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致茂年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致茂年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致茂年薪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00922 黃偉民易經講堂 看來,美國和台灣,快恢復邦交了。 斷交40年以來,美國最高級別的官員,國務院次卿,走進蔡英文的總統府。同樣時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約見台灣駐紐約代表,共晉午餐,對記者,話題是協助台灣重回聯合國。 跟著,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在Twitter帳戶上,加上了「台灣駐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陳茂波派錢,中美貿易戰,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政府去年財政盈餘有1380億元,今時今日的香港,沒有人再會相信,錢留在政府,會更有效地使用,造福香港。所以,便將收多了的盈餘,退回給市民。 政府,便建議退稅,退差餉等措施。但有一種人,沒有物業,沒有工作,或者薪金不高,未達交稅...
-
致茂年薪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3-27 20:14:37Wong Wai Man
陳茂波派錢,中美貿易戰,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政府去年財政盈餘有1380億元,今時今日的香港,沒有人再會相信,錢留在政府,會更有效地使用,造福香港。所以,便將收多了的盈餘,退回給市民。
政府,便建議退稅,退差餉等措施。但有一種人,沒有物業,沒有工作,或者薪金不高,未達交稅標準,如何可以從這次政府派錢行動中得益呢?
陳茂波給你一年時間,申請一張乞兒認證,經政府批核,憑此認證,可以在2020年,獲領四千大元。
政府估計,大概有二百八十萬人合資格申請此乞兒認證,共花一百一十億元左右。
有媒體幫政務司司長張建忠計算,他持有七個住宅物業及兩個商業單位,連同他年薪四百多萬,今次派錢可得十二萬元;但一般家庭主婦,無物業,無工作,照顧兒女 ,但丈夫和她合併報稅,她是否合資格領取四千元?法律界人士眾說紛紜。
政府成功將全港市民聚焦在這乞兒認證換取四千元的建議上,誰合資格?誰不合資格?四千是否太少?一年時間申請,一年派發,如果真的做乞兒,以林鄭上次俾五百計,八個施主已有四千,280萬市民要用兩年時間,是否不合理?
香港人不介意你DQ他們選出的議員,不介意破壞基本法的一地兩檢,不介意香港沒有一國兩制,不介意僭建鄭若驊出任律政司長,政治追殺雨傘運動的學生......
他們介意申請一年的乞兒認證,只能獲領四千元。
將所有的政治爭拗,社會不滿,貧富懸殊,簡單放在派錢銀碼上,慢慢的,只要將四千元上調至四萬元,社會就和諧多了。
這是中港融合的一大步,本來是國際城市生活的香港人,慢慢的,和大陸人一樣,不再關心立法會說什麼,但很緊張搭地鐵有無位坐。兩個家庭為爭一個地鐵座位大打出手,旁人圍著用手機錄影,上傳FB。
街頭巷尾無窮無盡的吵罵爭執,爭上巴士就大打出手,但無人再關心東北發展,地產霸權火燒南生圍。香港便正式成為一個大陸城市了。
當香港熱烈地研究政府的乞兒認證的時候,中美的貿易戰,已開了第一槍。
用貿易作武器,用關稅、配額,來打擊對手經濟的,便是貿易戰爭。
特朗普這樣的狂人,能打敗希拉里,入主白宮,就是這一招。他在競選時,多次指責大陸用不公平的貿易手段,包括翻版、盜竊美國的知識版權。
去年,2017,美國對華的貿易逆差達3752億美元。換句話說,買進大陸貨和賣貨到大陸,相差了這個天文數字,令到美國內部製造業不景氣,直接影響失業數字上升。
中期選舉來了,特朗普開始他的連任工程,對大陸便要用重手。
他宣布大陸入口鋼材徵收25%關稅,這會刺激境內鋼鐵工業,但那些用鋼鐵的企業,像汽車業、飛機業的成本便會上漲,最後又去回消費者身上。
大陸聲稱報復,向美國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徵稅,名單長長的:大豆、棉花、汽車、飛機……
美國不會孤軍作戰,日本已宣佈追隨,歐盟也將會上陣。西方世界,要選票的政府,都知道,要選民支持就要認真對付中國大陸。
這些年在世界流竄生事的大陸人,已經激怒了整個文明世界,靠選票上台的西方政客,都知道這個大趨勢。
不過,全球貿易戰,和核戰一樣,不會有贏家,它會導致全球貨品價格上漲,然後轉嫁消費者。所以,它會和朝鮮半島的核危機一樣,表面愈危險,其實愈安全,因為目的都只是增加談判的籌碼。大家都不想打,不敢打。
