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自花授粉性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花授粉性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花授粉性狀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詰雅花卉農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年詰雅自育的長壽花實生苗 開始開獎了~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間點! 因為每一株實生苗都是經過人工授粉、果莢結實成熟後所收集到的種子所育成的 所以這是 “ 有性生殖 ” 也就是DNA重新組合過了~ (植物無性生殖~如:扦插、葉孵、高壓、嫁接...等) 葉型、葉色、花型、花色都會有所不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先備知識: 1.染色體與細胞分裂。 影片重點: 1.性狀:個體表現出來的某個遺傳特性,如豌豆種子顏色、豌豆花色。 2.表徵:性狀的類型。比如豌豆種子顏色這種性狀有黃色、綠色兩種表徵。 3.孟德爾是遺傳學之父,但他於1866年提出豌豆雜交實驗的結果要至1900年其他三位生物學家重複相關實驗後才受到重...
-
自花授粉性狀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3-09-13 21:53:08先備知識:
1.染色體與細胞分裂。
影片重點:
1.性狀:個體表現出來的某個遺傳特性,如豌豆種子顏色、豌豆花色。
2.表徵:性狀的類型。比如豌豆種子顏色這種性狀有黃色、綠色兩種表徵。
3.孟德爾是遺傳學之父,但他於1866年提出豌豆雜交實驗的結果要至1900年其他三位生物學家重複相關實驗後才受到重視。
4.孟德爾挑選豌豆當作實驗對象的原因有a.豌豆為自體授粉,較好產生純品系 b.生長期短 c.產生子代的數量多 d.性狀的對比表徵明顯。
更多教學影片在均一教育平台 http://www.junyiacademy.org/
自花授粉性狀 在 詰雅花卉農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詰雅自育的長壽花實生苗
開始開獎了~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間點!
因為每一株實生苗都是經過人工授粉、果莢結實成熟後所收集到的種子所育成的
所以這是 “ 有性生殖 ” 也就是DNA重新組合過了~
(植物無性生殖~如:扦插、葉孵、高壓、嫁接...等)
葉型、葉色、花型、花色都會有所不同!!
可能眼尖的花友會發現
照片裡好像有單瓣品種(單瓣品種只有4片花瓣)也有重瓣品種(依照不同品種有12~100片不等花瓣數)
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育種的過程DNA重新排列組合過了
才會造成每個實生苗之間的個體差異
所以育種的過程就是有這樣的驚喜
然後再經過選拔花色、放樣栽培、觀察生長性狀、生產難易度、抗病、耐熱及市場接受度等各種評估後~
就會誕生出選拔種~
這個真的是萬中選一啊!!
培育一個新品種需要花至少2~3年的時間!!
但是為了要育出適合台灣氣候生產的耐熱品種~這一切都是值得等待的!!
今年!詰雅究竟會推出什麼新品種長壽花呢?
就讓大家拭目以待囉!
** 育種者所收集到的種子都是經過人工授粉的!所以不輕易對外販售!連同實生苗一樣都異常珍貴!!原則上育種者都會待到量化生產後才會讓品種流通到消費市場
** 目前育種的方向有兩個!
第一 : 希望育出耐熱、抗病性佳、花穗量多且大朵花型的品種(當然好不好生產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點)
第二 : 希望育出優良的鮮花品種(其實國外長壽花是可以當作鮮花擺設~且櫥窗壽命比一般常見鮮花持久)
自花授粉性狀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讀者敲碗:超級陽春的作物育種概念☆
【植物是怎麼繁殖的?】
人類的精子遇見卵子會生出小寶寶,植物的花粉掉到柱頭,再進入子房,遇見胚珠,就變成種子啦~種子種子!
【自交作物】
自己的花粉掉到自己的柱頭上,自攻自受~叫做自交作物。也就是同一植株授粉的作物,雜交率小於5%,例如:水稻、小麥、大豆、番茄等。
【自交作物中的常異交作物】
自交作物中某些雜交率比較高,介於5-10%的作物,我們叫它「常異交作物」,但仍以自花授粉的比例居多,例如:高粱、棉花、蠶豆等。
【異交作物】
自己的花粉掉到別人的柱頭上,你的精子給我用、我的精子給你用~大家互攻互受~哇~超級解放der~
不同植株之間授粉的植物,就叫異交作物,雜交率通常大於50%,例如:玉米、甘藷、向日葵、甘藍、蘋果等。
【依照繁殖方法有不同的育種策略】
作物育種學其實就是一門「設計雜交派對的藝術」,讓大家在田裡都可以穩定的交好交滿。
》自交作物的育種策略:
如果你的雜交對像是自交作物,育種的目標是設計出一群基因型相同的純系(pure line),讓它們在田裡穩定的產生下一代,性狀不會劇烈變化。
》異交作物的育種策略:
如果你的雜交對象是異交作物,異交作物有個特色叫做「雜種優勢」(hybrid vigor),親緣越遠(基因歧異度越高)的父本與母本,生出來的第一代(F1)表現越佳,某些表現甚至可以優於親本。因此雜交作物的育種目標是找出優良的父母本組合,產生優秀的下一代種子。
》無性繁殖作物的育種策略:
在此補充一下,以扦插或塊根、塊莖繁殖的作物,是先用異交作物的育種方法,長出優秀的F1種子,再用無性繁殖的方式來保留優良性狀。
【為什麼留下水果的種子,卻種不出相同的果實?】
為什麼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甜美多汁的水果,留下種子,卻種不出表現相同的下一代呢?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商業品種,大多是F1雜交種子,及父母的優良基因於一身,若是再經過一次減數分裂,這些優良基因就會分離,因此常看到F2植株整行在田間,株高卻高高低低的,兄弟姊妹表現完全不同,就是因為如此。除非拿到同樣的父母本,不然永遠種不出一樣的水果喔。
參考資料:
http://www.kskk.org.tw/food/node/152
為什麼F1不能留種?
