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自動化測試工程師薪水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自動化測試工程師薪水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動化測試工程師薪水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動化測試工程師薪水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Mina 安米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跟風 好像蠻好玩的🤤 「寫下12個自己曾領薪水做過的工作,當中有一個假的工作」,看看朋友是否猜得出來🥺 1、資料分析師 2、Model 3、數據產業顧問 4、美妝店員 5、AI 講師 6、統計校園大使 7、業配KOL 8、一天到晚做測試的網頁工程師 9、小籠包店員 10、瘦身廣告演員 11、...

  • 自動化測試工程師薪水 在 Mina 安米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06 22:56:20
    有 176 人按讚

    #跟風
    好像蠻好玩的🤤

    「寫下12個自己曾領薪水做過的工作,當中有一個假的工作」,看看朋友是否猜得出來🥺

    1、資料分析師
    2、Model
    3、數據產業顧問
    4、美妝店員
    5、AI 講師
    6、統計校園大使
    7、業配KOL
    8、一天到晚做測試的網頁工程師
    9、小籠包店員
    10、瘦身廣告演員
    11、牙醫助理
    12、考試/作業槍手
    .
    .
    .
    .
    🐶Mina IG : https://reurl.cc/8GZZjb
    -----公布答案🙃-----

    1、資料分析師———>current job
    2、Model -------->(o)拍照是我維持外表的動力ʕ•ᴥ•ʔ
    3、數據產業顧問
    4、美妝店員-------->(o)高中暑假會去打工
    5、AI 講師
    6、統計校園大使
    7、業配KOL
    8、網頁工程師-------->(o)寫自動化報表網頁
    9、小籠包店員-------->(o)最愛絲瓜小籠包了!
    10、瘦身廣告演員----->(o)研究所剛畢業時拍的
    11、牙醫助理---------->(x) 每天戴口罩上班好辛苦
    12、作業槍手----->(o)朋友有難,不能不救
    .
    .
    .

    題外話,你們知道港式餐廳店員怎麼徒手端燙得要死的蒸籠嗎?
    首先會把食指跟大拇指放到拳頭大的冰塊中,把手凍僵至沒有感覺,接著你就可以徒手抓蒸籠端給客人了🤣

  • 自動化測試工程師薪水 在 CloudMile 萬里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2-20 21:00:04
    有 3 人按讚


    AI時代的變革比每一次工業革命都快!李開復博士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人工智能焦點論壇上談到,人工智能的未來將預見未來的大規模的職業轉移和人力重新佈署。但同時人類將有更充裕的時間體驗更優質的娛樂(舉例:虛擬實境)。

    【AI時代的變革比每一次工業革命都快】
    達沃斯時受邀與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負責人伊藤穰一(Joi Ito)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閉幕日的人工智能焦點論壇上探討人工智能,本文由創新工場工友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
    對談嘉賓:
    李開復博士,創新工場董事長及CEO、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

    伊藤穰一(Joi Ito),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負責人,曾任Creative Commons CEO、Six Apart日本分公司主席、風險投資公司Neoteny創始人兼CEO

    主持人:
    蒂姆·布拉德肖(Tim Bradshaw),《金融時報》駐舊金山科技記者
    ————————————————————

    主持人蒂姆:今年我首次來到達沃斯參與世界經濟論壇,感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AI)在今年大會已然成為炙手可熱的焦點。現在當人們談及AI和它所引發的生產力進步時,往往會一道談及AI可能引發的倫理和政治議題,甚或爭辯AI的終極價值。我希望今天咱們能換一種觀點來討論AI。

    伊藤:我覺得AI確實變的熱門了,這種變化從去年底開始,2016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連許多非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都開始提出他們的觀點,而非像過往單純質疑AI。

    李開復:的確,如今AI已經被全社會所更廣泛地接受了。人們開始認識到,AI正在為現實生活服務。自2016年初AlphaGo戰勝李世石一役,為大眾揭示了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那就是AI確實能以極高的效能掌握特定垂直領域。AI能夠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許多超越當前產品與服務水平的解決方案,AI能開始正式為人們提供服務。

    圖:AlphaGo VS 李世石

    蒂姆:所以,您認為這項變革的動力來自技術領域,還是外在的實體環境?