#貿易戰
2018年3月27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致茂年薪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2 黃偉民易經講堂
看來,美國和台灣,快恢復邦交了。
斷交40年以來,美國最高級別的官員,國務院次卿,走進蔡英文的總統府。同樣時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約見台灣駐紐約代表,共晉午餐,對記者,話題是協助台灣重回聯合國。
跟著,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在Twitter帳戶上,加上了「台灣駐美大使」的頭銜。
蔡英文和國務次卿的晚宴上,中間又夾了台積電的張忠謀。看來,復交的關鍵因素,是台積電。
台積電和英特爾,是世界晶片的龍頭企業,是華為的主要晶片供應商和代工。
最近,美國邀請台積電到美國設廠,轉移南京的生產線,主要是停止供應華為。
沒有了台積電的華為,一劍封喉了。
美帝步步進逼,撤了駐華大使,但又不公佈繼任人選。
趕盡殺絕華為,禁了WeChat、抖音,關閉全美孔子學院,禁止與解放軍有關的大陸學生,進一步收緊大陸學生赴美的簽證,限制中共外交人員的活動範圍……,全方位要令北京難堪。
美國在等,等北京主動宣布斷交,等解放軍武力犯台,航母戰鬥群在南海等東風導彈。
他們睇死中共無力用武,不敢斷交。
北京的應對,是習近平突然打起「公私合營」的大旗。
習近平兩年前曾突然提到,民營企業家,也是我們自己人。
他不提,也不知道,原來他們之前一直不當因政策致富的是自己人。既然由他道出「自己人」三字,商人和黨,就有道義責任了。
中共中央辦公廳日前推出《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文件,指示要整會民營企業的力量,並加強管理與控制。
這是中共建政後,第二次發出這樣的指示。
1951年,發出過統一戰線工作的指示,為1954年公私合營政策作理據。
所謂「民營經濟人士」,包括:投資者、控制人、持股人、民營中介合夥人,以及在內地投資的港澳人士(不包括台商)。
要對這些人士進行統戰!
「要這些民營經濟人士,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意思是這些人,很多目前「不是明白人」,只顧自己賺錢,不理大局。
「樹立國家情懷,以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為己任……」
中共建政之後,用公私合營的政策,吞併了所有私產,再推行老毛三面紅旗的經濟政策。舉國再無私營經濟人士。
鄧小平改革開放,反共走資,其中最重要一項,就是不對商人搞統戰。
他用他的橋牌拍檔丁關根任統戰部長,就是不對商家搞統戰,任其在市場自由發展。但這個放任看來要結束了。
突然說,公私合營,要商人做明白人,在金錢至上的商界,要樹立國家情懷,以產業報國……會很嚇人的,要有一個大背境才來得自然。
如果國難當前,這些話就來得恰當,激盪人心了。
所以,他們要製造一個全球針對,阻我中華崛起的形勢,國難當前,公私合營,就是國家內循環需要,是全國商人「實業強國為己任」的時候了。
國有國難,港有港難。
香港警察,竟然和廣東公安聯手,合謀設阱,出賣十二名逃亡港人!
特區政府,完全失去管治意志,保護港人的天職可以如此不聞不問?
鄙視專業,醫護說,並非反對全民檢測,只是要三管齊下。一,先封城;二,要全市禁足;三,才作強制全民檢測。這是武漢做法,但政府只說跟武漢經驗,但只做第三部份,如何有效呢?
沒有註冊的醫護在香港工作,先例一開,將來只要港共認為有需要,便可以照辦煮碗了。
國內醫護來了,大陸教師來港普教中還會遠嗎?改變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市民價值觀,一定要由教育做起。這點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知道,共產黨也知道。
未來港共的重點工作,一定在教育政策做大手術,楊潤雄沒有包袱。他的兒女從沒有參與香港的校園,中小學在國際學校,目前在澳洲大學。他本人對教育,也沒認識,沒熱情,沒所謂,最主要,他本人也沒良心。
邱騰華還在死纏爛打,對WTO說:
Hong Kong is not China.
整個政府幾年來都在大力搞什麼中港融合,什麼沒有香港只有大灣區。警察的夢想都想退休後在惠州置業,在深圳嘆海底撈。美國三令五申,實行國安法後,香港過往的特權,有別於大陸城市的特權,便會被取消。
求仁得仁,為什麼又大叫:
Hong Kong is not China?
當年游惠禎議員在立法會同樣說了這句:
Hong Kong is not China.
被港共政府,建制喪屍,窮追猛打,封殺至今。
邱局長四百多萬年薪,只懂重覆大叫游議員這句口號時,有否問心有愧!
