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故事1 _ 教室後座,處女座男孩
那是我的初戀。13歲時坐在後座的男孩。悶騷,常小小聲的偷笑,吐嘈別人,靦腆的笑,個性溫和。
常常寫很多小故事鬧我,在我背後碎碎念,惹得我轉頭打他,被他逗得哈哈大笑;有次他跟我說了一個他編的,我是主角的故事,內容極其荒唐。
我笑到老師要我站起來,質問我在笑...
愚人節故事1 _ 教室後座,處女座男孩
那是我的初戀。13歲時坐在後座的男孩。悶騷,常小小聲的偷笑,吐嘈別人,靦腆的笑,個性溫和。
常常寫很多小故事鬧我,在我背後碎碎念,惹得我轉頭打他,被他逗得哈哈大笑;有次他跟我說了一個他編的,我是主角的故事,內容極其荒唐。
我笑到老師要我站起來,質問我在笑什麼。一個男生舉手幫他說,全班哄堂大笑,老師憋著笑罰他把故事寫出來,隔天放學時老師把故事唸出來給全班聽。
他是那個帶給我歡樂和生活情趣的人。悶悶的,不太跟人聊天,總在座位上看小說,寫很多搞怪的故事,講給我聽,惹得我笑個不停。我好喜歡他這個怪咖。
他會在雨天陪我淋雨;體育課替我多帶一支球拍;在我哭的時候遞上衛生紙,站在旁邊陪著我。班上同學說我們在交往,我們也默默接受這個誤會。
他常說我是男生,很man,總大而化之、吵吵鬧鬧;但當我表現脆弱,他又會看著我的眼淚,安靜的照顧我,說幹話惹我破涕為笑。
當時的作文比賽,我跟他同時舉手說想要參加,他發現我也想去,便把機會無條件的讓給了我;平常他的段考作文幾乎都是零分,而我是滿分,但我跟他的作文都會被老師念給同學聽。
老師念我的,是因為滿分,念給同學當作範例;老師念他的,是因為太好笑,分享給同學聽。不管什麼正經的題目,他都能寫得極其荒唐;老師表示改他的作文是種享受,娛樂性十足。
後來我參加的每次作文比賽都是第一名,成績出來的時候,他走到我身旁說:派妳去參加果然是對的。
有段時間他跟班上一個女生很曖昧,搞得老師說「上課不要談戀愛喔」,當下全班同學看著我大笑,老師開了句玩笑「關係已經那麼複雜了呀」,我卻笑不出來。
那女生跟他好到,會叫他小洪洪,畫很多圖貼在他桌上,跟他打打鬧鬧。我對他發脾氣,結果他寫了很長的信:
妳以為我在乎一個沒什麼關係的人,貼的幾張紙條?我希望的是妳過來把它們撕下來,貼上妳畫的紙條。妳送給我的紙星星,我還留著,下次還給妳,以後只要我讓妳不開心,妳就給我一顆星星,我就會知道。希望我是一片無星的夜空。
我一直留著這些文字。當下看了太過感動而淚流滿面。他真的很浪漫。13、14歲就如此擅長哄人,這樣的他認真寫起文章,能差到哪去呢?