    李開復:我認為它屬於技術引領的變革。數十年來,人們普遍把AI視為一項技術,確實在AI發展的同時,經濟、政治等外在環境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我不認為實體環境的改變和AI技術的發展具有直接相關性。

    蒂姆:前不久,IBM與微軟都捲入了一項重大討論,那就是AI技術是否會對人們現有的工作造成威脅,人們是否會因此失業?他們認為,AI的目的是增強人類的智能,而非替代人類。兩位認為上述論點成立嗎?

    伊藤:所有事物的價值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檢驗,而並非一段短暫時間內的觀察。宏觀角度來看,我們無法否認人們會因「新技術總會導致人們失業」而恐慌,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某些領域又會誕生新的工作。例如在美國,高中畢業生如果想當護士,就必須就讀社區大學考執照,而AI技術能夠達到護士必須學習的操作流程技能,使得費時且昂貴的職業資格考試變得不那麼重要。護士這一職業還將存在,但將不再受限於繁瑣的操作任務和流程事務,對於想從事護士一行的人來說,這是一大利好。對於許多職業而言,立刻要談立即被AI技術取代還言之尚早。但是顯然,許多工作領域的問題正被解決也正被改變。

    主導AI技術研發的各大科技巨頭,如果能為人們樹立一種正確的態度,驅散人們心中對AI技術的恐懼,也將會是一大利好。畢竟人們對AI技術的恐懼,絕大部分來自於對於AI的不解。

    要消除恐懼,我們需要在兩個方面努力,其一,是消除人們心中情緒化、非理性的恐慌心理;其二,則是理性解決問題。例如,我們必須對當前的教育體系,以及職業資格認證等體系進行改革,這取決於未來機器發展的速度有多快。

    在接下來數十年甚至很長時間內,AI技術都將會不斷發展。但現實是,我們的教育體系和人才市場仍然一成不變。我預見各項既有制度的僵化與缺乏彈性,將成為比AI技術本身更大的阻礙。

    李開復:大體上我同意,不過我認為,我們需要更為急迫的喚醒社會集體意識來理解並準備AI時代的到來。

    當今時代變革的速度,比以往任何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都要快。隨著AI技術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工作如今開始被AI技術取代。舉例來說,中國有一批AI創業公司正在研究人臉識別,這類技術已能批量辨識20到30萬張人臉,這是一般人類不可能達到的量級和精准度,諸如保安、邊防等從事辨識任務的從業人員,也勢必會被取代。在另外一些領域,AI處理人際和人機關係的能力確實還不如人類,醫療行業是最好的例證,醫療檢測中的某些涉及影像識別的崗位很快也會被AI技術所取代,但那僅僅是醫療專業的一小部分。

    圖為曠世科技face++人臉識別自動解鎖

    所以大體上來說,人們的工作必須具備足夠的深度,需要讓自己強大到不會輕易被機器所撼動。我不認為現在正在從事這類有足夠深度工作的人們,會輕易被AI取代。

    當前有兩項重大的任務等著我們去解決。其一,是思考如何調配未來二十年大量被AI技術替代的工作者;其二,是我們的教育亟待改革。我們需要對我們的子女、下一代子女進行再教育,分析哪些工作不會被輕易替代,而不僅僅去幻想從事目前看似光鮮亮麗的工作。

    投身服務業可能是其中一個選擇。我們希望能鼓勵更多人參與人際間的交往互動,建立機器人與人類的交流溝通模式,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這一點,而這些對於服務行業來說至關重要,AI技術能夠使未來的服務業更被人們期待和尊重。

    伊藤:日本人對於服務行業的看法就很有意思。日本人認為,服務業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在日本很少有人帶著好萊塢夢,為了將來成為明星而在餐廳打工,他們單純就是喜歡在餐廳工作、熱愛著他們的顧客,這樣的態度完全刷新了我個人對於工作價值的認知。