林鄭心血來潮說香港沒有三權分立,只有三權分工,三權都要向她本人負責。終審庭的非常任澳籍法官施覺民立即辭職,唔同你班契弟玩了。正直君子離去,骨牌效應會開始來臨。沒有了司法獨立,如何留住全球資金?如何做金融城市?
不務正業,單靠炒賣中介致富的時代完結了。
制度崩壞,價值淪喪,官員埋沒良心,警察喪盡天良。是留是走,家家戶戶都舉措艱難。
亂世,最好讀杜甫。
他的詩,都在生活,都在人間。用一個尋常百姓的眼光和高度,見證時代的不堪。
用中文思考、說話、寫作的,都懂背誦他的《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杜甫生於盛唐,理論上,是歷史上難得的盛世,唐朝中的最好時期。但社會上最底下的階層,一樣是悲慘的。
唐朝武功鼎盛,就會四處用兵。用兵,就要找壯丁。民間的壯男要逃,政府搵人去捉。杜甫活在基層,用他的路人眼界,記錄他的所見所聞。他像是今日的民間記者,用詩記錄見聞,歷史的初稿。所以,杜甫詩又稱為「詩史」。
詩一開始,杜甫擠在混亂的街頭,像九龍旺角彌敦道一帶。車在趕路,馬在嘶叫,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點出了捉壯丁入軍隊的畫面。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基層,貧窮人士,也有父母,也有妻子,人人都有的親情,香港警察讀過這首詩,對示威市民,就不會那樣瘋狂滅絕。路面送行人多,泥路灰塵揚起,大到連整座咸陽橋也看不到了。
這樣的送別,很可能是永別,以後都見不到了。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這樣的畫面我見過,在九龍城的啟德機場。八二年戴卓爾夫人訪華,就香港前途見了鄧小平。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八九年六四。那些年的移民潮,啟德的離境大堂,就是這個模樣。香港人用腳對共產黨投一票不信任票。一家入禁區,幾家人送行,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道旁過者,這是杜甫本人,他走過路邊,是過路人,看見這個景象,他問行人,做街頭訪問。過者與行人,不認識,都是過路人,交談了兩句。
對方說,點行頻,政府徵兵頻繁啊,民間不堪其苦呀!一個頻字,點出時代的慘況。
有個人插嘴,你知道嗎?有些人才十五歲就捉了去北邊河西,又些四十了,都要去西邊造軍事工程。
杜甫個人沒有說過一個字反戰,只是街訪,由路人自各表述自己知道的見聞。由你自己感受現時的政策毛病。
去時里正,住家那區的里長,與裹頭,幫他們綁頭巾,表示少年從軍了,很多回家的時候已經頭髮全白了。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邊疆戰事的慘烈,死者流血像海水一浪接一浪。武王開邊意未已,武王,這裡不敢直寫當當時的皇帝,便用漢朝比喻,其實是直接批評唐朝的政策。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君不聞,你知不知道,華山以東兩百多州的農家村落,已經無人耕田啦,因為男人都去哂打仗,田地都長滿野草荊棘。
即使有武曲一樣的壯碩女人,沒有男人在家,便拿鋤頭做農務,但始終農村男丁不足,稻禾亂長,田間阡陌不見了。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被捉去當兵,在前線,奴役程度不異農村雞犬。
長者,老人家,行人對杜甫尊稱,雖有問,關心問有人虐待你嗎?服兵役的人,點敢回應說有呢。
這類官差,人民對他們恐懼到了極點,那有投訴制度。今時今日香港,你也無法投訴警察濫權過度武力吧!役夫敢申恨?像今年冬天,關西那邊都未停過徵兵。當地地方政府,仍繼續收稅。人都像你地捉咗去打仗了,無人種田,如何收成交稅呢?
