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自動進紙掃描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動進紙掃描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動進紙掃描器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先進攝影底片系統」 / 【APS】全名是Advanced Photo System 直接翻譯做中文就是【先進攝影系統】 大多數人可能都對這個【底片】種類很陌生 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它屬於一個 【數位時代剛開始又趕上底片時代剛結束】的年代 1996年誕生的他,卻在短短的15年內 就結束了這個充滿野心...
自動進紙掃描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先進攝影底片系統」
/
【APS】全名是Advanced Photo System
直接翻譯做中文就是【先進攝影系統】
大多數人可能都對這個【底片】種類很陌生
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它屬於一個
【數位時代剛開始又趕上底片時代剛結束】的年代
1996年誕生的他,卻在短短的15年內
就結束了這個充滿野心的底片規格
意外的是在數位時代卻繼承了這個底片的名字
如果你曾經聽過所謂的【APSC】片幅
其規格就是由過去的底片名稱而來
(雖然後來多了很多不同的變形)
▍各種不同的拍攝比例
APS相機有一個很特別的功能
他總共有三種不同的取景模式
分別是H型、C型與P型
當時由於大家看照片的方式
除了將相紙印出來之外就是使用家用的電視
因此標準的底片稱之為C型,比例是2:3
那麼如果是用電視機看的比利就稱為H型9:16
另外一種就是在90年代很流行的全景P型1:3
但是呢,他與過去相機使用遮版不同
他是將模式的訊號紀錄在底片上的磁粉
在掃描的時候由掃描器分類並輸出當時設定的規格
▍不同的張數
當年推出的時候一共有三種不同的容量
從15張、20張到40張,感度只有兩種
有ISO200到ISO400兩種規格
許多人應該都沒有實際看過APS底片實際的模樣
因為APS當年在設計的時候就設計了拍攝完畢會直接捲回
沖洗與掃描後都會自動收回片艙當中
不過,現在你就知道APS底片實際長什麼樣子了
#底片印樣 #底片掃描
▎掃描與沖洗底片 → https://reurl.cc/dG78eq
自動進紙掃描器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鋼AI現場3:數十噸鋼捲裝載一人就能搞定】中鋼AI無人天車自動化流程大圖解
中鋼整合多項機器學習技術,打造鋼捲吊運自動化,更串連了物流與資訊流,省去更多人工操作與管理流程
文/翁芊儒 | 2021-03-04發表
攝影/洪政偉
動輒數十噸重的鋼捲,就是中鋼每日例行出貨的產品,這個「沉重」的負擔,要如何來回搬運、加工、出貨?靠的就是被稱為「天車」的重型起重裝置,透過在廠區空中縱橫移動,吊送鋼捲到指定位置,就能在工廠或倉庫中,管理上萬噸的鋼捲排程與運送。
不過,要操作天車,大多得靠人力,進入吊掛於天花板的駕駛座中,來操作吊運鋼捲。但現在,中鋼一座位於碼頭邊的倉庫中,天車駕駛座內不見人影,卻能維持天車順利運行,司機開車入庫後,更能透過幾步驟簡單設定,全自動化鋼捲吊運任務,甚至在員工都下班後的半夜,都能啟動系統自動理貨。
這一套標榜無人操作的天車自動吊運系統,就是中鋼早在三年多前,運用多種機器學習技術打造的得意之作。
如何打造無人天車的全自動吊運流程?
要打造無人天車,就得想辦法幫天車裝上「眼睛」,中鋼試圖將人眼看到的操作資訊,透過電腦轉換為邏輯控制指令,再交由天車自動化判讀與執行。
剛開始,中鋼先在無人天車上裝設高解析度攝影機,將拍攝到的拖板車板臺二維影像,傳遞給板車駕駛員操作的人機介面中,由駕駛員在畫面上指示鋼捲儲放位置,再由控制電腦將儲放位置自動轉換為座標,拋送到天車指揮系統來吊運鋼捲。
但是,原先座標為二維座標,缺乏高度座標,無法有效指示天車指揮系統執行,也無法與天車使用的三維座標互相轉換。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中鋼在高解析度的攝影機之外,加裝了一部三維掃描器,利用AI連結高解析影像與三維座標間的轉換,進而在二維影像上重建高度座標,完成電腦視覺技術的開發。
同時,也因為司機在操作人機介面時,可能會有不適應或抗拒的情形,中鋼也打造了一鍵裝車的功能,只要確認畫面上自動辨識的鋼捲儲放位置正確,按下確認,就能啟動天車自動作業。
在天車吊運的過程,中鋼運用了多種技術來達成吊運全自動化。除了使用機器視覺系統,來精準定位鋼捲儲位座標,中鋼也開發了各種智慧物流相關技術,比如將鋼捲吊運排程最佳化,並以AI算出最佳吊運路徑,以及建立了無人倉庫排隊優化系統,可以準確預測作業時間,讓駕駛能在合適時間前往倉庫,來執行裝卸任務。
