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自我推薦信新鮮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自我推薦信新鮮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我推薦信新鮮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我推薦信新鮮人產品中有3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因為肺炎疫情,全台灣本週三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許多公司則實施遠端工作,而台灣人宅在家救台灣,將迎來第一個週末。 今天陳時中則在記者會表示,希望民眾週末減少外出、避免聚會,週末兩天若能將人員流動降到最低,切斷傳染鏈,對防治疫情有相當幫助。 老實說,這五天都在家工作,導致對明後的週六、週日特別...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輕易豐盛學苑 Jamie 賺錢小宇宙,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了解自己天賦特質,幫自己加薪上萬元! ‣ https://lihi1.com/ou2i3 ●超強理財攻略小資理財 :https://reurl.cc/8lKQDb #輕易豐盛 #社會新鮮人 #職場心理學 🔴快閃直播🔴 如何在40歲前淨資產破億? 7/11 21:00 直撥Jamie老師逆轉人生...

自我推薦信新鮮人 在 閱讀三小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45:57

「就算全天下只有一個也無妨,一定要找找到足以令自己全心迷戀的偉大的事物,或者美麗的、溫柔的事物。」 《 #彼岸過迄》1912, 夏目漱石 推薦度:👍👍 👍 👍 👍🏿 易讀度:👍👍 👍 👍 👍🏿 💡#bookypoint 你可能會以為像夏目漱石這樣的文學家,應該會特別重視『思考』之於...

自我推薦信新鮮人 在 思葒 (S編) | Inés Tse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0:07:53

#社畜職場學 #超棒求職資源分享 別再自怨自艾,危機就是轉機!待業是提升自我能力的最佳時機🎉 疫情這段期間大家真的辛苦了🙏🏻 從年初一直到現在不停收到各界讀者、聽眾來信 和我分享他們因疫情無奈被資遣、留職停薪、放無薪假的煩惱 更多的是許多新鮮人在今年畢業後等於立刻失業.. 但大家莫慌莫急!這段...

自我推薦信新鮮人 在 文青汪的影劇世界?|電影|韓劇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17:30

. 《花束般的戀愛 — 我們的戀愛存活率還剩多少》🎬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無雷影評 我是不喜歡在看電影前做功課的人,怕先入為主。此次亦然,耳聞《#花束般的戀愛》評價不錯就直接進場了,沒想到多條對白都讓我想在黑暗的影廳中拿出筆記,直到片尾字幕一上,才發現啊原來是坂元裕二,笑我自己狀況外,並且再...

  • 自我推薦信新鮮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1 21:00:39
    有 493 人按讚

    因為肺炎疫情,全台灣本週三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許多公司則實施遠端工作,而台灣人宅在家救台灣,將迎來第一個週末。
     
    今天陳時中則在記者會表示,希望民眾週末減少外出、避免聚會,週末兩天若能將人員流動降到最低,切斷傳染鏈,對防治疫情有相當幫助。
     
    老實說,這五天都在家工作,導致對明後的週六、週日特別沒感覺(反正都是在家),而宅在家追劇、看片應該是本週末非常好的消遣活動。延續週二的舊文重推,這陣子會持續不定期在本版和大家聊聊我非常喜歡,且能在串流平台看到的電影,刷刷存在,提醒舊雨新知這些電影或重溫,或新看,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週二推薦《#婚姻故事》,今晚就推薦《#她們》。在評論《她們》之前,先簡單介紹這兩部作品的導演關係。
     
    《婚姻故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她們》導演葛莉塔潔薇,目前處於穩定交往關係,育有一名孩子。這對佳偶於去年憑藉上述這兩部作品,雙雙入圍奧斯卡,是目前北美影壇最受矚目的情侶之一。
     
    兩人在劇情長片的首次合作,應該要追溯到諾亞鮑姆巴赫 2010 年推出的《愛上草食男》,葛莉塔潔薇在片中演出「Florence Marr」一角。值得一提的是,《愛上草食男》是諾亞鮑姆巴赫和前妻珍妮佛傑森李共同編劇,珍妮佛傑森李同時是此片監製,也在其中演出。
     
    到了 2012 年,葛莉塔潔薇則主演諾亞鮑姆巴赫的《紐約哈哈哈》,多數觀眾應該也是因為這部片認識這對組合,不過到了這時候,葛莉塔潔薇除了演出之外,也首度和諾亞鮑姆巴赫共同編劇,2015 年的《紐約新鮮人》同樣維持此模式。
     