(圖為開花植物的雙重受精示意圖)
自花授粉性狀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大學研究團隊建立產官學合作模式‧促進臺灣種苗產業升級】
蔬果收成好不好? 要如何提高育種效率? 種苗的選擇是關鍵因素,臺灣大學農藝學系以分子輔助育種方式與與農友種苗公司合作,在抗細菌性果斑病的西瓜品系、抗黃化捲葉病番茄品系,早生性的青花菜品系等新品系的育種,皆有亮麗的成果,更可喜地是研究團隊於青花菜研究成果被刊登在今天出刊的國際知名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其成果將提升臺灣種苗產業之國際競爭力。
臺大農藝系系主任林彥蓉表示,過去與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共同受到大眾喜歡的良質米臺南16號,帶動農試所、農改場等單位紛紛投入此新的育種方法外,現在又有一創舉,與農友種苗公司合作,在抗細菌性果斑病的西瓜品系、抗黃化捲葉病番茄品系,早生性的青花菜品系等新品系的育種,皆有亮麗的成果。
主持分子輔助育種團隊的臺大農藝系教授胡凱康強調,這項蔬果分子育種的研究計劃是由產業拋出現代育種面臨的問題,政府出研究經費,再由學校提出解決方案,除了提升臺灣種苗產業升競爭力,也提升學校的研發能量,此為一個產官學合作模式的典範。
種苗產業為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每年均有大量之種子出口,以非基改之分子輔助選種技術可提高育種效率,種苗公司可在短時間內育成新品種,大幅提升種苗產業的競爭力。為了落實產業界將分子輔助育種納入其常規育種,農友種苗公司與臺大農藝系育種團隊共同執行分子輔助選育,在西瓜、番茄、番椒、青花菜等蔬果的育種,成果斐然。
對產業界來說,收成好不好?品質棒不棒? 品種的選擇是關鍵因素,因此分子輔助育種是幫助選好種的重要方法;林彥蓉表示傳統人工授粉的雜交選育過程中,輔以分子基因型的快篩,在子代中精準挑選出具有優良性狀的基因,因此,大幅提升育種的選拔效率,除可縮短育種時程,並可聚合數個優良的性狀,達到精準育種的目標。此育種過程,沒有用到基因轉殖的技術,因此並非基改作物,無安全的疑慮。
胡凱康説,基因型快篩是關鍵的技術,臺灣大學農藝系育種團隊首先以電泳的分析方式來基因型,進以自動化、高通量的基因型分析,可以於4小時內,完成96個樣品的96個基因型檢測,大幅促進選拔的效率。此自動化、高通量的基因型檢測平台,在臺灣是創舉,為臺灣的育種注入新策略。
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表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下、永續農業目標下以及多樣化的農產品需求,新品種育種需朝抗旱、抗澇、耐高溫、抗蟲、抗病、具有特殊價值的性狀等等,如何提高育種效率是關鍵。在農委會科技處前瞻規劃,農友種苗公司和臺大育種團隊共同執行計畫,可窺見分子輔助育種技術將可以達成此目標,促進臺灣種苗產業升級、提昇其國際競爭力,邁向韌性的農業。
這項分子輔助育種團隊研究成果,除了幫助臺灣種苗產業國際競爭力之外,其研究成果也相當受到學術界的重視,研究團隊以Subtropical adaptation of a temperate plant (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 utilizes non-vernalization-responsive QTLs為題的論文,重要的發現是找到新的適應於亞熱帶環境的始球期基因,已由 Scientific Reports刊登在今天出刊的期刊,這個期刊是由Nature Publish Group發行,具高度影響力。更重要的貢獻是開啟同為蕓薹屬的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芥藍等蔬菜的分子育種,後續可以以分子輔助育種或是基因編輯來欲成不同始球期或開花時間的新品種,以調節產期。經由文章的發表,也顯示這項研究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建立了典型的產官學合作模式,也就是-產(農業界提出問題)、官(農委會和科技部出研究經費)、學(解決問題),是一個生物經濟很好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