    我們有必要重新設定價值的評價體系。過去我在日本的時候,日本還是一個經濟發展至上的國家。但如今,人們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在以前,工作只是為了獲得金錢,而金錢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

    但如果你基於你對工作技藝的精通程度去評價你是否熱愛這份工作,同時改採你對工作的熱愛程度來衡量成功,那麼很多被歸結為服務行業的職業其實都相當成功,服務本身可能談不上偉大,也不在創造什麼新事物,但這些當下從事的工作讓你明確目標,支撐著你的生活結構,讓你找到人生的意義。

    我們應當少關注一點工作產出的經濟效益,而更關注工作的目標和意義。舉例來說,育兒應當是國家GDP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被視為家務,養育下一代對全社會而言至關重要,如果每個父母都能在育兒領域多花些時間,社會將會變得更好。我們在比較人和機器的勞動產出時,多半僅僅用勞動價值和工時長短來衡量人類的產能,卻忽視了工作背後潛在的社會價值。這也是為何許多非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自去年起,也開始提出他們的觀點。

    李開復:另外一個重點在於,人類的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人們在競爭中,將選擇更好的雇主和工作,同時取得工作技能與深度上的提升,逐漸成為各類專業能手和頂尖人才,甚至最後成為特定領域的首席科學家、最有價值的金牌球員、最受饕客追捧的明星大廚等。

    但機器也擁有著屬於它的全新定位。我們要做的是去思考在AI時代來臨之際,如何保留一手的經驗,如何為人類提供成長的空間,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人類共同的未來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蒂姆:那麼隨著AI技術的普及,社會上的職業構成、各類職業對經濟貢獻的性價比會不會隨之改變?例如,一個人周遊世界開另類雜貨鋪,會不會比在辦公室當一名白領賺得多?

    伊藤:這正是另一個關乎整體經濟的重要問題。 如果AI真能把整體社會的生產力無限提高到一個極其充沛的程度,那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願意繼續從事現在的工作,如今包括政府公務員在內,很多人在崗位上過度勞動,薪水卻巨低無比。這些職業的確需要政策扶持和薪酬相關的補助,才能鼓勵人們考慮選擇那些看似低回報的工作。

    古希臘的雅典城邦就是一個例子。當然我們現在沒有那時代的奴隸制,但想象我們處在一個充滿了藝術家、哲學家的社會,那時公民們關心的,會是資源分配是否公平、收入是否均等。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工作,否則就太不符合現代的經濟法則。社會仍然需要人類勞動力,但人們將變得更富裕、更能投身內心真正渴求的工作,將會有更多的音樂家能心無旁騖專注他們熱愛的創作、廚師們方能每天精心烹調讓人贊嘆的美食,他們周遭人們的生活體驗,將會因此更為多彩豐富。

    蒂姆:說到剛才的音樂家,如今他們掙錢的道路似乎更辛苦了。您覺得該由誰來支付這種額外收入?是政府?還是科技公司?

    伊藤:目前的音樂行業,正隨著流媒體技術、更趨完善的數字版權制度蒸蒸日上,可預見的是,數字音樂不會在近期沒落,產業規則和行業規模隨著技術平台而生了重大變革,整體音樂行業反而是在上升的。但是,我預見音樂產業各種獨家約束制度仍然是個發展瓶頸。上世紀後期,在電視和傳統音頻媒介當道的時候,巨星經濟、高銷量唱片和企業壟斷形成了當時的市場格局。但現在,這種體系已經過於複雜、而且不符合當今以技術平台為主流的發佈體系。

    李開復:不僅是音樂行業,其他的行業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例如,專欄作家和記者們的前途也值得憂慮,他們依循傳統媒體遊戲規則都曾經歷過獲利頗豐的年代,而對於新的技術平台分發規則、更為AI自動化的媒體模式他們仍未做好準備,記者編輯們的專業地位也需要被重新檢視與定位。未來型的AI技術公司將有機會賺得較高的經濟收益,這些創新公司甚至能和前沿政府緊密合作,共同為未來世界的工作結構和薪酬制度,進行前瞻的規劃和準備。

