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Dao Thousand Hand Buddha 🙌🙌 羊回到溫哥華了!有沒有想我!🤣🙈 在回來的飛機上看了一個讓我感觸很深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Greenbook, 綠簿旅友」。#在飛機上看電影哭有夠丟臉。大家不知道有沒有被歧視或被歸類為他方的經驗呢?有的話應該對電影很能感同身受!也可以...
YuanDao Thousand Hand Buddha 🙌🙌 羊回到溫哥華了!有沒有想我!🤣🙈 在回來的飛機上看了一個讓我感觸很深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Greenbook, 綠簿旅友」。#在飛機上看電影哭有夠丟臉。大家不知道有沒有被歧視或被歸類為他方的經驗呢?有的話應該對電影很能感同身受!也可以跟羊分享一下~
電影訴說著一個天才為了不能融入社即定的框架裡而痛苦不已。裡面演到一段讓我熱淚盈眶-天才黑人男主角Shirley哭著在雨中吶喊一句 「如果我不夠像黑人,不是白人,更不夠像男人,那我到底是誰?」我們時常教導自己的孩子,要拿第一名,要比別人出色,跟別人不一樣,但又矛盾的用我們自以為理所當然的框架打壓著跟大部分的人不一樣的人。
另一位主角Tony, 是白人卻沒有享受到很多白人擁有的富貴,”我比你更像黑人”,Tony說到。”所以這就讓你像黑人了?”Shirley問到,這句話質疑著我們熟悉的框架,這些框架真的就這麼像真理一般不可動搖嗎?一個簡單直白的疑問指出了其實一切框架是人類自我定義的,並不是真理,也隨時會改變的。
性向,本省人,外省人,藍營綠營,黑皮膚白皮膚黃皮膚這些歸類背後所連接的定位隨時會改變。國籍,男女,年齡,物種,一切一切的框架都不是永恆。男生就該出門工作,就不該哭,女人就該生孩子在家帶孩子,這些框架隨著時代一切都會改變。
電影裡的Shirley生活習性與工作不像自己皮膚吻合的黑人,也永遠不可能成為白人,更因為自己是同性戀而覺得自己不夠像男人。所有社會認為的應該正摧殘著這個難得的天才。就跟我們每天因為社會的框架壓得喘不過氣是一樣的。我們也要注意不要成為拿著框架去進行有意或是無意的霸凌。
電影裡另一段演到,樂團團員與白人男主角Tony正在聊天。聊到註明歌手以及鋼琴演奏家Nat king cole 是第一個在Shirley將要演出的地方表演的黑人。Nat King Cole演出一開始就被爆打了一頓因為他選擇演出白人的歌曲。為什麼Shirley知道這些還要在美國南方演出?”因為能夠改變他人的是勇氣,” 在被不斷的言語與肢體暴力下不屈不撓不還手的堅持著自己的修養與尊嚴,讓人們看到,我們沒有不一樣的勇氣。
電影裡不斷的響起的一句話是 「我沒有歧視也沒有針對誰,但是這就是傳統。」言語暴力,不管是不是打著維護傳統的名號和肢體暴力是一樣的。腦部掃描顯示,人類在受到肢體暴力跟言語暴力顯示出的腦波是一模一樣的。當我們覺得只是一句話,卻跟爆打別人一頓沒有兩樣。一個不舒服的眼神,一個以傳統為名的一句我沒有歧視, 我只是在保護我的孩子不被帶壞,我們其實在加諸痛苦與偏見在原本純潔的孩子身上。歧視,仇恨,這個學來的負面情緒,其實就像過敏一樣。當人有了這個偏見我們看到被我們歧視的人事物時,內心會開始產生負面情緒,形成一種心靈過敏。那是很難受的。小孩子本來跟白紙一般,卻因為我們披著正義的面紗的歧視而被感染了過敏原。像有些人吃著蝦子手會開始紅腫,這些孩子將一輩子看到皮膚顏色或是性向等等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心靈就會開始紅腫。為什麼我們會想要原本很純潔的孩子因為我們開始對世界產生難以磨滅的過敏反應呢?