    2017 年,葛莉塔潔薇首次獨立執導劇情長片《淑女鳥》(她在 2008 年有聯合執導《Nights and Weekends》),大獲好評,隔年成為奧斯卡史上第 5 位提名最佳導演的女導演。2019 年便挾著強大卡司陣容,導出新版《Little Women》,以導演身份一舉躍入全球觀眾眼前。
     
    同樣是 2017 年,諾亞鮑姆巴赫則有進軍坎城主競賽單元的《邁耶維茨家的故事》(那屆坎城還讓 Netflix 角逐金棕櫚),再來就是 2019 年,在威尼斯主競賽單元首映的《婚姻故事》,也收穫多數影迷的極佳評價。
     
    至於兩人未來的作品計畫,則繼續互相幫忙。諾亞鮑姆巴赫執導的新片《White Noise》,將由葛莉塔潔薇主演(還有亞當崔佛);葛莉塔潔薇執導的新片《芭比》,將由諾亞鮑姆巴赫共同編劇。
     
    綜觀諾亞鮑姆巴赫、葛莉塔潔薇這幾年的創作軌跡,會發現這對佳偶的愛情相輔相成,且能量豐沛,聲勢蒸蒸日上,作為這對才子佳人的影迷,只有無限祝福。
     
    🎬以下為《她們》評論:
     
    葛瑞塔潔薇揮別《淑女鳥》的初試啼聲後,獨立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的《她們》更顯自信,全片散發著迷人、雋永的古典魅力,葛瑞塔潔薇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將馬區家四姊妹的成長歷程,裝訂成一本乘載著回憶的手工精裝書,精致、細微地幽幽道出愛情、家庭、女性、抱負、婚姻等等面向,雖然極富沈甸的厚重之感,卻溫暖地包裹人心。
     
    葛瑞塔潔薇最大膽同時也是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剪接」。對比 94 年的版本,葛瑞塔潔薇捨棄了常見的線性敘事,以自由度極高的非線性敘事,將今日與往昔七年時光的差距重新拼貼組合,靈動地交錯對比,揮灑出前後對照的「雙時空」,此作法使得《她們》極具創造性,對比舊版的平鋪直敘,葛瑞塔潔薇在此注入一股鮮活的生命力,情緒更為飽滿,深富渲染性。
     
    在今昔交錯的「雙時空」敘事下,葛瑞塔潔薇刻意將攝影機運動方向左右變換,精準地以好幾組工整的對稱剪輯,不斷明示這群小婦人遭遇的困境與心境,映襯出苦澀與美好。諸如喬初回老家,獨自在街上行走的沈重感(行李掛身的包袱),下一顆鏡頭馬上切換四姐妹在街上的歡笑,並呈現輕盈感;喬與病重的貝絲在海灘上談心,對比的是四姐妹與四公子的戲水;劇場俱樂部的嬉鬧收到羅禮的鑰匙,換來的是人去樓空獨自打開信箱的蒼涼。
     
    更值得一提的是「生與死」的對比,貝絲兩次重病的結果,都是以喬熟睡時的臉龐特寫開展,喬夢醒、下樓,這兩場戲幾乎是同樣的分鏡與鏡位,不同的是喬的腳步從倉促化為沈穩,可看做角色成長的轉變,更能讀出貝絲生與死的結果,葛瑞塔潔薇細膩地呈現死亡降臨時的感受,蘿拉鄧恩飾演的母親一轉身,身後的貝絲已然缺席。
     
    除此之外,葛瑞塔潔薇也對比了四姐妹在「選擇」後的生活樣貌,喬選擇獨自在紐約教書、梅格選擇與老師結婚後的貧窮、艾美選擇前往歐洲修習藝術活躍社交圈、貝絲因良善選擇照顧弱勢染上猩紅熱而後身體每況愈下,四姐妹都在自身特質的選擇下走向彼端的未來,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葛瑞塔潔薇做的只是交互剪輯,將「選擇」與「結果」的概念強而有力地具象化。
     
    這些對比,都是葛瑞塔潔薇身為導演,更擅於利用影像說故事的醒覺,不過此等剪接方式,在一開始觀眾尚未入戲的狀況下,或許會將距離拉遠,使得需要耗費心神解讀時序,但葛瑞塔潔薇這次的大破大立,仍舊值得肯定。
     