後來他對我越來越冷淡,不再把午餐點心留給我,不再對我說他編的故事,不再在我哭的時候陪在我身邊。主動去鬧他,嫌我煩。
傳的紙條內容,開始變得不愉快,不再嘻嘻哈哈、不再充滿他的冷面笑語。以往我總欺負他,搭他的肩膀,享受看他低著頭,說我比班上的男生還man。第一次配眼鏡,他看著戴眼鏡的我,露出淺笑:妳戴眼鏡的樣子比較像女生。
有段時間,我的頭髮愈剪愈短。有天他說他在想我長髮的樣子,想不起來。他說他喜歡我長髮的樣子。我因為這句話把頭髮留回來。
很久以後,感覺跟他走到了盡頭,有天整理跟他傳的紙條時,發現一句以前沒看過的回覆。
「你為什麼都不理我」
「我不想被打擾」
「那你為什麼不跟我說」
「我老實說 我還是比較喜歡文靜的女生」
我還是比較喜歡文靜的女生。看著那句話,眼淚從眼眶慢慢流下來。我知道了。
那天,我將那袋星星還給了他,寫了很長的分手信,要寫上日期的時候才發現是愚人節。愚人節分手,分手卻不是假的。
後來經由共同好友,問到他當初為什麼喜歡我,他說因為我長得像他以前喜歡的女生,個性卻完全不一樣,我太活潑甚至吵鬧,相較之下那女孩安靜許多。
我沒日沒夜的流淚,花了很長的時間仍走不出來,每天上課見到他都想哭,尤其他是衛生股長,每天都要喊他名字,要他檢查我的打掃區域。我不再為他留長髮,一口氣把頭髮剪得更短了。
失戀太過痛苦,我開始瘋狂讀書,校排進步了快兩百名,領到了進步獎,沒人知道背後動力居然是失戀。
後來的我們復合過。他對我道歉,當我質問他一些事情,包括他其實沒愛過我,或跟哪個女生曖昧,他只是搖頭、低頭說沒有,那都是氣話。
更快的再次分手。這次哭的時間短了很多。我接受有些人就是沒有緣分,不會適合,重來幾次都一樣。後來的我們,有很多故事,已是後話。畢業前他曾寫信給我,說我已經長成一個更成熟的女孩,一樣的可愛和善良,當時的他,是喜歡上這樣的我。
多年後再聯絡,他考上某間很不錯的學校,還是中文系,默默讚嘆「那間的中文系很有名欸」,感慨我曾和一個文學才子交往過。他的浪漫性格與寫故事的文筆,我曾在那之中深受感動。
聊到當時的情感,他和一個學姊交往,因為學姊要出國而分手;我和糾纏三年多的班對男友分手,對愛情抱著心有餘悸的態度。
「你是我第一個男朋友」
「妳也是我第一個女朋友」
當初的曖昧、靠近到相互擁抱,乃至那個愚人節做的決定,充滿浪漫與淚水,如今想起仍充滿回憶。《我的男孩》中的羅小菲說過,初戀就是拿來失戀的,不是嗎?
他是我很少聊起的人。但現在在臉書發文,還是偶爾會看到他按讚,有符號的那種,代表認真看過。默默在遠方守候,一如當年深愛的那溫和的男孩。
他的臉書一直沒有更新貼文,也沒有放大頭照。久久和他聯絡一次,總會想像現在的他長什麼樣子,什麼樣的嗓音,大概已經是不認識的模樣了吧。
謝謝你,在愚人節分手的,我愛情最初的模樣。
.
#原創 #原創故事 #青春 #愛情 #愛情語錄 #愛情的模樣 #羅小菲 #林心如 #安慶輝 #張軒睿 #我的男孩 #初戀 #愚人節 #愚人節快樂 #處女座 #處女座男生
臉書大頭照個性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攝影136] 細說分鏡 Vol.13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71
🖍當這個世界,主流的風潮下,不斷追求表面藝術的創作
🖍不但能滿足心中的成就,更能創造出更多掌聲
🖍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值得擁有更多的不同想法
最早為什麼開始寫攝影教學? 又為何一寫下去就是十年? 中間沒有想放棄過嗎? 如果曾經放棄是什麼原因重新拾起? 如果沒放棄又是什麼理由堅持下去? 未來還會繼續寫嗎? 如果會的話又會寫什麼? 做這些事情快不快樂? 快樂當然會寫,如果不快樂為何寫,或不寫? 這好多問題好想每一題都有一篇文章來寫,但其實都是同一個問題 – 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愛上攝影,分享它
喜歡上攝影理由就不多說了,看到自己喜歡的畫面,用相機拍下來保存,心裡感受滿足,日後回放感到幸福,拍的越多,𧻗久,就這樣子持續下去,很久前喜歡攝影,真的理由既單純又非常簡單。