電影裡無心的每句玩笑話 黑鬼就是黑鬼就愛偷東西,身為黃皮膚的我在加拿大也被開過這種玩笑,黃種人就黃種人,你一定是自私自利只顧自己家人,不管地球愛亂丟垃圾不環保對不對?如果有人對著你說 因為你有的是黃皮膚,所以我的孩子不能跟你玩,我沒有歧視你你可以去別的角落玩,就不要跟我的孩子玩就好。因為一件無法改變的事情被邊緣化大家會做何感想呢?性向和皮膚顏色一樣,是天生的,不是一個選擇。
人類的本能是可以很容易迅速簡單的把人事物做快速規劃。因為大腦要處理的資訊多,尤其是原始人需要很清楚的知道誰是自己人不會傷害自己,最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其他人細微的不同去歸類為敵人。在遠古時代把不同的人被歸類為敵人的技能幫助了繁殖但在現今社會,這反而妨礙了進步與發展。歧視會蒙蔽雙眼導致我們看人看到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只看到了性向,性別,膚色,宗教等等尤其是對小孩子而言更是影響甚大。現在這個社會裡怎麼把這些歸類貼上正面意義是理性的大人的工作了。小孩子需要的不是我們像溫室花朵一樣保護著,幫他去取決什麼是對錯然後自己不聽不看不學,而是需要我們教導他怎麼面對事情先去了解去調查所有的因由、再怎麼去理性分析的能力。這樣不管他遇到什麼事都能自己去判斷。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孩子身邊,所以需要教導的是如何捕魚的能力而不是把魚送到他嘴邊最後等他成年那天奇蹟似的期待他會突然變成會捕魚的漁夫。當然結果不可能如此因此我們就開始罵人草莓族。
隨著時代在改變,框架跟我們認為的理所當然的應該會不斷的改變。唯一不變的只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帶著善念去對待任何人事物。
站在多數人的這方的我們更應該為少數團體發聲,讓人知道,這不是一個只是少數團體的人的抗爭,而是全世界對人類原始本性,對不理性,還有對無知的抗爭。我很謝謝小時後移民之後幫助過我,給過我很多鼓勵的白人們。因為他們的幫忙其他白人也跟著改變。站在多數人的那方講的話是比較有影響力的。
站在多數人的這方,有影響力的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幫助別人呢?
#羊咩咩又囉嗦到ig沒字數了
#性平等教育不是教人家黑白來爸爸媽媽們不要麻麻豪
臉過敏紅腫如何處理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學校口罩 |
昨天女兒放學回來,整張臉有戴口罩的地方都過敏紅腫。我看了嚇一跳,原來昨天她老爸給了她一個我們在藥局買的一盒沒寫產地的口罩,口罩可能有些特別的化學處理或什麼,而小孩子皮膚嫩,戴了一早上就整個皮膚紅腫發炎!
女兒看到媽媽擔心焦急,馬上說:「我後來用學校發的口罩,有比較好了。」喔?學校有發口罩?
是的,昨天返校第一天,每個同學都發了一包6個布口罩。裡面有一張詳細的使用說明,第一節課的老師還給大家看口罩使用的教學影片,規定每個口罩只能用四個小時,吃飯喝水後就要換一個新的口罩,還有解釋布口罩如何清潔消毒。學校發的口罩產地法國,每包口罩都有一個證書,上面有製造商地址電話還蓋上這一包的口罩的身份字號。棉布製成的口罩非常的柔軟舒服,比起沒有產地的口罩,學校發的口罩讓媽媽感到非常安心。
話說女兒在返校前幾天出現了焦慮、緊張的症狀,她複習每一科的筆記,脾氣也特別暴躁。但是這一切在昨天放學後就恢復正常了,小少女開心的走出校園,一路上和爸爸有說有笑的回家,晚上也非常開心的哼著歌。此外,小少女又恢復以往不需要媽媽擔心的狀態,功課在學校都寫好了!
