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自製孵蛋箱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自製孵蛋箱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kfei (阿飛)看板Reptile標題[心得] 分享 DIY 自製孵蛋箱時間Tue May 1...
春雷乍響, 每年驚蟄過後就是撿蛋的季節.
但今年受到氣候不正常的影響, 晚了一點, 四月底才撿第一顆蛋.
也不知道是哪隻傻龜, 隨隨便便就像拉屎一樣把蛋下在地上...
第一顆蛋看起來有受精跡象, 但發育不成, 感覺應該是抱蛋太久, 或是去年的餘孽?
過了兩週 5/14 早上起來一看陽台又多了一顆, 旁邊居然還有沱大便!
是懶得挖土想用大便敷衍了事嗎?
算一算時間應該剛"大"在這裡不久, 胚胎極性還沒固定, 現在撿還來得及.
於是先一樣撿起來放到植栽土裡隨便放著灑點水, 隔天起床再一看,
半個白環已經形成, 確定是正在發育的受精蛋. 趕緊躡手躡腳移入自製孵化箱.
分享一下這次的作法:
http://i232.photobucket.com/albums/ee193/kflin/1.jpg
![](http://i232.photobucket.com/albums/ee193/kflin/1.jpg)
以上總共花費 50+50+39+0+150 = 289 可說是窮人的 diy incubator.
http://i232.photobucket.com/albums/ee193/kflin/2.jpg
![](http://i232.photobucket.com/albums/ee193/kflin/2.jpg)
用電烙鐵在塑膠整理盒上蓋, 四周, 及底部穿出適量的氣孔.
以往都只有在蓋子上開孔, 今年改成側面跟底部都開,
原因是我覺得這樣對水份調節比較容易, 和空氣流通可能會比較好.
(2)
因為下方也開孔的關係必需先用一層紗布墊底, 紗布的密度小過蛭石, 不會土石流就好.
(3)
底層孵化介質用蛭石, 原因是保水.
上層用真珠石, 原因是通氣.
(4)
加水到底部開始滴水, 稍微瀝乾一切就緒.
http://i232.photobucket.com/albums/ee193/kflin/3.jpg
![](http://i232.photobucket.com/albums/ee193/kflin/3.jpg)
之後視個人需要再放個溫濕度計就大功告成了!
--
希望兩三個月後可以再來發破蛋文啦!
網誌圖文版: http://blog.kfei.net/p/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