租稅從何出?千古問題,唐朝農民問,杜甫問,今日香港人也問!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這個時代,這年頭,人人都話唔好生男孩子了。生個女,還可以養在身邊吖。
你沒有看到青海,那裡戰場的屍骨,到現在都無人收。新死的怨恨,舊那些仍在哭泣。每逢雨夜寒風,魂魄的怨咒就好似撲面而來了。
這個星期,最令人振奮的新聞,是香港流亡海外的羅冠聰,竟然在《TIME》時代周刊Man of The Year百人誌中,經四百五十萬讀者投票,他排名第一。
本來是一個尋常的香港青年,公屋長大,嶺南大學畢業,但因為港共暴政,苦難,打壓,成就了一個國際級的政治人格局。
如果他2017年不是被DQ立法會議員資格,他今日仍在屆滿去留中,被冷嘲熱諷。
苦難令一個二十七歲的香港青年,有國際級的政治人物格局。
香港局勢令人悲觀,但看羅冠聰的例子,香港的苦難,可能是修行,提升這個城市的格局。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就是昨晚的一陣秋風,吹落了大樹茂密的樹葉。壞事帶來了一個新境,茂密繁枝空了,視野竟然闊了,獨上高樓後,竟然可以望盡天涯路。
活在繁華順境當中,不會對人生有什麼領悟,對世情有什麼睇法。生命的眼界豁然開朗,往往是由順轉逆,繁華下落那個階段。西風凋碧樹,落葉了,才懂珍惜,失去才對生命中曾經擁有過的眷戀和珍惜。
第二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眼界開了,便知有所追求。
為伊,是人,是物,是夢,還是理想?
消得人憔悴,這是癡。
這是一個執迷不悟的過程。這個過程,最痛苦,最長久,可能煎熬一生。過不了這關,永遠到不了第三境。
第三境界: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夢,這麼艱難,我們準備放棄了。但無意的,驀然回首,他,就在這裡。不必天涯,就在這裡,我們太執著,預設的,經驗裡的模式。以為理想一定遠在天涯,觸不到,摸不著。原來,他一直就在身邊。
三個境界,一環扣一環,每個境界,都必須自我完成,體會。獨上高樓,只能獨上,做事業,本來就寂寞,沒人能幫你,沒人明白你。不是一番寒澈骨,無法感悟複雜多變,悲欣交集的人生。
香港不會倒下,我們有約,在煲底相認!
https://youtu.be/-lwx5Icbj9I
致茂年薪 在 陳鴻源‧愛的行動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回顧過去兩年半,民進黨政府宣稱要改革卻又走了回頭路的例子,其實已不勝枚舉。例如躁進的「一例一休」政策,甫立法又修法,以髮夾彎退了回去;例如支持同婚卻半途而廢,以致民間團體另闢公投戰場;例如當初不顧輿論反對執意要蓋深澳電廠,後來卻發生「觀塘換深澳」的大拍賣。以上事例,都證明民進黨「不走回頭路」的宣示,已無法自圓其說。
以當前社會氣氛,「給民進黨一點教訓」的聲勢壯大,顯見許多民眾已受不了民進黨政府治理之威權霸凌。不僅如此,人們親眼見證台灣民主之倒退,厭惡政府之濫權,才集結於「討厭民進黨」的旗幟之下。民進黨政府若回顧兩年多來自己施政的種種,得到幾乎是一片「倒行逆施」的評語,她會不會有一絲「我們做對了嗎」的猶豫?這裡且舉出十個例子,請教民進黨政府:如果有機會回頭,還會像當初一樣蠻幹嗎?
例一,拔管事件。只因討厭「老藍男」,民進黨政府弄出史無前例的「台大無校長」事件,如此干預大學自治,「歷史會記住」。如果能回頭,民進黨政府仍堅持讓潘文忠、吳茂昆、葉俊榮三教長扮演馬前卒嗎?
例二,故宮閉館事件。陳其南院長雖已改口稱不閉館,卻已掩不住「文化人當政治犬馬」之劣行。民進黨政府覬覦故宮國寶的傳言滿天,任用滿身政治味的假文化人管理國寶,居心何在?
例三,不負責的能源政策。不缺電已是空話,「乾淨的電」接續不上,反因燃煤加重空汙。「觀塘換深澳」,說明能源政策已進退失據,也證明民進黨政府「選舉至上」。
例四,破壞法治與法制。黨產會、中選會、促轉會、金管會等皆知法玩法,或於行政訴訟屢屢敗訴,或公然蔑視法院命令,得到「法律人目無法紀」之評語。民進黨政府夸夸其言司法改革,卻造就「大法官不釋憲」現象,法界同哀「憲法崩於前」。
例五,黨政不分。從國會立法到促轉會的東廠事件等,民進黨政府「公器黨用」的手段已無下限,政府獨立機關皆變成執政黨的「附隨組織」。這是民主進步的指標嗎?
