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自由時報徵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自由時報徵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由時報徵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由時報徵文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夏接近赤道 ◎張繼琳 冰水在喉嚨製造一道涼爽瀑布 我感覺胃袋這個水潭 水勢洶湧…… 這是好消息 新聞主播說──颱風就快來了 不知為何 即將到來的災害 令人莫名興奮 我覺得自己彷彿生活在赤道附近 所有小公園都是被切割零碎的 憂鬱熱帶雨林 打赤膊露出刺青的散步男人或許 來自使用吹箭的部落 我想...

  • 自由時報徵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3 22:40:20
    有 118 人按讚

    今夏接近赤道 ◎張繼琳
     
    冰水在喉嚨製造一道涼爽瀑布
    我感覺胃袋這個水潭 水勢洶湧……
    這是好消息 新聞主播說──颱風就快來了
    不知為何 即將到來的災害
    令人莫名興奮
     
    我覺得自己彷彿生活在赤道附近
    所有小公園都是被切割零碎的 憂鬱熱帶雨林
    打赤膊露出刺青的散步男人或許 來自使用吹箭的部落
    我想每棵樹都該掛著喧囂蜂巢
    每條河都該以游著鱷魚蟒蛇而自豪
     
    椰子樹的樹葉 開始緩慢運轉
    多麼美的風力發電機啊
    這時我才後悔 賤賣祖產農地
    雖然買它的人 後來大方送我一棟房子
    但不負責為我種回 失去的香蕉和蓮霧樹
     
    午後雷聲 讓我接近原始蠻荒世界
    迄今我仍將外國人視作探險家或侵略者
    他們船隻 不知何時靠岸的──
    這怎麼辦 他們肯定會愛上在溪澗裸浴的妻子
    並以長槍挾持我 帶領他們走進叢林尋找黃金
     
    坦白說我已錯過在春天種樹
    今夏只好凝視爬藤 兀自扎起長長辮子
    都說陽光無比燦爛 其實竟是海市蜃樓
    我想告訴朋友 既然產生幻覺
    大家不妨結夥從事 旅遊觀光事業
     
    我還是覺得自己彷彿生活在赤道附近
    路人揹著背包 那背包必定藏放箭簇
    每一次怪手挖土機出現 我都緊張開發者
    會在叢林鏟闢道路 那麼我勢必和原住民集結抗議
    不穿衣 驕傲露出聳立朝上的陰莖
     
    三十九度的熱空氣 驅使大家昏沉 好吃懶做
    當我流汗發臭 黑蒼蠅不知從何飛來
    好像警示我──即將曝屍 腐爛
    我告訴自己太陽下山 體溫降低後
    要以喜歡燕子的心情 去喜歡蝙蝠帶來月光
     
    我需要一只大碗盤──芭蕉的葉子
    來乘放夏天所有果實
    好久了 我的冷氣機熱死在某年夏天
    但只要有海的照片 就可以感覺海風吹拂
    這樣便不至讓我產生 日子陷落灰燼的感覺……
     
     
    --
     
    ◎作者簡介
     
    張繼琳,1967年生於台灣宜蘭。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現為國中教師。
     
    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聯合報及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自印詩集:《那段放牧時光》、《角落》、《關於無敵鐵金剛的詩》、《關於女鬼的詩》等。歪仔歪詩社成員。

    --
     
    ◎ 小編 #三進 賞析:

    張繼琳是我極喜歡的詩人之一。雖然我曾在某篇發表於知名文學雜誌的文章內,大大寫錯了他的學歷(一生的羞愧莫若是)。但那種就算對此人一無所知,仍能對詩句陷入癡迷的經歷,也屬一生罕有。

    這首〈今夏接近赤道〉,為張繼琳2010年奪得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的佳作,那年,他以另一首詩〈寫生簿〉,奪下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創作能量正豐,且不斷瘋狂的漸入佳境。