後來我才知道,小少女的返校前症狀完全正常,法國職場和學校競爭激烈,不只是學生,連成年人也有復工症候群,大家一想到要回學校或辦公室就會出現這種焦慮心情,而這些緊張不安的情緒都會在返校復工的第一天消失,然後轉換成獲得正常社交的喜悅。這我想到上個月封城時聽到的新聞,說日本因為封城而自殺率下降,因為上班族和學生都不用去學校面對嚴峻的人際關係。日本的返校復工症候群,想必比法國還嚴重許多。
(謝謝各位朋友們昨天的留言,在英國的好友都已經看了,並且閱讀大家貼的各個網站。接下來,就是她自己的決定了。謝謝大家🙏)
臉過敏紅腫如何處理 在 梅姬L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的我要吹34根蠟燭唷🎂。(笑)
✨獻上此篇感謝生育我的父母,也謝謝陪我第一次出國過生日的Mr.LU.
■藥物過敏那一關
據說,很小的時候我曾經咳嗽咳到吐出一口血來,然後也不按電視上演的那樣吐完血就昏倒,反而若無其事的指著地上那一攤鮮血跟我媽說,
「我要用這血當指甲油擦我的指甲」,
這劇情的確一點都不俏皮可愛,讓人驚恐的完全笑不出來,被我列為令人顫慄的兒時故事,
又根據我媽說,我右臉上那塊惱人的胎記,出生的時候是沒有的,是小的時候我親生姊姊拿著鉛筆在我臉上一筆一畫戳出來的,
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是毀我容的來由,我只想誠摯的質問一句,
「媽,你當時為何不幫我報警?」(笑)
不可考的事情也就不深究了,我唯一對我小時候生病受傷有印象,可以親自作為見證的,是一場不起眼卻天殺的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小感冒,一夕之間席捲了我的世界,讓我從此成為藥物過敏的患者。
我在幼稚園時全家搬回淡水,家裡沒有繼續經營中藥材店,起初的那些年若是生個小病,就會固定的在同一間小兒科診所拿藥吃,跟照顧一般破病小孩的SOP一樣,直到我小學二年級那次的不正常,
醫生一如往常的開感冒藥幫我治療,但藥吃下去沒有幾個小時,我有皮膚的地方開始不斷冒出密密麻麻的紅腫疹子,全身上下都奇癢無比,當時年紀這麼小沒有辦法忍耐這種折磨,只能一邊抓癢抓到破皮流血,一邊因為病痛難以忍受而大哭,看著這一切都停止不下來,爸媽緊急帶我到大醫院掛急診,
急診醫生很為難,因為這些感冒藥都是很普遍常見的消炎止痛藥,而且我也都不是第一次服用,更何況一次吃了這麼多顆藥也無法馬上判別是哪一種藥引起的不適,他只能開給我抗過敏的藥然後回家休養觀察,我得靠自己身體的奮力抗戰來復原。
被我抓到流血後,爸媽強迫我改用拍打的方式來止癢,但我的疹子生命力之頑強,幾乎長好長滿覆蓋率百分百,體無完膚下我只要一清醒就會立刻感受到全身又癢又刺痛,沒有任何解決辦法只能無止境的睡去來逃避,
沒想到一、兩天過去,病情不見好轉還越來越嚴重,所有的疹子開始流膿潰爛還滲出水,膿與血水就這樣在我弱小的身軀上模糊成一片,任誰看了都會於心不忍,於是爸媽再度帶我奔向醫院求救,
醫生說如果連抗過敏的藥都會過敏,那就先停止所有的藥物再觀察看看,
我永遠記得我在床上發著燒,硬撐著身體醒來的那些片段,爸爸偶爾會進來房間摸摸我的頭測量我的體溫,看看我疹子消退的狀況,告訴我已經有比較好了再多睡一點,
媽媽則會端著一盤水餃進來,叫我吃不下也要硬吃兩口才會有體力對抗生病,疹子腐爛變成噁心的膿包後,我根本不敢看也不敢去觸碰,所以那時候也都是媽媽強拖著我起床幫我洗的澡,
除此之外的時間我都沒日沒夜的在昏迷沉睡,讓身體能充分休息,努力自行修復。
兩三個星期過去,頑劣的疹子終於漸漸消腫,流膿的傷口也慢慢結成痂,到後期我活脫脫的像要換整副皮囊一樣,全身開始剝落已死去的皮膚,