喜歡上攝影,以我的個性就是會進一步分享它,那時不要說臉書,就連找個地方放照片選擇性都少,最多人使用的就是「無名小站」,即使關站多年的 2021 年今天,我還不曉得為何要叫這個名字,但那時無名小站空間容量小,也放不了什麼照片,我就使用「痞客邦」提供的相簿空間,就顯得大器許多,除了這兩個之外,國內還有 Pchome、Yahoo 提供相簿空間 (如果沒記錯的話),而一些資訊管道更多的朋友,還會放在 Flickr。
這樣子分享照片就放便多了,在 BBS 帳號自介、簽名檔貼上自己相簿網址也好,或是透過 MSN/即時通,將作品做成大頭照,或是透過通訊軟體將照片傳給朋友,或是在一些討論社群貼上照片,這些都是在當時最常分享照片的方式之一。
🟥投搞、得獎,從來沒有
其實我這輩子從來沒有主動去參加任何一次攝影比賽,反而當過數次攝影比賽的評審,在我的履歷經歷中,沒有任何一項得獎記錄,對於一個喜歡拍照的人來說,其實是有那麼一點奇怪,如果真的喜歡拍照,又拍了這麼多年,若真的想證明自己「真的有那麼一點熱情」,總會找個適當的攝影比賽,將適合的作品投搞,若有機會獲得獎項,不但得到獎狀、獎金、獎品,還能獲得掌聲與成就,就算不參加國際級的攝影比賽,哪怕只是區域性的小比賽都好,而我「一次」也沒有參加過。
🔹「是對自己沒有自信嗎?」 倒也不是,再怎麼沒自信,攝影這十幾二十年間,總有那麼幾張搬得出台面拼個機會,而另外一點…,你偷偷投搞沒得獎,除了你與主辦單位外,也沒有其它人知道你失敗了,只要花點時間準備一下、投個搞,就算沒得獎,總有機會,就像是買樂透一樣,「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且現在又是電子檔案投稿更是方便簡單,到底是什麼理由我對這些事情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
「我發誓,我真的沒有這個念頭過」
🟥「KANO」這部電影
不過擔任過數次攝影比賽評審的經驗,倒是讓我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攝影比賽」這件事情代表的意義,偶爾我會分享一些「如何得獎」的小技巧,哪些照片比較容易吸睛、得分,而這些小技巧並不是從「參加者」的角度來看,更是讓有心志在得獎的人感到興趣。
這裡不妨偷偷告訴你一個秘訣,你可以參考一下,讓我想到電影「Kano」裡頭由「永瀬正敏」飾演的日籍教練「近藤兵太郎」在電影裡對著一群孩子兵說過的一段話「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相信許多人仍記得這段台詞,記憶猶新。
但那時候的我並不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義,什麼叫「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不輸不就是會贏嗎? (除非平手),那為何要想著不能輸? 為何不想著非得贏? 那時好不容易找到一種解讀的說法就是 – 若一直想著贏,就會得失心太重,做任何決定就會綁手綁腳,使得打擊、守備任一動作就會慢半拍,不但可能失去勝利的機會,反而失去享受比賽的樂趣與精神,這是那時我對這句話的心得。
直到有機會成為攝影比賽評審老師之一後,我「終於」了解那句話可能另外的一種含義是什麼意思,試想評審老師手上有一張表格,表格上記載評分項目,包含什麼「主題、創意、技巧、意含、意義..BLABLA」,每次的評分項目名稱不盡相同,但都差不多。
這不難,難的是你可能要面對數百張作品,每一張作品都要為這些項目各別評分…,哇塞有沒有想過,這可是件多大的大工程你知道嗎? 每一張照片都要看過,在每一評分欄位給分,然後透過 EXCEL 為每張作品加總分,並且排序,再依獎項挑出前三、前五名、佳作將、另外特別將、精神可佳獎、參加獎…,這些真的並不容易。 有些評分簡單一點,並不需要加總,只要挑出上述得獎者就好,雖然不用為一一照片評分加總,但總要在心裡有個評分標準,不然得獎作品該如何選出來?
