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特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特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特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特色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8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探索從未見過的城市空間 「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是我的政治理念,因此當Open House這個國際活動,要在台北舉辦open house “Taipei”,我非常期待,準備與大家一起打開臺北的美好。 臺北由264萬居民、19萬棟的建築組成,每棟建築、土地與人,共構出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北自來水園區介紹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臺北自來水園區,由業務專員牛正邦先生為各位聽眾朋友介紹園區。 該園區位於臺北盆地之南,公館商圈,佔地面積約20公頃,自然環境依山傍水,為臺北自來水的發源地。園區除了水鄉庭園、噴泉庭園等提供大小朋友親水、戲水的歡樂園地外,更是一個以『...

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特色 在 ??????? - ?????? ??? 丹尼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15 14:38:46

你對於「公館商圈」的印象是什麼呢? 那天下午,我踏入了隱身公館鬧區旁的歷史古蹟 – 「寶藏巖」。第一次來到寶藏巖的我,必須承認一開始在網路上查到的旅遊照片不太吸引我(好吧,可能我看到的網站照片是夜晚的照片),感覺都是階梯和幾間古厝,新奇度不大,但!在實際走訪後的我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寶藏巖是在...

  • 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特色 在 柯文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28 11:30:18
    有 9,145 人按讚

    #探索從未見過的城市空間
       
    「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是我的政治理念,因此當Open House這個國際活動,要在台北舉辦open house “Taipei”,我非常期待,準備與大家一起打開臺北的美好。
          
    臺北由264萬居民、19萬棟的建築組成,每棟建築、土地與人,共構出這座城市的樣貌,所有活力與潛力都深藏在建築之中。這次為了讓市民朋友能用更開放的視角,來觀看這座城市,北市府也 #協助開放了14個參觀點,Let us all discover Taipei ! Open house Taipei!
          
    來看看我們的 #青年社宅(Qingnian Social Housing)、歷史悠久的 #台北廣播電台(Taipei Broadcasting Station)、維繫整座城市交通命脈的 #台北捷運行控中心(Taipei Metro Operations Control Center)、#捷運系統萬大-中和-樹林線CQ842標工程(植物園站) 、#tHub內科創新育成基地、#自來水博物館|觀音山蓄水池(Museum of Drinking Water|Guanyinshan Reservoir)#松山文創園區(Song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斯文里公辦都更專案辦公室(Lanzhou-Siwen Station)以及到臺北必訪特色景點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藝術家工作室(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我們用最開放的心胸打開臺北,也期待與你、妳共同打開彼此的眼界!
       
       
       
       
    ------------------   
    「打開台北 | Open House Taipei」將於10/28中午12:00正式開放預約!
    邀請大家在11月28日~ 11 月 29 日,造訪隱藏台北的 70+精彩空間!   
    ------------
    ☞ 打開空間活動預約表單
    http://www.opentaipei.org/空間預約表單/
    ☞ 如果表單進不去,來這裡也可以!
    https://www.facebook.com/2562277553845183/posts/4560795513993367/?vh=e&extid=0&d=n
       
       
    追蹤官方專頁
    Website / www.opentaipei.org
    IG / @openhousetaipei
    FB / Open House Taipei
    打開台北動態影像Credits / Ariya Schneider

  • 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特色 在 台北旅遊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19 10:00:00
    有 449 人按讚

    【城南走逛 安心遊】

    遊程:自來水園區->寶藏巖->公館商圈溫羅汀->紀州庵文學森林->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青田76->永康商圈

    隱身於公館商圈的自來水園區,除了擁有外型仿古希臘神殿的自來水博物館外,沿著區內生態步道即可通往充滿文青氣息、藝術家駐村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城南地區充滿著書香、咖啡香及老房子的古色古香,可於溫羅汀逛特色書店,若是喜歡日式建築物,可走訪紀州庵文學森林及青田76;想了解客家文化,千萬別錯過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永康街商圈則是國內外觀光客必來朝聖的美食聖地。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fun/tour/details/949

  • 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特色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24 12:39:14
    有 2,041 人按讚

    【台北城南小探訪 舊地重遊新發現💖】
     
    虹安昨天難得有機會,可以到我大學時期的管區-公館走走,在 #台北市自來水 朱聖心博士和 #寶藏巖 詹智雄總幹事的帶領下,讓我認識到不一樣的台北城南🤓。
     
    大家對自來水博物館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那座典雅的巴洛克式建築地標🏰,但其實它的用途不是拿來拍婚紗啦(誤),而是過去的水源地唧筒室。整個淵源,要從1896年說起,當時日人後藤新平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擔任專案技師及其助手濱野彌四郎,負責台北水源地的計畫💧。
      