洗澡的時候最為壯觀了,衣服一掀開就會有大量像雪花般的死皮在空中飛舞,褪去這一身的皮花了我好一陣子的時間才全數完畢。
接近痊癒的時候,我們三人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來到醫院複診了,醫生說,像我這種情況,就必須要找出我的身體對哪種藥物產生過敏,否則以後要是生重病或是出意外,緊急時刻不知道哪種藥物可以治療是非常危險的,於是建議我在身體健康時,一次服用一顆藥丸去觀察身體的反應,試出過敏藥物。
醫生叔叔,我由衷的感謝你,但乖孩子也是會翻臉的,我才剛從地獄爬回來休想再叫我下去一次,這顆藥丸拿在手上放到嘴邊,我光想像這畫面就覺得跟逼我吃下毒藥有什麼兩樣,於是我懷著僥倖的心態,覺得搞不好這次的過敏只是一次特殊的例外,畢竟身體體質毫無預警的徹底大翻轉,這件事情本身就唐突的莫名其妙,結果我又再度經歷了幾回這些可怕的噩夢打臉自己,而且病情一次比一次更加嚴重,證明了我與藥物過敏的相遇並非偶然,
後來遇到另一位醫生,他叫我把這幾次吃過的藥單全部整理起來,一一去比對每次重疊的藥物,這樣至少可以確定這些藥會引起我的過敏,才讓我後面幾次生病沒有白熬。
從此之後,每年流感疫苗出來時我媽都會督促我趕快去打針,每當我身體有任何不舒服,似乎是要生病的前奏時,我都會提高警覺手刀奔去中醫開藥吃,抑制這些病兆,若是來的太突然直接了當生大病時,我也會乖乖的到有我病歷的大醫院就診,而每一次看醫生的開場白也都會重複一樣的對話,
「醫生您好,我這些藥物會過敏,麻煩不要開這些藥給我吃。」
「你連普拿疼都會過敏?那你很多藥都不能吃耶!」
「沒錯,所以我才會感冒也要到大醫院來看診。」
「這個藥是抗過敏在吃的藥,你連吃這個也會過敏!?」
「是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但的確曾經吃了還是過敏。」
「你的體質真的很特殊,那要小心照顧自己不要生病。」
「我知道,謝謝你醫生。」
長大一點後曾經有一次感冒,因為很久沒有發病,心想會不會現在的體質又改變已經不會再過敏,於是決定賭一把隨便去一家小診所掛號,
我一樣拿我過敏的藥單給醫生看請他避開,然後就不疑有他的吃下這些西藥,沒想到過敏再次發作,而且症狀一點也沒有減輕,疹子一長出來我就立刻致電給那位診所的醫師說明我的情況,得到的回覆竟是他平淡的跟我說拿掉某一顆藥丸不要吃就好,我才傻眼的拿起他開的藥單仔細一看,我就說了我普拿疼會過敏這位醫師你是耳根子在硬什麼?
我只好拖著過敏的身軀再到大醫院去打抗過敏的針,效果和我料想的一樣一點作用都沒有,我只能再靠時間和休息來慢慢恢復健康。
我也是有遇過好醫生的,那位大醫院的年輕女醫師在知道我的狀況後,非常小心謹慎的跟他的前輩討論一番,才開出了有類似效用的替代藥讓我服用,那一次吃下的藥都沒有過敏,是記錄在我保命藥單上唯一全身而退的一次。
這具身體是要使用一輩子的,若用90歲的壽命來看,身體好使喚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我跟它相處了30幾年,一直都在學習如何與它和平共處,
年輕時,身體罩了很多我們不良習慣對它造成的傷害,但隨著年紀的增長,立場漸漸相反過來,這個歲數的我們,必須小心翼翼的伺候自己這位真正的主子,傾聽它並盡量讓它保持在舒適的狀態,才不會有天它忍無可忍則毋須再忍,翻臉來個大反撲,
對於健康這個議題,依照我的懶人生存法,一直都是秉持能預防就先預防的態度,若稍有苗頭不對,第一時間就斬草除根,杜絕無窮的後患才最省事,身體出了問題遲早要動手處理,何苦把小病拖延成大病,繞了一大圈到頭來不僅是白白忍受這麼久的不舒服,還要花更多的醫療費去治療大病,光想就覺得人財兩失不划算,真的是母湯啊母湯!