    〈今夏接近赤道〉這首詩,正好能讓我們初探張繼琳的魅力。

    「冰水在喉嚨製造一道涼爽瀑布/我感覺胃袋這個水潭 水勢洶湧……」一開頭,就是一段感官衝擊的歷程,以極具動態感與溫度感的瀑布,極度放大了喝冰水的舒暢感,也更巧妙的襯托出「熱」的異常存在。

    不只是夏天,還熱得時光倒退。吹箭部落、蠻荒世界,自在穿說虛實之間,熱得野蠻、熱出幻覺兼具「熱」的主題與「赤道」的喻依。這就是張繼琳特有的魅力,一開始你只是在讀詩,突然就被拉進他腦洞大開的奇幻世界。

    然而「熱」是現象,背後的主旨仍是觸及地球暖化的事實。以今回顧,2010-2019年是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十年,張繼琳寫下此詩的2010年,正是有氣溫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這紀錄,後來又被2016年打破,2020又再創新高。)

    以此角度來看,人類進步帶來溫室效應的持續加速,而在「進步」的對立面,就是與原始、蠻荒、落後、非現代文明。才知張繼琳選擇靠近的「赤道」,不只是炎熱氣溫的最大化表現,也暗藏熱帶雨林原始部落的文明抗拒。探險家、冒險者、買走祖產且剷除作物的新地主,象徵文明進逼,極具威脅的改變著世界。

    作為一首關懷環境議題的詩作,張繼琳的〈今夏接近赤道〉應可視為詩性表達最強烈、最成功的案例之一。雖然並不承載關於地球暖化的相關情報,但熱到崩潰、熱到末日降臨的共感,應已極為強烈的傳達到讀者心裡。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張繼琳 #地球暖化 #赤道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03.html

  • 自由時報徵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1 07:30:00
    有 50 人按讚

    【家庭照顧者您辛苦了!!】張曼娟:「照顧者也需要喘息!」
    父親病倒,臥床不起;不久,母親也被診斷患有失智。雙重打擊,讓我們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102年初,要照顧臥床不起的父親,除聘請外籍看護外,還要購買身障輔具,可是重大負擔。還好,透過社會局網路搜尋,獲得購買身障輔具的補助;又得到朋友捐助一張電動床,頓時減輕不少負擔。
      
    然而,好景不常,母親去年開始有些脫序行為:常有幻覺、健忘、時空錯亂等情況。106年初帶去醫院診治,被診斷已是中度失智。要照顧失智長輩,真是一門大學問!白天與母親鬥智、緊迫盯人;晚上睡在母親旁邊,總是半夢半醒,怕她半夜起床時,上廁所會跌倒,搞得我整日心情鬱悶[1]。
      
    ■國人一生平均需要長期照護約7.3年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指出,國內25至54歲的青壯年在重度失能後平均可以再活超過20年以上,而65至74歲的老人在失能後則平均能再活超過10年以上。另一方面,每7.8位老人中就有1人需要長期照護,而國人一生平均需要長期照護約7.3年(男性平均6.4年、女性平均8.2年)[2]、[3]。
      
    照顧者的日常,經常是心和身體都被照顧的事項綁著,心裡想著「等等要為家人做些什麼」、身體則為了能夠及時反應家人的需求,因此注意力都放在家人的身上,而感覺自己不自由。
      
    因此照顧者的想法經常是「我沒時間外出,更不可能參加活動」。即便是聘有外籍看護或居家服務員做為照顧替手的照顧者,他們仍會擔心對方無法好好地照顧家人,所以必須要「她/他」在場才可以。
      
    確實,這些照顧者和有被照顧需求的家人有較長的相處時間,較了解對方需求,然而需要思考的是,家人需要「完美的照顧」還是「夠好的照顧」?如果家人必須給予完美的照顧,而照顧者的心身也能完美地給予,這當然是最完美的組合。
      
    然而現實是,在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照顧,身體就已經被壓力給壓垮,或是這樣的要求已對心理造成負擔,自然無法和顏悅色地對待被照顧者。「安慰劑的實驗」已提醒我們,人們不會只有生理滿足才有效果,更需重視心理層面的品質。
      