例六,不顧企業生存。一例一休的愚頑修法,造成新電商、舊產業和基層勞工三輸,兩岸政策的僵固更讓許多觀光服務業難以為繼。
例七,打壓言論自由。民進黨政府稱言論自由是「台灣人拚命爭來的」,如今卻淪落到國安局監控臉書,NCC為選舉而約談電視台主管,法務部修通保法加強監聽。
例八,撒錢救經濟。高雄人「北漂」,島內青年「西漂」;政府卻任意撒錢推前瞻及補貼新南向,這是台灣經濟為廿年來「最佳」的真相。
例九,用人唯私。為討好獨派而提名意識形態偏頗者如陳師孟,為了討好派系又大量進用賴清德、陳菊人馬,把國家當成自家。
例十,酬庸年薪二百五十萬的「最貴實習生」吳音寧,結果造就了今日的韓國瑜。
類似的例子俯拾可得,這是「討厭民進黨」變成「台灣最大黨」的主要推手。以上述十例請教民進黨政府,答案若仍是「絕不回頭」;那麼,選民還要手下留情嗎?
好文章
https://tw.news.yahoo.com/%E5%8D%81%E5%95%8F%E8%94%A1%E7%B8…
致茂年薪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黃偉民易經講堂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下午5:00pm
現場直播:
陳茂波派錢,中美貿易戰,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政府去年財政盈餘有1380億元,今時今日的香港,沒有人再會相信,錢留在政府,會更有效地使用,造福香港。所以,便將收多了的盈餘,退回給市民。
政府,便建議退稅,退差餉等措施。但有一種人,沒有物業,沒有工作,或者薪金不高,未達交稅標準,如何可以從這次政府派錢行動中得益呢?
陳茂波給你一年時間,申請一張乞兒認證,經政府批核,憑此認證,可以在2020年,獲領四千大元。
政府估計,大概有二百八十萬人合資格申請此乞兒認證,共花一百一十億元左右。
有媒體幫政務司司長張建忠計算,他持有七個住宅物業及兩個商業單位,連同他年薪四百多萬,今次派錢可得十二萬元;但一般家庭主婦,無物業,無工作,照顧兒女 ,但丈夫和她合併報稅,她是否合資格領取四千元?法律界人士眾說紛紜。
政府成功將全港市民聚焦在這乞兒認證換取四千元的建議上,誰合資格?誰不合資格?四千是否太少?一年時間申請,一年派發,如果真的做乞兒,以林鄭上次俾五百計,八個施主已有四千,280萬市民要用兩年時間,是否不合理?
香港人不介意你DQ他們選出的議員,不介意破壞基本法的一地兩檢,不介意香港沒有一國兩制,不介意僭建鄭若驊出任律政司長,政治追殺雨傘運動的學生......
他們介意申請一年的乞兒認證,只能獲領四千元。
將所有的政治爭拗,社會不滿,貧富懸殊,簡單放在派錢銀碼上,慢慢的,只要將四千元上調至四萬元,社會就和諧多了。
這是中港融合的一大步,本來是國際城市生活的香港人,慢慢的,和大陸人一樣,不再關心立法會說什麼,但很緊張搭地鐵有無位坐。兩個家庭為爭一個地鐵座位大打出手,旁人圍著用手機錄影,上傳FB。
街頭巷尾無窮無盡的吵罵爭執,爭上巴士就大打出手,但無人再關心東北發展,地產霸權火燒南生圍。香港便正式成為一個大陸城市了。
當香港熱烈地研究政府的乞兒認證的時候,中美的貿易戰,已開了第一槍。
用貿易作武器,用關稅、配額,來打擊對手經濟的,便是貿易戰爭。
特朗普這樣的狂人,能打敗希拉里,入主白宮,就是這一招。他在競選時,多次指責大陸用不公平的貿易手段,包括翻版、盜竊美國的知識版權。
去年,2017,美國對華的貿易逆差達3752億美元。換句話說,買進大陸貨和賣貨到大陸,相差了這個天文數字,令到美國內部製造業不景氣,直接影響失業數字上升。
中期選舉來了,特朗普開始他的連任工程,對大陸便要用重手。
他宣布大陸入口鋼材徵收25%關稅,這會刺激境內鋼鐵工業,但那些用鋼鐵的企業,像汽車業、飛機業的成本便會上漲,最後又去回消費者身上。
大陸聲稱報復,向美國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徵稅,名單長長的:大豆、棉花、汽車、飛機……
美國不會孤軍作戰,日本已宣佈追隨,歐盟也將會上陣。西方世界,要選票的政府,都知道,要選民支持就要認真對付中國大陸。
這些年在世界流竄生事的大陸人,已經激怒了整個文明世界,靠選票上台的西方政客,都知道這個大趨勢。
不過,全球貿易戰,和核戰一樣,不會有贏家,它會導致全球貨品價格上漲,然後轉嫁消費者。所以,它會和朝鮮半島的核危機一樣,表面愈危險,其實愈安全,因為目的都只是增加談判的籌碼。大家都不想打,不敢打。
今日下午5:00pm, 在這裡,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