若是遇上「不用為每張照片個自評分」的評審方式的話,我有一套評分的方式 (別的評審老師我不知道如何,至少我是這麼方式),在數百張甚至近千張作品中,用「刪去法」快速刪除至少 9 成以上的做品,若 1000 張照片,第一輪至少刪除 500 張以上,第二輪再刪到大概剩 200 張,重複幾輪下,就會留下 20-30 張左右的作品,再從這幾張作品透過前面提到幾項評分標準,加以評分。
🔹而在「刪除法」的過程中,總是會有那麼幾張「一眼就感動我心」的作品,就像是 KANO 這部電影的台詞「一球入魂」的感受,在幾輪反覆刪除法過程,就是有那幾張照片讓自己印像深刻,最後入圍的作品,前五名啦、佳作啦、最吸睛獎等等,往往就是耐得住幾輪的刪除過程,得以留存在候選名單。🔹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用在這裡就變成「不要只想著得獎,要想著不被刪除」,一但被我從電腦中刪除的作品,是不大有機會重新撿出來再檢視的機會,若你的作品擁有「不被刪除的特質」,想必是我心中佔了較高分的可能,只是最後得什麼獎,不是由我一個人決定,而是眾多評審分數加總後的結果。
一場攝影比賽評審絕不只一位,越大、越重要的比賽,評審的份量、人數也越多,就我的經驗上,在我評分的過程,我並不知道還有哪些評審老師,也不知道有誰評相同的作品,通常是只有頒獎後才會知道有幾位、有哪些,當然有些攝影比賽一開始就說邀請哪些攝影評審,透過這些知名攝影評審名氣,來為這比賽宣傳更加盛大。
🔹不管幾位評審、不管是哪些評審經歷,似乎大家審視作品的角度雖不一相同,但最後得獎的作品,都不會讓我意外,比如我中意某幾張作品可能得上前三名,或是哪張值得「第一名」,有時結果不意外的就真的得首獎,但也可能不是第一名,但總是跑不掉前三名,但無論如何眾多得獎作品,就是最後我沒刪除的那幾張作品,只是最後總分,由每位評審老師評分後,加總後不同,最後的得獎名次而也不同。🔹
此時我才體驗電影那句話的意思,同樣的我也分享給我的學生,若你想、有志參加攝影比賽得獎,無論主題是什麼、賽級高低程度高低,在拍攝過程、挑選投稿時,心中要抱著「不要只想著得獎,要想著不被刪除」的心態,你會更有機會入選、甚至得獎。
好了,本來只有少數上過我課的學生知道這個小技巧,現在看到這篇文章、這一段的你,也學會了。
🟥攝影比賽、得獎的意義
每次的攝影比賽,總是有吸引人的獎品,多少而已,而一些知名、國際級、代表性的比賽,反而可能只有獎狀,讓不少人趨之若鶩,樂此不彼,代表「獎品」不是一切,那份榮耀才是重點。
獲獎作品,也許你不喜歡,這一點沒關係,因為評分過程有太多關卡變數,且我們常說「藝術是主觀喜好」,那些得獎作品就是受到評審青睞,這也是事實,但不時總是會有一些「地方性、較小主題性」的攝影比賽作品受到不少批評,有時我自己看了,也真的不大懂部分作品得獎作品的「得將點」在哪裡,但擁有數次評審經驗的我,總是還是能替這些得獎作品,簡單的「點評緩頰」一下 (就當作是我個人的感想分享),但總有網路上評論極其苛刻酸薄,我並不會去阻止反對這些聲音存在,但至少「別人作到了,你呢? 不服的話你也去投稿」。
🔹撇開這些,對於一生從未主動投稿,也無意願投搞,但有評審經驗的我來說,我總是會去想「攝影比賽」的意義是什麼? 得獎的作品又有什麼意義? 所有這些事情背後動機又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都值得用三篇文章好好的聊上一回,但這裡並不是容許我用另外的篇幅,日後再來跟大家分享,但這三個問題卻是我所感覺到現在國內的「攝影態度」,流行的風向。🔹
我可以知道我為何喜歡攝影,現在的喜歡攝影的念頭,與最初想學攝影動機,也有極大的不同,中間有數度峰回路轉的心得,不但追尋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攝對與我的生命、生活的關係,除了是我的工作外,它還會是什麼?
