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自力更新支援計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自力更新支援計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力更新支援計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力更新支援計劃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沈旭暉隨緣家書 】大考驗・大戰略:區議會選舉後的分裂與團結 今天是區議會選舉。坦白說,這是很令人擔心的一天。 不是擔心能否順利進行,也不是擔心街頭有沒有衝突,或單純的選舉結果如何。而是由6月延續至今的運動,無論經過多少挑戰,都能延續下去,但潛在的問題,自然不少,可能在選舉後一次過顯現,...

  • 自力更新支援計劃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24 22:30:58
    有 4,781 人按讚


    【#沈旭暉隨緣家書 】大考驗・大戰略:區議會選舉後的分裂與團結

    今天是區議會選舉。坦白說,這是很令人擔心的一天。

    不是擔心能否順利進行,也不是擔心街頭有沒有衝突,或單純的選舉結果如何。而是由6月延續至今的運動,無論經過多少挑戰,都能延續下去,但潛在的問題,自然不少,可能在選舉後一次過顯現,非常需要有心人的集體智慧。

    和平演變特首選舉委員會 Vs 不承認政府運作如常:這是兩難

    首先,我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投票的,今天也是專門改機票回來投票。但與此同時,只要有論述,我們也不應認為任何非常鼓勵、或非常不鼓勵參加區議會選舉的言論,應該被簡化歸納為「人」或「鬼」。在現有「一國兩制3.0」的高壓體制下,區議會選舉,同時具有下列功能;兩派意見,同時都是道理。

    主流論述曾認為,區議會選舉是反修例運動以來,第一個讓全體市民能表態的「變相公投」。假如是6月16日200萬人遊行後立刻選舉,結果可以很一邊倒,而這民意也基本上持續至10月。然而在過去一個月,建制派利用種種文宣,包括刻意不修復「三罷」運動帶來的交通破壞,把支持「反修例運動」簡單標籤為「暴徒」,去重新集結「泛藍」支持,作為他們的「變相公投」,希望通過選舉結果,「輸少當贏」,顯示民意並無大變化,從而瓦解整個運動的momentum,連帶那些已出現的大遊行,也要一併貶低其重要性。加上經過理大圍城一役,前線損害甚多,選舉日監督掌心雷、疑似舞弊等的能力,也隨之減低。從這角度看,選民應該盡力投票,令建制派不能達到上述效果。

    另一個理論,在於區議會在特首選舉的選舉委員會的1200席當中,佔有117席,全票制,以往都是建制派壟斷。但假如這次非建制派得到過半議席,就能全取這117席,理論上,足以影響選特首大局:上屆非建制派基本盤+反修例運動後若干新議席+商界游離票+新增117席,確實有可能超過600票,令沒有北京祝福的候選人成為下一屆特首,這就是戴耀庭教授推廣的「風雲計劃」。從種種民調所見,如此大勝並不容易,實在不宜樂觀,但假如相信這計劃,區議會選舉卻是「和理非」唯一能和平演變政權、達到「五大訴求」的平台,因此應該盡全力投票,催生上述結果。

    過份強調區議會選舉的公投效應,只會拱手讓出議題設定權

    然而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知道,區議會並非基本法規定必須存在的機構,忽然卻被政權宣傳為「政府依然有效運作、值得市民信賴」的圖騰。經過過去半年,現政權明顯不具備任何認受性與公信力,官員一律指鹿為馬,警察暴力俯拾即是,怎可能因為一個區議會選舉讓政府乘虛而入,反過來宣傳everything’s under control——這是勇武派一直希望傳遞的訊息,而這訊息,其實也是得到和理非認同的。即使是「黃色經濟圈」這類看似和理非的構想,其實也是建基於「我們必須減低對政府、建制的一切依賴來自力更新」這樣接近無政府的激進假定,只要民間有了這覺悟,其實比一次選舉的成敗更重要。從這角度看,選舉反而是不應進行、進行了也不應被重視的。何況從法工委對最高法院裁定反蒙面法違憲的激烈反應可見,根據北京輸打贏要的作風,假如反對派真的全取選委會117席,就會定性為「陰謀爭奪政權」,屆時依然有種種方式搬龍門、定新例,反映「風雲計劃」和「佔領中環」一樣,都是一廂情願的書生論政,盲目相信習慣不守規矩的對方守規矩,只會變相維穩。

    於是,矛盾出現了。這些觀點不可能同時照顧,但都「各有道理」——這不是各大五十大板的和稀泥,而是客觀上,必然有人完全相信戴教授的判斷,用九牛二虎之力,宣傳這次區選怎樣重要;也肯定有人對此不以為然,擔心選舉後立刻「散水」,令過去數月的努力付諸流水。於是,本來一直避免的二元對立,忽然出現,而強逼其中一方含淚接受另一方意見,都不可能。這固然是「無大台」後遺症,但也客觀反映市民對形勢有不同研判,這方面的認知,本來就不可能統一。建制派有見及此,自然要進一步加深上述矛盾,越俎代庖設定議題,去掩蓋運動本身反對「一國兩制」邁向名存實亡這Root Cause。我們為什麼要落入這陷阱?