    除了剪接,葛瑞塔潔薇同樣懂得利用「色調」做出對比,七年後的現在是冷冽、灰色調,七年前則是溫順、暖色調,拆開檢視,葛瑞塔潔薇刻意為之的結果,便緩緩述說了韶光荏苒,成長的苦澀滋味,此種滋味,更是本片藏在女性主義大旗下的另一道鮮明主題,而喬的這句獨白:「我想念過往的一切。」,舉重若輕地點題,餘韻繚繞。
     
    縱看《淑女鳥》和《她們》,即使年代不同,但主題核心都不脫青春少女的成長紀事。電影藝術往往是真實經驗的再造與複製,導出《淑女鳥》的半自傳作品後,不難發現葛瑞塔潔薇將自我投射進《她們》,不管是 19 世紀還是 21 世紀,加州、麻州還是紐約州,葛瑞塔潔薇都透過手中的筆,肩上的鏡頭,超越時空,直指當代,雜揉了女性的理性與感性、迷惘且自信、柔軟而堅毅的百種姿態。
     
    這群小婦人也同樣活在潔薇編劇的《紐約哈哈哈》、《紐約新鮮人》中,宏觀地提煉出女性的真實樣貌。這正是幾百年來人們的共同經驗,葛瑞塔潔薇的《她們》也映照出處於成長階段與成熟時期的眾生相,極富普世性。
     
    此外,葛瑞塔潔薇也透過蘿拉鄧恩與黑人女性的對話,進一步點出南北戰爭對美國感到羞恥的自省,外表是男性的戰爭,內在卻由女性承接,進一步寫出男女於戰爭中的位置,畫龍點睛般的論述,這是 94 年版本未見的。葛瑞塔潔薇也懂得嘲諷與幽默,在創作者與評論者間做出詼諧的互動關係(喬與教授的爭執),似乎大聲疾呼地「警告」這些自以為是的書(影)評人,更拿勃朗特三姐妹下手(知名英國文學三姐妹),這些都是葛瑞塔潔薇在沈重之餘的輕鬆之筆。
     
    最後,當 94 年版和原著小說的結尾都是喬與教授結婚,在傘下相擁、熱吻的互訂終生作為圓滿結局,葛瑞塔潔薇的《她們》顯然不同意此走向,特地將這段結局做出巧妙改編,以虛構小說(Fiction)的意象與現實做出區隔,標新立異地讓喬在書中互許終身,自己則持續於現實生活獨走,此更動既滿足了書迷,同時充滿喬的人設風骨,更以原著作著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終生未婚呼應喬的狀態。
     
    而喬重返出版社,與主編攻防,這時的喬已無生澀與稚嫩,游刃有餘的在出版社將馬區家的故事完整收束,而片頭男性的權力支配,片尾女性的拍板叫陣,遙相呼應男女地位從絕對的「上與下」逐漸轉換成「平等周旋」,此時此刻的喬,在生命的積累中,已然長成屬於她的特有樣貌。
     
    不管喬是否為了銷量同意主編將結尾修改成符合時代的「完美結局」(結婚),喬都已做出溫柔的妥協,當時喬在貝絲死亡後感受「渴望被愛」的那份「寂寞」,正是影片最後的反思,葛瑞塔潔薇並非一味執拗地否定「婚姻」(也利用姑姑、梅格的價值觀平衡了喬),經歷過「寂寞」、「被愛」、「愛人」的洗滌,反而能精確地知道箇中差異(正如同媽媽問喬是否愛羅禮),並做出選擇。可以想見喬的未來,對於愛情有了主見,不再只是附屬男性或隨波逐流於時代底下。
     
    對於葛瑞塔潔薇而言,或許生活並非永遠只有愛情與婚姻、家庭和孩子,葛瑞塔潔薇橫跨幾世紀譜寫出心中的小婦人,不卑不亢地告訴女性能害怕、能退縮,但也請保持果敢與溫柔,抓住榮光與財富,無論童年或成年,不斷與自我對話、她人共處,希冀最終能走出一條屬於「她們」的康莊大道。
     
    《她們》能在 #Netflix 、#myVideo 等串流平台觀賞。

  • 自我推薦信新鮮人 在 張齡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1 15:32:26
    有 2,568 人按讚

    很榮幸可以獲邀跟 #商業週刊 的讀者們,分享齡予投資心法!
    (人生成就解鎖!)
    身為投資素人的齡予跟金融專家、理財老手相比,絕對不專業!
    但是我的投資血淚一定能讓你有共鳴,像是"月薪三萬元的生活消費智慧",或"靠杯上班族的儲蓄秘訣"之類,就是我真實走過的人生,許多粉絲私底下也常問齡予這類的理財問題。