    因此,若想邀請照顧者喘口氣,需進一步思考如何有好的回應;或許在照顧的現實上確實有困難,但若我們的反應也停留在「對啊,你確實走不開」,其實無形中增加照顧者對現實的無望感,覺得求助無門,變成只能抱怨。
      
    ■家庭照顧者您辛苦了!
    ▶抱持同理心、友善傾聽陪伴
    然而這些抱怨,是希望自己的辛苦(辛酸和委屈)可以被聽見,因此抱怨不等於拒絕。反而可以用同理的方式回應他們在照顧上的辛苦,同時和他們討論在照顧上可能有哪些空檔,這些空檔可能只有5分鐘或10分鐘,但協助他們在生活中找到喘息的時間,邀請外出反而只是個媒介,讓照顧者可以看看自己的狀態,產生不同的思維,讓自己的想法可以喘口氣。
      
    身為提供支持的對象,也需要跳脫照顧者的困境來思維,雖然面對不同的照顧者,做法上仍需彈性調整,但想法的調整便可以增加心理的喘息空間,不妨試試[4]。
      
    ■別讓自己也倒下了!給照顧者的「7個安心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估,長期照護潛在需求為7~9年,而國內研究中,根據平均壽命與疾病型態變數推估,國人一生中需要長期照護的時間約為7.3年,而且是24小時的照顧工作,這對照顧者身心來說,想必都是不小的負荷。
      
    每天日復一日的照顧工作,如果沒有其他家人的協助,也許哪一天就換自己倒下來,這是許多照顧者日夜擔心的問題。
      
    在此,要給所有的照顧者大大的肯定與鼓勵,上天真的給了你一份好大的禮物,雖然這份禮物看起來不怎麼賞心悅目。但這份禮物就這麼地來到了你的面前,打開後,將會豐富你的人生閱歷與淬鍊;過程中,一定有很多的艱辛,所以一定要不斷地肯定自己,為自己打氣鼓勵。
      
    以下是給偉大照顧者的「7個安心語」,希望能讓照顧者在路途上,減少自我懷疑與不安,安了心,才能夠繼續踏上這條不容易的照顧路途:
    1. 退化是正常的現象-其實你已經照顧得很好了
    2. 你正在做一件很有意義,而且珍貴的陪伴
    3. 邀請其他家人一起來,共渡與被照顧者相處的時光
    4. 累了!就好好疼惜自己的身心,哭一哭,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5. 休息,是為了能夠提供更好的照顧
    6. 試著讓自己偶爾可以和以前一樣,和朋友聚聚,或獨自享受和自己在一起的靜謐時刻
    7. 盡量認識其他資源,接著就會認識更多資源可運用,讓其他資源一起分擔照顧的負荷[5]
      
    ■張曼娟更深信,成為父母的照顧者,是她今生最榮耀的身分
    張曼娟與父母同住了數十年,但直到她對父親無力招架,直到她心力交瘁、徹夜難眠,她才突然從年老的父母身上,開始理解什麼是人生。
      
    理解後,學著積極面對。
      
    現在,照顧父母是每天的固定行程,她不再遠渡重洋去旅行,在花花世界中翩翩起舞,但是她也沒有將「照顧者」的身分作為自己生命裡的唯一標記。
      
    「一旦你如此做了,你會發現有很多負面情緒,還有無止盡的疲憊接踵而來,那可能是你沒辦法承擔的。」張曼娟強調,照顧者應該在照顧任務之外,「保持一點點享受生活的快樂」,否則,「這樣漫長的人生真的是很難熬的。」
      