    我們過去專注在培養數理化人才,為了訓練符合上個時代需求的工程師、醫師、會計師、律師等等專業人才,我們已經投資龐大的社會資源,導致很多人打從學習階段其實就開始偏離了他們的核心潛能而毫不自知。在不久的未來,許多工作都能被機器取代,人們將從這種演進中被釋放,真正投入我們擅長、我們熱愛的領域。

    蒂姆:讓我們再來談一下當前AI技術帶來的經濟收益。由於AI技術對於大數據存儲、從業人員技能、輔助設施研發等領域提出了高門檻的要求,是否因而大部分收益都將集中在屈指可數的幾家大型科技公司中?對於其他小型的創業公司,由於缺乏機器、缺乏數據集,AI技術的研發成本無疑是巨大的,您認為AI技術對經濟結構有什麼影響?

    李開復:我覺得目前的體系會持續促使大型科技企業不斷發展。他們有能力壟斷資源、壟斷數據,在商業利益和激烈競爭的驅使下,他們會不斷競逐更為精進的技術能力,為公司賺取更大的利益。對於較小企業,進入AI市場的難度的確比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高出非常多。

    我呼籲行業需要大力推動AI生態系的開放性。創新工場北京總部和我們所投的創業公司體系中,已經啓動了全新的AI技術相關研發工作,近期我們成立了人工智能工程院,帶著孵化中國AI生態系的目標投入大量資源,招聘培訓一批年輕工程師入門AI領域,展開可公開數據集的採集和標注,我們也積極尋求在中國和全球資本市場的融資和成長機會。

    全球AI競技場上,美國市場有Google、Facebook、微軟,中國市場有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行業巨頭,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他們的技術極低程度會考慮開放出來,創新工場希望能夠借此成為AI領域開放發展的倡議者和實踐者。

    蒂姆:我們之前提到,誰擁有數據上的優勢,誰就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能力。那麼非技術型公司什麼時候能夠真正採用AI技術,亦或是只能運用像IBM、Google、微軟等公司的平台?

    伊藤:隨著世界愈發緊密互連,要以「贏家通吃」的玩法去壟斷市場是越來越難。現在,如果某個個體試圖進行壟斷行為,會自動觸發市場機制。市場競爭會形成限制:如果某方採取壟斷動作,對標競爭的另一方會花數百上千萬美元去找到超級優秀的AI博士們來迎頭趕上。現今人才培養的源頭已經到位,但我擔心,當某個企業實現了壟斷甚或做上了寡頭的時候,自然而然能順勢招募AI領域的全球才俊,吸引能夠負擔他們百萬美金酬金的投資人,種種多方因素都正匯聚在一起。市場單方面依賴競爭機制進行調節並不完善,因此,我對開復和創新工場在中國推動的開放做法特別感興趣。

    接著我想說下一個經典的「電車難題」,雖然看起來有點偏題,但其實這個跟我們的討論挺相關的。這個研究大概就是詢問人們,如果街上一輛滿載乘客的電車馬上就要撞上一大群人,它應不應該立刻轉向,犧牲車內乘客的生命,還是放任讓車輛撞上人群。結果大多數的人都說,當然應該犧牲車內乘客的生命來保全更大一群人。但如果按照這個標準設計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你們會不會買具備這種人性道德的汽車?我是肯定不買。所以其實這就意味著,當我們只把責任交由市場機制,人們普遍都是自私的。

    而且,就像開復所說的一樣,資本主義的市場競爭是不會激勵大家分享數據、資源和市場的。傳統的政府監管方式過去曾經行之有效,但在面對互聯網的開放和動態結構,這種傳統的監管方式將會失效。現在這些AI、比特幣和其他所有領域中的問題,都不是過去十年二十年間學者們研究的題目,而是真正在資本市場能夠快速賺錢的技術。然而相較於開放的互聯網,行業不曾充分在開放場域來探討這些技術衍生的問題和現象,這是我的擔憂所在。