    齡予的投資大原則: #盤點個人資產,#不買自己不懂的。
    可以走長遠的投資不會是一夜致富,需要花時間投入研究,耐心等待時間去複利。
    賺錢很辛苦,好好存錢同時學習投資理財,#做好準備再起手。

    齡予選擇的投資標的,只投資自己懂的、愛用的、熟悉的產業或金融資產。
    買股票的原則,就像 #股神巴菲特 說過「#誰賺走你的時間金錢就買他家的股票」了解你投資的,願意持有你真心看好的,有未來性的,絕對不盲目亂買。

    我常覺得好有趣,有些人買個一萬塊的包猶豫一個禮拜,但買一隻一張要50萬的股票,可能只花10秒就決定,重點是他根本不知道那支股票是做甚麼的…那這樣做,血汗錢很可能坐等被坑殺...

    其實齡予跟很多人一樣,很晚才開始學理財,在上大學後,爸媽跟我說之後只出學費,要更多就自己想辦法賺錢,我才開始有"錢要用在刀口上"的急迫性。
    大學努力開源:狂接家教,到補習班教課,甚至在永康街畫廊賣畫抽成,跟同學相比已經賺不少沒想到還是月光光。
    因為當時毫無理財觀,賺多少花多少,後來齡媽真的看不下去,才開始有意識的引導我學習理財,但後來回想,如果能更早建立理財觀念,我現在能用的錢肯定多更多(真可惜🥲

    所以!透過我的案例!你們就知道「金融教育不能等,越早開始越好!」何時開始都不嫌晚!

    很多問我如何理財的粉絲,大部分是大學生、剛畢業、社會新鮮人,或者三十多歲年輕人,低薪、買不起房,厭世,對未來茫然,覺得沒錢沒目標⋯

    我想告訴大家,年輕是很大的本錢!記憶力、體力都好,風險承擔能力也相對老人較高(失敗可以再賺再開始),我們應該好好把握這無可取代的優勢,趁年輕"投資自己"。

    台灣金融研訓院 院長 #黃崇哲 #理財四大心法,我很受用,跟大家分享

    1.多認識金融工具、產品,看懂金融機構的話術
    2.進行個人的資產盤點
    🔑我有沒有繼承資產(或債務)?
    🔑我的收入跟支出的情況?
    🔑我對未來收入的成長期待?
    行有餘力累積出投資本金,不貿然出手。
    3.抓出短程、長程人生規畫,配套投資在個人進修、自我成長
    4.高報酬=高風險,"只投資你懂的東西"

    學習理財要找真正的專家,不要道聽塗說或者被詐騙。
    金融研訓院官網🔜https://reurl.cc/0DK1rK #免費理財資訊
    齡予很推薦,不花一毛錢,就能跟全台灣最厲害的金融專家學習。
    大家想了解的各種投資工具,包括零股交易、複委託ETF等等,輕鬆找到答案,不用怕有騙錢話術參雜其中。

    幾年下來努力學習,齡予終於開始靠自己的力量,能把死薪水變出更多活水,雖然不是巨富,但至少可以應對大部分突發狀況或是急用。

    從小數學很差,害怕理財的我都可以做到,能把文章看到這裡的你一定也可以。

    越早有理財的觀念或知識,越能讓自己活得有自信、有底氣,可以更樂觀面對未來挑戰,有條件擇自己所愛。

    因為你們的呼喚,齡予會陸續跟大家分享我學到的理財知識,快按讚訂分享囉!

  • 自我推薦信新鮮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5 19:48:36
    有 237 人按讚

    #知識策略【與其說得天花亂墜,不如說得精準正確】

    收到【從沒想法到有想法的精準表達寫作術】這本書之後,我一直讀不到!因為有些學生正逢要考學測,他們如獲至寶;一直到學測結束,這本書才終於回到我手上。

    這本書有兩大重點,一是讓說得天花亂墜的人,可以說得精準正確!二是讓很想說卻沒想法的人,立刻變成有想法!

    這兩大重點,不得不說,在面對大考或自媒體時代都非常重要!

    要寫出一篇吸睛文章,就得在讀者給你的十九秒內抓緊他們的注意力,倘若不能吸睛,還廢話連連,那你這篇文章的價值就立刻歸零!