#自我成長
臉過敏紅腫如何處理 在 梅姬L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的我要吹34根蠟燭唷🎂。(笑)
✨獻上此篇感謝生育我的父母,也謝謝陪我第一次出國過生日的Mr.LU.
■藥物過敏那一關
據說,很小的時候我曾經咳嗽咳到吐出一口血來,然後也不按電視上演的那樣吐完血就昏倒,反而若無其事的指著地上那一攤鮮血跟我媽說,
「我要用這血當指甲油擦我的指甲」,
這劇情的確一點都不俏皮可愛,讓人驚恐的完全笑不出來,被我列為令人顫慄的兒時故事,
又根據我媽說,我右臉上那塊惱人的胎記,出生的時候是沒有的,是小的時候我親生姊姊拿著鉛筆在我臉上一筆一畫戳出來的,
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是毀我容的來由,我只想誠摯的質問一句,
「媽,你當時為何不幫我報警?」(笑)
不可考的事情也就不深究了,我唯一對我小時候生病受傷有印象,可以親自作為見證的,是一場不起眼卻天殺的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小感冒,一夕之間席捲了我的世界,讓我從此成為藥物過敏的患者。
我在幼稚園時全家搬回淡水,家裡沒有繼續經營中藥材店,起初的那些年若是生個小病,就會固定的在同一間小兒科診所拿藥吃,跟照顧一般破病小孩的SOP一樣,直到我小學二年級那次的不正常,
醫生一如往常的開感冒藥幫我治療,但藥吃下去沒有幾個小時,我有皮膚的地方開始不斷冒出密密麻麻的紅腫疹子,全身上下都奇癢無比,當時年紀這麼小沒有辦法忍耐這種折磨,只能一邊抓癢抓到破皮流血,一邊因為病痛難以忍受而大哭,看著這一切都停止不下來,爸媽緊急帶我到大醫院掛急診,
急診醫生很為難,因為這些感冒藥都是很普遍常見的消炎止痛藥,而且我也都不是第一次服用,更何況一次吃了這麼多顆藥也無法馬上判別是哪一種藥引起的不適,他只能開給我抗過敏的藥然後回家休養觀察,我得靠自己身體的奮力抗戰來復原。
被我抓到流血後,爸媽強迫我改用拍打的方式來止癢,但我的疹子生命力之頑強,幾乎長好長滿覆蓋率百分百,體無完膚下我只要一清醒就會立刻感受到全身又癢又刺痛,沒有任何解決辦法只能無止境的睡去來逃避,
沒想到一、兩天過去,病情不見好轉還越來越嚴重,所有的疹子開始流膿潰爛還滲出水,膿與血水就這樣在我弱小的身軀上模糊成一片,任誰看了都會於心不忍,於是爸媽再度帶我奔向醫院求救,
醫生說如果連抗過敏的藥都會過敏,那就先停止所有的藥物再觀察看看,
我永遠記得我在床上發著燒,硬撐著身體醒來的那些片段,爸爸偶爾會進來房間摸摸我的頭測量我的體溫,看看我疹子消退的狀況,告訴我已經有比較好了再多睡一點,
媽媽則會端著一盤水餃進來,叫我吃不下也要硬吃兩口才會有體力對抗生病,疹子腐爛變成噁心的膿包後,我根本不敢看也不敢去觸碰,所以那時候也都是媽媽強拖著我起床幫我洗的澡,
除此之外的時間我都沒日沒夜的在昏迷沉睡,讓身體能充分休息,努力自行修復。
兩三個星期過去,頑劣的疹子終於漸漸消腫,流膿的傷口也慢慢結成痂,到後期我活脫脫的像要換整副皮囊一樣,全身開始剝落已死去的皮膚,
洗澡的時候最為壯觀了,衣服一掀開就會有大量像雪花般的死皮在空中飛舞,褪去這一身的皮花了我好一陣子的時間才全數完畢。
接近痊癒的時候,我們三人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來到醫院複診了,醫生說,像我這種情況,就必須要找出我的身體對哪種藥物產生過敏,否則以後要是生重病或是出意外,緊急時刻不知道哪種藥物可以治療是非常危險的,於是建議我在身體健康時,一次服用一顆藥丸去觀察身體的反應,試出過敏藥物。