    不再四處旅行,但她會在適當的時候放自己幾天假,飛往鄰近的香港或是日本,過幾天自己的小日子,品嚐照護以外的生命滋味。
      
    「這就是一種喘息。」「我覺得離開現場是一個最好的喘息方式,只要能夠離開現場,你就會發覺自己一直非常緊繃的那個狀態就會放鬆。」張曼娟說。
      
    不過,她也聽聞不少照顧者,人已經離開現場,心卻無時無刻懸在那裡,每隔一個小時就打電話回家詢問:「現在狀況還好嗎?」「有沒有什麼事?」
      
    放下,其實需要練習,從來都不容易。「越有責任感的人,其實是越不容易的,但你越是這樣,你自己內在就耗損得越厲害。」張曼娟一再叮嚀。
      
    照顧他人之前,永遠都要先照顧自己,否則「你可以持續照顧的時間就會變短,因為你沒有那麼強大的耐力可以撐那麼久,所以我覺得學會喘息是很重要的。」
      
    即使經歷了照護父母的辛苦,張曼娟對自己的老年時光仍有美好嚮往。「理想中的老年生活呢,就是在一個有很多帥哥跟辣妹的海邊,可以看著年輕人跑來跑去,然後身邊有自己很喜歡的寵物,也可以跟比較好的朋友住得比較近,一起在沙灘上面野餐。」張曼娟笑著想像,看得出來她對生命仍充滿熱情。
      
    喜歡小朋友的她,也想繼續為孩子們講故事,「因為這個是我的天命嘛!」當然,「還有繼續寫作,這也是我的期望。」
      
    呵護衰老的父母,同時準備自己的老後,「照顧者」的意義其實超乎想像。張曼娟更深信,成為父母的照顧者,是她今生最榮耀的身分[6]。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1]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照顧者聯盟徵文故事分享5》:https://bit.ly/3sh5tnp
    ∎[2] (Money錢)國人平均照護期間7.3年:https://bit.ly/3dfOvBv
    ∎[3] (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保險」:https://bit.ly/32ceqUj
    ∎[4] (自由時報)「愛要喘息》家庭照顧者 心理師:其實你可以喘口氣」:https://bit.ly/3ttYIzG
    (作者為台北市西區家庭照顧支持中心臨床心理師)
    ∎[5] (幸福熟齡)「別讓自己也倒下了!給照顧者的7個安心語」:https://bit.ly/3dl0Vbr
    ∎[6] (幸福熟齡)「照顧者也需要喘息!張曼娟:越有責任感,其實越不容易」: https://bit.ly/3a9exEl
      
    ➤➤照片
    ∎(愛長照)誰來關心照顧者?「三明治」族是身心疾病的潛在受害者:https://bit.ly/3uLHazu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長期照顧司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家庭照顧者 #照顧者 #喘息 #長期照護   

    衛生福利部 /長期照顧司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自由時報徵文 在 劉中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8 16:21:02
    有 121 人按讚

    嗯,我出現在《澳門日報》上。文章不是我寫的,是鈞堯大哥寫我。

    鈞堯大哥在澳門日報的專欄,每次寫一位文友,都是那些大名鼎鼎的作家,沒想到我也能被列入書寫名單,倍感榮幸。

    當年(應該是我讀研究所一年級的時候),鈞堯大哥是幼獅文藝主編,我哩是一天到晚自我追尋、但什麼也沒尋到的蒼白文藝美少女,看見幼獅文藝辦了文學獎,興沖沖寫了文章去投稿,我還記得當年那篇文章叫做「最後一朵天堂落花」(這是什麼文縐縐的題目?)

    總之,我沒得獎,可是我的好朋友楊美紅得獎了(後來她很誇張的把所有文學獎都得過一輪,中時、聯合…..)。
    我陪美紅去領獎(就像伴娘),遇見鈞堯哥,他竟然記得我的文章,說是入圍到最後。

    此後,鈞堯大哥、艾琳姊,就一路看著我長大了。


    ------------------------------------------------

    劉中薇以伴娘出場 ●吳鈞堯

    第二屆世界華文成長小說是我擔任《幼獅文藝》主編後,最早辦理、最具規模的徵文比賽。可惜它沒有第三屆、沒有以後。扁執政,本土優先,「世界華文」與政治氣象背道而馳,當年的立委陳學聖鼎力支持,偕同公司發文,可惜連獎金都難以拼湊,而我努力鋪排時空背景,是為了介紹劉中薇。