    要寫出一篇爆文,除了前十九秒得吸睛之外,你還得精準,有觀點、有想法,最後還要來個金句收尾。少了任何一個關鍵點,那你將失去讀者信任,最後不僅沒有收粉,還會掉粉。

    面對大考作文,閱卷老師給你的時間就是二到三分鐘,如果你不能講出重點,甚至不斷鬼打牆,那麼,你失去的不僅是作文分數,還是連掉五、六個志願的悲劇。

    ___

    不論是上述哪種情況,寫作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但即使是心知肚明寫作的重要,學生拿起稿紙,努力想了十分鐘,還是只能在紙上塗鴉,最後敷衍了事;或者是好不容易寫出了一篇文章,但第一段跟第二段很像,第二段又跟第三段很像,最後連第四段都無法產出,結果是三段等於一段的冗言贅字,也消耗了閱卷老師寶貴的青春。

    一般人打開電腦,想要來篇爆文,偏偏有了標題,卻怎樣都開展不起來,說來說去都在繞口令,自己看了三句都覺得無聊,只好關上電腦,幫別人按讚就好!

    這些窘境都來自於「我想寫」,可是「我沒東西可寫」的無奈。

    【從沒想法到有想法的精準表達寫作術】這本書恰好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書中先從「寫出『有效益的文章』」開始,幫你建構基本的寫作架構,確認寫作目標之後,更利於出發。

    其次,第二部分,也是我覺得很棒的部分是「寫出動人好文的7大視角與關鍵問題」,作者從:

    1. 意見:你想表達的內容是什麼?
    2. 期望結果:寫作的目標,是希望達到誰的什麼期望?
    3. 議題:你想要溝通的主題是什麼?
    4. 讀者:這篇文章要寫給那些人看?
    5. 自身地位:讀者會如何看待你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6. 論據:文章中有對方認同的根據嗎?
    7. 中心思想:你內心最根本的想法是什麼?

    引導你依據自己想說的面向,一步步找出可寫的內容。這個部分是我認為本書最最核心的關鍵,畢竟最大的問題莫過於不知道怎麼從一推演成二,再從二順利走到十。

    書中依據上述七要點教你如何思考,例如:談「意見:找到自己最想說的事情」這一思考,就教你如何發想問題,該用什麼切入點,並結合自己的特色讓文章更出色,作者除了教你發想,還運用時間軸「過去、現在、未來」與空間軸「自己、身邊、社會、世界」的視野,教我們看到更大的範圍,從中找到「今後我自己想要怎麼做」的論點。

    這些思考法涵蓋了大部分寫作的命題和需求,像一本教你如何思考、辨識問題、精準切入的思考書。一旦當我們懂得如何思考,就能順利開展文章的內容,也能讓立論更精確周延。

    第三章教你如何寫出動人、有效的文章,這部分我也覺得很有趣。因為作者分成「說服主管、請託文、會議記錄、應徵動機(自我推薦)、道歉文和電子郵件」六大類,也涵蓋了一個人需要寫作的各種面向,這些面向都不是含糊其詞,而是一步步教你如何寫、如何切中、如何完成。

    讀完第三章,再結合四、五章「獲得更大效果的技巧」和「邁向未來的成果」,運用心理學和管理學輔助寫作的動機,將會讓你在寫作時更有「讀者意識」,也能寫出更切合目的的文章。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人氣寫作指導專家山田紫霓,我覺得整本書不論從架構到內容都非常有日本應用類書籍的那種「周到」特色,因為你將發現這本書所有的論點都有詳盡的舉例,讓人更容易學習理解;它不僅是寫作書、思考書、心理書,還是人際交往提點書,會讓你最終收穫屬於自己的寫作風格。

    如果你頭腦空空,苦於寫作沒想法?

    或者你總是說得天花亂墜,卻無法說得精準正確?

    或者你是:

    1. 對於職場溝通、實用書信與自傳撰寫感到困擾的社會新鮮人
    2. 工作中需要寫作技能者,例如社群、行銷、媒體、公關、業務等
    3. 過去沒有寫作習慣,想鍛鍊文筆卻不知如何加速起步的初學者
    4. 喜歡透過寫作進行深度溝通和表達自我的深度思考者
    5. 有計畫寫書、寫專欄,經營個人品牌發揮影響力的內容創作者

    那這本【從沒想法到有想法的精準表達寫作術】只要2小時,就讓你的文字表達力脫胎換骨!

    購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0510?sloc=mai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