    「和勇命運共同體」,由區議會開始?

    勇武派、本土派,最不喜歡成為condom,而這擔憂是有道理的。前特首梁振英說和你非當選、勇武入獄是「你上我落」,我們無需像藍絲那樣思維對動機深究,不妨當作「港獨之父」「恨鐵不成鋼」,他的提點,畢竟是值得思考的。怎樣令前線朋友感受到選舉與自己攸關?最起碼是承諾在法律容許前提下,化民意為具體行為,當選議員多提供各種結構性支援,避免過去建制派控制區議會那樣濫發蛇齋餅粽,但這是不夠的。為了關懷犧牲者,當選議員應該制度化到監獄探望守護前線、提供義務教育、鼓勵地區人士寫信支持,總之要令其感到不離不棄。

    但做到這些,依然是不夠的,這是出現大變局的大時代,我們也要think out of the box。舉例,全體非建制派參選人,其實應該及早簽署一個簡單約章,一切理念那些虛的東西一概不必,只有一個條款:當選後,願意每月捐出五千元,共同成立一個基金。基金並非由這些區議員管理,而是委任一些勇武派、本土派相對信任(或起碼接受)的社會賢達,或被剝奪選舉權的代表共同管理,例如本土論述權威孔誥烽教授、練乙崢教授、陳雲博士、被高調DQ的黃之鋒、已經身在獄中的梁天琦等,負責營運這個支援前線的基金,特別註明支援那些因為參加運動而被控告、坐牢、出走的前線朋友。假如非建制派得到200席,這就是每月100萬、一年1200萬、三年3600萬,再找一些同情運動的中產眾籌一個1:1的matching fund,一場選舉,就可以成立多一個7200萬元的基金,也就是另一個「612基金」。這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可以慢慢建構「和勇命運共同體」,這其實是雙方都需要的。

    持久戰,必須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經濟、文化、國際體系

    只要「和勇合一」結構性成型,無論選舉結果本身如何,整個運動也就有了新的張力和團結力。再進一步,還可以成為催生「黃色經濟圈」的助力,例如邀請這方面的商戶,再製造一個matching fund;又可以同時建立國際線,例如邀請海外香港人,又建立一個matching fund,分別推進其他戰線,它們之間又能互相合作,同時高度自治,避免昔日泛民式腐敗大台的出現。做到這些,區議會選舉無論發生甚麼事(這實在太難控制、而且必須承認建制派握有主導權),就變成次要矛盾,因為主要矛盾已經解決了,團結也會加強了。

    這只是隨便說說,現在恐怕已經太遲;選了再提,假如處理不善,又是內耗契機。重點是各方領袖必須思考超越光譜的想像,否則只會重蹈2014年、2016年的覆轍。假如矛盾持續,而沒有人解決,就是把議題設定權拱手相讓給建制派,那時候種種分化抹黑、挑撥離間,無日無之,就是運動崩潰之時。

    因此,我們應該明白,區議會選舉本身的重要性,並非投票還是不投票、勝出多少還是誰勝誰負,而是怎樣通過選舉,鞏固運動的momentum和團結,不被有心人乘虛而入。勇武派不會出現現實意義的大台,這方面的思考,包括主動照顧對方情感和利益,應該更多由非建制政黨、公民社會領袖承擔:畢竟資源掌握在你們手上;而且建立和勇武派的互信,也是避免各走極端的恆常機制,誰不受惠?可惜香港傳統領袖始終不擅長宏觀思維,往往見樹不見林,希望經過過去數月的進化,能令他們覺悟區議會選舉是大危機,需要大智慧才能解決。在選舉結果公佈後、分裂內涵出現前,這個極短暫的窗口,他們應該儘快思考這問題,坐言起行,令這場運動在社會、經濟、文化、國際結構上,都成為可以持續以年為單位、達成目標前不會散水的持久戰,「腦袋full gear、思想be water」,這才不負全體真香港人過去數月堅持的重托。

    星期日明報,2019年11月24日

  • 自力更新支援計劃 在 黃浩銘 Raphael W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25 01:28:24
    有 40 人按讚


    陳茂波話會「接波」,我哋社民連走去佢屋企門口,畀個波佢接,佢竟然話只係接信,唔會接波!唔膽夠接波,就咪柒講到自己好開明啦!