但對比主流的攝影潮流 – 拍出「吸睛」的照片,為了比賽而不斷的拍攝、投稿,這一直都不是我曾想過的念頭,更也不是我過去、現在與未來會走的路,我並不會討厭、反對或是批評,因為確實好的作品,能讓我們增廣見聞,剌激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豐富我們心靈,好的攝影作品也是藝術,即使我並不想走「投稿得獎」這條路,也不追求為了拍出吸睛的照片,不斷去模仿學習眾多構圖技巧,但那卻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與我自己想追求目標不同而已。
在認識、認同我的人,或許覺得我的意見、文章有所影響力,但比起更多擁有成就的他人、前輩相比,我更顯得人微言輕,這一點反而讓我更可以書寫、抒發我自己的想法、心情,與願意看我的文章的讀者朋友分享。
🔹我認為攝影,在主流的風潮,讓眾多人投入攝影藝術創作,這絕對是好事,無論對自己甚至他人都是正向的活動,但我更覺得「攝影作品」該有更多存在的價值,不該每一張照片就是為了「投稿得獎」而出生,相信這世界上絕對有許多與我志同道和的朋友,與我抱著相同的理念一直努力創作者,而我這篇文章,除了表達我的心聲外,也想跟這些朋友說「你,並不孤單,只是你我並不相識」。🔹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臉書大頭照個性 在 兔子舅舅健康足體養生工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聊聊】
兔子舅舅是小姐
因為覺得自己創業除了開發客人有困難度之外,租金跟押金也是很大的壓力,所以一如以往的熱心雞婆的個性萌發將工作室空間分享出去的念頭。
在把這想法PO在地區性社團後,有幾位老師、老闆娘跟我聯絡過,包括目前進駐的美睫師,但有其中一位老闆是先私訊兔子舅舅的私人臉書再傳line,在私訊當中跟line裡都被稱小姐,從名字到大頭照我想都不女性化吧。
嗯,其實兔子舅舅是小姐... 🙈
工作室目前還是有時段能共享喔!歡迎有需求的老師們與兔子舅舅聯絡。
#兔子舅舅健康足體養生工坊
臉書大頭照個性 在 泰泰有四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26
哥姊去上學也一陣子了,
雖然學校離家裡不到1公里,
但是因為知道哥哥調皮愛玩的個性,
怕他在路上會嬉鬧、玩樂沒注意路況而發生意外,
又大姐姐低年級還是無法讓人放心,
所以這段時間都由泰泰和外公、外婆輪流接送啊!
原則上哥姊都是以泰泰接送為主,
不過因為阿嬤一早都會去山上運動,
以及她平日裡也有在教舞授課,
所以阿嬤也很常幫忙載送,
猶記剛開始阿嬤去接放學時,
還被哥姊同學問阿嬤是媽媽嗎?
聽到這話的阿嬤喜孜孜的哩! (o^^o)
然後又隔天阿嬤穿著浴衣(和服的練習服)去接放學,
哥哥的同學們直接狂稱讚阿嬤好漂亮呀!
泰泰笑說難怪阿嬤喜歡接送啊!
因為根本就像是去走秀表演很吸睛哩! (๑>ᴗ<๑)
泰泰那天晚餐邊笑邊指定隔天由阿公負責接送放學,
因為想說阿嬤被誤會是哥姊的媽媽,
那阿公去的話不知道會不會被誤會是爸爸哩? (ʃƪ¬‿¬)
隔天阿公去接哥姊放學才一進家門,
泰泰馬上追問他們結果,
誰知道哥哥開始大笑,
說同學們根本就還沒看到阿公的臉和模樣,
出校門口前遠遠就在討論,
說怎麼有個人好像一根高高的竹竿站在那邊?!
哥哥一看就立馬公告大家說:「那根竹竿是我阿公啦! (ᗒᗨᗕ) 」
想想這是哥姊第一次在北部就學,
也是外公、外婆首次能參與到他們的校園生活,
雖然這趟因為咱們回台後無法返泰而去學校報到,
但是得到的收穫可是比想像中多呢!
就像四寶們的體型日益往橫向發展一樣,
誰叫所有的阿嬤都很會養胖孫子、孫女們哩!
而哥姊還想說以後泰國放寒暑假,
如果咱們有回台探親時,
他們還想去現在的班級和好朋友們一起讀書、玩樂呢!
泰泰笑說明明就有其中一個原因應該和他們剛到手的學生證有關吧!
哥哥則是大喇喇的直接承認哩!
他說這是他第一次拿到這麼多功能的學生證,
(桃園市民卡真的功能和優惠都多多)
他還惋惜為什麼泰國沒辦法使用這些功能哩!
更一邊說一邊稱讚自己學生證上拍攝的大頭照好帥呀!
媽媽我只好一邊微微笑一邊搖頭,
年紀輕輕就這麼自戀好嗎?
還是莫非這也是遺傳自老杯呢? ¯\_( ͠° ͟ʖ °͠ )_/¯