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人際網絡解密:史丹佛教授剖析,你在人群中的位置,如何決定你的未來》The Human Network:How Your Social Position Determines Your Power, Beliefs, and Behaviors
by Matthew O. Jackson
《人際...
_
《人際網絡解密:史丹佛教授剖析,你在人群中的位置,如何決定你的未來》The Human Network:How Your Social Position Determines Your Power, Beliefs, and Behaviors
by Matthew O. Jackson
《人際網絡解密》一書不單單只論人際網絡,而是囊括現代有關「網絡」的熱門議題。在閱讀前兩章時,我自己感受略艱澀,艱澀感來自於較多資訊學術名詞衝擊,非常意外一位經濟學教授的著作會出現特徵向量(Eigenvector)與Eigen face一詞。不過完全不用擔心,第二章以後都相當友善,而且我認為觀點是相當廣泛的,是值得推薦的書。
此書分為幾個現代網絡議題: 意見領袖、傳染力、同質性(同溫層)、社會不流動與不平等、假新聞、極端政治等。
不得不說,在近期的書都大量出現關於「假新聞」的議題,例如《反智》、《另類事實》、《思考外包的陷阱》等書。
不妨思考: 為什麼網路的流通使假新聞增加?使新聞業變得輕率?
新聞不再擔任監督的職務,不再審慎篩選主題,更常感到網路新聞變成甚麼小道消息都報。為甚麼呢?
在過去,新聞業因為有「獨家報導」願意花功夫調查、驗證資料可用性。然而在現今網路快速流通的時代,獨家新聞存在的時間只剩一兩秒,一篇新聞透過轉載,即可立刻成為另一家的新聞,新聞業不再願意花成本在新聞的質量,改為提供觀眾想看的東西,增加與觀眾的互動性。
假新聞的氾濫更是因為網路傳播的成本極低,人人都能發送訊息,無論其訊息是真是假,使惡意人士更容易透過假新聞散播仇恨。
網路可謂雙面刃,提供大眾更快速的資訊流通,縮短世界的距離。然而資訊的過度流通也導致了更高的同質性(更厚的同溫層)、更極端的(政治)取向、更快速的傳染力(如這次的疫情)。
網路提供我們更便利與他人交流的同時,我們更需要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獨立思考才能帶領我們不被惡意的假新聞搖擺。理想的人際網絡不只要多,更要廣、多元。
在面對他人的意見、網路上的資料時,不過度自信,保持適度的懷疑,因為人多數是不理性的,我們太容易受到外界左右,例如: 選擇要吃甚麼的同時,Google評論、朋友的意見、網紅是否推薦,甚至餐廳是否排隊都悄悄地在左右我們的想法了。
可怕的程度正如愛因斯坦曾說過: 「只有兩樣東西可能沒有極限,其一是宇宙,其二是人類的愚蠢。」(Two things are infinite: the universe and human stupidity.)
我想愛因斯坦並非在嘲笑人類愚蠢,相反地,更多的是在呼籲人類在面對選擇之時應該保持更謹慎。
最有感的任何一本書,如果你對這本書有其他想法也歡迎入內討論!
✨社團連結在限時動態精選或左滑。
✨也歡迎追蹤臉書粉專【閱讀人森β】,將不定期更新思辨內容,歡迎跟我一起思考人森。
#bookstagram #reading #閱讀 #quotes #語錄 #書摘 #閱讀人森 #po一本你最近買的書challenge #人際網絡解密 #先覺 #thehuman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