    李開復:我們倒是嘗試採用實務並直接一點的方法,用大公司跟大公司來抗衡。比如某巨頭企業說他們能夠提供數百萬美金的資金,另一家巨頭企業便說我們可以提供一個昂貴的開放平台。我們不知道這個方法是否有效,但畢竟我們都是敢於冒險的資本家,這個策略肯定是值得嘗試的。作為風險投資家,我們理解商場上凡事皆求回報,我們試圖串聯各方利益點,聚合成一條具有共通性的利益鏈條。

    蒂姆:現今大家都能看到AI產出已經開始變得極具說服力,那麼投入方面狀況如何?誰在編寫、改進算法,我們又怎麼知道這些算法何時會被使用?AI技術的透明性又如何?市場能否避免AI這樣的黑科技遭受偏見誤區,或者避免AI技術被濫用?

    李開復:我覺得目前有些公司採取所謂公開透明的做法,其實是很討喜的宣傳手段。但我也確實擔心,下面這種兩難問題會不會出現:一些公司選擇通過自律或推動立法來限制錯誤發生,但另一些公司不會這麼做。自然而然,比較規範自律的公司由於發展顧慮更為周全,相對發展速度上可能放緩;而較不顧慮錯誤發生的企業,反而可能成為最快速或最成功的那一方?

    例如在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上,Google很小心謹慎,把保護駕乘人員和行人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上,技術不成熟就不推廣;相反,特斯拉的AutoPilot就很激進,會直接把測試版產品拿給公眾進行試驗。然而現在看來,特斯拉造出好無人駕駛車的可能性還要更大一點。所以這個難題對任何規模、任何階段的企業,都是一個道德層面的決策。

    伊藤:偏見同樣會影響到產品開發。曾經有某家企業開發麵部識別系統的時候,僅用他們自己的工程師作為訓練數據庫的模板,但發佈演示產品的時候,這個產品竟然認不出一位黑人女性的臉,正因為他們的工程師全都是白人男性。很多偏見,是你在日常職場中不容易意識到的。

    過往許多公司會去蒐集信息、理解客戶,然後給出個解決方案。如果要做一個真的對社會有益、解決問題的架構,就只要想著把這個工具做得更好、更有用就可以了。我喜歡舉會計和電子錶格的例子,在VisiCalc發佈以後,這個蘋果公司自己都不知道該賣給誰的軟件出乎意料獲得會計行業的巨大歡迎,這讓他們欣喜萬分。於是他們在VisiCalc中投入了更多的靈感,VisiCalc 的開發者都沒有設想過它有如此多的可能性。

    我們需要的不是企業銷售人員出去收集客戶需求,然後回頭要求工程師做出什麼,我們需要的是賦予人們自己打造這些工具的能力,這不會是目前主導AI領域那些科技巨頭的商業模型和運作方式,反而更可能來自像開復您所投資的實踐型的創業者。

    蒂姆:數據和最終的成果歸屬之間是否有條清晰的界限呢?比如說如果某個商業公司使用Google的演算法找到公共部門數據中有利可圖的部分,例如運用某些醫療數據而大賺一筆,會發生什麼?會因為來源是公共數據而把這樣得來的利潤回報給政府呢,還是因為用了Google算法而成為其產品的一部分呢?畢竟沒有公共數據就不會有這一結果,目前這些數據相關的行業規則是如何制定的呢?

    李開復:我感覺我們正站在一道門前,正打開去探索一個美麗勇敢的新世界,針對上述問題其實行業還沒有定論,也應該好好充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伊藤:看來科技巨頭們有一套針對現存數據庫、獲取數據的戰略。Google、Facebook或中國的百度、騰訊當然都會收集大眾的數據、從公共的數據中試圖做出成果。但很顯然個人電子郵件就不是公共數據,想要購買這些數據也是不可能的。也有很多人爭論是算法重要還是數據重要,顯然兩個都十分重要,但不同企業由於其業務屬性的側重,將會有不同的選擇。

    蒂姆:我在這星期聽到許多關於人工智能未來是不是真的能帶來巨大收益的相關討論,比如增加稅收,幫助政府能讓所有人都開心地生活還不用工作。你覺得AI能緩解社會焦慮、解決其他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的不平等問題嗎?它會是我們期待的那個靈丹妙藥嗎?