    她,甚至不是得獎者,而作為許正平、楊美紅、吳億偉等人的「伴娘」,出席北投華僑會館頒獎典禮。

    二十幾年後,我們不約而同受邀出席國軍文藝金像獎贈獎活動,兩個孩子的媽了,腰不見粗、臉蛋無損青春,竟與當年一模一樣。

    我愛看她嘟小嘴,眼神迷濛說話的神情,猜想這個「薇式」嘟嘴,就是她的「紅布」,低低揚開,群牛不要奔騰,將一個一個沉醉。

    世界華人頒獎典禮後,我與中薇時有書信,她還幾次擺宴邀三五好友,得知她是我半個同鄉,母親人稱「金門小辣椒」。

    「人不親土親」,但我得承認美女更可親,所以我知道她勤奮研讀各樣文學讀本、在自家陽台鋪上碎石造景猶如日本枯山水,她務實也愛做夢,我焦慮她的小說夢,很可能會是「枯山水」。

    我的隱憂根本十分張揚,碰面以及寫信,都要鼓勵一番,雖不知夢境深處是否柳暗花明,但更忌諱連做夢的能力都被消弭。

    中薇非常幸運地,研究所尚未畢業即為《自由時報》彭樹君網羅,一起編輯第二副刊,若是我,大約一輩子棲息於此,她卻在適當的時候選擇離去。有人找她編劇去了。

    二〇〇九年秋天,我邀請她一起參加夏潮基金會主辦的武漢交流,她跟我低聲埋怨,有一部戲卡了好幾年,她幾乎是忍著窮飢,等待遠方某個貴人,大字一勾補足編劇餘額。當時參訪的熱議話題之一,是為中薇相親,以為女人嫁了,生活疑難自可迎刃解。
    豬隊友的餿主意,當然不被接受,她熬出頭了。

    二〇一八年秋天,兩岸於台北辦理講座,我有幸參加,並有二十分鐘陳述寫作,到會場欣喜看見中薇,現場諸多大陸當紅編劇以及網紅作家,圍繞她,尊稱她「薇姊」。我多想了,中薇只要認真看一個人、看一件事,自然就生出「薇式」模樣。

    中薇編劇與出版雙軌進行,二〇一六年在聯合文學出版《把全世界的溫暖都給你:劉中薇短篇故事集》,我寫一小段推薦,「認識中薇十多年。親見她從一個人,到一個家庭;從萌萌青,到胭脂紅。很多事情都改變了,中薇對人的善念、對事的信念,不因挫敗而稍減。中薇是有九個太陽的人。她用微笑燃燒,溫暖了認識她、與不認識她的人」。書籍文案誠懇動人,「我們經常以為我們無法改變生活,其實,我們只需要勇敢,在面對愛時無懼,在懷疑愛時堅定,再平凡平淡,都將相逢美好」。

    二〇二〇年秋天,國軍文藝頒獎典禮,我們難得聚會,加上大會餐點迷人,留下盤桓。我讚美她的成就,尤其影集《未來媽媽》正在熱映。她很快看出來我缺乏追劇熱情,「看一下啦,我想讓你知道我的進步……」已經是紅牌大編劇,卻嚮往更高的山,我應允看戲,還因為劇情迷人且具討論深度,在某個深夜酒會,男性朋友、女性朋友以及與我,三方惡吵。一對一、三對三,編劇家在遠方,布置另一場「鬥牛」。

    《未來媽媽》的女性本位,在愛情起居、求子遙途以及白色巨塔間,詮釋男女的對位、走位,感染力非常強。從此我享受追劇,避免飲酒過量,免得牛角無情。典禮後,我們一起搭乘捷運,人潮已經擁擠,但毫不影響我仔細聽她、看她,讓我憂心、掛心的女孩,不單長大,也因為個性溫善海派,扛起照顧長者以及家族之責,而我竟然也不怎麼擔心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