    #萬億儲備屬於人民
    #公共財富公義分配
    #大量增建公營房屋
    #設立全民退休保障
    #全面回購公用事業
    #增加醫療安老撥款

    【萬億儲備屬於人民.公共財富公義分配】

    今年《財政預算案》將於數日後公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網誌稱今年財政盈餘難如往年復有逾千億,但數間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估算相關盈餘仍可達400至500億元,換言之,香港政府自2004年至今共錄得16年財政盈餘,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多番強調的「結構性赤字」在整整16年內從未發生,但香港政府外匯基金資產總額已高達4萬億,可即時動用的財政儲備亦高達1.8萬億(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外匯基金資產負債表摘要>,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計盈餘約6000億及財政儲備約1.2萬億)。

    在今日745萬人口的香港社會,我們有138萬人活在貧窮之中,縱使每年《預算案》均有一次性紓困措施,但住屋、醫療及安老等政策長期落後規劃,欠缺撥款,窮人未能脫貧,反有不少港人生活更加艱難,百上加斤。最近不少醫生護士走上街頭,均表示人手不足,壓力極大,護士與病人比例遠超國際標準,在流感高峰期,各區公立醫院內科病房床位佔用率均超過100%,情況嚴重。再者,公營房屋極度短缺,目前已有近27萬宗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高達5.5年,遠超10年前1.8年的最低位,即使最近政府同意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32公頃土地,提供約4600個單位,對於約50萬個公營房屋需求(27萬份公屋申請及27萬份居屋申請)來看,絕對是杯水車薪。

    根據扶貧委員會最近公布的《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當中包括34萬貧窮長者,多年來未跌破30萬大關,反映政府透過長者生活津貼等審查制的福利措施依然未能妥善幫助長者。最近林鄭政府更向60至64歲長者開刀,堅決調高申領長者綜援年歲,縱使在民意壓力下,政府最終推出「就業支援補助金」變相歸還1060元予申領綜援的長者,又使其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與「自力更新計劃」,但長者原有津貼亦同時失去,可見林鄭政府不但扶貧無力,更是刻薄寡恩,斤斤計較。

    正如陳茂波在其網誌所言,住屋、醫療及安老乃是港人「痛點」,因此政府實在有必要動用萬億儲備改善港人生活。更何況特區政府為配合建立「大灣區」的國策,多年來不斷興建大白象跨境基建,單計高鐵、港珠澳大橋、蓮塘口岸三個項目已投資高達2335億,而耗資1415億的機場第三條跑道更挪用原可納入庫房的470億(每年47億),香港基層市民在此等基建絕少得益,各大白象工程只是肥了中港建築商及地產商。在貧苦懸殊,住屋短缺,醫療遲緩,安老落後的香港,林鄭政府豈有理由只養大白象,不理香港人?

    社民連今特以前來陳茂波官邸,要求陳茂波推行以下建議,認真接波,還富於民:

    一、 撥款500億改善前線醫護待遇、增加人手及床位,培育護士人才,開放海外醫生來港行醫,並盡快規劃未來10年醫護人手、床位及醫院數量,並以累進稅項設立全民醫療保障;

    二、 撥款500億,連同梁振英在2015年承諾為港人退休保障預留的500億,合共1000億成立種子基金,推行全民退休保障,並再撥款100億增建公營安老院舍,以達致零輪候;

    三、 靈活運用《收回土地條例》將棕地、閒置農地等納入公共規劃,考慮將約2200億的未來基金(原為土地基金)用以大規模收地及公共基礎建設,同時將房屋儲備金增撥至1000億,加速興建公營房屋,亦應對正輪候公屋人士提供租金津貼或過渡性房屋;

    四、 撥款1000億回購港鐵、西隧等公用事業,減輕市民交通開支負擔,並回購部份領展商場,改建為市政大廈服務當區居民;
    五、 訂立標準工時及基本生活工資,以保障基層勞工享有基本生活質素及尊嚴;
    六、 長遠改革稅制,設立累進利得稅、土地物業閒置稅、資產增值稅及大額股息稅等,確保有充份資源增加經常性開支,限富扶貧。

    社會民主連線
    二零一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陳茂波又話接波
    #點知佢又食言唔出嚟接波

  • 自力更新支援計劃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張超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1-25 08:00:00
    有 101 人按讚

    政府一方面話可自行選擇是否參加自力更新計劃,另一方面如果唔參加就要扣錢。吓?咁叫做有選擇?

    我哋一定唔會對呢個方案收貨,更加唔好講呢班60-64歲長者係會失去長者綜援下嘅特別津貼!希望大家星期日一齊參加遊行,要求撤回收緊長者綜援年齡措施!

    日期:2019年1月27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2:30
    地點:公民廣場門外遊行至特首辦公室

    //【Now新聞台】社會福利署與社福機構舉行簡介會,講解2月1日起60至64歲綜援受助人參加自力更生計劃的安排。日後這批綜援受助人可自行選擇是否參加自力更生計劃,不參加的話每月會被扣200元綜援金。

    政府2月1日起,將長者綜援的申領年齡調高至65歲,60至64歲的健全綜援受助人每個月可獲發1060元的就業支援補助金。

    社署與社福機構進行簡介會,講解這批綜援受助人參加自力更生就業援助計劃的安排。日後60至64歲的健全綜援受助人,可自由選擇是否參加自力更生計劃。

    不過,假如不參加自力更生計劃的話,每個月的援助金將會被扣減200元,而參加計劃的人每兩個月要見一次社工,三次缺席面談亦要扣200元。

    社福界對這個做法有保留,希望社署可以再調整方案。

    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重申,社福界反對將長者綜援申領年齡提升65歲,但假如政策一定要推行,社福機構有責任確保受影響人士得到適當支援。//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