    李開復:應該說這是必然的,在可預見的未來大規模的職業轉移即將發生,人才與人力需要重新部署,在AI驅動的工作形態改變之際,有兩部分我自己特別關注:一是孩童和成人的教育體系,舉例前面提到的音樂家、育兒等都將更能彰顯其價值,目前各項專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需要檢視其未來的適切性。二是人們有更充裕的時間來體驗享受更優質的娛樂,娛樂行業比如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在未來勢必更為百花齊放。

    蒂姆:這是場非常有意義並非常有趣的對談,十分感謝你們參與。

  • 自動化測試工程師薪水 在 木容世家——李紹榕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3-13 11:22:12
    有 16 人按讚


    一篇外國對台創業環境的評論引來正反兩方論戰

    [台灣到底創業的優勢在哪裡]

    昨天看到了X轉PO一個外國人發言攻擊台灣的創業環境. 讓我看到了非常不爽, 決定寫一篇文來反擊, 同時我希望能導正一個”台灣創業環境不友善”的觀念. 最後, 我希望這篇文能夠帶來的是正面的能量.

    原文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20160311/813714/

    這邊我會寫三段,

    第一段是我的背景, 這樣大家可以自己評估我有沒有資格討論這個話題,
    第二段我不會帶任何個人情緒來分析為什麼台灣的創業環境非常的友善.
    第三段我會帶著個人情緒, 分析為什麼這麼多人會認同這篇文跟為什麼我會這麼的火

    ==========分隔線==========
    先說一點我的背景, 沒興趣的人可以直接跳第二段, 因為其實也沒有很重要

    我13歲唸完台灣國一時因為家庭因素去了美國, 接受了美國高中,大學的教育. 高中開始打工, 大學時半工半讀. 畢業後我去過IBM, 杜克大學醫院, Verizon Business 上班. 所以基本上美國的大中小企業我全待過.

    第一間公司成立時我24歲, 第二間成立時26. 第二間因為專案到了生命週期加上跟合夥人鬧不開心結束了. 第一間由原本的行銷公司, 轉型為自創品牌, 自創品牌經營到現在快6年. 公司早期靠的是朋友幫忙, 自幹跟外包來處理所有事情. 中途有過一些員工, 不過大部分都還是靠自己. 由於外包的兇, 所以合作的外包公司包括美國, 歐洲, 羅馬尼雅, 印度, 台灣, 大陸, 菲律賓等等 (至於哪個國家的人素質好CP值高, 這我也很清楚, 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28歲時, 我的品牌稍微穩定一點, 該外包的都外包, 該自動化的都自動化了, 每天基本上要處理的只有雜事, 這時候我確定我所有事情都可以遠端處理, 我就決定搬回台灣, 到目前為止我在台灣住了五年. 回來沒多久請了個工程師跟工讀生把美國公司用SOP方式打理好. 直到去年, 我閒閒沒事又接手了一間台灣新創公司的營運, 所以又多請了幾個人. 半年來也營運的不錯, 營業額有破千. 現在在幫朋友蓋第二間公司. 我們核心團隊就四個人, 營運著3間公司(不包含兩個合夥人跟他們底下的兩三個員工), 我住高雄, 員工全部住台北在家工作.

    背景到此為止, 接下來我開始分析台灣的創業環境.

    ==========分隔線==========

    台灣, 我只能說, 是一個佔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創業天堂. (除了一些金流跟政策上的小困難要克服)

    天時 - 我上一篇分享了Ken的PO文內寫的很清楚了, 我就不再多說. 台灣鼓吹創業風, 政府補助很多, 再加上台灣的稅率跟歐盟, 美國相本, 簡直不能比.

    地利 - 創業, 不外就是兩種, 服務型創業跟產品電子商務.