同時,中鋼也分析數十萬顆鋼捲入庫出貨的過程,在倉儲管理系統中,建立了鋼捲最佳化儲位預測功能,讓每一顆鋼捲能在最少吊運次數與最短吊運距離之下,送達客戶端。
在吊運當下,中鋼更設計了多功能的智慧型吊夾,能辨識鋼捲身份、偵測鋼捲中心,精準取吊鋼捲;同時,也會啟動主動式安全防護機制,運用了深度學習技術,在天車吊運範圍內偵測人員移動,並能自動辨識、閃避障礙物。
達到吊運全自動化之後,中鋼也將無人天車系統,串連了物流與資訊流,省去更多人工操作與管理的流程。比如說,將天車串連物流資訊,就能得知隔日需出廠的鋼捲,並在前一晚自動理貨,先將鋼捲吊到接近車到的位置,來縮短隔日出貨時間。
又或是載貨司機到倉庫外報到時,只要刷一張ID卡,確認司機身分、車號後,串連倉儲管理系統就能得知這一趟任務資訊,自動預吊任務指定的鋼捲。
不只自建自用,更將無人天車外銷國際
無人天車在2018年投入運作後,至今更已經累積六萬車次,完成超過三十萬顆鋼捲的吊運。上線了第一套系統後,中鋼也在去年11月,於同一個倉庫中上線了第二套系統,這也是中鋼唯一配備了兩臺無人天車的場域。
這個倉庫中,約可容納兩萬公噸的鋼捲,透過兩套無人天車,來達成全倉庫鋼捲吊運自動化。
倉庫中間則設置兩條車道,可同時讓兩輛貨車入庫裝卸貨,若僅一輛車執行載運任務,兩臺天車也能互相搭配吊運,來加速的裝卸貨的時間。
梁傑盛指出,改用無人天車帶來最大效益,是在於員工會有上班時間限制,且最少4小時一定要休息,但無人天車可以24小時不間斷的自動化執行,搭配後端管理的方法,還能做到前一晚自動翻堆理貨。
不只自建自用,中鋼更將這套無人天車系統外銷到中國鋼廠,2019年就已經銷售了12套系統,去年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更協助客戶導入系統時,遠距為客戶調機、將系統落地。
無人天車9大應用關鍵
如何建立起無人天車的自動吊運流程?深入鋼捲吊運現場,魔鬼就藏在細節裡,不一定要運用最新、最難的科技,每一個應用得當的技術環節,都是中鋼無人天車的成功關鍵。
應用關鍵1
靠機器視覺系統與雷射測距裝置找出鋼捲儲位座標
應用關鍵2
三維座標辨識克服板臺樣式不一問題
應用關鍵3
一鍵啟動無人天車吊運作業
應用關鍵4
天車指揮系統將吊運作業最佳化
應用關鍵5
靠多功能智慧吊夾精準取放鋼捲
應用關鍵6
用RFID雙重確認要出貨的鋼捲身分
應用關鍵7
防擺動技術控制鋼捲擺盪幅度
應用關鍵8
靠大數據預測鋼捲最佳化儲位
應用關鍵9
用影像辨識人影強化出貨安全
附圖:
倉庫內的地板上,以黃色方框設置了板車停放處,停放處正上方則設置了雷射測距裝置與機器視覺系統,用來掃描與辨識底下板臺,找出鋼捲儲位座標。(攝影/洪政偉)
車輛停放後,雷射測距裝置能確認車輛停放位置與板臺高低寬窄,機器視覺系統能辨識鋼捲儲放的中心軸,兩相結合定出三維座標,就能克服每輛板車板臺樣式不一的問題。(攝影/洪政偉)
為防止司機可能產生不適應或抗拒的情形,中鋼簡化了人機介面操作流程,讓司機在確認鋼捲儲放位置正確後,就能一鍵啟動裝車,指示天車自動作業。(攝影/洪政偉)
吊運過程中,天車指揮系統會將鋼捲吊運排程最佳化,並自動規劃吊運路徑;出貨前一晚,也能結合物流資料,自動翻堆理貨,節省隔日出貨時間。(攝影/洪政偉)
在吊取鋼捲時,智慧吊夾能自動偵測鋼捲的中心位置,並透過自動掃描測距的功能,更精準取放鋼捲。吊夾上也有RFID辨識功能,來識別鋼捲身分。(攝影/洪政偉)
儘管無人天車已經串連每一顆鋼捲的物流與資訊流,吊運當下,還是會以智慧吊夾偵測鋼捲的RFID標籤(鋼捲內側紙片翹起處),重複確認吊取的鋼鐵即為要出貨的鋼捲。(攝影/洪政偉)
為了減少鋼捲吊運時的擺盪幅度,中鋼也設置防擺盪運動控制技術,使吊夾獲得更穩定的運行,除了能節省吊夾擺幅收斂時間,也能防止撞傷鋼捲或撞歪板臺的風險。(攝影/洪政偉)
中鋼分析數十萬顆鋼捲入庫出貨的過程,在倉儲管理系統中,建立了鋼捲最佳化儲位預測功能,讓每一顆鋼捲能在最少吊運次數與最短吊運距離之下,送達客戶端。(攝影/洪政偉)
為了維護人員安全,中鋼也設置主動式安全防護機制,透過深度學習來偵測天車下方是否有人行走,來採取必要安全措施,也能在行駛過程中自動辨識障礙物與閃避。(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2943
自動進紙掃描器 在 KisPla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也有遇過那種日常中很微小的事件,比如撕開產品包裝很順的話就覺得一天都很順;如果卡住就會一整天都很卡的經驗嗎?以前我都會特別把掃描工作排在清單的很後面,就是不喜歡處理文件之中發生漏頁、卡紙這種狀況,因為被迫要再重複處理一樣的事情,實在很「阿雜」。
這次跟 電獺少女-女孩的科技日常 宇恩一起來開箱的 HP N7000 商務級掃描器,具備「超音波掃描感測器」,不只速度快、雙面掃描,還能保證自動進紙不漏頁。當然不能光說不練,直接把記者會上拿到的各種材質、厚度、大小都不同的名片放進去掃,大家猜猜會怎麼樣呢?
動手玩 ⏩ saydigi-tech.com/2021/01/34751.html
更多產品資訊 ⏩ http://bit.ly/2L6WFjN
Y.c. Kisplay C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