醫生叔叔,我由衷的感謝你,但乖孩子也是會翻臉的,我才剛從地獄爬回來休想再叫我下去一次,這顆藥丸拿在手上放到嘴邊,我光想像這畫面就覺得跟逼我吃下毒藥有什麼兩樣,於是我懷著僥倖的心態,覺得搞不好這次的過敏只是一次特殊的例外,畢竟身體體質毫無預警的徹底大翻轉,這件事情本身就唐突的莫名其妙,結果我又再度經歷了幾回這些可怕的噩夢打臉自己,而且病情一次比一次更加嚴重,證明了我與藥物過敏的相遇並非偶然,
後來遇到另一位醫生,他叫我把這幾次吃過的藥單全部整理起來,一一去比對每次重疊的藥物,這樣至少可以確定這些藥會引起我的過敏,才讓我後面幾次生病沒有白熬。
從此之後,每年流感疫苗出來時我媽都會督促我趕快去打針,每當我身體有任何不舒服,似乎是要生病的前奏時,我都會提高警覺手刀奔去中醫開藥吃,抑制這些病兆,若是來的太突然直接了當生大病時,我也會乖乖的到有我病歷的大醫院就診,而每一次看醫生的開場白也都會重複一樣的對話,
「醫生您好,我這些藥物會過敏,麻煩不要開這些藥給我吃。」
「你連普拿疼都會過敏?那你很多藥都不能吃耶!」
「沒錯,所以我才會感冒也要到大醫院來看診。」
「這個藥是抗過敏在吃的藥,你連吃這個也會過敏!?」
「是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但的確曾經吃了還是過敏。」
「你的體質真的很特殊,那要小心照顧自己不要生病。」
「我知道,謝謝你醫生。」
長大一點後曾經有一次感冒,因為很久沒有發病,心想會不會現在的體質又改變已經不會再過敏,於是決定賭一把隨便去一家小診所掛號,
我一樣拿我過敏的藥單給醫生看請他避開,然後就不疑有他的吃下這些西藥,沒想到過敏再次發作,而且症狀一點也沒有減輕,疹子一長出來我就立刻致電給那位診所的醫師說明我的情況,得到的回覆竟是他平淡的跟我說拿掉某一顆藥丸不要吃就好,我才傻眼的拿起他開的藥單仔細一看,我就說了我普拿疼會過敏這位醫師你是耳根子在硬什麼?
我只好拖著過敏的身軀再到大醫院去打抗過敏的針,效果和我料想的一樣一點作用都沒有,我只能再靠時間和休息來慢慢恢復健康。
我也是有遇過好醫生的,那位大醫院的年輕女醫師在知道我的狀況後,非常小心謹慎的跟他的前輩討論一番,才開出了有類似效用的替代藥讓我服用,那一次吃下的藥都沒有過敏,是記錄在我保命藥單上唯一全身而退的一次。
這具身體是要使用一輩子的,若用90歲的壽命來看,身體好使喚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我跟它相處了30幾年,一直都在學習如何與它和平共處,
年輕時,身體罩了很多我們不良習慣對它造成的傷害,但隨著年紀的增長,立場漸漸相反過來,這個歲數的我們,必須小心翼翼的伺候自己這位真正的主子,傾聽它並盡量讓它保持在舒適的狀態,才不會有天它忍無可忍則毋須再忍,翻臉來個大反撲,
對於健康這個議題,依照我的懶人生存法,一直都是秉持能預防就先預防的態度,若稍有苗頭不對,第一時間就斬草除根,杜絕無窮的後患才最省事,身體出了問題遲早要動手處理,何苦把小病拖延成大病,繞了一大圈到頭來不僅是白白忍受這麼久的不舒服,還要花更多的醫療費去治療大病,光想就覺得人財兩失不划算,真的是母湯啊母湯!
#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