    我先說服務型的創業好了(非我強項, 所以可能不是100%正確). 新創服務型創業大部份一開始是沒有營利的, 所以比較需要多一點的資金才能夠轉動. (服務架設, 人才跟第一批使用者的獲得)

    人才的部分, 接觸過這麼多的外包後, 我發現臺灣的人才, [絕對]不輸歐美人才, 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 就是你產品規格要開好, 然後你要做某方面的引導. (也是一個領導人該做的事)

    台灣在技術, 的確是落後歐美一小節, 但是我不認爲這是人才不夠優渥, 我個人認為是因為語言上的障礙. 很多技術跟服務其實先開發出來的都是歐美, 所以最早期只會有英文資源. 畢竟英文不是台灣的母語, 所以台灣工程師在接受上還是會感到某方面的吃力. 但是只要技術一成熟, 開始被翻譯成中文時, 台灣人在迎頭趕上的速度, 跟熟了後的轉向開發, 真的是看了都會覺得吃驚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 很多神級的工程師, 他們英文講不好, 可是看API文件, 國外論壇, 甚至原文書籍, 幾乎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他們也知道, 很多新資訊只有國外有, 他們知道要去哪裡挖掘. 這些, 就是台灣人才強大的地方. 所以, 你只需要做某方面的引導

    另外一點, 不用我說各位也知道, 美國請一個工程師, 我之前住北卡跟德州, 一個工程師的薪水一個月15萬台幣跑不掉, 更別說矽谷了. 國外請一個, 台灣可以請三個. CP值來講, 台灣簡直是爆表. 國外請個全端的月薪要25萬台幣起跳, 我台灣可以直接切開, 請個設計, 前端跟後端, 一個月了不起15萬, 只要溝通做好, 一樣如魚得水.

    有多少外商公司是直接把RD創業團隊設在台灣, 理由再明顯不過了.

    接下來講產品電商型創業.
    電商型創業的成敗, 決定在於你的產品有沒有市場, 所以找產品, 是你電商創業的成敗關鍵.

    美國這幾年很流行阿里巴巴找貨, Amazon寄倉型的微創業, 這模式創造了不少成功的美國公司. 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 可是各位知道這模式有多大障礙嗎?

    很多大陸工廠英文不好, 外國人中文不行, 溝通是個問題
    阿里巴巴上很多騙子收了錢直接消失
    阿里巴巴上很多爛工廠, 出了貨完全不符合規格
    產品到歐美的運費

    可能很多人沒辦法知道有多少外國人走這條路是鍛羽而歸. 去各大Amazon創業論壇, facebook群組走一圈, 不難發現這些問題比比皆是, 同樣戲碼天天上演

    我美國朋友就很怕工廠騙他們, 請我去幫他們溝通, 出機票錢請我去幫他們驗貨. 就只因為他們真的沒有這個本事自己到一個語言完全不通的國家去做這樣的事情

    各位有想過這些細節, 對一個新創的電商公司有多重要嗎? 基本上這些細節是可以直接左右一間新創公司的生死.

    可是對台灣來說, 這就是我們的地利.
    1. 語言通, 溝通完全不是問題
    2. 大陸很多產品展, 直接飛過去看, 找產品, 直接進一票進來測試, 成本運費都不太高
    3. 工廠產品製造好, 直接飛過去驗貨, 不好直接拒收重做.

    在台灣創業, 你可以直接把你的風險用最少的錢跟精力降到最低. 這邊[創業環境]可能不好, 但是光這邊的地利跟先天條件, 就打趴了半個世界.

    風險控管, 不就是創業起步最重要的嗎?

    再來是第一批使用者的獲得.
    服務型創業也好, 電商創業也好, 等你產品好了系統蓋好了, 你要做的就是獲得第一批使用者跟開始找人買你的產品.

