這段重要的歷史記憶。
《關於八二三砲戰》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15日,解放軍渡海發動廈門戰役,先佯攻鼓浪嶼,成功吸引國軍注意力,造成國軍判斷失誤。之後,解放軍分數路成功登陸廈門,擊敗守島國軍。10月17日,國軍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棄守廈門。解放軍第十兵團佔領廈門後,繼而佔領金門以北之石井、蓮河、大小嶝、澳頭等地。解放軍葉飛將屬下第三十二軍船隻分發給第二十八軍,決定集中船隻進攻大金門,但鑒於船隻數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後。10月24日晚間,解放軍決定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登島解放軍在島上戰鬥三晝夜(至10月27日),全軍覆沒,史稱古寧頭戰役。
1949年10月27日,古寧頭戰役獲勝消息傳到台北,蔣介石流淚道:「這一仗我們全勝了…台灣安全了。」蔣對此戰給予高度評價:「古寧頭大捷,不僅保住了金門,更保住了台灣。」
於是,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能攻下金門,中華民國成功拿下台灣海峽的主控權,把主力集中至台灣。翌年(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了避免中共藉機攻台,把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令解放軍渡海攻台的難度倍增,於是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隔著台灣海峽對峙,雙方在軍事上雖未發生激烈衝突,但仍保持緊張的敵對狀態。
1958年7月中旬,伊拉克推翻其王室,建立伊拉克共和國,並退出巴格達條約,美、英立即派兵進駐黎巴嫩與約旦,中東形勢緊張。中華人民共和國以「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為由,加強沿海兵力,形成態勢將要攻打台灣。7月15日,中華民國宣布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戰備狀態。7月31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和其國防部長飛抵北京,與毛澤東及周恩來等人密商。
地理上,金門、廈門隔海相望,金門島上國軍大砲能封鎖廈門港入口,因此廈門附近航運受威脅。
1958年8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透過福建前線各電臺廣播宣傳「攻取金門馬祖、武力解放臺灣」企圖先用心理戰術瓦解金門守軍士氣。8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軍開始大量向福建集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迅速南移,它的轟炸機進駐路橋機場,戰鬥機則分別進駐沿海各地的機場內。」8月6日,中華民國國防部宣布:「台灣海峽局勢緊張,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備戰狀態」。
1958年8月18日至20日,蔣介石巡視金、馬前線。8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集中在三都港內,隨時準備出動。」蔣中正乘艦抵金門巡視防務,親作重要指示並勉勵前線官兵。8月23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父親曾往金馬二地視察,今已返台北,一切平安,請釋念,敬請福安。兒」。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突然對金門進攻,砲擊一日數萬發。
八二三砲戰,又稱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香港和中國大陸則稱之為金門砲戰,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金門及其週邊的一場戰役,由於當時國共雙方以隔海砲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砲戰。
砲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中華民國國軍隨後開始反擊;砲戰初期,解放軍打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重點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一開始,國軍猝不及防,而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並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八吋榴砲反擊及癱瘓廈門車站內的補運單位。
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空軍也多次戰鬥,到了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停」(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單打雙不打),逐漸減少攻勢,至此,中華民國國軍成功守衛了金門。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單打雙不打狀態,直到1979年和美國建交為止。
八二三砲戰是國共內戰一部分,也是國共雙方陸海空軍迄今最後一次大較量,此後雙方軍事衝突局限於海上,並逐漸停止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