    虹安聆聽著這段歷史的訴說,也反思當年的人們極力發展有益的公共建設,而真正用心良善的公共政策可以延續得如此長久,為人民、文明帶來長遠的進步及影響,這也是我總是呼籲當今政府在政策上需要更長遠全面的思考,才能真正在歷史上留下美好的註腳📌。
     
    虹安也從自來水園區後方沿著小觀音山生態登山步道,來到傳說中的觀音山百年蓄水池,在過去曾是供應著艋舺、大稻埕一帶的民生用水。而虹安也觀察這主體是鋼筋混泥土,身為半地下室結構與導流壁的古蹟,在台北的二級地震下仍會出現小小的龜裂情況,朱博士也表示類似的狀態他們都有在監測,未來也會進行補強,讓這歷史的榮光繼續延續下去。
     
    而在登山步道的另一個方向,則是可以通往另一段歷史的寶藏巖。目前的寶藏巖已成為國際藝術村,設有14間的藝術家工作室,做為國、內外駐村藝術家工作及生活的空間👨‍🎨👩‍🎨。
     
    這依山傍水的聚落是從60至70年代所興建,沿著地景特殊性,隨處可見蜿蜒巷弄、階梯起落,每個轉角都饒富著不同故事的氛圍🎥。
     
    詹總幹事也和虹安分享,寶藏巖最大的特色在於「#聚落共生」,利用藝居共構來活化保存,同時打造出「寶藏家園」、「駐村計畫」與「青年會所」等計劃讓聚落更加多元豐富。
     
    而暑假也快到了,北市府也正在規劃 #防疫新生活 期間開始的城南小旅行,出不了國,也可以來台灣尋找秘境,去不了土耳其地下水宮殿,也可以來自來水博物館看看唷~🙋‍♂🙋‍♀
     
    一起來欣賞「飲水思源頭」完整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TeFiACKYk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https://www.artistvillage.org/

  • 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特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9-24 11:00:14

    本集主題:臺北自來水園區介紹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臺北自來水園區,由業務專員牛正邦先生為各位聽眾朋友介紹園區。

      該園區位於臺北盆地之南,公館商圈,佔地面積約20公頃,自然環境依山傍水,為臺北自來水的發源地。園區除了水鄉庭園、噴泉庭園等提供大小朋友親水、戲水的歡樂園地外,更是一個以『水資源保育』作為主題特色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除了運轉中的公館淨水場外,更包括日治時期新建全臺供水量最高之自來水設施-臺北水道水源地唧筒室(今自來水博物館)、小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及戰後新建的渾水抽水站等古蹟建築,還有免費開放的水資源教育館、園區環境教育中心精心研發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水資源教案。

      該園區最大的亮點,就是自來水博物館的建築,是很多結婚新人拍婚紗照必取景的地方。

      1885年(民前二十七年), 清代首任巡撫劉銘傳,力行新政且重視飲水衛生,於臺北北門街 ( 今衡陽路)、石坊街( 今博愛路 )、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此為臺北公共給水之開始。日人據臺之初,以劉氏的建設為基礎,展開自來水設施之規劃。

      1896年(民前十六年 )八月,臺灣總督府特別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 )來臺,並派遣總督府技師濱野彌四郎協助,進行全臺衛生工程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
     
      1907年,依巴爾頓先生之建議, 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再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1908年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出水量20,000噸,用水人口十二萬人,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從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1951年(民國四十年)初,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推行委員會」,由市長吳三連任主任委員。同年四月成立擴建工務所,聘請省建設廳技正范純一主持設計施工。設施包括混凝池一座、沉澱池二座及快濾池四座,容量為每日出水量20,000噸,全部工程於次年二月底順利完成。1974年(民國六十三年)進行臺北區自來水第三期擴建工程,為配合臺北水源地慢濾場之拆除工作,於沉澱池增設傾斜管,以加速膠凝沉澱效果,快濾池改換為石榴石濾材,增加出水量為每日50,000噸。

     1977年(民國六十六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自1908創建迄今己有九十餘年的歷史。八十二年六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同年九月二十七日第一次對外開放二週供民眾參觀。後經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會勘,認為年久失修且多處漏水,經構堪慮應予整修。因此,民政局於八十六年度編列預算二佰萬,供作本古績之調查研究報告經費,並委請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完成「臺北市三級古蹟水源地唧筒室之調查研究」報告。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依據該報告於八十七年五月斥資捌仟餘萬元修護,恢復唧筒室之原貌,並多方蒐集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充實整體內容與相關周邊設備,完成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