    我們今天是創業, 不是開課, 開課很簡單, 舉個手旗子搖一搖, 課就滿了. 可是創業不一樣, 我們要做的是把我們創造出來的產品/服務, 送到每個需要的使用者手上. 我們要做的是征服世界. #World_Domination

    第一批產品/服務出來時, 最難的是什麼? 找出你的產品/服務客戶群輪廓. 這時候你要下廣告, 用廣告來換取數據資料, 要知道到底哪些人會買單你的產品跟服務. 你要執行的是AARRR裡面的A, Acquisition #Growth_Hacking

    給各位一點廣告費上的細節好了. 東南亞的廣告費是台灣的一半, 歐美的廣告費是台灣的2.5倍到3倍

    台灣起步, 產品/服務輪廓, 客戶群都抓定了, 再去擴散到其他東南亞國家, 最後再以優化好的廣告, 網站跟穩固的基礎去打歐美. 或許民俗風情會有所不同, 但是基本上會用同樣產品跟服務的客戶群差異不會太大.

    各位知道這樣走, 可以為剛創業的你, 省下多少錢嗎?

    今天我沒有家財萬貫, 我沒有天使投資, 我是一步一腳印的走, 我只能走精實創業路線, 台灣蓋了兩間公司, 台灣的環境跟廣告費讓我覺得資金上真的完全不是太大問題, 因為風險可以沈穩控管, 人才CP值高, 廣告費便宜讓新公司容易獲利.

    對於懂中文的你跟我, 在這塊寶島上佔盡了這邊的天時地利人和, 你真的覺得還有比台灣更好的創業地方嗎?

    可能矽谷吧, 如果你的目標是加入別人的創業團隊或是你有龐大的資金想要拉攏第一線的人才.

    ==========分隔線==========

    接下來是帶著個人情緒屌打某人翻譯分享的那篇文了.

    我為什麼會這麼不爽, 因為當你看到一個外國人評判自己國家的環境時, 你不抵抗, 還鼓吹, 翻譯跟分享. 這是什麼鳥心態? 其實很簡單,這就跟翟神說的一樣, 外國人那篇是情緒性的發言, 而翻譯還鼓吹的那個人, 基本上就是認同, 而且就剛好是文中形容的那種人.

    這種人真的是我最不齒的, 爽爽利用資源, 還要轉頭咬自己人一口. 喔, 對不起, 我好像錯了, 資源你可能沒用到,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怎麼樣好好的運用這邊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很多人也跟我說他們看了那篇文其實很有感, 我也很清楚為什麼. 因為反映的都不是創業家, 都是上班族, 他們在上班時, 公司的制度跟環境造就了員工們的鬥爭與環境的低迷

    但是一間公司的環境制度好壞, 決定於公司的執行群, 當公司環境如此時, 執行群真的該好好檢討問題在哪裡. 人家來你公司上班不過就要兩樣東西, 金錢或是舞台, 當你的公司兩樣都無法滿足時, 你就會有滿山滿谷的問題.

    但是, 公司制度環境不好, 不代表創業環境不好啊, 兩者不能同日而語, 這到底有什麼好比的? 我只能說, 如果你在一間很糟糕的公司上班, 然後你有創業的打算. 請你好好看清楚你上面的執行者是什麼樣的人, 以後不要變得跟他們一樣就對了.

    寫到這邊也三千多字了, 神經病我人在挪威還在寫這個. 應該就到此為止吧. 希望這篇文有徹底的讓各位知道台灣創業環境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給大家帶來些正面的希望與能量. 至於這邊創業的劣勢, 當然有, 但是沒有一樣是沒辦法克服的, 所以我就不寫了, 各位創業時可以自己去摸索, 因為都不會是致命傷, 可能會讓你小跌倒, 但是小跌倒是ok 的, 因為畢竟跌倒後再爬起來時學到的東西最實在.

    最後, 各位如果想要轉發, 分享, 請隨意, 如果有媒體想報導, 想編輯我的文(因為我中文只有國一程度), 我無所謂, 意思不要太偏差就好, 而且只報導沒有情緒的第二段會比較好, 這樣才不失公平性. (整篇要報我也無所謂)

    #台灣萬歲 #創業天堂 #狼牙棒爆打老外跟X

    貝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